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花鳥畫法設色.doc_第1頁
工筆花鳥畫法設色.doc_第2頁
工筆花鳥畫法設色.doc_第3頁
工筆花鳥畫法設色.doc_第4頁
工筆花鳥畫法設色.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筆花鳥畫法設色 工筆畫具有造型嚴謹、形象生動、線條謹細、刻畫深入、色墨暈澤、層次豐富的形式特征。傳統(tǒng)的工筆花鳥畫主要采用線條勾勒和色墨潤染相結合的方法,如林椿果熟來禽圖就是采用的這種方法。這種勾線染色的方法是工筆花鳥畫最基本的形式語言,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它發(fā)展至宋代已達到了非常成熟的程度,并一直沿用到現在。在這一基本形式語言的基礎上,逐漸發(fā)展了一些烘染襯托、點彩積水、和吹云彈雪及絲毛的方法。現代工筆花鳥畫為了能適應時代的審美需求,大量地借鑒和吸收其他表現形式和手法來豐富自己的形式語言,如吸收版畫拓印、水彩撒鹽和油畫色彩處理的技巧來豐富畫面的肌理,增強藝術表現力。 分染法 A先用白描在畫面上起稿。注意要根據不同表現對象的質感使用不同的線條,如表現蒼老的枝桿就要使用剛健的“鐵線描”或“顫筆水紋描”,表現嬌艷的花朵就要使用柔美的“蘭葉描”或“游絲描”。此圖為了表現牡丹葉片的飽滿生氣,使用了“蘭葉描”。B在白描稿稿上用淡墨沿著葉片的根部向尖部由濃到淡地進行分染。分染之前要準備兩枝筆,一枝用以蘸墨,另一枝蘸清水。分染時先用色筆在葉片的根部輕輕染上墨,然后迅速用清水筆將它不留痕跡地潤開,這樣經過水潤過的墨色就會呈現出由濃到淡的層次。待第一遍干透后,用同樣的方法在前面的步驟上進行多次反復分染,直至達到理想的濃度。注意:不要試圖一次就用濃墨染到所需色度,如果這樣的話,不但難以掌握濃淡,無法將墨染勻,而且還會缺少飽和度。C在墨色稿上進行色彩分染。第一遍墨稿的作用就是將物體分出不同的明暗向背和前后關系,它就象素描稿。待墨稿濃淡達到要求后,再在墨稿的基礎上將色彩罩染上去的。用花青(最好使用花青塊,錫管顏色不但色相不準,而且有色渣)從葉片根部向尖部慢慢分染,直至達到濃淡要求。D最后染綠色和調整。用淡淡的石綠調藤黃從葉片的尖部向根部由濃到淡地進行分染。注意:石綠色是礦物質顏料,它顆粒較粗,覆蓋力強,因此在染色時不能使用重色。藤黃也具有較強的覆蓋力,如果使用重色的話,不但會將底色掩蓋,還會使顏色污穢。所以只能用淡彩反復多層地分染。分染法采用分層疊加的方法進行設色,它的優(yōu)點是色彩厚重飽和,層次變化豐富,表現力強。但是這種方法在運用中如果掌握和使用不當,往往會出現覆蓋和拖帶底色的現象,要克服這一毛病惟有淡色輕染,反復多層,不可重色少染。傳統(tǒng)畫法中為了避免拖帶底色的現象而采用“礬”法,也即染兩層色涂一次礬水,這種固定顏色的方法叫“三礬九染”法。 分染法舉例牡丹畫法 A勾勒線稿。勾線時要特別注意根據表現對象色彩的深淺而調整線條的墨色,如表現白色的花頭、深色的花頭和葉片時,白花頭就要使用淡墨,深花頭的墨色要比白花頭要重些,而葉片又要比深花頭墨色濃一到兩個色階,只有這樣,經染色后色和線才會相互隱映,達到“色不侵墨”的要求。B淡色鋪底。用淡墨分染葉片;分別用大紅和白粉平涂紅花和白花,進行打底鋪色。打底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顏色的協調統(tǒng)一,二是利用顏色里的膠水將紙面上的絨毛和毛孔填平,以便色彩潤澤細膩。傳統(tǒng)分染法不采用先平涂后分染的方法,而直接進行分染。直接分染法與先平涂后分染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是從局部到整體,也即一瓣一瓣地完成;后者是從整體到局部,用先平涂后分染的方法更易于控制和掌握。平涂時要注意顏色不能厚重,這樣既避免了將線條覆蓋,又不至于在以后的分染中將底色帶起。C逐層分染。用曙紅沿著紅花的花瓣根部向瓣尖進行逐層分染;同樣,用淡淡的曙紅分染粉紅牡丹;用花青色分染葉片。D深入刻畫。用胭脂色沿著紅花的花瓣根部向瓣尖進行逐層分染,待顏色厚度和濃度達到要求后再用大紅從瓣尖向瓣根分染,提亮花瓣。繼續(xù)用淡淡的曙紅分染粉紅牡丹,待層次達到要求后用白粉從瓣尖向瓣根分染,加重花瓣的厚重感和立體感。用石綠加花青從葉片的尖部往根部分染,直至達到滿意的效果。最后點花蕊?;ㄈ锸腔ɑ艿难劬?,精神都在其中,所以要認真對待。點花蕊前,用石青在花芯處分染,待干后再用白粉調藤黃按三筆一組的組織方法點上花蕊。工筆花鳥-鳥類 A鳥類的結構: 無論鳥類的種類有多大的差異,但其生長規(guī)律是一致的,因此在描繪鳥類 之前首先應該了解鳥類骨骼的結構和羽毛的生長規(guī)律,只有熟悉了它的各種結構關系,才能描繪出生動的形象。 B勾勒線稿。用不同濃淡的墨色勾勒白描稿,線條要虛實相生,翅膀上的飛羽和背部的片羽要用實線勾勒,腹部和尾部的絨毛要用虛線勾勒。勾勒時要注意鳥類的動態(tài)和結構,要做到絲絲入扣才能描繪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C淡色鋪底。 用淡墨(寧淡勿濃)在需要染黑色羽毛的八哥和鶩雁的身上平鋪一層,待干后用淡墨沿羽毛與羽毛交接的根部向尖部分染,分出大體的濃淡層次;用淡淡的藤黃調朱砂加墨,在白色的鷺鷥身上平鋪,待干后用白粉從羽毛尖部(形體結構突出的部位)向根部(形體結構凹陷的部位)分染。 勾勒線稿 淡色鋪底 D逐層分染。用淡墨對黑色羽毛進行分染。分染時注意墨色寧淡勿濃,分染次數寧多勿少,只有這樣層層罩染,才能染出色滋墨潤的效果。同樣,鷺鷥身上的白色也要層層分染。