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車設計方案.doc_第1頁
臺車設計方案.doc_第2頁
臺車設計方案.doc_第3頁
臺車設計方案.doc_第4頁
臺車設計方案.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 錄一、設計概況1二、設計資料1三、臺車結構設計9四、機械傳動結構設計12五、液壓傳動機械設計1415古交興能電廠至太原供熱主管線及中繼能源站工程隧道主體工程第三標段襯砌臺車設計方案一、設計概況襯砌臺車的制作和安裝需執(zhí)行隧道襯砌模板臺車設計制造標準規(guī)范、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04-92)、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JTJ042-99)中的相關要求。襯砌臺車設計成邊墻頂拱整體澆筑的自行式臺車形式;最下部橫梁距離底板地面凈高不低于4.47m,滿足施工設備通行要求。襯砌臺車的結構設計要確保在重復使用過程中結構穩(wěn)定,剛度滿足要求。模板最大變形值不超過3mm。襯砌臺車設計長度為12m臺車。襯砌臺車設計時,承載混凝土厚度按0.8m設計校核(標準襯砌厚度一般位置為0.4m,超厚段1.5厚米另加支撐滿足施工要求)。襯砌臺車面板伸縮系統(tǒng)采用液壓傳力桿,臺車就位后采用絲桿承載。側模和頂模兩側設置窗口,以便進人和泵管下料。襯砌臺車兩端及其它操作位置需設置操作平臺和行人通道,平臺和通道均應滿足安全要求。二、設計資料1、襯砌臺車設計控制尺寸 襯砌臺車外形控制尺寸,依據(jù)隧道設計斷面圖、施工技術要求確定。見總圖正視圖。2、設計襯砌厚度 該隧道一般位置襯砌厚度0.4m,襯砌臺車設計時,承載混凝土厚度按0.8m設計校核。(超挖至1.5米另加輔助設施)3、襯砌臺車下通行控制尺寸 橫梁距離地面高度不低于4.2m。A)臺車軌距 臺車軌距設計為7m。B)洞內零星材料起吊重量 起吊重量一般不超過2噸。C)澆筑段長度 每循環(huán)澆筑段長12m。4、襯砌臺車設計方案襯砌臺車的設計如圖所示,見正視圖。該臺車特點:采用全液壓立收模;電機驅動行走;橫向調節(jié)位移也采用液壓油缸。結構合理,效果良好。5、鋼模板設計控制數(shù)據(jù)項 目所對中心角外沿弧長(mm)模板面積()每節(jié)鋼模寬度(m)頂拱模板107.810307123.681.5(每一段澆筑采用8節(jié)鋼模板)邊拱模板54.15180*262.16*2(1)、模板:控制數(shù)據(jù)(見下表)(2)、臺車結構 臺車立柱橫向中心距為7m,凈空高4.47m、寬10960m。(3)、臺車機械設備控制數(shù)據(jù)(見下表) 項目單位設計控制數(shù)據(jù)升降油缸行程油缸外伸最大長度軸向承壓力tf30085060邊模油缸行程油缸外伸最大長度軸向承壓力軸向承拉力tftf30011101320行走機構軌距輪壓驅動力tftf7000204006、鋼模板設計鋼模板的作用是保持隧道襯砌混凝土澆筑的外形及承擔混凝土澆筑載荷。鋼模板主要由面板、弧形板、支撐角鋼、立筋板、活動鉸構成。(1)設計假定:面板弧形板按照雙鉸耳設計,最大正負彎矩區(qū)采用加強措施;面板按四邊支撐計算。(2)荷載及其組合:頂拱鋼模面板的計算荷載包括設計襯砌混凝土澆筑荷載、允許超挖及局部過大超挖部分的混凝土澆筑荷載和面板的自重等。q=q0+ q1+ q2+ q3 式中 q面板計算載荷,kgf/m2q0面板自重,按照初選面板厚度計算;q1設計襯砌混凝土荷載,q1=h鋼筋混凝土容重,可采用2600kgf/ m3h設計臺車襯砌厚度取1.2m;q2允許超挖部分的混凝土載荷,其值為2080kgf/ m2(取0.8m)q3局部過大超挖部分回填的混凝土荷載(不包括允許超挖部分),為0.8m。q4與q3相同,僅加載部位有異;q5混凝土側壓力。q 5= R, + C R, 采用0.75m;C混凝土入倉對模板的沖擊力,設計中采用0.2tf/m2。