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 簡單機械》2014測試卷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8e08b95-744b-4a05-b169-4a14193bf0d6/68e08b95-744b-4a05-b169-4a14193bf0d61.gif)
![八年級下冊《 簡單機械》2014測試卷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8e08b95-744b-4a05-b169-4a14193bf0d6/68e08b95-744b-4a05-b169-4a14193bf0d62.gif)
![八年級下冊《 簡單機械》2014測試卷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8e08b95-744b-4a05-b169-4a14193bf0d6/68e08b95-744b-4a05-b169-4a14193bf0d63.gif)
![八年級下冊《 簡單機械》2014測試卷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8e08b95-744b-4a05-b169-4a14193bf0d6/68e08b95-744b-4a05-b169-4a14193bf0d64.gif)
![八年級下冊《 簡單機械》2014測試卷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8e08b95-744b-4a05-b169-4a14193bf0d6/68e08b95-744b-4a05-b169-4a14193bf0d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下冊 簡單機械2014測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1(3分)(2013市中區(qū)二模)“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棍,我就能翹起整個地球”下列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杠桿與阿基米德設想的杠桿屬于同一類型的是()A天平B鐵鍬C釣魚竿D鍘刀2(3分)(2012濟寧)衣服夾是一種常用物品,如圖所示給出了用手捏開和夾住物品時的兩種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當用手將其捏開時,它是費力杠桿B當用其夾住物品時,它是費力杠桿C無論用手將其捏開還是夾住物品時,它都是費力杠桿D無論用手將其捏開還是夾住物品時,它都是省力杠桿3(3分)(2012德州)如圖是小龍?zhí)骄俊案軛U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
2、豎直向上拉,杠桿保持平衡若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仍然使杠桿保持平衡,拉力F的變化情況是()A變小B變大C不變D無法確定4(3分)(2011南昌)三個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詳,甲圖中和尚們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兩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兩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乙圖中水桶B向下沉,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將他的肩往后移動一點距離B乙圖中水桶B向下沉,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將后面水桶B往前移動一點距離C丙圖中小和尚為減輕瘦和尚的負擔,可以讓瘦和尚往前移動一點距離D丙圖中小和尚為減輕瘦和尚的負擔,可以將水桶往前移動一點距離5(3分)對如圖所示的幾種簡單機械,下列
3、說法中,正確的是()A此圖所示的裝置中OB是動力臂B使用此圖所示的裝置可省一半力C此圖所示的裝置是一種等臂杠桿D此圖所示的汽車駕駛盤也是一種簡單機械6(3分)(2012臺州)某同學設計了一種如圖所示的簡易電梯,由圖可知()AA是動滑輪BB是定滑輪C如果電動機向下拉動繩子電梯廂將上升D電梯廂運動的速度與電動機拉繩的速度相等7(3分)(2011廣安)小均用動滑輪將質量為40kg的貨物勻速提高了5m,他用250N的拉力拉了10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kg)()A有用功為200JB額外功為500JC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75%D小均的功率為200W8(3分)(2011廣州)用圖甲、乙兩種方式勻速
4、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已知滑輪重20N、繩重和摩擦力不計則()A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C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4分)9(6分)(2004吉林)如果把鐵锨看作費力杠桿,在圖所示的A、B、C三點中,支點是_點,動力作用點是_點,阻力作用點是_點10(4分)一名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起500N的重物,動滑輪重1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_ 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m,則重物上升了_ m11(4分)(2011齊齊哈爾)如圖所示,斜面長6m,高1m,工人用
5、500N的力沿斜面把重2400N的箱子勻速推到車上,推力對箱子做的功是_J,斜面的機械效率是_三、作圖題(每題4分,共8分)12(4分)(2012廣州)以O 為支點質量忽略不計的杠桿掛上10N重物A,杠桿同時還受另一個大小與FA不等、豎直向上的力FB作用,處于平衡在圖中畫出:(1)FA的力臂lA;(2)FB的示意圖并標示它的大小13(4分)(2012桂林)用滑輪組提升物體,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繞線方法四、解答題(共2小題)14(12分)(2012哈爾濱)同學們共同研究滑輪的特點:(1)他們研究定滑輪特點時,做的實驗如甲圖所示,據(jù)此可證明:使用定滑輪_(2)他們研究動滑輪特點時,用動滑輪勻速豎直提
