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中文版.doc_第1頁
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中文版.doc_第2頁
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中文版.doc_第3頁
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中文版.doc_第4頁
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中文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中文版心理2006,38(3):399406ActaPsychologicaSinica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中文版木李同歸加藤和生2(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北京100871)(九州大學人間環(huán)境學府,福罔8130016,日本)摘要為了促進在中國開展有關成人依戀的研究,對目前國外該領域中廣泛采用的標準成人依戀量表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一進行了中文版修訂.371名中國大學生接受了測試,并用自尊量表,他人觀量表等作為檢驗效度的依據(jù).其中59人在四周后進行了重測.對其中的231名正處于戀愛中的被試的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包括采用項目反應理論進行項目分析,信效度檢驗.結果表明,該量表的中文版具有較好的信度(內(nèi)部一致性,和重測信度)以及效度(構想效度和效標效度).關鍵詞成人依戀,親密關系量表(ECR),中文版,信度,效度.分類號B8481導言過去近2O年中有關成人依戀的研究在國外取得了迅猛的發(fā)展.然而,就我們所知,國內(nèi)有關這個領域的研究還是處在萌芽狀態(tài),而進行這方面研究的重要一步是需要有成熟的測量成人依戀的工具.為此,我們試圖將目前在國外該領域中廣泛采用的一種自我報告的成人依戀量表,即由Brennan,Clark和Shaver】編制的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xperiencesinCloseRelationshipsInventory,ECR),進行了中文版的修訂,以期能夠推動該研究領域在國內(nèi)的發(fā)展.1.1依戀理論和研究Bowlbyl2和Ainsworth等人l3的依戀理論認為:人類為了在一個進化的適應性環(huán)境中求得生存,生來就具有一種向最初的照顧者尋求和保持親近的傾向,嬰兒擁有一種能夠促進與照顧者保持親密的行為系統(tǒng).隨著認知功能的發(fā)展,嬰兒的這種與照顧者的重復交往經(jīng)歷會內(nèi)化成一些活動模型,這些活動模型可以為嬰兒提供一個框架:(1)對照顧者的情感效用性(availability)和反應性(responsive一ness)作出期待;(2)能夠調(diào)節(jié)嬰兒的行為,以便誘發(fā)出照顧者對似她的照顧行為.這些內(nèi)部活動模型逐漸被整合到人格結構中去,并影響兒童的行為.有關依戀對象是具有情感效用性和反應性的知收稿日期:20031027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0572007).通訊作者:李同歸E-mail:ligpkuedu_c;電話:OlU-62751830399識叉可以給嬰兒一種強烈的安全感,因此,嬰兒可以把依戀對象作為一個進行探索活動的安全基地.盡管Bowlby的理論主要是強調(diào)依戀發(fā)展的共同特點,隨后的研究更多的是關注依戀的個體差異.例如,Ainsworth等人通過一個結構化的實驗室觀察程序陌生情景法對嬰兒在與依戀對象的分離與重聚的一些場景中的行為進行觀察和編碼,劃分出了三種嬰兒依戀行為的模式:安全型,回避型,和焦慮型.1.2成人依戀到2O世紀8O年代中后期為止,依戀理論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兒童研究領域,直到1987年,人格和社會心理學家們的加入,才使得依戀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階段,典型的標志是Hazan和Shaver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浪漫的愛可以看成是依戀過程的論文J.他們認為Ainsworth等人提出的三種依戀類型同樣也能應用到成人的戀愛過程中.因此,他們在Ainsworth等人對嬰兒依戀模式描述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簡單的自我報告量表.