用朱砂在八哥的腳、嘴上淡淡地鋪上一層顏色;用淡墨在鷺鷥的腳爪上分塊染出鱗片狀。 罩染就是在底色上用透明或半透明的顏色(墨)進行分染或平涂的一種方法。罩染的特點就是色套色,色與色之間相互隱映,互為補充,這種方法能夠表現出色彩飽和,色相豐富的效果。 E深入刻畫。 待染到預計的層次和濃淡效果時,用勾線筆勾出羽毛的細節(jié)。用白粉將八哥的腳爪分塊染出鱗片狀,將嘴、眼部的白色染出。用淡淡的橙黃色在八哥尾部和翅尖部輕輕罩染,再用花青從頭部到背、腹部直至翅膀、尾巴輕輕罩染一遍,使其閃爍出熒熒的藍光。用淡淡的白粉從鷺鷥和鶩雁白色羽毛的突出部位向凹陷部位輕輕罩染,使其整體統(tǒng)一。用淡淡的花青罩染鷺鷥的腳爪和嘴,最后點睛。 逐層分染 深入刻畫 臨摹練習 在經過了線條的單項練習,對線條的運行規(guī)律有了一定的認識后,就需要臨摹完整的“白描”花鳥作品了?!鞍酌琛笔且环N純粹以單純的線條表現物體的繪畫形式,據傳它起源于唐代畫圣吳道子。“白描”和上色前的“線稿”不同,它不借助于任何附加物(如色彩)表現物體,因此“白描”就特別注重線條自身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并將其發(fā)展到了及至。 臨摹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拷貝”,另一種是“對臨”。 一)“拷貝” 拷貝”就是用一張較薄呈半透明狀的熟宣紙覆蓋在臨摹品上,然后按原稿的形狀進行描畫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就象書法練習的“描紅”?!翱截悺敝饕毩暤氖蔷€條,對造型也有一定的幫助,但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初學,待掌握了一定的線條工夫和造型能力后就不能繼續(xù)這種練習了。 二)“對臨” “對臨”就是將臨摹品放置在一旁,用鉛筆輕輕地將臨摹對象的形象描畫到畫稿上,然后依據鉛筆稿,再對照臨摹品進行臨摹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相對于“拷貝”有下列優(yōu)點:A、可以直接在畫稿上勾線而不會被臨摹品的形象所影響,對線條運行規(guī)律的認識和自由發(fā)揮有很大的幫助;B、“對臨”可以有助于對動植物生長結構和線條穿插組織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在有一定的線條工夫和造型能力后,提倡進行“對臨”練習。 臨摹時要根據繪畫基礎和對線條掌握的程度有選擇地練習,臨摹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短到長的原則,進行有目的地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練習。 A短線臨摹練習 短線的轉折較多,在進行短線臨摹練習時要注意隨時用“頓挫”的方法來及時調整筆鋒運行的軌跡,以免出現“側鋒”現象。勾線時要“運腕”,也就是用腕部的運動來勾勒線條,切忌以手指的撥拉劃線,這樣可以始終保持“中鋒運筆”。 B長線臨摹練習 勾勒長線時不要緊張,特別要注意呼吸的平和,這樣線條才能流暢。起筆時要“頓”,行筆時要運動手臂,保持“中鋒運筆”,這樣線條才能“如錐劃砂”,“力透紙背”。 C分解臨摹練習 分解圖就是將花卉的不同生長期、不同生長結構、不同部位和不同的透視角度進行分解描繪,目的是為了更加深入透徹地了解物體的生長結構和透視規(guī)律。這種方法在進行花卉寫生時運用得較多,但在進行線條練習也要有目的地進行練習,這樣才能加深對臨摹對象的了解。 D構圖臨摹練習 構圖臨摹練習就是臨摹具有完整構圖的畫面,通過臨摹練習,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構圖規(guī)律和技巧。我國花鳥畫有著優(yōu)秀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如宋代花鳥畫家趙昌“對花寫照”,有“寫生趙昌”之稱,他既能畫出花瓣的薄度,又能刻畫出花朵迎風而動的優(yōu)美姿態(tài)。擅長畫動物的畫家元吉,為畫猿猴曾進深山躲在洞穴里,長期仔細觀察猿猴的生活,故稱“穴窗寫生”。這些古代畫家們對深入生活是重視的,所以創(chuàng)作出許多造詣甚高的作品,正如詩人白居易所贊揚肖悅畫竹的詩句,說他畫的竹“舉頭忽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真實生動,似乎連竹葉迎風發(fā)出的聲音也表現出來了。 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繼承發(fā)揚前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更重要的是深入到生活中去觀察、體驗、寫生、搜集素材。 一、物理、物情、物態(tài) 寫生不是看見什么就畫什么,在下筆前要充分認識對象,要對植物的物理、物情、特態(tài)進行充分的研究,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抓住本質,方不至被復雜的外表現象所迷惑。 1物理:這里指的是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和組織結構。畫什么花都要先認識它的生長規(guī)律,了解它的組織結構。 