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XX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34歲(小班)兒童學習科學的心理特點(-) 認識過程帶有很大的情緒性,缺乏有意性34歲的兒童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事物的認識易受其情緒的影響。色彩鮮艷、生動活 潑、能發(fā)出悅耳聲響的客體都能引起孩子的愉快情緒,于是,兒童就有興趣去認識,如 各種小動物。而對色彩單調的靜態(tài)的客體,孩子就不感興趣,也就不會有認識的要求。 即使老師要求孩子去認識,孩子仍然可能會出現(xiàn)心猿意馬的認識行為,收不到認識效 果O(-) 認識方法以模仿為主,易受暗示no這一期間的孩子,獨立性差,愛模仿別人,尚不會根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所知來表達 自己的認識,多是人云亦云。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別的小朋友說小兔子的
2、眼睛是黑 色的,他也跟著說是黑色的;大人用舊布試試新買的剪刀的鋒口,他也將剪刀拿來剪起 了自己蓋的被面,媽媽批評他時,他還振振有詞,說“我在試試剪刀快不快?”教師帶 小朋友到戶外尋找生活中的圓的東西,孩子們極易跟著教師的視線去尋找,當找到了一 個圓的時候,也往往先看教師的表情,期望得到肯定。(三)認識活動具有表面性,思維帶有直覺行動性這一期間兒童的思維還保留著直覺行動性的特點,他們的思維還要依靠具體的事物 形象和直接的動作。他們不會事先去計劃自已的行動,只能是先做后想或邊做邊想。因 此,此時孩子的認識活動必須是問題和孩子的主體行動同步才有效。同時,由于思維的直接具體性,孩子不會作復雜的分析綜合
3、,只能從表面 去理解事 物。因此,對孩子的教育,特別要強調正面教育。如在認識小白兔 時,有的孩子說兔子 的眼睛是灰色的。老師想:“明明是紅的,怎么會是灰的呢?顯然是孩子在搗蛋。”于 是生氣地說:“還是白色的呢! ”這下可好!小朋友一起 說:“是白色另外,在引導孩子觀察或要求孩子注意時,提示語一定要明確具體。如“請一起看 著老師手指的這個地方”,而不能簡單說看這里、那里。二、4勒歲(中班)兒童學習科學的心理特點(一) 好奇好問好學隨著這一期間兒童身心的發(fā)展和活動能力的增強,活動范圍的 擴大,孩子們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什么都想摸摸、看看、嘗嘗,什么都想 去擺弄擺弄。他們經常向成人提問題,
4、問題多半停留在“這是什么,那是什么”上; 問題的范圍很廣,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并急切地希望成人給予及時回答。他們喜歡集體 教育活動,學到一點新知識后就特別愛對別人講,希望別人也知道。(-)初步理解事物的表面和簡單的因果關系這一期間孩子已能根據(jù)自己的直接感知去理解客體中的一些表面的、簡單的因果關系。如知道了鳥有翅膀,所以會飛;種的植物要澆水,否則會死掉。但是他們 還難以理解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因此,45歲的兒童對事物的認識,易受事物形狀、 顏色、大小和活動性等外部的非本質特征所影響,作出錯 誤的因果關系判斷。(三) 以自身的生活經驗作為判斷推理的客觀邏輯依據(jù)這一期間的兒童常常按照自身的經驗來判斷推
5、理一些事物。如一個中班幼 兒認為球 之所以會滾下來,是因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亡?!?一個5歲左右的孩 子在回答“大紅旗多還是小紅旗多”的問題時,錯誤地回答是“小紅旗多”,其理由是因為小 紅旗可剪好多,大紅旗費紙,就剪得少。三、5飛歲(大班)兒童學習科學的特點(-)好學好問,求知欲強好奇是幼兒的共同特點。但大班兒童的好奇與小、中班孩子有所不同。小、中班兒 童的好奇心較多表現(xiàn)在對事物表面的興趣上,問題多停留在“是什 么”上,而大班兒童 則不僅問“是什么,還要問“為什么 O好學好問是求知欲的表現(xiàn),甚至一些淘氣的行為也反映出了兒童的求知 欲。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喜歡拆拆卸卸。他們把玩具汽車拆開,是為了
6、看看里面有什 么,為什么會動,為什么會發(fā)出聲音。教師應正面引導,可向兒童介紹一些簡單的機械 原理,滿足他們渴求知識的愿望。(-)初步理解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大班兒童已開始能從內在的原因來理解事物或現(xiàn)象了。如在解釋乒乓球為什么會從傾斜的木板上滾落下來時說:“乒乓球是圓的,木 板是斜的,所以乒乓 球會滾下來。"說明他們已能從客體的形狀和客體的位置之間的關 系,即“圓”和“斜”的關系中去尋找滾落的原因。但由于事物和現(xiàn)象中的內在因果關 系比較復雜,所以此時期他們對不同的事物和現(xiàn)象中的關系理解水平不一,對日常生活 中所不熟悉的復雜的因果關系還很難理解。(三)抽象概括能力開始發(fā)展大班兒童的思維仍然
7、是具體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譬如,他們已開始 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如小時概念等),能根據(jù)事物的本質屬性,開始學習按客 觀事物的分類標準來進行概括分類。如把身上有羽毛、有退化了的 翅膀和兩條腿的,人 們飼養(yǎng)的雞、鴨、鵝歸為家禽。但由于這一期間孩子的知識、語言和抽象概括水平仍有 限,故對類概念的精確內涵,缺乏掌握高層次類概念所需的在概括基礎上進行高一級抽 象概括的能力。因此,此期兒童仍不免會出現(xiàn)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錯誤。如他們會把家 禽、家畜概括為動物,而把昆蟲排斥在外,認為昆蟲是蟲子,不是動物。、XX科學教育內容的選編原則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選編,要在依據(jù)科學教育目標的前提下,根據(jù)以
