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區(qū)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練習高三生物_第1頁
豐臺區(qū)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練習高三生物_第2頁
豐臺區(qū)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練習高三生物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豐臺區(qū)2019 2020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練習高三生物2020 . 011. 本試卷共10 頁,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滿分 100分,考試時長 90 分鐘 ???2答卷前 ,考生務必在試卷和答題卡(紙) 上準確填寫學校、姓名和考號 。生3.試題答案一律書寫在答題卡(紙) 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須.2B4在答題卡( )上,選擇題用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知紙5.考試結束 ,將本試卷 、答題卡(紙 ) 和草稿紙一并交回。第一部分(共 30 分)本部分共15 小題 ,每小題2 分,共 30 分 。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下列關于結核桿菌的敘述正確的

2、是A . 以 RNA 為遺傳物質,能夠發(fā)生遺傳變異和進化B. 是一種胞內寄生菌 ,新陳代謝類型為自養(yǎng)厭氧型C. 含有質粒 , 可以作為基因工程運載體和誘導動物細胞融合D. 沒有線粒體,但有呼吸作用和生物合成等代謝有關的酶系2. 下列有關人體中蛋白質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 肝細胞中的某些蛋白質參與肝糖原的水解過程B. 膜島 B 細胞分泌的某種蛋白質參與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C. 成熟紅細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質參與0 2的跨膜運輸D. 效應 B細胞分泌的某種蛋白質參與體液免疫過程3. 葉綠體中催化C0 2固定的酶R 由葉綠體 D NA編碼的大亞基和細胞核DNA 編碼的小亞基共同組裝而成 , 部分代謝途徑如

3、右圖所示。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 葉綠體的功能受核DNA 的控制B. 酶 R 在 H J 的參與下固定C0 2形成 C3-IC. x 的濃度隨著外界C0 2 濃度增加而增加D. C3 -II輸出葉綠體的速度不影響淀粉的合成4. 蘋果儲藏方式不當會出現酒味,這種現象與蘋果細胞的無氧呼吸有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蘋果細胞無氧呼吸的產物是酒精、二氧化碳和乳酸B. 蘋果細胞無氧呼吸過程中會生成H J并在細胞內積累C. 蘋果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丙酣酸的過程不能生成ATPD. 蘋果儲藏庫中適當增加氧氣濃度會降低酒味的產生5. 下列關于果蠅細胞分裂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 染色單體的形成均發(fā)生在細胞分裂問

4、期 B. 一個四分體是指兩對配對的同源染色體C. 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D. 基因重組只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6. 科學家發(fā)現如果 RNA 聚合酶運行過快會導致與DNA 聚合酶相 “ 撞車 ”而使DNA 折斷,引發(fā)細胞癌變 。 研究發(fā)現 ,一種特殊酶類RECQL5 可以吸附到 RNA 聚合酶上減緩其運行速度 ,扮演 “ 剎車 ” 的角色 ,從而抑制癌癥發(fā)生 。 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DNA 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均可以與DNA 鏈結合分別催化不同過程B. “ 撞車 ” 引發(fā)的 DNA 折斷可能損傷 D NA 鏈上與細胞周期相關的基因C. RECQL5 可以與 RNA 聚合酶

5、結合進而減慢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速率D. RECQL5 導致 RNA 聚合酶與 mRNA 結合受阻使基因不能正常表達7. 以下高中生物學實驗中的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 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可選用新鮮的肝臟研磨液B. 鑒定 DNA 時,將溶解的粗提產物與二苯膠混合后進行沸水浴C. 用蘇丹田染液染色 ,可觀察到花生子葉細胞中的脂肪顆粒D. 觀察質壁分離時,用一定濃度的煎糖溶液處理黑藻的葉片8. 甘藍的葉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隱性性狀,其他基因型的個體均表現顯性性狀。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分組親本組合子代情況實驗一綠葉(甲) 綠葉(甲)綠葉實驗二綠葉(甲) 紫葉(乙)綠葉

