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范本匯總七篇范本_第1頁
教學設計方案范本匯總七篇范本_第2頁
教學設計方案范本匯總七篇范本_第3頁
教學設計方案范本匯總七篇范本_第4頁
教學設計方案范本匯總七篇范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總七篇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教學設計方案 篇1教學目標1、 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2、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3、 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2、探索計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計數器、游戲棒。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小松鼠們去

2、采松果,你能幫他們數數有多少個松果嗎?剛才我們根據松果的排數,寫出了這些乘法算式,看看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把他們編成口訣并且熟練地背誦下來,以后就會很快了。1×5可以簡單地說成一五,那么2×5呢?(學生完成板書)師:一個五的結果是五,就說成一五得五二個五的結果是十,就說成二五一十 三五呢?學生數松果1×55 2×510 3×515 4×520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5×525 5×630 5×735 5×840 5×945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五

3、九四十五學生互相交流提問 教學活動2 1、基礎訓練:主要是鞏固基礎知識,為做后面的題作好準備,教案教學設計方案。(1) 把口訣補充完整。一五() 三五() 五五()四五() 二五()(2)5×3= 1×5= 5×2= 5×4= 3×5=5×1= 5×5= 4×5= 2×5= 5×1=2、師:老師想和大家玩?zhèn)€游戲,我說一只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只手有幾個手指?那兩只手呢?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哪些

4、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想一想,在生活中你發(fā)現(xiàn)哪些問題可以用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這樣的練習設計,既落實了知識和技能目標,又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保障,還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 教學活動3 鞏固應用練習一:對口令1.老師說“四五”,同學說“二十”2.老師說“四五二十”同學說“4×5”或“5×4”3.同桌對口令,男生女生選代表對口令完成第2、3、4題和數學游戲練習二:師:老師想和大家玩?zhèn)€游戲,我說一只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只手有幾個手指?那兩只手呢?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哪

5、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教學活動4 拓展練習師:有一天,學校樂隊的同學準備到廣場演出,一共有19個人,他們打算乘出租車去,每輛出租車能坐4個人, 5輛車夠嗎?為什么?教學設計方案 篇2教學目標學習以誠懇的態(tài)度、真誠的語言與他人交流,懂得真誠待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學會在合作中說真話,告訴別人心里話。積累有關誠信的詞語及古詩文名句。激發(fā)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課前準備讓幾個學生排練一個小品:一學生在校園里亂扔紙屑,另兩個學生據理勸導。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話題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例如:別人有事找父母親,父母親不在家;班上的一個同學病了,好幾天不能來上課;有的同學在校園里隨

6、地吐痰等等,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事呢?剛才幾位同學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話想說?(在學生自由發(fā)言的基礎上揭示“以誠待人”的交際主題)想一想,平時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樣對待的?討論交流個人準備后,在小組內交流。先由一名學生舉一具體的事例,再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然后對這一做法作評價。接著,其余學生輪流發(fā)言。各小組選派一位學生準備在班上交流。班級交流:對參與交流的學生作適當的鼓勵和評價,并隨機規(guī)范其語言。提建議在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成幾條明確簡要的建議,一一寫在黑板上,然后做歸納整理,再在條文前加上幾句關于以誠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議書。課后抄錄并張貼在教室里

7、。第二、三課時 習作 我的發(fā)現(xiàn)學習“我的發(fā)現(xiàn)”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小東說了習作上的哪些好經驗。歸納過渡:習作除了留心觀察周圍,把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之外,還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對別人說的話寫下來。明確本次習作要求,啟發(fā)思路閱讀習作提示。讓學生明確:寫的是自己想說的心里話,要真實,不說假話。思考表達的內容。先要想好,最想對誰說自己的心里話,再考慮要說的話,可以是歡心的事,也可以是煩惱的事、難受的事學生醞釀交流、師生個別談話;根據習作要求,學生自行醞釀,指名個別交流,啟發(fā)學生的習作思路。教師隨機與個別學生輕聲交談。學生動筆。相互交流,修改。第四課時 日積月累 趣味語文詞語盤點學生自

8、讀。同桌互查。學生質疑,教師釋疑。記記寫寫。日積月累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從古詩文中選取的名句,每句話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逐句自讀。說說自己能讀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教師釋疑。熟讀、背誦。趣味語文聯(lián)系本單中彩那天等課文,指出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自讀。師生共同舉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誠信”等等。選取其中的一個帶有“信”的詞,再根據這個詞的意思,寫一個事例。教學設計方案 篇3教學要求1學會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瀏覽”馬觀花”造句。2認識讀書的重要,了解讀書基本方法,學會精讀和泛讀,努力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所講的幾點意思。教學時間

