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家庭教育系列講座(一)更新家庭教育觀念一、定義按照傳統(tǒng)觀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xiàn)代觀念,家庭教育既包括:一、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二、聘請專門從事家庭教育的教師對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簡稱家教。但是,反過來,家教既可以指家庭教育的簡稱,也可以指家庭教師的簡稱。家庭教師屬于家庭教育這個大范疇。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離不開家庭。孩子最早的教育來自家庭,因此,家庭教育至關(guān)重要。家庭是個人成長的園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可以教孩子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人。父母可以教孩子做一個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個善良無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種下暴力的幼苗,也可以在他的心里撒上愛的種子。一位早期教育專家認為,一個人6歲之前所受到的教育會影響他的一生。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chǔ)。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后,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chǔ),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二、目前的社會狀況:當今社會上有句很流行的話語,叫做“當學生真累,當家長真煩,當老師真難”。孩子們成長的環(huán)境比以往復雜豐富而嚴峻,家長們對孩子成才的期望空前強烈。然而多數(shù)家長都缺少教育孩子的專業(yè)訓練,存在著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方法簡單、教育效果不盡人意的種種問題。一旦孩子出現(xiàn)了情緒逆反、行為失范、習慣不良、學習障礙、自信缺失等問題時,便心情急切、惶惑失措、焦慮不安。渴求獲得指導的家長愈來愈多。有的家長甚至因失望而對孩子放任自流,陷入種種誤區(qū)之中。 家長們的苦楚的確是令人同情的。如今應試競爭激烈,人口過多,就業(yè)機會嚴重不足,獨生子女已成中國社會的主流人群,單親家庭亦呈上升趨勢。如果不能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突破性的加強和改善,單靠學校教育獨木支撐、悉數(shù)承包教育全責,是根本無法完成全面 當今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狀況不容樂觀。 1、據(jù)調(diào)查,各地少管所自2001年以來人數(shù)劇增。我們國家已經(jīng)出現(xiàn)犯罪低齡化、罪種多樣化、手段殘忍化的糟糕趨勢。2、中小學生非經(jīng)濟原因,在義務教育階段因?qū)W業(yè)不良、行為道德不良,迷網(wǎng)、厭學而流失的生員,正在呈急劇上升之勢。 3、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如勤勞、樸素、刻苦、誠信、孝順、和氣、謙遜、關(guān)愛、禮貌等良好的道德品格,在為數(shù)不少的青少年中未能普遍形成。在教人做人、育子成人的方面,家庭和學校都相對薄弱。德育的難以落到實處,依然是普遍的難題。尤其是一批成績不錯的學生,把成績誤認作成長,身體、心理、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等方面都存在不少明顯缺陷。 試舉數(shù)例: 1、一位當清潔工的單親媽媽,含辛茹苦攢了點錢給六年級的孩子買了一只“肯德雞”,媽媽飯還沒做好,孩子就把雞吃得只剩一條腿。媽媽問:“好吃嗎?”一邊要撕去一塊嘗嘗,孩子趕緊用手捂住那只雞腿,對媽媽說:“這是我留著晚上吃的!”媽媽聽后,心口一直在疼。2、各地的大學,在新生入學時,許多新生的父母扛著大包小箱,穿梭在校園中為子女辦入學手續(xù),有的甚至在校園附近的旅店里住下來,等子女適應了才離開。那位拿硫酸到北京動物園潑熊的大名鼎鼎的清華大四男生劉海洋,每到星期天都要包一大堆臟衣服,等辛辛苦苦開出租車養(yǎng)家糊口的單親媽媽,前來為他拿回家去洗。 3、哈爾濱三中是全國高考成績最突出的學校,一位在高三把關(guān)多年的閆老師說:“這幾年高考年年有進步,可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卻一年比一年冷漠。今年考上的學生,一出校門見了老師就像不認識的一樣。” 我們不僅要問:這些學生怎么啦?為什么這樣缺乏愛心,缺乏正常的情感和品格,這樣的脆弱和依賴?以上例子也許比較極端,但有類似傾向的孩子在我們周圍并不少見啊!俗話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可見家庭教育是每個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成為一名家長很容易,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就不那么簡單了。