6、: 紫葉 1 : 3A. 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B. 由實驗二測交實驗可以推出紫葉為顯性性狀C. 子代紫葉甘藍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1 : 15 D. 紫葉甘藍隱性基因不表達導致葉片不含葉綠素高三生物第1頁(共10 頁)高三生物第2頁(共10頁)9. 成人的血紅蛋白由2個 - 珠蛋白亞基 、2 個 白- 珠蛋白亞基和4 個血紅素分子組成。3 種 -珠蛋白基因和-5 種 白 珠蛋白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及在部分生長發(fā)育時期 的表達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 人的血紅蛋白基因由8 個片段自由組合而成B. 嬰兒紅細胞中能提取 3 種珠蛋白mRNA作為逆轉錄模板C. 人的不同生長

7、發(fā)育時期組成血紅蛋白的亞基可能不同D. 成人的紅細胞內不斷合成血紅蛋白直至細胞凋亡10.避蚊膠是良好的驅蚊劑, 科學家利用人體散發(fā)的氣味分子、 氣味分子 +避蚊膠 、 避蚊膠分別剌激蚊子, 三組實驗均在觸角上檢測到了神經元電響應, 且發(fā)現蚊子對避蚊膠的敏感性高于對氣味分子的敏感性。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 . 避蚊膠抑制了氣味分子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B. 受體蛋白被激活后引起神經元膜電位變化并傳導C. 氣味分子和避蚊膠可能與不同的受體蛋白結合D. 蚊子優(yōu)先識別避蚊膠然后主動躲避而不是趨近11.流行性感冒(流感 ) 由流感病毒引起。 H A 和 NA 是流感病毒表面的兩種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

8、H A 、 NA 氨基酸序列的變異頻率非常高, 導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 流感病毒包膜的磷脂雙分子層來自宿主細胞膜B. 控制 H A 和 NA 的 DNA 改變引起氨基酸序列改變C. HA 和 NA 作為抗原能剌激B 細胞產生記憶細胞D. 注射流感疫苗將使人體的二次免疫應答水平增強12. 缺乏維生素 a 就容易導致出現夜盲癥,營養(yǎng)不良 ,甚至有一些能夠威脅到生命。而 白-胡蘿卡素可以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 科學家嘗試通過轉基因技術生產富含-白 胡蘿卡素的大米 。 八氫番茄紅素合酶(其基因用 psy 表示 ) 和胡蘿卡素脫飽和酶(其-重組質粒基因用 crtl

9、表示 )參與 白 胡蘿卡素的合成 。 根據以上信息分析正確的是A.中的目的基因含有psy 基因和 crt l 基因B. 構建重組質粒需要限制酶、 DN A 連接酶和核酸酶C. 可通過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水稻受體細胞D. PCR 既可擴增特定基因也可檢測目的基因表達高三生物第3頁(共10頁)13. 圖 1 為某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部分生物關系示意圖,圖 2 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第二和第三營養(yǎng)級(甲、乙) 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其中 a e 表示能量值,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圖 1圖 2A . 雜食性鳥位于第三和第四營養(yǎng)級B. 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分解者為大型真菌C. 乙糞便中食物殘渣的能量在d 中D. a+c 表示甲生

10、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14. 莖尖超低溫療法是一種馬鈴薯脫毒方法。 科學家以單病毒PLRV (馬鈴薯卷葉病毒)、PVS (馬鈴薯 S 病毒 ) 感染的馬鈴薯試管苗為實驗材料,對不同大小的莖尖超低溫處理后 ,再生培養(yǎng) ,選取培養(yǎng)18周的 20 棵植株進行檢測以獲得病毒保存率,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病毒感染類型莖尖大?。╩m)病毒保存率 (% )PLRV0. 50(0 /20 )1. 535(7 /20)PVS0. 5100(20 /20 )1. 5100(20 /20 )注 :括號內數字表示檢測陽性樣本量/ 檢測總樣本量結合以上實驗結果,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 . 超低溫處理后的再生培養(yǎng)利用了植物組織培養(yǎng)

