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復式壓縮機的維修技術及常見故障的判斷.doc_第1頁
往復式壓縮機的維修技術及常見故障的判斷.doc_第2頁
往復式壓縮機的維修技術及常見故障的判斷.doc_第3頁
往復式壓縮機的維修技術及常見故障的判斷.doc_第4頁
往復式壓縮機的維修技術及常見故障的判斷.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往復式壓縮機的維修技術及常見故障的判斷(以下簡稱壓縮機)1 概述1.1 壓縮機的應用范圍壓縮機是一種提高氣體壓力和輸送氣體的機器設備,在許多部門的生產(chǎn)過程中廣泛應用。在石油、化工系統(tǒng)的生產(chǎn)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設備,而且是生產(chǎn)過程中的關鍵設備,有心臟設備之說。壓縮機在化工系統(tǒng)的生產(chǎn)過程中應用最早并非常廣,這是它具有排氣量和排氣壓力 廣,并不能替代的優(yōu)點。小型壓縮機每分鐘只有幾升的排氣量,而大型的壓縮機每分鐘排氣量可達到1000m。低壓單級壓縮機的排氣壓力從0.3Mpa,大型壓縮機排氣壓力可達350Mpa以上,可以滿足各類企業(yè)的生產(chǎn)需求。1.2 壓縮機在我們的發(fā)展壓縮機行業(yè)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仿制到完全自行設計制造的逐步發(fā)展過程。1952年在沈陽建立了第一家壓縮機專業(yè)制造廠,到現(xiàn)在生產(chǎn)壓縮機的專業(yè)工廠已超100家,遍布全國各地,在壓縮機的設計制造方面取得了許多經(jīng)驗。近年在新技術、新材料應用方面及新設備的試 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3 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原動力帶動曲軸做圓周運動連桿將曲軸的圓周運動轉變?yōu)橹本€運動十字頭在中體滑到內(nèi)反復做直線運動,并將動力傳遞給活塞組件活塞組件在氣缸內(nèi)反復改變氣缸的容積在氣缸內(nèi)容積增大時,氣缸內(nèi)氣體壓力降低,進氣閥打開,氣體進入氣缸當氣缸內(nèi)容積減小時氣缸內(nèi)氣體壓力升高,排氣閥打開,氣體排出氣缸,完成一個工作過程。由上可知,壓縮機的工作過程實際是通過氣缸內(nèi)容積的變化而做功的。曲軸旋轉一周時,活塞前進一次,后退一次都做功,均為工作行程,稱為雙功式壓縮機。活塞前進做功,后退不做功,稱為單功式壓縮機。1.4 壓縮機的分類壓縮機的分類根據(jù)氣缸的排列,活塞的排氣量,排氣壓力進行分類。1.4.1 按氣缸的排列布置分類立式壓縮機:氣缸豎立布置;臥式壓縮機:氣缸橫臥布置;角式壓縮機:氣缸成V型、W型、L型等不同角度布置;對稱平衡式壓縮機:氣缸橫臥布置在曲軸兩側,相對兩列氣缸的曲軸拐錯角為180,并且慣性力基本平衡。1.4.2 按氣缸的排氣量分類小型壓縮機:排氣量小于10m/min;中型壓縮機:排氣量在10100m/min;大型壓縮機:排氣量大于100m/min。1.4.3 按氣缸的排氣壓力分類低壓壓縮機:排氣壓力小于1Mpa表壓一下;中壓壓縮機:排氣壓力在110Mpa之間;高壓壓縮機:排氣壓力在10100Mpa之間;超高壓壓縮機:排氣壓力大于100Mpa表壓以上。2 壓縮機的主要零部件2.1 機體2.1.1 機體的構成機體是曲軸箱和中體的統(tǒng)稱,是壓縮機的基本部件。根據(jù)壓縮機的不同結構型式,機體可分為臥式機體、立式機體、角式機體和對稱平衡式機體。機體由于制造廠家的設計能力金加工能力不一,各種型號的壓縮機機體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而自成體系。目前絕大部分廠家都用曲軸箱與中體分開鑄造。采用止口加定位銷定位和螺栓連接組成機體。曲軸箱一般采用球墨鑄鐵鑄件加工。箱內(nèi)設有軸承座和供油系統(tǒng)。中大型壓縮機在曲軸箱體上方中間還增設有加強筋板增加箱體強度。上蓋一般采用鑄鐵件、鑄鋁件或工程塑料加工,并設有排氣安全帽罩。目前有的廠家在曲軸箱上增色有震動報警與跳車裝置。中體一般采用球墨鑄鐵鑄件加工,滑道由上下兩半45左右圓構成。端面加工有連接止口,中體設有供油通道。2.1.2 機體的作用曲軸箱用來支承曲軸的旋轉與定位,供油通道送潤滑油給軸承座、軸、旋轉潤滑與冷卻。中小型曲軸箱兼作油箱。