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工程 第一節(jié)職業(yè)衛(wèi)生工程基本防護要求 工業(yè)企業(yè)設計衛(wèi)生標準 GBZ1 2002 對建設項目的選址做了以下規(guī)定 一 選址二 總體布局三 生產工藝及設備布局 第二節(jié)建筑設計的職業(yè)衛(wèi)生學要求 一 采暖集中采暖 局部采暖 送風風速 最高溫度等 二 通風自然通風 機械通風 全面通風和局部通風幾種類型 注意 產生粉塵的車間常用的通風方式 產生有害氣體和蒸氣的車間常用的通風方式 高溫高濕作業(yè)環(huán)境中常用的通風方式 三 空調封閉式車間的要求四 采光 照明 建筑采光設計標準 GB T50033 2001 工業(yè)企業(yè)照明設計標準 GB T50034 92 各種車間照度的要求五 建筑物墻體 墻面 地面 第三節(jié)職業(yè)衛(wèi)生工程防護技術措施 一 防塵技術措施二 防毒技術措施三 防噪聲技術措施四 防振動技術措施 五 防暑技術措施六 防寒技術措施七 防非電離 電離輻射技術措施 第四節(jié)工廠輔助用室設置的職業(yè)衛(wèi)生學要求 包括車間辦公室 生產衛(wèi)生室 生活用室 婦女衛(wèi)生室等的衛(wèi)生學要求 第五節(jié)職業(yè)衛(wèi)生個體防護工程 個人防護用品 PPE 在預防職業(yè)危害的綜合措施中 屬于第一級預防部分 當勞動條件尚不能從設備上改善時 還是主要防護手段 在某些情況下 如發(fā)生中毒事故或設備檢修時 合理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可起到重要的防護作用 但個體防護用品 PPE 有一個重大的局限性 就是說 它并不能從源頭來消除有關的危害 當個體防護用品失效 而又未被察覺時 風險就會急劇 增大 只有在其他措施無法考慮時 最后才能把PPE作為惟一的解決方法 因為沒有一種個體防護用品能在100 的時間內做到100 的有效 同時還要求工人在穿戴時時刻小心 因此 使用不當及發(fā)生錯誤的事時有發(fā)生 在使用個體防護用品時 要適當選擇 而且對其使用條件及應用 進行監(jiān)視 需要使用個體防護的工人 要進行培訓 如果要使一項應用個體防護用品的方案有效 要考慮3項因素 1 危害的性質 在選擇個體防護用品前 要對危害的詳細情況 如污染的類型及濃度要了解 2 個體防護用品的性能數(shù)據(jù) 要從制造商處取得個體防護用品對具體危害的防御能力信息 3 暴露于危害中的可以接受的水平 對于某些危害 其惟一可以接受的水平就是零 例如 在致癌物質中工作或者飛來物對眼的傷害的情況 可以使用職業(yè)暴露極限 但要了解其限制 一 使用防護用品的影響因素當作出了使用個體防護用品的決定并選定防護品的類型后 為了正確的使用 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 佩戴合適為保證完全的保護 佩戴合適是一項必須的要求 有些個體防護裝置的設計及尺寸僅局限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不同種族其臉型也有差別 例如 針對高加索人設計的面罩 載在黑色人種臉上就不合適 對于個體防護用品自身來講 用來在穿戴上調節(jié)的余地是有限的 2 使用期限護品使用者必須做到無論何時出現(xiàn)危害 個體防護用品都佩戴在身 所以佩戴者的接受程度就很重要 不管是出于何種原因 一種用品不能被接受 人們就不愿意佩戴它 從而影響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 注意力和精力 3 舒適 4 保養(yǎng) 5 培訓 6 相互關系這是考慮到在工作環(huán)境中 佩戴個體防護用品的實際問題提出來的 有些眼部保護用品與周圍的光線不相匹配 還有一些在戴上呼吸保護器具后 使用不方便 這類問題可以通過正確的選擇來解決 但是 在選擇單項的個體防護用品時 需要有一個全面的考慮 