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英語專業(yè)開題報告——淺談英語常用修辭格的翻譯.doc_第1頁
畢業(yè)英語專業(yè)開題報告——淺談英語常用修辭格的翻譯.doc_第2頁
畢業(yè)英語專業(yè)開題報告——淺談英語常用修辭格的翻譯.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檔系作者精心整理編輯,實用價值高。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學生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題 目:淺談英語常用修辭格的翻譯Title: A Brief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only Used English Figures of Speech into Chinese 學 生 姓 名: 林雪 學號: 070610021102學 部 (系): 外語學部英語系 專 業(yè) 年 級: 07級英語本科 指 導 教 師: 蔡定中 職稱或學位: 副教授 2010年12月26 日(以下表格中,英語為小四號Times New Roman;漢語為小四號宋體。行距為固定值22磅。)學 生 姓 名林雪學 號070610021102學 部 (系)外語學部英語系專業(yè)年級07級英語本科設計(論文)題目A Brief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Commonly Used Figures of Speech into Chinese 指導教師姓名蔡定中職稱或學位副教授指導教師研究方向翻譯方向一、設計(論文)選題的依據(jù)(選題的目的和意義、該選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主要參考文獻綜述等)1、目的及意義: 修辭格(figure of speech)是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語言藝術。它能使語言生動形象、具體活潑,給人以美的享受。修辭是一種語言藝術,而修辭格是修辭中的語言精粹,歷來是翻譯中的難點。修辭格孕育著許多文化內涵,因此也屬于文化翻譯的一個部分。修辭格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比如,新聞報刊,政治,廣告,尤其是文學寫作。甚至對于文學作品來說,修辭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都知道要翻譯好英語修辭格,首先要弄清其特點、弄清英漢兩種語言在這方面的異同以及造成這種異同的原因,然后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恰當?shù)募记蛇M行翻譯。本文以英語中常用的修辭格為對象試圖進行簡單的分析,并就英語修辭格翻譯的難點一一列出,最后提出關于修辭格翻譯的幾點方法。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英語修辭格分為擬聲修辭格,詞義修辭格以及句法修辭格。英漢中擬聲修辭格基本相同。英語某些詞義修辭格在漢語修辭格中可以找到對應,例如,英語中的明喻就是漢語中的比如英語軛式修辭相當于漢語的粘連。西方的修辭學是由亞里士多德發(fā)展起來的 ,他之后的修辭學家?guī)缀醵际窃谒睦碚撋线M行加工提煉國內學者們在修辭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比如周振甫的中國修辭學史、宗廷虎的中國現(xiàn)代修辭學史等 ,特別是復旦語言研究所眾多頂尖學者編著的中國修辭學通史(五卷本)的出版,更是我國修辭研究上的一項重大成就。從1985年以來,國內已經出版了余立三、胡曙中、李定坤、高辛勇、劉英凱、李國南等人的切入點各異的修辭研究專著多部。 再如,還有不少已經出版的專著都是局限于修辭格的實際應用這一方面,比如修辭與詞匯、修辭與寫作、修辭與文學閱讀、中外修辭對比、實用英語修辭等等。關于英漢修辭格的對比與翻譯之類的文獻多如牛毛。比如陳安定的英漢修辭與翻譯,胡曙中的現(xiàn)代英語修辭學,而關于某一種修辭格的英漢比較與翻譯的文章也有很多。 3、主要參考文獻綜述:張秀國在英語修辭學第三部分重點討論英語修辭的精華部分修辭格,第六章討論修辭格的定義及其由來,種類劃分,修辭格的功能及其使用原則。第七章討論7種音形類修辭格,8,9章討論句法結構類修辭格。第十章討論語義類修辭格。劉宓慶的翻譯基礎中就隱喻的轉換策略和方法提出了基于對策論的前提性原則,從而得出對隱喻翻譯的五個基本翻譯表現(xiàn)形式。呂煦在實用英語修辭中在內容上貫之以修辭的實踐性,并對英漢修辭之間的異同進行一番闡釋,利用英漢對比進一步掌握英語修辭的特點。2、 設計(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及預期目標 本文以英語中常用修辭格為研究對象,首先英語中常用的幾個修辭格一一介紹并與漢語修辭格做比較,然后在正文第二部分對影響英語修辭格翻譯的一大因素文化差異進行四個小的劃分,包括傳統(tǒng)習俗,宗教影響,價值取向以及思維方式,并且舉例說明。最后根據(jù)以上研究總結出大致四種方法:直譯,意譯,直譯加注,套譯。Outline:IntroductionI Introduction on Commonly Used English Figures of Speech 1. Euphemism2. Simile, Metaphor and Personification3. Metonymy and Synecdoche4. Transferred epithetII The Obstacles to Translation 2.1 Religion2.2 Value Orientation2.3 Ways of Thinking III Translational Strategies 3.1 Literal Translation 3.2 Free Translation3.2 Equivalent TranslationConclusion三、設計(論文)的主要研究方案(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準備工作情況及主要措施)1相關書目2上網查資料3總結分析材料四、設計(論文)研究工作進展安排1) 2011年12月5日至12月10日:搜集論文資料,完成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2) 2011年1月5、6日:開題;3) 2011年3月7日至4月20日:正式撰寫畢業(yè)設計(論文)并完成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