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jié) 化學平衡第1課時一、教材分析化學平衡屬于化學熱力學范疇。隨著化學知識的不斷積累和對實驗現(xiàn)象的深入觀察,自然會產(chǎn)生是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都能進行的完全(達到反應限度)這樣的疑問。本節(jié)課在學完了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針對可逆反應分析化學反應限度,當化學反應的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就達到該條件下的最大限度,即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赡娣磻墙^對的,化學平衡觀點的建立可以更好的理解化學反應特點,所以化學平衡的概念是本節(jié)的重點,同時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對影響平衡的因素的學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儲備作用?;瘜W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及判斷是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二、教學設計思路教學中本著溫故知新的原則,從蔗糖溶解為例指出溶解的速率與結晶的速率相等時,處于溶解平衡狀態(tài),再以可逆反應為例說明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時,就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通過對溶解平衡的理解和遷移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及判斷依據(jù)。這樣采用探究式教學層層引導并通過圖畫等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聯(lián)想和理解從而突破本節(jié)的難點,并為下節(jié)的影響平衡的因素做好鋪墊。三、教案課題化學平衡的概念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理解化學平衡狀態(tài)等基本概念。(2)理解化學平衡狀態(tài)形成的條件、適用范圍、特征。2能力和方法目標(1)用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判斷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從而提高判斷平衡狀態(tài)、非平衡狀態(tài)的能力。(2)通過從日常生活、基本化學反應事實中歸納化學狀態(tài)等,提高學生的歸納和總結能力;通過溶解平衡、化學平衡、可逆反應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知識的總結歸納能力。(3)利用化學平衡的動態(tài)特征,滲透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4)加強新知識的運用,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處是掌握新知識的關鍵,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和思維習慣。重點化學平衡的概念及特征難點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自主學習、分組討論、歸納總結儀器用品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課件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復習回顧什么是飽和溶液?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溶解過程完全停止了嗎?什么叫可逆反應?1mol h2和1mol i2反應能生成2molhi嗎?思考并回答: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zhì)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zhì)的飽和溶液。溶解過程沒有停止!即:溶解速率=結晶速率 思考并回答:在同一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同時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叫做可逆反應.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完全,因此得不到2molhi提出溶解的平衡狀態(tài),一種動態(tài)平衡為可逆反應達平衡是的特征做鋪墊提出反應限度得問題,為引出化學平衡得概念作鋪墊分析:在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里,加0.01molco和0.01molh2o(g),的體系中各組分的速率與濃度的變化(投影)相等v正時間速率v逆【回憶、思考并回答】開始時c(co) 、c(h2o)最大,c(co2) 、c(h2)=0隨著反應的進行,c(co) 、c(h2o)逐漸減小,正反應速率逐漸減小;c(co2) 、c(h2)逐漸增大,逆反應速率逐漸增大進行到一定程度,總有那么一刻,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的大小相等,且不再變化 結合所學過的速率、濃度的知識理解化學平衡的建立一、化學平衡狀態(tài)1、定義:指在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里,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分析】引導學生從化學平衡研究的范圍,達到平衡的原因與結果進行分析、歸納。仔細閱讀概念并歸納注意事項前提(適用范圍):可逆反應內(nèi)在本質(zhì):v(正)= v(逆) 0外在標志: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準確掌握化學平衡的概念,弄清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提問】化學平衡有什么特征?【引導】學生討論并和學生一起小結。2、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討論并小結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1)動:動態(tài)平衡v(正)=v(逆)0(2)等:v(正)= v(逆)(3)定: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一定,各組分的含量保持不變。(4)變:條件改變,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加深對平衡概念的理解。