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赤壁賦教學設(shè)計赤壁賦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2) 知識與技能(1)體會本文的感情變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點;(2)理解本文“以文為賦”的體裁特點。2.過程和方法(1)熟讀成誦,品味藝術(shù)手法和語言特點;(2)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與能力;(2)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熱愛自然的情懷。教學重難點1. 學習和積累有關(guān)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2.了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yōu)美的寫作特色及語言運用的妙處;3.體會景、情、理三者內(nèi)在的聯(lián)系。課時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要點:1.解題,了解作者及相關(guān)背景史實; 2.正音,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初步感
2、知課文。、 3.講解1、2兩段。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1、 導入(1)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文,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來認識一位古人,了解一段史實,學習一種文體,感受一種胸襟和氣度。這篇文章就是赤壁賦。(板書題目)2、 作者及相關(guān)背景知識簡介1. 蘇軾及“烏臺詩案”師:赤壁賦作者是誰?(蘇軾)那么同學們了解蘇軾多少呢?(同學起來發(fā)言,老師總結(jié)整理)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知識分子家庭,七歲知書,十歲能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中同榜進士,世稱“三蘇”,但以蘇軾
3、的影響為最大,他是北宋杰出的詩人、詞人和散文家。蘇軾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實行新法,蘇軾極力反對,便請求外調(diào),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新法實行得很有成績,元豐二年(1079)那些曾經(jīng)依附過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蘇軾對新政不滿的詩句,彈劾蘇軾,害他坐牢。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獄“烏臺詩案”。蘇軾被捕入獄,后來又被貶到黃州,在黃州生活的這七年,對蘇軾一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黃州團練副使僅僅是個虛名,沒有實權(quán)。于是他在黃州城東開墾了十畝荒地,田邊造了一間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樂,偶爾也去爬爬山,劃劃船。赤壁賦就是他在游了赤壁(事實上不是三國中的赤壁,而是赤鼻磯)以后寫下的,
4、同時期的還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后赤壁賦。(二)關(guān)于“賦”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zhì)。其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語言上多使用駢句和對偶,手法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赤壁賦既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那種詩的特質(zhì)和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diào)和手法,駢散結(jié)合,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因而文章特別適合吟誦。3、 朗讀,正音1) 欣賞赤壁賦錄音朗讀(提醒學生注意讀音、斷句和語氣);2) 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4、 解析課文4、 老師串講第一段,在情景設(shè)置的基礎(chǔ)上,疏通文意,強調(diào)重點字詞的解釋,適時請同學起來翻譯或回答問題。5、 學生回答下面幾個問題:1.赤壁
5、之景到底怎么樣?找出描寫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萬頃之茫然。2.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風月無邊的赤壁秋景圖。 明確: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幽雅而寧靜,蒼茫而朦朧,風月無邊,秋景如畫。3.“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這清幽朦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些詞句最能直接傳達這種泛舟秋江的心情? 明確:“誦”、“歌”,表現(xiàn)出泛舟秋江賞美景的愉悅;“縱”有聽憑、隨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無邊際的江水中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于是“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弊髡邔懽约涸谶|闊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蕩的太空中乘風飛行,毫無
6、阻礙簡直就要遠離人世,飄飄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五、老師總結(jié)師:第一段以寥寥幾筆勾勒出了作者于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白風清、水天相連的景象,并抒發(fā)了作者對此景象的感受??梢钥闯?,蘇軾在剛剛開始游玩的時候的情感基調(diào)是樂。好請同學們根據(jù)我黑板上的一點點提示,試著背誦第一段。6、 作業(yè)查字典,解釋第一段中所有“之”的用法和意義,并寫在作業(yè)本子上面。PS:板書設(shè)計赤壁賦蘇軾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景色1 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活動 舉酒屬客 誦 歌 景色2 東山之上 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活動 縱 凌 感受 遺世獨立 羽化登仙赤壁賦第二課時5、 復(fù)習式導入 學生背誦第一段。師:蘇子秋
7、夜蕩舟,風月無邊,他感到很快樂,快樂了就要喝酒,喝酒喝得高興了就開始唱歌。(借此引入第二段的學習)6、 賞析第二段師講: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坝谑恰笔遣皇墙裉煳覀冋f的“于是”呢?(學生思考回答,老師明確)不是,于,在;是,這,解釋為“在這時候”。在這個時候,喝酒喝得很高興,扣舷而歌之,你看他是怎么唱的?敲打著船舷而唱。那么唱什么呢?請大家把歌詞內(nèi)容大聲齊讀出來(學生讀):“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惫鹉咀龅蔫√m木做的槳,棹是什么意思?(生答船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怎么解釋?課文注釋有,請大家仔細看一下,溯,是逆水而上,我們現(xiàn)在不是有“回溯”一詞么?
