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區(qū)分[共77頁]_第1頁
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區(qū)分[共77頁]_第2頁
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區(qū)分[共77頁]_第3頁
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區(qū)分[共77頁]_第4頁
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區(qū)分[共7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 閱讀教學中,許多同學分閱讀教學中,許多同學分不清不清“表達方式表達方式” “修辭手法修辭手法” 與與“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手法”這三個概念這三個概念,經(jīng)常張冠李戴,將其混為一,經(jīng)常張冠李戴,將其混為一談,進而影響自己正確地答題談,進而影響自己正確地答題。它們雖然都屬于表達技巧,。它們雖然都屬于表達技巧,卻有明顯的卻有明顯的區(qū)別區(qū)別: 2一、修辭手法一、修辭手法3 修辭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修辭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富有表現(xiàn)力和藝術(shù)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稱富有表現(xiàn)力和藝術(shù)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稱為修辭手法。修辭手法是針對為修辭手法。修辭手法是針對具體的句子具體的句子而言而言的。的。

2、修辭手法的種類很多,內(nèi)容博雜。但高考修辭手法的種類很多,內(nèi)容博雜。但高考語文考試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修辭手法(辭格語文考試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修辭手法(辭格)共有八種:)共有八種: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shè)問和反問、排比、設(shè)問和反問。詩歌中的修辭手法有比。詩歌中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設(shè)問、反問、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設(shè)問、反問、頂真、起興等。頂真、起興等。4比喻比喻 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

3、征,化抽象為形象的作用?;橄鬄樾蜗蟮淖饔?。 比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詩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滾滾東去的江水,寫出了愁緒的多與綿長。5例析: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柳梢青送盧梅坡 劉過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遂舟行。 注泛菊:飲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 問: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結(jié)合全詞內(nèi)容具體說明。 簡析:這首詩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xiàn)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來表現(xiàn)思念之切。6比喻的類型 明喻:

4、 明喻就是本體、喻體和比喻詞都出現(xiàn)的比喻。例如: 這初秋之夜如一襲藕花色的紗衫,飄起淡淡的哀愁暗喻: 暗喻又叫隱喻,只出現(xiàn)本體和喻體,不用比喻詞語或用“是、變成、成為、等于”等喻詞。例如: 美感的記憶,是人生最可珍的產(chǎn)業(yè),認識美的本能是上帝給我們進天堂的一把秘鑰。(徐志摩曼殊斐兒) 7借喻: 借喻是只出現(xiàn)用來代替本體的喻體,而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xiàn)。例如: 我這輩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沖,一時掉入一個泥潭,一時踏折一枝草花,只是這無目的的奔馳博喻 :博喻就是用不只一個喻體去說明和描述本體。例如: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的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

5、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8借代借代借用相關(guān)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借用相關(guān)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事物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事物)。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9例如例如: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詩中用詩中用“綠綠”和和“紅紅”兩種顏色分別代兩種顏色分別代指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指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10借用人(或物)的標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稱。 例析1:朱門酒肉臭,路有

6、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簡析:“朱門”指代居住在驪山宮的顯貴之家,反襯宮門之外的凄慘景況。11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體。 例析1: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簡析:“帆”,原指掛在船桅上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這里詩人以“帆”代指整個船。 例析2: 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簡析:“檣”是船上的桅桿,櫓是比槳長大的劃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這里用檣櫓代戰(zhàn)船。12以客觀存在的具體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例析1: 舉酒欲飲無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簡析:“管”是一種類似于笛的樂器,“弦”是樂器上的腸線或金屬絲。這里,詩人用“管”“弦”指代音樂

7、。 例析2: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簡析:“金戈”指金屬制的戈,“鐵馬”指配有鐵甲的戰(zhàn)馬。這里“金戈鐵馬”用來代指精銳部隊。13夸張夸張 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李白的作品中表現(xiàn)極為突出,李白的作品中表現(xiàn)極為突出, 如:如:“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不復回” “危樓高百尺危樓高百尺”等。等。14例析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

