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39842-2021 集成電路(IC)卡封裝框架》是一項國家標準,旨在為集成電路卡(IC卡)的封裝提供統(tǒng)一的技術要求和規(guī)范。該標準適用于各種類型的IC卡,包括但不限于接觸式、非接觸式及雙界面卡等。其主要內(nèi)容涵蓋了術語定義、分類與標識、物理特性、電氣特性、機械特性以及環(huán)境適應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術語定義部分,明確了諸如“封裝”、“模塊”、“載體”等專業(yè)詞匯的確切含義,確保行業(yè)內(nèi)對相關概念的理解一致。對于IC卡的分類與標識,則是基于不同的應用場景和技術特點來劃分,并規(guī)定了相應的編碼規(guī)則,便于管理和識別。
物理特性和電氣特性方面,《GB/T 39842-2021》詳細描述了IC卡應具備的具體參數(shù)指標,如尺寸公差、材料選擇、電性能測試條件等,這些都直接關系到卡片能否正常工作及其使用壽命。此外,還特別強調(diào)了安全性和可靠性設計原則,比如抗靜電能力、耐溫濕度變化性能等,以保證IC卡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實際環(huán)境中穩(wěn)定運行。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21-03-09 頒布
- 2021-07-01 實施
文檔簡介
?ICS31.200L5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39842—2021
集成電路(IC)卡封裝框架
Itegratedcircuit(IC)cardpackagingframework
2021-03-09發(fā)布
2021-07-01實施
GB/T39842—2021
庫七七提供下載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半導體器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78)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山東新恒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朱林、邵漢文、王廣南、陳鐸。
I
庫七七提供下載
庫七七提供下載
GB/T39842—2021
集成電路(IC)卡封裝框架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集成電路(IC)卡封裝框架(以下簡稱IC卡封裝框架)的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包裝、貯存和運輸。
本標準適用于IC卡封裝框架,包括接觸式IC卡封裝框架和非接觸式IC卡封裝框架。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2423.2電工電子產(chǎn)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
GB/T2423.17電工電子產(chǎn)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a:鹽霧
GB/T2423.50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Cy:恒定濕熱主要用于元件的加速試驗GB/T2423.51—2020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e:流動混合氣體腐蝕試驗GB/T2828.1計數(shù)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
GB/T3922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汗?jié)n色牢度
GB/T13557印制電路用撓性覆銅箔材料試驗方法
GB/T16545—2015金屬和合金的腐蝕腐蝕試樣上腐蝕產(chǎn)物的清除
GB/T16649.2識別卡帶觸點的集成電路卡第2部分:觸點的尺寸和位置
GB/T16921—2005金屬覆蓋層覆蓋層厚度測量X射線光譜法
GB/T17554.1識別卡測試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測試
GB/T25933—2010高純金
GB/T25934—2010(所有部分)高純金化學分析方法
GB/T32642—2016平板顯示器基板玻璃表面粗糙度的測量方法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IC卡封裝框架ICcardpackagingframework
由絕緣材料與帶圖形的導電材料疊壓而成,是保護芯片的載體,也是芯片與外部設備進行信息交換的接口。
注:從數(shù)據(jù)傳輸方式上可分為單界面接觸式IC卡封裝框架、雙界面接觸式IC卡封裝框架和非接觸式IC卡封裝框架。
3.2
單界面接觸式IC卡封裝框架singlesideICcardpackagingframework
只能以接觸的方式,實現(xiàn)與外部設備信息交換的IC卡封裝框架。
3.3
非接觸式IC卡封裝框架contactlessICcardpackagingframework
只能以射頻等非接觸的方式,實現(xiàn)與外部設備信息交換的IC卡封裝框架。
3.4
雙界面IC卡封裝框架doublesideICcardpackagingframework
能夠通過物理直接接觸的方式實現(xiàn)與外部設備的信息交換,也可以通過射頻等非接觸的方式實現(xiàn)與外部設備的信息交換的IC卡封裝框架。
3.5
6PinIC卡封裝框架6PinICcardpackagingframework
GB/T16649.2規(guī)定的6個觸點(Cl、C2、C3、C5、C6、C7)的接觸式IC卡封裝框架。
注:見閣1、閣3?
