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汽車交通事故的鑒定程序一、交通事故鑒定概述(一)交通事故鑒定的意義所謂交通事故是指參與道路交通活動的各種汽車和非汽車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因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和條例的行為,過失造成人、畜傷亡和車物財產損失的交通事件,稱為交通事故。發(fā)生交通事故就會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對于保險車輛就會涉及到保險賠付,有些還會涉及刑事或民事訴訟。因此,對汽車交通事故進行科學公正的鑒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說,汽車交通事故鑒定可以委托交通事故鑒定專家進行。在我國,一般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負責,并出具正式文件。鑒定書一般格式如下:科學鑒定的目的主要是向事故處理人員、理賠員
2、或法官及律師說明科學解釋的程序,為事故處理、保險理賠和訴訟提供科學的依據(jù)。因此,鑒定書應盡可能簡明扼要、易于有機地把握相關內容。在使用專業(yè)術語時,要通俗易懂地解釋其意思。敘述要文理清晰,避免雜亂無章。對于復雜的問題,在“鑒定經過”章節(jié)的開始要說明鑒定程序。在“考證內容”一節(jié)中要對證據(jù)中的重要資料進行詳細的說明,并以此為基礎對事故形態(tài)進行考證分析與推理計算??梢猿浞掷脠D表、圖形和照片加深對事故過程及形態(tài)的認識,某些場合還可以利用模型和錄像。鑒定內容如下:碰撞事故的發(fā)生形態(tài);單車事故的發(fā)生形態(tài);碰撞車速、制動前的車速;碰撞地點的特殊情況(違章情況);碰撞姿態(tài)(碰撞時的相對姿態(tài)、碰撞角度等);碰撞
3、發(fā)生前事故車的運動狀況與駕駛人的動作;避免發(fā)生碰撞的可能性;是否為追尾或妨礙行車;該事故確實存在嗎(是否偽造事故);該事故是否為故意(蓄意)的(自殺事故、他殺事故);駕駛人是誰;因車輛故障引發(fā)的事故(使用不當、維護不當、缺陷車);車輛發(fā)生火災的原因;廢氣中毒死亡事故的原因;交通信號燈狀態(tài);乘車人所受的沖擊;碰撞所造成的乘車人身體運動狀況;事故與受傷之間的因果關系;碰撞的順序(臺球式追尾或堆積式追尾);證言的真?zhèn)?;相反證言、相反鑒定結果真?zhèn)蔚呐卸ǎ灰l(fā)事故的誘因。(二)汽車交通事故的形態(tài)絕大部分的汽車交通事故是碰撞事故。如圖91所示,把碰撞事故分為4個階段,則更加容易理解。第一個階段是碰撞發(fā)生前
4、事故車輛的運動狀態(tài)以及操縱車輛的駕駛人的動作。在這一階段,往往由于駕駛人的錯覺、判斷錯誤、反應遲鈍,或者車輛及道路環(huán)境的異常等原因而引起碰撞事故。圖91發(fā)生碰撞的4個階段從科學鑒定理論的觀點來說,汽車碰撞具有如下幾個特點:(1)是車輛之間相互交換運動能量的現(xiàn)象。(2)是相互擠壓,通過車身的損壞(塑性變形)來消耗一部分運動能量的現(xiàn)象。(3)是部分相互損壞(塑性變形),而另一部分相互排斥(反彈、彈性變形)的現(xiàn)象。(4)在進行運動能量交換的同時,有時還會將一部分運動能量轉換為角運動的現(xiàn)象。因此,發(fā)生碰撞事故的車輛不僅存在平移運動,有時還伴隨有旋轉運動。(5)由于慣性作用, 乘車人與車輛之間會產生相對