花卉的生長規(guī)律: 花卉有一年生籽種的草本和多年生宿根的草本;有灌木叢生的木本和喬木、亞喬木的木本;有纏繞莖的藤本和攀緣莖的藤本?;ü谝灿懈鞣N不同的形態(tài),種類繁多,各有各的長法。 如一年生草本花有向日葵,多年生的宿根花卉有蘭蕙,叢生小灌木有杜鵑(又名映山紅),木本花卉(喬木大都是樹,開花結果的樹多屬亞喬木)有玉蘭和辛夷。 牡丹是木本,初春發(fā)芽抽枝,谷雨節(jié)內開花,故名谷雨花,又名木芍藥,野生多單瓣,人工培植單瓣復瓣均有,品種繁多。 竹子的生長規(guī)律是從筍內抽出新苗,有枝沒有葉叫新篁,竹未出筍時就有節(jié),出筍后竹干竹枝向上往高里發(fā)展,不再往粗長了。新篁長高后放葉,先從一組竹葉的后邊舒展,向前的中間葉后展開,名為新竹。 2物情:就是植物的生活習性。有的植物不怕嚴寒能御霜、凌風、傲雪,如松、竹、梅、菊、芙蓉等,在傳統(tǒng)上將它們比做堅貞不屈的英雄。松、梅的枝干不怕雪壓霜欺,如畫松,它能在隆冬與勁風搏斗,所以枝干蒼老,形如虬龍,要表現出它的性格。梅花歡喜漫天雪,它能在寒冷的風雪中迎春,它的枝干不似桃杏,古人說,畫梅要寫女字,其意是枝干遇風雪而多轉折的意思,枝條和花朵的排列也與杏花不同,在春天開放,稱為報春花。芙蓉在霜前盛開,有抗拒風霜的脾氣,所以古人題芙蓉為“拒霜”。菊花則比芙蓉更遲開,已降嚴霜它還能吐出鮮艷的花朵,所以古人題菊花為“御霜”。 3物態(tài):就是植物的形態(tài)和特征。 花的品種繁多,姿態(tài)萬千。有的高大魁梧,如紅棉樹花,由于它枝高花大,顏色紅艷,人們贊它為英雄花,畫時要把它高入云端的英雄氣魄畫出來。有的花朵大,枝葉茂盛,如牡丹、芍藥,要畫得富麗堂皇。有的清香俊秀,如蘭花、水仙,要畫出它們玲瓏秀麗的花朵和舒展的長葉。有的花向上盛強,如玉蘭、辛夷,則要畫出它們昂首朝上的英姿。有的花下垂,如垂絲海棠、倒掛金鐘等,則要畫出它們柔嫩的花柄垂而不蔫、迎風招展、姿態(tài)翩翩。畫果樹要畫出累累壓枝水分充足(有沉重的感覺),比市面上出售的水時要鮮美,畫蔬菜、蘿卜,要畫出它才出土的鮮嫩,使人看后能引起食欲。 二寫生要領 1選擇入畫角度:畫花鳥畫要先選擇好入畫的花,還得要選好入畫的角度。不是花好任何角度都好(當然有的花每個角度都不錯),在花叢中要多轉,多方向看,然后才坐下來畫。此外,還要懂得欣賞花的習慣,比如下垂的花應該仰視,像倒掛金鐘、垂絲海棠;玉蘭、荷花則宜于俯視,可看見它的花蕊,倘畫荷花采取平視,則花瓣左右上下平伸不美觀,如俯視看見小蓮蓬的上面,則花瓣變化就多了。還有的花宜于正面和側面去畫,像喇叭筒狀的花,因為正面畫不出筒的深度。 2寫生須注意的問題: 在寫生之前要多看古今名作,學習他人的表現方法和構圖方法,做到心中有數。再到生活中去時,就會找入畫的的角度了?;貋頃r再整理構圖時也比較容易,但千萬不要用他人的框框去硬套生活。 造型要求準確,要經得起檢查,不要貪多求快。先看準選擇入畫的花的大輪廓是什么,然后由近及遠、由前至后,一個瓣一個瓣地細畫。畫完后再檢查每個瓣是否能結蒂連心,倘歸心不好就要擦了再改,以畫像為好,這樣既做造型練習又為創(chuàng)作搜集素材。 寫生要注意搜集三手材料和記錄顏色:一是先把一枝花由花到枝、葉、梗全部認真地畫下來。這樣既能認識它的生長規(guī)律又做了造型練習。二是搜集各種花頭的正面、側面、背面、花苞、葉子的不同形象,左右前后的各種不同姿態(tài),作為整理創(chuàng)作的備用資料,在構圖時根據需要采用。畫縮小的各種大勢,用速寫方法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搜集不少構圖的基本框架,再結合上述兩手材料,就可以創(chuàng)作出各種不同的構圖。畫時還要記錄顏色,可用淡彩記錄,也可用文字記錄,還可以用文字的字頭速記,如民間畫工的速記文字:紅(工)、黃(艸)、綠(彐)、赭(者)、青()、胭脂(因)、紫(此)、染(九)等。 寫生的方法多種多樣,常到生活中去觀察體驗,還會發(fā)現更多的方法。(附圖為俞致貞所作霜葉紅于二月花)臨摹要點 臨摹是學習傳統(tǒng)的有效方法之一。對于古今較好的作品,通過分析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其用筆設色及構圖的各種技法,而不是表面地模仿其面貌。臨摹可以避免走彎路。將臨摹時多吸收的技法,運用到寫生創(chuàng)作中,根據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表現方法,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新更好的表現方法。 臨摹分對對臨、摹臨、背臨三種: 對臨就是對著臨摹品用鉛筆在白紙上起稿,力求形準,然后把此稿放在礬絹或紙下進行勾染,此法既可練習勾染技巧,又可練習造型和構圖,初學雖然畫面效果稍差,但能練出功夫來。 摹臨主要是學習勾線和染色的技法。摹本要臨得盡量接近于臨本,但和復制不一樣。復制要盡量做到與原本絲毫不差,連破舊變色的感覺都要照樣作出來,以與原本真假難分為佳。摹臨雖說要忠實于原畫精神,但不應把殘缺陳舊感原樣作出,最好采用“還原法”,年久畫中鉛白變黑,就要畫成白的;凡別的新氣象加進鉛白變色的,也要按照新的顏色染色。臨的方法是用透明的紙蒙在臨本上勾出來,然后鋪在礬紙(或絹)底下進行勾染,這種方法畫出來接近于臨本,效果比較好,但不能練習造型和構圖。 背臨對臨本認真背記,回來用筆默畫出來,再在此稿上鋪上礬紙(或絹)進行勾染。此臨法只能臨其精神大概,細節(jié)可省略。 臨摹的過程: 臨摹前要選擇好畫本,還要對畫面要仔細研究分析,最好找實物印證一下,分析作者是怎樣表現該物象的,又進行了怎樣的提煉、取舍、集中。把作品的表現方法弄明白后,再對它的構圖、用色、設色進行分析,心中有數后方可下筆臨摹。