因為教育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shù)。一門集愛心與智慧于一身的藝術(shù)。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有些家長會在不知不覺中走入一些誤區(qū),從而導致事與愿違的教育效果。三、家庭教育的誤區(qū):誤區(qū)一:愛心無度,喪失原則。 我們都知道: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度。辨證唯物主義認為: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這就如同彈簧一樣,一旦超過了它應有的彈性限度,那它也就只能成為廢鐵一根了。又如同糖水,過量的糖不但不會增加甜度,反而會適得其反。可是很多家長卻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錯誤的以為給予孩子的愛越多越好。而過度的愛心會讓孩子養(yǎng)成一切以我為中心的習慣,不但會毫無責任感,而且還會自私自利,一旦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會不擇手段。2005年的2月1日,中國公安民警譚文新親手槍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這就是一起溺愛釀慘劇的典型事例。譚文新的兒子譚天從小在父母過分的關(guān)愛中長大,慢慢地形成了極端自私任性的性格,更由于家長的不斷的遷就和容忍,讓譚天在溺愛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以至于不可救藥到稍有不如意便會對父母大打出手的地步,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父親終于無奈的吞下了自己親手釀造的苦果。所以說愛心也要有原則。有度的愛是良藥,可以給予孩子溫暖;無度的愛則是毒藥,它可以悔掉孩子的一生。 誤區(qū)二:傳統(tǒng)思想,武力解決。 受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一些文化素養(yǎng)欠缺并且脾氣比較暴躁的家長容易采用體罰的教育方式。他們往往比較相信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教育觀念。所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味的拳腳相加,給孩子造成身心的雙重傷害。這種教育方式的惡果在孩子小的時候還看不到,但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會很容易發(fā)現(xiàn)出自這樣的家庭的孩子都比較暴躁和易怒,他們會討厭用頭腦思考,卻偏愛用拳頭說話,分析其中的原因也不難理解,這樣的孩子長期生活在嚴重“缺養(yǎng)”的空間里,各方面的發(fā)育當然不會太正常,長時間的壓抑還會讓他們渴望有一個宣泄的機會,所以他們會喜歡上那種刺激的快感,甚至會不時的自己來制造機會以達到宣泄的目的。 誤區(qū)三:變相體罰,由外及內(nèi)。 相對于體罰而言,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懲罰概念:心罰。心罰又被稱為軟體罰。心罰雖然不會對孩子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卻極易扭曲孩子的心靈,因此也被人們稱為:重于體罰的“刑罰”。但由于心罰的傷害是隱形的,所以很容易被家長們所忽視。其實我認為可能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實施過心罰。 心罰的主要形式有三種: 、控制支配型。 我們的很多家長更喜歡把自己作為雕塑師,而把子女當成自己的作品,時刻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塑造自己的孩子,卻很少考慮孩子會有什么樣的要求和愿望。更有甚者為了完全的控制自己的孩子,不惜使用恐嚇要挾甚至體罰的手段。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因為從小就被父母所控制而失去獨立思考和決策的愿望,一切完全遵循著父母的意愿行事。久而久之就變得毫無主見并產(chǎn)生較強的依賴性,成為母雞翅膀下的小雞雛,一旦離開了父母的懷抱,就變得驚慌失措,更不用說什么創(chuàng)新了。 、冷漠遺棄型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行為尤其是學習成績不能和自己的期望值一致時,便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失望。大有恨鐵不成鋼的味道,并因此而對孩子冷漠相待,對孩子的一切也不聞不問。 其實孩子的內(nèi)心是最敏感和脆弱的。在他們的意識中,家庭應該是最溫暖的避風港了,一旦他們在這里得不到所渴望的溫情,便也會對自己的生活失去希望,變得自暴自棄,冷漠無情,并對自己的家庭失去應有的依戀。據(jù)統(tǒng)計,每年因為失去家庭溫暖而離家出走并因此而上當受騙的孩子占所有離家出走孩子的32。還有些孩子在經(jīng)常受到父母的冷視后,雖然未離家,但卻養(yǎng)成了孤僻怪異的性格。給孩子帶來一生的不良影響。 