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實施方案_第1頁
國學實施方案_第2頁
國學實施方案_第3頁
國學實施方案_第4頁
國學實施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實施方案國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歷史的長河,而又升華于現(xiàn)代的社會,既是延續(xù)傳統(tǒng)的紐帶,又是開創(chuàng)未來的階梯。在中小學中開展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有利于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一、指導思想通過開展“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加強優(yōu)秀文化熏陶,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少年君子。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愛,讓誦讀經(jīng)典之風充滿校園,提高師生精神品位和人文素養(yǎng)。 1、傳承中華文化。通過誦讀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淵遠流長,民族思想博大精深,從經(jīng)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修復文化傳承的斷層缺失,讓少年兒童接

2、受實實在在的“中國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與圣賢為友,與經(jīng)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熟讀成誦之中潛移默化,養(yǎng)育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和善誠信的品質,使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及家庭、社會的人際關系得到明顯改善,道德素質得到整體提高,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 3、提高語文素養(yǎng)。在誦讀熟背中增大識字量,擴大閱讀量,增加詩文成誦量,促進課程標準關于課外閱讀、記誦任務的落實,促進中小學階段語文能力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奠定語文基礎,在記憶的黃金時代,增加經(jīng)典儲備,從而扎下語文水平的厚實功底。 4、發(fā)掘發(fā)展?jié)撃?。反復誦讀,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讀

3、書習慣,促進學習態(tài)度的端正,求知熱情的激發(fā)。 5、推進素質教育。讀經(jīng)誦典,培育心靈,吸取營養(yǎng),開發(fā)心智,使學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奠定終生發(fā)展的基礎,培養(yǎng)語文特長;營造儒雅高潔的校園文化,形成樂學樂讀的良好氛圍。二、活動主題讀國學經(jīng)典、奠成才之基三、策略與方法1、發(fā)揮整體效應。經(jīng)典誦讀活動始易行難,貴在持之以恒,難在善始善終,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同心合力。教師要全員參與,理解支持,找到各自工作和教學的切入點、結合點和滲透點,并且?guī)熒沧x,發(fā)揮師表示范的作用。 2、實施快樂學習法。做到“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讓學生隨時隨處、輕輕松松讀經(jīng)典,按照“只求熟讀,不求甚解”的理

4、念,教師只須引導學生多念熟背,適當講解,讓學生在默讀、輕聲讀、分組讀、齊讀,輪讀,示范讀、聽讀等多種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讀成誦。 3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在校風學風建設中,從濃郁讀書之風入手,舉辦讀書節(jié),召開誦讀會,組織演講賽,以傳統(tǒng)道德的滲透帶動師生道德培養(yǎng)的提升。加強環(huán)境建設,題寫傳統(tǒng)經(jīng)典中的名言警句,豐富校園廣播內(nèi)容,讀名著,誦名詩,放名曲,讓學有所成者在升旗儀式、校會、晨會上“露一手”。加強班級讀書氛圍的營造,辦手抄報、黑板報,開展主題班會和文娛表演活動。 4、與素質評價相結合。利用班隊活動,開設專題評價課,對“讀、背、默、做”等環(huán)節(jié)進行自評、互評、組評、師評,激勵學生。完善班主任寄語,

5、將學生誦讀經(jīng)典與課外閱讀列為重要內(nèi)容,做到隨機贈言及期末寄語相結合。四、活動安排(一)誦讀內(nèi)容小學12年利用兩個學期背誦完弟子規(guī)34年級利用兩學期背誦完弟子規(guī)及20首唐詩。5-6年級利用本學期背誦完弟子規(guī).(二)誦讀要求1、保證誦讀時間:晨讀:早上9:359:50 午讀:15:4015:502、保障誦讀進度:各年級制定誦讀進度計劃,按進度計劃組織進行誦讀和考核。3、各年級誦讀進度計劃:(后附)五、評價、考核與獎勵辦法1、學生評價(占40%):包括過程性的評價、抽查評價相結合。過程性的評價采取分段抽查制,班主任落實好進度計劃,落實每周誦讀內(nèi)容和輔導,對本班學生進行抽查和評價。學校教務處和年級組每

6、兩周對班級各抽2名學生進行背誦抽查,每學期8次。依據(jù)本年級制定的進度計劃內(nèi)容,根據(jù)背誦情況確定優(yōu)、良、中和差等級,分別為班級加3分、2分、1分、0分,納入班級國學經(jīng)典誦讀考核。2、學校抽查(占40%):班級平時在學校抽查中,組織有序,表現(xiàn)突出的加2分,一般的加1分,較差的計0分,對要求上報的材料不按時報的減2分。學校設立“書香班級建設展示榜”,每兩周公布結果,榮獲本年級展示榜金榜的另加1分。抽查結果依據(jù)每次教務處督查通報。3、班級活動評價(占20%):在平時學?;蚰昙壗M織的誦讀主題活動中榮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分別加5分、3分和2分。 4、學校獎勵:在學期末總分榮獲年級組第一名、第二名分別

