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糖尿病腦梗塞與非糖尿病腦梗塞表現(xiàn)及預后比較_第1頁
伴糖尿病腦梗塞與非糖尿病腦梗塞表現(xiàn)及預后比較_第2頁
伴糖尿病腦梗塞與非糖尿病腦梗塞表現(xiàn)及預后比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伴糖尿病腦梗塞與非糖尿病腦梗塞表現(xiàn)及預后比較王 煒澳門鏡湖醫(yī)院內科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80086(2008)04摘 要:目的 探討伴糖尿病腦梗塞及非糖尿病腦梗塞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及預后。方法 觀察131例伴糖尿病腦梗塞(糖尿病組)和240例非糖尿病腦梗塞(非糖尿病組)患者,兩組均給予包括控制血糖、血管擴張藥治療、神經(jīng)營養(yǎng)、高壓氧及給予對癥處理,14天后作預后比較。結果 兩組腦梗塞患者均有高血壓、肢體偏癱、基底節(jié)區(qū)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顯效率、治愈率等方面相比均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伴糖尿病腦梗塞組的療效及預后明顯較非糖尿病腦梗塞組差。糖尿病是導致急性腦梗塞

2、預后不良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關鍵詞:糖尿?。荒X梗塞;預后糖尿病是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腦梗塞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且預后差,致殘率高?,F(xiàn)將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澳門鏡湖醫(yī)院收治的131例伴糖尿病腦梗塞患者(糖尿病組)與同期收治的240例非糖尿病腦梗塞患者(非糖尿病組)作為對照組進行臨床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觀察標準 首次發(fā)病72小時的急性腦梗塞,糖尿病組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均經(jīng)頭顱CT或MRI檢查證實為腦梗塞,患者未予溶栓治療。 1.2方法 觀察臨床表現(xiàn)、腦梗塞部位和治

3、療預后情況。計數(shù)資料用2檢驗進行分析。均應用SPSS13.0進行統(tǒng)計。2 臨床與療效2.1臨床表現(xiàn) 均以急性起病,伴糖尿病腦梗塞組:意識障礙12例,感覺障礙58例,高血壓74例,偏癱24例,失語28例;非糖尿病腦梗塞組:意識障礙18例,感覺障礙120例,高血壓59例,偏癱91例,失語42例。伴糖尿病腦梗塞較非糖尿病腦梗塞病人出現(xiàn)高血壓和偏癱等方面差別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失語、意識障礙、感覺障礙的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表1 兩組基礎資料比較(n,%)分組例數(shù)意識障礙感覺障礙高血壓病偏癱失語糖尿病組131 12(9.2) 58(44.3) 7

4、4(56.5) 24(18.3) 28(21.4)非糖尿病組240 18(7.5) 120(50.0) 59(24.6)* 91(37.9)* 42(17.5)*與糖尿病組比較, P<0.01兩組患者腦梗塞部位比較,伴糖尿病腦梗塞:基底節(jié)區(qū)55例,腔隙性腦梗塞25例,大面積腦梗塞11例,其他部位40例。非糖尿病腦梗塞:基底節(jié)47例,腔隙性腦梗塞16例,大面積腦梗塞26例,其他部位151例,兩組CT及MRI檢查基底節(jié)區(qū)梗塞(P<0.05)和腔隙性腦梗塞(P< 0.01)等方面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2)

5、表2 兩組梗塞發(fā)生部位比較(n,%)分組例數(shù)基底節(jié)區(qū)腔隙性大面積其他糖尿病組13155(42.0)  25(19.1) 11(8.4)40(30.5) 非糖尿病組240 47(19.6)* 16(6.7)* 26(10.8) 151(62.9)與糖尿病組比較,  *P<0.05,  *P<0.012.2治療與轉歸兩組病人在入院后給予常規(guī)治療措施,均給予包括控制血糖、血管擴張藥治療、營養(yǎng)神經(jīng)、高壓氧及給予對癥處理,14天后作預后判定 。標準為:痊愈: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偏癱肢體肌力恢復