、貶損激將型 還有一些比較要強的父母,總是以為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的出類拔萃,所以完全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極端主觀的給孩子制定各種高指標。而一旦這些目標不能預期完成,有些父母們便會把所有的貶損挖苦的語言挖掘出來,希望可以達到激將的目的。但結(jié)果不但是事與愿違,而且還會給孩子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讓他們變得越來越膽小,越來越缺乏自信。這種不自信甚至會伴隨他們終身。 心罰是一種看不見傷痕的體罰,它所造成的災難甚至是無法估量的,所以不能不引起我們家長的重視。 其實家庭教育首先應該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其次才談得上教育孩子。所以作為家長有必要了解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并能在教育過程中不斷的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和方法,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穩(wěn)定而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 當代社會快速變化,但我們的許多家長,還是用幾十年前的老觀念教育孩子,而孩子并不接受他們的教條。家長與孩子不是處在同一個思維的世界里。這是一個巨大的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更需要做、更值得做的是轉(zhuǎn)變觀念。四、更新家庭教育觀念1“好家教沒問題時抓家教,差家教出了問題抓家教”這就是第一個家教觀念問題。許多家長是等到孩子出了問題,才想起要進行家教,但往往錯已鑄成。家教應該是滲透于孩子生命成長每時每刻的事情,是孩子終身發(fā)展不可須臾缺少的陽光和水分?!把a救型”的家教一般效果都比較差。2“兩條腿走路更穩(wěn)更快” 有的家長把教育孩子的職責完全推給學校,一旦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不好,他們就毫無辦法,怨天尤人。傳統(tǒng)學校有自己的教育優(yōu)勢,但不能完全依賴它; 在信息時代,所有人的學習都要終生化、個性化、即時化和短周期化,并且要不斷學習課本以外的新知識。傳統(tǒng)學校不可能解決這所有問題。 孩子的教育應該兩條腿走路,即把整體化的學校教育和個別化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jié)合起來。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穩(wěn)、走得快!所有的家長都必須成為自己孩子的教育專家,這是無法回避的責任。3、“把食指換成拇指”(換根指頭試試) 家教是做什么的?有的家長概括為“管孩子”。所謂“管”,就是批評、責備、督促。這是誤解了教育的使命。教育與醫(yī)生治病有根本的不同,它是要盯住孩子身上 的 “亮點”、“優(yōu)點”,使之發(fā)揚光大。教育更需要鼓勵、表揚;哪怕孩子身上的“亮點”、“優(yōu)點”還很小、很微弱、只有針尖那么大,也要大張聲勢,讓它成為明 天的現(xiàn)實。 所以,與其每天向孩子伸食指,對他們戳戳點點,橫加斥責,不如伸出拇指,來鼓勵孩子支持孩子,給孩子更多積極的、正面的能量。4、“沒有播種哪來收獲?” 有不少孩子學習上有問題,根源在于孩子在06歲的學前階段沒有得到較多的信號刺激和適時的訓練,當他們進入學齡階段后,各種能力都會出現(xiàn)問題。這就是 “沒有播種就沒有收獲”的簡單道理。家長這時候著急是沒有用的,應該更耐心一些,同時要想辦法盡快播種、播良種,以待來年的收成。 另外,播種不能太急功近利。好的家教,不僅及時播種,而且隨時播種。播種經(jīng)常是滲透式的、隨機的,甚至有時候看起來是沒有明確目的的,但從長期看,總會有意外收獲。5、“學習狀態(tài)決定學習過程,學習過程決定學習結(jié)果” 不少家長關(guān)心孩子的學習,只是關(guān)心孩子拿回來的成績單。但是,孩子的學習,應該包括三個值得關(guān)心的部分:學習狀態(tài)學習過程學習結(jié)果。如果說,結(jié)果是看得見的發(fā)亮的電燈泡,那么過程就是輸電線,而狀態(tài)才是發(fā)電廠!它們的關(guān)系是:狀態(tài)決定過程,過程決定結(jié)果。 現(xiàn)在的情況是,家長只看結(jié)果(下策),老師負責過程(中策),而激發(fā)和調(diào)整學習狀態(tài)的上策卻沒有人管!這是一個大問題。6、“好方法不如好心情” 忙著為孩子找方法,是現(xiàn)在的家長樂此不疲的事。找過來,找過去,也還是找不到什么真正頂用的東西,還是一樣的著急上火。家長的“火”一般都要轉(zhuǎn)嫁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惶惶不可終日。 其實,家長與其到處找方法,不如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給孩子一副好臉色、一個好心情。家長的好臉色、好心情,意味著信任、理解、寬容、支持,會轉(zhuǎn)化為孩子學習的好狀態(tài)、好成績。7、“磨刀不誤砍柴功” 一般孩子學習出了明顯問題,背后都有比較復雜的原因。這時候,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系統(tǒng)調(diào)理、改變狀態(tài)。系統(tǒng)調(diào)理就要“中醫(yī)”“西醫(yī)”一起上、治本治標同時來。