8、下 原則進行。(-)科學性和啟蒙性相結合科學性原則,是指在選編內容時必須符合科學原理,應從自然界的整體出發(fā),根據(jù)客 觀規(guī)律,正確解釋幼兒周圍世界中一切自然現(xiàn)象、自然物和科技產 品??茖W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的科學啟蒙教育,以發(fā)展幼兒學科學、愛科學,初 步學習使用科學的能力和興趣。因此,科學教育必須具有科學性。幼兒園的科 學教育所達到的幼兒科學概念水平雖是感性經驗上的前概念水平,但所選的內 容仍應是科學的;讓幼兒從小開始學會客觀地實事求是地對待周圍世界,為以后形成辯 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科學觀和世界觀打下良好基礎。所以,應選擇那些能被幼兒感知 和證實的可靠的材料。啟蒙性原則是指選編的內容須符合幼兒的知
9、識經驗和認知發(fā)展水平,使幼兒在教師 的幫助下,通過一定的努力能夠達到教育目標。也就是說,啟蒙性并不是一味地簡單、 容易,而低估幼兒的接受能力。若內容范圍過窄、程度過淺、份量過輕(少),都會降 低幼兒的知識水平,阻礙他們的認知發(fā)展,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老師要正確估 計幼兒的接受能力,既不能過分低估幼兒的能力,也不能拔苗助長,急于求成。總之,教師在選編科學教育內容時,要認真處理好科學性和啟蒙性之間的關系,既 注重啟蒙性,又重視科學性,兩者要協(xié)調、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慮。(二)時代性和傳統(tǒng)性時代性是指要使選編內容跟上時代的發(fā)展,面向現(xiàn)代化。它是社會和科技發(fā)展對培 養(yǎng)人才的客觀要求,因此教育應有超前
10、意識,要選編那些為幼兒能理解的體現(xiàn)時代特點 的新的科技知識,以開拓幼兒的視野。傳統(tǒng)性是指要著重選編那些能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在幼兒的心靈中播下民族自尊 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種子,并能激勵兒童長大后為祖國科技發(fā)展作貢獻,為國爭光的 內容。如中國古代指南針、活字印刷等發(fā)明。時代性和傳統(tǒng)性兩者是相互關聯(lián)的。如教師在具體選編內容時,可將古代的橋和現(xiàn) 代的橋構成“橋的教育內容。(三)XX、多樣性和代表性當今兒童生活的周圍物質環(huán)境,無論是大自然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還是人 工自然的 科技產品,都呈現(xiàn)出極大的廣泛性、豐富性和多樣性。它們都能激起幼兒強烈的好奇 心,產生無數(shù)疑問,提出各種問題。而科學教育的內容正因注
11、重了廣泛性、多樣性,不 僅能滿足幼兒認識世界的需要,也利于幼兒適應環(huán)境、解釋周圍世界、關心周圍世界、 積累豐富經驗的需要。發(fā)展幼兒的思維,更能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世界產生廣泛興趣。但是,紛繁雜亂的信息,對幼兒的思維發(fā)展是不利的。因此,選編內容 時,還要注 意代表性。即幼兒所學的科學經驗或表象水平上的科學概念,盡可能是各學科領域最基 本的知識結構。如水的三態(tài)(液體、固體、氣體)是無機物質 存在的三種狀態(tài),是無 生命物質的最基本的知識結構。水,又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可通過自身觀 察、操作、實驗,使幼兒獲得感性經驗,建立表象水平上的概念,還可使其舉一反三地 運用、遷移。(四)地方性和季節(jié)性我國的自
12、然資源豐富多樣,并帶有地方特色。即使是人造產品、科技成果,有的也 與它們所處的環(huán)境、文化背景相關。因此,要根據(jù)當?shù)氐奶攸c選擇科學教育的內容,編 制一些鄉(xiāng)土教材,以保證幼兒直接感受本地區(qū)的特點。這與選擇鄉(xiāng)土以外的有關內容并 不矛盾。幼兒科學教育內容中涉及的各種自然現(xiàn)象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都與季節(jié)變化有著 必然聯(lián)系。動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活動也受著季節(jié)的影響,各種天氣變化更是與季節(jié)有 關。依據(jù)季節(jié)性原則來選編科學教育的內容,既能豐富、加深幼兒對季節(jié)的整體理解, 又能幫助幼兒理解事物變化與季節(jié)之間的關系。二、XX科學教育內容選編的具體方法(-) 以季節(jié)為主線進行選編幼兒園科學教育內容的季節(jié)性特點,決定
13、了以季節(jié)為主線選編幼兒園科學教育內容 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也是最為常見的。它是以認識春夏秋冬季節(jié)為主線,將科學教育中 有關的內容集中編排的。其主要內容有季節(jié)、常見動物、常見植物、自然現(xiàn)象、人們的 生活與衛(wèi)生等。(-) 采用單元式進行選編采用單元式進行選編是將幼兒三學年的科學內容編排成若干個單元,每個單元從內容 到形式都注重體現(xiàn)知識的系統(tǒng)性與幼兒發(fā)展的連續(xù)性。每個單元又突出一個重點,圍繞這 個重點設計多種活動內容和形式。單元之間縱向成體系,橫向互聯(lián)系。即縱向有知識內容 和原有與之相關的知識、經驗的聯(lián)系;橫向是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與不同類別的知識之 間的聯(lián)系。每個單元的科學教育過程都是循環(huán)往復、螺旋
