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一-第一課-練習與答案.doc_第1頁
歷史-必修一-第一課-練習與答案.doc_第2頁
歷史-必修一-第一課-練習與答案.doc_第3頁
歷史-必修一-第一課-練習與答案.doc_第4頁
歷史-必修一-第一課-練習與答案.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單元 第一課時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課時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測試題1、史學家呂思勉的中國制度史在論述“國體”時,把中國歷史劃分為三個時代:部落時代、封建時代、郡縣時代。其中構成“封建時代”的主要制度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權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2、“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杜甫詩中以“齊魯”稱謂山東是源于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3、右圖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A內外服制度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4、西周時期規(guī)定用鼎制度為“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這反映了當時社會結構的突出特點是A血緣與政治結合 B社會等級森嚴 C中央集權加強 D青銅制造業(yè)發(fā)達5、西周一諸侯的妻室和子嗣狀況見下表,能繼承諸侯位的應是妻室子嗣妻A二哥(20歲) B四哥(15歲)妾一C 大哥(23歲)妾二D 三哥 (18歲)6、 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長孫孔德成在臺北慈濟醫(yī)院病逝?!把苁ス笔强鬃拥张珊笠岬氖酪u封號,各朝皆置,孔子家族從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長孫世襲“衍圣公”爵位。這種爵位世襲制源于我國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專制 D禪讓制7、 為避免出現(xiàn)“廢嫡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的混亂情形,周朝開始確立 A禪讓制 B嫡長子繼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襲制8、 小說白鹿原中,在白鹿村族長白嘉軒的提議下,白鹿村的村民共同出資修造了新的家族祠堂。這反映宗法制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尊崇祖先維系親情嫡長子繼承制A B C D9、 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節(jié)納入中國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受到人們的贊譽。追根溯源,下列各項中與這種珍惜親情、渴望相聚的情結形成有著密切關系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科舉制10、“親情是緣,相聚是緣”,這是自古以來就深存于每一個中國人心底的情結。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與這種珍惜親情、渴望相聚情結形成有密切關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11、呂氏春秋宰分覽慎勢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爭,爭生亂?!边@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維護宗族內部的穩(wěn)定與團結 B保證各級貴族的特權C消除諸子矛盾 D實現(xiàn)中央集權12、 福建圍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著名的承啟樓內有一幅楹聯(lián):“一本所生,親疏無多,何須待分你我;共樓居住,出入相見,最易結重人倫”。該聯(lián)所體現(xiàn)的文化內涵源于A郡縣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內外服制13、 族譜是分封制、宗法制影響后世的表現(xiàn)之一。族譜除記載全族的戶口、婚配和血緣關系外,還記載家族的規(guī)約訓誡、修譜凡例義則、各類合同契約文書等;一些較詳?shù)淖遄V,還記載有家族歷代的重大事件、與外界的糾紛、可嘉獎的人物、科舉出仕以及義行節(jié)烈等。由此可見,修族譜的動機是A溯淵源,分疏親,序尊卑,揚聲名 B化弱小為強大,眾志成城C褒揚貞婦烈女 D讓族人同享功成名就或光宗耀祖之光14、 在紅樓夢第九十回中,賈母說:“自然先給寶玉娶了親,然后給林丫頭說人家,再沒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這反映出賈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傳統(tǒng)的家庭等級觀念C具有濃厚的宗法觀念 D遵循長幼有序的婚姻習俗15、宗法制度的一個方面是指中國古代社會中憑借血緣關系對族人進行管轄和處置的制度。根據這種理解,宗法制度的表現(xiàn)形式不包括 A授土 B宗祠 C族規(guī) D家譜16、在當今生活中“家譜、祠堂、祭祖”等詞語仍然使用,它反映了我國古代的A禪讓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縣制17、說文解字解釋說:“宗,尊祖廟也。”也就是說,宗法的“宗”的本義是宗廟。這說明我國宗法制紐帶是A財產 B地域 C信仰 D血緣18、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商周時期就確立了先進的政治制度。下列關于中國商周時期政治制度特點的表述,正確的是皇權至上;最高決策集團尚未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神權與王權相結合;深受宗法等級觀念的影響;A B C D【參考答案】1、A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中國古代文獻中的“封建”一詞是“分邦建國”的含義,即中國古代實行的分封制,結合材料內容可知“部落時代,封建時代,郡縣時代”對應中國古代社會分別是:夏代之前的原始社會,夏商周三代時期以及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之后的歷代王朝時期,所以答案選A項。 