理論 第二次考試 20131026答案_第1頁
理論 第二次考試 20131026答案_第2頁
理論 第二次考試 20131026答案_第3頁
理論 第二次考試 20131026答案_第4頁
理論 第二次考試 20131026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川預報競賽集訓理論考試 (第二次 2013年10月)(閉卷形式考試,120分鐘內完成)單位: 姓名:_項 目填空題單項選擇多項選擇簡答題合 計滿 分20173627100得 分1414252380一、填空題(共16小題40個空,每個空0.5分,計20分)1全國天氣預報會商規(guī)定,各會商發(fā)言單位應認真準備發(fā)言內容。國家氣象中心重點分析_、全國主要天氣實況及重大天氣過程的演變趨勢;省級單位應著重于本地天氣及災情實況概述、_、_的使用等。(大尺度環(huán)流形勢、對國家氣象中心預報的補充訂正、本地特色預報經驗和方法)2精細化天氣預報業(yè)務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了精細化天氣預報的時間分辨率,其中024小時預報以_、_、

2、24小時為時間間隔。(3、12)3層狀云回波由于在0層附近下降粒子存在融化的作用,反射率因子突然_,形成_。(增大、0層亮帶)4.中尺度對流復合體一般尺度在_以上、近似呈_形的云區(qū),生命史包括_個階段。(200公里、圓、4)5.青藏高原南側的南支槽云系主要分為以下三種類型:_、_和_。(帶狀云系、卷云覆蓋區(qū)、對流積狀云區(qū))6下圖是我國南海北部MODIS云圖,圖中單體A、B、C、D為_,它們組成了_。(積雨云團、中尺度對流復合體或MCC)7通常用均方根誤差和距平相關系數這兩個統(tǒng)計量來表征模式預報產品的性能。一般來說_越小,_越大,反映模式預報產品的性能越好。( 均方根誤差,距平相關系數)8.氣旋

3、出海后常常加深,寒潮冷高壓在南下過程中逐漸減弱。這些現象都與非絕熱的影響有關。非絕熱增溫或冷卻包括亂流、輻射和_三種熱力交換過程。(蒸發(fā)和凝結或潛熱吸收和釋放)9.常見的對流性天氣的觸發(fā)機制有:天氣系統(tǒng)造成的系統(tǒng)性上升運動、_和_。(地形抬升作用,局地熱力抬升作用)10.某一地區(qū)降水形成,大致有三個過程。首先是水汽由源地水平輸送到降水地區(qū),叫做_條件。其次是水汽在降水地區(qū)輻合上升,在上升中膨脹冷卻并凝結成云,叫做_條件。最后是云滴增長變?yōu)橛甑味陆?,叫做_條件。(水汽,垂直運動,云滴增長)11.渦度是衡量空氣質塊旋轉運動強度的物理量,逆時針旋轉時為_渦度,順時針旋轉時為_渦度。(正,負)12.

4、西風帶波動按其波長可分為三類,即_、_和_。(超長波,長波,短波)13絕對渦度是(相對)渦度和(地轉)渦度之和;渦度的局地變化是渦度的_變化和渦度的_變化之和。對于大尺度的氣旋式運動,在北半球具有_的絕對渦度,在南半球具有_的絕對渦度(填正或負)。(平流,個別,正,正)14.1920年前后_學派V.J.皮葉克尼斯和伯杰龍等人以_為主要特征提出了氣團與_的概念,并據之總結出了許多天氣分析和預報規(guī)則。(挪威,溫度場,鋒)15.500hPa高空圖上的588線所在位置1kg的氣塊相對于海平面所具有的位能為 _位勢米=_J。(5880,57624或58800)16.在斜壓擾動中,_因子主要使低層系統(tǒng)發(fā)展

5、、高層系統(tǒng)移動。_因子主要使高層系統(tǒng)發(fā)展、低層系統(tǒng)移動。(渦度平流,溫度平流)17.在斜壓擾動中,_因子主要使低層系統(tǒng)發(fā)展、高層系統(tǒng)移動。(渦度平流)二、單選題(共17小題,每題1分,計17分)1、開展預報時效達72小時的雷雨大風和冰雹潛勢預報業(yè)務要求:( C )A. 24小時內時間分辨率達到2小時;B. 24小時內時間分辨率達到4小時; C. 24-72小時內時間分辨率達到12小時2、按中短期天氣預報質量檢驗辦法中的規(guī)定,下列對溫度預報的檢驗項目中沒有硬性要求的是( B )A平均絕對誤差; B相關系數;C均方根誤差; D預報準確率3、下列哪一個是暴雨云團的正確特征。( C )A.暴雨云團的色