這樣可以對個體防護用品作出組合的選擇 例如 一個防毒面罩除了可以保護呼吸道之外 還可以在設計中加入對眼的保護 7 管理承諾遵守作業(yè)規(guī)程要求來佩戴個體防護用品 二 個體防護用品的類型個人防護用品有防護服裝 防護鞋帽 防護手套 防護面罩及眼鏡 隔音器 呼吸防護器 皮膚防護劑等 1 聽力保護聽力保護的器具主要有兩大類 一類是置放于耳道內的耳塞 用于阻止聲能進入 另一類是置于外耳外的耳罩 限制聲能通過外耳進入耳鼓及中耳和內耳 需要注意的是 這兩種保護器具均不能阻止相當一部分的聲能通過頭部傳導到聽覺器官 1 耳塞可以置放在耳道內 是用樹脂泡沫材料或者橡膠等制成 用完了就可丟棄 也有一些種類的耳塞是可以重復使用的 但是必須注意到工業(yè)衛(wèi)生方面的問題 為此 在使用后要特別注意耳塞的清潔問題 另外 也要注意耳塞和使用者的耳道是否匹配 雖然耳 塞有好幾種不同的尺寸 但要由經(jīng)過考核的人員來決定佩戴者應使用的尺寸 因為各人的耳道大小不一 所以要用不同尺寸的耳塞 彈性耳塞 帶線耳塞 2 耳罩由可以蓋住耳朵的套子和放在人腦上來定位的帶子組成 套子通常裝有樹脂塑膠泡沫材料 達到把耳朵密封起來的效果 套子里充填了吸聲材料 耳罩的密封性取決于耳罩的設計 密封的方法及佩戴的松緊程度 防震耳罩 小知識 耳罩的平均隔聲值在分貝 對高頻噪聲有良好的隔聲作用 A 10分貝 B 15 25分貝 C 30分貝以上 2 呼吸保護裝置一般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過濾式呼吸保護器 它通過將空氣吸入過濾裝置 去除污染而使空氣凈化 另一類是供氣式呼吸保護器 它是從一個未經(jīng)過污染的外部氣源 向佩戴者提供潔凈空氣的 絕大多數(shù)設備尚不能提供完全的保護 總有少量的污染物仍會不可避免地進入到呼吸區(qū) 1 過濾式呼吸保護器過濾式呼吸器分為過濾式防塵呼吸器和過濾式防毒呼吸器 具體有5類 口罩 可以蓋住鼻子和嘴 由可以去除污染的過濾材料制成 活性炭微過濾口罩 脫脂棉紗布口罩 普通單罐防毒罩 雙罐防毒罩 半面罩呼吸保護器覆蓋鼻子和嘴部的面罩 用橡皮或塑料制成 帶有一個或更多的可拆卸的過濾盒 全面罩呼吸保護器覆蓋眼 鼻子及嘴部 有可拆卸的過濾罐 防毒面具 雙過濾盒黃色全面罩 藍色面罩 可與濾罐配合使用 全面罩 防塵面罩 防酸面罩 動力空氣凈化呼吸保護器用泵將空氣送進過濾器 在呼吸保護器內形成微正壓 防止了污染物從縫隙中進入呼吸保護器 紅面罩 可與空氣呼吸器配套使用 動力頭盔呼吸保護器包括了過濾器及裝在頭盔上的風扇 凈化的空氣吹進到頭盔之內供呼吸使用 注意 過濾式呼吸器只能在不缺氧的勞動環(huán)境 即環(huán)境空氣中氧的含量不低于18 和低濃度毒污染使用 一般不能用于罐 槽等密閉狹小容器中作業(yè)人員的防護 2 供氣式呼吸保護器供氣式呼吸器主要有3種 長管潔凈空氣呼吸器它從未污染的氣流提供潔凈的空氣 提供持續(xù)氣流 應包括壓力流量調節(jié)裝置 帶有腰帶和接頭 可與空氣凈化站相連 在5bar壓力下 可調節(jié)氣流量為120 300升 分鐘 移動空氣凈化站 壓縮空氣呼吸器從壓縮氣流用柔性長管向佩戴者提供空氣 在氣管上要有過濾裝置以除去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及油污 要有面罩或頭盔 空氣的壓力由閥門來減壓 自備氣源呼吸器空氣從鋼瓶中通過特殊的面罩提供給全佩戴者 全套裝置均佩戴在操作者身上 供氣式呼吸器又稱隔離式呼吸器 它能使戴用者的呼吸器官與污染環(huán)境隔離 由呼吸器自身供氣 空氣或氧氣 或從清潔環(huán)境中引入空氣維持人體的正常呼吸 可在缺氧 塵毒嚴重污染 情況不明的有生命危險的工作場所使用 一般不受環(huán)境條件限制 3 眼睛保護在選擇保護用品時 為了使其有效 首先要對眼睛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其風險的程度進行評估 眼睛保護用品一般可以分為3類 1 安全眼鏡用于預防低能量的飛濺物 如金屬碎渣等 但不能抵御塵埃 也不能抵御高能量的沖擊 