11、技術B. 可以利用PCR 技術檢測馬鈴薯植株中的病毒保存率C.1. 5mm 的莖尖超低溫脫毒效果優(yōu)于 0. 5mm 的莖尖 D. 應設置一組未受病毒感染的馬鈴薯試管苗作對照組15. 下表為不同動物受精卵發(fā)育成胚胎進入子宮的時間(小時 ),依據下表分析不正確的是發(fā)進入子宮時受發(fā)育育階2 細胞4 細胞8 細胞16 細胞桑植胚精卵的發(fā)育天時段間數( )動物種類天小鼠24 3838 5050 6060 7068 803牛27 4244 6546 9096 120120 1444 5馬2430 3650 607298 1066A . 小鼠胚胎進入子宮時的發(fā)育程度比牛的高B. 體外馬胚胎移植到子宮時選擇1

12、6 細胞階段C. 受精卵發(fā)育的階段順序為2 - 4 - 8- 16 - 桑植胚D. 2- 4- 8 - 16 細胞發(fā)育階段進行的是有絲分裂高三生物第4頁(共10頁)密封線內不要答題第二部分 (共 70分)本部分共6 大題 ,共 70 分 。 請用黑色字跡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 在試卷上作答無效。16.( 10 分) 適量的腆攝入是保證人體正常甲狀腺功能的必要條件??蒲腥藛T以體外培養(yǎng)人體正常甲狀腺細胞為模型, 探討腆過量對甲狀腺細胞的損傷及其機制。( 1 ) 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內腆( I - ) 的濃度比血漿高20 -25 倍, 該細胞依靠方式從血漿中攝取腆。( 2 )濾泡上

13、皮細胞在內質網上的合成甲狀腺球蛋白的前體, 繼而在高爾基體上加工并濃縮形成分泌顆粒( 含腆化甲狀腺球蛋白), 再以胞吐方式排放到腺泡腔內貯存。( 3 ) 在促甲狀腺激素的調節(jié)下, 濾泡上皮細胞攝取腆化甲狀腺球蛋白, 成為胞吞小泡 ,小泡與細胞內融合 , 腆化甲狀腺球蛋白被分解形成大量T4和少量T3 , 即甲狀腺激素, 于細胞基底部釋放入血液。 上述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功能 。( 4 ) 體外培養(yǎng)甲狀腺細胞, 待細胞進入快速增殖期, 分別加入濃度為0、 1、 10 、50mmol / L 的 KI 溶液處理24h 。 收集各組培養(yǎng)液測定乳酸脫氫酶( LDH ) 含量, 計算L DH 漏出率 。

14、取各組培養(yǎng)的細胞, 檢測并分析細胞周期及細胞凋亡率 。 實驗結果如下:KI ( mmol / L )LDH 漏出率G1 期S 期G2 -M 期凋亡率034. 07 %60. 09 %32. 59%7. 15 %9. 64%137. 47 %59. 69 %34. 04%6. 29 %10. 48 %1037. 39 %60. 39 %35. 04%6. 28 %10. 80 %5043. 27 %72. 84 %18. 66%8. 50 %14. 76 %注:分裂間期分為G1 期、 S 期、 G2 期,其中 S 期為 DNA 分子復制期; M 表示分裂期。 L DH 是細胞內含有的酶, LDH

15、 漏出率的測定結果說明。 細胞周期是細胞正常生長的關鍵, 50 mmol / L KI 作用于甲狀腺細胞24h ,細胞周期會阻滯細胞于期進行DN A 修復 , 如果無法修復, 就會誘導細胞。( 5 )腆是維持甲狀腺形態(tài)和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請結合上述信息以及所學知識談一談為什么建議人們要適量攝入腆。17.( 12 分) 餐廚垃圾廢液中的淀粉、 蛋白質 、 脂肪等微溶性物質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并利用 , 但由于初期有益微生物數量相對較少, 存在發(fā)酵周期長、 效率低等缺點,極易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1 ) 為探究圓褐固氮菌和巨大芽抱桿菌處理某餐廚垃圾廢液的最佳接種量比,來制備微生物菌劑,研究者做了如下實