在這個測量中,受測者要求從三個有關依戀類型的描述中挑選一個最能夠反映他們在戀愛中經(jīng)常有的感覺和想法.如安全型的描述以信任對方,喜歡保持親近為特征,而回避型的描述是缺乏信任,喜歡跟對方保持情感上的距離,焦慮型的依戀類型的典型特征是對心理38卷戀人的情感效用性缺乏信息,有一種強烈的,而又不太滿意的與對方親近愿望.此后,有關成人依戀的量表不斷涌現(xiàn),并極大地推動了這個領域的研究進展7,8.Bartholomew和她的同事們提出,根據(jù)Bowlby的理論,依戀的活動模型可能是不同的,依賴于自身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因此,完全可以將這兩種模型進行整合,這樣從理論上能夠產(chǎn)生四種成人依戀的原型(Prototype).具體而言,自我模型可以有積極的(我自己是值得愛的)和消極的(我自己是不值得愛的),他人模型也有積極的(他人是值得信賴的)和消極的(他人是不可靠的).兩類自我模型和兩類他人模型可以組合起來,構成了四個成人依戀的類型:安全型,傾注型,輕視型,害怕型.安全型依戀的人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并且期望他人是有情感效用性和反應性的;傾注型依戀覺得自己是沒有多大價值的,但對他人有積極的評價;輕視型依戀的人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而他人是不值得信賴的;害怕型依戀的人則覺得自己是無價值的,而且他人也不值得信賴.正是建立在這種理論分析上,Bartholomew和Horowitz編制了另外一個自我報告的成人依戀量表,即關系問卷(RelationshipQuestionnaire,RQ)J.該量表包括四段對成人依戀原型的描述,要求受測者在7點量表上,判斷每段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親密人際關系,?最后從四種類型中挑選出最適合的一種作為自己的依戀類型.盡管Hazan和Shaver_6以及Bartholomew和Horowitz都認為成人依戀可以分為幾個離散的類別,導致大量的研究都采用這種依戀測量的范疇觀.近期的研究則表明,對成人依戀的測量可以更好地用測量維度加以解釋,出現(xiàn)了依戀測量的維度觀,這種觀點通?;谝恍┌鄠€題目的測量,而不是迫選法,從而使得測量的結果能夠提供更多的信息,并且在統(tǒng)計學指標上更加穩(wěn)定l】.這兩種觀點都各自引發(fā)了大量對成人依戀類型的測量.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對剛進入該領域的研究者而言,哪種量表可以被用作標準的成人依戀測量工具?Brennan等人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并嘗試編制了一個標準的成人依戀量表,命名為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他們收集了14個已有的成人依戀的量表,包括60個子量表,將所有的題目精簡為323題,然后在1086名大學生中進行了施測,對數(shù)據(jù)進行因素分析后,抽取出了兩個因子,共36道題,根據(jù)題目的內(nèi)容,把這兩個因子命名為依戀焦慮和依戀回避,每個因子由18道題構成.這個量表被證明具有較好的信度(不論是內(nèi)部一致性,還是重測信度),以及良好的效度(構想效度和區(qū)分效度),并被廣泛使用,成為測量成人依戀的標準量表,以至于從那以后再沒有新的成人依戀量表出現(xiàn).1.3目前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考察ECR量表的中文版的適用性,并檢驗其心理測量學的特征.我們在大學生中進行ECR的測試,檢驗該量表中的兩個維度(即依戀回避和依戀焦慮)中每一個項目是否有較好的區(qū)分度和鑒別力,主要是在項目反應理論的基礎上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并對其信度(如重測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此外,與Brennan等人不同的是,我們還采用了兩個量表分別測量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一個是Rosenberg的自尊量表J,一個是加藤的他人觀量表.2方法2.1被試總共有371名大學生自愿參加了測試,只對其中那些曾經(jīng)或者正在經(jīng)歷戀愛關系的被試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因此,最后的樣本只有231名被試.這主要是因為Brennan等人最初的量表是用來測量戀愛關系中的成人依戀的.這些被試的戀愛關系持續(xù)時間的中位數(shù)是13個月.