要易于更換 2 安全護目鏡用于預防高能量的飛濺物和灰塵 在經(jīng)過進一步處理后 也能抵御化學品及金屬液滴 其缺點是內側容易起霧 鏡片易損 戴后視野受局限 不能保護整個面部 價格也較貴 在抵抗非離子輻射時 要另外加上過濾片 3 面罩提供對整個面部的高能量飛濺的的保護 同時加上各種過濾片后 可以處理各種類型的輻射 視野可能會受到限制 另外 面罩可能會重了一些 但相對眼鏡來講 內側不容易霧化 煉鋼鏡 防鐵削氣焊眼鏡 多用途電氣焊眼鏡 多用途電氣焊眼鏡 防沖擊眼鏡 防輻射眼鏡 防化眼鏡 防酸眼鏡 防霧鏡 防紫外線眼鏡 游泳防水眼鏡 手持式電焊面罩 氬輻焊面罩 4 個體防護服 為了保護人體的健康 當人體暴露在一些有危害的環(huán)境內 如熱 冷 輻射 沖擊 摩擦 濕 化學品及車輛沖擊等 則應提供身體的防護 1 頭部防護頭部防護普遍采用安全頭盔和頭部保護器 即所謂 安全帽 通常沒有帽沿 它們的功能是提供對陽光 雨水和頭部沖擊的防護 頭部保護器主要是在有限的空間中提供對撞擊的保護 安全頭盔的使用壽命在3年左右 當過長地暴露在紫外線或者受到反復地沖擊時 其壽命還會縮短 自動變光面罩 2 身體防護服如果是全身套服 在清洗時要做出安排 防止破壞其工業(yè)衛(wèi)生要求 如在處理油及化學品時使用的情況下 當衣服不能保持清潔和及時更換有可能會導致皮炎或皮膚癌的形成 圍裙及工裝褲應是阻燃的 在進行切割操作時所穿的褲子 要用強力尼龍或類似的材料來提供防護 穿上工作服后 可能會對運動有所限制 而且容易被機器纏上 因此 要小心地對工作服的類型及制造進行選擇 同時還要教會使用者正確地使用 3 手套要認真地選擇 要考慮到舒適 靈活的要求和防高溫的需要及可能用其抓起的物件的種種條件的需要等 同時 要考慮其價格和使用者可能遇到的危害等因素 例如 有沒有為此被卷到機器中去的危險等 手套的材料的主要種類及特性有 5 鞋類各種保護鞋設計是有其特殊保護功能的 普通的防砸鞋就是防止當材料下落時對腳的砸傷 特別是對腳趾的保護 同時 有的鞋用來防止腳底下的銳利物品穿透鞋底而護腳掌的 它應防水 防滑 并穿上舒適 鞋的頭部用鋼內襯來保護腳趾 同時鞋的尺寸也要合適 鞋的絕緣性 防靜電性有時也很重要 6 皮膚保護對于一種危害 無法使用防護服時 除日常的衛(wèi)生工作外 在工作前后可以使用護膚膏來保護皮膚 護膚膏一般有3種類型 可溶于水 不溶于水和特種用途 7 安全帶及安全鉤安全帶及安全鉤并不是要取代防止高處墜落的其他安全措施 只有當無法使用平臺及防護網(wǎng)時 才能選擇安全帶及安全鉤 安全帶及安全鉤的作用是限制下墜的高度 并且?guī)椭_展救援工作 除了要求舒適及運動方便外 選擇這種裝置還必須考慮其以系帶的人體一旦墜落時 能夠提供足夠的防護來抵抗這種能量轉換的需要 為此 有可 能發(fā)生墜落的情況下 相比安全帶而言 更應選擇安全鉤 安全帶及安全鉤的一端 要固定在堅實的系留點之上 它必須能夠承受墜落時的張力 一個基本原則就是 把系留端固定在工作場所盡可能高的地方 從而限制下落的距離 所有設備 在使用前要根據(jù)制造商的說明 進行檢驗 三 使用和佩帶個體防護用品應明確的問題1 哪些情況下使用個體防護用品1 國家規(guī)定必須穿戴防護用品的工作場所 必須穿戴防護用品 2 接觸粉塵作業(yè)的工作場所需穿戴防塵防護用品 防塵口罩 防塵眼鏡 防塵帽 防塵服等 3 接觸有毒物質作業(yè)的工作場所必須穿戴防毒用品 防毒口罩 防毒面具等 4 有物體打擊危險的工作場所 必須戴安全帽 穿防護鞋 5 層高2米以上作業(yè)的場所必須系安全帶 6 從事可能造成對眼睛傷害的作業(yè) 必須戴護目鏡或防護面具 7 從事有可能被傳動機械絞輾 夾卷傷害的作業(yè) 必須穿戴全體工作服 女工必須戴防護帽 不能戴防護手套 不能佩戴懸露的飾物 8 噪聲超過國家標準的工作場所必須戴防噪聲耳塞或耳罩 9 從事接觸酸堿的作業(yè) 必須穿戴防酸堿工作服 10 水上作業(yè)必須穿救生衣 使用救生用具 11 易燃易爆場所必須穿戴防靜電工作服 12 從事電氣作業(yè)應穿絕緣防護用品 從事高壓帶電作業(yè)應穿屏蔽服 13 高溫 高寒作業(yè)時 