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印常見問題處理方法.doc_第1頁
網印常見問題處理方法.doc_第2頁
網印常見問題處理方法.doc_第3頁
網印常見問題處理方法.doc_第4頁
網印常見問題處理方法.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網印常見問題處理方法一、網印機臺常用操作界面各參數(shù)解釋一、 日常工作 關于衛(wèi)生:每班接班前必須將各線各道碎片及灰塵進行清理,臺面紙必須按6小時每次進行更換。 關于網版:接班開始印刷時及時觀察網版印刷是否有漏漿、粗線等外觀不良情況,對于漏漿各線各道需使用封網漿進行補網,使用膠帶補網會造成一定的隱裂及漏電片。 關于刮條:接班開始印刷時及時觀察印刷刮條是否存在缺口情況,如發(fā)現(xiàn)有缺口需及時更換。 關于漿料:回收漿料禁止多條線同時共用一桶,同一桶回收漿料最多不超過2條線同時使用,且正常生產過程中確保有一條線有新漿料在使用,便于出現(xiàn)異常能及時排查問題。 關于操作:正常生產過程中禁止觸碰片子,外觀采取半彎腰看。二、印刷一道正常印刷圖案正常圖案:圖案印刷完整,背銀左右與硅片邊緣距離相等,無缺印及偏移情況,目前單片濕重范圍在0.020-0.030g,濕重偏低會造成拉力不夠,背電極拉力要求2N1、邊緣缺印造成原因及處理方法:有一邊刮條沒上好,翹曲印刷網版間距太高、壓力過小、刮刀深度下壓不夠(壓力75N,網版印刷時與電池片的間距1500-3000um,間距及刮刀深度差值500um) 網版間距過高,查看間距(網版印刷時與電池片的間距1500-3000um)。 印刷機臺螺母限位過大,將大螺母逆時針旋轉:2、部分缺印造成原因及處理方法:網版背面沾有膠帶過多,可通過增加網版間距及刮刀深度(增加間距200-500um),壓力也可適當加大(最大不超過95N)。如下圖刮刀下刀位第一排規(guī)則性缺印,可將刮刀印刷起始位置增加,起始位置不得小于95000um如下圖,如出現(xiàn)單排線痕或印刷后有缺口時,需要立即更換刮條,更前可降低印刷速度(200s/um),增加印刷壓力及刮刀深度,避免停機 網版間距過高,刮刀深度過小,整面虛印,如下圖,可降低網版間距(降低500um以上)或增加刮刀深度(大于500um以上),使網版間距與刮刀深度差值控制在500um以上。3、印刷一道建議印刷參數(shù) 要求:網版與印刷臺面的實際高度1500-3000um,壓力75-85N,網版間距于刮刀深度差值300um左右 調試方法:在網版間距于刮刀深度差值300um的情況下,調試時遵循網版間距與刮刀深度 同加同減注意事項:調整各參數(shù)前注意原參數(shù)前是否有負號 例如: 網版間距:-900um 刮刀深度:-1000 壓力:80N 網版間距與刮刀深度差值:600um;現(xiàn)要將網版降低200um,降低后的參數(shù)為:網版間距:-700um 刮刀深度:-800 壓力:80N 網版間距與刮刀深度差值:600um;現(xiàn)要將差值加大到800um,此時我們只需調整刮刀下壓深度,調整后的參數(shù)為:網版間距:-700um 刮刀深度:-1000 壓力:80N 網版間距與刮刀深度差值:800um二、印刷二道正常印刷圖案正常圖案:圖案印刷完整,背鋁圖案不能遮住背銀,背鋁四邊與硅片邊緣距離相等,目前單片濕重范圍1.20-1.3g,濕重偏低會引起鋁包,濕重過高會造成彎曲片。1、背鋁單面偏厚背鋁偏厚造成原因及調試方法:印刷二道刮條未上好,有一邊翹曲了,可更換刮條,確保刮條水平。參數(shù)問題,可降低網版間距與刮刀深度的差值,在保證印刷質量的情況下可以調整到200um以內,壓力可控制在75N左右。網版問題,網版一邊膜厚偏大,導致一邊透墨量較多,可更換網版。2、背鋁偏移造成原因及調試方法:印刷參數(shù)未調節(jié)好,重新調整XYT位置。如發(fā)現(xiàn)單臺面出現(xiàn)了偏移(或偶爾出現(xiàn)),檢查臺面紙是否平整,如發(fā)現(xiàn)有凸起情況,立即更換臺面紙。如發(fā)現(xiàn)單臺面出現(xiàn)了偏移(或偶爾出現(xiàn)),檢查單臺面真空是否有異常情況。3、下刀位印刷邊角缺印造成原因及調試方法:印刷參數(shù)和斜角刮刀不匹配,將印刷壓力控制在80N左右,網版間距與刮刀深度差值在200um左右(部分情況需加大印刷壓力)。將網版間距降低,刮刀深度同時降低,網版間距過高會導致邊緣缺印。