6、調差異大、發(fā)展速度較雹暴云團快、持續(xù)時間短B.暴雨云團的色調差異小、發(fā)展速度較雹暴云團快、持續(xù)時間短C.暴雨云團的色調差異大、發(fā)展速度較雹暴云團慢、持續(xù)時間長D.暴雨云團的色調差異小、發(fā)展速度較雹暴云團慢、持續(xù)時間長4、云圖上常見的云型和云系有( A )。A.帶狀、渦旋狀、細胞狀、逗點狀、斜壓葉狀云型和云線、云團B. 積狀云、渦旋狀云、層狀云、準圓形云、卷狀云、帶狀云C. 鋒面云帶、氣旋云系、盾狀云系、云團、逗點狀云、云線D.鋒面云帶、急流云型、臺風漩渦、細胞狀云、逗點狀云、云團5.紅外云圖上,物像的色調決定于( A )A.表面溫度 B.反照率和太陽高度角 C.云的厚度 D.水汽含量6.關于槽

7、脊的移動,下面哪些說法不正確(D)。A:當槽前變壓小于槽后變壓,則槽前進。B:槽線的移動速度與變壓梯度成正比,與槽的強度成反比。C:對稱性的槽沒發(fā)展,疏散槽是加強的,匯合槽是減弱的。D:槽前疏散,槽后匯合,則槽移動緩慢;槽前匯合,槽后疏散,則槽移動迅速。7.低海拔地區(qū),在大約多高的海拔高度上,其上和其下的大氣質量各占總質量的一半。( D )A. 110km B. 11km C. 8.5km D. 5.5km8.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大量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于( C )的天氣現象。A.50m B.500m C.1000m D.10000m11.天氣尺度是指水平尺度在(C )左右的天

8、氣系統(tǒng)。A10千米 B.100千米 C. 1000千米 D. 10000千米9.在診斷分析中,風場可以分解成旋度風和散度風兩部分:為流函數,為勢函數。在大尺度運動的條件下,散度風的量值一般比旋度風小,代表了( B ),因此在天氣過程和天氣系統(tǒng)的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A .地轉運動 B.非地轉運動 C.中尺度運動 D.大尺度運動10. 粗糙的下墊面摩擦作用使風力減小,并使風向偏離等壓線而指向( )。在摩擦層中,因摩擦隨高度減小,所以風向作順時針轉變,而風速隨高度( )。(A) A 低壓一側、增加 B低壓一側、減小 C高壓一側、增加11.在給定濕度、不穩(wěn)定性及抬升的深厚濕對流中,( )對對

9、流性風暴組織和特征的影響最大。(A)A.垂直風切變; B.CAPE值; C.最大垂直速度; D.風暴移動速度。12.支配我國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是( D )。A 臺風 B 西風槽 C 江淮氣旋 D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13.從日常天氣圖上定性判斷大氣的斜壓性強弱可依據:( B )A、等壓面上等高線的密集程度 B、等壓面上等溫線的密集程度C、等壓面上地轉風的大小 D、等壓面上等溫線的數值大小14影響東亞季風形成的基本因子主要是下墊面附近的熱力因子,它們包括:( B )。A、太陽輻射的緯向差異、海陸熱力差異、青藏高原與大氣之間的熱力差異B、太陽輻射的經向差異、海陸熱力差異、青藏高原與大氣之

10、間的熱力差異C、太陽輻射的經向差異、青藏高原與大氣之間的熱力差異D、海陸熱力差異、青藏高原與大氣之間的熱力差異15大氣環(huán)流中,( A )使低緯度地區(qū)多余的西風角動量向北輸送。A、東北西南向的槽脊和渦旋 B、西北東南向的槽脊和渦旋C、東西對稱的瞬變渦旋 D、東西對稱的定常渦旋16.用運動學方法預報,按加速度原理,加深的槽(加強的脊)移動是( )的,填塞的槽(較弱的脊)移動是( )的。 (B)A加速,減速 B減速,加速 C加速,勻速17.Rossby的三圈經向環(huán)流中屬于中高緯度的環(huán)流圈是: (C)A極地環(huán)流 B哈得來環(huán)流 C費雷爾環(huán)流三、多選題(共24小題,每題1.5分,計36分,少選、多選均不得

