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三章收入-支出模型-學_第1頁
宏觀經濟學三章收入-支出模型-學_第2頁
宏觀經濟學三章收入-支出模型-學_第3頁
宏觀經濟學三章收入-支出模型-學_第4頁
宏觀經濟學三章收入-支出模型-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二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一)一、均衡的國民收入二、總支出與國民收入決定消費、儲蓄與國民收入決定投資與國民收入決定稅收、政府支出與國民收入決定凈出口與國民收入決定 第一節(jié) 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一、均衡的國民收入 均衡的國民收入:總需求與總供給達到均衡時的國民收入。 二、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假設:潛在的國民收入水平不變各種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價格水平既定1、收入支出分析1.1總支出總支出( aggregate expenditure AE): 用于消費、投資、政府物品與勞務和凈出口支出的總和??傊С銮€:表示在一個固定的價格水平時總支出和國民收入經濟中每個人收入的總和之間的關系。45總支出曲線

2、總支出=產出收入=產出總支出Y*E1.2 總支出曲線的特征向右上方傾斜當收入增加時,總支出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即使國民收入為零,總支出也大于零。E為均衡點。產出大于Y*時,總支出小于產出,生產出來的部分物品賣不出去,出現(xiàn)非自愿存貨積累。產出小于Y*時,則情況相反。45總支出曲線總支出=產出收入=產出總支出Y*E2. 國民收入-產出恒等式 國民收入=國民產出 當一種物品被購買時,所支付的貨幣最終必然作為某人的收入為結束分別作為工資、利息、利潤歸屬某個人。 為簡單起見,假設GNP=GDP。 GDP=國民收入=Y總支出曲線反映了每種國民收入水平時的支出水平或每種國民產出水平上的總支出水平。3. 均

3、衡產出 當所生產的產出量等于所需求的產出量時,產出處于均衡水平。正常情況下企業(yè)只生產它們認為能賣出去的產出??偖a出=總需求 均衡時,AE=GDP=Y 把收入(產出)與總支出聯(lián)系起來決定均衡產出的分析稱為收入收入支出分析支出分析(income-expenditure analysis)。45總支出曲線總支出=產出收入=產出總支出Y* Y1E注意:E是滿足均衡的兩個條件的惟一的點在Y1點,想要的支出小于產出。計劃存貨(plannedinventories)非計劃存貨(unplannedinventories)數(shù)學表述AE=A+ bY均衡時,AE=YY=A+bY Y=A/(1- b) 總支出曲線向上

4、移動,如A增加到A+1,則Y為1/(1-b),由于b小于1, 1/(1- b)大于1。這個基本特征被稱為乘數(shù)。 Y1時,企業(yè)將通過削減生產來作出反應,直到達到Y*。 Y2時,企業(yè)增加生產,直到均衡恢復時為止。45總支出曲線總支出=產出收入=產出總支出 Y2 Y* Y1E中國居民支出情況 (元)城鎮(zhèn)居民AE農村居民AE19901413.9903.519954102.92138.320006147.42652.4200510579.5200713513.93223.9200814747.93660.72000-08年均增長11.56%10.31%資料來源:國家信息中心宏觀政策動向課題組中國證券報2

5、009.10.154. 總支出曲線的移動 經濟中的各種變動使居民、企業(yè)和政府決定在每一種收入水平時多支出或少支出,都會引起總支出曲線移動。 總支出曲線向上移動引起均衡產出水平增加。均衡產出的增加大于總支出曲線最初的移動。45總支出曲線總支出=產出收入=產出總支出Y* Y*1E均衡產出增加的幅度取決于總支出曲線的斜率。斜率越大,均衡產出增加越多。45總支出曲線總支出=產出收入=產出總支出Y* Y1E小結收入支出分析是要說明,當經濟中存在過剩生產能力,以至于總需求決定產出水平時,均衡的產出水平是如何決定的。其中假定價格水平固定。 均衡產出由45線與總支出曲線的相交決定。AE曲線移動引起均衡產出水平