6、升重物,如乙圖所示據(jù)此可知,使用動滑輪_(3)他們組裝了滑輪組,發(fā)現(xiàn)使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能省力,于是他們想: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能否省功呢?為此,他們進行的實驗如丙圖所示請根據(jù)丙圖信息寫出分析數(shù)據(jù)的具體過程,并回答他們的問題15(14分)小明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實驗中每個鉤碼重2N,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物理量實驗次數(shù)鉤碼總重G/N鉤碼上升的高度h/m測力計示數(shù)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140.11.80.3260.12.40.383%340.11.40.557%440.21.41.057%(1)在實驗中,測繩端拉力F 時,應盡量豎直向上_拉動彈簧測力計且在拉動過
7、程中讀數(shù)(2)第1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為_(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2次實驗是用_圖做的;第4次實驗是用_圖做的(選填“a”、“b”或“c”)(4)分析第1、2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_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析第1、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即動滑輪總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_(5)分析第3、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_五、計算題(8分)16(8分)(2012蘇州) 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重為230N的 建材從地面勻速送到6m高處,所用拉力為125N,時間為20s求:(1)工
8、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的總功;(3)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4)工人做功的功率八年級下冊 簡單機械2014測試卷參考答案1D 2B 3B 4D 5D 6C 7B 8D9C、B、A 10170;2 113000,80%12解:13解:14(1)能改變動力方向,但不能省力;(2)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3)提升物體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N×0.1m=0.2J,使用滑輪組時所用拉力F=0.8N,彈簧測力計移動距離S=30cm=0.3m,所做的總功W總=FS=0.8N×0.3m=0.24J經(jīng)比較W有用W總,所以使用輪組不能省功15(1)勻速;(2)74%;(3)b
9、;c;(4)增加物重;越低;(5)無關16:解:(1)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Gh=230N×6m=1380J;(2)工人做的總功:W總=Fs=Fnh=125N×2×6m=1500J;(3)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100%=×100%=92%;(4)工人做功的功率:P=75W答:(1)工人做的有用功為1380J;(2)工人做的總功為1500J;(3)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92%;(4)工人做功的功率為75W八年級下冊 簡單機械2014測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1(3分)(2013市中區(qū)二模)“給我一個支點
10、和一根足夠長的棍,我就能翹起整個地球”下列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杠桿與阿基米德設想的杠桿屬于同一類型的是()A天平B鐵鍬C釣魚竿D鍘刀考點:杠桿的分類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簡單機械分析:結合生活經(jīng)驗分析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當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時,是省力杠桿;當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時,是費力杠桿,費力但省距離;當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時,是等臂杠桿解答:解:阿基米德的杠桿是在宇宙中找一點,就能翹起整個支點,屬于省力杠桿A、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B、鐵鍬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C、釣魚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D、鍘刀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
11、,是省力杠桿故選D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杠桿的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2(3分)(2012濟寧)衣服夾是一種常用物品,如圖所示給出了用手捏開和夾住物品時的兩種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當用手將其捏開時,它是費力杠桿B當用其夾住物品時,它是費力杠桿C無論用手將其捏開還是夾住物品時,它都是費力杠桿D無論用手將其捏開還是夾住物品時,它都是省力杠桿考點:杠桿的分類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分析:用手捏開夾子時,手產(chǎn)生的力是動力,鋼圈產(chǎn)生的力是阻力;夾子夾住物品時,鋼圈產(chǎn)生的力是動力,被夾物體產(chǎn)生的力是阻力兩種情況下都是夾子的