14、上升的發(fā)展過程。第三節(jié)XX科學教育的方法 一、觀察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活動,是學習和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和 技能,也 是幼兒探索科學的基本方法。它可以保證幼兒在直接接觸事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 直觀、生動、具體地認識事物,提高幼兒感官的綜合活動能力,培養(yǎng)運用感官探索周圍 環(huán)境的習慣,并為發(fā)展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形成概念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個別物體的觀察個別物體的觀察是指幼兒對特定的某一物體(或一類物體)或自然現(xiàn)象進行觀 察。通過幼兒有目的地運用感官與周圍某一事物的直接接觸,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屬 性和習性。通過對個別物體的觀察,幫助幼兒獲得有關物體的信息包括物體的外形特 征,如物
15、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發(fā)出的不同聲音;散發(fā)的不同氣味;軟和硬、粗糙和光滑、輕和重,以及彈性、粘滯度、光滑度、濕度等不同特性;某些物體的味道等;個 別物體的外部結構和功能及其生活、生長習性和特點;個別物體相對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個 別物體的存在和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等。對個別物體的觀察,是最基本的觀察技能,是其他 各種觀察的基礎。(-)比較性觀察比較性觀察指幼兒同時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或自然現(xiàn)象進行觀察比較。使幼兒從中更正確地認識物體和自然現(xiàn)象,并進行分析、比較,為概括、分類奠定 基礎。通過比較性觀察,使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的不同點和相似點;學習以兩樣物體或自然現(xiàn) 象的相應部分和整體性進行比較,挑選出同類物體,并
16、進行分類。各年齡班進行比較性 觀察時要求不同:中班比較物體明顯的不同點;大班比較物體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并比 較相似點,最后分類。(三)長期系統(tǒng)性觀察長期系統(tǒng)性觀察是指幼兒對某一自然物或自然現(xiàn)象進行較長時間的系統(tǒng)觀察。該觀 察主要用于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過程,觀察氣象的變化,以直觀地了解自然界各種因 素間的相互關系、因果關系和自然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觀察)長期系統(tǒng)性觀察不在于天天去觀察某一自然物,而是根據(jù)科學教育的具體目的和要求來決定觀察時間。如觀察蝌蚪,要在蝌蚪長后腿、長前腿、尾 巴退化時 觀察。(四)觀察性活動的指導要點1.盡可能提供實物、實景;11/28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觀察;3.引導幼兒
17、XX全方位去觀察;4.教會幼兒觀察的方法。二、科學小實驗 科學小實驗是指教師或幼兒按照預想的目的或設計,利用一些材料,通過簡單演示 或操作,對周圍常見的科學現(xiàn)象加以驗證的一種活動。幼兒科學小實驗和研究自然科學 的實驗方法不同,僅僅是重復前人的實驗,不要求有新的科學發(fā)現(xiàn)。實驗內容和操作簡單易行,幼兒在較短時間內就能看到結果。實驗形式多采用游 戲,幼兒可在輕松有趣的活動中進行科學探索。根據(jù)不同目的,科學小實驗可分為教師演示實驗和幼兒操作實驗。(-)教師演示實驗,是指由教師操作實驗來演示,幼兒進行觀察的一種形式。這種實驗一般難度較大,幼兒操作困難,或因為儀器設備條件不足而采用,也可作 為幼兒實驗前的
18、示范。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時,要做到動作熟練,操作速度放慢;邊演示 邊用簡潔明了的語言進行提示和講解;幼兒座位、儀器大小和位置,要便于幼兒觀察, 以保證每個幼兒都能看清楚。(-)幼兒操作實驗是指由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并參加實驗的過程。主要在簡單易 行、帶有游戲性的實驗時用。在操作中,幼兒可以充分擺弄材料、儀器,充分觀察實驗 過程中的現(xiàn)象和變化;還可以反復操作,多次嘗試,滿足其好奇心,使其實驗積極性提 高。因此,只要條件許可,可多進行此類實驗。(三)科學小實驗的指導要點1-教師演示性實驗要注意:必須做預備性實驗;演示實驗時,要讓每個幼兒看清;演示與講解、提問要緊密結合。2幼兒操作性實驗要注意:老師要為幼
19、兒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指導幼兒使用工具、材料并學習操作;給幼兒以充分實驗的時間;講清實驗規(guī)則,注意保證幼兒安全。勞動這里所說的勞動,是指與幼兒科學教育有關的勞動,主要有種植、飼養(yǎng)、科學小制 作和協(xié)助成人的輔助勞動。()種植是指通過在園地、自然角(或用泥盆、木箱等)種植花卉、蔬菜和農作物等,讓 幼兒認識自然。主要有常見植物的播種、管理、收獲等內容。如參加選種、浸種' 移 栽、澆水、松土、除草、追肥、收獲等。(-)飼養(yǎng)指幼兒通過在飼養(yǎng)角里喂養(yǎng)和照管習性溫順的動物來認識自然。主 要包 括幫助收集飼料、喂養(yǎng)、管理,學習簡單的飼養(yǎng)技能,并觀察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動作 和生活習性,培養(yǎng)愛護小動物的
