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二輪復(fù)習(xí)人教版詩歌鑒賞專項突破訓(xùn)練_第1頁
2016屆二輪復(fù)習(xí)人教版詩歌鑒賞專項突破訓(xùn)練_第2頁
2016屆二輪復(fù)習(xí)人教版詩歌鑒賞專項突破訓(xùn)練_第3頁
2016屆二輪復(fù)習(xí)人教版詩歌鑒賞專項突破訓(xùn)練_第4頁
2016屆二輪復(fù)習(xí)人教版詩歌鑒賞專項突破訓(xùn)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16屆二輪復(fù)習(xí) 人教版 詩歌鑒賞 專項突破訓(xùn)練(6)題型頻度考查概率鑒賞形象80%語言50%表達技巧80%評價思想感情90%內(nèi)容主旨70%觀點態(tài)度40%1.閱讀下面兩首詞,完成(1)(2)題。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踏莎行歐陽修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歐陽修詩文向來注重煉字,請簡要賞析歐陽修詞開篇兩句“候館梅殘,溪橋柳細”中“殘”與“細”二字的妙處。答:_(2)

2、“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化用了虞美人中的哪兩句?試比較兩者在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上的異同。答:_答案(1)“殘”寫出了梅花之凋零,“細”寫出了柳條之初生。“殘”“細”既交代了作者出行的時間初春時節(jié),又浸透著濃郁的凄涼之意,飽含著離別的濃濃愁情,為整首詞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2)化用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修辭手法相同:都運用了比喻的手法,都以水喻愁,將滿腔愁緒比作江水,表現(xiàn)愁緒之多,綿延不斷。抒情效果不同:歐陽修詞借迢迢春水表達了漸行漸深的離愁別緒,畫面真切,意境優(yōu)美;李煜詞則借一江春水表達了國恨家仇的憂傷情感,境界開闊,意境深遠?!驹姼梃b賞】 虞美人全詞以問起,以答結(jié);

3、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diào)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串始終?!按夯ㄇ镌隆笔嵌嗝疵篮?,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起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感觸,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下片前兩句,一“在”一“改”道盡了幾多物是人非的酸楚與哀傷。結(jié)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展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踏莎行這首詞上片寫行者的離愁,下片寫行者的遙想即思婦的別恨,從游子和思婦兩個不同的角度深化了離別的主題。全詞以優(yōu)美的想象、貼切的比喻、新穎的構(gòu)思,含蓄蘊藉地描寫出一種“迢迢不

4、斷如春水”的情思,一種情深意遠的境界。上片寫游子旅途中所見所感。開頭三句是一幅洋溢著春天氣息的溪山行旅圖。開頭三句以實景暗示、烘托離別,而四、五兩句則由美景轉(zhuǎn)入對離情的描寫。下片寫閨中少婦對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開頭兩句寫出女子情感的纏綿深切,“樓高莫近危欄倚”是游子對閨中人深情體貼的囑咐,也是思婦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蹤影又明知徒然的內(nèi)心掙扎。最后兩句寫少婦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閨中人憑高望遠而不見所思之人的情景?!驹娨夥g】 虞美人:春花秋月什么時候才了結(jié)?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樓上昨夜又刮來了春風,在月明中對故國不忍回首去想念。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yīng)該還在,只是人已衰老。若要問心中有多

5、少哀愁?正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踏莎行:客舍旁的梅花已經(jīng)凋殘,溪水橋邊細柳輕垂,春風踏芳草,征人騎馬手拉韁。離愁別緒隨路長,漸行漸遠漸綿長。好似溪水涓涓淌,源源不斷向遠方。寸寸柔腸痛斷,盈盈淚水洗粉面。危樓高、看得遠,傷心莫要倚欄桿。平坦的草地盡頭是春山,行人還在那重重春山之外。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鷓鴣天嚴仁一曲危弦斷客腸。津橋捩柂轉(zhuǎn)牙檣。江心云帶蒲帆重,樓上風吹粉淚香。瑤草碧,柳芽黃。載將離恨過瀟湘。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咀ⅰ?危弦:急弦。捩柂:扭轉(zhuǎn)船舵。牙檣:飾以象牙的桅桿。(1)上片后兩句描寫了一幕什么樣的場景?句中的“重”字有怎樣的藝術(shù)效果?答:

6、_(2)詞的下片用了哪些手法來表現(xiàn)人物情感?請結(jié)合詞句分析。答:_答案(1)描寫了一幕情意深摯的離別場景:行人乘船緩緩去向江心,相送的女子倚樓眺望,粉淚漣漣。“重”字表面上寫蒲帆滯重,船行緩慢,實則暗示遠行之人心情的沉重,移情于物,抒情委婉含蓄。(2)“瑤草碧,柳芽黃”兩句以樂景寫哀情,以景的清新明麗,反襯心情的哀婉憂傷;“載將”句化抽象為形象,將無形的“離恨”寫得具體而有分量,生動地寫出離恨的沉重;末兩句以眼前東流不息的江水,比喻綿綿不盡的離愁別恨,自然渾成?!驹姼梃b賞】 “一曲危弦斷客腸”,首句便給通篇定下了基調(diào),接著,作者又將筆對準河橋附近的帆船上,“津橋”一句由將別而即別,惜別的氣氛更

7、為濃厚?!敖摹本溆杉磩e轉(zhuǎn)到方別。“樓上”一句,從對方著筆,終于拈出一個“淚”字來,把抒情氣氛推上了高峰。下片直接抒寫離情別意。頭兩句仍為寫景。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別,倍覺魂銷。兩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襯惜別之情?!拜d將”一句將看不見、摸不著的“離恨”寫得具體而有分量。最后兩句改設(shè)問為肯定語氣,是全詞一氣寫分別至此必然的感情蘊積。以悠悠不盡的東流江水,喻綿綿不斷的離別愁情,使主題進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絕。作者在上片借景抒情,層次分明,步步推進,雖不點破,卻蘊蓄著濃厚的惜別之情,是融情于景的典范。下片惜別之情滔滔而出,親切可感,表現(xiàn)出作者相當高的藝術(shù)水準?!驹娨夥g】 宴席將散,一曲哀弦,愁腸

8、欲斷。人已進船,船舵和桅桿即將轉(zhuǎn)到別的方向。蒲帆在江心被云帶著前進,但顯得有些遲緩。相送的女子倚樓眺望,粉淚漣漣。碧草芳美,岸柳才芽,將載著離恨過瀟湘。您看那滾滾東去的流水,就像那綿綿不斷的離愁別緒。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祝英臺近除夜立春吳文英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zhuǎn)、新年鶯語。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蓱z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注】 紅情、綠意:紅花、綠葉,剪裁為春幡,可以戴在頭上?;ㄐ牛夯ㄐ棚L,應(yīng)花期而來的風。幽素:幽情素心。(1)“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兩句的意思是

9、什么?分析其在全詞中的作用。答:_(2)全詞從哪三個方面反襯了作者的孤寂愁苦之情?答:_答案(1)夕陽不肯輕易落山,東風又帶來了春的訊息。切合“除夜立春”的題意,表達除舊迎新之意。抒發(fā)了作者對即將逝去的一年的戀戀不舍和對新年到來的感慨。(2)初春之美景,東風應(yīng)期而來。他人之歡樂,剪裁花葉,熱鬧守夜。昔日之溫馨,伊人擘柑?!驹姼梃b賞】 除夕恰遇立春,真非常有之事。本應(yīng)感到無限喜悅,可是對于客中的游子來說,所引發(fā)的卻是無限感傷。此詞上片三句寫立春日,姑娘們戴上花,顯示出百花將開的消息。四、五兩句再寫除夕守歲。夕陽亦像人一樣,對即將逝去的一年戀戀不舍,不肯輕易落山,同時東風又帶來了春的訊息,給人新的