如臨本底子舊了發(fā)黃,上色時可免畫黃底色。臨摹時先要忠實于原本,全面臨摹像了,再根據優(yōu)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臨完一幅之后,把臨本和原本對比找差距,找到缺點之后再臨第二幅,如此反復定會收到好效果。如果臨本有的部分好,有的部分不好,那就選好的部分臨摹。作品的好壞如果自己分辨不清,可以請教有經驗的人一起分析研究,千萬不要把毛病當成優(yōu)良技法來學,所謂“取法乎上得法其中”??梢娺x擇臨本是很重要的。(附圖為俞致貞作品山茶落晚晴)整理構圖 一、整理。寫生過后要經過一番整理過程,方能進行創(chuàng)作。 提煉取舍,概括集中:即抓住表現對象的特點,方能傳神。工筆畫不是有紋必錄,而應刪繁就簡。 整理步驟:寫生稿子要在記憶猶新的時候進行整理。毛筆稿不能在鉛筆稿上勾,以保留好第一手寫生資料。勾描時要勾出主要的東西,舍去次要繁瑣過多的部分,還要進行必要的藝術加工,不要自然主義地都勾出來,應注意花、葉的大小比例。 二、構圖。構圖是將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寫生搜集的素材,經過提煉加工組織成獨立的畫幅。最好寫生時就注意“就地構圖”,這種方法既不是標本式的自然主義,也不是用框框去套生活的形式主義,而是一種較快較好的現實主義的寫生方法。 構圖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落幅位置。初學畫的人可以從“三七停起手式”入手,把基本的搞熟練了,再突破這一起手式,出新或走險境?!叭咄F鹗质健?,就是一張紙分成十等份,在十分之三或十分之七處作為重點,把主要的放在三?;蚱咄I?,從而向對方發(fā)展,這樣比較穩(wěn)當。倘若是從紙外向內伸枝的構圖,把紙邊分成十等份,從三?;蚱咄L幭騼壬熘?,比較勻稱,切忌不要對五出枝,上下或左右相等,不好布局,亦不要從一?;蚓磐H胧郑贿吿嘁贿吿賱t太偏,更忌諱從角上入手成對角線,三線歸一左右相等很是難看。無論什么樣的格式都可以用“三七停”來劃分。 2均衡穩(wěn)定。一棵或一枝花生存在自然界,久經風雨而不歪不倒,是具備下列四條而平衡身體。即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在折枝構圖里也同樣要注意此四條自然生長干規(guī)律,如折枝向左的枝多時,一定要有向右的枝相襯才不會倒伏,則向左的是主,向右的是從。以此法欲上先下也就是向上的枝為主,向下的枝為從,主從得體方能均衡穩(wěn)定。即使只畫一個方向,也要將矛盾雙方互相對立、互相依賴的關系畫出來,才能使畫面均衡穩(wěn)定。 3聚散疏密。聚與散、疏與密是兩個對立面,需要應用得當,方能平衡穩(wěn)定,達到統(tǒng)一美觀。聚密與散疏二者不可太懸殊。在整個畫面中疏密是相對的,不可太絕對。聚密是由于多層次而形成,不能聚得過分緊密,出枝也不可太零散,過分強調就走極端了。一幅畫中只要做到“疏密相間”層次分明就行了。 4呼應開合。畫中有兩枝以上的花放在一起,不能各不相干,要顧盼生情,相互呼應,方能生動活潑。畫中的花就是枝葉入出去,合就是收回來,太開則松散,太合則拘束,開合就是將二者統(tǒng)一起來,把畫的主題集中于紙內。如畫兩三枝花,當然不能平行,要使這兩三枝花穿插得當,有開有合,相互呼應,才是一幅比較完整的構圖。 5曲直粗細。這是兩個對立面,如果畫木本花卉,枝干較多,必須有粗細的變化和曲直的區(qū)別才好看。在一幅車里就有了線條曲直粗細、蒼老光潤的變化,既符合實際的自然生活,又具備了藝術條件。畫里應用粗細曲直要符合自然實際,不可隨意造作,任意彎轉,有失形神。 6圓缺參差。所畫花朵在畫中切忌形成規(guī)則的幾何形體,既要統(tǒng)一又要有變化。要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生命力極強的花,這樣花頭變化較多,不要選擇那種殘缺落瓣的花。太圓沒有變化不美,缺口太多則又不豐滿,最好有初開、盛開的花,還有若干含苞待放的花蕾,這樣的花朵既豐富多彩,花序也有圓、缺、參差的變化。 7構圖要完整。一幅完整的畫應當像一出戲,有序幕、有高潮、有尾聲,它們有節(jié)奏地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引導觀眾去欣賞。不論立幅、橫幅、手卷、扇面,要構成一幅構圖,除具備以上所講的各種條件外,還要注意完整性。一張畫要突出主題最精彩的部分,倘無頭無尾地平鋪直敘,不加剪裁地如實畫出,則不成其為一張完整的構圖。 8空白。一張畫除了所畫部分,余下來的就是空白,空白也很重要,也是畫的重要組成部分,萬萬不可忽視。空白要感覺透氣?!翱瞻字幸挟嫛?,如花與花呼應之中的空白,就不光是白紙,而空白之中卻被花的精神所占領,這就是空白之吸畫了。倘構圖不當,空白再小也是空的,而感覺之中也就沒有畫了,當然這樣的空白,越大就顯得越空。 總之,整理構圖要進行一番精心的剪裁和布局。要尊重現實生活,不可違反客觀規(guī)律?!翱v有化裁不離規(guī)矩”,構圖要得法,力求做到“多不厭煩,少不厭稀,一花一葉亦成章法”。用筆 勾勒花卉,宜用細而尖硬的紅毛筆或紫毫描筆,用中鋒畫出的線才圓而有力,粗細自如;倘若筆桿歪斜就會出現側鋒,粗細不能自由控制,畫出線條也扁而不圓。拿筆要指實掌虛,拿住筆不可轉動,叫“死筆”,用中鋒一定要“挫腕”,筆才能垂直于紙面。勾線時要端坐,平心靜氣,把紙鋪平壓牢;運筆時不可運指,要用手腕扶紙面,短線運肘,長線運肩,即以肘或肩為圓心,以臂為半徑,可以畫得所想畫的長短線條,這一方法叫做“死筆挫腕運肘運肩”。 