5、運動。這就是所謂的二次碰撞,即乘車人受傷的原因。(6)碰撞現(xiàn)象一般發(fā)生在0.10.2s極端的瞬間。在碰撞中未消耗掉的能量則通過碰撞后車輛和乘車人的運動,以摩擦功的形式消耗掉。碰撞后的運動時間通常為數(shù)秒,整個碰撞過程幾乎是人力無法左右的純物理現(xiàn)象,這使得車輛碰撞事故的科學鑒定具有極高的客觀性。碰撞和碰撞后的運動結果主要是造成車輛損壞、乘車人受傷、路面痕跡(胎痕、車身的擦痕、路面上的散落物)等。車輛交通事故的科學鑒定,就是根據(jù)這一事故的“結果”,即車輛的損壞和乘車人的傷害程度、路面痕跡等(同時參考目擊者的證言),對照自然規(guī)律、汽車運動特性、結構特點、人體工程學等準確地再現(xiàn)碰撞現(xiàn)象。然后追溯、推定構
6、成事故“原因”的碰撞發(fā)生前的車輛運動狀態(tài)與乘車人的動作。交通事故中發(fā)生的這些物理現(xiàn)象一定會遵循以牛頓的三大定律為首的物理定律而產生和發(fā)展,因此,只要正確地記錄碰撞的結果,就能夠完全正確地反推出交通事故發(fā)生的過程和原因。所以說,車輛交通事故鑒定具有高的實證性。(三)交通事故鑒定的基本知識汽車交通事故的科學鑒定涉及到多學科知識,說明交通事故發(fā)生過程,必須廣泛地跨學科集中收集相關知識。圖92 概括了汽車交通事故鑒定學的基本知識體系。碰撞力學的基本知識主要包括各種力學的基本概念、術語、牛頓三大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有效碰撞速度、相對碰撞速度、反彈系數(shù)、摩擦系數(shù)、塑性變形等定義,以及必須加深
7、對作為碰撞物體的汽車特性的理解。圖92汽車交通事故鑒定學基本知識體系對于汽車運動特性的基本知識,主要應加深對加速、制動、轉向等汽車的運動,以及控制機械故障的原理、實驗知識(實際經驗)的理解。在車輛構造特性的基本知識中,車身作為碰撞物體的特性至關重要。這是因為必須根據(jù)車身的損壞狀況逆推出碰撞事故的產生過程,完成這些工作,還需要材料力學、破壞力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人體工程學的基本知識重點在于分析視覺、知覺反應時間,打瞌睡、酒后駕車、人體的耐沖擊性等知識,以明確事故責任之間的關系。 (四)交通事故鑒定的注意事項在進行汽車交通事故科學鑒定的過程中,應注意如下事項:1. 堅持中立性
8、在交通事故鑒定過程中,一定要堅持科學性、公正性,要遵守職業(yè)道德。在實際中出現(xiàn)完全相反的鑒定結論已屢見不鮮。當然,真理只有一個,兩個鑒定書中必定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鑒定結果一般分為結論前提型(先入為主型)和錯覺型兩種。導致結論前提型鑒定的原因和理由是鑒定人按照鑒定委托方所希望的結論,適當?shù)啬笤旌投抛?。大多?shù)情況是受經濟或人情的束縛,經濟和人情像一根看不見的線,間接地、緊緊地支配著鑒定人的行為。錯覺型鑒定是一種非惡意的、無意的錯誤鑒定。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種情況,必須細致謹慎,按要求進行科學鑒定。2. 做到通俗易懂鑒定書要作為證據(jù)用于事故處理、理賠處理,甚至法庭訴訟。在這些過程中所涉及的人員普遍不熟悉
9、科學鑒定中所使用的科學概念、定律、技術術語等。因此,鑒定書的撰寫應盡可能簡明扼要,不要在一些細枝末節(jié)上糾纏不清,使外行人也能讀懂。將一些專業(yè)性比較強的論證部分作為附錄,還可適當?shù)靥砑右恍﹫D表、照片、圖形、錄像等,這樣更有助于加深感性認識。3. 做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要保證交通事故鑒定的客觀性,最重要的是不受事件的細節(jié)所束縛,要完整地觀察事故的全貌。不要過分拘泥于事故的部分細節(jié),不要拘泥于某一特定的證據(jù)或理論設定假說。否則,會造成嚴重后果。4. 避免先入為主這是在強行做出結論前提型鑒定時的常用手段。在鑒定過程中,必須清楚所作的考證過程與提交的結論之間的關聯(lián)性,依靠考證的條理性與來龍去脈讓相關人員
