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法和隔離法受力分析答案版_第1頁
整體法和隔離法受力分析答案版_第2頁
整體法和隔離法受力分析答案版_第3頁
整體法和隔離法受力分析答案版_第4頁
整體法和隔離法受力分析答案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二整體法和隔離法選擇研究對象是解決物理問題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在很多物理問題中,研究對象的選擇方 案是多樣的,研究對象的選取方法不同會影響求解的繁簡程度。合理選擇研究對象會使 問題簡化,反之,會使問題復雜化,甚至使問題無法解決。隔離法與整體法都是物理解 題的基本方法。隔離法就是將研究對象從其周圍的環(huán)境中隔離出來單獨進行研究,這個研究對象可 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物體的一個部分,廣義的隔離法還包括將一個物理過程從其全 過程中隔離出來。整體法是將幾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或將看上去具有明顯不同性質(zhì)和特點的幾個物 理過程作為一個整體過程來處理。隔離法和整體法看上去相互對立,但兩者在本質(zhì)上是 統(tǒng)一的,因為將幾個

2、物體看作一個整體之后,還是要將它們與周圍的環(huán)境隔離開來的。這兩種方法廣泛地應用在受力分析、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 等問題中。對于連結體問題,通常用隔離法,但有時也可采用整體法。如果能夠運用整體法, 我們應該優(yōu)先采用整體法,這樣涉及的研究對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簡便;不 計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內(nèi)力,或物體系內(nèi)的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相同,一般首先考慮整體法。 對于大多數(shù)動力學問題,單純采用整體法并不一定能解決,通常采用整體法與隔離法相 結合的方法。、靜力學中的整體與隔離通常在分析外力對系統(tǒng)的作用時,用整體法;在分析系統(tǒng)內(nèi)各物體(各部分)間相 互作用時,用隔離法解題中應遵循“先整體、后

3、隔離”的原則?!纠?】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個三角形木塊a,在它的兩個粗糙斜面上分別放有質(zhì)量為ml和m2的兩個木塊b和c,如圖所示,已知 地面對于三角形木塊()A.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確定D.沒有摩擦力的作用【解析】由于三物體均靜止,故可將三物體視為一個物體,它靜止于水平面上,必 無摩擦力作用,故選D.【點評】本題若以三角形木塊a為研究對象,分析b和c對它的彈力和摩擦力,再求其合力來求解, 則把問題復雜化了.此題可擴展為b、c兩個物體均勻速下滑, 想一想,應選什么?【例2】有一個直角支架AOB,A0水平放置,

4、表面粗糙,0B豎直向下,表面光滑,A0上套有小環(huán)P,0B上套有小環(huán)Q,兩環(huán)質(zhì)量均為m兩環(huán)間由一根質(zhì)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細繩相連, 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圖?,F(xiàn)將P環(huán)向左移一小段距離,兩環(huán)再m1m2,三木塊均處于靜止,則粗糙A次達到平衡,那么將移動后的平衡狀態(tài)和原來的平衡狀態(tài)比較,和細繩上的拉力T的變化情況是()A.N不變,T變大B.N不變,T變小C. N變大,T變大D.N變大,T變小【解析】隔離法:設PQ與0A的夾角為a,對P有:mg+ Tsina=N對Q有:Tsina=mg所以N=2mg,T=mg/sina故N不變,T變大.答案為B整體法:選P、Q整體為研究對象,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外力為零,

5、直接可得N=2mg再選P或Q中任一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可求出T=mg/sina【點評】為使解答簡便,選取研究對象時,一般優(yōu)先考慮整體,若不能解答,再隔 離考慮.【例3】如圖所示,設A重10N,B重20N, A、B間的 動摩擦因數(shù)為0.1,B與地面的摩擦因數(shù)為0.2.問:(1) 至少對B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B發(fā)生相對滑動? (2) 若A、B間卩1=0.4,B與地間 卩2=0.1,則F多大才能產(chǎn)生 相對滑動?【解析】(1)設A B恰好滑動,則B對地也要恰好滑 動,選A、B為研究對象,受力如圖,由平衡條件得:F=fB+2T選A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有T=fAfA=0.1X10=1N fB=0.