中體的作用是支承十字頭作往復直線運動,并固定直線運動的方向,供油通道送潤滑油給十字頭,往復運動的潤滑與冷卻。2.1.3 機體的技術要求a 曲軸箱軸承座中心線應在同一中心線上,安裝滑動軸承,同軸度應0.03,安裝滑動軸承同軸度0.01;b 軸承座的圓柱度、圓度應0.02;c 軸承孔中心線與中體連接端面平行差應0.02;d 軸承座孔德表面粗糙度為6.3;e 中體滑道與中心線與端面垂直度應0.02;f 中體滑到圓柱度、圓度應0.02;g 中體滑到的表面粗糙度,中體定位止口表面粗糙度為1.6,貼合面粗糙度為6.3;h 機體不得有裂紋,滲漏現(xiàn)象。2.2 曲軸2.2.1 曲軸的構成曲軸由曲軸頸、曲拐頸、止推軸頸、配重與原動力連接的靠背輪構成,有的曲軸還加工有供油通道。2.2.2 曲軸的作用曲軸是壓縮機的重要運動件,它將原動力輸入的旋轉力通過連桿、十字頭轉變?yōu)橥鶑妥饔昧?。通過活塞組件將往復作用力壓縮氣體而做功。由于曲軸承受著方向、大小、周期性變化的氣體力和慣性力,因此而產(chǎn)生彎曲應力和扭轉應力易造成疲勞和振動。同時曲軸軸頸還受到嚴重的摩擦磨損。因此曲軸應具有耐磨性和抗振性的機械性能。故常用40#優(yōu)質碳素鋼鍛造加工。目前有采用合金鋼鍛造加工曲軸。2.2.3 曲軸的技術要求a 曲軸頸和曲拐頸的圓度和圓柱度應0.03,曲軸頸中心線與曲拐頸中心線平行度應0.03;b 曲軸頸的圓跳動應0.03mm;c 曲軸頸和曲拐頸的表面粗糙度應為0.4,曲軸頸上圓角過渡面的粗糙度應為1.6,其他表面粗糙度可12.5。2.3 連桿2.3.1 連桿的構成連桿由桿體、大頭瓦、小頭瓦等件組成。2.3.2 連桿的作用連桿是壓縮機的重要部件,它將曲軸的旋轉運動轉變?yōu)槭诸^的往復運動機件它將曲軸的旋轉力矩轉變?yōu)橥鶑妥饔昧鬟f給活塞體組件壓縮氣體而做功。因此連桿受拉、壓交變應力的作用,所以連桿材料通常采用35#、40#、45#優(yōu)質碳素鋼鍛造加工。大頭瓦與曲軸一起作旋轉運動,承受嚴重的摩擦,因此大頭瓦的材料通常用鋼殼或黃銅殼,離心澆注上巴氏合金。小頭瓦與十字頭銷相連作往復運動,也承受嚴重的摩擦,因此小頭瓦的材料采用錫青銅或磷青銅。連桿大頭瓦蓋與大頭瓦體用連桿螺栓連接,因此連桿螺栓承受很大的交變載荷和幾倍于活塞力的預緊力,因此量螺栓采用強度高、塑性好的材料加工。螺栓一般采用含Cr的合金鋼,螺母采用35#、40#、20Cr等優(yōu)質鋼材加工。2.3.3 連桿的技術要求a. 連桿大頭瓦孔德中心線與小頭瓦的中心線互相平行,平行偏差在100mm長度上應0.02mm;b. 連桿打、小頭瓦窩的圓度、圓柱度應0.02;c. 連桿大頭兩端面的平面度0.01;d. 連桿螺栓定位部份與孔的配合過渡輕拍配合,俗稱銷子配合,表面粗糙度0.8。2.4 十字頭2.4.1 十字頭的構成十字頭由十字頭體、滑板、十字頭銷等件組成。十字頭分為整體式和可拆卸式兩種,整體式和滑板不可拆卸,不能調(diào)整十字頭直徑。而可拆式十字頭與滑板可進行拆卸,用螺栓將滑板固定在十字頭上,可以調(diào)整十字頭直徑,即調(diào)整滑道間隙。十字頭銷分為圓錐形、圓柱形兩種,圓錐形用在大型壓縮機上,圓柱形用在中、小型壓縮機上。2.4.2 十字頭的作用十字頭作往復運動,將曲軸的旋轉力矩轉變?yōu)橥鶑妥饔昧鬟f給活塞組件。十字頭在交變載荷下工作,十字頭材質一般用鑄鋼件和鑄鐵件加工,整體式滑板上澆注巴氏合金,可分式滑板一般用鋁材和銅合金。十字頭銷傳遞全部活塞力,應具有韌性、耐磨、耐疲勞,均進行表面淬火處理。2.4.3 十字頭的技術要求 a.十字頭工作面的圓度、圓柱度0.05mmb.十字頭銷孔的中心線對十字頭工作面中心線的垂直度,在100mm長度上應0.02mmc.十字頭的連接斷面對十字頭的中心線的垂直度,在100mm長度上應0.015mmd.十字頭滑板的接觸點應75%e.十字頭銷的圓度、圓柱度0.02mm;表面粗糙度0.4;表面硬度HRC552.5 活塞組件2.5.1 活塞組件的構成活塞組件由活塞桿、活塞體、活塞環(huán)組件組成,它既是運動件,又是受力件2.5.2 活塞組件的作用活塞組件與氣缸構成壓縮容積,活塞在氣缸中作往復運動壓縮氣體?;钊w壓縮氣體是受壓部件,應有足夠的剛度,活塞作往復運動產(chǎn)生慣性力,要求質量越小越好,材質一般選用鑄鐵、鋁、鋁合金、鑄鋼、鍛鋼焊接?;钊h(huán)緊貼氣缸內(nèi)壁,密封氣體,阻止缸內(nèi)氣體從高壓側向低壓側泄漏,活塞環(huán)在缸內(nèi)反復摩擦,要求活塞環(huán)耐磨?;钊h(huán)材料目前均采用填充石墨、尼龍及自潤滑材料?;钊麠U受活塞的壓力和拉力的交變作用力,要求活塞桿具有韌性,同時在密封壓力作用下,活塞桿表面與填料不斷的往復摩擦,要有活塞桿表面很硬。