8、然后回答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 問:對第三聯(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做簡要分析。 簡析:第三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奇特,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15對偶對偶 用結(jié)構(gòu)相同、字數(shù)相同的一對用結(jié)構(gòu)相同、字數(shù)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

9、;從內(nèi)容看,意義集中含蓄齊對稱;從內(nèi)容看,意義集中含蓄。16滿招損滿招損, ,謙受益。謙受益。橫眉冷對千夫指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俯首甘為孺子牛欲窮千里目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更上一層樓。( (流水流水對對)望長城內(nèi)外望長城內(nèi)外, ,惟余莽莽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頓失滔滔。( (扇面對扇面對) ) 17例析: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問: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簡析:這首詩的第三、四句修辭方法是對偶,“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

10、“空啼”。18比擬比擬 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使描寫的人、促使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xiàn)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物、事表現(xiàn)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19詠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一聯(lián), “偷來”“借得”,巧用了擬人手法;而“偷來”一詞,貶詞褒用,想象新穎,靈巧別致。20設(shè)問和反問設(shè)問和反問 設(shè)問是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設(shè)問是先提出問

11、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shè)問,承上啟下,結(jié)尾設(shè)問,中間設(shè)問,承上啟下,結(jié)尾設(shè)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感情。21例析1:“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焙單觯阂栽O(shè)問開篇,點明題旨,領(lǐng)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yè)績。 例析2:王安石的題烏江亭:“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簡析: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diào)了歷史之必然。22 比喻比喻,就是利用一種相似的東西就是利用一種相似的東西,

12、來說明另一個東西來說明另一個東西.但是你但是你用來比喻的東西常常是大家熟悉的用來比喻的東西常常是大家熟悉的,而且而且具體的具體的,來形容說明來形容說明的東西常常是很有內(nèi)涵的東西常常是很有內(nèi)涵,或者或者抽象的抽象的.常用的詞有好像常用的詞有好像,好似好似,像像,像像.似的似的.高級一點的有如高級一點的有如,一般一般,等等等等. 比如比如,今晚的月亮像明鏡一樣今晚的月亮像明鏡一樣.就是說今天的月亮很圓就是說今天的月亮很圓,很亮很亮,甚甚至都像鏡子一樣可以反光的境界至都像鏡子一樣可以反光的境界. 擬人擬人,就是賦予沒有聲明的東西一些就是賦予沒有聲明的東西一些人性化人性化的性格或特點的性格或特點.比如

13、向日葵迷戀的看著太陽比如向日葵迷戀的看著太陽,到了夜里到了夜里,又深沉的彎下了腰又深沉的彎下了腰.向向日葵花盤向日光是有科學道理日葵花盤向日光是有科學道理,但是迷戀的看著什么什么但是迷戀的看著什么什么,是是人才特有的人才特有的,而且彎著腰而且彎著腰,腰本身是人體的一部分腰本身是人體的一部分,彎腰也是人彎腰也是人的特點的特點. 夸張夸張,就是就是夸大夸大的手法描寫一樣東西的手法描寫一樣東西.比如比如,今天的天氣特今天的天氣特別熱別熱,仿佛街上的廣告牌都被太陽曬化了仿佛街上的廣告牌都被太陽曬化了.天氣再熱天氣再熱,也不可能也不可能把廣告曬化了把廣告曬化了.所以是典型的夸張所以是典型的夸張. 23

14、借代借代,就是借一個人身上特有的東西或者特點就是借一個人身上特有的東西或者特點.比如這個人腦袋大比如這個人腦袋大,我們在不引起誤會的同時我們在不引起誤會的同時,在后邊的文章在后邊的文章,就可以用大頭來代替這個就可以用大頭來代替這個人人.或者說有個少先隊員或者說有個少先隊員,也可以用紅領(lǐng)巾來代替也可以用紅領(lǐng)巾來代替. 借喻借喻,跟借代差不多跟借代差不多.但是借以用的東西但是借以用的東西,不是這個人身上的一部不是這個人身上的一部分分,而是形容這個人而是形容這個人.比如比如,上文里提到上文里提到,這個人往那一站這個人往那一站,好像一個細好像一個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腳伶仃的圓規(guī).下文再提到圓規(guī)下文再提到圓規(guī)