年齡范圍從18歲到25歲,平均年齡是20.3歲(標準差為1.02歲),中位數(shù)為20歲.其中,97名男性,130名女性,4名未報告性別.在這個樣本中,有59人在四周后進行了重測.2.2材料所使用的問卷包括一些個人信息(如年齡,性別,專業(yè),戀愛經(jīng)歷,戀愛關系持續(xù)時間),以及j類量表:(1)兩個成人依戀量表: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和關系量表(RQ);(2)Rosenberg自尊量表;(3)他人觀昔表】.所有項目均要求被試在7點量表上進行自我判斷.2.2.1成人依戀量表(1)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包括36道題.在取得量表英文版作者的同意后,先由第一作者翻譯成中文,然后由兩名精通英語的專家(一名是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博士,一名是華中師范大學英語系副教授)獨立回譯成英文.3期李同歸等: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jīng)量表(ECR)中文版401兩位作者共同仔細比較原文和兩份回譯成英文的版本,發(fā)現(xiàn)與原文的一些細小的偏差后,第一作者再對中文版進行修改,并重新進行回譯,這樣的程序總共進行了三遍后,兩位作者最終確認回譯版已經(jīng)最接近原文版本,并以此為標準確定了最終的中文版量表.最后,對5名中國學生施測該量表,根據(jù)他們的反饋,對量表的一些細小的表述進行了完善.該量表的指導語和全部題目見表1和表2.(2)關系問卷(RQ):采用RQ有兩個目的:一是檢驗ECR中文版的構想效度,二是探討在多項目量表(ECR)和迫選法量表(RQ)之間的一致性.如前所述,RQ是Bartholomew和Horowitz用來測量親密關系中的四種成人依戀的類型的.因為我們重點關注的是戀愛關系,我們把該原始量表中的親密關系換成了戀人.包括4段短文,分別描述依戀過程中的4種依戀類型的原型,要求被試對每個短文在7點量表上進行評價,并在最后,要求在4種依戀類型中,確定哪一種最符合自己的依戀情況.被試最終選擇的這個最符合的類型就作為用RQ測得的依戀類型.2.2.2與自我模型有關的量表我們采用了兩種與自我模型相關的量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的中文版,和RQ中的自我模型分量表.(1)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包含l0道題,測量總體自我價值觀.高分表示有較高的自尊.Baholomew&Horowitz曾使用該量表,作為自我模型的一個指標.在本研究中,因素分析抽取出一個因子(包含9個項目,見文獻19),可解釋39.20%的總方差,并有良好的信度(0【=0.87;重測信度0.80).,(2)RQ的自我模型分量表:根據(jù)Griffin和Bar-tholomew.的分析,根據(jù)RQ的結果可以算出自我模型的得分,計算方法是用兩個正性自我模型的依戀類型(安全型和輕視型)的得分減去兩個負性自我模型的依戀類型(傾注型和害怕型)的得分,即:自我模型=(安全型+輕視型)一(傾注型+害怕型).2.2.3與他人模型有關的測量我們采用了兩種與他人模型相關的量表:他人觀量表J,和RQ中的他人模型分量表.(1)他人觀量表:該量表是由加藤編制的日文量表,包括l9道題.由第一作者翻譯成中文,并與兩位精通日語的中國留學生進行討論后,確定最后的中文版.該量表有兩個因子:他人是支持性的/好的和他人是不值得信賴的/壞的.在本研究中,因子分析表明確實能夠抽取出兩個因子,共解釋45.2l%的方差,也表現(xiàn)出合理的信度(0【分別為0.89和0.70,重測信度分別為0.71和0.70).但在下面的分析中,我們僅僅只使用他人是支持性的/好的分量表,因為根據(jù)Bowlby_l的依戀理論,他人模型是指在人們轉向依戀對象尋求支持的時候,依戀對象是如何可以利用的,以及是如何反應的(236頁).(2)RQ的他人模型分量表:根據(jù)Griffin和Bartholomew的分析,根據(jù)RQ的結果也可以算出他人模型的得分,計算方法是用兩個正性他人模型的依戀類型(安全型和傾注型)的得分減去兩個負性他人模型的依戀類型(輕視型和害怕型)的得分,即:他人模型=(安全型+傾注型)一(輕視型+害怕型).2.3實施程序所有的問卷都是在課堂上進行.其中,59名被試在4周后用同樣的問卷重新進行施測.他們被告知要進行一個有關大學生人際關系方面的研究,然后,發(fā)給問卷,當場作答,并當場收回.被試大約需要20分鐘做完所有的問卷.3結果在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的時候,我們首先根據(jù)被試在RQ的量表中選擇的最適合自己的類型來劃分被試的依戀類型.然后,根據(jù)項目反應理論,對ECR中文版的36道題逐一進行項目分析,以便判斷項目是否有較好的鑒別度和難度13,14.