10、弄清楚鑒定的結論。5. 避免使用夸大其詞的邏輯推理這也是在強行做出結論前提型鑒定時常見的方法。在鑒定時明顯夸大損傷的程度,故意忽略難以掩蓋的明顯損傷的例證,以特定的不確切的證言或風聞為依據(jù),故意展開故事情節(jié),并圍繞這些因素進行各種求證,來解釋其理論的正確性。這種方法在事故鑒定中有極大的危害性。6. 從多種角度觀察、論證事故鑒定的證據(jù)主要分為證明碰撞及碰撞發(fā)生前的運動、碰撞發(fā)生后的運動狀況的物證和證人的證言兩種。實際上,碰撞發(fā)生前的運動狀態(tài)與碰撞過程及碰撞后的運動狀態(tài)緊密相關,各種狀態(tài)之間的相互關系完全可以通過力學計算按時間序列追溯推定。因此,交通事故這一物理現(xiàn)象可以依據(jù)大量可靠的證據(jù)從多方面、
11、多角度查證。7. 鑒定結論必須充分考慮采樣數(shù)據(jù)的誤差當通過實驗室來處理交通事故鑒定問題時,因與外界存在著各種可控條件的誤差,會使鑒定結論存在較大的誤差。8. 著眼于關鍵證據(jù)在整個鑒定過程中,往往是某一關鍵證據(jù)決定著鑒定結論的真?zhèn)?。二、汽車交通事故的碰撞類型汽車與汽車之間發(fā)生的碰撞事故,按事故發(fā)生后的碰撞結果,可分為正面碰撞、追尾碰撞、迎頭側面碰撞、斜碰撞幾種。(一)正面碰撞即相向行使中車輛間發(fā)生的迎頭正面碰撞。該現(xiàn)象多發(fā)生在超車過程中與對面來車相撞;在視線不良的彎道上與對面來車相撞;因其他原因駛入逆行車道,與對面來車發(fā)生的迎頭正面相撞。由此引發(fā)的正面相撞一般不會引起車輛發(fā)生側滑,所以不產生摩擦
12、力。(二)追尾碰撞通常所說的追尾碰撞,一般發(fā)生在行進過程中,由于跟車距離過近,當前車猛然減速或緊急停車時,后車采取措施不力或在雨霧天行車視線不良,后車發(fā)現(xiàn)前車時由于距離太近,來不及采取措施而導致車頭與前車尾部相撞。此時的碰撞面為正面而不會引起車輛發(fā)生側滑,所以不產生摩擦力。(三)迎頭側面碰撞迎頭側面碰撞是指基本上垂直于被撞車輛的車身側面的迎頭碰撞。該現(xiàn)象多發(fā)生在無交通信號控制的交叉路口,兩車垂直方向直行且同時進入路口時發(fā)生的攔腰碰撞。另外,在路口左、右轉彎行進的車輛也可能發(fā)生此類碰撞事故。(四)斜碰撞斜碰撞是指有別于正面碰撞和迎頭側面碰撞的一種以銳角或鈍角形式相互接近的碰撞。斜碰撞多發(fā)生在躲避
13、正面碰撞和迎頭側面碰撞時形成的;左、右轉彎車和直行車之間會發(fā)生斜碰撞。此時由于是重心與重心偏斜的碰撞,且碰撞面之間不呈直角,所以碰撞將伴隨有旋轉運動(角運動),車輛有側滑現(xiàn)象發(fā)生,會有摩擦力。 三、交通事故鑒定必要的人體工程學知識(一)視覺安全行車與躲避危險所必需的信息,大部分是通過視覺攝取的,通過視覺駕駛人可以獲得80%的行車信息。視覺問題包括:可視距離、視野、識別、適應和眩目等。1. 可視距離對于駕駛人來說,“能看多遠”對行車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能否正確識別所看到的對象物?!澳芸炊噙h”具體來說可分為可視距離和視野??梢暰嚯x基本上受亮度制約。夜間行車,前照燈
