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擬退黃湯聯(lián)合甘利欣治療乙型黃疸性肝炎 75 例療效觀察_第1頁
自擬退黃湯聯(lián)合甘利欣治療乙型黃疸性肝炎 75 例療效觀察_第2頁
自擬退黃湯聯(lián)合甘利欣治療乙型黃疸性肝炎 75 例療效觀察_第3頁
自擬退黃湯聯(lián)合甘利欣治療乙型黃疸性肝炎 75 例療效觀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擬退黃湯聯(lián)合甘利欣治療乙型黃疸性肝炎 75 例療效觀察         09-08-02 16:10:00     作者:劉旭 郭勝     編輯:studa20【摘要】  目的:觀察自擬退黃湯聯(lián)合甘利欣治療乙型黃疸性肝炎的療效。方法:選取 100 名住院患者按 3:1 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組給予甘利欣及自擬退黃湯,對照組給予甘利欣注射液,療程均為 4 周;觀察治療前及治療后臨床癥狀、肝功能以及 PCR-HBV-DN

2、A 的變化。結(jié)果:治療組對于癥狀改善、肝功能改善以及 PCR-HBV-DNA 改善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jié)論:自擬退黃湯聯(lián)合甘利欣治療乙型黃疸性肝炎療效確切。 【關鍵詞】  乙型黃疸性肝炎;自擬退黃湯;療效觀察     乙型黃疸型肝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筆者長期致力于黃疸性肝炎的研究,自擬退黃湯療效顯著,為進一步明確療效,推廣使用退黃湯,現(xiàn)將2003 - 2007 年采用隨機對照觀察 100 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

3、160;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均為本院住院患者,共 100 例,治療組 75 例,對照組 25 例。2 組性別、年齡、病程、血清膽紅素水平、肝功能水平以及 PCR-HBV-DNA 水平、中醫(yī)癥狀等基線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均符合 1995 年北京第 5 次全國傳染病學術會議

4、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診斷標準1。并符合以下診斷標準:HBsAg()??偰懠t素大于 34.2   mol/L。ALT > 80 U/L,PCR-HBV-DNA > 1×105。B 超檢查顯示肝腫大。    1.2.2    中醫(yī)辨證標準    采用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內(nèi)科肝病專業(yè)委員會 1992 年制定病毒性肝炎中醫(yī)辨證標準(試行)2。臨床表現(xiàn)為尿黃,身目俱黃,色澤鮮明,惡心,厭油,納呆,口干苦,頭身困重,胸脘痞滿,乏力,大便干,小便黃赤,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其中主證:尿黃

5、,身目俱黃,色澤鮮明;惡心,厭油,納呆;苔黃膩。次證:口干苦;大便干;頭身困重;胸院痞滿。辨證要求:具備主證 2 項以及次證 2 項者,即屬本證。    1.3    納入標準    同時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和辨證標準;年齡 1865 歲;治療前 1 周內(nèi)未服用保肝、降酶、退黃藥物。    1.4    排除標準    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有肝功能衰竭傾向者,PTA < 40%。有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

6、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不按規(guī)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判斷者。溶血性黃疸、阻塞性黃疸以及其他類型肝炎。    1.5    治療方法    1.5.1    治療組    退黃湯(由生大黃 5 g,茵陳 30 g,梔子 15 g,白花蛇舌草 30 g,蒲公英 15 g,半枝蓮 15 g,半邊蓮 15 g,苦參 10 g,五味子 15 g,郁金 15 g,丹皮 10 g,赤芍 30 g,桃仁 10 g,甘草 5 g 組成)水煎服,加水

7、 600 mL,煎煮為 150 mL,分 2 次飯后溫服。配合甘利欣 30 mL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靜滴,日 1 次。療程 28 d。    1.5.2    對照組    甘利欣 30 mL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靜滴,日 1 次。療程 28 d。    1.6    觀察指標與統(tǒng)計學方法    1.6.1    觀察指標  

8、  臨床癥狀、肝功能以及 PCR-HBV-DNA 改善情況。    1.6.2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 SPSS 13.0 for Windows 統(tǒng)計分析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t 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09-08-02 16:10:00     作者:劉旭 郭勝     編輯:studa20  

9、;  2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jié)果    2.1    療效標準    治愈:自覺癥狀消失,肝功完全恢復正常,肝脾恢復正?;蛎黠@回縮,黃疸消退隨訪 6 個月以上未復發(fā),PCR-HBV-DNA 低于 1×103;顯效:主要癥狀明顯好轉(zhuǎn),黃疸基本消失,肝功能明顯好轉(zhuǎn),肝脾明顯回縮,血清總膽紅素正常,PCR-HBV-DNA 低于 1×105;好轉(zhuǎn):主要癥狀明顯好轉(zhuǎn),黃疸基本消失,肝功能較前好轉(zhuǎn),肝脾明顯回縮,血清總膽紅素降低,PCR-HBV-DNA 較