活塞桿材料正常選用40#,45#優(yōu)質碳鋼表面鍍鉻或選用鉻合金鋼表面淬火,提高硬度和耐磨性。2.5.3 活塞組件技術要求a. 活塞桿的圓度和圓錐度0.02mm;活塞桿表面粗糙度0.4;活塞桿硬度HRC55;活塞桿彎曲0.05mm(組裝后)b. 活塞的外圓同活塞桿裝配孔的同軸度0.05mm;活塞環(huán)槽端面應垂直于活塞中心線,垂直偏差在100mm長度內(nèi)0.02mm,活塞應用工作壓力為1.5倍的水壓試驗,30分鐘內(nèi)不泄露。c.活塞環(huán)應具有彈力,不應有任何劃痕d.金屬活塞環(huán)應檢查活塞環(huán)與氣缸的貼合,用燈光檢查時,弧長整個圓周上漏光不得多于2處,最大不超過25弧長,總長不超過45,且離開口不小于30角。2.6 氣缸2.6.1 氣缸的構成氣缸是集內(nèi)缸、水夾套、氣閥室、氣體通道為一體的密閉組合體,氣缸的結構多樣,從冷卻方式看,有水冷、氣冷;從壓縮氣體的作用方式看,有單作用式、雙作用式、級差式氣缸;從缸蓋與缸體是否分開,有開式、閉式。2.6.1 氣缸的作用氣缸的內(nèi)缸與活塞配合,使氣缸經(jīng)過吸氣,壓縮,排氣過程,壓縮氣體而做功2.6.2 氣缸的技術要求a.氣缸的內(nèi)缸為工作表面,又稱銑面,粗糙度應在0.40.8之間。b.氣缸的圓度、圓柱度0.05mmc.氣缸中心線與連桿端面的垂直度0.02mm,氣缸中心線與連桿中心線的同軸度0.03mmd.氣缸上各連接螺栓全長內(nèi)垂直偏差應0.50mme.氣缸應定期進行工作壓力1.5倍的水壓試驗,氣缸水夾套應進行6kg的水壓試驗,穩(wěn)壓30分鐘,不允許有滲漏。f.氣缸套與氣缸采用過盈配合,過盈量嚴格照設計要求進行,崗套內(nèi)外加工圓的同軸度0.02mm2.7 氣閥2.7.1 氣閥的構成氣閥由閥座、閥片、彈簧、升程限制器等組成,氣閥分進氣閥和排氣閥,進氣閥有手動閥、氣動閥,液壓電子調(diào)節(jié)閥,用來卸荷與調(diào)節(jié)進氣量。氣閥的形式有很多,有環(huán)狀閥、網(wǎng)狀閥、組合閥等,各個制造廠家生產(chǎn)的氣閥結構均大同小異,但使用效果相差很大,所以應選用結構合理,材料正確的氣閥。2.7.2 氣閥的作用氣閥是氣缸內(nèi)氣體的輸入和排出部件,氣閥利用氣缸內(nèi)外的氣體壓力差來自動關閉和打開,使氣體不斷地進入和排出氣缸。氣閥是在沖擊載荷和交變作用力條件下工作,所以要求氣閥的材料具有耐沖擊,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一般低壓工作的氣閥采用鑄鐵制造,但是鑄件要經(jīng)時效處理,高壓工作的氣閥采用35#、45#優(yōu)質碳鋼和40Cr剛制造,腐蝕介質的氣閥采用黃銅和不銹鋼1Cr18Ni9Ti。氣閥常采用1Cr13、2Cr13、3Cr13等。閥片經(jīng)淬火、回火處理,HRC在4056之間,目前很多廠家采用工程塑料來生產(chǎn)閥片。2.7.3 氣閥的技術要求a.閥片應研磨,表面粗糙度0.4;閥片的兩平面研磨后的平行度偏差應在閥片的厚度公差內(nèi),把閥片放在平板上,整個表面應與平板貼合。b.閥片的內(nèi)、外圓應同軸,同軸度應0.25mmc.閥片密封面對閥片孔中心線的垂直度在100mm長度上應0.02mmd. 升程限制器、閥座的相對面,對裝螺栓孔的中心線的垂直度在100mm的長度中應0.05mme.彈簧長度應符合規(guī)定,長度差1mm;彈簧的軸線與端面垂直,垂直度偏差在100mm上應2mm2.8 填料2.8.1 填料密封的構成填料有多種結構形式,目前常采用的有三瓣斜口,三瓣搭口平填料;活塞環(huán)式密封圈平填料(金屬);錐面自緊式密封填料(金屬),中低壓常用平填料,高壓采用錐面自緊式密封填料。2.8.2 填料的作用填料是密封活塞桿與氣缸之間的間隙,阻止氣體從活塞桿上向外泄露的部件2.8.3 填料技術要求a.平填料兩端面應平行,平行度偏差在100mm長度上應0.02mm;金屬填料應進行研刮,接觸度75%;石墨填料不需,兩平面與孔中心線垂直度偏差在100mm長度上不超過0.01mmb.按設計要求調(diào)整軸向間隙c.斜口自緊式填料應進行研刮,接觸度75%d.填料表面粗糙度0.83.壓縮機的拆卸要求與方法在壓縮機的檢修過程中,拆卸是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它直接影響壓縮機的檢修質量和檢修工作效率,還影響到壓縮機的使用壽命與檢修維護成本。拆卸的目的是為了檢查和核實壓縮機內(nèi)部零部件的磨損情況和損壞情況。壓縮機內(nèi)部結構各有其特點,零部件的結構、裝配、精度等方面,各個制造廠家存在差異。