4、刮刀出刀位邊緣中部缺印版間距過低,可加大網版間距(200-500um) 漿料問題(漿料粘稠度過大),可將網版間距提高,壓力提高(最高140N,壓力過大16MG易發(fā)熱報警),還可以通過添加稀釋劑(松油醇)按5ml/3kg對問題進行解決。5、背電極有鋁漿 版間距過低,網版長時間印刷滲漿,可加大網版間(200-500um) 二道擦拭網版時,有將鋁漿擦拭到電極位置,電極位置未能清理干凈,至印刷時鋁漿粘到一道電極上,此問題需生產擦拭網版時網版一定要擦拭干凈。 要求三道擦拭網版時二道也許同時進行擦拭網版。6、關于邊緣污染造成的漏電 此種邊緣漏電,通過排查,其為在正常印刷過程中網版底部刮刀下刀位易藏鋁漿,長時間堆積會對電池片邊緣污染,從而導致漏電短路造成電池片報廢,要求在生產過程中,網版擦拭可跟三道擦拭網版同步進行,擦拭一定確保網版擦干凈,特別是邊緣四周。6、關于印刷三道前表面產生鋁灰 此種現(xiàn)象為印刷二道網版邊緣堆積漿料,風干后,在印刷過程中被吸附在臺面上污染了電池片,出現(xiàn)此問題可增加對網版的擦拭頻率,一般跟三道晚班同時擦拭即可。7、關于濕重的調節(jié)造成原因及調試方法:濕重偏高,網版間距過大,壓力過小,刮刀下壓深度過小,印刷速度超過300mm/sec,可減小網版間距,增加印刷壓力,增加刮刀下壓深度,將印刷速度調到300mm/sec以內。濕重偏低,網版間距過低,壓力過大,刮刀下壓深度過大,印刷速度超過300mm/sec,可減小網版間距,增加印刷壓力,減小刮刀下壓深度,將印刷速度調到300mm/sec以內。濕重調節(jié)遵循,間距越高濕重越大、壓力越小濕重越大、印刷速度越快濕重越大三、印刷三道正常圖案:圖案印刷完整,無缺印及偏移情況,目前使用網版為104線主柵0.9網版,單片濕重目前范圍在0.09-0.105g,濕重偏低會造成拉力不夠1、 圖案偏移 偏移未調整好,重新調整X/Y/T數(shù)值。 在印刷之前通過攝像來校準硅片Enable Wafer Alignment選項未勾選,導致調試X/Y/T無效,如圖紅色標記框內必須打勾。2、 固定區(qū)域柵線高度偏低,整體看起來顏色偏暗,如下圖所示: 造成此現(xiàn)象原因為刮條出現(xiàn)區(qū)域性嚴重缺口,可進行更換刮條解決。3、 斷線 網版因有異物或干漿料堵網,可通過擦拭網版解決。 網版因有異物或干漿料堵網,可通過使用小方刮對對應的斷線處在網版內反復刮蹭再使用無塵布對網版底部擦拭解決。 對于比較頑固的斷線,可更換網版印刷模式由Squeegee and flood更換Flood and squeegee,將網版內漿料刮至網版前端,可先使用沾有少量酒精的無塵布擦拭,然后使用沾有松油醇的無塵布擦拭網版,再使用無塵布直接將網版擦拭解決。4、 區(qū)域性柵線高度偏低 造成此現(xiàn)象為網版磨損嚴重,導致印刷后柵線高度受影響,生產需更換網版,設備需對機臺進行檢查修復,工藝在設備未修復前印刷壓力、網版間距需盡量調低點,減少網版的磨損。5、 邊角虛印 網版間距過高,導致邊角虛印,需降低網版,一般可降低300um以上。 印刷壓力不夠,可將壓力加大解決。 如是單個臺面出現(xiàn)此情況,可通知設備對臺面水平進行檢查。6、 印刷圖案變形 網版邊角已裂開,導致印刷后圖案變形,需更換網版解決。7、 整面粗線有重影現(xiàn)象 有重影狀粗線,造成此現(xiàn)象的原因是網版間距過低,可通過調整網版間距進行解決,將網版提高至少300um以上,同時注意差值變化,需控制在200um以內。8、 印刷后規(guī)則性缺印 網版底部沾有碎片,停機將網版底部碎片進行清理。9、 印刷后出現(xiàn)規(guī)則性弧形圖案 網版底部圖案邊緣沾有異物或網版邊緣膠帶有突起,可通過將網版底部異物進行剔除解決。10、 刮刀下刀位區(qū)域性缺印 刮刀下壓深度過大,可通過對調整,具體可根據差值進行調整,一般可將刮刀下壓深度減少800以上。 印刷模式更改到了壓力模式,可將模式切換到位置模式,可將此圖像方框鉤取消掉。11、 正面粗線無重影現(xiàn)象 回墨刀在回墨時過低,將網版內漿料擠出網版,可將回墨刀調高解決。 網間距過低,將網版間距調高。12、 印刷后出刀位毛邊粗線 網版間距過低,可將網版間距調高,至少可調200um以上。 網版邊緣膠帶靠圖案過近,可將網版間距調高,至少可調200um以上。 印刷行程過短,可將位置調大。13、 網版內有干漿料堵網 網版內有干漿料堵網,可通過擦松油醇解決 如擦拭無效,可將網版內的干漿料全部鏟出,重新添加新漿料。 網版異常,更換網版并通知工藝進行確認。14、 燒結前外觀正常,燒結后類虛印描述:電池片在印刷后外觀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