10、希望?!坝腥恕币韵氯鋵懭藗冊跉g笑中迎來新年:終于,除夕之夜降臨,守歲的人們徹夜不眠,剪燭夜話,笑聲不絕,在鶯啼聲中迎來了新春的清晨。下片開頭回想舊日除夕的宴席,作者仿佛回到了昔日除夕之夜的家宴上,美人用纖纖玉手為自己破開黃柑,那幽香似乎還縈繞在周圍。對往事的追憶和神往,令自己走進了夢境,然而相隔既久,山水迢迢,過去的美好回憶,連夢中也難以追尋了:“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湖水如鏡,夢影朦朧,難覓歸路。往事散如輕煙,徒增無窮悵惘而已。最后幾句直接抒情:此時是春風吹融了冰雪,可是永遠不能消去飛上鬢角的寒霜,已經(jīng)夠可悲的了;更何況落梅如雨,斑斑白發(fā)與點點白梅相對,這豈不令人凄絕!詞作委曲含蓄,欲藏

11、還露,而其抒情筆觸又了然可尋?!驹娨夥g】 剪一朵紅花,裁一片綠葉,帶著融融春意,插在美人頭上。東風吹拂,春天已近,斜陽遲遲未落,好像要留下最后的時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點亮守歲的燈火,人們徹夜不眠,在笑語歡聲中共迎新春佳節(jié)。回想舊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皙的纖手曾親自把黃柑破開,那溫柔的芳香朦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往事令人神往,我在夢境中回到湖邊,那湖水如鏡,使人流連忘返。我卻迷失了路徑,不知所處??蓱z吳地白霜染發(fā),點點如星,仿佛春風也不能將寒霜消融,更何況斑斑白發(fā)對著如雨飄零的落梅。4.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1)(2)題。春思李白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

12、何事入羅幃。春怨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1)兩首詩分別表現(xiàn)了抒情主人公怎樣的思想感情?答:_(2)這兩首詩在寫法上有其共同點,那就是“無理而妙”,看似無理,卻自是妙語。請分別指出兩首詩中無理而妙的詩句,并簡要賞析。答:_答案(1)李詩:思婦對遠在燕地衛(wèi)戍夫君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對愛情的堅貞。金詩:思婦對遠征遼西丈夫的思念之情。(2)李詩:“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怪不相識的春風跑到自己的羅帳里來并斥責春風,怪得無理。但正是無理,卻巧妙地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對丈夫的忠貞。金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北砻嫔峡矗紜D打鳥是因為鳥驚擾了她的夢,但從本質(zhì)上來說,能否夢到丈夫

13、與鳥無關(guān)??此茻o理,卻巧妙地寫出了思婦對丈夫的強烈思念。【詩歌鑒賞】 春思:一、二句,以相隔遙遠的燕、秦兩地的春天景物起興,出句寫思婦的懸想,對句寫思婦所見。三、四句由開頭兩句生發(fā)而來,繼續(xù)寫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歸懷己,此時秦桑已低,妾已斷腸,進一步表達了思人之情。詩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婦復(fù)雜的感情活動,用兩處春光,興兩地相思,把想象與懷憶同眼前真景融合起來,據(jù)實構(gòu)虛,造成詩的妙境。五、六句,詩人捕捉了思婦在春風吹入閨房、掀動羅帳的一剎那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她忠于所愛、堅貞不二的高尚情操。春風撩人,春思纏綿,申斥春風,明志自警。春怨:這首詩句句相承,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詩的首句似平地奇峰,

14、突然而起,讓讀者產(chǎn)生疑問。第二句,對第一句做解釋,使人們知道,原來“打起黃鶯兒”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鳥語與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人們不禁還要追問:又為什么不讓黃鶯兒啼呢?第三句詩說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時驚妾夢”。但人們?nèi)圆粫M足于這一解釋。她為何怕驚醒自己的夢呢?她做的是什么夢呢?最后一句的答復(fù)是:這位詩中人怕驚破的不是一般的夢,而是去遼西的夢。這是一首懷念征人的詩,反映了當時兵役制下廣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驹娨夥g】 春思:我想燕地的草都像碧綠的絲絳一般了,因為秦地的桑樹早已舒展了碧綠的枝條。這應(yīng)該是良人回家的日子啊,卻是我傷心斷腸的時候。春風啊,你并不認識我,為何吹入我的