必須穿戴防高溫輻射及防寒護品 2 穿戴個人防護用品需注意的事項 1 必須穿戴經(jīng)過認證的合格的防護用品 2 須確認穿戴的防護用品對將要工作的場所的有害因素起防護作用的程度 檢查外觀有無缺陷或損壞 各部件組裝是否嚴密等 3 要嚴格按照護品說明書的要求使用 不能超極限使用 不能使用替代品 4 穿戴防護用品要規(guī)范化 制度化 5 使用完防護用品要進行清潔 防護用品要定期保養(yǎng) 6 防護用品要存放在指定地點 指定容器內 第六節(jié)職業(yè)衛(wèi)生現(xiàn)場急救 一 基本概念及時而有效的現(xiàn)場急救 不僅可極大地減少死亡人數(shù) 而且還可降低事故中受傷人員的傷殘程度和加快傷后的康復及機能恢復 由于事故發(fā)生 大多數(shù)傷員的死亡一般發(fā)生在傷后1h之內 因此 傷后盡快開始處理傷員 對傷員的存活至關重要 為了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必須建立起一個機動而有效的創(chuàng)傷救治系統(tǒng) 傷員從進入創(chuàng)傷救治系統(tǒng)到轉入康復期治療之前這段時間可分為3個階段 9個步驟 每個階段與步驟各有不同的內容和目的 第一階段 基本生命支持階段 其目的主要是立即恢復組織的氧合 它包括如下3個步驟 A 開放氣道 Airway 解除呼吸道梗阻 可用手法或器械保持氣道通暢 B 人工呼吸 Breathing 可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 或用各種器械輔助呼吸 C 人工循環(huán) Circulation 控制外出血及胸外心臟按壓等 第二階段 進一步生命支持階段 目的是恢復血液循環(huán) 包括如下3個步驟 D 藥物 Drug 若外周循環(huán)不良 可進行靜脈切開輸液 補給各種液體及有關藥物 E 心電監(jiān)護 ECG F 除顫 Fibrillation 第三階段 后期生命支持階段 目的是腦復蘇和復蘇后加強治療 包括G H I等3個步驟 G 估價分析 Gauge 即尋找原發(fā)病 H 低溫保護腦 Hypothermia 即腦復蘇 I 監(jiān)護 Intensire 即重癥監(jiān)護治療 進行重要臟器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這9步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應靈活掌握運用 并在進行操作前迅速確定病人是否為心臟 呼吸驟停 可通過一呼 對呼叫有無反應 二看 看形態(tài) 面色 瞳孔 三摸 摸頸動脈 股動脈 四聽 聽心音 聽呼吸音 來確定 上述4步應在10s內完成 證實傷員確為心臟 呼吸驟停后 應立即擺正體位進行搶救并呼救 以求得幫助 創(chuàng)傷急救系統(tǒng)三要素通訊聯(lián)絡 交通運輸及創(chuàng)傷救治組 是形成完整的創(chuàng)傷救治系統(tǒng)的必備條件 以保證做到 醫(yī)生等工傷 避免 工傷等醫(yī)生 的被動局面 從而提高對創(chuàng)傷 特別是多發(fā)傷的搶救成功率和加速傷員的順利康復 二 現(xiàn)場急救的一般步驟和方法發(fā)生現(xiàn)場外傷時急救人員首先應迅速了解傷員生命體征 包括呼吸 脈搏 血壓及機體各部位傷情 如有心肺功能障礙 應在施行有效心肺復蘇的同時及時止血 包扎 固定 然后再考慮搬運等措施 1 現(xiàn)場評估在現(xiàn)場救助傷者 首要的問題是評估現(xiàn)場是否還有潛在的危險 如有危險 應盡可能解除 例如 在交通事故現(xiàn)場設置路障 在火災現(xiàn)場需防止房倒砸傷 還要注意到意外事故的成因 防止繼發(fā)意外發(fā)生 2 檢查傷者的反應首先向意識清楚的傷者表明身份 如無反應 可用 搖或叫 的方法 輕搖傷者肩膀及在耳邊叫喚 測試傷者神志是否清楚 如有回應 則表示氣道仍然暢通 如傷者人事不省 應立即請旁人協(xié)助報警申請救護車服務 3 