7、獎勵100元、50元,最后一名扣除班主任津貼50元。分數(shù)相同依據(jù)獲本年級榜金榜次數(shù)多者優(yōu)先。開展國學精粹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為了在全校師生中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民族文化,提高學生品德修養(yǎng),教育和引導全校學生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和文明素質,學校決定在全校開展國學經(jīng)典教育活動,現(xiàn)制訂實施方案如下。一、活動目標讓學生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tǒng),傳承國學經(jīng)典文化,在師生中形成以先賢為楷模,勤勉學習,奮發(fā)有為,立志成才的思想;形成“人人誦讀國學經(jīng)典”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通過誦讀經(jīng)典詩詞感受我國傳統(tǒng)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互助、勤學自強的優(yōu)秀品質,與小學作文教學

8、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讓經(jīng)典詩詞更好地引領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二、活動意義1、引導學生誦讀具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經(jīng)典詩文,吸取終生受益的知識精華,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優(yōu)雅的氣質,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獲得創(chuàng)造的智慧。2、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在誦讀中使低年級學生擴大識字量,在吟誦表演中使高年級學生感受經(jīng)典詩文的博大精深。學生養(yǎng)成天天誦讀的習慣,逐步使學生能夠出口成章、引經(jīng)據(jù)典,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3、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誦讀,全面提高師生的人文素養(yǎng)。三、活動內(nèi)容1、經(jīng)典詩文誦讀部分(1)、小學一、二年級:熟讀語文課程標準推薦小學生背誦的70首優(yōu)秀古詩中的前50首。以及注音版的三

9、字經(jīng)、百家姓等。要求:“不求甚解,但求熟讀”,獲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規(guī)范的語言訓練,對祖國對家鄉(xiāng)有基本的感性的認識和熱愛。(2)、小學三、四年級:誦讀語文課程標準推薦小學生背誦的70首優(yōu)秀古詩。完整誦讀注音版的三字經(jīng)、百家姓、弟子規(guī)等。要求:能夠讀準字音,會寫會背并理解詞義句義,學會適當應用。(3)、小學五、六年級:精讀語文課程標準推薦小學生背誦的70首優(yōu)秀古詩。完整精讀注釋版的三字經(jīng)、百家姓、弟子規(guī)、千字文等。要求:在鞏固中低段誦讀成果和強化其記憶的基礎上,通曉其義,能夠講解和適當討論,并組織背誦、書寫和積累。2、藝術表演部分在學校深入推廣繪畫、書法等國粹創(chuàng)作活動。開展“三唱三頌”活動,培

10、養(yǎng)師生愛黨、愛國、愛家鄉(xiāng)、愛學校的思想感情。四、活動實施1、組織領導組 長: 副組長:組 員:2、具體實施過程(一)宣傳動員階段(2011年9月上旬、中旬)1、開展師生培訓,通過培訓會議、升旗儀式、校園廣播、展板、條幅宣傳等向全體師生全面系統(tǒng)的講解學習國學精粹的重要性,轉變師生的觀念,達到思想認識的統(tǒng)一。2、通過致家長一封信,使全體家長了解國學精粹,并全力配合學生開展好此項工作。(二)具體實施階段(2011年10月2012年7月)1、實施途徑(1)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同時將國學精粹與語文、綜合實踐等學科相結合,注重學科整合和滲透。各班要制訂誦讀計劃,在黑板上開辟一小塊專欄,

11、安排專人將每周(每天)的誦讀內(nèi)容寫在專欄上,語文教師負責檢查落實。每天利用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誦讀國學經(jīng)典,鼓勵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堅持學習、每天誦讀國學經(jīng)典三十分鐘。每周星期五綜合教育課,由班主任授課,對于一些典故和字的讀音,教師要做適當指導?!敖?jīng)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敝灰獙W生能熟練背誦,里面的意思自會理解。(2)主題活動。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有機融合,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分利用兒童節(jié)、經(jīng)典誦讀比賽、國學精粹書法賽、國學精粹故事會、國學精粹征文、手抄報等活動,力爭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展示的機會,為他們搭建展示的平臺。(3)實踐活動。開展社會服務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帶動

12、廣大家長積極參與國學精粹經(jīng)典誦讀活動,開設“家庭經(jīng)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后、睡覺前,抽出一定時間,與孩子一起學習,“親子誦讀”,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2、活動展示(1)大型集體誦讀:以年級為單位整體展示,并輔以隊形變換、伴奏、伴舞等藝術表現(xiàn)形式(利用每周升國旗儀式展示)。(2)小型集體誦讀展演:以班級為單位整體展示,并輔以隊形變換、伴奏、伴舞等藝術表現(xiàn)形式。(3)小型誦讀展演:以情景劇表演、經(jīng)典朗誦會、親子誦讀活動、朗誦擂臺賽等形式,展示教師、家長、學生在參與誦讀經(jīng)典上獲得的喜悅與成績。(4)手抄報展示:要求全校各班以學習國學精粹的感受為主題辦一期手