2、A 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xiàn),“齊魯”稱謂山東是源于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中的分封制所分封的候國齊國和魯國。所以,杜甫詩中以“齊魯”稱謂山東是源于分封制。 3、B 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地圖信息的獲取和解讀能力。從地圖中“周”“齊”“魯”等信息可以得出,這幅地圖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度。所以答案選B。 4、B “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反映的是天子諸侯士各個等級之間在用鼎方面的數(shù)量規(guī)定,故選B。 5、A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基本概念的準確理解。此題考查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就是王(或諸侯)的正配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即便妾生的兒子年齡大(題中大哥),也不是嫡長子,不具備王位繼承權。所以,本題的二哥是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有繼承權。故選A。 6、A 本題主要考查獲取材料信息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據材料中“嫡派后裔”“嫡長孫”等信息,可判斷是嫡長子繼承制,這是宗法制的核心內容,答案為A。 7、B “廢嫡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體現(xiàn)了不立嫡長子會產生諸子互相爭奪王位而產生混亂局面,所以周朝確立的是嫡長子繼承制,借此避免紛爭。故選B。 8、A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已學知識可知在中國封建宗法制的社會中,祠堂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也就是具有血緣關系的一族,因此都能反映,A符合題意。嫡長子繼承制與題意無關,故選A。 9、 B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宗法制是西周統(tǒng)治者創(chuàng)立的利用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護政治關系的上下尊卑貴賤秩序的社會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基礎,是調整統(tǒng)治階級內部權力、財產繼承與分配秩序的原則。至今還影響著現(xiàn)代中國包括社會、政治、文化等諸多層面。珍惜親情、渴望相聚情結正是家族血緣關系的表現(xiàn),即受到宗法制的影響。所以本題選B,A、C、D不符合題干要求。 10、 B 宗法制是西周統(tǒng)治者創(chuàng)立的利用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護政治關系的上下尊卑貴賤秩序的社會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基礎,是調整統(tǒng)治階級內部權力、財產繼承與分配秩序的原則。至今還影響著現(xiàn)代中國包括社會、政治、文化等諸多層面。珍惜親情、渴望相聚情結正是家族血緣關系的表現(xiàn),即受到宗法制的影響, C D兩項都是中央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與親情無關,A是經濟制度是宗法制度的根源,故選B項。 11、A 聯(lián)系史實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其推行的目的就是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如果貴族沒有等級區(qū)分則會造成社會無序,故此題應選A項。 12、 C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對聯(lián)中的“一本所生,親疏無多、最易結重人倫”等信息,體現(xiàn)了以血緣為紐帶的人倫關系,這種“血緣紐帶”體現(xiàn)了宗法制的內涵。所以答案選C。 13、 A “族譜記載全族的戶口、婚配和血緣關系,還記載家族的規(guī)約訓誡、修譜凡例義則、各類合同契約文書等”是為了“溯淵源,分疏親,序尊卑”;“還記載有家族歷代的重大事件、與外界的糾紛、可嘉獎的人物、科舉出仕以及義行節(jié)烈等”則是為了“揚聲名”。故選A。 14、C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和知識遷移能力。材料中“再沒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說明了賈母在處理事情時依據的標準是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以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作為繼承財產和權利的核心依據是宗法制的最突出特征,答案選C,A B兩項材料中不能直接體現(xiàn), D項說法正確,但僅僅是問題的現(xiàn)象而非本質。 15、A 授土應該屬于分封制的表現(xiàn)形式,所以不符合題干要求,故選A。其余選項都是宗法制度的表現(xiàn)形式,故排除。 16、C 本題考查學生閱讀信息和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材料中的“家譜、祠堂、祭祖”可知該制度具有濃厚的血緣色彩,并且能夠團結親族,結合所學可知為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宗法制。 17、D “宗,尊祖廟也”。材料的意思為,宗,就是祖廟,宗廟就是供奉祖先的地方。結合所學知識,宗法制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利用父系關系的親疏來決定土地、財產和政治地位的分配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