15、,就是說那個女人就是說那個女人.但是但是,注意注意,她身上她身上沒長圓規(guī)沒長圓規(guī),而且也沒那么大的圓規(guī)而且也沒那么大的圓規(guī),所以是一種借喻手法所以是一種借喻手法. 排比排比,就是重復幾次的句式就是重復幾次的句式,描寫的是一類相關(guān)的東西描寫的是一類相關(guān)的東西.比如毛主比如毛主席是我們的領(lǐng)袖席是我們的領(lǐng)袖,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的朋友,更是我們的救世主更是我們的救世主.等等等等. 對偶對偶,就是相關(guān)的倆東西就是相關(guān)的倆東西.是將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的兩是將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的兩個詞組或句子成對地排列起來的修辭法。駢文多用對偶個詞組或句子成對地排列起來的修辭法。駢文多用對偶.但是現(xiàn)在沒但是現(xiàn)在

16、沒必要特意寫必要特意寫,你能辨認出來就可以了你能辨認出來就可以了.在詩詞里在詩詞里,又叫對仗又叫對仗,但是從我的但是從我的理解看理解看,對仗是更工整的對偶對仗是更工整的對偶,更嚴格的對偶更嚴格的對偶.24例: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和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各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提示: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運用了設(shè)問、比喻、排比的修辭。 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運用了夸張、比喻的修辭。 25二、表達方式26表達方式:是作者根據(jù)客觀事物和表達方

17、式:是作者根據(jù)客觀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而運用的一種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而運用的一種語言表達形式,屬于語言表達形式,屬于文章的整體的文章的整體的語言運用形式。語言運用形式。 常用的表達方式有五種:敘述常用的表達方式有五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詩歌中詩歌中沒有沒有“說明說明”這一種這一種)。271、記敘:記敘人物的經(jīng)歷或敘述、記敘:記敘人物的經(jīng)歷或敘述一件事(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一件事(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過程)。過程)。 例:1、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去。 2、又過了九日,是我們啟程的日期。閏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沒有同來,卻只帶著一

18、個五歲的女兒管船只。282、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huán)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物、事件、環(huán)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刻畫。 如:孔雀東南飛中對劉蘭芝的描寫:“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逼渲邪酌枋窃姼梃b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293、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意見。 例如:秦觀的鵲橋仙中:“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柳永的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304、抒情: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抒情:表達

19、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哀樂等主觀感情。惡、喜怒、哀樂等主觀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在詩歌鑒賞中一般表現(xiàn)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這一般又稱之為表現(xiàn)手法) 31例析例析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 端居 李商隱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注注端居:閑居。端居:閑居。素秋:秋天的代稱。素秋:秋天的代稱。問: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shù)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簡析:簡析: 這首詩在藝術(shù)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寓這首詩在藝術(shù)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0、。詩人借助對情于景,情景交融。詩人借助對“青苔青苔”、“紅樹紅樹”以以及及“雨雨”景、月景、月“色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xiàn)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主現(xiàn)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孤寂和思親的情感。32 一般說來,記敘文多采用敘述、描寫和一般說來,記敘文多采用敘述、描寫和抒情的表達方式,議論文多采用議論的表達抒情的表達方式,議論文多采用議論的表達方式,說明文多采用說明的表達方式。方式,說明文多采用說明的表達方式。 當然,表達方式的運用也不是絕對的,當然,表達方式的運用也不是絕對的,如記敘文里也可以使用少