15、羅帳?春怨:趕走院落中的黃鶯兒,不想讓它在樹枝上啼鳴。因為它的啼叫驚醒了我的美夢,讓我不能在夢中到遼西與丈夫相見。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孤雁崔涂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渚云低暗度,關(guān)月冷相隨。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咀ⅰ看尥浚?54?),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帶人。唐僖宗光啟四年(888)進士。終生飄泊,漫游巴蜀、吳楚、河南、秦隴等地。矰(zng):短箭。繳(zhu):系箭的絲繩。(1)這首詩全篇皆實寫“孤雁”,作者是怎樣突出孤雁之“孤”的?答:_(2)結(jié)合全詩,說說詩的最后兩句作者對孤雁有怎樣的感情,又借孤雁表達了自己怎樣的人生感受。答:_解析(

16、1)這首詩在寫“孤雁”時,注意借助多種表現(xiàn)手法來突出孤雁之“孤”。首聯(lián)“幾行歸塞盡”中的“幾行”歸雁之“行”與“念爾獨何之”中“獨何之”之“獨”形成對比,突出孤雁之“孤”。頷聯(lián)通過“暮雨相呼失”寫失群之雁,聲音凄厲,呼尋伙伴,突出雁之孤獨?!昂劣逻t”說明大雁影單心怯在池塘邊盤旋,欲下遲疑。頸聯(lián)通過“云低”“月冷”的環(huán)境來襯托大雁的孤獨。(2)詩歌尾聯(lián)“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寫出了大雁疑慮受箭喪生。作者在此寫大雁,其實以大雁進行自喻,表達詩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答案(1)首聯(lián)用“幾行”歸雁之“行”與下句中“獨何之”之“獨”形成對比,突出孤雁之“孤”。 頷聯(lián)通過孤雁在暮雨中的動作、神情、狀

17、態(tài),突出其孤。失群之雁,聲音凄厲,呼尋伙伴。面對蘆葉蕭蕭的池塘,影單心怯,幾度盤旋,欲下未下,遲疑畏懼。頸聯(lián),通過環(huán)境渲染來襯托其形單影只,突出其孤:月冷云低,孤雁就是在這樣一個昏暗、壓抑、恐怖的環(huán)境中飛行。(2)最后兩句寫出詩人對孤雁的安慰與擔憂:孤雁未必會遭暗算,但孤飛總使人易生疑懼。在安慰孤雁的同時也透露出對孤雁處境的擔心。詩人以孤雁自喻,表達了自己漂泊異鄉(xiāng)的羈旅之情,世路險峻的孤凄憂慮。6.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滿庭芳碧水驚秋秦觀碧水驚秋,黃云凝暮,敗葉零亂空階。洞房人靜,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傷懷。增悵望,新歡易失,

18、往事難猜。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謾道愁須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憑闌久,金波漸轉(zhuǎn),白露點蒼苔。 (1)詞作的景物描寫有什么特點和作用?請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答:_(2)詞中流露出哪些情感?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答:_解析(1)解答此類題目,要先找出有哪些景物,景物特點如何,描寫景物運用了什么手法;作用往往是營造意境,渲染氣氛,烘托情感。(2)解答這道題,要抓住景物的特點,以及直接表明情感的詞語“傷懷”“增悵望”等。答案(1)融情入景,以景語始,以景語終,在層層鋪敘、描寫中表達了傷離懷舊的心緒。(或詞作開篇描繪碧水放冷光,黃云聚集,大地蒼茫,落葉滿階,又有砧杵聲聲入耳之境,視聽結(jié)合)(或動靜結(jié)合),營