臨摹或創(chuàng)作開始時,先把稿子鋪在所畫的礬紙或絹的下面,底下要襯一張白紙。用極淡的清墨水,用葉筋筆先把形勾出來,要求形準而不求其線條流暢,然后把稿子取出放在一旁,勾好的清墨線可隱約看清(這里要注意,此墨色不能太明顯,不然上面再勾上線,此線消失不了則顯亂),然后用紅毛筆,根據形象和畫面的需要,在清墨線上勾出重或淡墨線,此法叫做“復線勾勒法”。 勾勒花卉,要注意筆墨結合形象,要仔細觀蔡體會花、葉、梗的區(qū)別,筆法的轉折頓挫,線條的粗細長短,都要結合內容的性質和特點變換運用,比如有些花朵顯得很柔嫩,葉子也有薄有厚,用筆就要有剛柔粗細的區(qū)別。勾嬌嫩的花瓣最好使用較細的線條,更便于表達其嫩氣和薄度,如畫平圓的梅花、菊花、荷花,線條要繃緊,畫皺褶的牡丹、芍藥宜用顫筆,可表現出花瓣薄而起皺褶的效果。常見的花木葉子,一般都比花瓣厚硬一些,勾葉子的筆道也應隨著略加粗壯些,如勾平邊的葉子時,線條也要繃緊用力勾,畫水果力量就更要繃得緊些,線條要求更要光圓有力。勾樹的老干,則用狼毫筆不要全發(fā)開,最好是用禿了的舊筆,只用筆尖,用枯毫渴墨,畫飛白線條,用筆要圓而有頓挫,所謂樹無寸直,轉彎處要圓而不可出棱角,方能畫出樹干的圓渾蒼老。表現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的筆法應有區(qū)別,通常是:草本宜挺拔,木本宜蒼勁,藤本宜柔韌。(附圖為俞致貞作品扶桑)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線的墨色要根據不同對象而異。濃重的花朵和葉子,宜用較深的墨色,白色或淺色花朵宜用較淡的墨色,梗子也要稍淡些。勾木本的墨色,要濃淡間用,以表現陰陽向背。 筆法的起落、轉折、頓挫都與表現一切花卉的形象、性質有極密切的關系,就一片葉子來說,接近葉柄的部分比葉尖部分要厚些,葉柄連接枝梗的地方又要粗壯些。畫的時候用粗壯的線條表現厚和壯,用柔細的線條表現薄度,先從葉柄畫起,即從連接枝梗的地方下筆,下筆要頓一頓再徐徐向前進,將要到達葉子尖端的時候,預先把筆鋒收斂起,再慢慢地把筆提起來。遇有外形曲折較多的葉子,也要隨著它的形狀變換運用轉折頓挫等筆法。勾勒用筆要用寫法,不要死描,和寫字一樣一筆一畫地勾,“如錐畫沙”,力透紙背,勾出來的線條要外柔內剛,力量要含蓄內在,不要一覽無余;筆墨要飽滿不可出飛白線條,用筆的壓度和速度都要均勻。缺乏含蓄的筆墨不耐久看,鋒芒過多、力量外露的會顯霸氣,甚至還會減低某些花卉的特點和美感。 勾樹本、枝梗,下筆要照顧到整體。先把遮蓋樹本的花朵和葉子勾出,然后勾枝梗;當勾到被遮蓋的部分,則須將筆抬起,虛過這部分后再落筆繼續(xù)往下勾,如此才能筆墨銜接氣勢連貫,這能給人無筆墨處卻有筆墨之感。勾樹干中部皺裂處,要隨勾隨皴,根據不同的樹木用不同的皴法,“松龍鱗”、“柏纏身”,“桃桐橫抹柳斜擦”,就是根據不同樹木的皺裂紋理總結出來的不同的筆法。然后再渲染,才能畫出不同的樹本。畫老樹干和露在土外的根,可以畫圓而突起、形容樹的節(jié)疤,即所謂“盤根錯節(jié)不妨臃腫”。畫梗拐彎處必須有節(jié),“逢節(jié)處須空白一圍”,即節(jié)疤處畫一黑圈,周圍空白形容樹的白皮,不可皴擦。樹干左邊若有節(jié),右邊就不得再突起,老干頓挫要多,新枝要挺。勾勒要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筆先”、一氣呵成。還要注意錯綜交叉的筆線,要畫得輕松些,要使交叉的線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后筆必須躲前一筆,看起來似連而實斷,這就是“意到筆不到”的筆法。 樹本畫完后,根據畫面的需要,有的樹得點上些苔蘚才好看,尤其是南方的樹木多生苔蘚,根據畫面的色調,可點墨點,也可在墨點上加石綠點或草綠點,石頭上也可以點苔點。點法有兩種:一種是用禿筆蘸上濃墨,一筆把所有的墨點完再另蘸墨,這樣的點子有濃淡虛實的變化,墨點上加顏色點也不必死重在墨點上。另一種是重彩畫樹石的點苔法,用飽滿的石綠點上,等干后再用濃墨勾輪廓,一個點用兩筆勾線,或是先點墨點,然后再在墨點上點濃石綠,周圍留一圈墨。 畫草有雙勾和單線的兩種:雙勾的草用墨筆勾出輪廓來內中填綠,用色畫的草,有春天小草和夏秋長草,小草用筆蘸上草綠,筆尖蘸重綠,筆尖朝上長短參差地點下去,長草用筆蘸草綠從下往上甩筆,向一個方向說明有風,如畫荷花,為了破荷葉的整,所以畫幾筆長草(但不宜多,多了則有荒蕪感),是用濃花青從下往上拔(又名“泥里拔丁”),要剛健有力,也要注意聚散關系。 為了用筆準確、行筆穩(wěn)當,要多練書法,練篆書或行草均可。練習到“得心應手”,才能做到運用自如。(附圖為俞致貞作品玉蘭花)著色方法 著色分勾填和勾勒兩種。勾填即雙勾廓填,在墨線里口著色,填色時不壓輪廓線。勾勒是齊墨線(墨色較淺)外口著染,色壓墨線,后用較深的色線勾勒輪廓蓋上墨線。不論勾填或勾勒的花頭,都要根據不同花的顏色來確定墨線的深淺,重色花如大紅、紫色等應勾重墨線,淺色花如白、黃、淺粉紅等勾淺墨線。重彩花頭宜用勾勒染法,若是金碧重彩,在輪廓色線上再用金線勾勒一遍。 勾填葉用重墨勾,梗稍淡,木本則濃淡墨兼用。勾勒葉用淺墨線勾,著色壓墨線,后用較深的綠色勾勒輪廓把墨線壓上。 一、白描墨染法 墨染白描花卉,一般是描寫白花或淺色的花卉,以淡墨勾花頭,濃墨勾葉子,重墨勾梗子。暈染是用兩支筆,一支蘸上墨或色,在畫中葉或花的暗面送上一點色,然后用一支白水筆把送上去的墨或色慢慢烘染開,白水筆要逐漸烘逐漸洗,送色筆水分要比暈染的白水筆飽滿些,才有余色暈染開來,倘白水筆水多了,送色的筆干了,不但暈不開顏色,還會把水分倒流至暗面出現水跡。用淡墨暈染花頭,代表白色和淺色的花,用重墨分染葉子,然后在上面罩染一層淡墨,用淡墨染梗,用淡墨提花瓣尖,再用焦墨點花蕊。