14、的亮度直接決定著可視距離。車速也會間接影響到可視距離。如圖93為可視距離與前照燈亮度、車速間的關系。對象物的反射率直接影響著可視距離。在夜間,汽車行駛在狹窄的道路上,對穿著黑色衣服的行人只有非常接近時才會發(fā)現(xiàn)。車輛行駛速度的高低也會使可視距離產生較大的偏差。因此,行人和自行車的反射率對交通安全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人與視物的關系可分為:人與視物都靜止的靜止視力;人在移動的物體上,看靜止的視物,叫移動視力;移動的人看移動的視物,人和物都在移動,稱為移動體視力。與靜止視力相比,移動視力約下降5%,移動體視力約下降10%。汽車安全技術條件中對燈光的安全照射距離都有詳細的規(guī)定。圖93可視距離與前照燈亮度、
15、車速間的關系2. 視野視野即生理性視覺的極限角度,左右兩眼分別為160°。中間重疊的視野為左右各60°,確認色彩的視野為正前方左右35°。一般說來,人的最佳視野為:水平±45°,垂直±30°。夜間視野主要受前照燈光的定向性所制約。間接視野由駕駛人的眼位和后視鏡的特性決定。3. 顏色、形狀與識別駕駛人在行車過程中要有短暫的時間中斷注視前方,用眼的余光去識別交通信號、交通標志、儀表、警報器等。所以這些裝置應易于識別,一看就懂。識別的要素主要有:顏色、形狀、尺寸、表示方法、設置場地、與其他景物的相對關系等。色彩鮮艷的顏色易于識別,
16、所以,交通信號、車輛的燈光、儀表、警報裝置都采用了紅、黃、綠等顏色。行駛著的車輛的尾燈,與在路旁緊急停車的尾燈同樣是紅色。所以,在高速公路上,時常會發(fā)生后面的汽車追尾撞在閃著燈、緊急停在停車帶上的汽車的事故。這主要是尾隨前車而發(fā)生的追尾事故,應引起注意。各種信息形狀的圖形越簡單、邊角越少,越容易識別。設置場所與其他景物的相對關系對識別效果有較大的影響。信號或標志的設置高度應與駕駛人眼睛的位置相適應,應在眼睛的有效視野范圍之內。4. 光照適應與眩目人眼對光的適應有兩種情況,即“暗適應”與“亮適應”。行駛在明亮處的車輛,一旦進入較暗的隧道,駕駛人視力會暫時性的極度下降。相反,當從黑暗的隧道行駛到較
17、明亮的外部時,也會因外部太明亮,眼睛不適應而看不見東西的現(xiàn)象。這就是光適應問題。眼睛“暗適應”需要較長的時間,一般5min可恢復40%,10min能夠恢復65%。眼睛“亮適應”恢復較迅速,一般12s就可恢復。相向行駛車輛的前照燈光束,映入眼睛后會出現(xiàn)眩目,有時還會看不清附近的行人,這就是“眩光影響”。隨著眩光的照度增強,可視距離急劇下降。因此,交通法規(guī)規(guī)定,兩車交會時要關閉遠光燈,打開近光燈,以防止眩目。(二)知覺與反應行車過程中,從特殊景象進入駕駛人視野到采取相應行動的時間,即知覺反應時間。知覺反應時間包括如下4個過程:(1)發(fā)現(xiàn),即把外部信息情報攝入到大腦內的時間。一般是通過視覺發(fā)現(xiàn)。(2
18、)識別,是對發(fā)現(xiàn)的情形做出判斷。(3)決定行動,識別后決定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也即產生行動命令的信號。(4)反應,行動命令信號傳遞給手腳的肌肉組織,到開始操作的時間,叫反應時間。這一反應時間通常因人而異,反應敏捷的為0.450.85s;反應遲鈍的超過1.13s。反應時間還和駕駛人的心理狀態(tài)有關(疲勞、飲酒等)。另外一個關鍵的問題是,駕駛人從發(fā)現(xiàn)到識別后,能否做出正確的判斷,確認危險的存在。也就是說,駕駛人能否正確判定什么時間把腳從加速踏板上收回,什么時間踩制動踏板。在有限的時間內,行駛中的駕駛人發(fā)現(xiàn)、確認危險情況是一種概率現(xiàn)象。 (三)駕駛狀態(tài)駕駛人在行車過程中的精神狀態(tài)是