19、造衰颯、蕭索的意境,渲染氣氛,烘托出詞人此時此地的悲苦心境(手法答出擬人,可酌情給分)。(2)故人故園之思。飄泊異鄉(xiāng),秋天日暮聽到砧杵聲時,很自然地會起故園之思,“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在寫景中透露出懷人的情思。時光流逝的慨嘆。驚秋,砧杵聲催讓詩人不覺生出時光飛逝的慨嘆。貶謫之后知音難覓的慨嘆?!霸鰫澩職g易失,往事難猜”婉轉(zhuǎn)地表達出在遭貶謫以后的生活歷程的孤單,“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流露出知音難覓無人理解的悲苦。7.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題目。白石灘王維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1)這一首詩描寫白石灘月夜景色,其中主要突出月色之皎潔,請舉例分析,前面兩句是

20、怎樣突出這一點的。答:_(2)從這些景物的特點中,你可以感受到詩人怎樣的追求或態(tài)度。答:_解析題目已經(jīng)指明是寫“月色之皎潔”,所以解答第(1)題就是要在理解前面兩句描繪了哪些景物的基礎(chǔ)上,具體分析這些景物的特點,以及這些特點與“月明”之間有何關(guān)聯(lián)。這些景物及其特點是水清、石白、蒲草綠,如果不是月明,這些景物的特點是不能顯示出來的?;卮鸬冢?)題,需要對全詩的內(nèi)容作總體把握。前面兩句寫景,月光皎潔、清澈,水清、石白、蒲草綠;后面兩句寫人,人是自由自在、閑適的。在總體把握全詩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還要進一步思考:景物美固然是由其自身特點所決定的,但更有人的主觀感受的融入,這種主觀感受往往就體現(xiàn)人的一種追求

21、。故據(jù)此可推斷出,此處之所以表現(xiàn)出這種美,就在于作者對這種生活環(huán)境的喜愛和追求。答案(1)前兩句詩通過描寫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潔、明亮。寫灘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畫,正暗示月光的明亮。惟其月明,照徹灘水,水才能見其“清”,灘才能顯其“淺”,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現(xiàn)其“白”。不僅如此,從那鋪滿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還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長于其中的綠蒲。(2)這首詩所寫景物,清新、純潔,更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xiàn)了一種自然、純真的美,也寄托著詩人對這種自然、純真的美的追求。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各題。子規(guī)吳融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

22、春來草似煙。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湘江日暮聲凄切,愁殺行人歸去船。【注】吳融: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寓荊南。(1)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答:_(2)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guān)系的?請簡要分析。答:_解析(1)本題考查考生對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從意象入手就可以明確本詩基本的感情特點是失意悲愁。分析時必須從意境、意象本身的特點出發(fā)來回答景中之情、象中之志。(2)本題考查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題干問的是情景關(guān)系,其實是考查考生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認知和把握。選用什么樣的意象或意境,來表現(xiàn)什么樣的感情,便定格了詩人所采用的表達技巧或抒情方法。答

23、案(1)表現(xiàn)了詩人仕途失意的痛苦和思念故鄉(xiāng)的悲愁。詩人運用托物抒懷的手法,通篇扣住杜鵑鳥啼聲凄切這一特點,反復(fù)著墨渲染,表達流寓荊南、漂泊失意和遠離故土、思念故國的悲愴情懷。(2)托物抒懷,借杜鵑晚間雨中凄切的悲鳴,表達了自己深切的故鄉(xiāng)之思;寓情于景,詩中的雨昏風冷、雨落影斜,以及杜鵑鳥的叫聲,都融入了詩人官場的失意和思鄉(xiāng)的悲切;以景襯情,故國春來,草木榮生,青蔥馥郁,含煙吐霧,更反襯了杜鵑鳥孤身飄蕩、哀告無門的悲慘命運。9.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感皇恩出京門有感李俊民忍淚出門來,楊花如雪。惆悵天涯又離別。碧云西畔,舉目亂山重疊。據(jù)鞍歸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腸千結(jié)。敢向青天問明月。