20、情感。(三)科學小制作指幫助幼兒采用各種自然材料(如麥稈、果核、貝殼、樹葉、羽毛石頭、瓜 子殼等 等)和廢舊材料(如木塊、包裝紙、盒、廢塑料盒等),制作一些簡單的科 學玩具、 陳列品和裝飾品。(四)協(xié)助成人勞動指協(xié)助成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拾麥穗、揀菜、剝豆等,從中獲得有關科 學的感性經驗。(五)勞動活動的指導要點1-選擇合適的內容;2. 勞動過程和幼兒的認識活動結合起來;3. 以幼兒勞動為主,教師參與引導;4. 勞動評價重在勞動過程而不是結果。四、測量幼兒科學教育中的測量,是指通過觀察或運用簡單的測量工具,對物體進 行簡單的 初級的測定,包括長度測量、重量測量、體積測量,即包括測量物體
21、 的大小、長短、高 矮、粗細、輕重等內容。測量的類型,包括觀察測量、非正 式量具測量和量具測量。(-)觀察測量指通過眼睛、手等感官的觀察來測量物體。如通過目測(眼睛)來測量物體的大 小、粗細、長短等;通過手來測量水的溫度;用手掂量物體的輕重等。這種 直觀感知的 測量一般用于特征比較明顯的認識對象。(-)非正式量具測量,也叫自然測量指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用一些自然物如木棍、積木、繩子、手指、步 長等作為 量具,對物體進行測量。這種方法在幼兒園多用,可使幼兒在避免測量單位帶來困難的 前提下,掌握測量的基本知識。(三)正式量具測量指以通用的標準量具對物體進行測量。適合幼兒用的有 尺、天 平、溫度計
22、、鐘表、秤等。通過操作和使用,可使幼兒懂得這些量具的作用,初步了解 時空等概念性較強的知識。如讓幼兒用溫度計測量兩盆不同溫度的熱水。(四)測量活動的指導要點1. 重在培養(yǎng)幼兒測量的意識;2. 幫助幼兒學習測量的方法;3. 使用正式量具測量時,提供的量具要精確。五、分類科學教育活動中的分類,是指幼兒把具有某一個或幾個共同特征的物體聚集在一 起,也叫歸類。它是獲取和分析信息、鑒別信息的有效、經濟的方法,是幼兒學習科學 的核心問題。具體包括挑選式分類、是非式分類和根據(jù)特征分類。(一)挑選式分類是指幼兒根據(jù)某種要求,從許多物品中選出所需的物品,它主動性強,比 較隨意。(-)是非式分類是指幼兒在某類物品
23、里選擇出具備某一屬性的物品,排除其他物品。如認 識材料 時,識別哪些是鐵制品,哪些不是鐵制品。(三)根據(jù)特征分類指幼兒根據(jù)自然物的各種特征和自然屬性(如形狀、大小、顏色等)進行分類。這種形式的分類可以根據(jù)一個或幾個特征進行,是幼兒運用較多的分類形式。(四)分類活動指導要點1.要使幼兒在觀察、感知基礎上分類;2.要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分類;3.要允許幼兒多次操作,反復嘗試。六、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幼兒運用言語或非言語的形式表達自己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的發(fā) 自己所使用的方法、探索過程以及認識和情感體驗?,F(xiàn),交流信息交流有師生間的,也有同伴間的,包括交流討論、體態(tài)姿勢和圖畫記錄。(-)交流討論交流討論是指幼兒
24、通過口頭言語,表達自己在科學活動中的發(fā)探索方法、過程,以及詢問、了解教師與同伴的意圖和看法。它常伴隨幼兒科學探索活 動的全過程。包括=現(xiàn)和1.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的交流;2.描述發(fā)現(xiàn)的交流;3.表達情感的交流。(二)圖畫記錄圖畫記錄是幼兒運用數(shù)字、表格和繪畫形式,記錄自然現(xiàn)象和記錄科學活 動的內 容。(三)幼兒信息交流中,教師對幼兒交流的指導要點1.給幼兒以充分交流的時間;2.教師要做忠實的聽眾;3.對幼兒語言表達不清楚的,要對幼兒予以啟發(fā)、探索,也可直接給予正確的語言 指導;4要教會幼兒運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來表達、描述科學探索活動 的過程和結果。15 /七、散步和采集散步和采集是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又一方法,
25、它可使幼兒直接接觸、探索自然;教育 形式較為寬松,幼兒在同一時間內可接受多種刺激,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吸收外界信 息。散步和采集的指導要點如下=1.制定散步和采集活動計劃要粗而靈活;2.要給幼 兒有充分的時間去感知、觀察和探索;3.鼓勵幼兒提問,并啟發(fā)再觀察;4.允許 幼兒自由交流獲取的信息;5.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的反應。八、早期科學閱讀早期科學閱讀是指幼兒閱讀寓有科學知識的作品,包括兒童詩、兒歌、謎 語、故事、科學童話等。早期閱讀有益于擴大補充幼兒的科學經驗,幫助他們 進一步理解科學概念;能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引導他們學科學;能使幼兒憑借已有 的科學經驗,引起科學幻想,從而提高
26、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力。選擇和指導幼兒閱讀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 兒童科學書要畫面大,色彩鮮艷,文字少而淺,主題突出。2. 一本書要圍繞一個科學概念或規(guī)律來展開故事,使幼兒閱讀后留下深刻印象并受 到啟發(fā)。3.兒童科學書的內容要有趣味性和新鮮感,吸引幼兒閱讀。九、科學游戲科學游戲是指運用自然物質(樹葉、貝殼、沙、土等)和有關圖片、玩具等,進行 帶有游戲性質的操作活動。游戲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可用于教育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游戲形式,可分為以下幾類1.實物游戲實物游戲是利用實物進行的??梢耘囵B(yǎng)幼兒的感知覺,如“奇妙的口袋"O2.圖片游戲圖片游戲是在幼兒直接經驗的基礎上,利用圖片進行的游戲。常
