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時期音樂風格的演變_第1頁
巴洛克時期音樂風格的演變_第2頁
巴洛克時期音樂風格的演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巴洛克時期音樂風格的演變。引言。巴洛克是一個時期,而不是一種風格,這個時期出產的音樂作品就稱為巴洛克音樂,1600到1750年這150年間就叫做巴洛克時期。在總體上,它代表了一種對絢麗、激情、宏偉、豪華、運動的熱愛,是藝術由嚴肅和輕松的一種交替。巴洛克風格在其藝術觀念中,含有加強形式和視覺效果的因素。它摒棄尺度和規(guī)范,逐漸打破內容與形式的平衡。它酷愛曲線和斜線,劇烈的扭轉,展示一切可以造成人們驚奇、贊嘆的東西。巴洛克風格產生的戲劇性效果和表現(xiàn)力是強烈和巨大的。16世紀后期在意大利出現(xiàn),17世紀在歐洲普遍流行,德國18世紀才達到盛期。巴洛克相對于文藝復興的風格特點當作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形式 發(fā)展

2、模式,認為其他時代和其他民族的藝術也有這種從 文藝復興到巴洛克的演進,甚至認為這是藝術形式或視 覺形式的不依社會內容為轉移的獨立規(guī)律。巴洛克音樂描述了約從1600年到1750年歐洲古典音樂的一段時期或是一種風格。這段據(jù)說始于音樂的時期開始于文藝復興之后,而其后隨之到來的是古典音樂時期。Baroque這個詞最初的意思可能是指不規(guī)則的珍珠指的是這段時期具有明顯不符合常規(guī)風格的建筑風格。后來,這個詞也用來表示音樂。巴洛克時期在功能調性上取得了發(fā)展;這段時期的作曲家和表演者使用了更復雜的音樂裝飾音;在音樂記譜法上也有所改變,并且發(fā)展了新的器樂演奏技巧。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拓展了器樂演奏的規(guī)模、范圍和復雜性

3、,并將歌劇確立為一種新的音樂體裁。這個時期的大量音樂術語和概念都沿用至今。社會背景。 巴洛克時期是西方社會一個動蕩的歷史時期,也是一個專制王權的時代.西方的封建專 制制度從文藝復興后期開始.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專制王權是鎮(zhèn)壓反封建斗爭.維護整個 封建地主階級利益,強化國家機構的產物.它加重了對人民的壓迫.但壓迫愈強反抗愈烈 革命斗爭不斷出現(xiàn)。社會背景:17世紀的歐洲1、天主教為了吸引信徒的給信徒以滿足感,藝術的作用受了重視。(巴洛克首先在羅馬出現(xiàn),同時大量的訂單來自天主教會)2、社會上涌現(xiàn)出的巨富新貴使得豪華享受之風盛行,對藝術的需求增長。3、大權在握的君主希望國家生活在各個方面展示和表達其權

4、威的偉大。藝術背景:16世紀一度流行的樣式主義,由于其刻意模仿盛期文藝復興大師而缺少創(chuàng)新的藝術創(chuàng)作,因而沒有激情和新的藝術表現(xiàn)力。巴洛克藝術的出現(xiàn)正是為了在表達激情和尋找新的藝術表現(xiàn)力方面實現(xiàn)突破。另外,擴大的陸地疆界和無限的空間的觀念鼓舞了藝術家們向新的領域和風格擴展。音樂發(fā)展的的概述早期巴洛克音樂(16001654)巴洛克和文藝復興的傳統(tǒng)分隔線被劃分在意大利。由于當時Florentine Camerata(佛羅倫薩同好會)的一些專業(yè)的學者在Giovanni de Bardi教堂的宮殿里非正式的會晤)一起討論藝術和科學,對于音樂而言,他們的理念基于對古希臘音樂戲劇的概念,那就是認為對劇本的宣

5、敘在戲劇中是最重要的?;谶@個理念,他們反對文藝復興后期復雜的復調音樂,并希望有一種主要是基本伴奏的簡單的獨奏旋律構成的音樂戲劇。Jacopo Peris Dafne和LEuridice對于這些理念的早期認識標志著歌劇的起源。巴洛克早期重要的音樂形式是單聲部歌曲(相對于前一個時期復調音樂而言)以及與此相聯(lián)系的體載歌劇與清唱劇,強調語音與音樂的緊密結合,在歌劇中還有布景的效果。單旋律音樂中不使用對位,其形式是由旋律與低音相結合發(fā)展起來的,如分段歌形式,回族曲結構,在反復出現(xiàn)的低音聲部上的變奏。在樂器方面也有相應的發(fā)展,如適合于演奏通奏低音組合的樂器,以及替代維奧爾琴族系的小提琴等,小提琴族系樂器

6、更靈活而且能演奏較高的類似人聲的音域。在音樂上,數(shù)字低音的使用代表著一個在音樂理念上的更大改變,這個理念被稱為和聲,這種“將所有部分合在一起”的想法與復調音樂的線性思維部分同樣重要。復調和和聲逐漸被認為是同一個概念的兩個方面,隨著和聲級數(shù)進入到作曲記譜的概念中,以及作為不和諧音的三全音的運用。和聲理念已經(jīng)存在于巴洛克早期幾位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中,特別是Carlo Gesualdo。然而文藝復興時期被認為讓位于巴洛克時期是在巴洛克成為一個普遍的詞匯時。歌劇寫作觀念以及早期歌劇形式蒙特威爾第是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形成的. 主要是加強音樂性和情感表達。具體做法是將宣敘調的旋律線條拉長,使其具有歌唱性,并與短小的歌

