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結構表面蜂窩麻面形成的原因及消除方法_第1頁
砼結構表面蜂窩麻面形成的原因及消除方法_第2頁
砼結構表面蜂窩麻面形成的原因及消除方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砼結構表面蜂窩麻面形成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隨著建筑業(yè)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用戶不僅僅要求混凝土工作性能好、強度指標高、耐久性好,而且還要求混凝土結構有光潔如鏡的外觀,尤其是清水混凝土結構(即不再加外裝飾的結構)要求更為突出,為此給我們提出一個新的課題。 一、混凝土結構表面蜂窩麻面形成的原因1.混凝土內在原因a.混凝土含氣量過大,而且引氣劑質量欠佳。目前泵送混凝土用量較大,為了保證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往往在泵送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引氣劑,由于各種引氣劑性能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混凝土中呈現(xiàn)的狀態(tài)也不

2、盡相同,有的引氣劑在混凝土中形成較大的氣泡,而且表面能較低,很容易形成聯(lián)通性大氣泡,如果再加上振動不合理,大氣泡不能完全排出,肯定會給硬化混凝土結構表面造成蜂窩麻面。b.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混凝土過于粘稠,振搗時氣泡很難排出,也是造成硬化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xiàn)蜂窩麻面的原因。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當,例如膠結料偏多、砂率偏大、用水量太少、外加劑中有不合理的增稠組份等,都會導致新拌混凝土過于粘稠,就會使混凝土在攪拌時裹入大量氣泡,即使振搗合理氣泡在粘稠的混凝土中排出也十分困難,因此導致硬化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xiàn)蜂窩麻面。c.由于混凝土和易性較差,產生離析泌水。為了防止混凝土分層,混凝土入模后不敢充分振搗,大量

3、的氣泡排不出來,也會導致硬化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xiàn)蜂窩麻面。d.有一些水泥廠為了增大水泥細度,又考慮節(jié)約電能,往往在磨粉時加入一些助磨劑,例如木鈣、二乙二醇、三乙醇胺、丙二醇等物質,由于其中一些助磨劑有引氣性,而且引入的氣泡不均勻且偏大,也會給硬化混凝土結構表面造成蜂窩麻面。2.外部原因a.GB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6.3.4中規(guī)定“混凝土澆注分層厚度,宜為300500mm,但是在實際施工時,往往澆注厚度都偏高,由于氣泡行程過長,即使振搗的時間達到規(guī)程要求,氣泡也不能完全排出,這樣也會給硬化混凝土結構表面造成蜂窩麻面。b.不合理使用脫模劑是造成硬化混凝土結構表面蜂窩麻面的主要原因。目前脫

4、模劑市場比較混亂,良莠不齊,產品大致分為以下幾大類:(1)礦物油類,例如機油、柴油、煤油、機油加柴油、機油加煤油、機油加變壓器油等輕質油。(2)乳化油類,即輕質油加水再加定量的乳化劑生成的水包油型乳液。(3)水質類,即動植物油進行皂化后,再用水稀釋的液體。(4)聚合物類,即石臘、液體石臘、松節(jié)油等物質再加入有機溶劑生成的溶液,由于成本較高使用較少。就礦物油類脫模劑而言,不同標號的機油粘度也不盡相同,即使是同標號的機油,由于環(huán)境溫度不同粘度也不相同,氣溫高時粘度低,氣溫低時粘度高。當氣溫較低時,附著在模板上的機油較粘,新拌混凝土結構面層的氣泡一旦接觸到粘稠的機油,即使合理的振搗氣泡也很難沿模板上

5、升排出,直接導致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xiàn)蜂窩麻面。有一些單位充分注意到這一點,在機油中加入部分柴油,用來降低脫模劑的粘度,這樣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仍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水乳類脫模劑目前在市場上比較多,但是有一些產品選用的乳化劑引氣性較大,也會給混凝土結構面層造成蜂窩麻面。動植物油進行皂化的脫模劑出現(xiàn)的問題較多,其原因是產品中含有引氣性比較大的乳化劑及增稠劑,會給混凝土結構面層帶來極大的影響。3.模板材質不同也會使混凝土結構面層出現(xiàn)不同的狀態(tài)4.環(huán)境溫度對混凝土結構面層的質量也特別明顯由于氣泡內部含有氣體,因此氣泡體積變化對環(huán)境溫度特別敏感,環(huán)境溫度高時氣泡體積變大,氣泡承載力變小,容易破滅。

6、環(huán)境溫度低時氣泡體積變小,承載力較大,不容易形成聯(lián)通氣泡。即使混凝土結構面層有氣泡,氣泡也很小,對混凝土結構外觀影響不大,由此使人們聯(lián)想到冬夏季混凝土結構面層好于春秋季。春秋季節(jié)晝夜溫差較大,因此敷著在混凝土結構表面的氣泡體積變化也很大,當混凝土面層水泥漿體的強度小于氣泡強度時,氣泡體積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變化,氣泡周圍的水泥漿體也隨之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泥漿體的強度不斷增加,當氣泡周圍水泥漿體達到一定強度時,再不隨氣泡體積變化而變化,如果此時正趕上氣泡直徑最大時,勢必給混凝土面層留下孔洞。二、消除混凝土內部不利因素的方法1.選擇使用優(yōu)質的引氣劑:優(yōu)質的引氣劑在混凝土中引入的氣泡直徑宜在1020

7、0m,氣泡表面能比較高,氣泡在混凝土中分布比較均勻(平均間距不大于0.25m),有人先后試驗了11種引氣劑對混凝土含氣量、抗壓強度、凝結時間以及摻引氣劑經(jīng)時含氣量損失等,認為以丹寧酸和蒎烯為主要原材料的引氣劑綜合性能較好。2.降低混凝土粘稠度適當調整混凝土水灰比、砂率、膠結材料用量以及外加劑的組份,改善混凝土的粘稠性,也可以提高混凝土結構面層的質量。3.控制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果混凝土離析泌水,嚴格控制振搗時間,必須適時進行復振。4.如果水泥中含有引氣組份,在拌制混凝土時應在其中加入消泡劑,例如加入適量的磷酸三丁脂、有機硅消泡劑、聚醚類消泡劑以及表面張力低于30dny/cm的許多助劑,都可以消除其中的氣泡。三、解決混凝土外部不利因素的方法1.嚴格按GB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中的規(guī)定執(zhí)行,每層混凝土澆注厚度不應大于50cm.2.選擇使用優(yōu)質的脫模劑。3.用尿醛樹脂壓制的竹、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面層顯著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