27、用的玩法有:(1)配 對。將內容相同的兩組圖片分發(fā)給幼兒,由一人先出示一張圖片,另一人出示相同內容 的圖片與其配對,并說出圖片上物體的名稱、特征等。(2) 接龍。要求幼兒將相同的或相關內容的圖片連接在一起。如可根據(jù)動物與其所 吃食物將其相連,或按季節(jié)變化順序相連。(3) 拼圖。將物體的整體結構拆開,分畫在若干圖片上,再讓幼兒拼整。(4)找錯、改錯。讓幼兒在圖片上發(fā)現(xiàn)錯誤并給予改正。3. 口頭游戲 指在感性認識基礎上,直接運用口語進行的游戲。此法主要在中、大班進 行。如老師說= 啾天,幼'兒答:“樹葉枯黃了 "、 “菊花開廠、“小朋4 情景性游戲指教師根據(jù)教育目標,設計一特定的
28、情景,讓幼兒按照情景內容進行活動,看誰反 應快。如老師出示動物園的背景圖,幼兒馬上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行走、吃食物時的 ;欠太竺竺(-)科學游戲指導要點1-選編游戲時,教師要考慮其科學性、趣味性、活動性和教育性。2在具體指導時,教師要讓幼兒有充分操作和活動的機會,不要急于求成。3游戲的規(guī)則要服從科學教育的要求,允許幼兒多次操作,糾正錯誤。此外,利用電化教育手段(如廣播、電視、錄像、VCD錄音等)進行教育,同樣是向 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方法。這種方法能超越時空的限制,將生動 的形象展示在幼兒 面前讓幼兒去看、去聽,在歡樂的情趣中,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但是電化 教育不能取代幼兒直接接觸
29、環(huán)境探索自然科學的幼 兒科學教育活動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是對科學教育活動的各要素(即日標、內容、材料、學習活動、媒介、時間、環(huán)境和方法)按一定的方式進行編制和處理,從而形成特定的相互關系的過程。它一般分為三個層次=學科領域層次、單元教育活動層次和具 體教育活動層次。這里的科學教育活動設計是指具體活動層次的設計,是根據(jù)已經擬訂 的學期、月或周計劃對某一具體活動的設計。、XX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要求(-)發(fā)展性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是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的著眼點,幼兒的發(fā)展應是全面的發(fā)展。(二)趣味性設計的著眼點應放在幼兒活動的趣味性上。通過科學教育活動,進一步激 索科學的興趣。發(fā)幼兒探(三)開放性活
30、動的形式和設計的思考等都應是開放性的。如提問不限于惟一的答案, 限于單一性,還可以延伸到園外、社區(qū)等地進行。形式不局(四)活動性要使幼兒在科學教育活動中,通過他們自身的動手、動腦、動口等操作活境進行交往,主動發(fā)現(xiàn),獲得經驗,得到發(fā)展。因此,要提供幼兒充分活動的機會。(五)整合性動來與環(huán)要在活動過程的設計中,完成活動目標、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各自的整 合?;顒幽繕酥杏兄R、能力、情感和態(tài)度的整合;內容中可有科學內容之間的整合, 也可將科學內容和其他領域的內容整合。如“春天”主題中還可容納語言、美術、音 樂等方面的內容。二、正規(guī)性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正規(guī)性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是指教師根據(jù)幼
31、兒科學教育的目標,有計劃、 有目的地選擇課題內容,提供相應材料,有步驟地開展幼兒科學探索活動,最終達到教 育目標的形式。它是面向全體幼兒的科學教育活動。這里主要談活動目標的設計、教師 提問的設計和活動過程的設計與指導。29 /(-)活動目標的設計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科學教育的總目標和該年齡階段的目標,結合每次活動內容的具體 特點,對幼兒提出全面、恰當?shù)囊?,使幼兒在活動結束時能夠達到的目標。具體設計 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尊重幼兒的發(fā)展水平,促進幼兒的發(fā)展;2.內容和要求始終和總目標、階段目標在方向上保持一致;3具體內容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態(tài)度三方面;4.表述應明確,且用行為目標的表述方法
32、。如小班“請你摸一摸"的活動,可以 設計以下三項目標=幼兒通過觸摸,發(fā)現(xiàn)物體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等屬性,發(fā)展幼兒的觸 摸覺。培養(yǎng)幼兒用手感覺物體特性的能力。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發(fā)展和培養(yǎng)幼兒動手實踐的能力。(二)活動過程的設計與指導活動過程是為實現(xiàn)教育目標而對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的具體展開的運用,是正規(guī)性教育活動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因此,活動過程的設計與指導是關 鍵。教師要依據(jù)活動目標,認真思考整個過程的各個步驟,認真指導。1.導人活動要求。明確任務,引起興趣,導人活動。從活動一開始,老師就應讓幼兒明確本活動的任務,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好 奇心的驅使下投入到科學探索活動中去。導入的設計
