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文言文_第1頁
七年級下冊文言文_第2頁
七年級下冊文言文_第3頁
七年級下冊文言文_第4頁
七年級下冊文言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陌上桑漢樂府日出東南隅y yd,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f fa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X X桂枝為籠鉤。頭上倭w w6墮duduo髻j j 耳中明月珠;緗xixi a n n綺q qi為下裙,紫綺為上襦r r d 行者見羅敷,下?lián)跧 I 0髭zizi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zhuzhu 6帩qiqi 0 0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chch躕chch d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shsh a?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绷_敷年幾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笔咕x羅敷:寧n n ngng可共載z z d d不f f o ? ”

2、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余騎j j 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I I駒j j a青絲系j j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 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lili n n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q qa。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薄驹~語解釋】陌上桑:陌上:田埂上。桑:桑林。東南隅:指東方偏南。隅,方位、角落。我國在 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漸偏南,所以說日出東南隅。喜蠶桑:很會養(yǎng)蠶采桑。喜,有的本子作善”。青絲為籠系:用黑色的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籃子。系,絡繩(纏繞籃子的繩子)?;\鉤:一種工具:。采桑用來鉤桑

3、枝,行時用來挑竹筐。倭墮髻:即墮馬髻,發(fā)髻偏在一邊,呈墜落狀。倭墮,疊韻字。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huán)。明月珠,一種大個兒的寶珠。緗綺: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織品。襦:短襖。下?lián)埙陧殻悍畔聯(lián)樱瑩崮樱ê拖陆釉娋涠际切稳菘吹脤缟瘢?。捋,撫摸。髭,嘴唇上方的胡須。須:下巴上長的胡子。脫帽著帩頭:把帽子脫下,只戴著紗巾。古代男子戴帽,先用頭巾把發(fā)束好,然后戴帽。著,戴。帩頭,古代男子束發(fā)的頭巾。(但):只是。 坐:因為,由于。使君:漢代對太守、刺史的通稱。五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馬拉的車。漢朝太守岀行用五匹馬拉車。踟躕:徘徊不前的樣子。又作 踟躇”。姝:美麗的女子。謝:這里是 請問”的意思

4、。 寧 可:愿意。 (不):通假字,通 否”。一何:何其,多么。 東方:指夫婿當官的地方。 千余 騎:泛指跟隨夫婿的人。 居上頭:在行列的前端。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何用:用什么(標記)。驪駒:黑色的小馬。這里指馬。 驪):純黑色 黃金絡馬頭:馬頭上戴著金黃色的籠頭。、鹿盧劍:劍把用絲絳纏繞起來,像鹿盧的樣子。鹿盧,即轆轤I d d井上汲水的用具。千萬余:上千上萬(錢)。小吏:太守府的小官。有的本子作 小史”。朝大夫:朝廷上的一種高等文官。漢代宮名,大夫。 侍中郎:岀入宮禁的侍衛(wèi)官。專城居:作為一城的長官(如太守等)。專,獨占。 白皙:指皮膚潔白。鬑鬑頗有須:胡須稀疏而長,須發(fā)疏薄的樣子。白

5、面有須,是古時候美男子的標準。頗;稍微。盈盈:儀態(tài)端莊美好。(冉冉):走路緩慢。公府步:擺官派,踱方步。殊:出色,與眾不同,非同一般。致詞:同致辭”,即答語?!竟沤癞惲x】11但坐觀羅敷(坐),古義:因為。今義:坐下。22使君謝羅敷(謝),古義;請問。今義;感謝,道謝。作品譯文太陽高掛在東南角,照到了我秦氏的樓房。秦家有位美麗的姑娘,她的名字叫羅敷。羅敷喜 愛養(yǎng)蠶采桑,經常到城南角采桑。青綠色的絲繩系在籃子上,用桂樹枝做籃子上的提柄。頭上梳 著墮馬髻,耳上掛著明月珠環(huán)。下穿淡黃色的裙子,上穿紫色的短襖。路上行人看到了羅敷,放 下?lián)訐崮陧?。少年看到了羅敷,就脫下帽子整理發(fā)巾。耕田的忘了犁耙,鋤