21、量議論或說明,議如記敘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議論或說明,議論文里同樣也可以使用少量的敘述、描寫或論文里同樣也可以使用少量的敘述、描寫或說明,說明文里也可以有敘述或描寫。至于說明,說明文里也可以有敘述或描寫。至于雜文、游記、隨筆等更細的分類文體,表達雜文、游記、隨筆等更細的分類文體,表達方式則更加靈活??傊?,表達方式的使用,方式則更加靈活??傊?,表達方式的使用,一切服從文體和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一切服從文體和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335、說明、說明 對事物的形象、性質(zhì)、特點、構(gòu)對事物的形象、性質(zhì)、特點、構(gòu)造、功能、作用、成因、關(guān)系等所造、功能、作用、成因、關(guān)系等所作的客觀的介紹。一般不是感性形作的客觀的介紹。

22、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繪。象的描繪。34例:這是我們這里養(yǎng)雞的器具,木例:這是我們這里養(yǎng)雞的器具,木盤上面有著柵欄,內(nèi)盛食料,雞可盤上面有著柵欄,內(nèi)盛食料,雞可以伸進頸子去啄,狗卻不能,只能以伸進頸子去啄,狗卻不能,只能看著氣死??粗鴼馑?。 我們這里煮飯是燒稻草的,那我們這里煮飯是燒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35三、表現(xiàn)手法36 表現(xiàn)手法也可稱為表現(xiàn)方法,凡表現(xiàn)手法也可稱為表現(xiàn)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體或部分產(chǎn)生鮮明強烈是能使文章整體或部分產(chǎn)生鮮明強烈的印象,達到感染讀者的藝術(shù)效果的的印象,達到感染讀者的藝術(shù)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視為表現(xiàn)手法。主手段或方法,都可視為表現(xiàn)手

23、法。主要著眼于使要著眼于使文章的整體或部分文章的整體或部分產(chǎn)生效產(chǎn)生效果。果。 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對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對比、烘托、象征、用典、白描、托物比、烘托、象征、用典、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畫、寓莊于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畫、寓莊于諧、聯(lián)想和想象,等等。諧、聯(lián)想和想象,等等。37 例析:簡析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本涞谋憩F(xiàn)手法。 簡析:該句純用白描手法,寥寥幾筆就為我們勾勒出了田園生活圖景,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巧。這種畫法,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巧。這種畫法,不用色

24、彩的烘染,只用黑線勾描物象。在文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線勾描物象。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華學創(chuàng)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華麗辭藻,而以麗辭藻,而以最經(jīng)濟、最省儉最經(jīng)濟、最省儉的筆墨,勾勒的筆墨,勾勒出鮮明生動的形象。其特點是:抓住被描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其特點是:抓住被描寫對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幾筆,形神逼肖。對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幾筆,形神逼肖。38例示:1試分析下面這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 白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答:本詩所用的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如下: 襯托,以冰雪林襯托梅花的堅毅耐寒; 對比,與混芳塵的桃花對比,顯示

25、梅的高潔守志; 托物言志(象征),借梅花的形象表達作者的理想追求。392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咀⑨尅壳嘤癜福涸~牌名?;ㄇ洌盒稳轃艋鹬啵缜浞被R開。寶馬雕車:指觀燈的貴族豪門的華麗車馬。鳳簫:神仙傳載,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簫作鳳鳴聲,引來了鳳。故稱簫為鳳簫。玉壺:比喻月亮。蛾兒雪柳:元宵節(jié)婦女頭上戴的裝飾物。闌珊:零落。全詞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主要運用了反襯的表現(xiàn)手