點蕊是用小紅毛筆蘸飽一滴墨水珠,任其自干,則墨珠圓渾而有光澤,花蕊漆黑起畫龍點睛的作用。(附圖為俞致貞所作花卉圖例)二、淡彩著染法 淡彩著染就是用草質和粉質的顏色著染,如花青、藤黃、洋紅、白粉、赭石、水墨等顏色。不用石色,如石綠、石青、朱砂等顏色。 染色步驟:先用濃淡墨勾好稿子,然后進行染色。先染葉子后染花頭,先染正面后染反面,后畫樹本和嫩梗,由深到淺主動自由。 具體染法: 染葉子:先將花青膏用溫水泡開,把上邊的漂倒在小杯里,此漂加上藤黃即成草綠,因膠大色細均潤好看,用來罩染葉面用。 漂出下邊的花青渣子打葉子底色最好,因為它膠少稍粗些,打好底色后罩染面子色時底色不掉。正面畫綠葉用花青打底色,先面暗面藏在底下的葉子,一片葉子分成兩半邊染,由葉根處向葉梢逐漸暈開,在朝陽面留出一道葉筋(又叫水線),除染出固有色的自身濃淡外,還畫出被遮掩的暗面色度,然后再畫上邊的葉子,這樣由深到淺可以自由掌握,倘先染上邊的葉子就容易染過頭,深了改淺就難了,所以要盡量先從最深的暗面染起。上述過程就是第一道工序分染。第二道工序是統(tǒng)染。即用花青罩染一遍底色。第三道工序是在底色干后再罩面子色。一棵植物的葉子要有統(tǒng)一的綠色,所以要用花青加藤黃配出草綠罩染。 配色時要注意以下兩點:藤共同是植物膠液,畫畫是用生藤黃顏色不變。用時將筆蘸上水在藤共同塊上掭下些,若用量較多,可以盤中加上冷水用藤黃塊研磨亦可,切忌用水泡或用熱水掭藤黃,這樣易便藤黃變質,年久了畫上的藤黃就要走油。先掭下藤黃后,再徐徐加入花青比較主動,先配的稍嫩黃一點,把嫩葉先染完再略加少許花青染大部分的葉子。罩染時筆要蘸飽顏色,順著葉子的方向往下罩染,染出的葉子顯得水潤。畫完正面葉再畫反面葉,一般植物的葉子都是背面淺。先用淺草綠平涂,看所畫的背面葉發(fā)灰綠色(如牡丹、荷花)或發(fā)紅(開紅花的植物如秋海棠葉的背面就發(fā)紅),發(fā)灰綠色的葉子用四綠(孔雀石綠中最淺的顏色)從葉子尖上提一點并用水筆暈開。發(fā)紅的背葉即用胭脂從尖上提上一點,也是用水筆暈染開。 染梗子:嫩梗(草本或木本上部的嫩梗子)和畫反面葉子一樣染法,提色時要提陽面,把梗子畫圓。 畫木本,先用墨皴出陰陽面來,然后根據所畫花的樹本顏色上色,有的樹木發(fā)紅,如桃花用赭石加少許胭脂和草綠染;有的樹本發(fā)綠,如梧桐,用草綠色稍加點赭石染;一般的樹本用赭石加花青,發(fā)暖色的樹本赭石多花青少,發(fā)冷色的樹本,花青多赭石少,切不可用單一的赭石,因為活樹的樹皮都不是赭墨色,死樹皮才是赭墨色。(附圖為俞致貞花卉圖例)染花頭:枝干和葉子都染完后再染花。 方法有暈染法、染粉法、接粉法三種: 暈染法:一般大中型花頭多用此法。 畫粉紅色花,在勾好線的花頭上,在墨線外口平涂上一層極薄的白粉,等干后再用顏色從花瓣根處順花脈向外暈染(色壓墨線),暗面較深。粉紅花用洋紅(又名曙紅或深紅)染。其它如畫深粉紅花,在白粉中摻上點洋紅打底,再用洋紅分染,黃花就用淺粉黃打底,然后用藤黃分染;有的花根黃尖紅(如大麗花和月季金背大紅)也用黃粉打底,用洋紅由尖往下暈染。 白花也先用白粉薄薄地平涂一遍,暗面用芽綠色(藤黃加花青加赭石少許)暈染。不可用綠色染白花,因為白色的花本身是不帶其它顏色的,只有暗面發(fā)芽綠色,如用綠色染暗面,白花就變成淺綠色花了,所以只能用芽綠為宜。但白花又有發(fā)青白的(如玉簪、白牡丹的昆山夜光),則芽綠要少加藤黃,花青稍許多一點;發(fā)芽黃色的暖調白花如玉蘭等,則染的芽綠中要少加花青,多加一點藤黃。染完暗面再在花瓣梢尖和陽面提染一次白粉(要在墨線里口上粉,不可壓墨線),邊上粉要厚些并向內暈開。 染粉法:在勾好線的花頭上,先暈染白粉,邊上粉厚內部粉薄并不壓墨線。等粉干后,再用顏色染暗面和花瓣根處,粉紅花用洋紅染,白花用芽綠色染,雪青色花用洋紅加花青再加少許青蓮配出的色染。 接粉法:用三支筆,一支筆蘸色,一支筆蘸白粉,另一支筆蘸白水,三支筆交替使用。如畫粉紅花即是一支筆蘸洋紅,一支筆蘸白粉,另一支筆蘸白水(水分不可過飽),染時在花頭墨線里口用白粉筆在花瓣尖端邊上送上白粉,在花瓣根處或暗面送上洋紅,中間用白水筆把兩邊顏色接染在一起,一邊是紅,一邊是白,中間有粉紅和白,但要注意過渡均勻,銜接不可生硬,這種染法對小朵花比較省事,如桃花等多用此法。染大朵花初學者則不易染勻,技法熟練者也可染大花,正面染色干后,在紙或絹的反面花頭處平涂一層白粉,正面效果更好,正面沒有粉的地方也覺有粉,花頭感覺就更滋潤水靈了。 無論哪種花的染法,染過一遍是不夠的,總要暈染一兩次,把縱深處加強重色,這樣花朵的凸凹才表現得充分,體積感就比較強了。 點花蕊:花朵染完后的最后工序就是點花蕊,花蕊在花中是很重要的,它好似鳥的眼睛一樣起著定向傳神之作用,故稱之為“畫龍點睛”。如畫梅、桃、杏花,花絲一定要畫成四周向內兜的碗狀,倘花絲畫成直線向外平伸,花則平板了。用白粉畫花絲,用粉黃(藤黃加濃白粉)點花粉,需用干凈的尖筆(如小紅毛筆)蘸上飽滿的粉黃在花絲尖上一滴滴地點下去,粉的膠要合適,點成一個圓珠,干后中間陷下一個坑,若膠大則平大無坑,膠小則坑小容易脫落。點蕊時要參差錯落,還要畫一根雌蕊。有的花得先畫雌蕊,如牡丹花就先畫雌蕊,再在雌蕊周圍染上一些顏色,淺粉花染紫色,再用紫色勾花絲,然后用粉黃或淺石青點花粉?;ㄈ镆怀觯侥芤齺矸涞?,所以深花要點淺蕊,淺花要點深蕊。花蕊的形狀也千變萬化,還要根據不同花點不同的蕊。顏色可以照真花點,若真花蕊不夠突出。也可根據畫面需要 變換其它顏色,但要注意色彩配搭得法。(附圖為俞致貞花卉圖例)三、重彩著染法 國畫重彩花卉是用濃重的顏色,其中多是石色著染。重彩的染法要層次多,要色薄而均勻,色不可堆得太厚。