33、可考慮以下幾種方法:利用豐富的材料導人。如“看看小朋友面前有什么?" 利用各種文學作品導人。如用猜謎來導入。利用情景表演導入。利用環(huán)境設置導入。如走進一間布置好的房屋,問幼兒“看到什么了 " O利用直接指令或提問導“看面前的水仙(5)人,即開門見山式的導人。如-I-H2基本活動要求。圍繞目標,合理充分地發(fā)揮材料的作用,有步驟地引導幼兒運用 多種感官、多種方法進行感知操作,并學習用各種方式進行表達,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 的主體。一般說來,正規(guī)性科學教育活動基本活動的設計和指導有以下步驟。(1) 教師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啟發(fā)幼兒從多方面、使用多種方法與學習對象相互作 用,去感知、操
34、作、發(fā)現(xiàn)和思考問題。(2) 教師觀察、了解幼兒探索活動情況。包括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如幼兒操作的方法、發(fā)現(xiàn)及問題),傾聽幼兒的自言自語和同伴 輕聲細語,觀察幼兒的情緒,是否在等待老師的幫助,等等。(3)要求和鼓勵幼兒積極、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4) 教師以簡短的語言,概括幼兒的發(fā)現(xiàn),并再次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啟發(fā)幼兒 在前面探索的基礎上再作探索,尋求完整答案。教師繼續(xù)觀察、了(提供材料、解決(5)解幼兒情況,并給予幼兒及時的幫助困難等)o(6)再次鼓勵和啟發(fā)幼兒描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方法,陳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問題,以 及在活動中的感受。此處要給足時間,用于幼兒表達、交流。(7)教師在幼兒
35、充分交流信息的基礎上作出小結和評價,包括知識點(幼兒獲取的經驗或幼兒主動建構的表象水平上的概念);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態(tài)度,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和使用的方法,尤其是善于思考、有所創(chuàng)造的幼兒和發(fā)展較差而進步的幼 兒,避免重結果、重紀律、3. 結束活動要求。由教師運用多種方式在自然狀態(tài)下結束活動并繼續(xù)布置任務,讓 幼兒延伸活動,在自然角、科學發(fā)現(xiàn)室、家庭或社區(qū)繼續(xù)探索。因 此,結束活動應該是開放式的。還可以指導幼兒一起整理材料,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習慣。(三)教師提問設計 教師對幼兒科學探索過程的指導,主要通過設計有質量的問題 來實現(xiàn)。教師提問有兩種。一是封閉式的,其答案是限定的、惟一的。如“這是什 么?”是不
36、是啊?'二'是開放式的,沒有限定答案。如“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看它 像什么?”教 師應更多地向幼兒提開放式的問題,便于幼兒回憶并聯(lián)系自己的經驗,在 經驗 和自有水平的基礎上進行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去操 作、發(fā) 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隨著教師提問的步步深入,幼兒也就在無意中逐步深入到探索活動的過程中去了。三、選擇性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選擇性科學教育活動,是由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提供各種科學活動的設備和豐富多樣的材料,引發(fā)幼兒的好奇 心;每個幼兒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意愿,從自己的發(fā)展水平出發(fā),運用方法和技能進行 的科學探索活動。這種活動一
37、般在自然角和科學發(fā)現(xiàn)室內進行。幼兒以個別活動為主, 或三兩人自愿組合;教師以間接指導為主,幼兒的自由度較大。選擇性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重點在于活動目標的設計、活動環(huán)境和材料的 設置、活動過程的設計與指導等。(一)活動目標的設計 和正規(guī)性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設計相同。在設計時還要注意=1.根據(jù)個別幼兒的情況設計具體活動目標;2.根據(jù)上一次正規(guī)性活動的結果來設 計。譬如,班上有的孩子在主動探索 方面能力弱,教師可針對其設計具體目標;上次活 動中,由于時間關系,有許多小朋友對顯微鏡有進一步操作的愿望,就可在選擇性活動 中具體設計教育目標。(-)活動環(huán)境和材料的設置創(chuàng)造和提供環(huán)境及物質材料是幼兒開
38、展選擇性科學教育活動的關鍵因素。1. 建構科學發(fā)現(xiàn)室(科技活動室、科學宮、科學探索室等)對環(huán)境和材料(設 備)的特點要求具有新奇和趣味性、可探索性和可操作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可觀賞性 和配合性(如將磁性材料和能磁化與不能磁化的材料放在一起,以供幼兒操作)。具體提供的材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探索生物和無生物的材料 動植物的標本,如種子、樹葉、花卉、果實、昆蟲、鳥獸等等;實物,如各種巖 石、礦物、貝殼、縱橫切面的樹段等等。 生物和無生物有關的科技廣品。(2) 探索光的材料 放大鏡、平面鏡、凹透鏡、凸透鏡、三棱鏡、萬花筒、調色板、調色 盤、顏料、 望遠鏡、顯微鏡等;以及能在放大鏡下觀察的各種標