26、法,以元夜的繁華熱鬧反襯“那人”的孤獨寂寞,表達了作者不趨流俗,甘于寂寞,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潔品性。這首詞著力用反襯法。40 上片渲染元宵節(jié)燈火輝煌,車水馬龍,一片繁華熱鬧景象;下片開頭,又描繪觀燈女子的盛裝艷服,笑語歡快的情景。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寫的主要對象,而只是陪襯。最后點出“燈火闌珊處”的“那人”,一位憂愁、孤獨、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 前面熱鬧非凡的場景,是襯托燈火闌珊處的冷落;那笑語歡快的一群觀燈者,是襯托“那人”的寂寞孤獨。但是,作者描寫這樣一位孤獨者,用意何在?梁啟超在藝蘅館詞選中評論說:“自憐幽獨,傷心人自有懷抱?!甭?lián)系作者身世看這首詞大約作于被罷職閑居期間,置身熱鬧之外

27、的“那人”形象里,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簡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以“那人”自比,抒發(fā)了詞人滿面腔的閑愁與寂寞。就修辭而言,本詞主要用了如下幾種:比喻:“花千樹”將元夕的焰火比作千萬棵繁花錦簇的花樹;“更吹落星如雨”焰火像被吹得如雨落下的星星;“玉壺”喻月亮。借代:“蛾兒雪柳”用元宵節(jié)婦女頭上戴的裝飾物代年輕美貌的女子。41在鑒賞現(xiàn)代文閱讀中,表達技巧(藝術(shù)手法)包括: 1、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 2、表現(xiàn)手法:想象、聯(lián)想、類比、象征、烘托、對比 、渲染等。 3、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繁簡。 4、結(jié)構(gòu):開門見山、卒章顯志、承上啟下、懸念、照應、鋪墊等。 5、修辭手法:比喻、

28、反復、排比、反問、擬人、夸張等42 【不同文體的表現(xiàn)手法】【不同文體的表現(xiàn)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抒情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jié)合、托物言志、抑揚結(jié)合、 象征等手法;象征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jié)合、正側(cè)相映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jié)合、正側(cè)相映等;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jīng)據(jù)典、巧譬善喻、逆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jīng)據(jù)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小說的寫作手法如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小說的寫作手法如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

29、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43 【具體表現(xiàn)手法】【具體表現(xiàn)手法】 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征 想象 聯(lián)想 照應 寓情于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美景襯哀情 渲染 虛實結(jié)合 側(cè)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欲揚先抑 441、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即將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如“松、竹、梅”歲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發(fā)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于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45 通過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堅貞

30、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zhì),表現(xiàn)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愛蓮說 (北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46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稱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通過景物來抒情,是一種寫

31、作手法。它的特點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在文章中寫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寫代替感情抒發(fā),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47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guān)、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fā)對自然規(guī)律的不可抗拒。 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通過對花鳥草木的描寫來抒發(fā)亡國的憂憤、離散的感傷。 在寫作中,抒情而不只寫情,繪景而不只寫景,借景抒情,情以景興,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情豐意密,深切動人.

3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483、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成語, 胸臆:胸腔,內(nèi)心,引申為心意。)直率地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49 念奴嬌一詞在寫作方法上的主要特點是結(jié)合寫景和懷古來抒發(fā)感情。如上半闋對赤壁的描寫和贊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闋刻畫周瑜形象傾注了作

33、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還酹江月”表達自己的感慨。504、襯托 對比(1)概念:“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近似或?qū)α⒌臈l件,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一事物;“對比”就是把兩種對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進行對照比較,起到強調(diào)的作用。襯托一般是以次襯主,對比是正反對照,無主次之別。(2)作用:使主體的特點更加突出、更加鮮明。51例:我喜歡花,卻沒有侍弄花的閑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時要點草花種種。有一種太陽花又名死不了,開時五色繽紛,雜在草間很好看。種了幾次,都不成功?!斑B死不了都種死了?!蔽覀兂_@樣自嘲。 玉簪花卻不同,從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長。往后院