13、抄報,展示讀書心得,彰顯人文教育。(5)傳統(tǒng)體育項目、繪畫、書法等國粹活動展示。(三)歸納總結階段(2012年8月2012年8月)認真系統(tǒng)地總結國學精粹教育工作經(jīng)驗,取之精華,去其糟粕,對后續(xù)工作進行及時的調(diào)整,真正的把國學精粹教育工作做實、做透、做深、做好,使國學精粹教育在我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11年9月5日(一)、小學16年級學生應背誦的優(yōu)秀古詩(70篇)目錄1江南(江南可采蓮) 漢樂府 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詠鵝(鵝鵝鵝) 駱賓王 4風(解落三秋葉) 李 嶠 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 賀知章 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 王之渙 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 王之渙 8春

14、曉(春眠不覺曉) 孟浩然 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 翰 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王昌齡 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王昌齡 12鹿柴(空山不見人) 王 維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 王 維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王 維 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 李 白 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 李 白 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 李 白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 李 白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 李 白20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 李 白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 李 白22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 高 適23絕句(兩個黃鵬鳴翠

15、柳) 杜 甫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 杜 甫25絕句(遲日江山麗) 杜 甫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 杜 甫27游子吟(慈母手中線) 孟 郊28江雪(千山鳥飛絕) 柳宗元29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 賈 島30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 張 繼3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張志和32塞下曲(月黑雁飛高) 盧 綸33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 劉禹錫3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劉禹錫35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 白居易36池上(小娃撐小艇) 白居易37憶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38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 李 紳39憫農(nóng)(春種一粒粟) 李 紳40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 杜 牧41清明(清明

16、時節(jié)雨紛紛) 杜 牧42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杜 牧43樂游原(向晚意不適) 李商隱44蜂(不論平地與山尖) 羅 隱45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 胡令能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 范仲淹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 王安石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 王安石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 王安石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 蘇 軾51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 蘇 軾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 蘇 軾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 蘇 軾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 李清照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 陸 游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 陸

17、游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 范成大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 范成大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 楊萬里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 楊萬里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 朱 熹62題臨安?。ㄉ酵馇嗌綐峭鈽牵?林 升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 葉紹翁64鄉(xiāng)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 翁 卷65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 高 鼎66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 王 冕 67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 于 謙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鄭 燮69所見(牧童騎黃牛) 袁 枚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龔自珍(二)、全國青少年網(wǎng)絡文明公約要善于網(wǎng)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

18、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wǎng)友。 要維護網(wǎng)絡安全,不破壞網(wǎng)絡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要閱讀屬于自己年齡的網(wǎng)頁。小學國學經(jīng)典誦讀篇目一、弟子規(guī)二、三字經(jīng)三、百家姓四、千字文 五、論 語10段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 心所欲,不逾矩。4.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19、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5.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8.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六、老子 大學 中庸 莊子11段老子節(jié)選1.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 其私。2.第三十三章:知人

20、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大學節(jié)選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2.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中庸節(jié)選1.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

21、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3.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莊子節(jié)選1.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2.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曰:吾聞諸夫子:圣人不從事于務,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不緣道,無謂有謂,有謂無謂,

22、而游乎塵垢之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為奚若?七、孟子6段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2.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3.孟子

23、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無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5.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6.孟子曰: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徵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24、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八、陋室銘劉禹錫(唐)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皆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九、勸 學荀子(戰(zhàn)國)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戢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十、雜說

25、四.笠翁對韻一東笠翁對韻一東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斗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魚翁。河對漢,綠對紅。雨伯對雷公。煙樓對雪洞,月殿對天宮。云叆叇,日曈朦。臘屐對漁蓬。過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驛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風。茅店村前,皓月墜林雞唱韻;板橋路上,青霜鎖道馬行蹤。山對海,華對嵩。四岳對三公。宮花對禁柳,塞雁對江龍。清暑殿,廣寒宮。拾翠對題紅。莊周夢化蝶,呂望兆飛熊。北牖當風停夏扇,南簾曝日省冬烘。鶴舞樓頭,玉笛弄殘仙子月;鳳翔臺上,紫簫吹斷美人風。雜說四韓

26、愈(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十一、傷仲永. 笠翁對韻二冬笠翁對韻二冬晨對午,夏對冬。下晌對高舂。青春對白晝,古柏對蒼松。垂釣客,荷鋤翁。仙鶴對神龍。鳳冠珠閃爍,螭帶玉玲瓏。三元及第才千頃,一品當朝祿萬鐘。花萼樓前,仙李盤根調(diào)國脈;沉香亭畔,嬌楊擅寵起邊風。清對淡,薄對濃。暮鼓對晨鐘。山茶對石菊,煙鎖對云封。金菡萏,玉芙蓉。綠綺對青鋒。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唐庫金錢能化蝶,延津寶劍會成龍。巫峽浪傳,云雨荒唐神女廟;岱宗遙望,兒孫羅列丈人峰。繁對簡,疊對重。意懶對心慵。仙翁對釋伴,道范對儒宗?;ㄗ谱疲葺葺?。浪蝶對狂蜂。數(shù)竿君子竹,五樹大夫松。高皇滅項憑三杰,虞帝承堯殛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