討論題【例1】【例2】【例3】【例4】(見附頁)互相討論并回答通過例題加深對平衡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v(正)= v(逆)理解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理解平衡與體系特征物理量的關系3、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引導分析】某一物理量不變是否可作為判斷標志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以溶解平衡的建立為基礎和參照,以co和h2o為例討論了平衡的建立過程總結了基本特征,通過練習歸納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依據(jù),加深了化學平衡知識的進一步理解,重點是化學平衡的概念及特征。課堂練習1、2(見附頁)作業(yè)p34 3、5通過例題歸納總結(1)直接標志: (2)間接標志:思考并總結:對于不同類型的可逆反應,某一物理量不變是否可作為平衡已到達的標志,取決于該物理量在平衡到達前(反應過程中)是否發(fā)生變化。若是則可;否則,不行。鞏固難點通過對知識的靈活運用進一步鞏固重點和難點【板書設計】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 化學平衡第一節(jié) 化學平衡狀態(tài)1、定義2、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3、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四、教學反思對化學平衡這節(jié)課,從教學目標的達成來看,我覺得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多媒體資源的輔助性和必要性在這節(jié)課上得到了體現(xiàn)。特別是通過例題和練習鞏固難點時,學生做題的興趣很高,講解時有恍然大悟的表情,說明很有收獲。教學中有幾點要著重說明首先,分析完例4的答案時,有學生提出化學考試最多兩個選項,而此題是三個選項,所以他們在做題時受到了影響而忽略了一個選項而做錯。學生這么說也有道理,但我認為這恰好可以用新課標的理念對他們進行教育,在學習中要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要有自信,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瘜W考試一般是12個選項,但應該做好課堂教學和考試的區(qū)別。我認為以后在課堂精選練習時,可以適當?shù)念愃啤纠?】一樣處理。第二、 雖然溶解平衡可以很流暢的遷移出化學平衡的建立及特征,但結合選修化學的學生的基礎,溶解平衡的內(nèi)容不難理解,所以溶解平衡的建立的知識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分析的簡單一些。這樣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分析化學平衡的概念和特征。第三、新教材關于化學平衡的概念并沒有寫出具體的文字,這就要求學生要有較高的歸納整理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給學生們討論總結的時間,這樣課堂氣氛很活躍,但時間有點緊,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特別強調(diào)一下預習的重要,最好能夠列出提綱引導學生把輔助材料第二教材的相關習題提前練習,這樣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領悟和歸納會更快更從容,也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最后、課后和其他老師討論時指出,本節(jié)課沒有提出平衡建立的途徑問題,認為這也是平衡的特征之一。我認為途徑和平衡常數(shù)都是化學平衡的特征,考慮到在后幾個課時會專門學習“等效平衡”,那時對化學平衡建立的途徑問題會具體詳細分析,為了避免重復教學,在本課時沒有提出相關問題,那么在總復習時會統(tǒng)一總結。附頁:課堂例題【例】 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a(氣)+3b(氣) 2c(氣)達到平衡的標志是()a.c的生成速率與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單位時間生成nmola,同時生成3nmolbc.單位時間生成b的速率,與生成c的速率相等 (數(shù)值)d.單位時間生成nmola,同時生成2nmolc【例2】下列說法可以證明反應 n2+3h2 2nh3 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a.1個nn鍵斷裂的同時,有3個hh鍵形成b.1個nn鍵斷裂的同時,有3個hh鍵斷裂c.1個nn鍵斷裂的同時,有6個nh鍵斷裂d.1個nn鍵斷裂的同時,有6個nh鍵形成【例3】下列說法中可以充分說明反應: p(氣)+q(氣) r(氣)+s(氣) , 在恒溫下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a. p、q、r、s的濃度不再變化 b .p、q、r、s的分子數(shù)比為1:1:1:1 c.反應容器內(nèi)p、q、r、s共存 d.反應容器內(nèi)總物質(zhì)的量不隨時間而變化【例4】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容器中,當下列物理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表明反應: a(固)+3b(氣) 2c(氣)+d(氣)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其中只有b氣體有顏色) ( )a.混合氣體的壓強 b.混合氣體的密度c.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d.氣體的顏色隨堂練習1、在固定體積的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2no2 2no + o2該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是:(1)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 )(2)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 ( )(3)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 )(4)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 ( )(5)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2nmolno2的同時生成2nmolo2 ( ) (6) o2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變 ( )2、在一定溫度下,下列敘述不是可逆反應a(氣)+3b(氣)2c(氣)+2d(固)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c的生成 速率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 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amola,同時生成3amolb a、b、c的濃度不再變化a、b、c的分壓強不再變化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混合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不再變化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amola,同時生成 3amolba、b、c、d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1:3:2:2a. b. c. d.