6、2X30=6N F=8N。(2)同理F=11N?!纠?】將長方形均勻木塊鋸成如圖所示的三部分,其中C兩部分完全對稱,現(xiàn)將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當 用與木塊左側垂直的水平向右力F作用時,動,且A與B、A與C均無相對滑動,圖中的 求A與B之間的壓力為多少?【解析】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木塊平衡得又因為mA=2mB=2mc且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所以fB=F/4再以B為研究對象,受力如圖所示,因B平衡,所以F1=fBsin0即:F1=Fsin0/4【點評】本題也可以分別對A、B進行隔離研究,其解答過程相當繁雜?!纠?】如圖所示,在兩塊相同的豎直木板間,有質(zhì)量均 為m的四塊相同的磚,用兩個大小均為F的

7、水平力壓木板,使A0桿對P環(huán)的支持力NF=f合木塊恰能向右勻速運0角及F為已知,ATBFfBB、F磚靜止不動,則左邊木板對第一塊磚,第二塊磚對第三塊磚的 摩擦力分別為提上面的木塊,直到它剛離開上面彈簧。在這過程中下面木塊移動的距離為A.4mg、2mg B.2mg 0 C.2mg mgD.4mg、mg【解析】設左、右木板對磚摩擦力為fl,第3塊磚對第2塊磚摩擦為f2,則對四塊磚作整體有:2f1=4mg,.f1=2mg。對1、2塊磚平衡有:f1+f2=2mg,二f2=0,故B正確?!纠?】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重為G的球,兩球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市委都是 卩,一根輕繩兩端固接在兩個球上,在繩的

8、中點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當繩 被拉直后,兩段繩間的夾角為0。問當F至少多大時,兩球將發(fā)生滑動?【解析】首先選用整體法,由平衡條件得F+2N=2G再隔離任一球,由平衡條件得Tsin(0/2)=卩N2Tcos(0/2)=F聯(lián)立解之2還ctg r81 +徑tg牙【例7】如圖所示,重為8N的球靜止在與水平面成37角的光滑斜面上,并通過定滑輪與重4N的物體A相連,光滑擋板與水平而垂直,不計滑輪的摩擦,繩子的質(zhì)量,求斜面和擋板所受的壓力(sin37=0.6)?!窘馕觥糠謩e隔離物體A、球,并進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得:T=4NTsin37+N2COs37=8N2Sin37=N+Tcos37得Ni=1N

9、 N2=7N。如圖所示:【例8】如圖所示,光滑的金屬球B放在縱截面為等邊三角形的物體A與堅直墻之間,恰好勻速下滑,已知物體A的重力是B重力的6倍,不計球跟斜面和墻之間的摩擦,問:物體A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卩是多少?【解析】首先以B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如圖由平衡條件可得:N2=mBgcot30再以A、B為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由平衡條件得:Nk=f,f=卩(mA+m)g解得卩=V3/7【例9】如圖所示,兩木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m和兩輕質(zh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ki和k2,上面木塊壓在上面的彈簧上(但不拴接),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xiàn)緩慢向上【分析】本題主要是胡克定律的應用,同時要求考生能形

10、成正確的物理圖景,合理選擇研究對象,并能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求彈簧2原來的壓縮量時,應把m、mi看做一個整體,2的壓縮量xi=(mi+m)g/k2m脫離彈簧后,把m作為對象,2的壓縮量xi=mg/k2。d=xi-x2=mg/k2。答案為C。【例10】如圖所示,有兩本完全相同的書A、B,書重均為5N,若將兩本書等分成若干份后,交叉地疊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桌面上,并將書A固定不動,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書B勻速抽出。觀測得一組數(shù)據(jù)如下: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試求:(1)若將書分成32份,力F應為多大?(2)該書的頁數(shù)。(3)若兩本書任意兩張紙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卩相等,則 卩為多少?【解析】(I)從表中可看出,將書分

11、成2,4,8,16,是2倍數(shù)份時,拉力F將 分別增加6N,12N,24N,,增加恰為2的倍數(shù),故將書分成32份時,增加拉力應為48N, 故力F=46.5+48=94.5N;(2)逐頁交叉時,需拉力F=190.5N,恰好是把書分成64份時,增加拉力48X2=96N需拉力F=94.5+96=190.5N可見,逐頁交叉剛好分為64份,即該書有64頁;(3)兩張紙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卩,則F=190.5=卩G/64+卩2G/64+卩3G/64+ 卩128G/64=卩G/64(1+2+3+128)= 129IX5卩=190.5/(129X5)=0.3。【點評】請注意,將書分成份數(shù)不同,有所不同。二、牛頓運動

