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朝鮮、日本、琉球四國簡明歷史.doc_第1頁
越南、朝鮮、日本、琉球四國簡明歷史.doc_第2頁
越南、朝鮮、日本、琉球四國簡明歷史.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越南、朝鮮、日本、琉球四國簡明歷史 越南自秦至五代,越南處在中國的統(tǒng)轄之下,稱之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公元939年(后晉天福元年),吳權自立為王,都古螺(今東英)。944年(后晉開運元年)吳權死后,有十二使君之亂。968年(北宋開寶元年)丁部領平定十二使君之亂,國號“大瞿越”,都華閭(今寧平),為越南創(chuàng)國之始。980年(北宋太平興國五年),黎桓篡位,建立前黎朝。1010年(北宋大中祥符三年)李公蘊篡位,建立李朝,都升龍(今河內)。1225年(南宋寶慶元年)陳篡位,建立陳朝。1400年(明建文二年)胡季篡位,建立胡朝,改國號“大虞”。1406年(明永樂四年),明滅胡朝,占領越南,越南歷史進入屬明時期。1428年(明宣德三年)黎利驅走明軍,建立后黎朝,改國號“大越”。1527年(明嘉靖六年)莫登庸篡位,建立莫朝。1533年(明嘉靖十二年)黎氏后裔在南方“復興黎朝”,實權掌握在阮氏(后來是鄭氏)手中,與北方的莫朝并立,史稱南北朝(1527年1592年)。1592年(明萬歷二十年),后黎朝滅莫朝,南北朝結束。在后黎朝內部,此時又以氵靈江為界,分為兩大政權,南以順化為中心,為阮王統(tǒng)治(阮王于1692年吞并占城,把疆域擴張至今越南中南部;1700年以后阮王逐漸占領真臘大片土地,把疆域擴張至今越南南部);北以升龍為中心,為鄭王統(tǒng)治,但都稱臣于黎朝。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阮王屬地中阮岳、阮侶、阮惠三兄弟西山暴動,先后滅阮、鄭,建立西山政權,并于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廢除黎朝。1802年(清嘉慶七年)阮王后裔阮福映滅西山政權,建立阮朝,都富春(今順化),國號“南越”,后改為“越南”。1884年(清光緒十年)阮朝淪為法國保護國,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阮朝亡,以胡志明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都河內。1955年,越南南方成立以吳庭艷為首的越南共和國,都西貢(今胡志明市)。越南民主共和國經(jīng)過同美國的越南戰(zhàn)爭(1961年1975年)之后,于1976年吞并越南共和國,更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公元前194年(西漢惠帝元年),燕人衛(wèi)滿于朝鮮北部自立為王,都王儉城(今遼寧遼陽),史稱衛(wèi)滿朝鮮。-108年(西漢元封三年),漢滅衛(wèi)氏朝鮮,于其地設“漢四郡”。此時朝鮮南部有三個部落,即馬韓、辰韓、弁韓,史稱三韓。公元3世紀左右,百濟統(tǒng)一馬韓地區(qū)(溫祚王-18年建,今朝鮮中部及西南部,都慰禮城,今漢城附近;538年都泗沘,今扶余,改國號南扶余),新羅統(tǒng)一辰韓地區(qū)(樸赫居世-57年建,歷經(jīng)樸氏王朝-57年至356年,金氏王朝356年至780年,后金氏王朝780年至912年,后樸氏王朝912年至935年,今朝鮮東南部,都金城,今慶州),連同高句麗(高朱蒙-37年建,今朝鮮北部及中國遼東,原都紇升骨城,今遼寧桓仁;國內城,今吉林集安;后都長安城,今平壤),三國并立,史稱三國時期(此外,弁韓地區(qū)發(fā)展成六伽倻,位今洛東江流域,后并入百濟、新羅)。此后,唐于663年(唐龍朔三年)聯(lián)同新羅攻滅百濟,667年(唐乾封二年)聯(lián)同新羅攻滅高句麗,三國時期結束。新羅于735年(唐開元二十三年)收復浿水(今大同江)以南地區(qū)。900年(唐光化三年)甄萱建后百濟(新羅西南),901年(唐天復元年)弓裔建泰封國(先號摩震國,新羅北及西北),同新羅三足鼎立,史稱后三國。918年(后梁貞明四年)王建滅泰封自立,國號高麗,都開京(今開城),史稱王氏高麗王朝,并于935年(后唐清泰元年)滅新羅,于936年(后晉天福元年)滅后百濟,后三國時期結束。高麗建國后,朝鮮疆界逐步擴張至鴨綠江下游地區(qū)。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篡位,改國號朝鮮,都開京,后遷漢城,史稱李氏朝鮮。1910年(清宣統(tǒng)二年),日本吞并朝鮮,李氏朝鮮亡。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朝鮮獨立。