答案:例題1、ad 2、ac 3、a 4、bcd 練習1、 2、a第三節(jié) 化學平衡(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在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條件和化學平衡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本節(jié)的教學,系統(tǒng)性較好,有利于啟發(fā)學生思考,便于學生接受。教材由實驗引入教學,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得出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或減小生成物的濃度都可以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結論,接著引入壓強的改變是通過濃度而影響的,并在溫度對化學平衡影響后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歸納出平衡移動原理。濃度、壓強、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和平衡移動的原理分析及應用是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二、教學思路本節(jié)教學從學生實驗探究入手,采用邊實驗邊探討的方法,進行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教學,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啟發(fā)學生充分討論,由師生共同歸納出平衡移動原理。通過實驗和動畫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及應用,并為后面的電離平衡和水解平衡的學習打下基礎。三、教案課題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化學平衡的概念,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2、過程與方法:通過濃度實驗,逐步探究平衡移動的原理及其探究的方法,引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化學實驗方法,通過討論、分析、對比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嚴謹求學、勤于思考的態(tài)度,樹立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唯物主義觀點重點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難點平衡移動的原理分析及應用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分組討論、對比、歸納總結儀器、用品儀器:試管、膠頭滴管、燒杯、用品:0.01mol/l kscn溶液、1mol/l kscn溶液、0.005mol/l的fecl3、0.01mol/lnaoh溶液、0.1mol/l k2cr2o7、6mol/l naoh溶液、濃硫酸、no2球、熱水、冰水、蒸餾水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復習回顧提問1、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及實質(zhì)?2、影響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第三節(jié) 化學平衡一、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實驗探究濃度是否會影響平衡?實驗2-6學生操作探討溶液顏色加深,原混合液中過量的fecl3,和加入kscn溶液繼續(xù)反應,使生成物濃度增大,溶液顏色加深,你贊同該看法嗎?結合溶液顏色變化,學生填寫表格。對學生填寫的表格,進行分析結合表格,讓學生完成滴加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后的v-t練習:1、fecl3+3kscn fe(scn)3+3kcl反應中加入kcl能否使平衡發(fā)生移動?質(zhì)問如果減少反應物濃度,情況又是如何?設疑如果是改變生成物濃度的話,情況又是如何呢?實驗2-5學生操作結合溶液顏色變化,學生填寫表格。結合表格,讓學生完成滴加濃硫酸和naoh溶液后的v-t二、壓強對平衡的影響動畫引入知道,壓強也能夠影響化學反應速率,那究竟如何改變呢? 提問哪些狀態(tài)物質(zhì)受壓強影響比較大?如何影響的?根據(jù)壓強對平衡的影響畫出增大壓強的v-t圖課堂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知道濃度和壓強是如何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以及各種影響的圖象描述。作業(yè):p32 6、7回答: 逆:可逆反應(或可逆過程)等:v正 =v逆(不同的平衡對應不同的速率)動:動態(tài)平衡。達平衡后,正逆反應仍在進行(v正=v逆0)定:平衡時,各組分濃度、含量保持不變(恒定)變:條件改變,平衡發(fā)生改變平衡狀態(tài)各成分含量保持不變,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回答:改變影響速率的條件,來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平衡回答: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步驟(1)滴加飽和fecl3溶液滴加濃的kscn溶液現(xiàn)象顏色加深顏色加深c生增大增大步驟(2)滴加naoh溶液滴加naoh溶液現(xiàn)象試管都有紅褐色沉淀,且溶液顏色變淺c生都減小按給出的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得出fecl3過量的結論操作現(xiàn)象c生v正v逆v正與v逆平衡原混合液保持不變保持不變保持不變保持不變相等不移動滴加濃fecl3溶液后達到平衡加深增大增至最大后減小增大v正v逆向右移動思考結果:不贊同假設。實驗結論:對于一個可逆反應,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動;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動。分析氣體的濃度對平衡有影響;只有參加反應的微粒才有可能對平衡產(chǎn)生影響。 分析溶液的顏色加深原因并得出結論給出化學方程式操作現(xiàn)象ccro42-滴加濃硫酸溶液顏色變淺減小滴加naoh溶液溶液顏色加深增大分析、討論:增加或減小h+濃度,通過顏色變化分析原因。