這些分析是通過MULTILOG軟件.來進行的.接著對所有量表計算其重測信度,并采用兩種統(tǒng)計方法,ANOVA和相關分析,檢驗ECR中文版的構想效度,最后,我們通過與一些人格相關的量表進行比較來分析ECR中文版的效標效度.3.1項目分析和信度檢驗為了檢驗ECR中文版的每道題目的特征,我們通過MULTILOG軟件計算ff每道題的指標:鑒別力參數(shù)()和難度參數(shù).根據(jù)項目反應理論J,項目的鑒別力參數(shù)()表示該項目能夠區(qū)分出鄰近特質水平的個體之間差異的能力.理論上講,這個參數(shù)可以從0到正無窮大,但在具體的運用中,這個范圍要小得多.當一個潛在的特質分布呈正態(tài)的時候,該項目的鑒別力參數(shù)與項目的因子載荷相關,與傳統(tǒng)的心理測驗心理38卷理論中的題總相關也有密切的聯(lián)系.項目的難度參數(shù)(p)表示個體有0.50的幾率按照給定的方向(如與特質一致的選擇)挑選某個選項時的潛在特質的水平.在我們采用的7點量表中,有一個鑒別力參數(shù)()和6個難度參數(shù)(B.,p:,p,p,p,p),有關這些參數(shù)的解釋和計算,請參見Fraley等人的論述_l.因此,我們對ECR中文版中的兩個分量表(依戀焦慮和依戀回避)的每道題都計算這些參數(shù),結果分別見表1和表2.如前所述,從理論上講,項目的區(qū)分度參數(shù)可以從0到正無窮,但在一些人格,態(tài)度和人際行為的測量中,項目的區(qū)分度通常要求大于0+50_lH.根據(jù)這一標準,除了回避分量表的四道題目(即第l5,31,35,19題)和焦慮分量表的兩道題(即第32,18題)的區(qū)分度略低于0.5之外,ECR中文版的大多數(shù)項目都有較好的區(qū)分度.此外,那些B.較低的項目通常也會表現(xiàn)出較低的區(qū)分度,表現(xiàn)在值和p,之間存在正相關.在本研究中,依戀回避分量表中,值和B.的相關為0.59,依戀焦慮分量表中,值和Bl的相關為0.61.表1ECR中文版回避分量表的項目分析(=231)注:(1)表中題號與Brennan等人的原量表中的題號相一致.(2)項目是根據(jù)它們的區(qū)分度指標(n)進行排序得.(3)(R)表示該題應該進行反向記分.(4)ECR中文版的指導語如下:下面給出了許多句子,都是描述戀愛關系中的每個人可能會有的感覺.在你的戀愛關系中,你自己的=照佳墅,與每個甸子描述的情況有多大相似的地方?請在下面的每個句子右邊的評價值一欄中,在最適合的數(shù)值上劃0,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記住,這里并不僅僅是現(xiàn)在的戀愛經(jīng)歷,而是指在你所有的戀愛經(jīng)歷中常常體驗到的感覺.對ECR中文版的信度進行分析表明,它有較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依戀回避分量表和依戀焦慮分量表的Cronbachs系數(shù)分別為0.82和0.77),重測信度也在可接受范圍之內(nèi)(依戀回避分量表和依戀焦慮分量表的重測信度分別為0.7l和0.72).3.2構想效度為了檢驗ECR中文版的構想效度,根據(jù)Bar.tholomew&Horowitz的兩個維度劃分為四個依戀類型的理論框架,我們進行了兩個不同的分析:一是通過方差分析,比較用RQ測得的4種依戀類型的個體在ECR的兩個維度上的差異,二是通過相關分析,計算ECR的兩個維度和RQ測得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之間的相關.3.2.1構想效度:組間比較的證據(jù)根據(jù)Bartholo.mew等人的分析,我們可以作出兩個預期結果:(1)因為安全型和輕視型的個體有正性的自我模型,因此,通過RQ測量得到的這兩組被試將在依戀焦慮上得分較低,而傾注型和害怕型在依戀焦慮上得分3期李同歸等: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中文版較高;(2)因為安全型和傾注型的被試有正性的他視型和害怕型的被試回避分數(shù)會較高.人模型,這兩組被試將在依戀回避上得分較低,而輕表2ECR中文版焦慮分量表的項目分析(n=231)注:(1)表中題號與Brennan等人的原量表中的題號相一致.(2)項目是根據(jù)它們的區(qū)分度指標(a)進行排序得.(3)(R)表示該題應該進行反向記分.表3ECR中文版的兩個維度的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以及與RQ測得的四種成人依戀類型的方差分析注:(1)在此分析中,l2被試因有缺失數(shù)據(jù)被刪除.(2)表中平均數(shù)下標的字母不同,表示在0,05水平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為了檢驗這些假設,我們分別以ECR中文版的兩個維度的得分作為因變量,以RQ測得的四種依戀類型作為自變量進行了方差分析.