如果在拆卸過程中考慮不周,方法不當,使被拆卸的零部件受損,甚至無法修復。所以,在拆卸前應查閱說明書,檢修規(guī)程以及相關資料。了解零部件的結構特點,零部件互相的關系,位置和方向,做到心中有數(shù),避免盲目亂拆。拆卸應根據(jù)檢修部位來確定,一般原則是先拆外部復檢,后拆內(nèi)部零部件;先拆上部,后拆下部。3.1 拆卸要求1.選擇合適的拆卸方法,準備好合適的拆卸工具和專用拆卸工具2.嚴禁亂敲打,防止零部件在拆卸過程中受損3.對具有方向性的零部件,零部件的方向、裝配位置,尤其是緊固件的位置和退出方向等,一定要仔細辨認,對有要求的零部件應作出明顯標記4.拆卸前應嚴格按要求測量,復查相關數(shù)據(jù)5.拆卸下的油管、水管應用白布包好,進油孔用膠布貼好,進水孔用塑料布包好6.拆卸下的零部件按順序進行編號并擺放整齊,以免損壞和丟失7.檢修現(xiàn)場實行5S管理,拆卸下的零部件擺放在指定位置,用墊木墊好,用塑料布蓋好3.2 拆卸安全注意事項1.拆卸壓縮機上任何部件前,首先應確認已斷電,并掛牌2.確認與壓縮機相連接的閥門已關閉,并將放空閥打好,將氣缸內(nèi)的壓力卸為常壓,如是有毒、易燃、易爆氣體,卸壓后應進行置換合格,必要時應在壓縮機的進出口大閥前安裝盲板,隔絕氣體3.拆卸進、排氣閥蓋或者汽缸蓋及容器法蘭時,要對稱留2顆以上螺母,先用螺絲刀或撬棍將壓蓋、法蘭搬開一點,放氣,證明沒有氣體后,方可將螺母卸去4.臨時行車搶修氣缸時,應待氣缸溫度冷卻到120以下,方可進行檢修,以免潤滑油高溫氣化易著火,造成事故5.動火時,必須嚴格辦理動火票證,認真執(zhí)行動火規(guī)章制度6.檢修作業(yè),必須辦理安全檢修作業(yè)證,方可進行檢修作業(yè)7.起吊用的起吊設備,繩具,工具應檢查,確認安全可靠3.3 常用拆卸方法1.輪敲法利用銅棒或鋁棒敲擊被拆卸的零部件,使零部件在敲擊作用下產(chǎn)生相對位移或分離,從而將零部件拆卸下來2. 拉爪法利用通用或專用的拆卸工具與零部件相連,產(chǎn)生相互的靜拉力,在靜拉力的作用下,拉下被拆卸的零部件或組件,采用拉爪法應仔細檢查,確認定位螺釘、緊固件、卡環(huán)等固定件已取出或退出3.頂壓法利用外力的一種拆卸方法,它利用機械壓力機、液壓壓力機、手壓機(包含用大重打)、千斤頂?shù)葯C具,對拆卸件施力,拆卸零部件或組件。采用頂壓法時,應仔細檢查,確認定位螺釘、緊固件、卡環(huán)等固定件已取出或退出4.溫差法利用零部件材料的熱脹冷縮特性,加熱包容件,使包容件熱脹,零部件的裝配過盈量在溫度的作用下失去過盈,從而實現(xiàn)零部件的拆卸5.油壓法利用零部件材料受外力的作用產(chǎn)生彈性變形增大的特性,用專用工具將高壓油注入配合包容件與被包容件的配合件之間,迫使包容件產(chǎn)生彈性變形,配合件在高壓油的作用下失去過盈或緊力,從而實現(xiàn)零部件的拆卸6.破壞法是不得已的拆卸方法,采取保護主件,破壞付件的破壞性拆卸。可采用鋸、磨、鏨、鉆、車、錘、氣割的方法破壞付件,但不能損壞主件4.壓縮機檢修的常用方法4.1 常用檢查方法零部件拆卸清洗干凈之后,使得可進行檢查,通過相關的檢查,確認出零部件的磨損情況與技術狀況,分出需要修復的,需要更換的,還可以繼續(xù)使用的。根據(jù)零部件的特性和技術要求常用以下方法檢查。1.視檢利用肉眼或用放大鏡檢查觀看零部件,用來檢查零部件的破裂、折斷、變形、磨損等外觀易見缺陷2.手檢憑借手的感覺來檢查配合件、緊固件是否松動,判斷配合件、緊固件是否正常,這一方法靠實踐經(jīng)驗。一般可以查出較為明顯的缺陷。3.敲擊通過輕敲被檢查的零部件,通過聽零部件發(fā)出的聲音來判斷零部件是否完好。這一方法靠實踐經(jīng)驗,常用來檢查巴氏合金與基體的貼合是否起層。4.測量檢查是檢查的主要方法,利用各種測量工具、儀器對零部件進行檢查,量化零部件的幾何尺寸,配合間隙值、水平度、圓度、圓柱度等5.著色法利用化學溶液對零部件的滲透來檢查零部件的表面裂紋6.探傷法利用磁力、X光機、超聲波等探傷儀器對重要零部件的內(nèi)外部缺陷進行檢查判斷7.硬度及機械性能檢查利用專業(yè)儀器設備對零部件的硬度及材料的進行性能進行檢查,確定其零部件的表面硬度及材質成分與性能8.水壓試驗用水壓來檢查受壓容器是否存在缺陷及容器的承壓能力4.2常用修復方法1.尺寸修復法將了解的損傷工作表面進行機械和手工加工,消除損傷缺陷,使零部件的原始尺寸改變?yōu)樾迯统叽?,相配合的零部件的尺寸隨修復件的尺寸變化,使得它們的配合性質不變,符合技術要求2.尺寸選配修復法根據(jù)零部件的尺寸,選配相配合的零部件,使它們的配合符合技術要求3.