12、轉軸處是支點我們區(qū)分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即看清各種情況下的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即可解答:解:用手捏開夾子時,夾子的手柄部分比較長,在使用的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此時夾子是省力杠桿夾子夾住物品時,鋼圈產(chǎn)生的力是動力,被夾物體產(chǎn)生的力是阻力,夾子的轉軸處是支點,如下圖所示:此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它是費力杠桿故選B點評:同一個物體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同情況下動力和阻力不同,導致動力臂和阻力臂往往不同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3(3分)(2012德州)如圖是小龍?zhí)骄俊案軛U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杠桿保持平衡若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仍然使杠桿保持平衡,拉力F
13、的變化情況是()A變小B變大C不變D無法確定考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分析: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要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同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方向也要求在豎直方向,這是為了能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長,如果力的方向不豎直,則力臂會相應變小,力會變大解答:解:讀圖可知,若彈簧測力計向右傾斜時,拉力不再與杠桿垂直,這樣力臂會相應變短,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力會相應增大,才能使杠桿仍保持平衡故選B點評:合理運用杠桿平衡條件進行分析,同時明確拉力傾斜時力臂會變小,是解決此題的關鍵,這也是我們在實驗中應該注意的細節(jié)4(3分)(2011南昌)三個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
14、熟能詳,甲圖中和尚們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兩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兩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乙圖中水桶B向下沉,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將他的肩往后移動一點距離B乙圖中水桶B向下沉,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將后面水桶B往前移動一點距離C丙圖中小和尚為減輕瘦和尚的負擔,可以讓瘦和尚往前移動一點距離D丙圖中小和尚為減輕瘦和尚的負擔,可以將水桶往前移動一點距離考點:杠桿的平衡分析法及其應用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分析:從圖乙可知,右邊水桶B向下沉,從杠桿的平衡條件FALA=FBLB可知,水平時右邊的力與力臂乘積較大,應減小右邊的力與力臂的乘積或增大左邊的力與力臂的乘積從
15、而判斷A、B是否符合題意 從丙圖中可看出,左邊是小和尚,而右邊是瘦和尚,可以以小和尚的肩膀和扁擔接觸點為支點,再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進行分析,判斷C、D是否符合題意解答:解:從圖乙可知,右邊水桶B向下沉,從杠桿的平衡條件FALA=FBLB可知,水平時右邊的力與力臂乘積較大,應減小右邊的力與力臂的乘積或增大左邊的力與力臂的乘積A、胖和尚將他的肩往后移動一點距離,從而可以減小LB,使FBLB減小,即減小了右邊的力與力臂的乘積,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胖和尚將后面水桶B往前移動一點距離,從而可以減小LB,使FBLB減小,即減小了右邊的力與力臂的乘積,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從丙圖中可看
16、出,以小和尚的肩膀為支點O,水桶為阻力,瘦和尚的肩膀施加的力是動力,L2是阻力臂,L1是動力臂,若讓瘦和尚往前移動一點距離,則瘦和尚那邊的力臂L1就變大,而F2L2的乘積不變,根據(jù)杠桿原理F1L1=F2L2可知:為了維持平衡,那么瘦和尚那邊的力F1要變小,所以減輕了瘦和尚的負擔,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若水桶向瘦和尚移動,則阻力臂L2就變大,而阻力F2和動力臂L1不變,根據(jù)杠桿原理F1L1=F2L2可知:為了維持平衡,那么瘦和尚那邊的力F1要變大,所以增大了瘦和尚的負擔,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這是一個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問題,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要減輕老和尚的負擔,那么需要延長老和尚到
17、支點的距離5(3分)對如圖所示的幾種簡單機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此圖所示的裝置中OB是動力臂B使用此圖所示的裝置可省一半力C此圖所示的裝置是一種等臂杠桿D此圖所示的汽車駕駛盤也是一種簡單機械考點:力臂的畫法;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輪軸及其他常見簡單機械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簡單機械分析:(1)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也就是過支點向力的作用線畫垂線;(2)定滑輪的本質是等臂杠桿,使用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好處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3)動滑輪的本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使用時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費距離;(4)杠桿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解答:解:A、動力