9、 兩課時第一課時一、揭示課題同學們,我們已學過一些介紹讀書方法的課文,還記得嗎?(“煮書”、讀書做記號的學問)掌握了好的讀書方法,能使你事半功倍。今天,我們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來讀一篇新課文精讀和泛讀。(板書課題)什么是精讀?什么是泛讀?一邊讀,一邊做記號。二、初讀指導1朗讀課文,畫出5個生字,要做到會讀會寫。2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瀏覽 浩如煙海 精讀 梗概 走馬觀花 泛讀3自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三、檢查自讀情況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齊讀。提示:“?!币x準后鼻音,“瀏”的聲母是邊音。2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領會下列詞語的意思。瀏覽:大略地看。梗概:大略的內

10、容。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非常豐富。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4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說說課文講了幾層意思。(1)要積累知識,必須讀書,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精讀。(2)要學會泛讀。(3)泛讀可用較少的時間瀏覽大量書刊,同時又是精讀的基礎。(4)泛讀的一般方法、方式以及要注意的問題。(5)精讀和泛讀結合,就能獲得最佳讀書效果。5討論:全文可分幾段?各段講什么?第一段(第1自然段):說明讀書的重要和“精讀”的方法。第二段(第27自然段):介紹“泛讀”的常識和方法。第三段(第8自然段):說明只要精讀與泛讀相結合,就能取得最佳讀書效果。四、指導書寫觀察田

11、字格中生字,逐個臨寫,提示:瀏:左中右三部分。籍:筆畫較多,左下“耒”字旁的第一筆是橫。第二課時一、聽寫詞語二、精讀訓練1學習第一段。(1)什么是精讀?朗讀第一段,用橫線畫出。出示: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jié)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平時我們學課文,就是這樣讀的。這兩句話中,哪些詞語要在下面加圓點呢?也就是說哪些是關鍵詞語?交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確定。(認真、反復、逐字逐句、深入鉆研、透徹理解)朗讀這兩句話,注意關鍵詞語。(2)齊讀第一段。2學習第二段。(1) 什么是泛讀?(大略地讀)(2)既然精讀這么重要,為什么還需要具

12、有泛讀能力呢?(指名讀第2自然段)說說自己的理解。引導學生注意:“不可能更不可能為了又必須因此”,課文用這些詞語巧妙地起承轉合,將要表達的意思論說得清楚明白。課文后面的敘述中還有類似的用法,大家要注意學習。3泛讀有什么作用?讀第3自然段,畫一畫關鍵詞語。交流:“通過泛讀,可以從而獲得”朗讀第3自然段。(4)怎樣進行泛讀?默讀第5自然段。四人小組討論:面對一大堆讀物,如何泛讀?對一本讀物來說,如何泛讀?交流:說說自己的理解。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泛讀的方法。(5)泛讀通常采用什么方式?要注意什么?(讀第6、7自然段)討論交流。3學習第三段。引讀,只要我們善于把精讀和泛讀結合起來,就能達到最佳的讀書效

13、果。三、總結全文1這篇文章中,你還在什么地方做了記號?(精彩詞畫圖,如浩如煙海、走馬觀花)(有疑問處畫問號)2小結:這篇課文側重介紹了泛讀,泛讀的意義、方法、方式、注意點等幾方面的內容。四、作業(yè)指導1課后作業(yè)5:同學們,今天語文課外活動時先泛讀從圖書館借閱的書,然后交流。交流時先介紹所采用的泛讀方法,再說說書的大概內容。2課后作業(yè)3:“瀏覽”是什么意思?(大略地看)可用在看書,看市容等。指名造句。“走馬觀花”是什么意思?可用在觀察事物,如參觀工廠覽等。指名造句。教學設計方案 篇4【教學目標】、通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學習課文,知道火燒云名字的來歷;、整體感知全文,知道課文從變化多與快兩方面

14、來寫出火燒云的特點;、學習第、兩小節(jié),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以及火燒云出現(xiàn)時地面景物的變化;、能有感情朗讀節(jié),并能夠按提綱背誦第節(jié)。【教學重點】、學習第、兩小節(jié),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以及火燒云出現(xiàn)時地面景物的變化;、能有感情朗讀節(jié),并能夠按提綱背誦第節(jié)?!窘虒W難點】學習第、兩小節(jié),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以及火燒云出現(xiàn)時地面景物的變化?!窘虒W過程】一、導入新課、你觀察過云嗎?請說說。、揭題。二、通讀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讀書檢查:請學生選讀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三、學習第節(jié)、請找出課文中寫火燒云名字來歷的句子。、學生回答。、自由讀:用自己的話說說它為什么叫火燒云。(燒、