6、地的忘了鋤頭。 耕鋤者歸來相互抱怨耽誤了勞作,只因看羅敷(的美貌)。太守從南方騎著馬走了過來,五匹馬拉的車徘徊不前。太守派個小吏前往問是誰家的女子, 回答說:“秦家有位美麗的女子,她的名字叫羅敷?!碧赜謫枺骸罢垎柫_敷今年幾歲?”小吏 回答說:“二十歲還不到,卻比十五歲要大些?!碧貑柫_敷:“能與我坐一輛車走嗎?”羅敷 上前對太守說:“太守怎么這么愚鈍!太守有自己的妻子,羅敷有自己的丈夫。 東方岀現(xiàn)了一千多車騎,我的夫婿就在最前頭。用什么來辨識我的丈夫?那白馬后面跟著 黑色的小馬。馬尾上系著黑色的絲帶,馬頭用黃金絲支撐的網(wǎng)狀物兜著。腰中佩著鹿盧劍,可值 千萬余。十五歲就做了府中的小官,二十歲在

7、朝為大夫。三十歲官拜侍中郎,四十歲做了一城的 太守。夫婿有潔白的皮膚,臉上長著疏朗的胡須。從從容容地邁著方步,在府衙里慢慢走著。在座有幾千人,都說我的丈夫與眾不同??!”觀滄海 東漢曹操東臨碣(jiji論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d d onon d d dndn),山島竦峙(s s o ngng zhzh。-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zaza),歌以詠志。作者簡介:曹操,(155-220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瞞。東漢末年杰岀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漢族。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

8、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碣(jiji 石:山名。公元207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與此。何:多么。 澹澹(denden d dd):水波搖蕩的樣子。竦 峙(s songng zhzh) 1高高聳挺立。竦通 聳”,高。峙:挺 立。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星漢:銀河。 幸:慶幸。至:極。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詠志:即表達心志。譯文: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

9、出發(fā)的。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最后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是樂府詩結尾的一種方式。背景:建安十二年(207207),曹操率領大軍征伐當時東北方的大患烏桓。這是曹操統(tǒng)一北方大業(yè)中的一次重要戰(zhàn)爭。 遠征途中,他寫下了樂府歌辭 步出夏門行這一組詩包括五個部分, 開頭為 艷”辭,即序詩,以下各篇分別取詩句命名,依次為觀滄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龜雖壽。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是建安時代描寫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國古典

10、寫景詩中出現(xiàn)較早的名作之一。龜雖壽曹操神龜雖壽, 猷y6u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j j伏櫪l l j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注釋11該詩作于建安十二年(207207),這時曹操五十三歲。這首詩是步出夏門行的最后一章。詩 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于一爐,表現(xiàn)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22神龜”二句:神龜雖能長壽,但還有死亡的時候。 神龜,傳說中的通靈之龜,能活幾千歲。 壽,長壽。33竟:終結,這里指死亡。4.4.騰蛇”二句:騰蛇即使能乘霧升天,最終也得死亡,變成灰土。騰蛇,傳說中與龍同類的 神物,能騰

11、云駕霧。55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66已:停止。 77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暮年:晚年。88盈縮:原指人的壽星的長短變化,現(xiàn)指人壽命的長短。盈,滿,引申為長。縮,虧,引申為短。99但:僅,只。10.10.養(yǎng)怡:保養(yǎng)身心健康。11.11.永:長久。永年:長壽,活得長。1212幸甚至哉:兩句是合樂時加的,跟正文沒關系,是樂府詩的一種形式性結尾。1313櫪:馬棚。譯文神龜?shù)膲勖m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騰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fā)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12、,只要自己調養(yǎng)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我非常高興,要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宣州謝朓(titi a樓餞別校(jiji 0 0)書叔云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f f)俱懷逸興(xngxng)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zhzh a (散發(fā)弄扁(pipi 舟。譯文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

13、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 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舉起酒杯痛飲, 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十斗為一石。(古時候念dmdm,現(xiàn)在念ShShi譯文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酒漿,(1212)歲晏(y ye):歲末。晏,盡。夜里刮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fā)黃。相互跟隨給在田里勞動的人送去,收割小麥的男子都??!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fā), 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隱江湖)罷了。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

14、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通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背景:望岳寫的是 泰山。開元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736-740736-740 )間,杜甫在齊、趙一帶漫游,寫了這首詩,當時他還沒有登過泰山。觀刈(y y麥作者:(唐)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I I o ngng黃。婦姑荷(h h 0簞(d dan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xixi a ngng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zhuzhu 6)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b bi ngng遺穗(susu ),左臂懸敝(b b筐。聽其相顧言