18、臂是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不是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圖甲誤把杠桿的長度當成了力臂;故A錯誤;B、圖乙所示的裝置是定滑輪,不能省力,只能改變力的方向,故B錯誤;C、圖丙是一個動滑輪,其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故C錯誤D、圖丁汽車駕駛盤是一個輪軸,它也是一種簡單機械,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注意兩點:(1)力臂的正確畫法:過支點向力的作用線畫垂線,而不是連接支點和力的作用點;(2)滑輪的本質:定滑輪的本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的本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6(3分)(2012臺州)某同學設計了一種如圖所示的簡易電梯,由圖可知()AA是動滑輪BB是定滑輪C如果電動機向下拉動繩子電梯廂將上升D電梯
19、廂運動的速度與電動機拉繩的速度相等考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圖析法分析:(1)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是由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固定不動的滑輪為定滑輪,和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為動滑輪(2)此滑輪組的繩子股數(shù)為2股,在相同時間內(nèi),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電梯廂運動距離的2倍,因此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電梯廂運動速度的2倍解答:解:A、圖中A滑輪固定不動,因此它是定滑輪,故A錯誤;B、圖中B滑輪和電梯廂一塊運動,因此它是動滑輪,故B錯誤;C、如果電動機向下拉動繩子通過定滑輪改變了力的方向,所以電梯廂將上升,正確;D、此滑輪組的繩子股數(shù)為2股,因此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電
20、梯廂運動速度的2倍故D錯誤故選C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對滑輪組得了解以及對滑輪組中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和物體上升高度之間的關系的了解,難度不大,基礎性題目7(3分)(2011廣安)小均用動滑輪將質量為40kg的貨物勻速提高了5m,他用250N的拉力拉了10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kg)()A有用功為200JB額外功為500JC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75%D小均的功率為200W考點:功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計算題;壓軸題分析: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為有用功,拉力做的功為總功,然后利用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計算機械效率;總功與時間的比值計算功率,據(jù)此判斷解答
21、:解:物體的重力G=mg=40kg×10N/kg=400N;克服重力做的功W有=Gh=400N×5m=2000J,故A錯;由圖知,使用動滑輪n=2,則s=2h,拉力做的功W總=Fs=F×2h=250N×2×5m=2500J;額外功:W額=W總W有用=2500J2000J=500J,故B正確;動滑輪的機械效率=80%,故C錯;拉力的功率P=250W,故D錯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用功、額外功、總功、機械效率、功率的計算方法,分清什么力做有用功、什么力做總功是解題的關鍵8(3分)(2011廣州)用圖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已知滑輪
22、重20N、繩重和摩擦力不計則()A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C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甲乙考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壓軸題;信息給予題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定滑輪是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動滑輪是軸隨被拉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 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費距離;求解機械效率可以利用公式=×100%,其中W有是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W總是拉力做的功解答:解:由圖可知,甲滑輪是定滑輪,使用該滑輪不省力,所以拉力等于物體的