3.6
8PinIC卡封裝框架8PinICcardpackagingframework
GB/T16649.2規(guī)定的8個觸點(Cl、C2、C3、C4、C5、C6、C7、C8)的接觸式IC卡封裝框架。
注:見閣2、閣4。
3.7
接觸面contactside
接觸式IC卡封裝框架傳遞信息時,1(3卡封裝框架上與外部設備接觸的導電體圖形表面。
3.8
壓焊面bondingside
接觸面的對立面,芯片的承載面,封裝面。
3.9
齒孔sprockethole
IC卡封裝框架每邊一排邊孔,設備通過此邊孔傳送IC卡封裝框架,并用于定位IC卡封裝框架的位置。
注:見圖1、圖2、圖3、圖4。
3.10
接觸塊contactpin
位于IC卡封裝框架接觸面上,包含GB/T16649.2規(guī)定觸點的導電體圖形。
注:見圖1、圖2、圖8、圖9?
3.11
腔孔cavity
位于IC卡封裝框架壓焊面的絕緣基材上,用于放置芯片的孔。
注:見閣3、閣4。
3.12
壓焊孔bondinghole
位于IC卡封裝框架壓焊面的絕緣基材上,用于壓焊金線的孔。
注:見閣3、閣4、閣8、閣9?
3.13
壓焊點bondingpad
位于雙界面IC卡封裝框架壓焊面上的導電體圖形,用于壓焊金線的金屬點。
注:見閣5、閣6、閣7、閣9。
庫七七提供下載
GB/T39842—2021
9
庫七七提供下載
3.14
壓焊塊bondingblock
位于雙界面IC卡封裝框架壓焊面上的導電體圖形,用于連接卡基天線的金屬塊。見閣5、閣6、閣7、閣10。
□
□
□
□
□
□
□
□
□
□
□
□
圖16Pin單/雙界面IC卡封裝框架接觸面
匚I
齒孔
C6
□
C2
C4
C1
C2
C3
C4
匚I
□
□
匚1
□
□
□
□
匚I
C6
C2
C了
C3
C1
C5
X
C2
C3
接觸塊
C6
C2
C7
C3
C8
C6
C7
"C6"
1- \
C2
C7
C3
C6一
'C2
C7
C3
C8
圖28Pin單/雙界面IC卡封裝框架接觸面
圖36Pin單界面IC卡封裝框架壓焊面
。0。
OO
。0。
□
□
□
□
O O □
。0。O O □
□
□
□
□
□
□
□
oo
°n°
ol o
oo
oo
°n°
o o
oo
oo
°n°
o_o
oo
圖48Pin單界面IC卡封裝框架壓焊面
□
□
□
□
□
□
□
O O
oo
□
HF
O O
xnnP
oo
□
焊接塊
O O
oo
HFnx
oo
oo
□
-CT
壓焊點
oo
O —■
oo
oo
□
圖56Pin雙界面IC卡封裝框架壓焊面
□
□
□
—£
醒
gg;
OESE13Onr
Ba:391
2i—1
a
□
□
□
壓焊點
□
□
□
□
□
□
□
□
□JL£
agi
a
□
焊接塊
乜、
冇-
□
□
□
■^1
^kuiuuj
En;3nl
nr
□
壓焊孔
□
□
□
n
□
□
□
□
&~11~i2
ae
□
>§i
□
□
nr
□
□
□
圖68Pin雙界面IC卡封裝框架壓焊面
圖7非接觸式IC封裝框架
4技術要求
4.1集成電路(IC)卡封裝框架結構
4.1.1單界面接觸式IC封裝框架截面圖見圖8。
圖8單界面接觸式IC封裝框架截面圖
4.1.2雙界面接觸式IC封裝框架截面圖見圖9。
圖9雙界面接觸式IC封裝框架截面圖
4.1.3
非接觸式IC封裝框架截面圖見圖10。
表面處理層
導電金屬層
絕緣材料層
圖10非接觸式IC封裝框架截面圖
4.2外形尺寸及公差
接觸塊最小尺寸及位置應符合GB/T16649.2中觸點尺寸和位置的規(guī)定。外形尺寸及公差見表1。
外形尺寸標注7K意圖見圖11、圖12、圖13。
17
ooQO
□S2
□
□
□
oooO
□
表1外形尺寸及公差
參數(shù)
單位
標稱值
符號
公差
IC卡封裝框架總厚度
mm
—
—
±0.02
IC卡封裝框架寬度
mm
35
士0.075
X向齒孔中心距離
mm
4.75
Sp
±0.03
y向齒孔中心距離
mm
31.83
Sc
±0.02
齒孔徑
mm
1.422
±0.05
X向腔孔中心距離
mm
—
cx
±0.02
Y向腔孔中心距離
mm
—
cy
±0.02
齒孔中心到框架邊距離
mm
1.585
Se
士0.075
腔孔到參考點距離
mm
—
BX,By
±0.02
壓焊孔、腔徑
mm
—
—
±0.02
X向36個齒孔間距
mm
171
L
士0.2
接觸塊到參考點距離
mm
—
Xi
士0.075
mm
—
Yi
士0.075
導線間距
mm
>0.25
±0.05
mm
<0.25
b.