結論:對于可逆反應,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c生增大,平衡向c生減小的方向移動;c生減小,平衡向c生增大的方向移動。附表2 450時n2與h2反應生成nh3的實驗數(shù)據(jù)壓強/mph3 /%2.09.216.435.553.669.4回答:氣體分析、討論: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必須有先決條件:反應體系中有氣體參加且反應前后總體積發(fā)生改變。結論: 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可逆反應反應,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p增大,平衡向氣體v減小的方向移動;p減小,平衡向氣體v增大的方向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探究未知的知識,來順利的學習新知識問題引入,讓學生的思維轉(zhuǎn)向濃度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現(xiàn)象分析本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圖象的完成加深濃度對平衡影響的理解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討論和分析,學會歸納總結通過圖象的完成加深濃度對平衡影響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平衡移動的原理。根據(jù)數(shù)據(jù)尋找規(guī)律討論和分析,學會歸納總結,并培養(yǎng)合作精神。通過圖象的完成加深壓強對平衡影響的理解板書設計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第三節(jié) 化學平衡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一、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附頁課堂練習:反應2hi(g) h2(g)+i2 (g) ,在一體積可變的容器中,當達到平衡時,欲使混合氣體顏色加深,可采取的措施有(a c d) a減小容器體積 b恒容下充入h2 c恒容下充入 i2 d恒容下充入hi氣體 等物質(zhì)的量的a b c d四種物質(zhì)混合,發(fā)生如下反應: aa(?)+ bb(?) cc(s)+ dd(?)當反應進行到一定時間后,測的a減少nmol ,b減少n/2mol,c增加3n/2mol,d增加nmol,此時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1)該反應的各系數(shù)a_ b_c_d_ (2、1、3、2)(2)若只改變壓強,反應速率發(fā)生變化,但平衡不發(fā)生移動,則a 態(tài),b 態(tài), d 態(tài)。(氣、液或固、氣)第三節(jié) 化學平衡(第三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三、溫度對平衡的影響復習 濃度和壓強如何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引入我們知道,加熱可以加快固體溶解,那同時也可以提高結晶速率,那么溫度對化學平衡有沒有影響呢?學生實驗no2球浸泡在冷、熱水中,觀察顏色變化。討論a:混和氣體受熱顏色變深,說明了什么問題?b:混和氣體遇冷顏色變淺,又說明了什么問題?根據(jù)氣體顏色變化指導學生填寫表格。結合表格,讓學生完成升溫的v-t圖。四、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引入前面講到溫度、濃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有影響,而且這一節(jié)內(nèi)容也講到了溫度、壓強和濃度都對化學平衡有影響,那么催化劑對化學平衡有沒有影響呢?根據(jù)已學知識指導學生填寫表格。結合表格,讓學生完成使用催化劑后的v-t圖。總結:平衡移動的本質(zhì):化學平衡為動態(tài)平衡,條件改變造成v正 v逆,使平衡發(fā)生移動。五、勒夏特列原理引入前面講述了濃度、壓強和溫度等多種因素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有人就把這么多因素的影響總結出一條經(jīng)驗規(guī)律-勒夏特列原理。1、 定義: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如溫度,壓強,以及參加反應的化學物質(zhì)的濃度),平衡將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思考:1、化學平衡受外界條件改變后,平衡將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這個“減弱”能否說成 “消除”?2、如果多個條件同時作用與一個化學平衡,勒夏特列原理還能否適應?3、化學平衡是如何移動的?課堂練習:1、2、3(見附頁)小結:本節(jié)課以實驗和討論的方法主要學習溫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以及歸納了勒夏特列原理,加深了影響化學平衡因素的理解,重點溫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難點是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卮穑簩τ诳赡娣磻?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c反,平衡向減弱c反增大的方向移動;減小c反,平衡向減弱c反減小的方向移動;c生增加,平衡向減小c生的方向移動;減小c生,平衡向增大c生的方向移動。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可逆反應反應,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p,平衡向氣體v減小的方向移動;減小p,平衡向氣體v增大的方向移動.分析a:混合物受熱時,速率均增大,但(吸) (放) ,故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b:混合物遇冷,速率均減少,但(吸) (放) ,故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結論 對于可逆反應,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升高溫度,平衡向著吸熱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平衡向著放熱方向移動條件改變平衡移動方向結果升高溫度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體系溫度降低,但比原來的高降低溫度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體系溫度升高,但比原來的低討論、分析:前面學習過催化劑對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卻是同樣倍數(shù)的提高和降低。