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對視覺功能的損傷_第1頁
弱視對視覺功能的損傷_第2頁
弱視對視覺功能的損傷_第3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弱視對視覺功能的損傷B.E.E.S 12 (Twelve)Intelligent Brain Development AbilitiesParietal Lob«Temporal Lobe5 Memory power6 Word recognition8. Spelling readiness9 Lartguae smp烽heMio*10. Body kinestheticFrontal Lobe1 Problem sohring ski!2 Emotion & personalrfy 3. Behaviour control11 Able to vrsualize and

2、identify imagesCerebellum12 Muscle coordination & balance4 Speech & word produaion7 Sound identification50% of a chiles ability to learn is formed between the ages of 3 to 7 years old. B.E.E.S specially tailored syllabus uses practical approach in order to help strengthen your child's br

3、ain development abilities.一、空間視覺信息處理弱視現(xiàn)在被廣泛認為主要是一種空間視覺缺損疾(Li & Levi, 2004, Polat et a1., 2004),因此對弱視空間視覺損傷的相關(guān)研究非常多,包括了空間視覺的方 方面面,比如視銳度、空間對比敏感度、位置銳度、輪廓整合、側(cè)相互作用、方 位辨別等。1、視銳度視銳度是U前臨床上判斷弱視的主要標準。視銳度通常有三種不同的評價方 法,每種方法測得的值不同:1)最小可辨別銳度(minimum recognizable acuity: 指辨別形狀及方位的能力)臨床上一般談到的視力就是指這種視銳度,包括 Snell

4、en. Landolt Cs和E字表的測量,正常視力為0.51弧分之間。2)最小可 分離銳度(minimum resolvable acuity:區(qū)分相鄰物體的最小間隔)在最優(yōu)情形 下,此閾值在I弧分量級。3)最小可見銳度(minimum visible acuity;指可被知 覺的最小物體)此種方法測量的是亮度閾值而不是空間辨別能力。在均一背景上, 改變細線段的寬度可以測量最小可見銳度。Hecht和Mintz(1939)發(fā)現(xiàn),在最優(yōu) 情況下,寬僅0.5弧秒的黑線即可被檢測到。因為感受器細胞知覺物體所需要的 最小寬度都大大超過此閾值,所以必然存在內(nèi)部放大機制。在此情況下,增加寬 度的效果實際上

5、等于增加對比度,因此,這種測量得到的結(jié)果是局部對比敬感度。 Klein和Levi認為基于上述方法測量局部對比敬感度可能對弱視的一些視覺障礙 高度敏感(Klein &Levi, 1986)。2、空間對比敏感度弱視眼的對比敏感度下降非常明顯(Bradley & Freeman, 1981, Hess, 1979, Le'&Harwerth, 1977, Levi&Harwerth, 1980)。弱視眼的對比敏感度下降主要 發(fā)生在高空間頻率下,而在低空間頻率下則沒有變化或改變非常少。高空間頻率 下?lián)p傷和弱視的嚴重程度很多時候呈正相關(guān)。有文獻報道弱視患者的非弱視

6、眼也 存在對比敏感度下降(Koskela&Hyvarinen,1986, Leguire, Rogers&Bremer,1990)o '遮蓋”治療后,非弱視眼的對比敬感度可恢復(fù)至正常水 平。雖然絕大部分研究都認為弱視造成了對比敬感度損傷,但是也有對比敬感度 正常的報道(Hess. Howell&Kitchin,1978)o Howell, Mitchell 和 Keitll 研究了 26名6到14歲的弱視患者的對比敬感度(Howell, Mitchell&Keith,1983),發(fā)現(xiàn) 只有5名被試表現(xiàn)出顯著的對比敏感度下降,而且主要表現(xiàn)在中,高空間頻率下

7、。 因此,他們認為對比敬感度損失的發(fā)生可能晚于視力的下降。II前大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對比敬感度的下降并不能全部解釋弱視患者的視力 損傷(Hess, Bradley&Piotrowski, 1983)。經(jīng)過遮蓋治療,視銳度與對比敬感度 的提高并不相關(guān)(Koskela &Hyvarihen, 1986)。Levi和Klein應(yīng)用噪音調(diào)制技術(shù)研究了空間對比敬感度限制性因素,發(fā)現(xiàn)弱 視視覺系統(tǒng)內(nèi)部乘法噪音升高,模板匹配下降(Levi&Klein,2003)o本實驗室對 弱視患者和已治愈的弱視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Huang, Tao, Zhou&Lu,2007, Xu, Lu,Q