12、定律中的整體與隔離當系統(tǒng)內(nèi)各物體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時,應先把這個系統(tǒng)當作一個整體(即看成一個質(zhì)點),分析受到的外力及運動情況,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如若要求系統(tǒng)內(nèi)各物體相互作用的內(nèi)力,則把物體隔離,對某個物體單獨進行受力分析,再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對該物體列式求解隔離物體時應對受力少的物體進行隔離比較方便。【例11】如圖所示的三個物體A、B C,其質(zhì)量分別為m、m、m,帶有滑輪的物體B放在光滑平面上,滑輪和所有接觸面間的摩擦及繩子的質(zhì)量均不計為使三物體間無相對運動,則水平推力的大小應為F=_。【解析】以F1表示繞過滑輪的繩子的張力,為使三物體間實驗次數(shù)1234V Vn將書分成的份JS24a16

13、 V 暹頁交叉力F的大小(牛4*5 10*5 22.5陸544*19氐5A.無相對運動,則對于物體C有:Fl=mg,以a表示物體A在拉力Fi作用下的加速度,則Fim3a g有mimi,由于三物體間無相對運動,則上述的a也就是三物體作為一個整物m3體運動的加速度,故得F=(m+m+mt)a=mi(m+m+m)g【例i2】如圖,底座A上裝有一根直立豎桿,其總質(zhì)量為M,桿上套有質(zhì)量為m的環(huán)B,它與桿有摩擦。當環(huán)從底座以初速向上 飛起時(底座保持靜止),環(huán)的加速度為a,求環(huán)在升起的過程中, 底座對水平面的壓力分別是多大?【解析】采用隔離法:選環(huán)為研究對象,則f+mg=ma (i)選底座為研究對象,有F

14、+f-Mg=0 (2)又f=f(3)聯(lián)立(i) (2) (3)解得:F=Mg-m(a-g)采用整體法:選A、B整體為研究對象,其受力如圖, 為a,向下;B的加速度為0.選向下為正方向,有:(M+m)g-F=ma解之:F=Mg-m(a-g)A的加速度m)g【例i3】如圖,質(zhì)量M=i0kg的木楔ABC靜置于粗糙水平 地面上,與地面動摩擦因數(shù)卩=0.02在木楔的傾角0為300的斜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m=i.0kg的物塊由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 當滑行路程s=i.4m時,其速度v=i.4m/s。在這個過程中木楔A沒有動。求地面對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g=10m/s2)【解析】由勻加速運動的公

15、式v2=vo2+2as,得物塊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為a二2s1.422 1.4(1)由于a: gsinr=5m/s2,可知物塊受到摩擦力作用。分析物塊受力,它受三個力,如圖對于沿斜面的方向和垂直于斜面的 方向,由牛頓定律,有(2)mgcos v - F1= 0分析木楔受力,它受五個力作用,如圖.對于水平方向,由牛頓定律,有仁f2f1COST- F1sinJ_ 0【點評】此題隔離后也可把1和2當成一小整體考慮,但稍繁些。由此可解的地面對木楔的摩擦力f2= Fisinv- ficosv -mgcossin v - (mgsin v - ma)COST二macos)- 0.61N此力方向與圖中所設的一

16、致(由C指向B的方向).上面是用隔離法解得,下面我們用整體法求解(1)式同上。選M m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受到的 外力如圖.將加速度a分解為水平的acos0和豎直的asin0,對系統(tǒng)運用牛頓定律(M加速度為0),有水平方向:f =-maCOS,- -61N“-”表示方向與圖示方向相反豎直方向:(M.m)g_F =masi可解出地面對M的支持力。【點評】從上面兩個例題中可看出,若系統(tǒng)內(nèi)各物體加速度不相同而又不需要求系統(tǒng)內(nèi)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時,只對系統(tǒng)分析外力,不考慮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內(nèi)力,可以大大簡化數(shù)學運算運用此方法時,要抓住兩點(1)只分析系統(tǒng)受到的外力.(2)分析系統(tǒng)內(nèi)各物體的加速度的

17、大小和方向。三、連接體中的整體與隔離【例14】如圖所示,木塊A、B質(zhì)量分別為m M,用一 輕繩連接,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加速運動,求A B間輕繩的張力T?!痉治觥緼、B有相同的運動狀態(tài),可以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求 為研究對象。對整體F=(M+m a對木塊A T=ma【點評】 當處理兩個或兩個以上物體的情況時可以取整體為研究對象, 也可以以個 體為研究對象,特別是在系統(tǒng)有相同運動狀態(tài)時【例15】如圖所示,五個木塊并排放在 水平地面上,它們的質(zhì)量相同,與地面的摩 擦不計。當用力F推第一塊使它們共同加速 運動時, 第2塊對第3塊的推力為_【解析】五個木塊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可以把它們當作一個整