15、著了火)、火燒云是真的在燒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紅彤彤)、如果不用“燒”,而用“一直紅到”好不好?為什么?(“燒”字不但寫出了顏色,而且寫出了火燒云的動態(tài)美。)、這一句還寫出了火燒云的什么?(范圍廣)、朗讀練習。四、整體感知、那么火燒云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自由讀全文,思考。、學生回答,討論交流。(變化多、快)五、學習第、節(jié)、學習第節(jié): 讀第節(jié)。 這一節(jié)寫了火燒云哪一方面變化?(顏色) 學生再讀第節(jié),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的多與快。(哪些地方寫出變化多,哪些地方寫出變化快?) 朗讀練習。 火燒云就只有這些顏色嗎?從哪里看出來?學生想象其他顏色。仿照課文的構詞方法來說。 按提綱背誦指導與練習。、學習

16、第節(jié):過渡:火燒云出現(xiàn)時,天上發(fā)生了變化,其實地上也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自由讀第節(jié)。 學生說說地上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地上的景物為什么發(fā)生了這些變化? 為什么火燒云會使他們發(fā)生這些變化?(用兩種顏料混合會變成其他顏色來說明。如紅與綠混合變成黑。) 有感情朗讀第節(jié)。六、小結、你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火燒云怎么樣?用一個字。(美)、火燒云還有更美的,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好好體會。【板書設計】火燒云多 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顏色變化 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快 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教學設計方案 篇5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命題、真命題和假命題等概念2使學生了解幾何命題是由“題

17、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能夠初步區(qū)分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或把命題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重點和難點分清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教學過程一、引入請大家隨意說出一些語句,教師把它們寫在黑板上如:(1)對頂角相等嗎?(2)作一條線段AB=2cm;(3)我愛初二(1)班;(4)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5)相等的兩個角,一定是對頂角二、新課問:上述語句中,哪些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答:(3)、(4)、(5)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教師指出:判斷是對事物進行肯定或否定的一種思維形式,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題數學課堂里,只研究數學命題,如(4)、(5)例1 請大家說出若干個(數學)命

18、題,再分析一下,每一個命題由幾部分組成?(1)等角的補角相等;(2)有理數一定是自然數;(3)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4)如果a是有理數,那么a2a;(5)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教師啟發(fā)學生得出:一個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都可以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也可以簡稱為“若A則B”練習:把上述(1)至(5),都按“如果,那么”的形式,表述一遍例2 在例1的(1)至(5)個命題中,所作的判斷是否都正確?怎么檢驗各個命題的真?zhèn)危?l)“如果兩個角是等角的補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是正確的命題,已經由補角的定義得到證明(2)“如果是有理數,那么它一定是自

19、然數”。是不正確的命題(判斷),反例如是有理數但不是自然數。(3)“如果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截得的內錯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是正確的命題,已證(4)“如果a是有理數,那么a2a”是不正確的命題,反例如a=1,a2=a(5)“如果是一個大于4的偶數,那么它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這個命題,至今沒人舉出一個反例,說明它不正確;也沒有人完全證明它正確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已證明了“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與兩個質數之積的和”,即已經證明了“ 1+2”,離“ 1+1”這顆數學王冠上的珍珠,只差“一步之遙”這是目前世界上對這個命題的真?zhèn)蔚呐卸?,所能達到的最好結果教師幫助學生歸納

20、:命題既然是一個判斷,就有判斷是否正確的區(qū)別真命題-如果題設成立那么結論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真命題假命題-如果題設成立,不能保證結論總是成立,也就是說結論不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假命題注意:不是命題與假命題的區(qū)別!怎樣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數學中,判斷一個命題是真命題,要經過證明(或以公理形式,即由實踐證明的形式出現(xiàn));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需舉出一個反例即可例3 試將下列各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相互顛倒或變?yōu)榉穸ㄊ?,得到新的命題,并判斷這些命題的.真假(1)對頂角相等;(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3)若a=0,則ab=0;(4)兩條直線不平行,則一定相交;(5)凡相

21、等的角都是直角解:(l)對頂角相等(真);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假);不是對頂角不相等(假);不相等的角不是對頂角(真)(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真);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真);兩直線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真);同位角不相等,兩直線不平行(真)(3)若a=0,則ab=0(真);若ab=0,則a=0(假);若a0,則ab0(假);若ab0,則a0(真)(4)兩條直線不平行,則一定相交(假);兩條直線相交,則一定不平行(真);兩條直線平行,則一定不相交(真);兩條直線不相交,則一定平行(假)(注)本小題如果添上“在同一平面內”的大前提條件,那么假命題將變?yōu)檎婷}(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假);

22、凡直角都相等(真);凡不相等的角不都是直角(真);凡不都是直角的角不相等(假)說明:本例,尤其是第(5)小題,視學生接受情況,教師靈活掌握講還是不講,講到什么程度,介不介紹四種命題(原、逆、否、逆否),都有較大的伸縮性小結: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命題的結構-;如果(題設),那么(結論);命題的真假-正確或錯誤的判斷;四種命題-原、逆、否、逆否(用投影片顯示或掛小黑板)三、作業(yè)1在下列語句中,指出哪些是命題,哪些不是命題如果是命題,指出命題的真假,并仿照例3說出一些新的命題來(l)如果ABCD于O,那么AOC=90°;(2)取線段AB的中點C;(3)兩條直線相交,有且只有一個交點;