34、月洞門小徑的兩旁,隨便移栽了幾個嫩芽,次年便有綠葉白花,點綴著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門外有一小塊地,原有兩行花,現(xiàn)已形成一片,綠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隱約如綠波上的白帆,不知駛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葉中,會藏著一些小活物,嚇人一跳。玉簪花下卻總是干凈的??赡芤驓馕兜脑省2蝗菹x豸近身。(宗璞抱秋) 在寫玉簪花之前,作者先寫自己種花的經(jīng)歷,尤其寫到把有“死不了”之稱的太陽花種死了,這樣寫反襯了玉簪花生命力之強。52(3)分類:襯托分為兩類:正襯和反襯正襯:“上有天堂,下游蘇杭”使用的就是正襯。課文中使用正襯的有愛蓮說,文中的“菊”和“蓮”構(gòu)成了正襯關(guān)系

35、,捕蛇者說先寫蛇之毒: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接著寫“賦”之毒,最后得出“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結(jié)論,“蛇”和“賦”就構(gòu)成了正襯關(guān)系。反襯:“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薄_@里用 “百丈冰”反襯梅花堅強和耐寒的品性,這么冷的天氣而梅花依然自我的開放著。535、烘托 (1)概念:用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是一種從側(cè)面渲染來襯托主要寫作對象的表現(xiàn)技法。這種技法用在古詩詞中,使要表現(xiàn)的事物更加鮮明突出。寫作時先從側(cè)面描寫,然后再引出主題,使要表現(xiàn)的事物鮮明突出。 (2)分類:以人烘托人 如著名的漢樂府民歌陌上桑,對羅敷外貌的描寫: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耕者忘其犁,鋤者

36、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作者意欲極寫羅敷之美,卻未對羅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寫,而是通過描寫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見到羅敷時的驚嘆、贊賞、癡迷等各種反應,烘托出了秦羅敷的美貌,把讀者的聯(lián)想向篇處延伸、擴散,從而間接構(gòu)成了極為活躍的視覺藝術(shù)效果。難怪茅盾先生贊揚道:不寫羅敷的美貌,而羅敷的絕世美貌躍然紙上,這真是前無古人的藝術(shù)描寫。54 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說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55 以物烘托人 如詩經(jīng)秦風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

37、采采,白露未已,寫出蘆葦?shù)念伾缮n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huán)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高適的別董大首二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直接狀寫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黃昏、沙塵漫天、遙空斷雁、大雪紛飛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凍的暮天景象。通過這送別時的環(huán)境描寫,烘托出離愁別恨的低沉氣氛。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彈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個情景描寫真切地烘托出聽者沉湎于動人的藝術(shù)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繪了音樂的神妙動人。566、托物起興 托物起興, 簡單地說是指先言他物以觸發(fā)聯(lián)想,誘發(fā)文思。 如古詩孔雀東南飛就是以孔雀東南飛

38、,五里一徘徊起興從而引起全篇。 如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首句托紅豆起興,暗喻后文相思情,用語清純又極富形象性。春來發(fā)幾枝,寄語設(shè)問,饒有情趣,讀來倍倍覺親切。愿君多采擷,仍言在此而意在彼,實際上是暗示友人珍重友誼,用語誠懇動人。此物最相思,此句既切相思子之名,又合相思之情,妙用雙關(guān),加上這最字更顯含蓄深婉。全詩選擇象征赤誠友愛的紅豆來寄托情思,語淺情深,意味深長。577、虛實結(jié)合 虛實結(jié)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jié)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xiàn)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jié)合起來。 58(1)什么是詩歌中的“虛”?內(nèi)容分類: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

39、 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 念奴嬌赤壁懷古 中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痹佻F(xiàn)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fā)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 憶昔(韋莊)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 59設(shè)想的或者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如柳永雨霖鈴中云:“今

40、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shè)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持帆席,楓葉落紛紛。60(2)什么是詩歌中的“實”? 在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 例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钡取?1(3)“虛”與“實”的關(guān)系 虛景和實景的關(guān)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

41、揚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的美好與現(xiàn)實的黑暗構(gòu)成了對比。從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視權(quán)貴的精神。 62虛景和實景的關(guān)系,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的中心的。 踏莎