結果證實了上述假設(見表3):在依戀焦慮得分上,依戀類型的主效應顯著,F(3,215)=10.39,P<0.01.更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傾注型的被試的焦慮得分顯著高于安全型(P=0.000)和輕視型(P=0.000),害怕型的被試的得分也顯著高于安全型(P=0.008)和輕視型(P=0.026).在依戀回避得分上,依戀類型的主效應也達到顯著性水平,(3,215)=l8.62,P<0.0l.更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害怕型的被試的焦慮得分顯著高于安全型(P=0.000)和傾注型(P=0.001),輕視型的被試的得分也顯著高于安全型(P=0.000)和傾注型(P=0.016).3.2.2構想效度:相關分析的證據(jù)同樣地,根據(jù)理38卷Bartholomew等人的理論,依戀焦慮和依戀回避與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會有負相關.因此,可以預期,ECR中文版的兩個分量表將與RQ計算出來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有著較強的負相關.這些假設也得到了證實,表4是ECR中文版的兩個維度得分與其他量表之間的相關,從中可以看出,ECR的焦慮分量表與RQ的自我模型分量表(r=一0.44,P<O.01),以及Rosenberg的自尊量表(r=一0.22,P<0.05)均有較強的負相關.而且,ECR的回避分量表和RQ的他人模型分量表(r=一0.58,P<0.01),以及他人觀量表中的他人是支持性的分量表(r=一0.14,P<0.05)之間也有著顯著性的負相關.表4ECR量表與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量表的相關3.3效標效度盡管上述分析能夠提供一些有關ECR中文版的構想效度的證據(jù),但RQ和ECR之間本身就有其內(nèi)在的相關性,上述的證據(jù)還不足以說明ECR的兩個維度與我們平常所說的社會焦慮和社會回避有較強的相關.因此,必須采用其他一些測量去證實ECR量表的效度.為了證實其效標效度,我們選取了22對正在戀愛中的大學生進行了另一個測試.要求每對戀人一起來到實驗室,然后將兩人分到不同的小房間里,獨立填寫一些問卷,包括ECR中文版,狀態(tài)與特質焦慮問卷_2(STAI),社交回避與苦惱問卷(SAD),在問卷的最后,要求每人在兩個問題上對自己的戀人的行為在7點量表上做出評價:(1)總的來說,你覺得在與戀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她在多大程度上表現(xiàn)出回避?(2)總的來說,你覺得在與戀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她在多大程度上表現(xiàn)出焦慮?.所有的問卷均采用7點量表作答,STAI量表中2O道題測試狀態(tài)焦慮(SAI),2O道題測試特質焦慮(TAI),而SAD中有l(wèi)4道題測試社會回避,14道題測試社會焦慮.分別計算這些指標與ECR的兩個維度的相關系數(shù),結果見表5.從表5中可知,ECR中文版具有良好的效標效度:其依戀焦慮維度的得分與STAI的兩個焦慮指標之間都有顯著性的正相關(SAI:r=0.46,P<0.01;TAI:r=0.37,P<0.05),與SAD量表中的社會焦慮也呈正相關(r;0.35,P<0.05),同時與戀人評定的焦慮得分也有顯著的正相關(r=0.34,P<0.05);相應地,ECR的依戀回避維度與SAD的社會回避得分(r=0.28,P<0.05),以及戀人評定的回避得分(r=0.50,P<0.01)也有顯著的正相關.表5ECR的兩個維度與各效標得分之間的相關【=44)注:SAI指狀態(tài)焦慮得分.TA指特噯焦慮得分4討論作為成人依戀研究領域中最常使用的測量工具,ECR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從我們的結果來看,ECR中文版也具有較好的心理測量學指標.無論是對每道題進行項目分析的結果,還是信度和效度都達到了可用的標準.運用項目反應理論的一個最大的優(yōu)勢是,可以明確區(qū)分存不同的潛在因子的水平下個體判斷的標3期李同歸等: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jīng)歷量表(ECR)中文版405準.根據(jù)ECR原量表所得到的兩個因子依戀回避和依戀焦慮也在ECR中文版中得到了證實;而且項目的參數(shù)特征也比較符合項目反應理論所規(guī)定的標準.此外,Cronbachs系數(shù)和重測信度的數(shù)據(jù)也表明ECR中文版也具有較好的信度指標.對構想效度的驗證,采用的是與依戀有關的相應量表作為參照進行對比的.