荷 載荷 載 組 合q0 =262設計襯砌混凝土q1 =960允許超挖部分回填 q2 =500局部過大超挖回填 q3 =1250同q3 ,加載部位有異 q4 =1250混凝土側壓力 q5 =1400面 板q1+ q2+ q3=2710弧形板設計情況I(頂拱澆筑完時)q0+q1+ q2 =1722設計情況II(側墻澆筑到頂拱時)q5=1400校核情況I(中間1/4跨有局部超挖時)q0+q1+q2+q4=2972校核情況II(半跨有局部超挖時)q0+ q1+ q2+ q3=2972(3)臺車面板設計1)面板支撐情況:四邊支撐板: a=26,b=75;2)面板厚度確定見下表:支撐情況a/b按強度驗算求按撓度驗算求系 數(shù)Mmax(kgfm)(cm)系數(shù)(cm)a1a2四邊支撐0.170.00470.00368.7840.500.000820.69鋼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的鋼板。(4)、弧板及內部支撐設計:弧板采用A314鋼板,寬度300mm,加強筋采用鋼板及10#的槽鋼,中心間距280mm。1)內力計算:參照雙鉸等截面直墻圓拱鋼架梁內力公式計算。計算結果見下表(該表內力均以1m計)載荷作用支座反力各種計算情況時鋼拱梁各截面的組合內力(度)02076.8106q=q0+q1+q2=1722kgf/mV=29.345設計情況IM-22.623-16.52724.81414.976H=2.021N26.98923.6932.6064.281Q0-8.624-2.62211.76q5=1400kgf/mV=0設計情況IIM23.12616.953-28.314-28.105H=12.37N2.0225.33328.10527.549Q08.748.6279.996q3=1250kgf/mV=6.745校核情況IM20.23916-20.431-15.619H=0.288N1.7694.60727.6423.548Q-1.5837.4843.078-15.639q4=1250gf/mV=2.087校核情況IIM21.82915.588-20.42313.109H=0.1066N1.5914.72623.21921.655Q08.322.479-9.5752)弧板及內部支撐截面選擇(參照相關公式)。(見下表)M=q,l2/8 =M/WX fmax = 5q,l4/384EIXl/250q,作用在支撐角鋼上的線載荷, q, =qa=2.25(t/m)l支撐角鋼的計算跨度1.5m;a支撐角鋼間距,為260mm;WX、IX分別為對x軸的截面抵抗矩及截面慣性矩,計算截面包括支撐角鋼每側寬15的面板面積;梁單元的最大變形量,即模板的最大位移:fmax=5*2.25*104*1.54/(384*2.1*1011*3.02*10-6)=0.0023m=2.3mm通過上述的分析計算可知,整個模板的強度剛度是足夠的。下面的內力也滿足要求。選擇的截面計算截面內力(kgf.cmkgf)截面應力(kgf.cm2)與比較基本截面Ix=7834cm4Wx1=804Wx2=485cm3設計情況I=20M=71022N=23521041(外)1632(內)=1700設計情況IIM=720010N=2836.81392(外)1658(內)最大正負彎矩截面Ix=11099cm4Wx1=850Wx2=745cm3設計情況I=0M=1019836N=8921321(外)1499(內)校核情況IM=1117194N=7381448(外)1655(內)設計情況II=90M=-1049011N=129411169(外)1669(內)校核情況IIM=-1027567N=169281169(外)1673(內)3)弧板及內部支撐(=90)截面處變形計算(參照相關公式)。(見下表)受力情況KPKP/LKP/L比較設計情況 I2.11/7151/4001/400設計情況II-1.51/10001/400校核情況II2.51/6001/400(未考慮側向混凝土抗力)4)、活動鉸耳設計:頂部模板活動鉸耳在截面76.8。從內力計算表中可知活動鉸耳一般都在正彎矩區(qū),僅設計區(qū)II處于負彎矩區(qū),而絕對值較正彎矩區(qū)小,所以活動鉸耳設計采用該截面之最大內力進行?;顒鱼q耳承擔該截面的剪力及由彎矩所產生的剪力,弧板與弧板之間用螺栓連接,螺栓主要承受剪力根據(jù)相關公式計算所得:M=105162kgf.cm N=7680kgf Q=7405kgf項 目計算所需要的直徑(mm)選用截面直徑(mm)螺 栓d12.420模板銷子d25 38三、臺車結構設計1、臺車主架體設計 臺車主架體結構按照等截面雙鉸多層鋼架進行內力計算。根據(jù)運輸條件、吊裝力量和方便加工制造等因素,將主架體分為:底梁、立柱、門架橫梁、門架斜支撐、門架縱梁、橫梁直支撐、橫梁直支撐斜拉桿、立柱斜拉桿等。按近似的框架結構簡支梁進行計算。