6、的變動,所引起的產出變動量取決于AE曲線的斜率。既然, AE曲線的移動決定經濟中均衡產出的變動;均衡產出的變動量大于AE曲線移動的量,且隨著AE曲線斜率的增加而增加。那么,什么引起AE曲線的移動?如果可能的話,政府可以用什么方法使AE曲線移動?什么決定AE曲線的斜率?即隨著收入增加,總支出增加多少? 第二節(jié) 消費與國民收入決定決定消費的重要變量是收入。平均而言,收入高的家庭支出也多。 居民戶的消費與其收入之間關系被稱為消費函數(shù)(consumption function)。收入消費5 0006 00010 00010 50020 00019 50030 00028 500消費與收入之間的關系 單

7、位:美元消費收入家庭消費函數(shù)01. 總消費:經濟中所有居民消費的總和??傁M函數(shù)( aggregate consumption function): 總消費與總收入之間的關系。 重要的衡量指標是可支配收入。 暫時假設沒有政府,可支配收入=國民收入??傁M與國民收入的關系 單位:10億美元可支配收入消費1 00010502 00019503 00028504 00037506 500600010 000915020 00018150消費收入總消費函數(shù)0消費函數(shù):C = A + bY消費收入家庭消費函數(shù)消費收入總消費函數(shù)消費收入新消費函數(shù)原消費函數(shù)自主消費000 平均消費傾向( average p

8、ropensity to consume APC ) :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CYAPC= MPC=CY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增加1單位收入時所增加的消費量儲蓄函數(shù):儲蓄與收入之間的依存關系。 S = f(Y) Y=C+S S=Y-C平均儲蓄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APS ) :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APS=SY邊際儲蓄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MPS ):增加的儲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C+APS=1 MPC+MPS=1 MPS=SY“節(jié)約

9、的悖論”: 在既定的Y中,C與S反方向變化。 根據C、S 對 Y 的不同影響,凱恩斯認為: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而傳統(tǒng)的道德觀認為,增加儲蓄是好的,減少儲蓄是惡的。 上述凱恩斯的觀點與傳統(tǒng)的道德觀相矛盾。2.消費的重要性 國民消費行為對于理解短期經濟周期和長期經濟增長都極為重要。短期看,消費是總支出的主要部分。消費急劇變動時,很可能會通過對總需求的沖擊來影響產出和就業(yè)。長期看,未被消費掉的部分即儲蓄是一國可用于投資新資本品的部分;而投資又是長期經濟增長背后的推動因素。3.消費的決定因素當前可支配收入財富利率價格水平收入分配4.

10、消費行為理論*相對收入消費理論 過去的消費習慣以及周圍人的消費水準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決定,所以消費是相對而言地決定的。消費與所得在長期維持一個固定的比率。C=Y 短期內,C=A+bY 消費者易于隨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費,但不易隨收入下降而減少消費棘輪效應。生命周期消費理論 人們會在更長時間范圍內計劃他們的消費開支,以實現(xiàn)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消費的最佳配置。 C=aWR+cYLa財富的邊際消費傾向,即每年消費掉的財富的比例;WR實際財富YL工作收入c工作收入的邊際消費傾向,即每年消費掉工作收入的比例 根據生命周期消費理論, 如果社會上年輕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則消費傾向會提高; 如果社會上中年人比例增大

11、,則消費傾向會下降。 因此,總消費和總儲蓄會部分地依賴于人口的年齡分布。永久收入的消費理論 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主要不是由其現(xiàn)期收入決定,而是由其永久收入決定。 永久收入:在除去那些暫時的或不固定的影響(氣候、短期經濟波動、意外收入或損失等)之后,一個家庭獲得的收入水平。 第三節(jié) 投資與國民收入決定 在宏觀經濟學中,投資起兩個作用:它是支出的一個很大且易變動的部分。 投資總需求產出和就業(yè)投資導致資本積累。投資資本存量潛在生產能力長期經濟增長一、私人國內總投資(I)社會總投資: 社會總投資=私人國內總投資+無形投資 私人國內總投資包括:購買住宅房屋、企業(yè)對廠房設備的投資,以及存貨的增加。決定投資的主