19、一種生理現(xiàn)象,這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正常駕駛狀態(tài)有如下幾種:疲勞型打瞌睡;單調型打瞌睡;酒后駕車;注意力分散。打瞌睡事故也有偽造的自殺、他殺事故。1. 疲勞型打瞌睡疲勞型打瞌睡是一種信息過多型的,開車雖然并不是一種重體力勞動,但由于中樞神經特別是視覺神經的負擔較重,因此,長時間行車,會加重中樞神經的疲勞,導致駕駛人打瞌睡。如圖94所示因疲勞發(fā)生事故的過程。圖94因疲勞發(fā)生事故的過程“感覺刺激的阻斷”過程是“疲勞就要休息”,這是十分自然的自衛(wèi)性生理現(xiàn)象。長時間的駕駛,加上疲勞的積蓄,是打瞌睡的原因。2. 單調型打瞌睡長時間在單調的環(huán)境下,人的感覺受到刺激的新鮮感就會消失,緊張感鈍化,
20、感到厭煩,最終導致催眠狀態(tài)。如果駕駛人在夜間,單獨長時間駕車行駛在單一環(huán)境的直線公路上,由于缺乏變化,最終會變得單調乏味。因此,為了減少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高速公路上應適當設置一些彎道。3. 酒后駕駛飲酒、酗酒,會給駕駛人帶來生理、精神和心理上的不良影響。在生理上,會延長知覺反應時間,導致視力下降、視野變窄、多種感覺鈍化、動作不協(xié)調等,綜合駕駛能力下降。醉酒會對人的心理和精神造成更大的影響,可導致與正常人完全不同的精神和心理狀態(tài)。情緒不穩(wěn)定及感情控制力下降;注意力下降;理性判斷能力下降;意識范圍變窄;信息處理能力下降;預測準確度下降;危機感麻痹;不自覺地夸大運動能力等。酒精的氧化速度隨人而異。一
21、般認為,血液中乙醇濃度在0.05%以下時,對駕駛無影響;血液中乙醇濃度為0.05%0.15%時,有人會不適合駕車;若乙醇濃度超過0.15%時,對所有人都會有影響,不適宜駕車。(四)人體抵抗沖擊的能力在進行交通事故鑒定的過程中,經常需要證明碰撞沖擊與身體傷害的因果關系。這就要了解人體的抗沖擊特性。因此,要制定“這種水平的沖擊,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安全限值標準,對維持汽車社會的秩序是非常重要的。在現(xiàn)實社會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以交通事故為恰當理由進行保險金詐騙,對肇事者進行訛詐,以賺錢為目的的醫(yī)療費過剩現(xiàn)象。但是,在制定這個極限標準時,必須充分考慮抗沖擊特性的個體差異性。圖95為人在各種情況下,所
22、能體驗的沖擊加速度實例及抗沖擊特性。其中,以沖擊加速度a和沖擊作用時間t為主要參數(shù),橫坐標為減速所需距離s,縱坐標為因沖擊產生的速度變化v。 圖9-5 人所經歷的沖擊各種現(xiàn)象的沖擊加速度分別為:降落傘的開傘沖擊630g降落傘的落地沖擊1.54 g彈射的啟動沖擊37g戰(zhàn)斗機的彈射座椅10g落在消防隊的救命安全網內20g帶安全頭盔時頭部的沖擊極限1540g從直立姿勢摔倒時對頭部的沖擊170g保住性命的下落實例(距離為1552m)25250g汽車重大事故100g以上大致的保命極限175200g其中g為重力
23、加速度。 四、交通事故鑒定必要的汽車相關知識(一)車輛動力特性曲線車輛動力特性曲線即車輛在各擋位驅動力與行駛阻力之間的關系曲線。從車輛動力特性曲線上可以直接看出,車輛在不同道路阻力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高行駛速度,在不同的檔位能駛過的最大坡度,車輛的加速能力等。圖中,駝峰線為各擋位驅動力;帶%號的緩和向右上方的曲線為行駛阻力(包括道路阻力和空氣阻力),%表示坡度;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為車速對應的發(fā)動機轉速。圖96手動變速器汽車的動力特性曲線。圖97為自動變速器汽車的動力特性曲線。(二)車身結構1. 轎車車身結構轎車車身結構分為非承載式(帶車架的)結構和承載式(不帶車架)結構兩