8、渺渺兮,悠遠的樣子,兮,的樣子。望美人兮天一方,這個望是什么意思?(生答眺望)那么在第一句話中,七月既望,那里的望又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農(nóng)歷每月十五)師講:大家看這個歌詞有誰的風格?生答:屈原的風格,像屈原的離騷。師講:你們有沒有讀過離騷?(學生回答沒有)司馬遷說:屈原的離騷,“猶離憂也”。什么意思呢?是屈原遭遇憂愁的時候所作的。在蘇軾看到這個美景,心情比較舒暢的時候,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有屈原味道的歌。大家注意歌詞的最后一句“望美人兮天一方”這里的美人是什么意思?(生答圣君賢臣或美好理想)你們注意到了沒有,在屈原的作品里常常有一種比喻,用鮮花香草來比喻(引導學生說出內(nèi)容)高潔的品質(zhì)或圣主明君,
9、然而這里蘇軾也想到了這個,難道說蘇軾的心中也有隱憂微愁嗎?他也不如意嗎?這就讓我們想到上節(jié)課講到過的一個內(nèi)容,蘇軾被貶黃州,政治上很不如意,所以他心中很郁悶。師講:由于蘇軾心中有這樣的悲情,所以才能唱出這樣的歌,聽出這樣的聲。什么樣的聲?(生答簫聲)什么樣的簫聲?(見原文描述)好我們來看這幾句,客有吹洞簫者,者,的人。這是一個定語后置句。(補充前面的“萬頃之茫然”)倚歌而和之,聽到我唱歌了,那客人就按著曲調(diào)伴奏,倚,隨、伴、循著;和,附和;之,音節(jié)助詞,不譯。后面三句話我請同學們來翻譯一下。其,代詞,那,這里指代簫;然,的樣子;裊裊,婉轉(zhuǎn)悠長;舞,使起舞,泣,使悲泣,都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嫠婦,
10、就是寡婦。這里的“不絕如縷”是什么意思?像細絲一樣綿延不斷。但是我們的現(xiàn)代漢語中也有這個成語,這個成語最初就是出現(xiàn)在這片文章中。那么現(xiàn)在“不絕如縷”是什么意思?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提醒學生記憶)。你們有沒有聽到過簫聲?你覺得簫聲是怎樣的?(學生回答)那么作者是怎么來描述“簫聲”的?(學生思考回答)作者用了四個比喻、兩處夸張來渲染簫聲的悲涼,正是這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觸動了作者受挫之后的那種隱憂微愁,在這種情況下觸景傷懷,浮想聯(lián)翩,悲從中來。師:那么這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一個什么樣的作用?生: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情感上由樂轉(zhuǎn)悲。7、 賞析第三段(1) 學生自由朗讀第三段,完成下
11、面幾個任務(wù):1.把課文下面對于重點詞匯的注釋寫到課文中去,自己嘗試翻譯,不會解釋的字詞標注出來。2.找出這一段中,客的悲哀有哪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通過什么手法來寫?3.在自讀,自我思考的基礎(chǔ)上前后桌或同桌討論前面兩個問題。(二)探討客為什么而悲。 師:蘇軾聽到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他感到“愀然”,憂愁凄愴的樣子,正襟危坐,整理衣襟端正地坐著,危在這里就是正的意思,解釋為“端正地”。現(xiàn)在漢語中有一個詞叫“危言危行”,就是端正的言行。而問客曰,而,連詞,表順接。何為其然也,正確的順序應(yīng)該是為何其然也,賓語前置句。為何,就是為什么,其,代詞,帶簫聲,然,這樣。這里借主人之問,引出悲之所在,那么“悲
12、”在哪里呢?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學生先說說為什么,怎么翻譯這句話,然后老師補充,固,本來,今,現(xiàn)在,安在哉,賓語前置句。他說曹操是一世豪杰,那么文章中怎么描寫曹操?我們一起來把描寫曹操的句子讀一下。(請同學起來翻譯)西(向西)、東(向東)、“繆”通“繚”,連結(jié)。乎(形容詞詞尾)、困于周郎,于,表被動。方,當。破,攻破。下,攻下,占領(lǐng),名作動。東,東下,向東行,名作動。贊頌曹操的功業(yè)并不是主要的,“而今安在哉?”一句才是重點。就是這么個一世之雄,隨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而我們呢?“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睂W生起來翻譯,老師補充:況,何況,漁
13、樵于江渚之上,介賓短語后置。漁樵,作動詞,打魚、砍柴;侶、友為意動用法,以魚蝦為侶,以麇鹿為友?!白稹蓖ā伴住保票??!皩佟蓖ā皣凇?,勸酒。你看我們是怎么樣的?在這里,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對比。是什么與什么對比?古人和今人對比,看出“英雄不在之悲”) 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同學先翻譯,然后強調(diào)糾正。)渺,以為渺小,意動。哀,哀嘆,或為哀嘆,之,取消句子獨立性。這里是什么與什么對比?“蜉蝣與天地,滄海與一粟”對比,也就是短暫與永恒的對比,說明人的渺小,這就是人生苦短之悲)生: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偕同神仙來一起遨游