18、體。這個整體在水平Fa =方向受到的合外力為F,貝UF=5ma所以5m。要求第2塊對第3塊的作用力F23,-F12345A- B FA B間作用力可以Af2f1COST- F1sinJ_ 0【點評】此題隔離后也可把1和2當成一小整體考慮,但稍繁些。要 在2于3之間隔離開。把3、4、5當成一個小整體,可得這一小整體在水平方向只受2F23=(3m)a=生對3的推力F23,則5M m進行受力分析,列方程組求解;或者先用整體法求解加速度,再對M進行隔離,但這兩種方法求解過程要繁雜一些。四、動量、能量問題中的整體與隔離【例17】質(zhì)量分別為M m的鐵塊、木塊在水中以速度v勻速下沉,某時刻細繩突然斷裂,當木

19、塊速度為0時,求鐵塊的速度。【分析】以鐵塊、木塊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在繩斷前、斷后所受合外力均為零, 所以系統(tǒng)動量守恒。根據(jù)題意有:(M+n)v=Mv?!咀兓可项}中如系統(tǒng)以加速度a加速下沉,當速度為v時細繩突然斷裂,過時間t后木塊速度為0,求此時鐵塊的速度?!痉治觥恳韵到y(tǒng)為研究對象,在繩斷前、斷后系統(tǒng)所受合外力不變,為:(M+m)a根據(jù)動量定理有:(M+m)at=Mv-(m+M)v?!纠?8】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甲乙兩小球,靜止于水平面上,相距L。某時刻由靜止釋放,且甲球始終受一恒力F作用,過t秒后兩球距離最短。 (1)求此時兩球的速度(2)若甲球速度達到最大時, 兩球相距L/2,求開始

20、運動時甲乙兩球的加速度之比?!痉治觥?1)以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動量定理有:Ft=2mv(2)以甲球為研究對象,甲球速度最大時其所受合力為0,所以,此時兩球間庫侖【例16】如圖所示,物體M m緊靠著置于摩擦系數(shù)為卩的斜面上,斜面的傾角為現(xiàn)施加一水平力F作用于MM m共同向上作加速運動,求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解析】兩個物體具有相同的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可以把它們當成一個整體(看作一個質(zhì)點),其受力如圖所示,建立坐標系,則:F1=(Mm)gcos FsinrFeos:- f|_(M m)gsin:- (M m)a(2)且:fl二忻(3)要求兩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受力如圖所示,則F2_ mg

21、COST- 0(4)F-f2-mgsin v - ma應把兩物體隔離開.對m(5)且:f2二F2(6)(cosv - sin v)mF卜聯(lián)立以上方程組,解之:(M m)yy【點評】此題也可分別隔離力F=F,則開始時兩球間庫侖力為F/4。分別以甲、乙兩球為研究對象,甲球所受合外力為F-F/4=3F/4,乙球所受合外力為F/4,由此可得:開始時兩球加速度之比為:【例19】兩根足夠長的固定的平行金屬導軌位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兩導軌間的距離為1.導軌上面橫放著兩根導體棒ab和cd,構成矩形回路,如圖所示兩根 導體棒的質(zhì)量皆為m,電阻皆為R,回路 中其余部分的電阻可不計在整個導軌平面內(nèi)都有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

22、, 磁感強度為E.始時,棒cd靜止,棒ab有指向棒cd的初速度v終不接觸,求在運動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最多是多少【分析】從初始至兩棒達到速度相同的過程中,mvo=2mv,根據(jù)能量守恒,整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總熱量為2Q=(1/2)mvo(1/2) (2m)v五、物理過程的整體與隔離對于某些由多個過程組合起來的總過程的問題, 只是需求出過程的初末狀態(tài)或者是過程的某一總的特征, 則可以把多個過程總合為一個 整體過程來處理?!纠?0】質(zhì)量為M的汽車帶著質(zhì)量為m的拖車在平直公路上以加速度a勻加速前進,當速度為V。時拖車突然汽車的牽引力一直未變,車與路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卩,那么拖車剛停下時,汽車的瞬時速度是多大?【分