24、種。1)非承載式結構的車身如圖98所示,借助于支撐緩沖橡膠將主車身像轎子一樣連接在結實的梯狀車架上。發(fā)動機、懸架等各總成都固定在車架上。車架承受著來自路面的外力、振動,承受著來自發(fā)動機的振動、驅動力的反作用力、車身的重力等。這種結構的車身設計,自由度較大、舒適性也高。但由于增加了車輛的自重,故現(xiàn)代轎車采用的越來越少。2)承載式車身如圖99所示,承載式車身沒有車架,發(fā)動機等各總成都直接裝在車身上。承載式車身降低了車輛的自重,但是,在車身前部和車身底部上連接、支撐發(fā)動機、轉向裝置、懸架等總成的部位,局部承受著非常大的力。因此,這一部分需要增加加強筋等結構,以增加剛性。圖97自動變速器汽車的動力特性
25、曲線2. 載貨汽車車身結構載貨汽車的車身一般由車架、駕駛室及貨廂3部分組成,駕駛室和貨廂通過連接裝置支撐在車架上,駕駛室主要是通過防震橡膠或螺旋彈簧支撐連接在剛性較高的車架上。貨廂單獨設計,可以根據(jù)裝載的要求進行多種選擇。與轎車相比貨車車身有如下特點:(1)載貨車車身的剛性遠比轎車高,若貨車與轎車相撞,一般轎車的變形和破壞會比較大。圖98非承載式車身 (2)由于貨車的車身比轎車要高,當轎車與貨車相撞時,會出現(xiàn)轎車鉆入貨車貨廂底板、車架下面的碰撞形態(tài)。特別是轎車發(fā)生追尾碰撞事故。因此,載貨汽車應采取措施,在載貨車尾部安裝防止突入裝置。圖99承載式車身(3)當兩載貨汽車相撞時,結構比較脆弱的駕駛室會被兩貨車的貨廂及貨物擠在中間,難以保證駕、乘人員的生存空間。(三)汽車要害部位的沖擊吸收能力乘車人受傷一般發(fā)生在二次碰撞。因此,二次碰撞時與乘車人接觸的部位必須能夠吸收碰撞沖擊能,以盡可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危廢處理設施環(huán)境影響評價與驗收合同3篇
- 2024年鋼材市場購銷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大學外籍教師團隊聘用及發(fā)展合同4篇
- 個性化借款協(xié)議范本:含第三方擔保條款一
- 2025年度個人二手車交易合同(新車置換服務版)4篇
- 2025年度定制門窗產品生產與銷售合作協(xié)議2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行業(yè)木方板材庫存管理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智慧城市建設與投資合作協(xié)議4篇
- 2025版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民間借款合同樣本與法律依據(jù)4篇
- 2025年中國玻璃鋼夾芯板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TB 10012-2019 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
- 新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背誦用)
- 鄉(xiāng)鎮(zhèn)風控維穩(wěn)應急預案演練
- 腦梗死合并癲癇病人的護理查房
-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脫式計算300題及答案
- 犯罪現(xiàn)場保護培訓課件
- 扣款通知單 采購部
- 電除顫操作流程圖
- 湖北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
- 設計基礎全套教學課件
- IATF16949包裝方案評審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