16、驗:將兩種菌液進行不同配比分組處理如下表所示:編號R0R1R2R3圓褐固氮菌:巨大芽抱桿菌1:00:11:12:1將上表菌液分別接種于100mL中進行振蕩培養(yǎng),振蕩處理的目的是。本實驗還需設置對照組為。培養(yǎng)3 天后測定活菌數,取一定量菌液進行稀釋 , 然后分別取0. 1 mL 的菌液采用法接種于基本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 進行計數時, 可依據對兩種菌進行區(qū)分, 并選取菌落數在內的平板 。 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由實驗結果可知。( 2 ) 為進一步探究菌種比例對該餐廚垃圾廢液中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的降解效果,測得 15 天內廢液中蛋白質、脂肪的含量變化如下圖所示:由實驗結果可知分別選取的接種比對該餐廚垃圾

17、廢液中蛋白質、 脂肪降解效果最好。廢液中個別組蛋白質含量在后期升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高三生物第5頁(共10 頁)高三生物第6頁(共10頁)18. (12 分)水稻( 2n) 以自花授粉為主, 一對等位基因( A a) 控制水稻的育24性, 當基因型為隱性純合時,個體表現不育。研究人員對水稻突變體Q 開展了如下研究 ,請回答問題 :( 1) 統(tǒng)計 Q 自交后代得到可育株為111 株,不育株 QM 為 308 株。 隨著 Q 自交多代,類似分離情況再次出現。這一結果表明, 該突變類型的遺傳( 填 “符合 ” 或 “不符合 ” ) 孟德爾的分離定律。( 2 ) 進一步研究Q 的減數分裂細胞的染色體

18、組成, 在期, 能夠觀察到正常的對染色體和一條額外的染色體,或者 11組兩兩配對和一組3條染色體配對( 三價體 ),推斷 Q 的變異類型是,像這樣的個體被稱為三體 。 由 Q 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可知, 該育性基因位于上 。( 3 ) 研究人員對Q 的遺傳模式推斷如下圖所示,并從 Q 的可育后代中 ,挑選自交后代可育: 不育為的植株 ,進而選出了非三體可育株。進一 步設計雜交實驗 ,發(fā)現均不能得到種子,推斷該不育突變體QM為雌雄不育突變體。( 4 ) 雜合基因型( Aa) 自交一代可以分離25% 的隱性純合個體( aa),隨著自交代數的增加 ,隱性基因在后代中的比率將。若不育基因的染色體增加了

19、一條 ,使基因型變?yōu)锳aa, 自交 n 代后 ,不育隱性基因( a) 可以穩(wěn)定的存在于的群體中 。( 5 ) 請你結合以上資料談談三體水稻在農業(yè)育種中的應用。19. ( 12 分) 水稻拋秧育苗時,多數莖和根系平躺在田面。 科學家針對此現象開展下列研究 。( 1 ) 在橫放的水稻幼根中, IAA 因重力影響使近地側濃度較高, 導致近地側細胞的生長速度比遠地側,根向地彎曲生長。( 2) 將水稻根分成8 組進行局部遮光和切除處理,放入如右圖的實驗裝置中,先將各組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實驗處理和結果如下表所示:高三生物第 7頁(共10頁)組別處理根尖的生長情況1黑暗中垂直生長2某處理負向光傾斜生長3遮住根

20、尖以上的部位負向光傾斜生長4遮住根尖垂直生長5 完全剝除根冠不完全 剝除根冠 ( 殘留根冠 約在 1天內失去負向光性, 新根冠形成后仍6原始細胞 )負向光生長切除 根 尖 0. 5mm( 即切除根,無負向光性7)有限的伸長生長冠和分生區(qū)切除根尖2mm ( 即切除根冠 、8分生區(qū)和伸長區(qū))對 2 8 組應給予, 第 5 組根尖的生長情況為密,第8組根尖的生長情況為。根據上表推測是根的感光部位。( 3) 光對植物生長的調控需要I AA 作為中介 ,用不同光照條件處理水稻幼苗封,由下圖可知。線內不要答( 4) 用單側光處理水稻根后,檢測根尖 4 mm 向光側和背光側IAA 含量,結果如下表:題- 1

