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jīng)》試題._第1頁
《三字經(jīng)》試題._第2頁
《三字經(jīng)》試題._第3頁
《三字經(jīng)》試題._第4頁
《三字經(jīng)》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三字經(jīng)試題1、“如果不加以教育,一個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會發(fā)生改變?!庇萌纸?jīng)原文表達是哪一句? A茍不教,性乃遷。B、教之道,貴以專。C人不學,不知義。D幼不學,老何為。2、“茍不教,性乃遷”中“茍”的意思是: A.如果,假如。B.茍且C.尚且D.姓茍的老師3、“幼不學,老何為"中“為”的意思是: A.為了B.因為C.為什么D.作為4、“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敝v的是什么故事? A、孟母斷機教子B、黃香溫席C、孔融讓梨D、五子登科5、“茍不教,性乃遷”中的“遷”的意思是: A、避開,離散B、晉升或調(diào)動官職C、放逐,貶謫D、改變6、“首孝弟,次見聞”中“弟”的意思是: A.弟

2、弟B.弟,即“悌”,指尊敬兄長C.弟,即“啼”,哭泣的意思D.兄弟之間7、“此五行,本乎數(shù)”中“數(shù)”的意思是: A.數(shù)字B.數(shù)學C.音 sh u ,數(shù)(sh u )數(shù)(sh u )D.道理,數(shù)理8、“絲與竹,乃八音”中“絲竹”的意思是: A.絲綢和竹子B.一種名叫絲竹的竹子C.指琴瑟類弦樂器和簫管類樂器,或制作這兩類樂器的材料。D.泛指音樂。9、“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這“五子”指的是哪五位人物? A.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B.孔子、曾子、孟子、老子、莊子C.孔子、孟子、曾子、老子、莊子。D.荀子、揚雄、王通、老子、莊子10、“中不偏,庸不易”中“中”的意思是: A.中間,當

3、中。B.分寸恰當,不偏不倚,古代認為是一種最高的德行。C.適當,適中。D.內(nèi)心,內(nèi)情。11、“自修齊,至平治”中“修”的意思是: A.整治,修理B.長,高C.修身,提高修養(yǎng)、完善自身。D.修飾,裝飾12、“號六經(jīng),當講求”,這里講的六經(jīng)指的是 A.詩經(jīng)、尚書、易經(jīng)、禮記、春秋、樂經(jīng) B.詩經(jīng)、尚書、易經(jīng)、周禮、春秋、樂經(jīng) C.詩經(jīng)、大學、易經(jīng)、周禮、春秋、孝經(jīng) D.詩經(jīng)、尚書、中庸、周禮、春秋、孝經(jīng)13、“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中四書指的是: A.小學、大學、孝經(jīng)、六經(jīng)B.大學、中庸、論語、孟子C.論語、春秋、尚書、詩經(jīng)D.詩經(jīng)、尚書、周易、禮記14、“春秋三傳”指的是哪三傳? A.

4、國風、雅、頌B.連山、歸藏、周易C.公羊傳、左氏傳、谷梁傳D.詩、書、易 15、關(guān)于“人性”,三字經(jīng)沿用的是什么觀點: A、性善B、性惡C、性無善惡D、性有善惡16、古人把天、地、人合在一起,稱作什么? A、三光B、三才C、三綱17、古人把日、月、星合在一起,稱作什么? A.、三綱B、三才C、三光18、兩千多年前,古人就發(fā)明了 “司南”,它是做什么用的? A、一種煉鐵的工具B、指示方向C、觀測天象19、古人認為仁、義、禮、智、信是做人做事的準則,它們合在一起稱作什么?A、 五常B、五行C、五谷20、“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講的是誰的故事? A孔子B宋朝宰相趙普C孔子弟子21、有一本書,它的文

5、字很古奧,后人稱之為“佶屈鰲牙”。這本書的名字是什么? A春秋B尚書C詩經(jīng)22、四書中的大學、中庸出自下面哪本書? A禮記B儀禮C論語23、有一本書,孔子晚年特別喜歡讀,翻閱的次數(shù)實在太多了,竟然把串聯(lián)竹簡的皮帶,都磨斷了好幾次。這是本什么書呢? A周易B春秋C詩經(jīng)24、我們中國人經(jīng)常自稱是“炎黃子孫”,這是怎么回事呢? A和堯舜禹有關(guān)B和遠古傳說中的炎帝、黃帝有關(guān)C和三皇五帝有關(guān)25、請選出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 A商朝B夏朝C周朝26、在漢朝,有一條“絲綢之路”貫穿了歐亞大陸,你知道是誰最先開通的嗎? A張騫B王昭君C李廣27、歷史上的“三國”,指的是哪三國? A魏、漢、蜀B魏、蜀、晉C魏、蜀、吳28、西游記里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是根據(jù)誰的經(jīng)歷改編的? A唐朝高僧玄奘B唐朝和尚鑒真C老子29、孔子曾經(jīng)拜一個七歲的小孩為師,這個小孩叫什么名字? A李泌B項橐C劉宴30、歷史上的梁激,是什么年歲考中狀元的? A 82B 42C 23第二部分:三字經(jīng)填空題1、茍不教,性乃遷。2、子不學,非所宜。3、玉不琢,不成器。 4、首孝弟,。知某數(shù),識某文。5、日春夏,日秋冬,一6、日春夏,曰秋冬,。7、曰喜怒,曰哀懼,,七情具。8、,此六畜,人所飼。9、父子恩,夫婦從。10、 講道德,說仁義。11、 古人將做人做事的準則歸納為五常,它具體指的12、 請按照歷史發(fā)展順序填空:遠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