24、算應(yīng)無恨,安用暫圓還缺?愿人長似,月圓時節(jié)。(1)“楊花如雪”這一寫景句在詞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答:_(2)請簡要說明這首詞上闋的行文思路。答:_(3)“一日三秋,寸腸千結(jié)”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1)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皸罨ā奔戎鸽x別在楊花紛飛的三月,又借楊花紛亂喻作者離別時心亂如麻的心緒。作答時要綜合考慮。(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構(gòu)思的能力。上闋寫傷別之情?!叭虦I出門來,楊花如雪”,開門見山,寫離別之狀,寫離別之時。“忍淚”表明作者對離別的傷心煩亂。“楊花”既指離別在楊花紛飛的三月,又借楊花紛亂喻作者離別心亂如麻的心緒?!般皭澨煅挠蛛x別”

25、,“又離別”表現(xiàn)“忍淚”“惆悵”的原因。“碧云西畔,舉目亂山重疊”,遠遠望去,要去的碧云西畔,群山層疊,行路艱險?!皳?jù)鞍歸去也,情凄切!”雖離別之心傷,雖路程之艱險,而君命難違,只能“據(jù)鞍歸去”,凄然而走。(3)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語言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耙蝗杖铩闭Z出詩經(jīng)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毙稳蓦x愁之痛,思念之苦?!耙蝗杖?,寸腸千結(jié)”既是一種夸張,又形象地表現(xiàn)出作者與親友難舍難分的情誼。答案(1)交代了離京的時間(即暮春);渲染了離別時的凄涼氣氛;用楊花的紛亂如雪,烘托作者離京時心緒的煩亂。(2)作者先寫離別時的情狀,接著寫“忍淚”“惆悵”的原因,再寫前路的艱險,最后寫登程后的凄

26、切心情。(3)夸張、對偶。表現(xiàn)離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與在京親友們的情誼之深。10.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霜天曉角儀真江上夜泊黃機寒江夜宿,長嘯江之曲。水底魚龍驚動,風卷地、浪翻屋。詩情吟未足。酒興斷還續(xù)。草草興亡,休問功名,淚欲盈?!咀ⅰ績x真:今江蘇省儀征市,在長江北岸。黃機:南宋詞人,身處中原淪喪時期。(1)詞的上闋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請結(jié)合詞句簡要分析。答:_(2)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概括該詞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1)賞析要點:詞的上闋意境蒼涼雄渾。作者夜宿寒江,站在江邊,看到眼前凄迷寒涼的江景,思潮翻滾,不禁仰天長嘯,嘯聲驚動了江底的魚龍,使得狂風卷地、巨浪翻騰。這里“寒江”凄迷闊

27、大之景與“長嘯”壯懷激烈之情交織在一起,營造了蒼涼雄渾的意境。(2)南宋王朝國勢衰微、中原淪喪的痛苦,功業(yè)未成、壯志難酬的抑郁和悲憤,報國無門卻又無力改變現(xiàn)狀的無奈。11.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秋懷元好問【注】涼葉蕭蕭散雨聲,虛堂淅淅掩霜清。黃華自與西風約,白發(fā)先從遠客生。吟似候蟲秋更苦,夢和寒鵲夜頻驚。何時石嶺關(guān)山路,一望家山眼暫明?【注】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金末元初詩人,曾在金朝為官,金亡不仕。本詩為寓居異鄉(xiāng)時做。(1)簡析詩歌首聯(lián)景物描寫的特點和作用。答:_(2)簡要分析詩歌后兩聯(lián)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和表達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1)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和詩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答案詩歌首聯(lián)從聽覺和觸覺的角度(如答“用擬聲詞、用疊音詞的手法”也可)寫了秋風淅淅,涼葉清霜,渲染了一種秋天寂靜凄清(凄涼)的寒意,為下文寫秋思鄉(xiāng)愁作了有力的鋪墊(烘托)。(2)詩歌后兩聯(lián)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以秋蟲的鳴聲比喻詩人的苦吟,以寒鵲的驚飛比喻詩人的驚夢,形象地表達了詩人懷鄉(xiāng)思鄉(xiāng)的孤寂愁苦情緒之深之濃。【詩歌鑒賞】詩人面對破碎的山河,懷念淪陷的故鄉(xiā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