±0.03
不良品標記孔徑
mm
1.5
A
±0.1
不良品標記孔到參考點距離
mm
—
x2
±0.1
mm
—
Yz
±0.1
參考點
圖11外形尺寸1
圖12外形尺寸2
圖13外形尺寸3
4.3鍍層
4.3.1鍍層厚度
鍍層厚度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
表2鍍層厚度
代號
接觸面
pim
壓焊面(不包括腔孔)
ptm
Ni
Au
Ni
Au
P
1.4?3.0
閃鍍(Flash)
3?8
0.2?0.5
T
1.4?3.0
0.013?0.03
3?8
0.2?0.5
M
1.4?3.0
0.025?0.08
3?8
0.2?0.5
L
1.4?3.0
0.030?0.08
3?8
0.2?0.5
S
1.4?3.0
0.050?0.15
3?8
0.2?0.5
D
2.0?6.0
0.060?0.15
3?16
0.2?0.6
G
2.0?6.0
0.100?0.20
3?16
0.3?0.6
W
2.0?6.0
0.150?0.20
3?16
0.35?0.7
其他
按客戶要求
按客戶要求
按客戶要求
按客戶要求
4.3.2金屬層表面粗糙度
金屬層表面粗糙度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
表3金屬層表面粗糙度
參數(shù)
指標
接觸面金屬層粗糙度
(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3
壓焊面金屬層粗糙度
只z(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4Mm
GB/T39842—2021
4.3.3鍍金層純度
鍍金層純度應符合GB/T25933—2010的規(guī)定。
4.4金屬層剝離強度
金屬層與絕緣層的剝離強度應不小于1N/mm。
4.5外觀要求
4.5.1單個IC卡封裝框架表面平整度
單個IC卡封裝框架表面平整度應不大于50Mm。
4.5.2 35mm寬度IC卡封裝框架翹曲
35mm寬度IC卡封裝框架翹曲應不大于1mm。
4.5.3壓焊孔表面平整度
壓焊孔表面平整度應不大于10//m。
4.5.4腔孔表面平整度
腔孔表面平整度應不大于30//m。
4.5.5壓焊孔、腔孔溢膠最大值
壓焊孔、腔孔溢膠最大值E應不大于100見圖14。4.5.6壓焊孔、腔孔毛刺最大值
壓焊孔、腔孔毛刺最大值M應不大于100gm,見圖15。
圖14胞,膠不意圖
圖15毛刺示意圖
4.5.7鍍層外觀
鍍層表面應致密、平滑、色澤均勻呈鍍層本色,不準許有起泡、玷污、斑點、水跡、異物、發(fā)花、短路、斷路等缺陷。應無明顯污點、脫落、鍍層漏鍍、鍍層劃痕。
4.6可靠性
4.6.1耐溫性
耐溫性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
9
表4耐溫性
項目
試驗條件
合格判據(jù)
高溫錫焊
溫度288°C±5°C,持續(xù)時間10s
導電金屬與絕緣材料不分層
溫度穩(wěn)定性
溫度260°C±5°C,持續(xù)時間3min
導電金屬與絕緣材料不分層
恒定濕熱
溫度85°C,相對濕度85%,持續(xù)時間504h
導電金屬與絕緣材料不分層
高壓蒸煮
溫度121°(2士2°C,絕對氣壓0.2MPa,相對濕度100%,持續(xù)時間24h
導電金屬與絕緣材料不分層
24h后金屬層剝離強度大于0.2N/mm
4.6.2耐化學性
人工汗液的配制方法應符合GB/T3922的規(guī)定。耐化學性應符合表5的規(guī)定。
表5耐化學性
項目
合格判據(jù)
5%氯化鈉溶液浸泡1min
外觀無明顯變化
5%乙酸溶液浸泡1min
外觀無明顯變化
5%碳酸鈉溶液浸泡1min
外觀無明顯變化
60%乙醇溶液浸泡1min
外觀無明顯變化
10%蔗糖溶液浸泡1min
外觀無明顯變化
FuelB(ISO1817)浸泡1min
外觀無明顯變化
50%的乙燔乙二醇浸泡1min
外觀無明顯變化
人造汗液堿溶液浸泡24h
外觀無明顯變化
人工汗液酸溶液浸泡24h
外觀無明顯變化
4.6.3鹽霧
鹽霧應符合表6的規(guī)定。
表6鹽霧
項目
表面厚度代號
合格判據(jù)
鹽霧試驗(24h)
全部
水洗后,表面電阻<500mQ
鹽霧試驗(48h)
P、T
酸洗后,腐蝕點<100個/cm2
鹽霧試驗(96h)
M、L、S、D、G、W、其他
酸洗后,腐蝕點<100個/cm2
4.6.4流動混合氣體腐蝕