結論:使用催化劑不影響化學平衡的移動。反應類型條件改變改變條件瞬間達到新平衡前平衡移動方向建立平衡所用時間v正v逆 v正、v逆 比較 對任意一個可逆反應加入催化劑增大增大=不移動縮短減小減小=不移動延長仔細閱讀原理并理解其中的歸納原理。結合濃度、溫度等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結果分析可得到結論: 勒夏特列原理中的“減弱”這種改變,不是“消除” 勒夏特列原理只考慮有單個條件改變勒沙特列原理適用于任何動態(tài)平衡體系溫故而知新,結合學過知識,幫助新知識的理解學生操作實驗,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討論和分析,學會歸納總結,并培養(yǎng)合作精神。通過圖象的完成加深濃度對平衡影響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平衡移動的原理。討論和分析,學會歸納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圖象的完成加深濃度對平衡影響的理解討論和分析,學會歸納總結討論和分析,學會歸納總結,并培養(yǎng)合作精神。作業(yè):p32 8板書設計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第三節(jié) 化學平衡一、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二、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三、勒夏特列原理定義:四、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上完后,從教學目標的達成來看,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后師生評價也較好,感覺在于利用多媒體和實驗探究教學,設置問題情景作為課堂引入部分,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采用探討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新知識,因此有個較深刻的印象,對后面幾個因素的講解很有幫助,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jié)課設置了各有側重,形式多樣的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活動,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注重新舊知識的合理銜接,通過師生積極互動,以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階段,引導學生在已有認知知識的基礎上,構建新的知識體系,使學生能較好的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此外,還結合練習,設置一些討論題,讓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提問學生回答,這是對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較全面的復習和鞏固。本節(jié)內(nèi)容涉及的內(nèi)容比較多,而且也很抽象,學生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思考和掌握,而且對于濃度和壓強的各種情況,例如固體和純液體不能通過增加濃度去使平衡移動等方面,因為時間的關系在講授新課時沒辦法面面俱到,只有留在講習題和復習中分析,因此,各項教學互動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掌控以把握好節(jié)奏,要不然在規(guī)定課時內(nèi)很難完成預定的教學內(nèi)容和效果。附頁課堂練習:例題:對于反應2x + y 2z(h 0 。下列反應有利于生成c的是:( c )a. 低溫、低壓 b. 低溫、高壓 c. 高溫、高壓 d. 高溫、低壓2.圖中a曲線表示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 x(g)+y(g) 2z(g)+w(g) ; h =qkj/mol 的反應過程。若使a曲線變?yōu)閎曲線,可采取的措施是( a )a、加入催化劑 b、增大y的濃度c、降低溫度 d、增大體系壓強3.在可逆反應ma(g)+nb(g) pc(g);hp。分析下列各圖,在平衡體系中a的質(zhì)量分數(shù)與溫度t、壓強p關系正確的是(b) 第三節(jié) 化學平衡(第四課時) 化學平衡常數(shù)一、教材分析:學生學習化學反應限度、化學平衡移動原理之后會思考一個問題:有沒有更具體的方法衡量化學反應進行的程度。教材在這引入化學平衡常數(shù),引領學生的思維,具有高度的科學性。教材通過列舉h2(g)i2(g)2hi(g)反應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從量化角度給以深化,引導學生從中找出規(guī)律化學平衡常數(shù),并學會化學平衡的建立過程,理解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涵義,能利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計算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二、教學設計思路:利用教材列舉h2(g)i2(g)2hi(g)反應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推斷、歸納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表示式、計算方法;再通過實例延伸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總結書寫化學平衡常數(shù)關系式的規(guī)則、思考引入平衡常數(shù)的意義、如何應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進行有關計算;讓學生通過練習、觀察、思考與討論自主學習,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并將其應用到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三、教案課題第三節(jié) 化學平衡第四課時 化學平衡常數(shù)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理解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掌握有關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簡單計算能力目標:能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轉(zhuǎn)化率判斷化學反應進行的程度。