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札記 越王勾踐的負面示范.doc_第1頁
讀史札記 越王勾踐的負面示范.doc_第2頁
讀史札記 越王勾踐的負面示范.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讀史札記 越王勾踐的負面示范黃樸民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xiāng)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保ㄌ拼畎自街杏[古) 身為紹興人,本應該對本鄉(xiāng)的前賢多懷尊敬乃至崇拜的感情。然而,對于紹興歷史上的第一號名人越王勾踐,我卻怎么也難以萌生敬重仰慕的情愫。的確,他是一位英雄,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在吳越兩國的生死較量中笑到了最后。換言之,他從絕境中奮起,歷經(jīng)艱苦卓絕的奮斗,終于統(tǒng)率敝鄉(xiāng)的先輩子民一舉戰(zhàn)勝今太湖流域一帶的吳國,逆襲成功,成為春秋歷史上的最后一位霸主。他的奮斗與成就,稱得上是歷史上東山再起、卷土重來、死灰復燃、扭轉(zhuǎn)乾坤的典范,是名副其實的勝利者。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越王勾踐便成為了歷史上備受肯定和推崇的正面人物。中國人素來奉行“功利至上”的原則,所謂“成者王侯敗者寇”,尤其是像勾踐這樣原本處于絕對劣勢地位的人物,居然能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而實現(xiàn)強弱態(tài)勢的徹底轉(zhuǎn)換,由失敗者一變而成為勝利者,這實在是太令人贊嘆備至了。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韌性與堅強,乃成就大事的前提,一般人很難具備,可是勾踐他做到了,這不能不讓人驚詫,更不能不讓人佩服。于是乎,數(shù)千年來,勾踐就成了不屈服于命運,能夠?qū)⑽磥碚莆赵谧约菏稚系挠篮阆笳鳎^的“膽劍精神”也被謳歌嘉許至今,甚至于成了人們寄托憂國情懷賦予恢復中原追求的文化象征與精神符號:像南宋人柴望的越王勾踐墓一詩,就很典型地反映了這樣的意識:“秦望山頭自夕陽,傷心誰復賦凄涼?今人不見亡吳事,故墓猶傳霸越鄉(xiāng)。雨打亂花迷復道,鳥翻黃葉下宮墻。登臨莫向高臺望,煙樹中原正渺茫?!?但是,歷史主義的基本觀點告訴我們,任何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考察與評價,不能離開“知人論世”的立場,不能以“成王敗寇”的功利主義為唯一的判斷標準。勾踐固然贏了,但說到底贏得并不光彩;夫差的確輸了,但輸?shù)煤苡凶饑馈9篡`的勝利,說到底是以突破人類道德良知的底線,蔑視和毀滅公認的規(guī)則為前提的;夫差之所以大敗虧輸,身死國滅,同樣是為他始終按規(guī)則出牌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從這個意義上講,不加分析,不加區(qū)別地一味肯定越王勾踐和絕對否定吳王夫差,在歷史的價值取向上是會有問題的。因為它必然會導致價值觀的紊亂和善惡觀的顛倒,造成小人文化的猖獗和君子精神的沉淪。 越王勾踐的本性,從根本上來講,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即“狼子野心,蛇蝎心腸”。范蠡說他“長頸鳥啄”,可謂非常到位,十分傳神。這種本性加上堅韌的毅力和出眾的才能,對社會普遍道德觀的破壞,對人類良知的挑戰(zhàn),其危害之大尤其嚴重。應該說,勾踐一登上歷史舞臺,就毫不掩飾地釋放了這種邪惡丑陋的能量,早在攜李之戰(zhàn)中,面對強大的吳軍和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前輩吳王闔廬,他居然能劍走偏鋒、匪夷所思地采取跡近極端的招數(shù):“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歸死?!