8、iu&Zhou,2006),在低空間頻率下主要表現(xiàn)為內(nèi)部加法噪音增高,高空間頻 率下則為內(nèi)部加法噪音增高與模板匹配能力下降共同作用。3、閾上對比度檢測閾上對比度檢測是指在保證呈現(xiàn)刺激的對比度遠在識別閾值之上的情況下 進行的各種檢測,常用的任務(wù)有兩類:閾上對比度匹配和對比度辨別。對比度匹 配(contrast matching)實驗表明,弱視眼與非弱視眼在較高對比度下(一般大于 30%),對于所有空間頻率下的對比度知覺郝是相似的(Hess&Bradley, 1980, Loshin&Levi, 1983)。這一結(jié)果與在對比度閾值附近得到的實驗結(jié)果不同o Kaplan 和S

9、hapley在外膝體發(fā)現(xiàn)兩種不同類型的對比度反應(yīng)細胞:一類對較低對比度的 刺激敬感,另一類對高對比度刺激敬感(Kaplan&Shapley,19s2)。Hess據(jù)此推論 弱視可能特異性地損傷低對比度通道,而高對比度通道未受影口 fl(Hess et a1., 1983)o但也有實驗表明弱視對閾上刺激的反應(yīng)可能也是不正常的,如:VEP幅 度并未表現(xiàn)出任何的高對比度補償;反應(yīng)時問固定時,弱視眼需要更高的對比度 (Levi&Harwerth, 1978)。因此,他們提出了另外一種假設(shè):對比度感知(contrast sensation),可能與色彩感知一樣,當刺激的對比度超過閾值時,反

10、應(yīng)幅度就是 確定的。而對比度閩值及反應(yīng)時間等則不同,需要匯聚很多神經(jīng)元來的信息才能 做出判斷。有研究者推測弱視可能僅僅是接受輸入的反應(yīng)性細胞減少(Ciuffreda KJ, Levi DM&A. , 1991)oCiuffreda和Fisher發(fā)現(xiàn)弱視眼對比度辨別(contrast discrimination)能力弱 于非弱視眼(Ciuffreda&Fisher,1987),此損傷隨著空間頻率的增加而增加。4、空間定位能力空間定位能力通常通過測量“游標銳度"(vernier acuity)來評價。沒有經(jīng)過訓(xùn) 練的正常人可辨別10秒(弧度)左右的位置差異,訓(xùn)練后可降至

11、2秒(Levi,Polar & Hu, 1997)o由于此閾值已低于感受器的直徑,乂稱為'超銳度',可能反映了皮 層水平的處理機制。弱視眼的空間定位能力下降,但是原因尚不清楚。Bradley和Freeman(Bradley & Freeman, 1985)發(fā)現(xiàn)弱視患者眼間對比敬 感度差異與游標銳度的下降的交化趨勢一致(eovaried),因此他們認為空間定位 能力損害可由對比敏感度降低來解釋。Barbeito, Bedell和Flom(Barbeito, Bedell&Flora,1988)發(fā)現(xiàn),即使刺激的可見度在弱視眼中高于非弱視眼也不能消 除雙眼間空

12、間定位能力的差異。Hess和Field (Hess&Field, 1994)同時研究了對 比度辨別和空間定位能力,他們發(fā)現(xiàn)二者并不相關(guān)。Hess, Mellhagga和Field 提出弱視眼空問定位能力的下降是因為輪廓整合能力降低(Hess, Mellhagga& Field, 1997)。Levi和Klein報道斜視性弱視患者非弱視眼的游標銳度高于正常 對照,而屈光參差性弱視則正常(Levi & Klein,1985),這種差異提示在斜視性弱 視所觀測到的游標銳度異常和斜視這一并發(fā)因素的相關(guān)性高于和弱視本身的相 關(guān)性。Polar等發(fā)現(xiàn)游標任務(wù)訓(xùn)練可以提高弱視患者空間定