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重點理解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及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簡單計算難點理解化學平衡常數(shù)與反應進行方向和限度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教學方法科學探究、自主學習、分組討論、歸納總結儀器、用品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課件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出化學平衡常數(shù):任何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是不可能進行完全的,即存在一定的限度,而反應的限度的大小對于生產(chǎn)和生活實際有著直接影響。【質(zhì)疑】怎樣定量描述化學反應的限度呢?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學生思考、回答:化學平衡常數(shù)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入正題【板書】三、化學平衡常數(shù)【展示】表格:h2(g)i2(g)2hi(g) 在456.6時,反應體系中各物質(zhì)濃度的有關數(shù)據(jù)。【質(zhì)疑】對比各組所得數(shù)值,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將學生分為6組,每組算一行。討論發(fā)現(xiàn):雖然起始濃度各不相同,但各組所得數(shù)值很接近。歸納:(1)溫度不變時,k為常數(shù),k = 48.74;(2)常數(shù)k與反應的起始濃度大小無關;(3)常數(shù)k與正向建立還是逆向建立平衡無關即與平衡建立的過程無關。通過計算、比較、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學會歸納、提升,形成理論。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景鍟?、化學平衡常數(shù)(符號為k)(1)定義:(略)(2)數(shù)學表達式:(3)平衡常數(shù)的單位:【講解】c(c)、c(d)、c(a)、c(b)為平衡濃度閱讀教材:化學平衡常數(shù)概念思考、討論形成化學平衡常數(shù)概念,加深對化學平衡常數(shù)概念的理解與認識?!九e例】請大家寫出下列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示式:【展示】例1、例2、例3【板書】2.書寫平衡常數(shù)關系式的規(guī)則【講解】書寫平衡常數(shù)注意問題【展示】:例4、例5【質(zhì)疑】各組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存在什么關系?【講解】化學計量數(shù)擴大或縮小、可逆反應、多重平衡規(guī)則的平衡常數(shù)關系。 思考、討論、書寫、回答共同分析錯例得出結論:反應物或生成物中有固體或純液體存在時,其濃度看作“1”而不代入公式。稀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有水參加,水的濃度也不必寫在平衡關系式中。非水溶液中的反應,如有水生成或有水參加反應,此時水的濃度不可視為常數(shù),必須表示在平衡關系式中。學生推算、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將化學計量數(shù)擴大或縮小,k值會相應改變。可逆反應的k(正)與k(逆)互為倒數(shù)。多重平衡規(guī)則:若干方程式相加(減),則總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等于分步平衡常數(shù)之乘積(商)。使學生加深對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應用認識;通過學生自己推導、總結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態(tài)度;訓練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具^渡】引入平衡常數(shù)有什么實際意義?【板書】3.引入平衡常數(shù)k的意義【展示】例6、例7閱讀教材、思考、討論、發(fā)言、總結結論:平衡常數(shù)k與溫度有關,與濃度無關,由k隨溫度的變化可推斷正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 平衡常數(shù)k值的大小,可推斷反應進行的程度。 在某溫度下,某時刻反應是否達平衡,可用該時刻產(chǎn)物的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即濃度商q與k比較大小來判斷。明確本節(jié)課研究平衡常數(shù)的真實意義所在。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具^渡】用平衡常數(shù)來表示反應的限度有時不夠直觀,實際應用常用平衡轉(zhuǎn)化率來表示反應限度。【質(zhì)疑】什么是平衡轉(zhuǎn)化率?【板書】4、平衡轉(zhuǎn)化率【展示】例8、推導平衡轉(zhuǎn)化率【講解】溫度一定時,對于一個化學反應,平衡常數(shù)雖然一定,但不同的反應物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可能不同。不能脫離具體的反應物談平衡轉(zhuǎn)化率。觀察、思考、推導、記錄延伸到實際應用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板書】5、有關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展示】達到平衡后各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關系,在計算中注意:【展示】教材例1、例2【講解】(三段式):一般思路先列出化學反應中各物質(zhì)的“起始量、轉(zhuǎn)化量、平衡量”,求出各物質(zhì)的平衡濃度,再代入平衡常數(shù)公式求解。學生閱讀課本例1、例2,思考、分析、歸納解題方法通過例題分析掌握解題步驟、方法【展示】鞏固練習1、2思考、回答通過鞏固練習提升解題能力【小結】三、化學平衡常數(shù)1、化學平衡常數(shù)(符號為k)(1)定義: (2)數(shù)學表達式:(3)平衡常數(shù)的單位:2.書寫平衡常數(shù)關系式的規(guī)則3.引入平衡常數(shù)k的意義4.平衡轉(zhuǎn)化率5、有關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回憶、思考、總結本節(jié)課重點通過總結本節(jié)課重點、難點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價值觀的引導。【課后作業(yè)】p34: 第8、9題通過課后作業(yè),延伸課堂內(nèi)容,完善知識體系。板書設計三、化學平衡常數(shù)1、化學平衡常數(shù)(符號為k)(1)定義: (2).數(shù)學表達式:(3)平衡常數(shù)的單位:2.書寫平衡常數(shù)關系式的規(guī)則平衡常數(shù)k與溫度有關,與濃度無關,由k隨溫度的變化可推斷正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 平衡常數(shù)k值的大小,可推斷反應進行的程度。 在某溫度下,可用濃度商q與k比較大小來判斷反應是否達平衡。3.