15、,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shushu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I I無祿(I I jh三百石(denden),歲晏(yenyen)有余(y yd)糧, 念此私自愧(kuku,盡日不能忘。注釋:(1 1)刈(y y:割。(2 2)隴:同 壟”田埂,這里泛指麥地。(3 3)覆隴黃:小麥黃熟時遮蓋住了田埂。覆:蓋。(4 4)婦姑:媳婦和婆婆,這里泛指婦女。荷(h he)簞(d dan食(shsh :擔著圓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簞食:竹籃盛的食物。 童稚攜壺漿:小孩子提著用壺裝的飲料。漿:古代一種略帶酸味的飲料,有時也可以指酒。餉(xixi a ngng田:給在田里勞動的人送飯。

16、丁壯:年輕力壯的男子。南岡:地名。(5 5)足蒸暑土氣:雙腳受地面熱氣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6 6)惜:珍惜舍不得浪費。(7 7)秉(b bi ngng遺穗:握著從田里拾取的麥穗。敝:破。 (8 8)相顧言:指互相訴說。(9 9)輸稅:繳納租稅。(1010 )曾不:從未。(1111)吏祿三百石(dmdm ):當時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約是三百石米。石: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在南岡。 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受炎熱的陽光烘烤。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在割麥者旁邊,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 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

17、人都為她感到悲傷。因為繳租納稅,家里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 饑腸。現(xiàn)在我有什么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余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雁門太守行(x xi ngng)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cucui ), ,甲光向日金鱗(I I i n n)開。 角(jiji d o o)聲滿(m mdn n)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juju d n n)紅旗臨易水,霜重(zhzh o ngng)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xixi e )玉龍為君死。【注釋】雁門太守行(古樂府曲調名)黑云:厚厚的烏云。這里指攻城敵軍的氣勢。 摧:毀

18、壞。這句形容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機形勢。 甲光:鎧甲迎著太陽閃出的光。甲,指鎧甲,戰(zhàn)衣。金鱗:形容鎧甲閃光如金色魚鱗。金:像金子一樣的顏色和光澤。角:古代軍中一種吹奏樂器,也是古代軍中的號角。塞上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濃艷得近似紫色。燕脂:即胭脂,一種紅色化妝品。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胭脂凝成。據(jù)說長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臨:抵達。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縣,向東南流入大清河。塞上”一作 塞土”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戰(zhàn)鼓聲沉悶而不響亮。聲不起:形容鼓聲低沉;不高揚。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戰(zhàn)國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臺上,以招聘人材、招攬隱士。玉

19、龍:指一種珍貴的寶 僉V,這里代指劍。【譯文】敵軍似烏云壓進,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陽光照射在魚鱗一般的鎧甲上,金光閃閃。號角的聲音在這秋色里響徹天空; 塞上泥土猶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濃艷得如紫色。寒風卷動著紅旗,部隊悄悄臨近易水;凝重的霜濕透了鼓皮,鼓聲低沉,揚不起來。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操寶劍甘愿為國血戰(zhàn)到死!望江南溫庭筠晚唐詩人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全詩釋:清晨剛剛梳洗完畢,就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 憑靠欄桿望穿眸子。 大江之上,千帆駛過, 偏偏不見心上人的歸舟,夕陽脈脈(m mo)無言,東流江水悠悠不盡,(失望之情涌上心頭)愁腸寸斷在白蘋洲。賞

20、析:這首詞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抑或情人,于理解詞意并無大礙)歸來的思婦形象,意思直白,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讀出它的精妙之處,還是需要仔細琢磨一番的。本詞是一首閨怨詞,寫思婦登樓遠眺,望人不歸。李煜【南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譯文: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樓上昨天夜里又刮來了春風,在這皓 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若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 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

21、滾東流。虞美人賞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絕命詞。相傳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宗聞之大怒, 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xiàn)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浣溪沙晏殊(宋代詞人)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譯文:我邊聽著小曲邊飲酒,十分愜意悵然的自我派遣著心中的愁緒. .不自覺得由眼前的舊亭臺引起今昔的聯(lián)想,產生了時光與年華易去難留的淡淡愁思,于是面對西下的夕陽發(fā)出幾是才能回來的感嘆我面對花殘燕歸的景象,傷春嘆老之情更為濃烈. .既為花