11、分)1現代天氣業(yè)務發(fā)展指導意見指出現代天氣業(yè)務布局州市級主要任務是(ABCF)。A、數值產品釋用 B、短臨預報 C、短期預報D、中期預報 E、延伸期預報 F、預報產品檢驗業(yè)務2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多種資料的有效應用以及數值天氣預報技術及高性能計算機能力的不斷提高,現代天氣業(yè)務將進入新的快速發(fā)展時期,天氣預報的(ABCD)將顯著提高。A、準確率 B、精細化 C、時效性 D、專業(yè)化程度3.對于較大尺度連續(xù)風場,零速度線等值線呈“S”,表明大尺度風場具有以下特征( BD )A、風隨高度逆轉 B、風隨高度順轉C、風向隨高度保持不變 D、暖平流 E.冷平流4.一個成熟的逗點云系通常由渦度逗點云系、斜壓

12、葉狀云系和變形云帶三部分組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 )A、斜壓葉狀云系以層狀云為主,頂部為卷層云;B、斜壓葉狀云系以積云為主,頂部為積雨云;C、渦度逗點云系以對流性中低云為主,與冷鋒、錮囚鋒相聯(lián)系;D、變形場云系處于逗點云系的中部,以卷狀云為主。5.層云和霧區(qū)在可見光圖像上表現為( BD )A、多起伏的紋理 B、光滑的紋理 C、有模糊不清羽狀邊界 D、有清晰的邊界6對暴雨形成有利的條件有( BDG )。A、強風速垂直切變 B、強烈的上升運動C、中高層干空氣平流 D、充分的水汽供應E、蓋帽逆溫層 F、前傾槽 G、較長的持續(xù)時間7梯度風是在(ABD)平衡時與等壓線平行的風。A、氣壓梯度力 B、

13、地轉偏向力C、摩擦力 D、慣性離心力8.梅雨天氣的主要特征是(ABCD)。A、 長江中下游多陰雨天氣,雨量充沛B、日照時間短C、相對濕度很大D、降水一般為連續(xù)性,但常間有陣雨或雷雨,有時可達暴雨程度9氣旋出海后常常加深,寒潮冷高壓在南下過程中逐漸減弱。這些現象都與非絕熱的影響有關。非絕熱增溫或冷卻包括湍流、輻射和(D )三種熱力交換過程。A、上升冷卻、下沉增溫 B、溫度平流C、感熱輸送 D、蒸發(fā)和凝結10. 絕大多數東亞爆發(fā)性氣旋出現在高空急流的 ( BC )。A、出口區(qū)右側 B、出口區(qū)左側C、入口區(qū)右側 D、入口區(qū)左側 E、不在急流區(qū)附近11以下天氣形勢有利于鋒消的是( ABD )。A、與鋒

14、面配合的高空槽減弱或前傾; B、維持鋒面的冷暖平流減弱或消失;C、與鋒面配合的高空槽槽后有明顯的冷平流加入,鋒區(qū)溫度梯度加大;D、氣團在移動過程中發(fā)生變性。12、地轉偏向力與氣壓梯度力平衡稱地轉平衡,其成立條件是(ABD )。A、自由大氣 B、中高緯度地區(qū) C、赤道附近 D、氣流呈水平直線運動13.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雷暴消散:( BDE )A、邊界層輻合線與雷暴相遇; B、雷暴逐漸遠離其出流邊界;C、雷暴與另一個雷暴相遇; D、雷暴進入一個穩(wěn)定區(qū);E、白天雷暴由陸地移到很大的湖面上;14.下述論斷哪些是正確的:中緯度地區(qū)對流層內,隨高度的增加( AC )A、等壓面的坡度也增加 B、等壓面和等溫