7、曲、二重唱和牧歌式的重唱交替,形成對比。巴洛克中期音樂(1654-1707)皇權的中央集權化程度的增加是這段被冠以專制主義標記時期的經(jīng)濟和政治特征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法國路易14的統(tǒng)治。在他領導下的宮殿的風格,以及宮廷禮儀體系和藝術都成為了之后歐洲社會的模范。越來越多的教堂 禮拜儀式和政府資助產生了新的需求組織公共音樂,樂器實用性的增加也產生了新的需求室內樂。其中包括鍵盤樂器的實用性。巴洛克中期和巴洛克早期的區(qū)分點產生于對新風格體系的思考和這些新風格在形式和結構上的日益制度化,尤其是歌劇。巴洛克中期音樂理論區(qū)別于以往的地方在于越來越多和聲集中使用于音樂創(chuàng)作中和正規(guī)音樂教育的產生。音樂在當時是一種藝

8、術,并在當時被當作常規(guī)的禮儀之一來教授。這種風氣在其后Johann Fux關于系統(tǒng)對位的著作中發(fā)展到頂峰。巴洛克中期和晚期的分界線是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 根據(jù)記載巴洛克晚期始于1680到1720年這個區(qū)間。之所以時間跨度這么長是因為并沒有出現(xiàn)一個與之同步的過渡;不同的記譜風格在不同的進度和時間發(fā)生變化。一般說來意大利可以作為率先進入 巴洛克晚期的國家,在歷史學上巴洛克音樂最重要的分界線就是把調性作為音樂構成原則的全盤吸收。這一點在其后Jean-Philippe Rameau(拉莫)的理論著作中尤為明顯,他取代呂利成為法國最重要的歌劇作曲家。與此同時,在Johann Fux(約翰 ??怂?的著作

9、中,文藝復興時期的復調風格成為對位法研究的基礎。模式對位法和調性邏輯的結合創(chuàng)造了作曲的兩種風格縱向思維主導的合唱音樂和對位思維主導的復調音樂。這些開始建立在之前繁榮時代的形式,已經(jīng)發(fā)展得更加多樣化了:協(xié)奏曲、套曲、大協(xié)奏曲、清唱劇、歌劇和芭蕾都被看作是國際風格和結構的延展。這些形式的結構總體說來是簡單的,由重復的兩部分組成的結構(AABB),簡單的三部分組成的結構(ABC), 以及普遍的回旋詩結構.這些結構依次影響了后來的作曲家.向古典主義時期的過渡(17401780)對其后音樂的影響在巴洛克與古典主義早期之間的這段時期,因其在各種不同鑒賞口味、經(jīng)濟和世界觀上尋求統(tǒng)一的,廣泛而混合的競爭理念而

10、得以很多的名稱。有時被稱為華麗風格,洛可可風格或者前古典主義,有的時候也被稱為早期古典主義。雖然有些時候考慮到跟與當前相比更多的是以前的巴赫、亨德爾和泰勒曼,這些作曲家在和聲風格上完全相反的風格更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但這段時期依然在創(chuàng)作巴洛克風格音樂的作曲家們仍然很成功。音樂文化面臨一個十字路口:老式風格的大師們擁有技術,而公眾卻渴望新風格。 這個是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受到高度尊重的理由之一:他非常理解老式風格的形式,并且懂得用一種增加種類的形式的“外觀”去表現(xiàn),他在翻修“舊形式”方面走得離巴洛克時期很遠。巴洛克時期的慣例是規(guī)范對抗與之抗衡的新作品,這段時期在宗教作品

11、中出現(xiàn)了差異,這段時期的作品更接近巴洛克風格而在新風格作與之品中的非世俗或者“不敬”的風格。尤其是在歐洲中心的天主教國家中,巴洛克風格繼續(xù)代表宗教音樂渡過18世紀末期,大多數(shù)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古風格在17世紀早期的世俗音樂中繼續(xù)生存。海頓和莫扎特的彌撒以及清唱劇等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在管弦樂樂編曲和裝飾音方面,在其根本的對位和和聲結構方面具有很多巴洛克時期的特征。巴洛克的衰退出現(xiàn)在多種對混合新舊技術的嘗試,以及很多作曲家繼續(xù)堅持舊式結構風格的1780年代。1760年后由于巴洛克音樂是音樂教學法的基礎, 因此甚至在它不再是作曲家創(chuàng)作音樂是的主導風格后依然保留了其風格化的影響。在19世紀初期,巴洛克大

12、師們的樂譜出版了完整的版本,這樣就引起了之后被稱為“嚴格風格”對位法的復興。隨著門德爾松對巴赫合唱音樂的復興,巴洛克風格在作為一種學院的教學法和正式的理論在19世紀產生影響力。整個19世紀,巴赫風格的賦格作為一種尋求的標準和包括一系列器樂作品的形式對作曲家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時期文學以其他藝術對音樂家的影響。巴洛克風格不僅影響了美術而且它還影響其他的藝術領域。音樂作為一個和美術一樣龐大的領域也受其影響。和巴洛克美術一樣巴洛克音樂也起源于意大利,巴洛克音樂大致承襲了同時其他的藝術的風格。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相比,也難逃華麗、裝飾、壯觀等傾向。但是在巴洛克時期,音樂和美術一樣也有許多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如歌劇的誕生,還有宗教音樂的世俗化。我們知道在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是受宗教控制的,大多是些單聲部合唱和沒有伴奏的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