22、的凋落而無可奈何, ,又傷感燕子的歸來. .只有一個人在小園落花飄香的 小路上獨自徘徊流連,感到惆悵不安孤獨寂寞,無法排解。被稱為 千古奇偶”的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 天涯。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 譯文;枯藤纏繞的老樹的枝干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飄蕩著炊煙的幾戶人家。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一位騎著瘦馬的游子緩緩前行。夕陽早已往西沉下來,漂泊未歸的游子還在極遠的地方。題目:天凈沙”曲牌名。 秋思”秋天里的思念

23、。題眼是 思”。秋”是特定時節(jié), 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內容。 此曲被后人稱為 秋思之祖”。山坡羊潼關懷古(元)張養(yǎng)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chcuchcu躇(chch。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ququa萬間(里)都做了 lele 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注釋:山坡羊一一曲牌名,決定這首散曲的形式;潼關懷古”才是標題。譯文: :像是群峰眾巒在這里會合,像是大浪巨濤在這里發(fā)怒,(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潼關地勢堅固。遙望古都長安,思緒起起伏伏。途經秦漢舊地,引岀傷感無數(shù),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 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還受苦。與朱元思書南朝梁文學家吳均風煙

24、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pipi a o o)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tutu a n n)甚箭, 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mimi a o o),爭高直指,千百成 峰。泉水激石,泠泠(I I i ngng)作響;好鳥相鳴,嚶嚶(y y 1 ngng)成韻。蟬則千轉 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yuyud n n)飛戾(I I 1 )天者,望峰息心;經綸(I I u n n) 世務者,窺(kuku 1 )谷忘反。橫柯(k ke)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 見日。譯文:(江面上)煙霧都消散盡凈

25、,天空和遠山呈現(xiàn)岀相同的顏色。(船)隨著江流漂流蕩漾,任憑船兒東西漂泊。從富陽市到桐廬縣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異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江水呈青綠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動的魚,細小的石子,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那飛騰的)急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猛似奔馬。兩岸的高山,都生長著讓人看了有寒意的樹,(這些高山)憑借著(高峻的)地勢,奮力直上,(仿佛)互相爭著往高處和遠處發(fā)展, 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這樣就)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沖擊著石頭, 發(fā)出泠泠的聲響;美麗的鳥兒相和啼鳴,鳥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不斷的鳴叫,猿猴也長久的不停 的啼叫。那些像鳶(極力追求名利的人)攀高的人,看

26、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平息熱衷于追逐名利的心;那 些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住陽光,即使是 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還可以見到陽光。通假字: 蟬則千轉不窮 轉:通 囀” (zhucnzhucn),意為鳥婉轉地叫,此處指蟬鳴聲。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反:通 返”,意為返回。 有時見日 見:通 現(xiàn)”意為顯現(xiàn)三峽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出。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 白帝,幕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隨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

27、,貝U U 素湍綠譚,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淑其間,清榮峻茂, 良多趣味。每至晴出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容傳 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在三峽七百里江流的范圍以內,兩岸高山連綿不絕,沒有一點空缺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 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不能通行。有時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須急 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岀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兩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長 風,也不像這樣快。至打春天和冬天的時候,白色的急流,碧

28、綠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 長著姿態(tài)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里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橫生。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霜的早晨, 樹林和山澗清涼和寂靜,常有在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 聲音接連不斷, 凄涼怪異,空曠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歌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馬說 韓愈唐代馬說是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一篇文章,原為韓愈所作雜說的第四篇,大約作于貞 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795800800)。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 沒人才的強烈憤慨。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

29、上某些問題的觀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同只”,發(fā)只”的音)辱于奴隸人之手,駢(pipi血)死于槽(C C dDdD)W( I I 1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shsh或盡粟(s s 石(古音為shsh 今音為dondon)。 食(s s)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 s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sh j不 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xi 0),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 s)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 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 y ?其 真不知馬也。譯文:世上先有伯樂, 這以后才有千里馬。 千里馬經常有, 但是伯樂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很名 貴的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埋沒,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以千里馬著稱。日行千里的馬, 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 飼養(yǎng)馬的人不懂得根據(jù)千里馬能日行千里 的特點來喂養(yǎng)它。這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飽, 力不足, 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不能顯 現(xiàn)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 ?鞭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