研磨利用平板或專用研磨工具并配合研磨劑對零部件表面進行研磨,常采用機加工或手工研磨,使配合表面達到技術要求4.研刮利用零部件與零部件互相研磨并配合顯示劑,用刮刀手工刮削零部件表面,使它們的配合符合技術要求5.校正零部件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變形、彎曲、扭翹等缺陷,采用手工,機具或專用工具對受損變形的零部件進行手工敲擊校正。機械力或液壓力校正,可配合氣焊火焰等加熱源對變形部位局部加熱,使受損變形零部件恢復原始幾何尺寸,符合技術要求6.補焊修復采用電焊或氣焊對零部件的差、缺部件進行補焊,通過機械加工或手工打磨研刮后,恢復零部件的原始尺寸,符合技術要求。7.焊接修復在磨損的零部件表面利用熱源將焊接材料加熱到熔融狀態(tài),均勻的一層一層堆上焊頭,根據(jù)配合要求再進行進行加工,使零部件配合符合技術要求8.熱噴涂法利用熱源將噴涂材料加熱到熔融狀態(tài),通過氣流吹動使其霧化,高速噴射到零部件的表面的加工技術,再根據(jù)配合要求進行機械加工9.電刷和刷鍍利用電、化學的方法在零部件的磨損表面上涂敷一層金屬合金材料鍍層的表面加工技術,再根據(jù)配合要求進行機械加工10.粘接利用黏貼劑把零部件進行連接、密封、堵漏等的修復缺陷的一種工藝方法11.修配利用鉗工工具對零部件進行手工加工、修配零件的一種工藝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常用工藝5.壓縮機的裝配要求與質量標準壓縮機的裝配(回裝)是將經(jīng)過修復的零部件、更換的零部件(備件)、可用合格的零部件通過檢測、檢驗和清洗,按照技術要求,由檢修技術人員按一定規(guī)定的裝配工藝,將零部件裝配,調(diào)整成一個整體并使裝配件達到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精度和使用性能。5.1 裝配要求1.裝配前應熟悉零部件的裝配技術要求,零部件的裝配工藝2.裝配前應準備好裝配所需的零部件,裝配所用的工器具,檢測量具,裝配所需的消耗材料3.裝配前應準備好裝配所需的吊裝機具4.裝配前應準備好安全防護、防范措施5.核實零部件的裝配公差和各種裝配標記6.去除零部件的毛刺、毛邊、油污的雜物,并進行清洗、檢查,有孔的應用空氣吹除干凈7.更換全部“O”形環(huán),背環(huán)及橡膠墊8.零部件在裝配時英涂上潤滑油,有利于裝配9.運動零部件在裝配時,應加上足夠的潤滑油,并且油路要暢通,油路不得有泄漏10.每一組件裝配完后,應仔細檢查、清理、確認無任何裝配遺漏,防止將工具或零部件等留在封閉的部件內(nèi)5.2 裝配的質量標準1.各裝配件的裝配符合技術標準,運動件運動輕松自如2.緊固件完全緊固,符合裝配技術要求規(guī)范3.供油系統(tǒng)暢通,潤滑油油質符合相關技術要求4.供水系統(tǒng)暢通,水質符合相關技術要求5.氣體通道暢通,進、出口大閥,調(diào)節(jié)閥關閉輕松自如6.機組無任何內(nèi)泄漏和外泄漏7.電工、儀表裝置調(diào)校合格,符合相關技術標準8.安全裝配齊全,調(diào)試合格,符合相關技術標準9.機組運行達到技術要求,達到設計能力6.主要零部件的檢修6.1 曲軸由于曲軸在旋轉運動中,曲軸頸、曲拐頸在活塞往復運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活塞力和慣性力的交變載荷力作用下,很容易產(chǎn)生不均勻的磨損、變形和出孔裂紋,再由于存在裝配不當或工藝操作不當?shù)仍?,造成曲軸頸、曲拐頸被燒傷、拉傷、擦等缺陷6.1.1 曲軸的檢查1.宏觀檢查曲軸頸、曲拐頸是否有變形、拉傷、燒傷等缺陷2.檢查測量曲軸頸、曲拐頸的圓度、圓柱度值,及表面粗糙度3.檢查測量曲軸頸的水平度值4.檢查測量曲拐差值5.檢查測量止推瓦間隙及止推瓦塊6. 曲軸頸、曲拐頸進行著色探傷和超聲波探傷6.1.2 曲軸頸、曲拐頸拉傷、燒傷等缺陷處理方法1.試損傷的程度,采用平銼或油石去除損傷部位缺陷2.用0#砂布去除,提高損傷部位表面粗糙度3.用金相砂紙對損傷部位進行表面拋光4.損傷部位著色探傷,確認表面無裂紋6.1.3 曲軸頸、曲拐頸圓度、圓柱度超差的處理方法曲軸頸、曲拐頸圓度、圓柱度差值是磨損的具體表現(xiàn),一般磨損量0.05mm時,采用手工消除圓度、圓柱度差值;磨損量0.05mm時,采用機加工去除圓度、圓柱度差值,機加工在曲軸磨床和專用機床上進行磨削加工,加工精度高手工修復方法1.測量出多點圓度、圓柱度差值的方向、位置,并在兩邊做好記號2.用細平銼手工銼削,邊銼削邊測量,知道軸頸的圓度、圓柱度差值小于允許值3.用寬度與軸頸長度相等的布帶,上面放入0#砂布,貼在軸頸上需研磨的一邊4.