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升初)知識儲備_第1頁
語文(小升初)知識儲備_第2頁
語文(小升初)知識儲備_第3頁
語文(小升初)知識儲備_第4頁
語文(小升初)知識儲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簡單介紹長沙四大名校小升初語文考試的知識點第一部分:語言的積累及運用1、語音出題方式:讀拼音,寫字、詞; 給漢字注音; 多音字;劃去不正確的讀音;讀音完全 正確的一項是。2、字形出題方式:改正詞語中的錯別字;把詞語補充完整;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3、字、詞義出題方式:解釋加點字的意思;寫出詞語的反義詞或近義詞;按照語體色彩給詞語分類; 用所給詞語造句;選擇正確的詞項;下列詞語的用法正確的或錯誤的一項是;關聯(lián)詞的使用。4、句子出題方式:句式改寫;修改病句;修辭手法的運用。5、古詩句積累出題方式:默寫一首大綱所要求背誦的古詩;按要求默寫詩句。6、語文知識的實際運用出題方式:語言是否得體,如何修改;仿

2、寫一句話或一小段話;寫對聯(lián);如何表達更得體。俗語、諺語;擬寫廣告語;言外之意;通知、書信、表揚稿、請假條的擬寫;根據(jù)主題,寫一段話。第二部分: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考點:為文章劃分段落層次,說明緣由,概括段義;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詞語釋義; 說說你對文章的感悟;分析某句話的作用;分析概括人或事物的特點、性狀等;作者思想感情前后不一,是否矛盾;換詞是否得當;語言修辭手法的考察;解釋某句話的含義;擬寫標題;標點符號的運用;選擇恰當?shù)脑~語填空。(二)文言文閱讀考點: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翻譯兩個句子;對文言文的領悟。(三)詩歌鑒賞考點:對意象的分析;對某一句詩的分析;詩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押韻;詩人表

3、達的情感;詩歌的體裁。第三部分:作文??加洈⑽?,分為半命題和全命題作文。考察學生是否能夠準確審題,語言的表達是否清楚、貼切,行文是否生動形象,表達是否條理清晰,思想是否深刻,以及書寫是否規(guī)范。長沙小升初語文備考必備古詩詞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3、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李綠園歧路燈)4、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5、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6、白帝高為三峽鎮(zhèn),瞿塘險過百牢關。(杜甫夔州歌)7、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8、白日依

4、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9、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李時珍本草綱目)10、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文公文集)11、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雙百方針)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1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13、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14、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15、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成語)16、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俗語)17、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18、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中國俗語)1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20、不如意事常八九,正用此時風雨來。(

5、陸游劍南詩稿)2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原道)22、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23、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2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秦伯)25、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26、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27、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白樸喜來春)2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29、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30、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31、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32、不患人之

6、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3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34、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李白秋浦歌)35、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3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論語)3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無稹菊花)3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39、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40、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41、倉稟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42、草枯鷹眼疾,雪盡馬啼輕。(王維觀獵)4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無稹)44、慈母手中絲,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

7、吟)45、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阿二不曾偷。(魯迅偽自由書)46、聰明一世,糊涂一時。(馮夢龍醒世恒言)47、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48、從善如流,疾惡如仇。(俗語)49、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漢書)50、察已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如何做好長沙小升初分班考試閱讀理解題一、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瞻前顧后所謂“瞻前顧后”具體是指聯(lián)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確詞義,在具體語境中揣摩詞義的變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其實解釋詞語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義詞;抓住關鍵詞解釋等,在基礎部分復習時大家一定會注意的。二、理解句子的含義談談自己讀句子的體會字面+中心+生活所謂“字面+中心+生活實

8、際”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釋句中的關鍵詞語,連詞成句;聯(lián)系文章前后的內容來解釋句子,聯(lián)系文章中心來理解句意,最后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感受,作者寫文章的目的是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說明一個道理,希望與我們達到共鳴,我們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來談體會。三、概括段意(內容)的方法1、組合法:將每一段(層)的意思疊加起來,就是這一段的意思。用誰干什么的語句來表達。2、摘抄法:找到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總起句或者總結句來概括段意。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幫助你進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詞和文章的中心詞掛鉤,用拓展法來概括即可。4、概括段意的要求:(1) 從文章內容的角度出發(fā),不能直接從寫法

9、和中心出發(fā),如寫盧溝橋烽火:不能寫成,本文用對比的方法敘述了我軍和敵人在盧溝橋打仗的清況。(2) 不能寫成提綱式,如這段寫了盧溝橋烽火的戰(zhàn)爭起因。(3) 用陳述句的形式表達,不能用疑問句的形式寫,如:這段話寫了我軍為什么要和日軍在盧溝橋開戰(zhàn)。四、理解文章中心的方法1、寫人是為了表達人物的思想、品質、精神,自己讀文章的時候用幾個詞語通俗的表達一下,提醒自己這幾點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能忘記寫。2、寫事情的文章,主要表達的目的是情理,自己讀時要多想幾點,盡量考慮周全,從文章中不同的人物身上找情理,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思考問題。3、寫景的文章多半是表達自己的情感,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愛或者懷念。4、寓言、童話

10、多半是說明一個道理,一定藏在文中,自己要好好領悟。5、詩歌閱讀多半抒情,自己看看作者是向誰抒情,根據(jù)不同的對象抒發(fā)什么樣的情感,表達要清楚。6、說明的閱讀多半是提醒我們該怎么做,日后要注意什么,要考慮多一些。五、回答問答題的方法1、回答“從哪里看出來”的題型:首先找到問答中的關鍵詞語,要就是“抓手”,然后在文中中間勾畫出來,再在這個關鍵詞語的前后找語句回答,跟著記住一定要先把語句抄下來,最后寫自己的理解。2、回答“為什么”的題型:寫清楚因為所以,這是答題的習慣。因為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文章內容,二是文章中心,每一方面至少都要考慮兩點以上,或者記住文中有幾個人物就從每個人物身上找要點。3、回答“

11、怎么理解”的題型:首先從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這句話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說一遍,可以給這個句子換說法,也可以給這個句子作解釋。然后根據(jù)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聯(lián)系生活再說說。六、閱讀說明文的方法說明文的考核一般都是考核說明的順序,說明的方法,使用說明方法的好處。這樣的閱讀題答案其實就那么幾個,孩子掌握起來一點也不困難,只要細心就能很快又準確的完成閱讀任務,就不一一贅述了。長沙“小升初”分班考試語文答題技巧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

12、文;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三、句子含義的解答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xiàn)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話中某個

13、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規(guī)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六、段意的概括歸納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時間+地點)+人+事。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

14、么。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觀點怎樣。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七、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現(xiàn)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 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征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夸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準 確、生動、形象、凝練、精辟、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yōu)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復習時要系統(tǒng)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 達技巧的特點和

15、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至于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總之,鑒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lián)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 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lián)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guī)范。易混術語區(qū)分(一)“方式、手法”的區(qū)分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表現(xiàn)手法 :起興、聯(lián)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征、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修辭 :比喻、借代、夸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