檢查及打開氣道如傷者意識不清 喉部肌肉就會松弛 舌肌就會后墜 阻塞喉嚨及氣道 使呼吸時發(fā)出響聲 如打鼾聲 甚至不能呼吸 因舌肌連接下顎 如將下顎托起 可將舌頭拉前上提 防止氣道阻塞 4 暢通氣道的方法1 壓額提頦法用一只手按壓傷病者的前額 使頭部后仰 同時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將下頦托起 2 創(chuàng)傷推頜法如懷疑傷病者頭部或頸部受傷 首先須固定頸椎 壓額提頦法可能會移動頸椎 增加脊髓神經(jīng)受傷的可能 所以要用創(chuàng)傷推頜法來暢通氣道 將頸部固定在正常位置 并同時用雙手手指托起下額角 5 清除異物檢查氣道包括口腔等 如有明顯異物象松脫的假牙 食物或嘔吐物等 可用手指鉤出 6 檢查呼吸將臉頰靠近傷者口鼻 距離大約3厘米 檢查10秒 觀察 胸腹起伏 聆聽 呼吸聲 感覺 呼吸氣流 如傷病者沒有呼吸 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7 檢查脈搏意識不清的傷病者 檢查脈搏應在頸動脈 頸動脈位于咽喉兩側 在喉結與鄰近肌肉帶之間 如頸椎沒有受傷 應保持頭后仰 用食指和中指感覺喉結 位置 然后滑向氣管旁軟組織處 相當于氣管和胸鎖乳突肌之間 觸摸頸動脈搏動 觀察10秒 同時觀察循環(huán)征象 如呼吸 咳嗽及眼睛 肢體的活動 如傷病者沒有呼吸 脈搏 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 人工呼吸的實施正常大氣中含21 的氧 二氧化碳含量甚微 而正常人呼氣中含氧16 二氧化碳5 人工呼吸時 呼氣的氧含量可增至18 而二氧化碳含量降至2 因比 只要急救者能高度通氣 則呼氣中的氧即足以維持患者生命所需要的氧濃度 可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 采用以下不同的人工呼吸方法 1 口對口人工呼吸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 搶救者用按于患者前額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捏緊鼻翼下端 然后搶救者深吸一口氣 張開嘴巴 雙唇包繞封住患者的嘴外緣 搶救者用力向患者口內吹氣 吹氣要深而快 每次吹氣量約800 1200ml 成人患者需要量 或每次吹氣時觀察患者胸部上抬即可 開始應連續(xù)兩次吹氣 以后每隔5s吹1次氣 相當于每分鐘12 16次 每次吹氣后 放開鼻孔待患者呼氣 并吸入新鮮空氣 準備下一次吹氣 下圖 吹氣時應觀察患者胸部有無起伏 有起伏者 人工呼吸有效 技術良好 無起伏者 口對口吹氣無效 可能氣道通暢不夠 吹氣不足或氣道有阻塞 應重新開放氣道或清除口腔異物 口對口吹氣時 應注意每次吹氣量不要過大 若超過1200ml可造成胃擴張 吹氣時不要按壓胸部 以免肺部受損傷或氣體進入胃內 兒童肺活量較小 故吹氣量和速度應視兒童體格大小而定 一般以胸廓上抬為準 2 口對鼻人工呼吸當患者牙關緊閉 口腔嚴重損傷或頸部外傷時應用此法 搶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額使其頭后仰 另一手提起患者下頜并閉合口腔 深吸氣后 用口與患者的鼻腔密封吹氣 同時觀察患者胸部有無起伏 呼氣時應啟開患者的口腔或分開雙唇 有利于呼出氣體 約每5s吹氣1次 相當于每分鐘12次 最多可達20次 此法產生胃擴張的機會較少 但有鼻出血或鼻阻塞時不能使用 3 口對口鼻吹氣適用于嬰幼兒 先將嬰幼兒頭后仰 下頜部輕輕向上抬起 使患兒的 口 鼻孔充分開放 搶救者深吸氣后用口包住患兒口鼻 吹氣時注意胸部有無抬起 4 口對氣管切開口人工呼吸患者經(jīng)喉切除術或氣管切開術后 空氣不能經(jīng)鼻或口進入呼吸道 可改用此法 搶救者向患者氣管切開口吹氣時 須閉合其口 鼻 以免吹入氣體泄漏 向切口內吹氣時應觀察患者是否有胸部抬起 吹氣后 應立即放松患者口鼻 以利被動呼氣 心肺復蘇技術 心肺復蘇技術是挽救心跳驟停患者的急救技術 