其中,中醫(yī)療法、治本,是更重要的。為了治本,有的時候要“繞道”解決問題。 有一些家長急功近利,不愿意在改變狀態(tài)上花時間、下工夫,所以孩子的問題總是得不到解決,以至經(jīng)久不愈,越拖越重。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訓。8、“濕柴禾引不著火種” 現(xiàn)代教育理念是:要讓學生的頭腦成為熊熊燃燒的火把,而不是簡單的容器。但是,許多家長不僅希望多往孩子的頭腦 “灌”些知識,而且經(jīng)常向孩子心里“潑冷水”。孩子費了不少構(gòu)思,寫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滿心歡喜地交給父母看。父母看完以后,第一句話就是:“這里怎么 有一個錯別字?”孩子聽了,無異迎面一盆冷水!經(jīng)常被潑冷水的孩子,心里也是冷冰冰的,他們激情的火焰很難燃燒起來。 一個錯別字重要,還是一種熱切的鼓勵重要?改了一個錯別字,卻可能失去整個寫作的興趣。孰大孰小,家長應當能夠判斷。9、“面揉得太多會成死疙瘩” 有一類孩子,聽話但沒有主見,學習努力但缺乏靈氣。這類孩子大都有一個共同點:有一個過分細致的媽媽導致“家教過度”。過度的管教,會堵死孩子智慧的“巧眼”,就像面揉得太多會成死疙瘩一樣! 一團筋斗的好面,一定要有“醒面”的時間。醒面就是自發(fā)性。教育要留有“空白”,要給孩子空間,讓他們自發(fā)性得到張揚。10、“看得太近反而容易走樣” 要說家長應該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但是,有時候因為他們看孩子看得太近,反而看走樣了、看失真了。很多時候他們對孩子的缺點如數(shù)家珍,而明顯的優(yōu)點卻視而不見。 教育需要大眼光。大眼光應該拉長一點距離。11、“左腦人,右腦人,何時成為平等人?” 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大人與孩子的差別,在于成熟與不成熟的差別;孩子只是不成熟的人,需要成人帶著往前走。其實,就思維方式來看,不是這樣!兒童與成人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兩種思維方式都是成熟的!成人的思維是所謂的“左腦型”,即比較依靠程序化、固定化的有 限思維類型;孩子的思維則是“右腦型”,就是比較依靠整體直覺的無限思維類型。兩種思維類型各有千秋,但就創(chuàng)造性而言,右腦型是能量更大、更優(yōu)越的。一個是程序化思維的左腦人,一個是直覺性思維的右腦人,所以對話容易“錯位”,互相不理解。在這方面,尤其需要我們家長覺悟。家長如果沒有自覺的認識,兩代人的錯位、沖突、對抗,就難以避免,而且很可能打的是一筆誰也說不清因果、誰都喊怨的糊涂官司。12、“可憐天下孩子心” 世上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愛母慈,的確令人慨嘆。但是,在兩代人的交流與矛盾中,比起具有天然優(yōu)勢的家長,孩子是更弱小,受到誤解、委屈、冤枉和壓制更多的一方。絕大多數(shù)孩子是憑借自然造化賦予他們的 “大道理”來判斷事物的,他們雖然說不出所以然,但不能說其行為是“沒道理”的;他們僅僅是不擅長“講道理”而已?!爸v道理”是大人的長項,盡管他們經(jīng)常 是 “沒道理”,或者只是“小道理”,甚至有時是“蠻不講理”和“強詞奪理”的!家長很容易自自然然地把他們對孩子講的話當作了“理”。比起“滿嘴是理”的家長,“有理說不出”的孩子是最可憐的!讓我們多從他們的角度想想問題,多理解他們,也多為他們講講“理”吧! 聰明的家長總是站在孩子后面鼓掌,愚昧的家長總是站在孩子前面數(shù)落。教育專家 在家里,父母和孩子應保持一種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見。家長在家庭教育時一定要記住情感教育永遠都大于道理教育。良好的習慣是孩子所儲存的資本,會不斷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著它的利息。 培養(yǎng)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永遠比孩子現(xiàn)在的成績是怎樣的更為重要。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數(shù),因為決定人生成敗或幸福與痛苦的往往不是學問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為習慣恰恰是影響人格發(fā)展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 愛孩子并不意味著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為朋友教育才能發(fā)揮作用。 父母要給予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對錯誤的方向給予引導,對于正確的方向給予鼓勵。 打罵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緒。父母不應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學校和老師身上,因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比如:發(fā)現(xiàn)孩子撕了剛給他買的新書:一些家長首先是批評他的行為本身,然后再強調(diào)書的價值,“新新的書你就撕破了,以為是白來的?十來塊錢呢?”