兩人兩邊拉動布帶,成60角,配合拉動布帶做往復運動,研磨完一邊,再研磨另一邊,并測量軸頸,圓度、圓柱度差值小于允許值5.用雙0#砂布繞在整個軸頸上,用麻繩繞在砂布上幾圈6.兩人兩邊手拉動麻繩,配合拉動麻繩做往復運動,研磨軸頸7.用金相砂紙繞在整個軸頸上,用麻繩繞在砂紙上幾圈8. 兩人兩邊手拉動麻繩,配合拉動麻繩做往復運動,為軸頸拋光手工修復方法1.加工專用磨具,其寬度與軸頸相等,內(nèi)徑與軸頸最大值相等,中分面留有23mm間隙2.在磨具內(nèi)孔上涂上著色劑3.將磨具套在軸頸上,來回磨動數(shù)次,取下4.用平細銼將軸頸上沾有著色劑的地方銼去5.反復以上2,3,4步驟,直到測量軸頸圓度、圓柱度差值小于允許值6.采用方法一的3,4,5,6,7,8步驟,提高軸頸的表面粗糙度和為軸頸拋光6.1.4 軸頸裂紋的修復曲軸的裂紋一般都發(fā)生在軸頸處,正常情況下,只對不嚴重的軸向裂紋進行修復,而較嚴重的軸向裂紋和徑向裂紋不作修復。.較小軸向裂紋的修復方法1.著色探傷,確認出裂紋的方向、位置2.清除裂紋周圍的易燃物質3.用電動或氣動細砂輪對裂紋進行打磨,磨削消除裂紋4.著色探傷,確認裂紋已不存在5.用油石打磨磨削處,提高磨削處的表面粗糙度6.用金相砂紙對磨削處進行拋光.較大的軸向裂紋的修復方法1. 著色探傷,確認出裂紋的方向、位置,測量出裂紋處的原始數(shù)值2.清除裂紋周圍的易燃物質3. 用電動或氣動細砂輪對裂紋進行打磨,磨削消除裂紋4. 著色探傷,確認裂紋已不存在5.用相同或接近材質的焊條對裂紋進行冷補焊,盡可能減少內(nèi)應力6.用細平銼銼削去除補焊點的高點,直到測量值等于原始數(shù)值7.用0#和雙0#砂布提高補焊點的表面粗糙度8.用金相砂紙對補焊點進行拋光6.1.5 曲軸彎曲的找正對彎曲不大的小型曲軸采用機械壓力或敲擊法校正,對大型曲軸采用熱力校正或熱力機械校正法校正,一般校正在矯直機上進行機械校正方法1.檢查曲軸的彎曲值,曲拐上、下、前、后的差值,并記錄2.曲軸進行著色探傷和超聲波探傷檢查,確認曲軸無缺陷3.將曲軸吊放在矯直機上4.用機械壓力緩慢地向彎曲點施力5.從變形部分的兩端逐段向中間校正,每次校正量不超過彎曲值的11.5倍6.隨時觀察和記錄曲軸的變形量7.校正過程中,用手工或機械力在曲柄兩端及進行輕敲,以提高校正效果和減少內(nèi)應力8.曲軸校正后,檢查殘余變形量9.采用機加工來消除殘余變形量熱力校正要求1.一般采用工頻感應加熱,加熱線圈能控制升溫、降溫的專用加熱工具2.升溫要平穩(wěn),一般控制在300/小時3.加熱溫度不應超過700/小時,通??刂圃?50650之間4.降溫不能過快,一般控制在200/小時,當降到200時斷電,讓曲軸在空氣中自冷6.1.6 曲拐差的調(diào)整方法1.檢查曲拐差值,確認差值的方向2.檢查主軸下瓦,確定下瓦懸空量,檢查主軸瓦兩側側隙,確定偏心量3.檢查各主軸瓦頸的水平4.曲拐差值在付軸承上調(diào)整,根據(jù)以上檢查數(shù)值在付軸承上加墊、減墊或水平徑向方向移動進行調(diào)整6.2主軸瓦主軸瓦有薄壁瓦和厚壁瓦之分,一般當壁厚7mm;巴金層1.5mm時稱為薄壁瓦,反之稱為厚壁瓦6.2.1 主軸瓦的檢查1.宏觀檢查主軸瓦是否有拉痕、燒傷、磨損等缺陷2.用小金屬棒輕輕敲擊巴氏合金層,聽響聲來判斷巴金是否有起層3.測量主軸瓦的瓦背緊力(即余面高度)和主軸瓦的配合間隙4.主軸瓦著色探傷6.2.2主軸瓦的修復薄壁瓦1.修刮薄壁瓦的毛刺、反邊2.對薄壁瓦的輕微拉痕、燒傷等缺陷,用刮刀進行修刮消除3.對薄壁瓦較嚴重的拉痕、燒傷等缺陷不作修復,予以更換厚壁瓦1.修刮厚壁瓦的毛刺、反邊和中分面的平直度2.對厚壁瓦的拉痕、燒傷等缺陷,用刮刀進行修刮消除3.適當減去厚壁瓦中分面墊子,研刮配合間隙與接觸角、接觸點(只對厚壁瓦座中分面有墊子的主軸瓦)厚壁瓦的加工方法1.清楚瓦背、端面、剖分面的雜物、毛刺、反邊,并修正剖分面和端面2.在剖分面上加上合適的墊子,并組裝好3.把組裝好的厚壁瓦裝夾在四爪車床上,以端面和外圈找正,誤差控制在0.05mm4.把內(nèi)孔加工成需要尺寸,并在中分面拉出合適尺的圓弧進油槽4)厚壁瓦的研磨要求1.研刮分初刮和精刮,初刮涂作色劑,精刮不允許涂作色2.研刮時,初刮可以在研磨棒上研磨,精刮必須在相配的主軸頸上研磨3研刮配合間隙應達到配合要求4.研刮接接點,一般接能點應70% 5.研刮接觸角,轉速在500轉/分以上,接觸角導用60角;轉速低于500轉/分一下接觸角導用角用60906.研刮面的中心線與瓦背中心線重合,在100毫米長度內(nèi)誤差0.01mm5)厚壁瓦的研磨方法1.在對應的主軸頸上方120角上涂上一層薄作色劑2.