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以李承晚為首的大韓民國成立,都漢城,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以金日成為首的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成立,都平壤。 日本早期歷史依據(jù)考古資料分為舊石器時代、繩文時代、彌生時代(公元前4世紀至4世紀,在彌生時代日本列島出現(xiàn)了邪馬臺國), 4至7世紀為古墳時代,日本當時稱大和國。592年(隋開皇十二年)推古女天皇即位,史稱飛鳥時代(592年710年)(日本自傳說中的-660年神武天皇開始,萬世一系,無朝代更換)。在飛鳥時代,645年(唐貞觀十九年)發(fā)生大化革新。710年(唐景云元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史稱奈良時代(710年794年)。720年(唐開元八年)元正女天皇在位時正式使用日本國名。794年(唐貞元十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今京都市),史稱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平安后期,源氏、平氏交替執(zhí)政。源賴朝于1185年(南宋淳熙十二年)滅平氏,于1192年(南宋紹熙三年)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開創(chuàng)鐮倉幕府,史稱鐮倉時代(1192年1333年),1219年(南宋嘉定五年)北條氏滅源氏,繼續(xù)執(zhí)掌鐮倉幕府。1333年(元元統(tǒng)元年),后醍醐天皇推翻鐮倉幕府,史稱建武中興。1336年(元至元二年)足利尊氏攻入京都,開創(chuàng)室町幕府,擁立光明天皇,為北朝;后醍醐天皇南逃至吉野,建立朝庭,為南朝,史稱南北朝時代(1336年1392年)。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足利義滿協(xié)迫南朝后龜山天皇讓位于北朝后小松天皇,北朝繼承皇位,南北朝結束,室町時代(1392年1573年)開始。1467年(明成化三年)爆發(fā)應仁之亂,群雄割據(jù),史稱戰(zhàn)國時代(1467年1573年)。1573年(明萬歷元年)織田信長打敗足利義昭,推翻室町幕府,逐步統(tǒng)一各地,1590年(明萬歷十八年)由織田信長的繼承者豐臣秀吉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歷史上把此二人執(zhí)政時期稱為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1603年)。1603年(明萬歷三十一年)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今東京)開創(chuàng)德川幕府,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開始。1866年,明治天皇繼位(清同治五年)。1868年(清同治七年)明治維新開始,朝廷打敗德川慶喜,推翻德川幕府,為日本近代歷史開端。1869年(清同治八年)定都東京(1868年改江戶名東京)。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君主立憲制確立。1912年(民國元年)明治天皇死,大正天皇繼位;1926年(民國十五年)大正天皇死,昭和天皇繼位;1988年昭和天皇死,皇太子明仁繼位,年號平成,2003年為平成十五年。 十二世紀以前琉球的歷史依考古資料分為舊石器時代和貝冢時代。十二世紀初,被稱為“按司”或“世主”的首領紛紛筑城寨相互對立,史稱山寨割據(jù)時代。十四世紀,以沖繩島為中心,浦添按司占據(jù)首里(今那霸市)一帶,稱“中山王”;大里按司占據(jù)南部地區(qū),稱“山南王”;今歸仁按司占領北部地區(qū),稱“山北王”,史稱三山時代。明太祖時期,中琉冊封關系形成。1406年(明永樂四年)山南的尚巴志推翻中山王武寧,立自己的父親尚思紹為中山王,1416年(明永樂十四年),滅山北王,1429年(明宣德四年)滅山南王,統(tǒng)一琉球,開創(chuàng)第一尚氏王朝,都首里。1458年(明天順二年),國王尚泰久時鑄成“萬國津梁鐘”。1469年(明成化五年),國王尚德死后,權臣金丸篡位,自稱尚德世子,名尚圓,開創(chuàng)第二尚氏王朝。1477年(明成化十三年),國王尚真即位后,各地按司被集中于首里,按司擁兵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