不顧忌孩子的抵觸情緒,強迫孩子說“我錯了,今后改正?!边€有一種譴責方法,更象審問罪犯:“對書有什么仇么?為什么剛買來就撕了?”這樣做的意圖是希望孩子誠實,坦言撕書的原因,結(jié)果是把孩子推向?qū)α⒚妗K麄儗@種挑釁往往有自己的常規(guī)武器,那就是梗子脖子死不開口。那么,現(xiàn)代的家庭教育觀念要求家長這樣做:首先把注意力集中于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可以這樣問孩子:“我看到你撕壞了剛買的新書,你不喜歡它了么?(這時孩子也許會是點點頭,或者說是不當心撕壞的。)或許過幾天你又會喜歡它呢,因為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媽媽還沒來得及給你講呢。來,我們把它粘起來?!焙⒆影l(fā)現(xiàn)媽媽并不因為他闖的禍動怒,首先關(guān)心的是他的感受,就有可能把自己的真實情形告訴媽媽,這樣,在內(nèi)疚的心情下,他就有可能在以后認真保存大人送給他的禮物。以上這個例子,關(guān)系孩子健全的心理,我們做家長的往往因沿襲這樣的思維定勢,首先考慮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孩子(乖孩子進取心強的孩子),而忽略了孩子需要什么樣的父母。劉微是高三的一名女生,愛好廣泛,善于交際,喜歡體育運動,會打太極拳、書法、鋼琴。每個愛好都小有成就,學習成績在重點高中也是名列前茅,應該是父母所期望中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劉慶山是劉微的父親,也是我戶外運動的“驢友”,當年劉微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重點高中時,我和妻子便登門拜訪“取經(jīng)”,劉慶山夫婦向我們講訴了劉微的成長經(jīng)歷。劉微從小體弱多病,所以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培養(yǎng)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沒有因為工作忙或者其它原因讓親屬幫助照顧孩子,他們覺得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別人替代不了。劉微從五歲的時候在父親的陪伴下,天天堅持晨練,風雨無阻,三年從來沒有間斷過。一直堅持到孩子上了小學,孩子隨著鍛煉時間的推移體質(zhì)越來越好。在鍛煉的三年里和孩子愉快地溝通,解答孩子的提問,共同學習各門的知識。孩子十歲時,父母引導孩子開始自學英語,小學畢業(yè)期間自學完了初中英語,初中時自學完高中的英語。劉慶山說,孩子從小在學習時,他們就不陪在她的旁邊,但他們的習慣是在別的房間看書或看電視陪伴她。等孩子學完了睡覺了,才和孩子一起去睡覺。因為上午孩子用腦很多,早餐他們總是做孩子喜歡吃的食物,讓孩子早餐吃飽。這些年就是這樣堅持下來的,教育孩子貴在堅持。 個案分析劉微是個很出色的孩子。劉微的出色不是偶然的,而是與她的父母培養(yǎng)教育分不開的。應該說她的爸媽為她創(chuàng)造的家庭教育氛圍適應了孩子成長的需求,促進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一、父母掌握了家庭教育方法。知道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努力積極創(chuàng)造適應孩子家庭氛圍。二、不寵、不溺愛孩子。劉微是個獨生女,但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沒有去溺愛她,相反家庭成員關(guān)系融洽,相互尊重,孩子喜歡和父母溝通交流。三、孩子有著多彩業(yè)余生活。劉微的業(yè)余生活豐富,特別是父母從小帶劉微堅持鍛煉,鍛煉增強了身體素質(zhì),讓孩子的生活起居十分有規(guī)律,有了堅忍不拔的毅力。這些都對孩子的性格和學業(yè)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四、孩子自己能養(yǎng)就能自己教育。一個父母如果沒有決心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難道就能相信別人會把您的孩子教育好嗎?教育不能指望他人,這絕對是家庭教育不能動搖的根基。劉慶山夫婦對孩子很有責任心,教育觀念和方法一致,在教育上沒有指望別人。五、父母在學習能力上有意識地進行了培養(yǎng)。劉微的父母在孩子的學習上,態(tài)度端正、松緊適度,不是只注意孩子的成績,更注重孩子的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英語上付出很多的努力,也取得值得讓人羨慕的成果。范例啟迪:一、父母要有家庭教育的意識。好孩子是培養(yǎng)教育出來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個芝麻長不出西瓜來。二、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成長的沃土。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成長的土壤,父母要用科學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創(chuàng)造一個適應孩子的成長沃土,孩子才能健康成長。三、家庭教育要持之以恒。培養(yǎng)一個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應該擁有教育孩子的恒力的毅力,孩子的每個優(yōu)點和長處是一點一滴培養(yǎng)出來的,不能急于求成。