(參照臺車正視圖)P1= K1/nG式中 K1-不同步工作系數(shù),可采用K1=2;n-每部臺車上布置的垂直升降機械總數(shù);G-鋼模板、臺車拖架以及鋼模伸縮之附加載荷之和,kgf,G=G0+G1+P1G1-拖架估算重,kgf;G0-鋼模板估算重,kgf;GO=gFn1g-鋼模板單位面積鋼材重,kgf/m2;F-每節(jié)鋼模板的表面積,m2;n1-臺車每次托運的鋼模節(jié)數(shù);P1附加垂直載荷;垂直升降機械所承擔的拉力 P2=(fF1-gF)*K1/n其中 F1-每節(jié)鋼模板頂模部分的表面積;f-單位粘結力 取f=500Kgf/m2一個水平支撐機械所傳成的力P3=K1aG2/bn1其中 b-水平支撐機械軸線至垂直升降機械與托架連接餃軸A之距離,a-側向鋼模與托架自重G2作用點C只垂直升降機械軸線的距離G2臺車每次托運的鋼模與側向脫架自重(僅記一側),N1-臺車一側布置的水平支撐機械個數(shù)。拆鋼模時每個水平的支撐機械所承擔的載荷P4=K1(fF2c-G2a)/bn1c-側向鋼模與混凝土粘結力的合理作用點至垂直升降機械與托架連接鉸軸的距離,F(xiàn)2-臺車每次托運的側向摸板面積P5工作平臺傳至立柱的載荷,工作平臺載荷可采用300-400kgf/m2;P6平臺傳至車架梁上的載荷,假定作用在梁跨中部;P7-臺車操作設備載荷,假定作用在梁跨中部;P8-根據(jù)施工需要由臺車吊用的設備重(作設計考慮);由雙鉸“”形剛架受力做內力分析:(1)安裝鋼模時,車架梁受P1,P5,P6,P7及升降機械自重作用,同時臺車立柱承受側壓力P3,臺車絲桿承載;(2)臺車脫模時,絲桿卸載,車架梁受力不變,臺車立柱承受拉力P4 ;(3)其他工作時間,臺車車架梁承受壓力,底梁及行走承載。 按鋼架內力計算公式,車架梁及立柱應力驗算如下表: 車架選用截面(kgf/cm2)max(kgf/cm2)f(cm)焊制工字鋼60#橫梁I8524250.7焊制工字鋼50#立柱I1242焊制工字鋼60#橫梁II-1184焊制工字鋼50#立柱II1358焊制工字鋼60#橫梁III1292焊制工字鋼50#立柱III10482、臺車托架設計 臺車托架分為頂拱托架和邊拱托架。邊拱托架結構簡單、受力桿件按照簡支梁計算;頂拱托架主要有頂縱梁、臺梁、小立柱、小立柱拉桿等組成結構緊湊、受力效果好,按照框架結構簡支梁進行計算。四、機械傳動結構設計1、垂直升降機械 垂直升降機械起固定支撐作用的采用螺桿式千斤頂,螺桿和絲母均采用梯形螺紋。起重螺桿的設計主要是對螺桿直徑的確定,其次是對螺桿的自鎖性及穩(wěn)定性進行驗算。根據(jù)在工地使用的特點,要求其中螺桿具有較大的鋼度。螺桿直徑按壓縮扭轉和彎曲的復合應力來確定:=(Q/F+M/W)2+4(MT/WJ)21/2M=QliMT=Qdc/2*tg(+)W=0.1d13 WJ=0.2 d13d1(1.31.4) Q/1/2F=d12/4 tg=s/dC f=tg螺桿螺母間的摩擦角大于羅紋的升角時,可以保證自鎖。根據(jù)臺車自重及其他外力合計確定本臺車所選用的絲桿直徑為75mm,絲母直徑為110,螺紋型號為Tr10*300。2、水平支撐機械 水平支撐機械采用雙頭螺桿,它主要完成側向模板的就位與固定支撐,也可以作為鋼模板的橫向細微調節(jié)使用。水平支撐螺桿在立模襯砌時壓力較大。水平支撐機構螺桿的螺紋內徑d按照下列公式進行計算:d1= 1.3*4 Q/1/2根據(jù)臺車側向收模力估算及其他外力合計確定本臺車所選用的絲桿直徑為65mm,絲母直徑為90mm,螺紋型號為Tr9*300。3、行走裝置設計 采用電機帶動擺線針輪減速機和開式齒輪的傳動,帶動主動輪,電動機與減速機直聯(lián)式。驅動計算中,因為襯砌臺車在隧洞中運行,可以不計風阻力;考慮到軌道鋪設不平,洞內運行條件差,其驅動功率應適當加大;隧道的縱向坡度影響較大,必須詳細計算驅動功率。F驅動=Gcos+Gsin P=Fv G臺車總重,約100噸摩擦系數(shù),取0.05代入數(shù)據(jù)P=10.3Kw。選用2臺7.5Kw電動機、減速機同時驅動,并采用制動器制動,速度控制在8m/min。五、液壓傳動機械設計1、液壓千斤頂基本尺寸確定 依據(jù)襯砌臺車方案設計確定的參數(shù)(荷載、行程)進行計算;然后根據(jù)臺車結構布置要求與操作,油缸基本參數(shù)與尺寸的規(guī)定,結合國內油缸標準內、外徑系列尺寸選取油缸直徑。(1)活塞桿直徑dd= 4Q/1/2式中Q為活塞桿上的推力。活塞桿長度根據(jù)行程及布置要求決定,其受壓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