10、入院時回落;無效:癥狀、體征、肝功能以及 PCR-HBV-DNA 均無明顯改善或反惡化。    2.2    治療結(jié)果    2.2.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 1。經(jīng)秩和檢驗,2 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2.2    2 組治療前后血清總膽紅素比較    見表 2。經(jīng) t 檢驗,2 組治療前后血清總膽紅素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

11、減分值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2.3    2 組治療前后血清 ALT 比較    見表 3。經(jīng) t 檢驗,2 組治療前后 ALT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減分值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2.4    2 組治療前后血清 PCR-HBV-DNA 比較  見表 4。經(jīng)秩和檢驗,2 組治療前后 PCR-HBV-DNA 改善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12、; 0.05)。    2.2.5    2 組治療前后單項臨床癥狀改善比較    見表 5。經(jīng)秩和檢驗,2 組各單項癥狀改善情況比較,除乏力外,其他各單項癥狀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3    討    論    乙型黃疸性肝炎屬中醫(yī)學“黃疸”范疇。多因感受濕熱疫毒之邪,飲食所傷或積聚不化而發(fā)病?;静C為濕邪阻滯中焦或瘀血等阻滯膽道,以致膽汁不循常道,溢于

13、體表肌膚等而發(fā)黃。筆者認為,黃疸中陽黃的病機關鍵是濕熱搏結(jié),瘀阻血脈,肝失疏泄,膽汁外溢而發(fā)病。清利濕熱,利膽退黃是治療本病的常法,筆者在常規(guī)清熱化濕治療大法中,酌情加用解毒、涼血、化瘀之品,收效頗著。方中生大黃、茵陳、梔子、苦參清熱化濕;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半枝蓮、半邊蓮清熱解毒;郁金、丹皮、赤芍、桃仁涼血化瘀;甘草、五味子兩藥現(xiàn)代藥理研究均有保肝降酶功效。研究結(jié)果顯示,退黃湯聯(lián)合甘利欣治療乙型黃疸性肝炎在改善癥狀以、肝功能以及 PCR-HBV-DNA 等方面均優(yōu)于單純使用甘利欣,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運用?!緟⒖嘉墨I】  1中華醫(yī)學會.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試行)J. 中華傳染病雜志

14、, 1995, (13):2412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內(nèi)科肝病專業(yè)委員會. 病毒性肝炎中醫(yī)s     09-08-02 16:10:00     作者:劉旭 郭勝     編輯:studa20    2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jié)果    2.1    療效標準    治愈:自覺癥狀消失,肝功完全恢復正常,肝脾恢復正?;蛎黠@回縮,黃疸消退

15、隨訪 6 個月以上未復發(fā),PCR-HBV-DNA 低于 1×103;顯效:主要癥狀明顯好轉(zhuǎn),黃疸基本消失,肝功能明顯好轉(zhuǎn),肝脾明顯回縮,血清總膽紅素正常,PCR-HBV-DNA 低于 1×105;好轉(zhuǎn):主要癥狀明顯好轉(zhuǎn),黃疸基本消失,肝功能較前好轉(zhuǎn),肝脾明顯回縮,血清總膽紅素降低,PCR-HBV-DNA 較入院時回落;無效:癥狀、體征、肝功能以及 PCR-HBV-DNA 均無明顯改善或反惡化。    2.2    治療結(jié)果    2.2.1    2 組臨

16、床療效比較,見表 1。經(jīng)秩和檢驗,2 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2.2    2 組治療前后血清總膽紅素比較    見表 2。經(jīng) t 檢驗,2 組治療前后血清總膽紅素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減分值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2.3    2 組治療前后血清 ALT 比較    見表 3。經(jīng) t 檢驗,2 組治療前后 ALT 比較差異

17、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減分值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2.4    2 組治療前后血清 PCR-HBV-DNA 比較  見表 4。經(jīng)秩和檢驗,2 組治療前后 PCR-HBV-DNA 改善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2.5    2 組治療前后單項臨床癥狀改善比較    見表 5。經(jīng)秩和檢驗,2 組各單項癥狀改善情況比較,除乏力外,其他各單項癥狀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3    討    論    乙型黃疸性肝炎屬中醫(yī)學“黃疸”范疇。多因感受濕熱疫毒之邪,飲食所傷或積聚不化而發(fā)病。基本病機為濕邪阻滯中焦或瘀血等阻滯膽道,以致膽汁不循常道,溢于體表肌膚等而發(fā)黃。筆者認為,黃疸中陽黃的病機關鍵是濕熱搏結(jié),瘀阻血脈,肝失疏泄,膽汁外溢而發(fā)病。清利濕熱,利膽退黃是治療本病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