所以在著染前,要將石色研得極細,加膠少許調和之,加膠時要注意膠不能過多,多則顏色發(fā)暗,上邊再染顏色就不好上;膠少則顏色要脫落,膠則以色剛好不脫落為妙。 著染時用筆順著花或葉的方向染,上第一遍干后再上第二遍,分兩次染比一次上容易勻。有時石色上需用草色分染,為了用水暈染下面的石色不動,則需要上礬水加固。礬水的泡制方法即是將白礬用冷水泡開裝在瓶內,時間越長越好,叫陳礬水,用舌頭舔舔發(fā)酸澀時就說明濃度正合適,如太澀就太濃了,過濃的礬水干后在畫面上要起白霜。為了使染的顏色薄而均勻,一遍兩遍地染不夠時,要進行多次暈染,即成所謂“三礬九染”,此言就是形容染色和上礬水反復進行幾次的意思,直至效果滿意為止。 重彩著染分大青綠和一般重淡彩結合兩種,大青綠是完全用石色染,如仿刻絲的花頭、葉子和梗子都用石色著染,有一定的裝飾風格,但容易板刻不生動。用重彩和淡彩結合比較活潑濃艷。 重彩染葉法: 重彩染葉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三種:大青綠染葉法;重淡彩結合畫葉法;重彩畫紅葉法。 大青綠染葉法:用石綠中的三綠加好膠,再對上一點槐花水(中國槐樹的花和花苞采下曬干后,用時泡出濃汁,它味澀還帶一點黃綠色,加在石綠中起固定的作用,就不用再罩礬水了,并且石綠的顏色呈嫩黃綠比單純石綠更接近植物綠色),沿葉子墨線的里口平涂,染兩三遍,等干后用石青(二青)暈染暗面和葉根部分,山深到淺。干后用草綠勾葉邊,在色與墨線之間幻草綠線。用花青勾葉筋。 重彩畫花頭法: 紫花頭:先用花青打底色,正瓣色深,反瓣色淺,并在反瓣的梢上提染一點很薄的白粉,干后在紙的反面花頭處平涂青蓮加白粉的顏色。然后用洋紅(生洋紅即洋紅面加少許膠)或加少許桃紅調和色從暗面和瓣根部向花梢部暈染,根部色濃邊緣色淡方起絨。染反瓣顏色要淡些,反復染兩三次,留墨線,倘把墨線壓住了,再用胭脂在墨線上再勾一遍,勾時要有重點地勾,連勾帶醒,這種畫法也和重淡彩結合相同,倘全部用泥金線勾輪廓,花蕊用粉黃或泥金點,就是大青綠重彩的畫法了。 朱紅花頭:用重墨勾輪廓線,正面花瓣用極細的朱砂從墨線里口平涂兩遍(要薄而勻),紙或絹的背面托白粉,在正面朱砂上,上一次淡礬水,等干后用洋紅暈染花瓣根處和暗面,染時要求逐漸上色,染兩三遍,在朱砂上染不容易染勻,主要是朱砂的膠要調得合適,膠大了發(fā)亮而染不上顏色,膠輕了上色時朱砂就要動。染完正面瓣后就染反面瓣,為了使顏色富于變化,正瓣和反瓣可染兩種顏色,正瓣深反瓣淺,反瓣用薄粉染花瓣的梢和陽面,等干后用淡紅色(洋紅加少許朱磦用水沖淡)染瓣根和暗面,從瓣根染到梢把粉全蓋上,染兩三遍。染完花頭用胭脂勾輪廓線,如要裝飾性的可勾泥金線,重在胭脂上。最后用粉黃或泥金點花蕊,朱紅花頭即完成。 荷花的染法:荷花的染法與一般的花卉相同,只是粉紅荷花花瓣尖色深,染時從瓣尖往下暈染粉紅色,背面瓣稍深,正面瓣稍淺。用淡洋紅勾花筋。白荷花用芽綠色染瓣根,用淡綠色勾花筋。朱紅荷花(夸張其紅色),染時與染朱紅花一樣,只是花瓣里面用洋紅從瓣尖往下染,花瓣背面不染洋紅,用洋紅勾筋,正面花瓣的筋不明顯可以不勾,勾筋是從尖到根并行,兩根直線中間加一根曲線。荷花的蕊比較復雜,小蓮蓬要染成淡共同色,因為荷花開三天,蓮蓬第一天是淡黃色,第二天稍帶綠色,第三天就成淡綠色了。所以畫荷花最好畫第一天初放的,它最富有生命力。蓮子用粉黃點長圓形的點,尖上點一點赭黃。雄蕊有兩種點法:一是先勾白花芘,再用粉黃點長點,后在黃花粉的尖端點白粉珠,這是一種比較工細的寫實的點花蕊法;另一種是兼工帶寫的變形變色的點法,如畫粉紅花可以用紅赭石點,如無紅赭石可用胭脂加赭石。朱紅花可用泥金點,點蕊時用葉筋筆點長點,要有聚有散,參差錯落,順著蓮蓬周圍注意地點下去,點時要有筆姿,像寫意的點法,點出來比純工筆的活脫。 樹本畫法:重彩花卉一般用絹或薄礬紙,可以多利用背面托色,樹本在正面用墨勾勒皴擦之后,在紙背后上樹皮色(見淡彩畫樹木配色法),這樣樹干上的皴擦筆墨不致被顏色遮住。(附圖為俞致貞作的花卉圖例) 泥金的用法:用干凈的小紅毛蘸上膠水,在金碗上掭下金來,筆上的金要飽滿,勾出的金線才光亮。用畢后,余下的金要出膠,即用開水把筆上的金和調和好的金沖開,稍等沉淀一會兒,倒去上邊的水,下面的金就沒有膠了。再用時再重新加膠,這樣能保持金的光澤。 石色中加膠后用畢可以不出膠,讓膠混在色內,下次再用時加些溫水研開即可使用,它的顏色不變,尤其石要宿膠更好,即古人講“綠欲碧膠必宿”。惟有石青用畢必須用開水出膠,否則顏色晦暗不鮮。 礬紙、生熟絹、泥金紙絹和扇面,雖然都屬于熟性材料(生宣不刷膠礬的叫生紙,刷過膠礬的叫熟紙),使用時又各有差別。 礬紙有薄有厚多種(畫工筆畫最好用較薄的,既過稿清楚,又可利用紙背托色),初學畫者用礬紙,既經濟又好用。染色時水分要適當。染重了不易洗淺,倘用筆擦洗則易起毛。 生絲絹又名圓絲絹(未經加膠礬也未壓磨過的絹,絲紋是圓的,故名圓絲絹,質地透明,雖不如礬絹好畫,但效果好)。因為絹未加工有不易蘸墨和往背后漏色的缺點,補救的方法是:勾線時用筆先掭點肥皂再蘸墨就可以勾上墨了。漏色的缺點可以在打完底色在背后上一道礬水再托色就不會漏色了。 礬絹(又名彩邊絹,是刷過膠礬加工壓磨過的熟絹)質地光滑不易漏色,勾線之前也要用滑石粉干擦一遍(去絹上的油污),染色時要比在紙上多用些水,如染色過重了可以用筆洗,絹經得起洗刷不會起毛。絹背后托色也不會漏,比圓絲絹好用,但效果較差。 泥金紙,太光滑不易染色。比在紙上畫要多染幾遍,染一兩遍就要上一道礬水再接著染,最后再進行分染。要用極軟的羊毫染色,才不會把先上的色掃動。 扇面,既光滑又有折疊的條格,上色時要順著格條逐漸染,存在折縫中的色要用筆吸干,方可染勻。倘勾的線和寫的字不稱心,可以用水筆蘸紙煙灰輕輕地洗,可以洗干凈。(附圖為俞致貞作的花卉圖例) 沒骨花卉及其他畫法 據宋朝董著廣川畫跋記載:“沈存中言徐熙之孫崇嗣創(chuàng)造新意不華不墨直壘色漬染當時號稱沒骨華?!