12、要因素:投資所能產生的收益投資的成本對未來情況的預期 2.投資需求曲線我們著重分析投資與利率之間的關系。假定:項目的壽命都長到可以忽略資本更新的需要;每年都能獲得固定的凈收入,且無通貨膨脹。(1)(2)(3)(4)(5)(6)(7)項目總投資 百萬$ 收益/1000$I 成本/1000$項目 10% 5%年凈利潤/1000$I 10% 5%A115001005014001450B422010050120170C101601005060110D10130100503080E5110100501060F159010050-1040G106010050-4010H204010050-60-10投資的

13、盈利性取決于利率:八個項目按收益高低排序投資決策時,企業(yè)比較各項目的年收益和成本。投資成本的大小取決于利率的高低。年收益與年成本之間的差額就是年凈利潤。年凈利潤大于零時,投資盈利;反之,會虧本。 0Ir 向下階梯型的投資需求曲線表示在每一個利率水平上企業(yè)將會投資的數(shù)量。在每一個利率水平上,所有凈利潤為正的投資都將進行。投資需求曲線的移動Ir0Ir0Ir0較高的產出水平較高的稅收企業(yè)悲觀情緒可支配收入消費投資總支出1 000105050015502 000195050024503 000285050033504 000375050042506 5006000500650010 000915050

14、0965020 0001815050018650總支出的一些組成部分 單位:10億美元可支配收入=國民收入。AE=C+I 二、消費與投資對產出的影響45500650065000CC+I=AE產出=總支出總投資收入=產出總支出C+I的斜率和消費函數(shù)的斜率相同。計算均衡產出消費函數(shù):C = A + bYAE=A + bY+I 均衡時,總支出=總收入Y= A + bY+I Y=A+I1-b 假設:A=2萬億美元,I=1萬億美元,而且b=1/2,則Y=6萬億美元。三、投資乘數(shù) 假設:I=10億美元,AE曲線向上移動。第一輪影響: 由于企業(yè)購買資本品,產量增加10億美元。這種增加的產出值作為收入分配給經

15、濟中的成員以工資、利息或利潤形式。如果b=0.9,則消費需求增加0.910=9億美元; 第二輪影響:產出增加9億美元,從而收入也增加9億美元; 第三輪消費增加0.99=8.1億美元; 第四輪產出增加8.1億美元,以后每一輪增加量都是乘以0.9,以至無窮。 當把所有增加量加總,投資增加10億美元,將使均衡產出增加100億美元。投資增加10億美元的效應 單位;百萬美元第一輪1000第二輪900第三輪810第四輪729第五輪656第六輪590第七輪531第八輪478總增加10 000 不過,這種乘數(shù)過程也可以反方向發(fā)生作用。正如投資增加引起國民產出倍增一樣,投資減少也可以引起國民產出倍減。 投資支出

16、的任何變動和所引起的國民產出的最終變動之間關系被稱為投資乘數(shù)或簡稱乘數(shù)(multiplier)。計算乘數(shù)Y=A+I1-bY1=A+I+11-b假設投資增加1, 兩邊減Y,Y的變動Y=Y1-YY1-Y=11-b乘數(shù):投資增加引致相當于投資若干倍的產出增加。乘數(shù)等于1/(1- b)。b越小,總支出曲線越平坦,乘數(shù)也越小。 第四節(jié) 政府收支與國民收入決定 在宏觀經濟學中,政府的作用是一把雙刃劍:在它的支出增加了總支出的同時,它的稅收減少了人們的收入量。一、稅收 由于消費取決于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所以政府稅收減少了消費。 可支配收入=總收入-稅收 即 Yd=Y-t稅收對總支出的影響由于在每一國民收入水平