13、位能力,其中一部分 被試的視力也隨訓(xùn)練改善(Levi & Polat, 1996, Levietal. , 1997)。5、空間相互作用空間相互作用的研究包括空間知覺異常、擁擠效應(yīng)、輪廓相互作用、側(cè)相互 作用等。空間知覺異常(Be,dell &Flom, 1981, Bedell & Flora, 1983)一般是以局部 的、底層的損害來解釋(Hess & Field, 1994)。擁擠效應(yīng)不但存在于弱視視覺系統(tǒng)中也存在于正常視覺系統(tǒng)中。前人早已發(fā) 現(xiàn)字母表行視力要低于單個字母視力(stuart &Burian, 1962)。這種現(xiàn)象被認為 是以下三種因

14、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輪廓相互作用、眼動和注意效應(yīng)。現(xiàn)在還不清 楚哪種因素在擁擠效應(yīng)中起主要作用(Asper,Crewther&Crewther,2000) o擁擠效 應(yīng)的強弱取決于刺激的空間間隔,研究發(fā)現(xiàn),對正常人而言,發(fā)生擁擠效應(yīng)的最 大距離為 2 個測試字母寬。Flora、Weymouth 和 Kahneman(Florn,Weymouth & Kahneman, 1963)發(fā)現(xiàn)對于正常和弱視視覺系統(tǒng)來說,擁擠效應(yīng)的強弱都和單字 母視力成比例。他們解釋說,弱視局部視力的降低導(dǎo)致他們不得不應(yīng)用較大感受 野去整合較大X圍內(nèi)相互干擾的信息,因此,擁擠效應(yīng)的強度和單字母視力成比 例。

15、他們推測弱視具有正常的擁擠現(xiàn)象。關(guān)于游標任務(wù)的研究支持這一推測(Levi & Klein, 1985)o但最近的兩項研究不支持''正常擁擠效應(yīng)”假說。Hess等發(fā)現(xiàn)即 使對單字母視力進行歸一化后,一些斜視性弱視患者對低頻刺激(Landolt C)的擁 擠效應(yīng)仍大大強于正常對照(Hess, Dakin,Tewfik&Brown, 2001)。Levi等使用 高頻刺激得出了類似的結(jié)果。因此,弱視的擁擠效應(yīng)作用距離更大,并非尺度不 變的("scale-invariantJo Levi 等(Levi, Hariharan & Klein, 2002)認

16、為此種損害 不可能發(fā)生在低級信息處理階段(first filtering stage),而是后期的信息整合過 程受損(second stage pooling)。當然也有實驗證據(jù)指出異常大X用側(cè)相互作用并非來源于局部的、底層的損 害。Polar等發(fā)現(xiàn)(Polat,Sagi&Norcia,1997),在周邊呈現(xiàn)高對比度共線刺激時, 弱視被試檢測中間標物的對比度閾值并未降低。最近的一項大樣本研究(Polar eta1. , 2004)也顯示,對很多弱視患者而言,抑制(suppression)取代了正常情 形下的共線性易化(eollinearfacilitation)o Levi等也有類似的

17、結(jié)果(Levietal., 2002)o輪廓整合任務(wù)的研究結(jié)果也不一致。斜視性弱視完成輪廓整合 (contourintegration)任務(wù)的能力很差(Hessetal. , 1997),而屈光參差性弱視 則大部分(5/6)都比較好(Hess&Demanins, 1998)。但Chandna等發(fā)現(xiàn)19名未 行遮蓋治療的被試中,14名的輪廓整合能力都低于正常對照(Chandna,Pennefather,Kovacs & Norcia,2001),他們認為這是由于弱視的治療 史及所用任務(wù)敬感性不同造成的差異。他們還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光學(xué)矯正或遮蓋治療后, 大部分弱視(包括斜視性弱視、屈光參

18、差性弱視及混合性弱視)的輪廓整合能力都 能恢復(fù)到正常水平,雖然弱視患者的視力還有顯著的眼間差異(Chandna,Gonzalez-Martin&Norcia,2004)。綜上所述,弱視對空間視知覺的損傷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以肯定的是這一 損傷確實存在而且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視力下降。二、時間信息處理弱視除了空間信息處理障礙以外。還有很多和時問特性相關(guān)的信息處理機制 也存在損害,比如時間分辨率、時間對比敬感度、時空對比敬感度、運動方向 辨別、方向檢測、運動適應(yīng)、運動后效、速率辨別、時間整合、全局運動(隨機 點運動)等。1、閃光融合頻率早期的研究受技術(shù)手段的限制,大都集中在閃光融合頻率(CFF