它實際上包括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按壓兩個方面 實際搶救時往往是兩者結合有節(jié)奏地交替重復進行 胸外心臟按壓胸外心臟按壓時 收縮壓可達13 3kPa 100mmHg 平均動脈壓為5 3kPa 40mmHg 頸動脈血流僅為正常的1 4 1 3 這是支持大腦活動的 最小循環(huán)血量 因此 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 患者應平臥 最好頭低腳高位 背部墊木板 以增加腦的血流供應 1 方法 1 定位搶救者用靠近患者下肢手的示指 中指并攏 指尖沿其肋弓處向上滑動 定位手 中指端置于肋弓與胸骨劍突交界即切跡處 示指在其上方與中指并排 右圖 另一只手掌根緊貼于第一只手示指的上方固定不動 再將第一只手 定位手 放開 用其掌根重疊放于已固定手的背上 兩手手指交又抬起 脫離胸壁 2 姿勢搶救者雙臂伸直 肘關節(jié)固定不動 雙肩在患者胸骨正上方 用腰部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下圖 3 頻率80 100次 min 4 深度嬰兒1 2cm 兒童2 3cm 成人4 5cm 5 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值單人心肺復蘇為15 2 即15次按壓后予2次人工呼吸 雙人復蘇為5 1 2 注意點按壓時手指不應壓在胸壁上 兩手掌應保持交叉放置按壓 否則易造成肋骨骨折 按壓速度不宜過快或過慢 按壓位置應正確 否則易造成劍突 肋骨骨折而致肝破裂 血氣胸 按壓時施力不垂直 易致壓力分解 搖擺按壓易造成按壓無效或嚴重并發(fā)癥 沖擊式按壓 抬手離胸 猛壓等 易引起骨折 按壓與放松要有充分時間 即胸外心臟按壓時下壓與向上放松的時間應相等 3 單人心肺復蘇的操作程序在開放氣道的情況下 由同一個搶救者順次輪番完成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先進行2次連續(xù)吹氣后 搶救者迅速回到患者胸 側 重新確定按壓部位 作15次胸外心臟按壓 再移至患者頭側 作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 進行4次循環(huán) 1min內 后 再用 看 聽 感覺法 確定有無呼吸 和脈搏 要求在5s內完成 若無呼吸和脈搏 再進行4次循環(huán) 如此周而復始 如有多人在場 可輪流替換操作 下圖 4 雙人心肺復蘇由兩個搶救者分別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壓 其中一人位于患者頭側 另一人位于胸側 按壓頻率為80 100次 min 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值為5 1 即5次胸外心臟按壓給以1次人工呼吸 每5s完成一輪動作 位于患者頭側的搶救者承擔監(jiān)測脈搏和呼吸 以確定復蘇的效果 位于胸側的搶救者負責胸外心臟按壓 下頁圖 5 現(xiàn)場心肺復蘇有效和終止的指征1 心肺復蘇有效的指標經(jīng)現(xiàn)場心肺復蘇后 可根據(jù)以下幾條指標考慮是否有效 a 瞳孔 若瞳孔由大變小 復蘇有效 反之 瞳孔由小變大 固定 角膜混濁 說明復蘇失敗 b 面色 由發(fā)紺轉為紅潤 復蘇有效 變?yōu)榛野谆蛱胀辽?