21、 FW)- 1處理彎曲度向光側( n 噸噸背光側 ( n噸噸 FW)光強( 100 mol m- 2 s- 1 )63184498,黑暗0418418根據上表可知 , 單側光照使水稻根IA A, 引起根的負向光性生長。( 5) 推測發(fā)生負向光性的原因可能是。 I AA 的含量決定了根尖的生長方向,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6) 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以上研究分析秧苗能夠扎根直立的原因。20. ( 10 分)閱讀下面的材料 ,完成 ( 1) (6)題。地衣是什么 ? 這有關一個被顛覆的“ 真理”1868 年,瑞士科學家西蒙 施文德納揭示了地衣是由羊一真茵與羊一微型藻類結伴相生的復合生

22、命體。此后的150年,生物學家一直試圖在實驗室里栽培地衣,但是徒勞無功 。高三生物第 8頁(共10頁)2011年, 斯普利比爾使用現代遺傳學手段, 研究當地的兩種地衣, 其中一種會制造狐衣酸的強力毒素,呈現黃色 ; 另一種則缺乏這種毒素, 呈深棕色 。 這兩種地衣看起來截然不同 ,被分類為兩個“ 物種”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研究表明 ,它們中的真 茵是一致的 ,搭配的也是一樣的藻類。它們?yōu)槭裁磿尸F不一樣的顏色呢?為尋真相 , 斯普利比爾分析了兩種地衣所激活的基因, 結果沒有區(qū)別。 他意識到 , 他的搜索范圍太過狹隘了, 地衣學家全都認為大型地衣中的真茵都來自子囊茵的類群 , 然后他將搜索范圍拓

23、展到整個真茵界。 這時詭異的事情出現了, 地衣當中大量被激活的基因來自一個完全不同的真茵類群擔子茵 。子囊茵是真茵中的一個類別, 平時見到的霉茵中就有一些屬于這類。 擔子茵也是真茵中的一類,平時見到的各種蘑菇大多都屬于此類。一開始 , 他們猜測是有擔子茵碰巧長在地衣上面, 可能只是樣本污染, 樣品上落了一點點細屑什么的, 再或者也可能是某種病原體, 感染了地衣導致其生病等等 。 這甚至可能只是假信號。但是 , 當斯普利比爾從他的數據中移除了所有擔子茵基因后, 與狐衣酸有關的一切也隨之消失了。 他開始懷疑擔子茵實際上就是地衣的一部分, 兩種地衣都有,但是黃色地衣中擔子茵的豐度和數量更高。斯普利比

24、爾收集了45000 份地衣樣本,批量篩查這些屬于不同演化分支、來自不同大陸的樣本,結果發(fā)現幾乎所有的大型地衣中都能檢測到擔子茵類的基因。在顯微鏡下 ,地衣由一層緊實的外殼包裹著綿軟的內芯。藻類就嵌在那層厚厚的外殼上 ,子囊茵也長在那里,只不過它們的茵絲向內部分支,構筑成海綿狀的內芯。擔子茵在外殼的最外層,就在另外兩個伙伴的周圍。然而就算是那些擔子茵已經充分暴露出來,要鑒別它們也是困難重重,它們看起來跟子囊茵的茵絲橫斷面別無二致,完全沒有理由認為那里存在兩種而非一種真茵 ,這也是為何150年來都沒人意識到這點的原因。或許用上這三種成分,地衣學家終將能在實驗室里成功栽培地衣。( 1 ) 一個世紀以