14、,同明月一道長久存在,這是他的一個愿望,后面又說,知道不能輕易實現(xiàn),只好把這種這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簫聲中,在悲涼的秋風中吹奏出來。那么這里又是什么與什么對比?理想與現(xiàn)實對比,看出壯志難酬之悲。3) 課堂總結(jié)師:正是這些讓他感到可悲可嘆,好,讓我們再來自由朗讀一下2、3兩段,像“方其破荊州,下江陵而今安在哉!”這樣的句子真是一氣呵成,如同行云流水。要讀出蘇軾散文的舒卷自如,恣肆雄健的氣勢。(如果同學們有特別難理解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 Ps:板書設(shè)計 赤壁賦 蘇軾 古今對比 英雄不在之悲 樂 歌 簫聲 悲 短暫與永恒對比 人生短暫之悲 理想與現(xiàn)實對比 壯志難酬之悲赤壁賦第三課時1、 復(fù)習式
15、導入 3(一)學生背誦第二三兩段。4) 老師引課師:蘇軾泛舟,夜游赤壁,面對那里優(yōu)美的景色,蘇軾感到心情舒暢,但是簫聲和歌聲引發(fā)了他心中的悲意。那悲什么呢?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討論過,有英雄不在之悲,人生苦短之悲,有壯志難酬之悲。事實上,這里的“客”就是作者自己,只不過是他消極的一面而已。在這里面,我們看,如果他一直這樣意志消沉下去,這樣悲傷郁悶下去,那還是不是蘇軾?(不是)蘇軾的長人之處就是他總是曠達的。那么他怎么樣來排遣掉心中的這份郁悶?zāi)??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四段。(2) 研讀第四段 2. 齊聲朗讀第四段3. 學生參照課文注解,利用工具書等自己嘗試翻譯句子,盡可能直譯,當直譯不通時,可適當意譯。必
16、要時動筆寫下來。4. 用接龍的方式讓學生起來翻譯句子,老師做更正,補充或強調(diào)。 夫水與月乎,夫:指示代詞,那;乎:句末語氣詞,表疑問,相當于“嗎”。往:流逝。彼:那個,指代月亮。卒:副詞,終究。蓋:假若。將,語氣助詞,不譯。自:從。者:的方面。則:那么。曾:簡直。何羨,即羨何,羨慕什么。且:況且。夫:發(fā)語詞。茍:如果。吾之所有,之,取消句子獨立性。雖:即使。惟:只有。是,這。5. 師:這一段文字我們已經(jīng)把它疏通了一遍字詞,對它的內(nèi)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那么當客因為種種原因感到憂傷時,他是怎么來解說的,蘇軾要來排遣掉這份郁悶,他選用的表達方式是記敘、議論、抒情、描寫?哪一種?(議論)講道理,通過講
17、道理來排解心中的郁悶,講的是什么樣的道理呢?接下去你們自由朗讀或者閱讀,思考:1.這一段中寫了哪些事物?2.蘇軾說了什么道理?試著用一對表示矛盾關(guān)系的詞語來概括。 (自己如果解決不了,也可以和同桌或身邊的人交流。)明確:這一段中寫到的事物、闡述的道理如下: 變 不變水 逝者如斯 未嘗往也月 盈虛者如彼 卒莫消長也人(我) 時刻在變 無盡結(jié)論:水、月、人都是既有變的一面也有不變的一面的。問題3:這個“變與不變”的道理是針對第三段的哪一點來說的?明確:提示從“而又何羨乎”一詞入手,針對上文的“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而闡發(fā)論述的。問題4:從什么角度說明不必羨慕長江(長江)的無窮?明確:從“變與
18、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來看,天地萬物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亮有圓有缺。而且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你以為你踏進的是同一條河,事實上,河里的水已經(jīng)不是你第一次踏進去時的水了,也就是說事物是在不斷變化的;從不變的角度來看,雖然月有陰晴圓缺,但是千百年來,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世界上只有一個月亮。雖然作為個體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整個人類,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所以物與我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為喻的一段議論,可以看出佛教禪宗對蘇軾的影響。他認為作為個體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參與了整個人類的生命活動,而作為整個
19、人類,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說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問題5:作者用什么方法闡述“不變”的觀點?明確:用打比方的論證方法,用水與月的做比,借眼前景來說理。問題6:除了這個“變與不變”的道理以外,還有沒有別的道理?明確:“取與不取”的道理。 取 不取 清風明月 非吾之所有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俗話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蘇軾雖然也十分渴望高官厚祿,渴望為朝廷效力,可是既沒有機會實現(xiàn)
20、,那就不要再強求,不要再因為得不到而郁郁寡歡了。所以他這個時候也想通了,這樣“侶魚蝦而友麋鹿”不也能夠生活得很快樂嘛。顯示出豁達樂觀的心態(tài)。說到這里,三處悲傷解決了沒有,我們剛才說過,既然世界萬物都有不變的一面,物與我都是無盡的,那么也就沒有必要再去羨長江之無窮了;因為事物也都是在一刻不停變化的,那么英雄不在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也沒有必要悲傷了。高官厚祿也許不是“我”應(yīng)該追求的東西,那就不要強求了吧,還是取無窮的自然萬物(明月清風)為“吾生”所享用,悠閑地生活吧,所以也無所謂“壯志未酬”之悲了。所以三個方面的悲都化解了。問題7: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明確: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