在相關分析和組問比較分析中,依戀焦慮和RQ中的自我模型有較強的負相關,而依戀回避則與RQ中的他人模型有較強的負相關,這與依戀理論的預期是一致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依戀焦慮與自尊量表,依戀回避與他人觀量表盡管也存在顯著相關,這些相關系數(shù)都不很高(一0.14和一0.22),能夠達到顯著水平,可能是由于大樣本引起的.另外一種可能是,在我們的研究中ECR和RQ均測量大學生在戀愛關系中的感覺,而自尊量表和他人觀量表則測量的是一般意義上的自我和他人.換言之,這可能意味著個體對戀人的依戀可能并不完全等同于對一般他人的依戀.兇為,在成人依戀中,依戀的對象可能不僅僅只局限于戀人,還有一些其他的親密關系,如對最好的朋友和對家庭成員也會形成依戀.這給我們一種啟示,對戀人依戀的測量和對其他依戀對象的測量可能需要不同的版本.我們也正在嘗試修訂對一般他人的依戀類型的測量問卷.另外一個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是,根據(jù)RQ測量中的自我報告,本樣本中109人(49.8%)為安全型,36人(16.4%)為輕視型,5O人(22.8%)為傾注型,24人(11%)為害怕型,這個結果和國外的成人依戀測量的比例相當接近,如在美國的大學生中安全型占46%,輕視型占15%,傾注型占16%,害怕型占23%.這表明在親密關系中,中國大學生的依戀類型與西方國家類似.分別用狀態(tài)一特質焦慮量表和社交苦惱量表的得分作為效標,進行效度檢驗的結果,也表明ECR中文版的兩個維度與人格特質中的相應的焦慮和回避成分有較強的聯(lián)系.依戀焦慮與狀態(tài)焦慮和特質焦慮相聯(lián)系,而且與社交焦慮也存在較強的正相關;而依戀回避則與所有的焦慮測量沒有相關,與社交回避則存在較強相關,這些證據(jù)表明依戀的兩個維度可能與人格特質中的不同部分相聯(lián)系.當然,最直接的證據(jù)來自于把戀人們互相評價結果作為效標,分別對ECR中文版的兩個分量表進行相關分析,表明自我報告的依戀回避與戀人評價的在戀愛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回避行為有著較強的正相關,相應地,自我報告的依戀焦慮與戀人評價的結果也非常一致.這些結果表明該量表具有較好的效標效度.總的來說,這些指標都表明ECR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相信該量表的使用也會促進我國在成人依戀領域方面的研究.盡管如此,對于該量表,仍然需要通過其他一些人格量表,或者其他一些方法,如觀察法,基于專家評定的原型匹配法等,進行進一步驗證,以便證實該量表的實用性和其他效度指標.致謝:作者感謝丁錦紅博士,侯玉波博士,吳志明博士在數(shù)據(jù)采集方面的大力協(xié)助,以及密西根大學心理系黃偉博士,華中師范大學英語系李偉萍教授進行的量表回譯工作.感謝日泰九州大學人間環(huán)境學府丸野俊一教授,中尾達馬博士和富田英司博士對本文英文版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英文版可以與第一作者聯(lián)系.參考文獻1BronnanKA,ClarkCL,ShaverPR.Self-reportmeasurementofadultattachment:Anintegrativeoverview.In:SimpsonJA,RholesWSeds.Attachmenttheoryandcloserelationships.NewYork:TheGuilfordPress.1998.46762BowlbyJ.AttachmentandlOBS.Vo1.1.Attachment.Pimlico,l969/19973AinsworthMDS.Attachmentsbeyondinfancy.AmericanPsychologist,1989.44:7097164WatersE.CummingsEM.Asecurebasefromwhichtoexplorecloserelationships.ChildDevelopment,2000.71:1641725AinsworthMDS,BleharMC,WatersE,WallS.Patternsofattachmeut:Apsychologicalstudyofstrangesituation.Hillsdale,NJ:Erlbaum,19786HazanC,ShaverP.Conceptualizingromanticloveasanattachmentproces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7,52(3):5115247SteinH,JacobsNJ.FergusonKS,AllenJG.,FonagyP.Whatdoadultattachmentscalesmeasure.9BulletinoftheMenningerClinic.1998.62:338O8CrowellJA,FraleyRC.ShaverPR.MeasurementofIndividualDifferencesinAdolescentandAdultAttachment.In:CassidyJ,ShaverPReds.Handbookofattachment:Theory,research,andclinicalapplications.NewYork:Guilford,1999.4344659BartholomewK.HorowitzLM.Attachmentstylesamongyounga-dults:Atestofafour-categorymode1.