引入平衡常數(shù)k的意義4、平衡轉(zhuǎn)化率5、有關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四、教學反思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是新課標提倡的學生學習方式。在教學中要科學設計,創(chuàng)設氛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體現(xiàn)新課標理念。本節(jié)課內(nèi)容比較抽象,理論性較強。設計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有關實例,再有梯度、針對性設計例題,強化直觀性教學,引領學生循序漸進、分析討論、歸納總結、提升理論,讓學生理解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涵義,歸納出應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應注意的問題,能運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分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既完成學習任務,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科學思維能力,為以后化學理論學習打下基礎。附頁:1.下表是反應:h2(g)i2(g)2hi(g) 在457.6時,反應體系中各物質(zhì)濃度的有關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求算最右一欄的值:起始時各物質(zhì)的濃度(mol/l)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濃度(mol/l) c2(hi) c(h2)c(i2)h2i2hih2i2hi1.19710-26.94410-35.61710-35.93610-41.27010-248.381.22810-29.96410-33.81410-31.52410-31.68710-248.611.20110-28.40310-34.58010-39.73310-41.48610-249.541.52010-21.69610-31.69610-31.18110-248.481.28710-21.43310-31.43310-31.00010-248.713.77710-24.21310-34.21310-32.93410-248.81【例1】t0c時, n2 (g) + 3 h2 (g) 2nh3 (g) k1 = 1.60 10 -5 1/2n2 (g) + 3/2 h2 (g) nh3 (g) k2 = 3.87 10 -2 k1 k2 , k1 = k22【例2】 2no (g) + o2 (g) 2no2 k1 2no2 (g) n2o4 (g) k2 2no (g) +o2(g) n2o4 (g) k = k1 k2 【鞏固練習1】反應so2(g)+ no2(g) so3(g)+no(g) ,若在一定溫度下,將物質(zhì)的量濃度均為2mol/l的so2(g)和no2(g)注入一密閉容器中,當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測得容器中so2(g)的轉(zhuǎn)化率為60%,試求:在該溫度下。(1)此反應的濃度平衡常數(shù)。(2)若so2(g)的初始濃度增大到3mol/l,則它們的轉(zhuǎn)化率變?yōu)槎嗌伲?答案: (1)k=2.25; (2) 47.7%) 【鞏固練習2】在某溫度下,在一容積不變的容器中,反應2a(g)b(g) 2c(g)達到平衡時,a、b和c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4mol、2mol和4mol,保持溫度和體積不變,對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zhì)的量做如下調(diào)整,試用平衡常數(shù)分析平衡移動的方向: a均減半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減少1mol要點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為定值。設容器體積為v, k(4/v)2(4/v)22/vv/2 aq(2/v)2(2/v)21/vvv/2,qk,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q(8/v)2(8/v)24/vv/4v/2,qk,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q(5/v)2(5/v)23/vv/3v/2,qk,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q(3/v)2(3/v)21/vvv/2,qk,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第三節(jié)化學平衡(第五課時) 等效平衡一、教材分析:化學平衡是歷年來高考的重點和熱點,而化學平衡中的“等效平衡”更是化學平衡中的難點,若能洞悉各類“等效平衡”的有關問題,那么一切有關化學平衡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暗刃胶狻钡膯栴}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和學生還是感到困難重重。如何突破這一難點,讓學生不僅易于掌握,而且能靈活應用,就成為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學生學好勒夏特列原理之后引入等效平衡一方面是加深對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二、教學設計思路:等效平衡”的教學難點:一是“等效平衡”的概念,在相同條件下的同一可逆反應里,建立的兩個或多個化學平衡中,各同種物質(zhì)的含量相同,這些化學平衡均屬等效平衡(包括“等同平衡”)。關鍵是“各同種物質(zhì)的含量相同”;二是“等效平衡”在恒溫恒容條件下的應用;三是在恒溫恒壓條件下的應用;四是在計算中的應用。 為了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設計循序漸進、分散難點的教學過程,將上述難點分散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1先滲透“等效平衡”概念,并舉例讓學生學會判斷哪些屬于等效平衡,哪些不屬于等效平衡。再討論第一類:在恒溫恒容條件下的應用練習鞏固;再討論第二類:在恒溫恒壓條件下的應用練習鞏固;在學生已學會應用極限法和三段計算模式,再討論第三類:“等效平衡”在計算中的應用。 2.探求簡便方法 如果求得簡便易懂的方法,難點不攻自破。我們將三步計算模式(始、變、平)改變?yōu)椤白冃稳健蹦J剑ㄊ?、變、始),用于“等效平衡”的計算非常簡單易學。關鍵是理解其中“平”變?yōu)椤笆肌?,所以“變形三步”中的“始”與“始”是等效關系。三、教案課題第三節(jié) 化學平衡第四課時 等效平衡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等效平衡概念的建立,理解常見的平衡等效類型,掌握分析平衡問題的幾種方法。2、能力目標:通過對等效平衡的概念和類型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歸納規(guī)律和應用規(guī)律的能力。