17、時,可支配收入隨稅收增加而減少,從而消費也減少。稅收使AE曲線向下方移動。當稅收隨收入增加而增加時,乘數(shù)小了(AE曲線的斜率小了)。因為稅收是隨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因此,當總收入增加1美元時,消費的增加比沒有稅收時要少(增加的收入中一部分作為稅收交給了政府)。 沒有稅收的情況下,當政府支出增加1美元時,收入增加1美元,它所引起的消費增加由MPC決定。這種消費增加又會引起下一輪國民收入增加。 如果在收入增加1美元時,政府稅收增加25美分,那么可支配收入只增加75美分。所以有稅收時消費的增加比沒有稅收時小1/4。這時,消費函數(shù)更平坦了。國民收入消費支出稅后總消費無稅時的總消費0 稅收減少了可支配收入

18、,從而消費也減少,消費曲線的斜率更平坦。A國民收入總支出稅后總支出(C+I)稅前總支出(C+I)0產出=支出45 有稅收但沒有政府支出時的總支出稅收使總支出曲線向下移動并且更平坦,乘數(shù)也小了。 稅收使總支出曲線向下移動并且更平坦B二、 政府支出 如果假設政府支出不隨著收入增加而自發(fā)增加,而且是固定的,那么,政府支出使總支出曲線向上移動的量等于支出增加量。下圖中,政府支出引起AE曲線向上移動超過了稅收引起的AE曲線的向下移動。YAE稅后(C+I)(C+I+G)0產出=支出45 有稅收和政府支出時的總支出注意:投資和政府支出的作用使AE曲線向上移動,但并沒有改變其斜率。圖B、C中AE曲線的斜率一樣

19、。GC三、 乘數(shù)AE=C+I+G=A + bYd+I+G Yd=Y- t Yd=可支配收入,t定量稅均衡時,總收入=總支出 Y=C+I+G=A + b(Y-t)+I+GY=A+I+G-bt1-b政府購買支出乘數(shù)(Kg)Kg=YGY=A+I+G-bt1-bY1-Y0=G1-G0Kg=1-b1稅收乘數(shù)(Kt)Kt=YtY=A+I+G-bt1-bY1-Y0=t1-t0Kt=1-b-b政府轉移支付乘數(shù)(Ktr)Y=A+I+G-bt+btr1-bKtr=YtY1-Y0=tr1-tr0Ktr=1-bbYd=Y-t+tr平衡預算乘數(shù)(Kb ) 平衡預算:政府收入與支出同時以等量增加或減少時國民收入變動與政府

20、收支變動的比例。 G= t Y=KgG+Ktt = G + t1-b 1 1-b-b =G= tKb= = =1GYtY第五節(jié) 對外貿易與國民收入決定 一、 進口 假定進口品由消費者購買,因此,決定進口水平的是可支配收入。進口隨收入增加而增加。 邊際進口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import):增加額外1單位收入中用于進口的數(shù)量。進口與可支配收入 單位:10億美元可支配收入 進口1000100200020030003004000400500050010 0001 00020 0002 000假設邊際進口傾向為0.1。YdM0進口函數(shù)斜率=邊際進口傾向隨著可支配收入的

21、增加,進口也增加。二、 出口 可支配收入 出口 進口 凈出口100040010030020004002002003000400300100400040040005000400500-10010 0004001 000-60020 0004001 800-1400凈出口與可支配收入 單位:10億美元 較低收入水平時,凈出口為正;較高收入水平時,凈出口為負。 貿易也使AE曲線變得更為平坦。封閉經濟中,收入增加1美元時,總支出按邊際消費傾向增加;開放經濟中,收入增加1美元時,總支出按邊際消費傾向減邊際進口傾向增加。收入可支配收入消費投資政府凈出口總支出1 33310001050500100030028502 60020001950500100020036504 00030002850500100010044505 1253844360950010001651255 3334000375050010000525013 33310 00091505001000-6001005026 66620 000181505001000-140018250 總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