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1,61:22624410GriffinD,BartholomewK.Modelsofselfandother:Fundamentaldimensionsunderlyingmeasuresofadultattachment.JournalofPer-心理38卷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4,67:43044511GriffinD,BartholomewK.Themetaphysicsofmeasurement:Theeaseofadultattachment.In:BartholomewK,ParlmanDeds.Advanceinpersonalrelationship,5,Attachmentprocessinadulthood.London:JessicaKingsleyPublishersLtd,1994.175212BowlbyJ.Attachmentandloss.Vo1.2.Separation.Pimlico.1973/199713FraleyRC,WallerNG,BrennanKA.Anitemresponsetheoryanalysisofself-reportmeasureofadultattachmen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0,78(2):35036514EmbretsonSE,ReiseSP.Itemresponsetheoryforpsychologists.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200015RosenbergM.Societyandtheadolescentself-lmage.PrincetonUni-vemityPress,196516CozzarelliC,SumerN,MajorB.Mentalmodelsofattachmentandcopingwithabort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8,74(2):45346717NakacT,KatoK.Examiningreliabilitiesandvaliditiesofadultattaehmentscalesforthegeneralizedother.KyushuUniversityPsychologicalResearch,2004,5:l927(中尾連屬,加藤和生.一般他者電想定L把委著天少,L,尺度信賴性E妥當性梭射.九州大學心理學研究,2004,5:l927)18YangZF.MeasurementforpersonMityandsocialpsychology.Yuanliuchubangongsi,199719ManKO,HaroldPN.Therelationshipbetweenattachmentpreto-types,self-esteem,lonelinessandcausalattributionsinChinesetraineeteachers.Personality&IndividualDifferences,199824(3):35737120ThissenD.MULTILOGusersguide:Multiple,categoricalitemandtestscoringusingitemresponsetheory(version7.05)Computersoftware.Chicago:ScientificSoftware,200321NakaoT.KatoK.ConstructingtheJapaneseversionoftheadultattachmentstylescale,TheJapaneseJournalofPsychology,2004,75(2):154159(中尾逵屬,加藤和生.成人重著天夕,L,尺度日本船版作成弒再.心理學研究,2004,75(2):154159)22CozzarelliC,HoekstraSJ,BylsmaWH.Generalversusspecificmentalmodelsofattac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