39、本和實物,如昆蟲標本、化石、羽o 有關光學的科技產品。(3) 探索磁和電現(xiàn)象的材料 磁性材料:各種磁鐵(馬蹄形、棒狀、條狀、環(huán)狀等)。能磁化的材料=螺絲釘、 等。指南針、鐵夾、金屬絲、別針、圖釘、鐵砂、鐵片等不能磁化的材料=果殼、紐扣(非鐵的)、塑料制品、玻璃彈子、紙、棉電珠、玻璃棒或塑料棒、毛皮以及電筒、小電扇、紙片其它材料:電池、銅絲、 等可觀察產電現(xiàn)象的物品。有關電和磁的科技產品(4)探索聲的材料 樂器=三角鐵、小鈴、木魚、鑼、金屬片琴、二胡等。 發(fā)聲器和竹聲器:音叉、發(fā)聲盤、發(fā)聲板(竹板)、傳聲筒。 敲擊用的鼓棒=木棍、金屬棒、竹條等。 有關聲學的科學產品。(5) 探索力的材料定滑輪、
40、動滑輪、斜面板、天平、機械手、不倒翁、小推車、小降落傘、陀螺以 及沙袋誌碼、小球、木塊、金屬片等。 在水中沉浮的材料=各類石頭、玻璃彈子、小鋼球、金屬品、砂、軟木 塞、棉 花、積木、竹片、乒乓球、羽毛、泡沫塑料等等。 XX容器:水盆、水箱、小水池。 幼兒常見的小機械和玩具。 各種玩具:電話機、電動或慣性汽車、電動火車、機器人、電動小汽艇 等。 各種生活用小機器=如蔬菜噴洗機、儀器、磨碎機、水果榨汁機、鉛筆刨削機 等。有關力學的各種科技產品。(6) 探索物質形態(tài)及其變化的材料水、油、牛奶、醋等液體材料。蠟燭、冰塊、奶粉、糖、鹽等固體材料。 不同質地的紙、杯子、吸管、加熱器等材料和器皿。 有關物質
41、及其變化的科技產品。(7) 感覺訓練的材料和實物螺絲釘,各種形狀的物各種質地的紡織品和紙張,各種尺寸的無鋒釘、 奇妙的箱子等以練習幼兒的觸覺。各種氣味瓶:裝有醋、水、牛奶、香水、 的小瓶子,以訓練幼兒的嗅覺。芝麻、花生、藥水等能散發(fā)出濃郁氣味各種發(fā)聲罐=裝有砂子、豆子、玻璃球、 以訓練幼兒的聽覺。石塊、紙屑等能發(fā)出不同音響的罐子,(8)測量工具 各種標準測量工具=尺、溫度計、鐘表、磅秤、天平、量杯尊。 非正式測量工具:繩子、木條、杯子、盒子、短棍等。(9)制作工具和材料制作工具=錘子、剪刀、刀子、小刨子、鑿子、磨子、釘書機。 各種制作材料:紙片、紙板、紙盒、木塊、木條、竹片、竹條、絨線、繩子、
42、 布、草編、泡沫塑料塊、漿糊、膠水、針等。(10)各種圖書、畫片和匹配小圖片,供幼兒閱讀、觀看和做游戲用。(11)其他材料、實物和設備地球儀、草本植物、花卉、水箱、沙箱、吹泡盒、磁鐵盤、標本柜、書架 等。2設置科學桌、科學角在幼兒平時的活動室一角,教師為幼兒安放一張桌子,提供同類或不同類的可探索 材料,讓幼兒自主操作。具體材料可參照科學發(fā)現(xiàn)室設置清單,根據(jù)需要,數(shù)量可少得 多。3 設置自然角教師在幼兒活動室內或活動室門口附近的向陽處設置一個分層架(或桌子,或在窗前柜子上),放上易養(yǎng)的植物和金魚、烏龜?shù)刃游?,也可放置一些貝殼、稻?等等,以體現(xiàn)大自然,使幼兒隨時可接引自然,探索自然。(三)活動
43、的設計與指導選擇性科學教育活動不需要全班統(tǒng)一行動,也無固定步驟?;顒舆^程的設計與指導 要表現(xiàn)出以下步驟。1. 合理組織活動,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探索。2. 當幼兒進入活動室后,教師要向幼兒介紹材料的名稱和操作方法,幫助每個幼兒 作好選擇。3幼兒進入探索后,教師要耐心、全面、細致地觀察幼兒的活動。若有幼 兒遇到困 難,不要急于去幫助他,可鼓勵幼兒反復探索,努力自己解決問題。4. 對于反應快、操作靈敏的幼兒,可啟發(fā)其進一步探索;對行動遲緩、怕困難的幼JL,則要鼓勵,給予其適時、適度的幫助,以增強其繼續(xù)探索的信 心。5. 鼓勵幼兒相互交流、相互合作。6整個過程,教師要以熱情、平
44、等、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幼兒,并以探索者的身 份參與活動,使幼兒有一個輕松、愉悅、安全的心境參與探索,從而專心致志于活動。四、偶發(fā)性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偶發(fā)性科學教育活動,是指在幼兒周圍世界中,突然發(fā)生的某一自然科學現(xiàn)象、自 然物或有趣、奇特的科技產品和情景,激起幼兒的好奇心,導致幼兒自發(fā)投入的一種科 學探索活動。由于這種科學探索是教師事先無法估計到的,帶有偶然性,因此,教師不能事先進 行設計,但是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關心、指導。仁隨時關心、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的活動;2.積極熱情支持幼兒的自發(fā)性探索活動;3.正確引導、鼓勵幼兒的探索,和幼兒分享探索活動的成果。正規(guī)性、選 擇性和偶 發(fā)性科學教育活動是
45、相互聯(lián)系、相互補充或相互轉換的。正規(guī)性探索活動內容可延伸到 選擇性活動中去,選擇性和偶發(fā)性探索內容又可能轉換成正規(guī)性科學教育活動內容,三 者有機結合,整體發(fā)揮效能,最終實現(xiàn)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標。復習思考題1. 結合見習活動,談談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2幼兒科學教育的方法有哪些?3, 設計23個不同內容的科學教育活動。本章附錄 一、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幼兒科學教育總目標1. 引導幼兒獲取周圍物質世界的廣泛的科學技術經驗和具體知識,并以感性經驗為 基礎,建立表象水平上的科學概念。2. 幫助幼兒學習探索周圍世界和科學技術的方法和技能 觀察、分類、測量、思考、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操作、解