保ㄗ髠鞫ü哪辏┰陉嚽白寯?shù)百囚徒排成三列當眾自刎,并趁著吳軍將士目瞪口呆、驚魂未定之際發(fā)起進攻,一舉而克,凱旋而歸。這種做法充滿著血腥與殘忍,屬于徹頭徹尾的下三爛手段。靠此取勝,顯然是完全打破了人類的道德底線。 更讓人切齒痛恨的是,越王勾踐“食髓知味”,在后來的吳越角逐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出類似的招數(shù),將陰險毒辣的小人文化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將煮熟的稻種送給吳國,導致農(nóng)田顆粒無收的舉動,就是頗有典型意義的事例。 眾所周知,按照當時通行的“軍禮”原則,“不加喪,不因兇”是軍事行動的重要戒律之一,也就是說,不能乘人家國君新喪,正進行權(quán)力交接之時展開進攻,也不允許在敵對國家遭逢天災、出現(xiàn)饑荒的兇年之時發(fā)動戰(zhàn)爭。不僅如此,敵對國家之間還有在兇荒年份互為救助的義務。這就是上古的“人道主義”傳統(tǒng)。例如當年秦晉互為敵國,可秦國鬧災荒時,晉國就施之以援手,將大批的糧食通過舟運贈送秦國,以解秦國民眾的燃眉之急。左傳對此有詳盡的記載,稱之為“泛舟之役”。 這種傳統(tǒng)一直延伸到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很好地恪守了這種“救荒賑災”的基本原則。當越國鬧災荒,向吳國提出了借稻種的請求時,毫不遲疑地滿足了對方的愿望??墒牵L水輪流轉(zhuǎn),等到吳國遇上同樣的困難,向越國借稻種之時,越王勾踐不出借也就算了,竟然還能想出最惡毒的招數(shù),將稻種煮熟了之后再行出借。這樣的種子播種在大地上,當然不會發(fā)芽,更不會成長,使得吳國飽嘗錯失救荒賑災的最佳時機,進一步加重災難的苦果。這樣的手法,顯然不是正人君子干的事,可越王勾踐就這么做了,而且做得如此從容,如此自然,絲毫沒有流露半點道德上的愧疚。這絕對稱得上是古代版的“我是流氓我怕誰”了! 相形之下,吳王夫差就吃虧在他內(nèi)心深處,尚存留著一定的貴族精神之氣息。作為一個統(tǒng)治者,他當然也不是什么善類,可吳國畢竟是泰伯、仲雍歷盡千辛萬苦所建立的國家,周禮文化的傳統(tǒng)相對保留得較多。所以,在原則問題上,作為泰伯的后裔,吳王夫差還是能夠按照既有的規(guī)則出牌的?!败姸Y”提倡“服而舍人”,“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孔夫子也主張“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這就是戰(zhàn)爭“善后”問題上的公認規(guī)則。因此,當夫椒之戰(zhàn)大獲全勝之際,吳王夫差對越王勾踐沒有采取趕盡殺絕的做法,而是按“軍禮”的要求辦事,放越王勾踐一馬,允許越國繼續(xù)存在。這也是合乎邏輯、合乎常規(guī)的選擇,當屬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問題是,吳王夫差的君子之舉,遇上了像越王勾踐這樣徹頭徹尾的小人,就顯得完全徒勞,純屬笑話了。古道熱腸PK冷血無恥的結(jié)果,當然是后者勝出。無怪乎,后人要為夫差的“一日縱敵,數(shù)世之患”而一掬同情之淚了:“越王兵敗已山棲,豈望全生出會稽。何事夫差無遠慮,更開羅網(wǎng)放鯨鯢。”(唐代胡曾詠史詩會稽山)在中國的歷史上,君子斗不過小人,貴族斗不過無賴,似乎并不罕見。一個人,一旦能突破道德的底線,不講求游戲的規(guī)則,那么,在功利至上的世界中,就可以暢行無阻,無往而不勝,所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所道出的正是這個沉重的歷史事實。 越王勾踐肆無忌憚,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沒有任何思想負擔地濫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