21、種思想并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作者表明的觀點是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并不現(xiàn)實防幻想境界;而應(yīng)適應(yīng)現(xiàn)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huán)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guān)系。但這種觀點并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zhì)與量的實際界限??傊诋敃r的背景下,表現(xiàn)了作者平靜超然的心態(tài)和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還是積極的。2. 講解第五段師:蘇軾講完了道理,“客”聽了以后相通了,心中的悲意沒有了,心情又變得舒暢起來,于是客喜而笑,客人開心地笑了,洗盞更酌,洗干凈酒杯重新斟上酒。
22、肴核既盡,葷菜和果品已經(jīng)吃完了,杯盤狼籍,杯子、盤子十分凌亂,在船中交錯地躺著,不知道東方天色已經(jīng)發(fā)亮。四、理清整篇文章的情感變化師:我們回過頭來,看一下這篇文章的整個結(jié)構(gòu)布局有什么特點。我們先來理清他的情感變化。作者先寫月夜泛舟游赤壁,飲酒賦詩,作者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而忘卻世俗這樣一種快樂的心情。再感懷歷史人物的興亡,從而跌入了現(xiàn)實的苦悶,最后通過闡發(fā)變與不變的哲理,這樣表達了一種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這里我不禁有一個疑問,這里感情的曲線是樂悲樂,那面前面的樂與后面的這一個樂是相同的嗎?(生答,前一個是山水之樂,后一個是達觀之樂。)俗話說文喜看山不喜平,所以作者在描寫的時候也是有起有浮的
23、。小小的一次游赤壁,能寫得這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真的是匠心獨運。那么這樣一來,他把景、情、理三者融合為一體,寫景在水月流光,寫情在哀樂相聲,寫理在物我無盡。(5) 寫法鑒賞師:蘇軾的赤壁賦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那么它在寫法上有哪些方面的特點呢?同學們討論一下,可以結(jié)合“賦”這種問題的特點去考慮。1 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jié)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chuàng)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蘊涵著人生哲理的藝術(shù)境界。第1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chǔ)。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抒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 2駢散結(jié)合,善于取譬的語言特點。 本文用散文的筆勢筆調(diào),駢散結(jié)合,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與賦的講究整齊對不同,它的書寫更為自由。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婉:“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的嫠婦?!睂⒊橄蠖灰鬃矫穆?/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3710-2025科學數(shù)據(jù)安全審計要求
- 養(yǎng)殖庫房出售合同范本
- 單位鍋爐人員合同范本
- 個體工商合同范本
- 專業(yè)白蟻防治服務(wù)合同范本
- 養(yǎng)老機構(gòu)銷售合同范本
- 醫(yī)療設(shè)備議標合同范本
- 化工鋼材采購合同范例
- 介紹費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勞務(wù)派遣合同勞動合同范本
- 天車安全操作培訓教材
- 《籃球運球》教案(共四篇)
- 國企關(guān)于違反“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責任追究辦法
- CRF病例報告表模板
- 九上下冊物理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冊第十九章《生活用電》第3節(jié)《安全用電》課件(42張)公開課教案
- 高中 語文 必修上冊 第八單元《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課件
- 2024年計算機二級WPS考試題庫380題(含答案)
- 客觀題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試卷一)試題及解答參考(2024年)
- 【網(wǎng)紅李佳琦直播帶貨營銷策略問題及對策13000字(論文)】
- 2024年人教版九年級英語單詞默寫單(微調(diào)版)
- 2024至2030年中國海洋化工產(chǎn)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