將主軸瓦扣在主軸頸上,在圓周上正反磨動主軸瓦讓主軸頸上的作色劑與主軸瓦接觸3.將主軸瓦取下,修刮主軸瓦上的接觸點4.當主軸瓦上接觸點45%時,將主軸瓦放入主軸瓦座。動主軸,旋轉數(shù)周,讓主軸頸與主軸瓦研磨,并測量軸瓦扣兩邊的間隙。5.將主軸瓦取出修刮主軸瓦上接觸點,直到接觸點達到70%,且瓦口兩邊間隙差值0.05,配合間隙接觸角均達到要求。6.3連桿6.3.1連桿的檢查1宏觀檢查連桿體應無不重傷,邊;大小頭瓦應無燒壞,拉傷等缺陷,小頭無松動現(xiàn)象2.測量連桿大小頭瓦配合間隙,到頭瓦的瓦背張力3.必要時,應檢查連桿大小頭瓦中心線的平行度值4.連桿作色探傷5.連桿大頭娃螺栓做磁力探傷6.3.2連桿的修復1)大小頭瓦的修復參照主軸瓦,薄壁瓦的修復6.2.2 12)小頭瓦的更換方法1用專用工取出小頭瓦2清除小頭瓦窩毛邊,反邊3測量小兔瓦窩時間尺寸與十字頭銷子實際尺寸及圓度,圓柱度應符合要求4按照實測尺寸外徑留有合適的過盈量,內(nèi)徑留有合適的配合間隙,其他按圖紙要求加工小頭瓦5小頭瓦出毛刺,油污,采用冷裝或熱裝裝入小頭瓦窩內(nèi),并裝到位。3)小頭瓦研刮要求1應用相配的十字頭銷子作研磨件研磨小頭瓦2研刮小頭瓦的配合間隙應達到技術要求3研刮的小頭瓦的圓度,圓柱度0.02mm4研刮小頭瓦的接觸點應70%5小頭瓦研刮的中心線應與大頭瓦中心線重合,在100mm長度上的誤差0.01mm6研刮小頭瓦應相對研刮,并在圓周上分四等分與八等分驚醒研刮,以保證其圓度4)小頭瓦研刮方法1將連桿小頭瓦正放平,呈水平狀態(tài)2對應的十字頭銷清洗干凈,工作面上涂上作色劑3將十字頭銷水平放入小頭瓦內(nèi)4平穩(wěn)地正反旋動十字頭銷子數(shù)圈5平穩(wěn)地將十字頭銷子退出6用刮刀將小頭瓦內(nèi)作色點刮掉7研刮時應隨時測量刮削的實際尺寸,圓度,圓柱度,并隨時調(diào)整刮削量與刮削力,使之達到技術要求8.反復以上步驟,研刮好一方,再研刮相對應的一方5)連桿小頭瓦窩的修復方法1測量出小頭瓦窩最大的損傷量,即光刀量2將連桿裝夾在鏜床上3以大頭瓦窩中心線垂直面,連桿的中心線為基準找正,鏜削大頭瓦的內(nèi)孔4必須保證小頭瓦中心線與大頭瓦中心線平行,且在連桿中心線上5必須保證連桿大小頭的中心線的連線距離為原始長度6)連桿大頭瓦窩口變形的修復方法1.先在平板上檢查瓦口的變形量2.當0.15mm的變形量是采用研磨或機加工的方法修復瓦窩口3.修整后如瓦窩不圓時,可在瓦口加墊或減墊調(diào)整,如調(diào)整不出可減去瓦窩口墊子,用鏜床上鏜孔是孔徑達到要求7)連桿螺栓的更換條件連桿螺栓不作修復,當出現(xiàn)下列情況應予更換1連桿螺栓螺紋損壞,與螺孔螺母配合過松2連桿螺栓出現(xiàn)裂紋3連桿螺栓殘余變形量過大,大于2/10006.4十字頭6.4.1十字頭的檢查1.檢查十字頭在滑到前中后三點的配合間隙及滑板間隙2檢查十字頭滑板在滑到中的接觸點3檢查十字頭滑板,座無拉傷,燒壞起層缺陷4檢查十字頭銷孔與十字頭銷的配合5檢查十字頭銷孔與十字頭銷子的配合6檢查十字頭銷的圓度,圓柱度及硬度7十字頭作色探傷,十字頭銷子座唐山和超聲波探傷6.4.2整體十字頭滑到巴金的加工方法1.在十字頭滑板上補焊,堆焊上足夠的巴氏合金2.測量十字頭滑到的圓度,圓柱度,實際尺寸3.測量十字頭連接段賣弄實際尺寸4.在小立車上加工出專用工裝,與十字頭連接端相配5.根據(jù)實測滑到尺寸,留有合適的配合間隙,確認出加工尺寸6將十字頭裝入裝入小立車專用工裝,并固定,加工出滑板尺寸。注意上下滑板的偏心量,并拉出油槽7將十字頭滑到四角倒角,15mm308將十字頭裝入滑道內(nèi)9十字頭滑板在滑道中作往復研磨,修刮接觸點,一般先刮上滑板,后刮下滑板,直達到技術要求6.4.3可折疊式十字頭滑板的調(diào)整方法1測量出十字頭滑板在滑道中前中后三點的配合間隙,確定出調(diào)整量2根據(jù)調(diào)整量,在十字頭滑板之中加減墊片,調(diào)整配合間隙及圓度,圓柱度,達到技術要求下線值,一般先加減受力滑板側的墊子。3.在滑道中往復運動研磨十字頭滑板。先研磨上滑板,后研磨下滑板。4.修刮十字頭滑板上的接觸點,直到達到技術要求。6.4.4.十字頭銷子的更換條件 十字頭銷子不作修復,當出現(xiàn)下列情況應予以更換十字頭銷子圓度、圓柱度嚴重超出技術要求十字頭銷子硬度低于技術要求十字頭銷子出現(xiàn)裂紋及其它損傷6.5.活塞桿6.5.1 活塞桿的檢查1.宏觀檢查活塞桿上應無拉痕、擦傷、燒傷等缺陷及表面粗糙度2.檢查測量活塞桿的圓度、圓柱度3.檢查測量活塞桿的表面硬度4.檢查活塞桿的彎曲、檢查活塞桿與活塞配合端面的跳動5.檢查活塞桿上螺絲及螺母6.活塞桿作色探傷和超聲波探傷6.5.2 活塞桿輕微拉痕、擦傷的修復方法1.