15、面趨于平行C、等壓面上的等高線和等溫線趨于平行15.以下論斷哪些是不正確的:( BE )A、高空正渦度平流可以引起地面氣壓下降和上升運動;B、負渦度平流可以引起高空脊發(fā)展;C、暖平流可以引起地面氣壓下降和上升運動;D、冷平流可以引起高空槽加深;E、大氣的斜壓性是大尺度環(huán)流系統(tǒng)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溫度平流和渦度平流都是大氣斜壓性的反映。16.西風帶長波的移動速度與許多因素有關。當( BCE )時,波動移動較快,反之,移動較慢。A、地轉渦度平流較大 B、波長較短 C 、緯度較高D、南風較強 E、西風較強17.大氣環(huán)流的季節(jié)轉換,一次發(fā)生在( ),另一次發(fā)生在( ) 。(BD)A、4月 B、6月 C、8

16、月 D、10月18.下列屬于長波調整的過程有( )和切斷低壓的形成與消失。(ABC)A、長波槽脊的新生 B、阻塞形勢的建立與崩潰C、橫槽轉向 D、季風爆發(fā)19. 屬于熱帶天氣系統(tǒng)有:(ABCD)A、臺風 B、東風波 C、赤道輻合帶 D、熱帶云團20.關于渦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B )。A、有曲率的地區(qū)不一定有渦度 B、有切變的地區(qū)不一定有渦度C、等高線密集的地方一定有渦度 D、風大的地方一定有渦度。21.下列敘述錯誤的有( ACD )A、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納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B、平流層臭氧的濃度越高,就越能減少太陽紫外線對地球生物造成的傷害。C、大氣氣溶膠

17、是指懸浮在空中下落末速度可忽略的氣體顆粒。D、云能漂浮在空中,是因為云是由無數的小水泡組成的。22.下列敘述錯誤的有( BCD )A、大氣中出現過飽和的方式是氣塊上升。因為氣塊上升將促使空氣膨脹并冷卻。B、在暖云中,只含有小水滴。對暖云微結構,可通過三個相互獨立的參量(液水量、水滴數、云滴尺度譜)來描述。C、有南支槽是云南出現全省性強降水的充要條件。D、散度和渦度在不同的坐標系下,有時為矢量,有時為標量。23.下列敘述錯誤的有( ABCD )A、散度為正表示輻合,為負表示輻散。B、流線是指一段時間內,空氣質點的運動軌跡。C、柯氏力是視示力,不是真實存在的;而重力(即地球引力)卻是真實存在的。D

18、、在二力平衡的地轉風情形下,再引入氣壓梯度力,變?yōu)槿Φ钠胶?,即可得到梯度風。24.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ABCD )A、熱成風方程說明,任意兩個等壓面之間,地轉風的垂直切變與兩等壓面之間的厚度的水平梯度有關,這和地轉風與位勢高度梯度有關是相似的。B、正壓大氣中,地轉風的方向和高度均不隨高度變化。C、在熱帶外地區(qū),行星渦度在絕對渦度中占主導地位;在熱帶地區(qū),相對渦度與行星渦度的量級相當。D、做氣旋式旋轉的空氣柱在垂直方向上伸展,在水平方向上被壓縮,會導致渦度的增加。四、簡答題(共27分)1.以北半球為例,請畫出羅斯貝的三圈經向環(huán)流模型圖,并在其上標出地面盛行風帶及三圈經向環(huán)流的名稱。(6分)圖略

19、。2.請列出5個控制大氣環(huán)流的基本因子(因素)。(5分)答:(1)地球的球體作用,導致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緯向變化;(2)由于黃赤夾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轉的作用,導致地面接收太陽輻射的季節(jié)變化。(3)地轉自轉,產生了對大氣的地轉偏力作用;(4)地面摩擦,產生了大氣與地面的角動量交換和大氣的輻合輻散;(5)地面海陸分布差異和地形地表不均勻對大氣環(huán)流和大氣物理性質的影響;3.簡述形成降水的基本條件。(5分)答:降水是大氣中的水的相變過程,某一地區(qū)降水和形成有這樣三個基本原因:(1)水汽輸送條件,即水汽由源地輸送到降水地區(qū);(2)垂直運動條件,即水汽在降水地區(qū)的輻合上升,在上升中絕熱膨脹冷卻凝結在云;(3)云滴增長條件,即云滴增長變?yōu)橛甑味陆怠?.(1)臺風的形成需要具有哪些基本條件,它們各起何作用? (3分)(2) 請根據力的平衡,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