要報著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突然有一天,您會發(fā)現(xiàn)枝頭已經(jīng)碩果累累?,F(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一些教育方法,但缺少的是教育孩子的毅力和恒心,不能持之以恒,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和行為,不能用自身的言行影響孩子的成長,不能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成長的氛圍。四、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孩子的品德、學習習慣、飲食起居習慣應該從小就培養(yǎng),這些是孩子一生成長的重要因素。晨煉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zhì),促進孩子堅忍不拔性格的形成,可以促進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父母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造適當鍛煉的機會。五、尊重、平等、互動。溝通是父母引導孩子成長的橋梁,尊重、平等是溝通的基礎(chǔ)。鍛煉、溝通與學習知識結(jié)合起來是一種立體家庭教育互動氛圍,在晨煉的散步或慢跑中與孩子交流、在交流中向孩子滲透自然、社會、科學等等知識。這種立體家庭教育氛圍給孩子帶來效果是體質(zhì)增強、意志堅韌、學習興起增加、與父母的關(guān)系融洽,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家庭教育互動形式。也有人說,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難以開展家庭教育,這實在是一種誤解。教孩子文化科學知識是學校的任務。家長的任務是提供環(huán)境,激發(fā)動力,在做人方面提供榜樣。河南魯山縣的農(nóng)民林修德、黃兆安夫婦只有初中文化,靠種地、打工甚至賣血培養(yǎng)三個孩子都成為博士而且品德優(yōu)秀;河源連平坡頭鎮(zhèn)鞋匠羅金仁和妻子李永弟未讀過書,但靠著勤儉刻苦、寬容禮、,熱心助人這種品格和家風培養(yǎng)了六個孩子各自成才,其中三個孩子成為博士。這些例子說明家長的文化程度并非孩子成人成才的前提條件,而家長的人格素質(zhì)才是決定孩子成人成才的最關(guān)鍵因素。這正是健康的家庭造就了健康發(fā)展的孩子。 過去我們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現(xiàn)在我的想法有了發(fā)展,認識到?jīng)]有家長積極參預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單靠學校無法包打教育的天下。教育是合成詞。“教”是讓學生長智力,獲知識,練技能。是用語言、文字、操作等方式口手相傳,可以讓學生習得和掌握的。而“育”是以思想感情去影響、熏陶和培育孩子,使他們感動和感悟,從而潛移默化孩子們的人格和情操,讓孩子們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精神、優(yōu)秀的個性。是塑造孩子們健全的人格,通俗的說法是教孩子做人,但不能把這個教字誤解為說教,準確地說是引導孩子踐行。因此引導認知稱為“教”,引導做人稱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品房購買合同協(xié)議范本
- 咖啡地出租合同協(xié)議
- 售樓中心外包合同協(xié)議
- 2025房地產(chǎn)交易合同范本
- 咨詢費服務合同協(xié)議
- 員工培訓采購合同協(xié)議
- 吧臺設(shè)備轉(zhuǎn)讓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年度基本建設(shè)貸款合同協(xié)議樣本
- 2025屆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下學期4月模擬考試物理試題及答案
- 2025綠色環(huán)保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產(chǎn)婦護理膿毒血癥
- 《搶救記錄書寫》課件
- 2023年英語四級聽力真題(第一套)題目-原文與答案
- 有機化學(下)實驗操作考試試題 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
- 船舶概論課件
- 數(shù)據(jù)安全與保護:確保企業(yè)數(shù)據(jù)安全與合規(guī)性
- 兒童哮喘疾病宣傳海報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基礎(chǔ)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湖北工業(yè)大學
- 當代實驗影像藝術(shù)的研究與探索
- 分式的加減課件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
- 開魯縣中小學教師招聘筆試真題202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