本褪钦f最早的沒骨花是宋朝徐崇嗣創(chuàng)造的,徐用此法畫芍藥花名為沒骨花,與雙勾不同之處就是不用墨勾骨干線,直接用顏色暈染,也就是沒有骨干線的工筆花卉,簡稱為沒骨花卉。所謂沒骨畫法即是用礬紙或熟絹,使用顏色點染而成。 一、工細沒骨花卉的畫法 此畫法與工筆雙勾法接近,將稿放在紙或絹的下邊,不用勾墨線,照底稿形象直接進行染色,可以先打底色,然后再罩染顏色,用兩三支筆暈染明暗,仍然是暗面深,亮面淺,罩染顏色時要注意到用筆,明暗交接處可以留一空隙,即留一道白線但要留得自然而整齊,也可以不留空隙,間隔地進行暈染,等它干后再染旁邊的,謹防串色?;^和葉子可以罩染幾次,等顏色干后進行勾葉筋和點花蕊,雙勾花卉可以只勾主筋而省去復筋,在沒骨畫法上要利用主復筋脈幫助形象的完整,所以葉子的復筋不能省略?;ㄈ锖碗p勾花卉一樣,要工整細致,萼片用綠色暈染,紅花在萼片尖端染一點胭脂,枝干用淡色畫過,老干再用赭墨皴擦一遍,老干上可以點苔點。 二、偏寫意的沒骨花卉畫法 此法比工細沒骨法較概括,造型時抓住特征取其有代表性的主要部分,舍去次要瑣碎部分,用筆要求洗練,做到以少勝多、神形兼?zhèn)洹?畫時可用底稿(技法熟練的可不用),不用打底色,筆上先蘸淺顏色,筆尖上再蘸重色,在顏色碟上略揉一下,一筆點成,也可以用兩支筆(一支筆蘸深色,另一支筆蘸淺色)接染。畫時要“胸有成竹意在筆先”,計劃好先從哪里下筆點染,筆墨要緊密結合物象,對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筆墨描繪,要露出筆法。在點染之際沒有輪廓線的約束,又不似工細沒骨法的工整嚴謹,用筆要自由活潑。在明暗交接處可以留出空隙,但不要留得太整齊,要接近寫意畫法,可以意到筆不到,利用空隙代表暗面,虛處要有畫,做到筆簡意繁,大膽下筆細心收拾。畫葉子要等干后才用細筆勾葉的主復脈。花蕊可以夸張用重色點,要點出筆法來,也可以仍用粉黃點蕊,枝干可以一筆畫過,不用皴染之法,干上可點苔點少許。(附圖為俞致貞作的花卉圖例) 三、花點葉畫法 工細的:花用雙勾染色,葉子不勾線用顏色暈染,或用工筆沒骨法,先打底然后再罩染顏色。 偏寫意的:花仍用雙勾,但勾線時用筆要活潑些,可意到筆不到,然后染色,葉子用顏色直接點出來,枝干不勾線用筆直接勾畫。 四、兼工帶寫的方法 畫較大幅的畫層次比較多,近景可用雙勾畫法,遠景可用偏寫意的沒骨法,這樣用遠景襯托近景更顯得豐富多彩,如用此法畫荷花,前邊用工筆雙勾,后邊用偏寫意的沒骨法畫葉子,逐漸由深到淺,可以畫出荷池早晨“煙波出浴”的霧氣來。 在工細的花卉中可以陪襯一些偏寫意的草蟲或勾一些小草、長草、苔點,可以使畫面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如畫荷花,大花、大葉容易顯得太整,撇幾筆長草既符合荷塘客觀情景,又可破畫面的平板。(附圖為俞致貞作的花卉圖例)創(chuàng)作 一、立意 作畫必先立意,你選擇什么內容,如何去表現它,必須先要有主導思想?!耙狻睂嶋H上就是作者在表現客觀的同時表現客觀給予“我”的想像或聯想。也就是說你要畫什么,先要對所畫對象有所理解、有所感受,然后再有取舍地反映出來,再去感染別人。 創(chuàng)作一幅畫要立意,還得畫出它的典型環(huán)境和意境來。是畫枝頭特寫(折枝),還是畫帶景的大構圖(如花圃或園林),作者思想里一定要明確,要讓人一看就能看出你要畫的環(huán)境氣氛。比如畫蔬果要畫得新鮮,就像才出土或才摘的一樣子。 二、朽稿 創(chuàng)作前先要構思,即要表現什么意境、采用什么內容、用什么方法能充分地表達出來,都計劃好了。總之思想要領先,技法要跟上。在設想意境時應找你最熟悉、感受最深、又曾深入過生活進行過觀察體驗的,并搜集豐富資料的題材,然后再根據構思進行構圖、制作,不要勉強堆砌。有助于構思的要充分表現,甚至可以夸張它,使其更突出。不必要的應剪裁,免得繁瑣累贅,要有意識地引人去看你要表現的部分,舍去多余的,以突出主題。但有些作為陪襯東西的不可省略,在處理上要概括,要虛,讓它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1小折枝:是枝頭的一個特寫,如果寫生折枝不夠理想,可以加些花或把不理想的花換掉,但在加花時要注意它的朝向性,不可違背其生長規(guī)律,不要生搬硬套,要注意自然美。 2大構圖:是主題配搭其他東西構成一幅作品。配其他東西要對主題有益,不可傷其主題,如畫春花配蜂蝶,形容花香吸引來了蜂蝶采蜜;如畫百花齊放,最好加上石頭,百花繁茂但容易畫碎,加塊石頭就整了,畫面容易出新效果。畫蔬果也要注意它們的體形,如畫大紅圓蘿卜配個長白蘿卜為主,再配一些小圓形的西紅柿或土豆為輔,就顯得畫面豐富多彩了。 3如何朽稿(朽稿即是用炭條起稿):先用炭條在透明的白紙上畫出主要東西的位置及次要東西的位置,把它掛在墻上看看,所布局的位置是否得當,如不合適,擦掉再畫,遠看近看都合適后方才定稿,然后把寫生經過整理的素材蒙在這透明紙下,把它詳細地勾出來,再掛起來看看,遠近看著都合適了初稿既成。之后,要認真分析研究進行修改,改后再掛起來看看,反復幾遍后再定稿,即所謂“九朽一罷”。 三、色彩的運用 一張畫在構圖上要花費不少工夫,在顏色的設計上也要事先想好,最好畫出小色彩稿。花鳥畫也不是紅紅綠綠,雜亂無章,也要講色調,考慮顏色調子時,要看這張畫的主題是什么,一定要突出主題,如折枝花卉,要突出花頭,葉子起陪襯作用,即所謂“花好還要綠葉相扶”。春天的花要畫出春天的氣氛,花朵嬌嫩,紅色的鮮紅,粉紅色的顏色滋潤,白色的潔白,花朵要染得漂亮,葉子一定要染成春天的嫩葉,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