23、(4)一個平角的度數是180°;(5)若a=b,則a2=b2;(6)如果一個數的末位數字是0,那么它一定能夠被5整除;(7)同角的余角相等;(8)周角的一半等于直角2選作題判斷命題“如果n是自然數,那么n2+n+17是質數”的真假教學設計方案 篇6教學目標:1、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2、初步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3、能背誦課文。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難點:通過誦讀感受新詩的美。教具準備:秋景的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教學設計:一、復習導入積淀情感1、昨天我們學習了秋天,知道了這首詩描寫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

24、園里的美麗景色和豐收景象。我們也知道了語言其實是有生命的。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地品這位兒童作家寫給我們讀的詩歌,看看他的語言到底是不是有鮮活的生命,在這首詩歌的字里行間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感。2、指名一位學生朗讀課文。3、教師:;這位同學的朗讀來我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幅美麗的秋景圖。我相信同學們昨天在自學時也肯定有很多想法。4、那么我們也首先用聲音來告訴我你們的理解集體朗讀全文。二、品詞析句感受秋景之美1、秋天一到,秋風習習,那么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呢?他們在那兒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詩一樣的語言來說一說嗎?板示:秋風來到_,在那兒_2、是啊,她所到之處都留下了秋的足跡。你能舉出

25、生活中的例子,說一說嗎?板示:秋風飄到_,_。教師隨機發(fā)現(xiàn)學生講述中出現(xiàn)的好詞好句,加以點評。3、教師小結:看來同學也可以當詩人,因為你們也有讓語言充滿生命與活力的本領。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課文,用你詩人一樣的眼光,來欣賞這首詩的某一句話,或某一個段落。然后將自己欣賞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們就評出幾個鑒賞專家。4、學生默讀詩歌,做發(fā)言準備,教師巡視了解學情,相機指導。5、引導學生交流打滾、奔跑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從中體會到作者對秋風的喜愛,對秋天的喜愛。抓一把香氣輕輕涂掉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體會到夏秋之交空氣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嚷著、舉著、穿紅襖、披紫袍、紅著臉把原

26、本靜止的畫面寫活了,這就是動詞的作用。這些句子也讓我們產生了對這些景物的喜愛之情。似乎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這就是擬人的作用。我們讀著讀著,就很容易在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情感秋天,我愛你!6、學生選擇其中任意一段練習感情朗讀。7、指名學生分小節(jié)(第二、三、四、五小節(jié))朗讀。三、深入理解課文意蘊1、面對著這樣美麗的秋景,詩人的內心又涌出怎樣的想法呢?我們來看詩歌的第六小節(jié)。2、指名朗讀。3、你是怎么理解這兩句話的?柔韌的梳子、井井有條許多植物的果實成熟了,高低錯落,顏色分明,讓人賞心悅目,顯得井井有條。發(fā)亮的汗珠、閃耀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jié)里,人們在田野上辛勤勞動,灑下勤勞的汗水,然而內心卻是喜悅的,他們

27、收獲的不僅僅是成熟的果實,更是一種希望。這句話也暗含著: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獲累累碩果。4、教師小結:你們看,詩人就是使人,他們的詩句中往往是話中有話。所以我們又是在讀詩歌的時候也要學會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5、老師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認為詩歌的最后一個小節(jié),作者又蘊含了怎樣的言外之意呢?(黃葉是秋天的象征,因為作者喜愛秋天的美麗景色,喜愛秋天的豐收景象,她想讓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駐人間,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陰,他也希望能透過這片枯黃的樹葉來勾起對秋天的美好回憶。通過珍藏、黃葉來表達了世人對秋天的贊美和依戀之情。)6、練習讀好最后一個小節(jié)。7、練習感情朗讀全文,嘗試背誦部分內容。(配樂秋日

28、的私語)四、布置作業(yè)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選擇詩中所描繪的一種景象,以走進秋天為題寫一段話。教學設計方案 篇7設計者:吉林七班胡翠翠單 位:長春市綠園區(qū)同心幼兒園一、活動名稱:會動的小雨滴二、活動領域:藝術三、活動班級:小班四、指導老師:胡翠翠五、活動目標:1.學習體會滴管繪畫的美術形式和樂趣2.體驗幫助別人后的快樂情感六、教學重點:滴管繪畫的方法七、教學難點:滴管繪畫的方法八、設計思路:根據發(fā)展指南五藝術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活動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由此根據小班的幼兒年齡段,喜歡感受和發(fā)現(xiàn)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對動感的顏色和鮮艷的物品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