23、析】以汽車和拖車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全過程系統(tǒng)受的合外力始終為M m a,該過程經(jīng)歷時間為vo/卩g,末狀態(tài)拖車的動量為零。全過程對系統(tǒng)用動量定理可得:M m a-V =Mv -:Mm v0vRg【點評】 這種方法只能用在拖車停下之前。少了拖車受到的摩擦力,因此合外力大小不再是【例21】一個質(zhì)量為m帶有電荷為一可在水平軌道Ox上運動,o端有一與軌道垂直的固定墻, 場強大小為E,方向沿x正方向,如圖今小物體以初 速度vo從xo點沿Ox軌道運動,運動中受到大小不變的 摩擦阻力f作用,且fvEq.設小物體與墻碰撞時不損 失機械能且其電量保持不變,求它在停止運動前所通過的總路程【解析】由于Eqf,故小物體

24、在任何一個xM0的位置, 其受力均不可能平衡,則小物體最后靜止只可能是靠在墻上,即位于x=o處,比較小物體的初末3/1。0(見圖)若兩導體棒在運動中始兩棒總動量守恒,有2 2=(1/4)mvo。若不要求解題過程的全部細節(jié),而與汽車脫鉤,到拖車停下瞬間司機才發(fā)現(xiàn)。若_ M m ag-Mg因為拖車停下后,系統(tǒng)受的合外力中M m a。q的小物體綃Voxos。設兩導體棒均可沿導軌無摩擦地滑行.兩態(tài),知其動能x=U+ LB+Ir和電勢能都減少了,從能量的轉化和守恒關系看,其損失的動能和電勢能都是由于小物 體在運動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而轉化成了內(nèi)能,這一關系為:s二2qEx0 mv22fqE和摩擦力f兩力作

25、用下的運動是勻變速運動, 其沿+方向運動時為勻減速運動,加速度qE f a _ =速度一m。若根據(jù)勻變速運動的規(guī)律,可求得小物體將無限多次的與墻壁相碰,且每次碰墻后反彈離開墻的最遠距離將成等比數(shù)列減小。將這些往返的路程按無窮遞減 等比數(shù)列求和公式求和,可得出本題的答案。顯然可見,這種詳細討論全過程的每一子過程的解法要比上述的整體法的解法復雜 得多?!纠?2】充電后平行板電容器水平放置,如圖所示。兩班間距 離5cm,在距下板2cm處有一質(zhì)量2kg的不帶電小球由靜止開始下 落,小球與下板碰撞時獲得2x10-8C的負電荷,并能反跳到距下板4cm高處,設小球與下板的碰撞無機械能損失,已知上板帶電量為+

26、1X10-6C,試求板間場強E的大小及電容器的電容C。【解析】此題看似一道屬于二個過程的過程隔離問題,但是由于小球與下板的碰撞 無機械能損失,所以可用運動整體法研究小球運動的全過程。設小球下落高度hl,上升高度h2,則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在全過程中1mv2qEx fs2【點評】小物體在電場力 Jm,沿一x方向運動時為勻加速運動加qEh2-mg(h2-h1)=0E =mg(h2hl)= 500(V/m)根據(jù)U=Ed=25(V)【點評】看似較復雜的多過程問題,C = 9 =4 108U(F)使用整體研究運動過程,而使問題得到了簡化?!纠?3】有一電源,其內(nèi)電阻甚大,但不知其具體數(shù)值有兩只電壓表VA

27、和 VB,已知此兩表的量程均大于上述電源的電動勢,但不知此兩電壓表的內(nèi)電阻的大小。要求只用這兩只電壓表和若干導線、開關組成電路,測出此電源的電動勢,試說明你的辦法?!窘馕觥繙y量辦法如下:設兩電壓表的內(nèi)電阻分別為FA和吊電源內(nèi)電阻為r,電動勢為,將兩電壓表串聯(lián)以后接于電源兩 極之間組成如圖所示的電路,記下此時兩表的讀數(shù)UA和 UB,則Ir;=U AUBUA故有RA再將電壓表 VA單獨接于電源兩極之間,如圖。記下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令其為UA,則有=UA+Irr聯(lián)立兩式,將RA視為一個未知數(shù)消去,即可解得UAUBIUA-UA,將實驗中測得的 UA、UB、UA代入上式,便可解得此電源電動勢之值?!军c評】在解題時,有時根據(jù)物理規(guī)律列出方程后,出現(xiàn)方程個數(shù)少于未知量個數(shù) 的情況,這便成了不定方程而無法得到確定的解,在這種情況中,如果方程中的幾個不 是所要求的未知量,在各個方程中以相同的形式出現(xiàn)時,便可把這幾個未知量組合當作 一個整體量來看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