6、在級以上;顯效:癥狀與體征明顯好轉,偏癱肢體肌力恢復在級以上;好轉:癥狀與體征有所好轉,偏癱肢體肌力恢復在I級以上;癥狀與體征無改善,非糖尿病腦梗塞組的痊愈率(P<0.05)、顯效率(P<0.01)高于伴糖尿病腦梗塞組,而伴糖尿病腦梗塞病人治療無效率高于非糖尿病腦梗塞組病人(P<0.05)(表3)。表3 兩組治療療效比較(n,%)分組例數(shù)痊愈顯效好轉無效糖尿病組1315(3.8)  25(19.1)76(58.0)25(19.1) 非糖尿病組240 35(14.6)* 108(45)* 78(32.5) 19(7.9

7、)*與糖尿病組比較,  *P<0.05,  *P<0.013 討 論糖尿病是腦梗塞發(fā)生的危險因素之一,由于高胰島素血癥、高血糖、脂質代謝異常、血液成份和血流動力學改變等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血流減慢。促使腦灌流壓降低,而糖尿病時壓力感受器功能減退,腦組織不能通過自動調節(jié)機制來代償腦灌流壓的改變,使腦局部血流降低,導致腦缺血、缺氧,嚴重者出現(xiàn)腦梗塞。伴糖尿病腦梗塞組臨床表現(xiàn)與非糖尿病腦梗塞組比較,主要表現(xiàn)在高血壓與肢體偏癱有明顯差異。糖尿病導致高血壓是因為血糖增高能間接增加鈉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高血糖能致血管壁增厚,循環(huán)阻力增加,還能增加血管平滑肌對交

8、感神經(jīng)的反應。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另外糖尿病自身的病理基礎直接影響腦梗塞的發(fā)生與病情。由臨床資料可見,伴糖尿病腦梗塞組病人頭部CT及MRI所見。病灶分布于多個部位, 其中位于基底節(jié)區(qū)最多,腔隙性腦梗塞患者占其次,糖尿病患者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血流緩慢,中小動脈硬化明顯,使病情易于發(fā)展為較廣泛的微小血管病變,所以臨床上以中小梗塞為多見。 伴糖尿病腦梗塞組的預后明顯較非糖尿病腦梗塞組差,治療效果不及后者,伴糖尿病腦梗塞的不良預后與高血糖有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在腦梗死區(qū)由于缺血、缺氧,糖的有氧氧化被抑制,糖酵解加速,加重了乳酸中毒,當腦組織乳酸水平高于25molg時就可產生不可逆性神經(jīng)損害。酸中

9、毒可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加缺血后再灌注,同時降低腦對葡萄糖的利用率,三磷酸腺苷進一步減少,能量代謝發(fā)生障礙,使鈣離子主動向細胞外擴散受到抑制,鈉離子內流,細胞內外的正常離子梯度不能維持,最終加重了腦水腫的發(fā)生。高血糖可促使一種關鍵酵素的產物生成,提高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度,使超氧化合物和一氧化氮產生增多,從而形成過亞硝酸鹽,對神經(jīng)細胞造成損害;另外,一氧化氮在腦脊液中的代謝產物也可加重腦損傷。血糖升高使血漿黏度升高,紅細胞變形下降,長時間酸中毒使血管擴張以至于麻痹,血管調節(jié)功能喪失,血流緩慢或瘀滯而嚴重影響局部腦血流量的恢復,更加重了腦損害。高血糖能夠引起氨基酸,特別是谷氨酸在細胞外的堆積, 活化了N一甲基D一天冬氨酸受體,使鈣離子通道過度開放,引起線粒體損傷和細胞損傷。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是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在腦梗死急性期慎用葡萄糖靜脈滴注,以防止血糖升高加重腦缺血損害,同時,適當使用胰島素降低血糖水平,都將有利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療效。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腦卒中發(fā)生率10倍于一般人群。多數(shù)學者認為。糖尿病是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它不僅引起微血管病變,也可以引起大血管病變。這些病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微循環(huán)障礙,從而促發(fā)缺血性腦卒中,特別要注意早期有效控制高血糖,這對其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