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20課《美蘇冷戰(zhàn)》課件 華東師大版.ppt_第1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20課《美蘇冷戰(zhàn)》課件 華東師大版.ppt_第2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20課《美蘇冷戰(zhàn)》課件 華東師大版.ppt_第3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20課《美蘇冷戰(zhàn)》課件 華東師大版.ppt_第4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20課《美蘇冷戰(zhàn)》課件 華東師大版.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0課美蘇冷戰(zhàn) 一 冷戰(zhàn)的含義 二 冷戰(zhàn)政策出臺的原因 三 冷戰(zhàn)政策開始的標志 1947年3月 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國推行冷戰(zhàn)政策的開始 了解其內容和實質 四 冷戰(zhàn)的全面展開 兩大陣營對峙 經濟 軍事領域 五 冷戰(zhàn)的激化 柏林危機和古巴導彈危機 六 冷戰(zhàn)的發(fā)展 七 冷戰(zhàn)的結束 標志 東歐巨變和蘇聯解體 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為 以 遏制 共產主義 冷戰(zhàn)就是不用槍炮的戰(zhàn)爭 1 美國大發(fā)戰(zhàn)爭財 二戰(zhàn)后 政治 經濟 軍事實力大增 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盟主 2 美國妄圖憑借強大的實力稱霸世界 最根本的原因 目的 3 但是美國的稱霸野心遭到了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遏制 強大的蘇聯成了美國實現野心的障礙 4 二戰(zhàn)剛剛結束 人們對戰(zhàn)爭深惡痛絕 和平成為時代的潮流 美國不敢貿易發(fā)動戰(zhàn)爭 杜魯門 1 內容 p114頁 2 實質 杜魯門主義就是美國為獨霸世界 以冷戰(zhàn)手段 遏制 蘇聯的全球擴張主義 它的出臺標志著美國推行冷戰(zhàn)政策的開始 冷戰(zhàn)的全面展開 兩大陣營對峙 經濟 政治領域 1 經濟領域 2 軍事領域 兩大軍事集團形成 1 美國 馬歇爾計劃 目的 為穩(wěn)定和復興歐洲 為什么 歐洲是美國全球擴張戰(zhàn)略的重點 2 蘇聯 情報局 和 經互會 形成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抗衡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 1 美國為首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北約 1949年8月成立12國 2 蘇聯為首 華沙條約組織 華約 1955年5月成立東歐8國 1 柏林危機 兩次 1 第一次 1948年6月爆發(fā) 結果 德國分裂 2 第二次 1958年11月爆發(fā) 歷時三年 結果 柏林墻 出現 成為美蘇冷戰(zhàn)加劇的標志物 2 古巴導彈危機 1962年 赫魯曉夫和肯尼迪 六 冷戰(zhàn)的發(fā)展 1 緩和 70年代 力量接近 核均勢 2 緊張 80年代 里根 星球大戰(zhàn)計劃 3 再緩和 80年代中期 戈爾巴喬夫上臺 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1955年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建立 東部 蘇聯占領區(qū)西南部 美國占領區(qū)西北部 法國占領區(qū)西部 英國占領區(qū) 1949年 1961年8月12日大約有269萬東德人通過東 西柏林的81個通道紛紛逃向西部 占當時東德人口的1 6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國決定封鎖西柏林四周的邊界 隨后關閉勃蘭登堡門 在分界線上建筑了隔離設施 總長達154公里 通稱 柏林墻 它的外圍是一道3 5米高的通電鐵絲網 鐵絲網與柏林墻之間有50米寬的空地 在這長160多公里 寬50米的無人地帶設有300個觀察炮樓 22個暗堡 數千個電子眼和250只警犬 柏林墻高4米 寬50公分 墻的上端還焊接著光滑的圓形鐵筒 使人無法攀登 1961年8月22日 民主德國政治局做出決定 邊防兵對越墻逃跑者可以強行禁止 包括開槍 兩天后第一個越墻者被打死 1961年10月27日美蘇兩方十幾輛坦克在柏林墻兩側相隔100米對峙十幾個小時 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美國及其西方的盟國此時并不想同蘇聯發(fā)生軍事沖突 就接受了 柏林墻 這一既成事實 柏林墻大事記 推倒柏林墻 兩德合并后進入聯邦德國的大批市民 一對被柏林墻隔絕三十年的孿生兄弟終于見面 哥哥彼得回憶見面時的激動的心情 我心中大叫 朝我走來的那個男人不就是我天天在鏡子里看到的人嗎 古巴導彈危機 美國由于鼓勵對古巴入侵遭到失敗 豬灣入侵事件 而陷入為難狀態(tài)之后 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尼 謝 赫魯曉夫自以為美國不會阻止在古巴部署蘇聯的中近程和中遠程彈道導彈 并允諾以蘇聯武器保護古巴 年 月 美國得悉蘇聯開始用船將導彈運往古巴 月 日 美國在古巴島上空飛行的 型間諜飛機報告說 在古巴發(fā)現有新的軍事設施和蘇聯技術人員 月 日又報告說 有一枚彈道導彈出現在發(fā)射場上 扳手腕反映美蘇什么態(tài)勢 優(yōu)勢在哪一方 小結 美蘇爭霸給美蘇兩國經濟及世界局勢帶來怎樣的影響 從美蘇爭霸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影響 對美 長期推行霸權主義政策造成軍費開支過大 財政困難 是美國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動搖的原因之一 對蘇 國民經濟軍事化程度過大 造成農輕重比例嚴重失調 加劇經濟困難 激化社會矛盾 為蘇聯解體埋下禍根 對世界局勢 引發(fā)一系列地區(qū)沖突 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和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