流動混合氣體濃度應符合GB/T2423.51—2020中表1方法1的規(guī)定。
流動混合氣體腐蝕96h,酸洗后腐蝕點<100個/cm2。
10
庫七七提供下載
GB/T39842—2021
5檢驗方法
5.1外觀檢驗方法
5.1.1檢驗環(huán)境
檢驗人員在檢驗IC卡封裝框架外觀時,應在10萬級的潔凈室中,穿無塵衣、戴無塵帽、戴口罩、戴手指套,不能直接用手去觸摸IC卡封裝框架表面,避免因裸手接觸造成IC卡封裝框架污染。
5.1.2目測方法
IC卡封裝框架檢驗時,應使用專用的、配有電機和光源的框架檢驗工作臺,工作臺應干凈,平整。檢驗時應在光源下,距IC卡封裝框架30cm?40cm,眼睛與集成電路(IC)卡封裝框架表面保持±30°的角度,進行目測,見圖16。
光源檢測人員
圖16目測
5.1.3外觀測量方法
外觀測量方法按表7的規(guī)定。
表7外觀測量方法
檢驗項目
檢驗要求章條號
檢驗方法
外形尺寸及公差
4.2
使用滿足測量精度的量具或工具進行測量
鍍層厚度
4.3.1
按GB/T16921—2005測量
金屬層剝離強度
4.4
按GB/T13557測量
金屬層表面粗糙度
4.3.2
按GB/T32642—2016測量
鍍金層純度
4.3.3
按GB/T25934—2010測量
5.2可靠性檢驗方法
可靠性檢驗方法按表8的規(guī)定。
表8可靠性檢驗方法
檢驗項目
檢驗要求章條號
檢驗方法
耐溫性
4.6.1
按附錄A進行高壓蒸煮測試按GB/T2423.2進行溫度穩(wěn)定性測試按GB/T2423.50進行恒定濕熱測試按附錄B進行高溫錫焊測試
11
庫七七提供下載
GB/T39842—2021
表8(續(xù))
檢驗項目
檢驗要求章條號
檢驗方法
耐化學性
4.6.2
按GB/T17554.1測試
鹽霧
4.6.3
按GB/T2423.17.GB/T16545—2015測試
流動混合氣體腐燭
4.6.4
按GB/T2423.51—2020,GB/T16545—2015測試
6檢驗規(guī)則
6.1檢驗分類
檢驗分為:
a) 出廠檢驗;
b) 型式檢驗。
6.2出廠檢驗
6.2.1檢驗批
一個檢驗批應由相同類型,在相同的條件下,采用相同原材料和工藝生產(chǎn),并在同一時間內(nèi)提交檢驗的產(chǎn)品組成。
6.2.2抽樣方案
應按GB/T2828.1規(guī)定的一般檢查水平II和一次正常抽樣方案,從提交的檢驗批中按表9規(guī)定隨機抽取試樣。
表9抽樣
分組
檢驗項目
檢驗要求章條號
出廠檢驗
型式檢驗
抽樣方案
A組
外觀要求
4.5
100%
50/0
B組
外形尺寸及公差
4.2
AQL=0.65
50/0
鍍層厚度
4.3.1
金屬層剝離強度
4.4
金屬層表面粗糙度
4.3.2
鍍金層純度
4.3.3
耐溫性
4.6.1
耐化學性
4.6.2
鹽霧
4.6.3
流動混合氣體腐蝕
4.6.4
6.2.3檢驗程序
應按表9規(guī)定進行檢驗。
12
庫七七提供下載
GB/T39842—2021
A組檢驗100%進行,剔除不合格品;B組檢驗從通過A組檢驗的檢驗批中,按表9規(guī)定抽樣進行。
6.2.4判定
一個或多個試樣有一項或多項檢驗未通過表9規(guī)定的檢驗,則判定為不合格。
6.2.5拒收批
若檢驗批中不合格品數(shù)大于表9中AQL值所對應的允許不合格判定數(shù)時,則加倍抽樣,對不合格項目進行復檢,若復檢仍不合格時,則判定該批不合格。
6.3型式檢驗
6.3.1通則
下列情況之一者,應進行型式檢驗:
a) 新產(chǎn)品生產(chǎn)試制定型鑒定;
b) 正式生產(chǎn)后,原材料、工藝等發(fā)生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chǎn)品性能時;
c) 產(chǎn)品停產(chǎn)3個月及其以上,恢復生產(chǎn)時;
d) 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檢驗存在較大差異時。
6.3.2抽樣方案
按表9規(guī)定。
6.3.3檢驗程序
應按表9規(guī)定進行檢驗。
50個試樣先進行A組檢驗,經(jīng)A組檢驗合格后,再進行B組檢驗。
B組的檢驗項目應按有關產(chǎn)品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進行。
6.3.4判定
一個或多個試樣有一項或多項檢驗未通過表9規(guī)定的檢驗,則型式試驗不合格。
7包裝規(guī)格