說明復蘇無效 c 頸動脈搏動 按壓有效時 每次按壓可摸到1次搏動 如停止按壓 脈搏仍跳動 說明心跳恢復 若停止按壓 搏動消失 應繼續(xù)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d 意識 復蘇有效 可見患者有眼球活動 并出現(xiàn)睫毛反射和對光反射 少數(shù)患者開始出現(xiàn)手腳活動 e 自主呼吸 出現(xiàn)自主呼吸 復蘇有效 但呼吸仍微弱者應繼續(xù)口對口人工呼吸 2 心肺復蘇終止的指標一旦進行現(xiàn)場心肺復蘇 急救人員應負責任 不能無故中途輟止 又因心臟比腦較耐缺氧 故終止心肺復蘇應以心血管系統(tǒng)無反應為準 若有條件確定下列指征 且進行了30min以上的心肺復蘇 才可考慮終止心肺復蘇 a 腦死亡 深度昏迷 對疼痛刺激無任何反應 自主呼吸持續(xù)停止 瞳孔散大固定 腦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 包括頭眼反射 瞳孔對光反射 角膜反射 吞咽反射 睫毛反射消失 b 無心跳和脈搏 8 復原臥位如傷病者意識不清 但有呼吸 脈搏 而脊椎又沒有受傷口應將他擺放成復原臥位 這姿勢可防止傷病者舌頭后墜 阻塞呼吸道 同時方便口腔內的分泌或嘔吐物從口腔流出 減低氣道阻塞或吸入異物的危險 在轉動傷病者之前 應先取下他的眼鏡 并將身上的物件取出 避免咯著傷病者 救助者應跪在傷病者胸旁 放平他的雙腿 將傷病者靠近自己那邊的上臂向外橫放 手肘呈直角彎曲 手掌向上 將傷病者另一只手臂橫放于胸前 手背貼在對面的臉頰側 一手握著傷病者離救護者較遠那邊的前臂 另一手抓著傷病者同一邊的大腿外側 拉起及提高其膝部口直至腳掌平放在地面 然后向自身方向拉動 使傷病者側臥 調整傷病者在上方的腿 把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擺成直角 以防止身體前傾 若傷病者肢體受傷不可屈曲 可用卷起的毛毯或其他支撐物放在傷者胸前 支撐身體 注意上面的手臂不要壓著下面手臂的動脈 以免妨礙血液循環(huán) 保持氣道暢通 如有需要 可調整墊在臉頰下的手 以保持頭部后仰 如傷病者可能有脊椎受傷 現(xiàn)場又沒有足夠人手 或救助者自覺訓練不足 非必要時切勿移動傷病者 三 嚴重創(chuàng)傷傷員現(xiàn)場急救 一 一般步驟 1 迅速使傷員脫離危險場地 2 保持呼吸道通暢 發(fā)現(xiàn)窒息者 應及時解除其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機能障礙 解開傷員衣領 清除傷員口 鼻 咽 喉部的異物 對心跳 呼吸停止的傷員應盡快行心肺復蘇 3 有效止血 防治休克大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甚至死亡 必須立即有效止血 可根據(jù)不同傷情應用指壓法 加壓包扎 填塞或止血帶等方法止血 4 包扎傷口 傷口予以包扎 可以避免在運送途中傷口暴露 增加感染機會 包扎物品用急救包內的滅菌紗布或清潔的毛巾 5 固定 對骨折 關節(jié)傷 肢體擠壓傷 大塊軟組織傷 都要進行固定 固定范圍要包括上 下兩個關節(jié) 以免在運送途中骨折斷端移動 造成繼發(fā)性神經(jīng) 血管損傷 6 預防感染 幫傷者止痛 記錄傷情 7 迅速轉往醫(yī)院 二 具體技術 包括止血 包扎 固定術 搬運等 A 止血術 一 指壓動脈止血法這是臨時應急措施 要求指壓部位及方法正確 1 頭頸部出血常用的指壓血管部位 1 顳動脈 拇指在耳前 對著下頜關節(jié)上加壓 2 面動脈 拇指壓迫下頜角處 3 頸動脈 在頸根部及氣管外側 拇指摸到搏動的頸動脈向內向后加壓 2 上肢出血的常用指壓血管部位 1 鎖骨下動脈 鎖骨上窩處 拇指向下向后摸到搏動處加壓 2 肱動脈 上臂肱二頭肌內側 拇指摸到搏動的肱動脈處加壓 3 肘動脈 肘關節(jié)前 拇指摸到搏動的肘動脈處加壓 4 橈 尺動脈 雙手拇指分別壓住腕關節(jié)前面的橈 尺側 橈側即摸脈搏處 3 下肢出血常用指壓血管部位 1 股動脈 髖關節(jié)稍屈曲 外展 外旋 雙手拇指向后壓按搏動的股動脈 2 腘動脈 在腘窩處 雙拇指摸住搏動的動脈 向下加壓 3 脛動脈 一手緊握踝關節(jié) 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別壓迫脛前 脛后動脈 3 腘動脈 二 加壓包扎止血法用已消毒紗布墊 急救包 在緊急情況下 也可用清潔的布類 紗布折成比傷口稍大的敷料 覆蓋傷口或填塞于傷口內 再用繃帶 三角巾 多頭帶作加壓包扎 詳見包扎術 