46、決同題的方法和技能,發(fā)展幼兒的觀察 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3. 激發(fā)和發(fā)展幼兒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探索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技術的興趣,培 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關心環(huán)境、保護自然和環(huán)境的積極情感、態(tài)度和 行為;4. 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自信心和自制力,培育幼兒對社會的責任 感和樂于同同伴合作等良好的個性品質(該目標不分年齡層次)。(-)幼兒科學教育的分類目標幼兒科學教育分類目標是總目標的具體化。1. 科學知識引導幼兒獲取周圍物質世界的廣泛的科學技術經驗和具體知識,在感性經 驗的基礎 上形成表象水平上的科學概念。與人類、(2)經驗或形成表象水平上的自然科
47、學概念。幫助幼兒獲取有關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包括季節(jié)、氣象、理化等自然現(xiàn)象)及其 動植物關系的具體經驗或形成表象水平上的自然科學概念。幫助幼兒獲取有關周圍環(huán)境(有生命物質和無生命物質)及其相互關系的具 體(3) 幫助幼兒獲取與自己生活有關的科技產品及其對人類影響的具體形象的知識。2. 科學方法幫助幼兒學習探索周圍世界和科學的方法、技能 觀察力、分類、測量、操作、 思考、表達交流和解決問題等。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和初步解 決問題的能力。(1) 幫助幼兒了解各種感官在獲取信息中的作用,學會使用感官的方法,能運用感 官感知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科技產品,獲得感性經驗,并學習有順序觀察和比較
48、觀察的方 法,發(fā)展觀察力。(2) 幫助幼兒學習分類方法,使幼兒能在一組物體中,按照事物的一個或兩個特征 挑選出有關物體;能按照指定的標準,將給予的一組物體進行分類;能以自己規(guī)定的標 準進行分類。(3)幫助幼兒學習測量的方法,使幼兒能以粗略的方法(目測或感知)和非正式 量 具(如木棍、繩子等)測量物體;學習以正式量具(如尺、溫度計)測量物體。行比較、幫助幼兒學習思考的方法,學習對周圍物質世界(有生命物質和無生命物 質)進 分析、概括、歸納、演繹等的方法,培養(yǎng)思考的習慣,發(fā)展思維 能力。幫助幼兒學習使用工具進行操作,制作小科技產品幫助幼兒學會以語言、手姿、體態(tài)、繪畫、塑造等手段,表達、交流科學探索
49、 活動的發(fā)展、獲得的經驗和問題、探索的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和態(tài)度。3. 科學的情感和態(tài)度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探索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幼 兒關心、 愛護自然和環(huán)境的積極情感和態(tài)度。(1)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新異刺激產生驚疑,作出積極的反應,并能集中注意 力,感知、觀察和操作刺激物,提出問題,尋求有關信息和答案。(2)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界和科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喜歡觀察和探索自然界,積極參 與科學活動,談論有關自然界的現(xiàn)象和科學活動,并在活動中表現(xiàn)愉悅的情緒。(3)培養(yǎng)幼兒關心自然界,愛護、保護動植物和周圍環(huán)境的積極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三)各年齡段幼兒科學教育目標1 小班(34歲)(1) 引導幼兒觀察周圍自然現(xiàn)象的明顯特征,并獲取粗淺的科學經驗。(2)引導幼兒觀察常見的個別動植物和無生命物質的特征,初步了解它們與人、環(huán) 境的關系。(3) 引導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個別人造物品的特征及其用途。(4) 幫助幼兒了解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豬場租賃與養(yǎng)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肺锪鞒邪b卸搬運及安全防護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董事職責履行與聘任合同
- 2025年度學生安全教育與應急演練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醫(yī)院食堂營養(yǎng)均衡供餐服務協(xié)議
- 2025年度農產品電商平臺購銷合同圖片制作與物流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夫妻共同財產投資決策及收益共享協(xié)議書
- 2025年吉林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2025年度保障房東權益的商鋪租賃合同要點
- 2025年度債務轉移與債務清償合同范本
- 《起重機械安全評估規(guī)范》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
- 人教版PEP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全冊 完整)
- 《陶瓷彩繪裝飾工藝》課程標準
- 2024年醫(yī)學高級職稱-全科醫(yī)學(醫(yī)學高級)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
- 預防頸動脈斑塊
- 半生熟紙制作工藝
- 國防動員建設總體規(guī)劃方案
- 教案檢查總結及整改措施
- 商業(yè)銀行經營管理課件
- ESD靜電管理標準課件
- 19.SL-T19-2023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編制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