用油石修磨掉拉痕、擦傷2.用金相砂紙?zhí)岣呋钊麠U表面粗糙度6.5.3 活塞桿更換條件活塞桿一般不作修復。當出現(xiàn)下列情況是予以更換活塞桿磨損達到0.30mm活塞桿表面嚴重拉傷、燒傷活塞桿彎曲度值超過0.10mm活塞桿表面硬度低于HRC506.6 活塞6.6.1 活塞的檢查1. 宏觀檢查活塞應無拉痕、擦傷、磨損等缺陷2. 檢查活塞環(huán)應無明顯磨損,檢測其配合間隙3. 檢查支撐環(huán)應無明顯磨損及巴氏合金無脫層脫落,檢測配合間隙4. 檢查活塞環(huán)、支撐環(huán)槽無明顯磨損5. 檢查活塞內(nèi)孔與活塞桿的配合間隙6. 檢查活塞兩端面的平行度差值7. 活塞體作色探傷6.6.2 活塞輕微損傷的修復方法1. 用平銼銼刮活塞損傷部位2. 用油石修磨活塞損傷的部位3. 活塞體作色探傷6.6.3 活塞更換的條件1. 活塞發(fā)現(xiàn)裂紋2. 活塞磨損較嚴重3. 活塞環(huán)槽嚴重磨損4. 活塞內(nèi)孔磨損嚴重6.7 密封填料6.7.1 填料的檢查1. 檢查填料兩端面及內(nèi)孔應無劃痕等缺陷2. 檢查填料的彈簧應無變形現(xiàn)象3. 檢查測量填料的軸向間隙、徑向間隙、開口間隙4. 作色檢查填料內(nèi)孔與活塞桿的接觸面積5. 填料作色探傷6. 檢查清洗填料函進水孔、進油孔6.7.2 填料的修復方法1. 在假軸上涂上著色劑2. 將填料套在假軸上,旋轉填料3. 取下填料4. 修刮填料內(nèi)孔接觸點、直至達到技術要求5. 在平板上涂上著色劑6. 將填料平放在平板上,將填料函壓住填料,在平板上研磨填料平面7. 將填料平面上接觸點研磨。直至達到技術要求8. 重復以上5.6.7修刮填料另一面,直至達到技術要求9. 修刮平面時,應測量填料厚度,以保證填料軸向間隙6.7.3 填料的更換條件1. 填料密封圈磨損2. 填料定位銷子、銷孔磨損3. 填料斷裂或破損4. 填料彈簧斷裂,更換彈簧6.7.4 填料組裝步驟要求1. 填料函清洗干凈,進油進水孔吹除干凈,按順序擺好2. 將檢查合格的填料清洗干凈套上彈簧3. 按圖紙要求組裝填料盒,填料4. 在填料、填料盒內(nèi)腔涂上潤滑油5. 逐個組裝填料盒、填料“O”環(huán)6. 相鄰填料的開口相互錯開307. 最后裝上填料壓蓋,對稱緊固填料螺母8. 組裝完后,應檢查油孔水孔應無誤,保證暢通無阻6.8 氣閥6.8.1 氣閥組件的檢查1. 氣閥用水或煤油進行氣密試驗,泄露度10滴/分2. 用小圓鋁棒檢查閥片,閥片應開啟自如,無卡澀3. 檢查氣閥應無毛刺、反邊6.8.2 氣閥的組裝要求1. 閥座升程限制器作色探傷、螺栓磁探2. 閥座密封面無毛刺、反邊,且平坦、光滑3. 氣閥各零部件清洗干凈4. 閥片在升程限制器上無卡澀、松動5. 閥片彈簧高度一致且垂直,彈簧座深度應一致6. 按順序組裝緊固螺母6.8.3 氣閥組件的組裝要求1. 氣閥壓筒座作色探傷2. 氣閥閥口裝入軟鋼墊3. 氣閥組件、壓筒座輕松裝入氣閥室4. 正確裝入閥蓋墊、閥蓋5. 對稱緊固閥蓋螺母6. 有頂筒頂桿螺栓的應緊固頂桿螺栓6.9 氣缸6.9.1 氣缸的檢查1. 檢查氣缸的鏡面2. 檢查氣缸的圓度、圓柱度3. 用水壓的1.5倍壓力對氣缸水夾套試壓檢查,穩(wěn)壓30分鐘4. 氣閥內(nèi)孔氣閥室作色探傷6.9.2 氣缸內(nèi)徑磨損的修復方法氣缸由于磨損,磨損量達到0.50mm,應進行銼缸測量出氣缸的最大磨損量,決定出氣缸的銼刮量氣缸送到制造廠,在機床上銼削加工修正氣缸的圓度、圓柱度在衍磨機床上衍磨氣缸6.9.3 氣缸銼缸的技術要求1. 氣缸銼刮量應2%原缸徑尺寸2. 氣缸壁厚減少量1/12原缸壁厚3. 氣缸內(nèi)徑增大而增加的活塞力10%原設計活塞力4. 氣缸的中心線與兩側連接端面的垂直度誤差0.02mm6.9.4 氣缸內(nèi)孔輕微缺陷的處理1. 將氣缸清洗干凈,檢查氣缸擦傷盒拉傷處2. 用條狀中圓油石按氣缸圓周方向來回打磨缺陷處3. 用金相砂紙沾上潤滑油按氣缸圓周方向來回打磨拋光缺陷處4. 清洗干凈氣缸7.常見故障的原因和消除方法7.1主軸瓦溫度高1.軸瓦與軸承接觸面小,比壓大檢查修刮軸瓦,增加接觸面2.軸瓦裝配不當調(diào)整正確裝配面合間隙3.潤滑油供應不足或中斷檢查循環(huán)油泵和輸油管7.2 氣缸溫度高1.冷卻水不足增大冷卻水供應量2.冷卻水管堵塞檢查疏通管道3.水質差,附在汽缸壁上,影響冷卻效果清洗水夾套去除水垢4.氣缸缺油調(diào)整注油器下油量5.活塞環(huán)出現(xiàn)故障檢查活塞,更換活塞環(huán)6.氣缸中心與滑道中心偏差太大,引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