42、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寫虛。通過設(shè)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63(4)小結(jié) 學習虛實的關(guān)系離不開詩詞的主題,碰到類似問表達技巧或藝術(shù)手法的問題時,只答虛實相生是不夠的,必須和主題或者是作者的感情聯(lián)系在一起。 常用的表述方式是: 虛景與實景相對照,使某地和某地的不同景物形成強烈的對比,表達了詩人某種感慨。 虛實相生,虛景與實景融合,互相映襯

43、,渲染出一種濃濃的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種氣氛。 648、動靜結(jié)合 動靜結(jié)合手法是一種寫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種意境里描寫動態(tài)與靜態(tài),形成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諧統(tǒng)一的手法。65 典型示例: 王維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寫山上一塵不染的松樹,皎潔的月光,以及月光穿過樹葉的縫隙在林間留下斑駁的影子,都給人以明凈清幽的感受-這是通過靜態(tài)描寫來突出山中的靜謐。第二句寫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這是動態(tài)描寫,以動襯靜,更反襯出山中的寧靜。 鳥鳴澗-王維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首詩主要寫春山夜靜?;?,月出,鳥鳴,都是動的,

44、作者用的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shù)效果。66手法分類:化動為靜,以靜寫動就是把運動的事物當作靜止的事物來寫,想象并描寫出動態(tài)事物在靜止時的形態(tài)和神態(tài)。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將流動的水當作靜止的布,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一個掛字化動為靜,生動形象,活靈活現(xiàn)?;o為動,以動寫靜就是把靜止的事物當作運動的事物來寫,想象并描寫出靜態(tài)事物在運動時的形態(tài)和神態(tài)。如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中的兩山排闥送青來,一個送字,把靜止的山給寫活了。動靜結(jié)合,相映成趣 就是同時描寫靜態(tài)的事物和動態(tài)的事物,讓靜景動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杜甫漫成一首,沙頭宿鷺

45、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兩句,就是視覺之靜與聽覺之動的巧妙結(jié)合。67 以動襯靜即通過描寫、渲染動態(tài),反襯靜態(tài),突出靜態(tài),是反襯手法的一種。 如賈島題李凝幽居全詩所繪景致十分幽靜,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門,一個敲字動感十足,有動作有聲音,以動襯靜,以響襯靜,在月夜寂靜之境中,一陣敲來,反而更顯的環(huán)境寂靜,更精確地描繪出了詩意; 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蟬噪林欲靜,鳥鳴山更幽,則是以響襯靜的典范。 以靜襯動 即通過描寫、渲染靜態(tài),反襯動態(tài),突出動態(tài),是反襯手法的一種。 如唐李頎琴歌一詩中: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這是寫聽彈琴時對音樂美的感受,從聽覺來寫,以靜襯動,而下句說繁星在聽琴聲時都悄悄隱去,足見聽

46、琴者早已陶醉在音樂美中,時間的推移之感被忘卻得無影無蹤。68 以動襯動就是用運動的事物來襯運動的事物(包括把靜止的事物當作運動的事物)。 如蘇軾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馬,倏乎過去數(shù)百群。前山槎牙忽變態(tài),后嶺雜沓如驚奔。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緲。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按理,人立舟中,舟是動的,山是靜的,而作者卻反轉(zhuǎn)過來,賦予山以運動,讓群山在眼前飛馳,看眾嶺在身后驚奔,全詩呈現(xiàn)出一種輕快而壯美的律動。 動靜互襯就是即描寫運動的事物又描寫靜止的事物,使一者襯托另一者。69總結(jié)總結(jié) 70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 明、議論明、議論 二、表現(xiàn)手

47、法:象征、對比、烘托、設(shè)置二、表現(xiàn)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shè)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shè)問、反問、反復、互文、對偶、引用、設(shè)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對比、借代、反語 71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cè)面描 寫寫七、描寫人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