23、重力;乙滑輪是動滑輪,使用該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物體和滑輪總重力的一半,則手的拉力:F甲F乙;兩幅圖中的W有是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是相同的,但乙圖中拉力做功要克服動滑輪的重力做功,比甲圖中做的總功要多,所以結合機械效率公式=×100%可知,有用功相同時,總功越大的,機械效率越??;故選D點評:此題考查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工作特點,并比較了它們之間的機械效率,知道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總功區(qū)別之處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4分)9(6分)(2004吉林)如果把鐵锨看作費力杠桿,在圖所示的A、B、C三點中,支點是C點,動力作用點是B點,阻力作用點是A點考點:杠桿及其五要素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分析
24、:本題主要考查對杠桿各個要素的理解與運用在物理學中規(guī)定硬棒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解答:解:把鐵锨看作費力杠桿,杠桿是繞著C點轉動,所以C點即為費力杠桿的支點;右手的作用力使杠桿轉動,所以動力作用點為B點;A點受到的作用力阻礙杠桿的轉動,所以點A位阻力作用點故本題答案為:C、B、A點評:本題的解題關鍵是體會鐵锨的使用過程,然后依據(jù)杠桿各個要素的定義對號入座10(4分)一名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起500N的重物,動滑輪重1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170 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m,則重物上升了2 m考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
25、算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簡單機械分析:因題目已知動滑輪的重,又有繩重和摩擦均不計,故拉力要看有幾段繩子在拉重物,拉力就是重物和動滑輪總重的幾分之一;從圖中可知有3段繩子在拉重物,則繩端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上升高度的3倍解答:解:由題圖可知,重物和動滑輪的總重由3股繩子承擔,則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G+G動)=×(500 N+10 N)=170 N;重物上升的高度h=×6 m=2 m;故答案為:170;2點評:本題算是比較基本的滑輪組計算題,主要是要抓住題目提供的:已知動滑輪的重,又有繩重和摩擦均不計11(4分)(2011齊齊哈爾)如圖所示,斜面長6m,高1m,工人用
26、500N的力沿斜面把重2400N的箱子勻速推到車上,推力對箱子做的功是3000J,斜面的機械效率是80%考點:功的計算;斜面的機械效率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計算題分析:我們的目的是將箱子提到1m高的車上,將箱子提升1m做的功為有用功,知道將箱子推到車上提升的高度h,利用W=Gh求推力對箱子做的有用功;知道斜面長和沿斜面推力大小,利用W=Fs求推力對箱子做的功(總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斜面的機械效率解答:解:推力對箱子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400N×1m=2400J,推力對箱子做的總功:W總=Fs=500N×6m=3000J,斜面的機械效率:=80%;故答案為
27、:3000,80%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的計算,本題關鍵在于確定有用功和總功,將箱子提升1m做的功為有用功三、作圖題(每題4分,共8分)12(4分)(2012廣州)以O 為支點質量忽略不計的杠桿掛上10N重物A,杠桿同時還受另一個大小與FA不等、豎直向上的力FB作用,處于平衡在圖中畫出:(1)FA的力臂lA;(2)FB的示意圖并標示它的大小考點:力臂的畫法;杠桿的平衡條件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分析:(1)由于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因此支點與FA作用點的連線即為FA的力臂lA;(2)因為力FB豎直向上,則力FB作用與FA在支點的同側,并且力臂不相等解答:解:(1)連接支點O和與
28、FA的作用點,即為FA的力臂lA;如下圖所示:(2)在支點右側第四格處畫豎直向上的力,由于力臂為FA的力臂的2倍,因此FB的大小為FA的一半,即5N;過作用點沿豎直向上的方向畫一個帶箭頭的線段,并標出力的大小;如圖所示: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有關力臂的畫法以及力的示意圖,首先要掌握力臂的概念和分析力的三要素,然后找出支點和力的作用線、力的作用點和力的大小,從而正確地畫出力臂和力的示意圖13(4分)(2012桂林)用滑輪組提升物體,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繞線方法考點: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分析:要使滑輪組省力,就是使最多的繩子段數(shù)來承擔動滑輪的拉力,根據(jù)此特點可解此題解答:解:動
29、滑輪被幾根繩子承擔,拉力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幾分之一,此題最多可由3段繩子承擔動滑輪的重故答案:點評:要使由兩個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最省力,繩子應從動滑輪開始繞,此時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shù)最多四、解答題(共2小題)14(12分)(2012哈爾濱)同學們共同研究滑輪的特點:(1)他們研究定滑輪特點時,做的實驗如甲圖所示,據(jù)此可證明:使用定滑輪能改變動力方向,但不能省力(2)他們研究動滑輪特點時,用動滑輪勻速豎直提升重物,如乙圖所示據(jù)此可知,使用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3)他們組裝了滑輪組,發(fā)現(xiàn)使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能省力,于是他們想: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能否省功呢?為此,他們進行的實驗如丙圖所示