25、來把黃色地衣和深棕色地衣分類為不同的兩個“物種 ”,為什么有人提出質疑呢?斯普利比爾尋找到的真相是什么?( 2 ) 斯普利比爾最重要的發(fā)現是A. 黃色地衣和深棕色地衣是不同的 “物種 ”B.擔子菌和子囊菌的菌絲橫斷面沒有區(qū)別C.幾乎所有大型地衣中都能檢測到擔子菌類的基因D. 黃色地衣和深棕色地衣的真菌和藻類是一致的( 3 ) 若你已經意識到地衣的共生生物,你可以通過怎樣的分子技術和手段直觀地觀察到地衣的共生生物?( 4 ) 請概述斯普利比爾的研究前后,人們對地衣共生生物的認識。( 5 ) 請結合本文和所學知識概括互利共生的概念。( 6 ) 本文中的研究對地衣學的概念進行了修正,你覺得還有哪些謎

26、團有待打開呢? ( 答出一點即可)高三生物第9頁(共10 頁)21. ( 14 分) 神經纖毛蛋白 - 1( NRP - 1) 是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新型受體, 通過參與多種信號轉導來促進腫瘤血管的生成。本研究將為NRP - 1 單克隆抗體靶向治療乳腺癌提供數據基礎 。( 1 ) 取乳腺癌 ( MCF7) 組織塊 ,運用技術獲得MCF7 細胞用于后續(xù)實驗 。用重組的人蛋白對小鼠進行注射, 使小鼠產生免疫反應, 制備雜交瘤細胞 ,將雜交瘤細胞轉到多孔培養(yǎng)板上培養(yǎng),吸取培養(yǎng)孔中的( 填 “上清液 ” 或 “沉淀細胞” ),應用技術進行抗體陽性檢測。經多次篩選和細胞培養(yǎng),獲得 NRP- 1 單克隆抗體

27、( NRP - 1 MAb)。( 2 ) 提取正常組織細胞和MCF7 細胞的總蛋白,設置空白對照 ,加入 NRP - 1 MAb進行蛋白質免疫印跡,實驗結果如下 :該實驗結果說明了。( 3 ) 將 MCF7 細胞制成單細胞懸液,等量注入4 組裸鼠右前腋下,接種后3 天開始給藥 ,共給藥7 次 。 每隔 5 天測算一次腫瘤的體積,如下圖所示:對照組注射,從上圖中可以看出。( 4 ) 結合題干信息,綜合以上研究請你推測NRP - 1 MAb 抑制腫瘤的作用機理是。( 5 ) 注射不同劑量N RP- 1 MA b 33 天后 ,剝離腫瘤組織稱重,實驗結果如下圖:從該結果中可以看出。 綜合比較( 3)

28、和( 5) 的實驗結果,可見中高劑量和低劑量的NRP- 1 MAb 在降低腫瘤體積和降低腫瘤重量上出現了不一致性。( 6 ) 基于以上研究,科學家們對該抗體的用藥方式有兩種觀點: 謹慎用藥和適宜濃度用藥。你支持哪個觀點,并說出理由。高三生物第10頁(共10頁)豐臺區(qū) 2019 2020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練習高三生物參考答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 30分)12345678910DCADADABCA1112131415BADCB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70分)16.(10 分)( 1)主動運輸( 2)核糖體( 3)溶酶體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和進行信息交流( 2 分)( 4)高濃度的 KI 對甲狀腺細胞的損

29、傷程度更大 G1 凋亡( 5)碘攝入量過低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甲狀腺腫大;碘攝入量過高會影響細胞周期誘導甲狀腺細胞凋亡。( 2 分)(合理即給分)17.(12 分)( 1)某餐廚垃圾廢液 供氧、目的菌與培養(yǎng)液充分接觸 接種等量無菌水梯度涂布菌落形態(tài) 30300兩種菌混合接種時有效菌落數均大于單獨接種;兩菌種接種量比例為 1:1 時,廢液中兩種菌種的有效活菌數能夠實現同步最大化( 2 分)(2)R3R1(2 分)隨著固氮菌和芽孢桿菌的大量繁殖其產生的蛋白酶及脂肪酶等導致蛋白質含量增加或者兩種菌的不同配比,產生的蛋白酶的種類不同(合理給分)18.(12 分)( 1)不符合( 2)減數第一次分裂中12染色體數目變異額外的染色體(3 條配對的染色體、三價體)( 3) 3:1QM 非三體可育株和非三體可育株 QM ( 2 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