7.1包裝
IC卡封裝框架以卷狀的形式,中間加隔離膜進行包裝后,再用塑料袋包裝進行抽真空。每兩卷為一箱,標簽標識向上。
注:如有特殊要求,以與客戶簽訂的訂單合同為準。
7.2標簽
每盤IC卡封裝框架均需帶有標簽。標簽上須標明以下內(nèi)容:
a) 制造單位名稱(或商標);
b) 客戶產(chǎn)品編號;
c) 廠內(nèi)產(chǎn)品編號;
d) 合格數(shù)和缺陷數(shù);
e) 接頭數(shù);
f) 批號;
g) 表面處理日期;
h) 合格章。
8貯存
IC卡封裝框架原包裝密封儲存且符合以下貯存條件,保質期12個月(從表面處理日期開始):
a) 溫度:20°C±5°C。
b) 相對濕度:50%±10%。
c) 無腐蝕性污染(如H2S、SO2、NaCl)。
9運輸
IC卡封裝框架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外包裝不應破損,注意輕拿輕放,不能投擲、重壓,避免日曬雨淋。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高壓蒸煮試驗
A.1目的
在高壓蒸汽條件下,以加速的方式評價導電金屬層與絕緣材料層的抗潮濕能力。
A.2設備
A.2.1高壓蒸汽試驗箱,工作區(qū)域絕對氣壓達到0.2MPa(2bar),并有壓力和溫度指示裝置。
A.2.2試驗箱用水的電阻率應大于500O?m。
A.2.3試驗箱結構牢固,并有安全裝置,以保證試驗安全進行。
A.2.4放置試樣架在實驗過程中不應被水浸淹,同時水也不能濺到試樣上。
A.3試驗條件
試驗條件如下:
a) 試驗溫度:121°C±2°C;
b) 試驗壓力:絕對氣壓0.2MPa;
c) 試驗濕度:相對濕度100%;
d) 試驗時間:24h。
A.4試驗程序
A.4.1初始檢測
對試樣進行外觀檢查(必要時做金相分析),確保導電金屬與絕緣材料不分層。
A.4.2試驗方法
將試樣放在試驗架上,當試驗箱的溫度、壓力滿足A.3的試驗條件時,開始計時,到達設定時間24h后,將試樣取出。
A.4.3恢復
將試樣在正常氣候條件下恢復24h。
A.4.4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2025年魯人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冀教版選修3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科版選修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統(tǒng)編版2024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粵教滬科版七年級科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貿(mào)易融資合同-利率計算與利息收益分配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商法擔保合同法律咨詢與培訓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苗圃基地苗木良種選育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原創(chuàng)音樂作品錄制授權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板木枋庫存管理及分銷合同3篇
- (高清版)JTGT 3360-01-2018 公路橋梁抗風設計規(guī)范
- 小紅書違禁詞清單(2024年)
- 胰島素注射的護理
- 云南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基本素質評價表
- 2024年消防產(chǎn)品項目營銷策劃方案
- 聞道課件播放器
- 03軸流式壓氣機b特性
- 五星級酒店收入測算f
- 大數(shù)據(jù)與人工智能ppt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英語Unit1 單元設計
- GB/T 9109.5-2017石油和液體石油產(chǎn)品動態(tài)計量第5部分:油量計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