松緊度以達到止血目的即可 三 強屈關節(jié)止血法在肢體關節(jié)彎曲處加墊 紗布卷或棉墊卷 然后用力彎曲關節(jié)并用三角巾或繃帶環(huán)形或8字形扎緊 下圖 四 止血帶止血法此法適用于肢體較大動脈止血 1 棉布類止血帶止血法 在傷口近端 用繃帶 帶狀布條或三角巾疊成帶狀 勒緊止血 下圖 2 橡皮止血帶止血法 1 指根部橡皮止血帶止血法用廢手術乳膠手套袖口處皮筋 剪取后清洗 置于75 酒精內備用 指根部襯墊兩層窄紗布 然后用橡皮筋環(huán)狀交叉于紗布上 同時用止血鉗適度夾緊交叉處 但不得過緊以免影響動脈血流 下圖 2 上 下肢橡皮止血帶止血法將橡皮止血帶適當拉緊 拉長繞肢體2 3周 橡皮帶末端緊壓在橡皮帶的另一端上 下圖 3 使用止血帶注意事項 1 上止血帶部位要準確 纏在傷口的近端 上肢在上臂上1 3 下肢在大腿中上段 手指在指根部 與皮膚之間應加襯墊 2 止血帶松緊要合適 以遠端出血停止 不能摸到動脈搏動為宜 過松動脈供血未壓住 靜脈回流受阻 反使出血加重 過緊容易發(fā)生組織壞死 3 用止血帶時間不能過久 要記錄開始時間 一般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生產運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護理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圖像與視覺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集寧師范學院《中醫(yī)護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魯東大學《有機硅高分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自然語言處理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太原師范學院《汽車展示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陽人文科技學院《舞臺表演藝術與實踐(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順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三維構成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大學英語四級詞匯表(亂序版)
- 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管理制度范文(2篇)
- 2023-2024學年《軟件設計與體系結構》模擬試卷及答案解析
- 《魚紋話吉祥》 課件 2024-2025學年嶺南美版(2024) 初中美術七年級上冊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真題(原卷版)
- 2024年新版全員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 山東省2024年中考生物試卷七套合卷【附答案】
- 醫(y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 2024年福建廈門市海滄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招聘食品藥品協(xié)管員18人歷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國開(天津)基層安全與教育策劃與實施形考1-2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初中思想品德面試試題及解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