3、情感目標:利用例題練習題的逐層遞進,使學生獲得解決問題后的成就感。重點 等效平衡概念的建立難點 等效平衡概念的建立;有關等效平衡的計算.教學方法探究性、自主學習、討論法、啟發(fā)法儀器、用品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課件、學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什么是平衡狀態(tài)?化學平衡有哪些特征?學生思考、回答:化學平衡:(略)內(nèi)在本質(zhì):v(正)= v(逆) 0外在標志: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以學生學習的化學平衡概念與特征引入正題,啟動思維?!菊故尽浚核伎?、【講解】a、b所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中so2 、o2 、so3的百分含量均相等【展示】:思考2【質(zhì)疑】對比各個平衡體系,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講解】對于一個確定的可逆反應, 化學平衡狀態(tài)只與條件(t、c、p) 有關,而與建立平衡的途徑無關。即在相同的條件下,無論是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或是從正逆反應同時開始;無論是一次投料,還是分次投料,只要經(jīng)極值換算后,起始投料物質(zhì)的濃度對應相等,則平衡時各組分的百分含量對應相等。思考、討論、表達歸納:(1)思考1:i與ii容器中達到平衡時各組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完全對應相等;(2)思考2:i與ii達到平衡時,c(h2)、c(i2)、c(hi)對應相等。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計算、比較、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學會歸納、提升,形成理論?!景鍟恳坏刃胶庥^念1、等效平衡狀態(tài)觀念(1)等效平衡狀態(tài)涵義:(2)判斷“等效平衡”的方法思考、討論、歸納、得出結論:使用極限換算的方法將各體系變換成同一反應物或生成物,觀察有關物質(zhì)的量是否相等或成比例。 形成等效平衡概念,總結規(guī)律?!菊故尽勘砀瘢骸景鍟?、等效平衡的分類 (1)定溫(t)定容(v)條件【講解】分析探究1【板書】 (見板書設計)【展示】例1、例2、練習1【講解】及時點撥、提示:按照計量數(shù)之比換算到某一邊,看是否相等或成比例??赡娣磻罱K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與過程無關?!菊故尽刻骄?、練習2【板書】(見板書設計)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若m+np+q ,若建立等效平衡狀態(tài), 需保證極值換算后的起始投料相同。討論、回答、個別回答若m+n=p+q ,若建立等效平衡狀態(tài),需保證極值換算后,起始投料比例相同。通過學生推導、總結規(guī)律,理解等效平衡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展示】探究3【講解】【板書】(2)定溫(t)定壓(p)條件【板書】 (見板書設計)【展示】例3、練習3【分析】例3【展示】探究4【板書】(見板書設計)思考、分組討論、發(fā)言:若m+np+q ,若建立等效平衡狀態(tài),必須保證極值換算后的起始投料比例相同。若m+np+q ,若建立等效平衡狀態(tài),必須保證極值換算后的起始投料比例相同?!拘〗Y】引導學生完成表格?!菊故尽坷?、練習4、練習5、練習6【分析】觀察、思考、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演繹能力,通過例題分析掌握解題步驟、方法板書設計四、等效平衡1、等效平衡狀態(tài)觀念(1)等效平衡狀態(tài)涵義(2)判斷“等效平衡”的方法使用極限換算的方法將各體系變換成同一反應物或生成物,觀察有關物質(zhì)的量是否相等或成比例。 2、等效平衡的分類 (1)定溫(t)定容(v)條件對于ma(g)+nb(g) pc(g)+qd(g) 若m+np+q ,若建立等效平衡狀態(tài), 需保證極值換算后的起始投料量相同。若m+n=p+q ,若建立等效平衡狀態(tài),需保證極值換算后,起始投料比例相同。(2)定溫(t)定壓(p)條件若m+np+q ,若建立等效平衡狀態(tài),必須保證極值換算后的起始投料比例相同。若m+np+q ,若建立等效平衡狀態(tài),必須保證極值換算后的起始投料比例相同?!咀鳂I(yè)設計】略四、教學反思形成充分調(diào)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教學方式,是新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探究式教學又是以問題為中心的一種教學方式,問題是探究式教學的起點和主線。本節(jié)教學過程中設計循序漸進、分散難點的探究式教學過程,形成等效平衡概念等效平衡分類各類解題方法鞏固練習,分析例題幫助學生探求簡便方法,如運用極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進口酒水銷售代理合同(2篇)
- 南平邵武市立醫(yī)院人員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工程經(jīng)濟考試經(jīng)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廣東珠海華洲街道招聘雇員真題
- 2024年水利水電工程新趨勢試題
- 2025年工程項目管理方法介紹試題及答案
- 市政工程考試復習效率提升方案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關系學考試新趨勢
- 2025項目采購建設合同
- 行政管理經(jīng)濟法同類案例試題及答案
- 中考英語復習閱讀理解-主旨大意題、推理判斷題
- 分離工程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昆明理工大學
- 幼兒園觀察記錄書寫培訓
- 《漢語國際教育概論》超詳細一萬字筆記
- 《南海南部海洋環(huán)流的結構與季節(jié)變化》
-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課件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 武漢版生命生態(tài)安全【武漢版】《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級 第7課《網(wǎng)絡資訊辨真假》課件
- 《電氣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團章
- 2024年下半年貴州省貴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事考試中心招聘4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游戲動漫游戲體驗提升及游戲衍生品開發(fā)策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