30、請根據(jù)丙圖信息寫出分析數(shù)據(jù)的具體過程,并回答他們的問題考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實驗分析法分析:(1)觀察甲圖三次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物重,可得出拉力與物重相等,但改變了用力的方向,給做功帶來了方便;(2)觀察乙圖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物重,可得出拉力小于物重,即使用動滑輪時省力;(3)已知物重G、拉力F、物體升高的距離h,繩子移動的距離S,繩子段數(shù)n,根據(jù)有用功公式和總功公式可求出所做的功進行比較解答:解:(1)從甲圖中可看出,三種拉力情況,每次拉力的方向都不相同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改變拉力的方向,觀察測力計的示數(shù)都為1N,等于物重,可得出
31、結論: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故答案為:能改變動力方向,但不能省力;(2)在圖乙中,拉力F=0.6NG=1N,故使用動滑輪時省力故答案為: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3)提升物體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N×0.1m=0.2J,使用滑輪組時所用拉力F=0.8N,彈簧測力計移動距離S=30cm=0.3m,所做的總功W總=FS=0.8N×0.3m=0.24J經(jīng)比較W有用W總,所以使用輪組不能省功點評:此題考查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以及使用滑輪組不省功的原理,是一道較簡單的實驗題15(14分)小明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實驗中每個鉤碼重2N,
32、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物理量實驗次數(shù)鉤碼總重G/N鉤碼上升的高度h/m測力計示數(shù)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140.11.80.3260.12.40.383%340.11.40.557%440.21.41.057%(1)在實驗中,測繩端拉力F 時,應盡量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且在拉動過程中讀數(shù)(2)第1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為74%(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2次實驗是用b圖做的;第4次實驗是用c圖做的(選填“a”、“b”或“c”)(4)分析第1、2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析第1、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
33、的重物,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即動滑輪總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5)分析第3、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測量型實驗綜合題分析:(1)在實驗中,要正確測量繩端拉力,需豎直向上勻速拉動測力計(2)由功的計算公式求出有用功與總功,然后由效率公式求出滑輪組效率(3)根據(jù)鉤碼上升高度與測力計移動距離間的關系,求出承重繩子的股數(shù),然后確定所選用的裝置(4)分析1、2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分析1、3次實驗,確定動滑輪的個數(shù)對機械效率的影響(5)分析3、4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然后得出滑輪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高度之間的關系解答:解:(1)在測繩端拉力時,需豎直向上勻速拉動測力計(2)由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行業(yè)在線教育平臺的課程評價體系方案
- 造價咨詢合同
- 2025年天津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試題答案解析大全
- 2025年寧德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yè)資格考試系統(tǒng)
- 電子消費券采購合同(2篇)
- 電力電量分配合同(2篇)
- 電池焊接維修合同(2篇)
- 2024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12+2+3”專項練第46題選做題專練
- 2024-2025學年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19奇妙的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教案2蘇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二節(jié)化學能與電能2發(fā)展中的化學電源課時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早點出租承包合同(2篇)
- 施工現(xiàn)場人力資源施工機具材料設備等管理計劃
- 第八章《運動和力》達標測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初二物理彈力知識要點及練習
- QE工程師簡歷
- 復合材料成型工藝及特點
- 輔音和輔音字母組合發(fā)音規(guī)則
- 2021年酒店餐飲傳菜員崗位職責與獎罰制度
- 最新船廠機艙綜合布置及生產(chǎn)設計指南
- 可降解塑料制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整可修改版
- 《三希堂法帖》釋文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