19、,CriticalFusion Frequency),但是研究結(jié)果并不一致。Feinberg(1956)發(fā)現(xiàn) 弱視眼 CFF 顯著降低(Feinberg, 1956): Alpern, Flitman 和 Joseph(1960)等發(fā) 現(xiàn)弱視眼和非弱視眼CFF相差很d,(Alpem,Flitman&Joseph, I960); Miles(1949)M至發(fā)現(xiàn)弱視眼的CFF優(yōu)于非弱視眼(Ciuffreda KJ et a1.,1991)o2、時間對比敏感度關(guān)于弱視的時間對比敬感度的研究結(jié)果有很多矛盾之處。一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 MTF在低時間頻率下?lián)p害尤為明顯(Wesson&Loop,

20、 1982); 53外一部分則認為弱 視眼MTF沒有損害或損害非常dx(Manny&Levi. 1982a):也有人觀察到在中到 高頻其至全頻都有損害(Kayazawa,Yamamoto&ltoi. 1983)。Bradley 和 Freeman 的研究發(fā)現(xiàn),應(yīng)用較大刺激的沒有觀察到損害或損害非常小,應(yīng)用較小的刺激則 觀察到損害較大(Bradley & Freeman, 19s5)o所有關(guān)于這一問題的研究結(jié)果可咀分成兩大類:一類認為時間信息處理未受 損,所觀測到的對比敬感度下降僅反應(yīng)了空間信息處理機制的損害 (Manny&Levi, 1982a);另一類認為存在

21、特異的時間頻率處理能力的損傷,一在低 時間頻率高空間頻率下有損害,而在高時間頻率低空間頻率下基本正常 (Hess&Anderson,1993, Schor&Levi, 1980)。我們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比較詳細的 研究(見實驗一),結(jié)果支持前面一種觀點,即弱視的時間對比敬感度本身并未受 損,所觀測到的損害基本上反映了弱視對空間信息處理機制的損害(Zhuping Qiu, Pengjing Xu,Yifeng Zhou&Zhonglin Lu,aecepetedby,JournalofHsion)。3、運動檢測運動誘發(fā)vEP表現(xiàn)為正常(Kubova&Kuba,199

22、2, Kubova,Kuba,Juran&Blakemore, 1996)。Hess 等用低空間頻率光柵(0.2 c/deg) 研究了兩名斜視性弱視的運動檢測,他們發(fā)現(xiàn)弱視眼在所有研究頻率都未表現(xiàn)出 損害。但是山于他們用的刺激非常大(40x30 deg),所以此結(jié)果可能反映的是周 邊視野的機制。很多結(jié)果提示斜視性弱視的周邊機制是正常IYJ(Ciuffreda KJ et a1. , 1991)o4、運動方向辨別與檢測Hess和Anderson發(fā)現(xiàn),斜視性弱視在高空間頻率和低時間頻率下,辨別正 弦光柵運動方向的對比度閾值高于非弱視眼(Hess&Anderson, 1993)。Sc

23、hor和 Levi在屈光參差性和斜視性弱視都發(fā)現(xiàn)運動檢測和方向辨別的降低,在低時間頻 率下降低尤為明顯(Schor&Levi, 1980)。5、運動適應(yīng)Schor和Levi等發(fā)現(xiàn)非弱視眼的運動適應(yīng)現(xiàn)象和正常人類似(適應(yīng)后對相同 方向運動的光柵的檢測敬感性下降),而重度弱視眼則沒有這種選擇性(適應(yīng)了垂 直向上或向下的運動光柵后對向上和向下的敬感性都下降):對中度弱視而言, 鼻側(cè)或潁側(cè)適應(yīng),鼻側(cè)方向運動的敬感性都會下降,但只有在頗側(cè)方向適應(yīng)后潁 側(cè)運動檢測敬感性才會下降。山于樣本量太少,這些數(shù)據(jù)還不足以確證弱視的運 動適應(yīng)和正常人是否不同(Schor&Lcvi, 1980)。6、時間整合Altmann和Singer對弱視患者的時間整合特性進行了一系列研究 (Altmann&Singer, 1986)。他們發(fā)現(xiàn),弱視患者需要噪音元素和LI標圖案的呈現(xiàn) 時間比較接近才能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