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辦學權:教育服務的第二個基本權利 【內(nèi)容提要】公民在教育服務方面有兩個基本權利:一是受教育權,二是辦學權。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保護,政府應尊重公民開辦“非公立學校”的權利。公民的辦學權與受教育權并不沖突。私立學校越多,學生可以選擇的范圍就越大。在一般情況下,發(fā)展公立學校會擠壓私立學校的生存空間。政府最優(yōu)秀的業(yè)績,不是大辦公立學校,而是人民都得到充分的教育服務,私立學校又能繁榮發(fā)展。 【關鍵詞】私立學校/受教育權/學費 【作者簡介】袁征(1955-),男,廣東興寧人,歷史學博士,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廣州510631)。 G40-053A1000-5455(xx)03-0026-06 二十多年來,中國私立學校教育的發(fā)展一直非常緩慢。最根本的原因是許多人對私立學校的看法不合理,有些看法根本就顛倒了。如果政府和人民對這個問題沒有合理的認識,私立教育就不可能正常發(fā)展。 一、辦學權的實質(zhì) 筆者曾經(jīng)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個人有辦學的權利。有的讀者不同意,認為教育是政府的責任,不能托付給私人。于是我需要面對兩種完全不能共存的觀點。 要研究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什么是權利。古漢語里有“權利”這個詞,但它指的是批評“爭權奪利”時所講的“權”和“利”,跟我們今天講的權利是很不相同的概念?,F(xiàn)代漢語里的“權利”是從國外引進的詞語,是中國傳統(tǒng)觀念里沒有的。因此,雖然現(xiàn)在大家經(jīng)常說“我有權利這樣做”,或者“她沒有權利那樣干”,卻很少人能夠講出“權利”的準確含義。由于這個原因,先對權利作一點最基礎的討論,應該有助于我們的進一步思考。 權利是其擁有者做某事或者保持某種狀態(tài)的資格。按照權利理論家普遍接受的觀點,從作用的角度看,權利可以分為“要求”、“自由”、“權力”和“豁免”四種類型?!耙蟆笔鞘箘e人履行某種義務的權利。例如辦學者有權禁止別人破壞教室的門窗?!白杂伞笔前凑兆约旱囊庠缸瞿呈露槐蛔璧K的權利。最常見的例子是 * 和結社自由?!皺嗔Α笔歉淖冏约夯騽e人地位的資格。如果校長有聘任權,他就可以通過簽訂合同使某個申請者成為學校的雇員。“豁免”是別人不能因為權利擁有者的行為改變其地位的資格。 從的角度看,權利可以分為“特殊權利”(specialrights)和“普通權利”(generalrights)?!疤厥鈾嗬笔且驗槿藗兊纳鐣煌a(chǎn)生的權利。例如因為一個人借錢給另一個人而產(chǎn)生的債權?!捌胀嗬笔怯捎跈嗬姓叩淖匀坏匚?,不需要其他條件,不需要社會活動就具有的資格。例如,在當代,受教育是人自然具有的普通權利。權利的作用是保護其擁有者正常存在的條件。在現(xiàn)代社會,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受過教育,就幾乎不可能正常生存:他難以參與現(xiàn)代經(jīng)濟活動,難以參與民主政治,難以獲得與其他人平等的社會地位。所以只要是人,就有獲得教育的權利。 那么,人是不是有辦學的權利?人是群居動物。群居就要互相交流,不互相交流就不會群居,甚至無法群居。一個人的正常生存需要保持與其他人的交往,需要了解別人的想法和行為,調(diào)整和改善自己的認識和做法。這往往就是學習,人是學習最頻繁的動物。如果一個人或一些人具有某些知識,其他人希望和他們在一起,了解這些知識,他們當然可以建立一個組織。這是完全正常的人類交往。禁止這樣的結社行為,就是剝奪人類正常生存的條件,使人失去應有的屬性,而這一類結社很可能就是學校。 有些人可能把學??闯梢环N很特別的組織。但是,如果一個人精通英語,另外一些人希望得到他的指導,因而他們定期聚集在一起交流。這樣的結社不就是學校嗎?現(xiàn)代各文明國家的法律都保護人民結社自由、 * 和信仰自由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下簡稱憲法)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結社和宗教信仰的自由。辦學是結社行為,講授屬于 * 。憲法實際上已經(jīng)承認了公民辦學的權利。 更明確的是聯(lián)合國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規(guī)定。國際條約是最重要的國際法。國際法得到國家政府的簽署和議會的批準就成為國內(nèi)法的一部分,而且地位高于一般的國內(nèi)法,是該國政府和人民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1997年10月經(jīng)中國政府簽署、xx年2月得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是在中國有約束力的國際法。這個公約宣布,“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諾尊重父母和適當法定監(jiān)護人的下列自由:他們可以為他們的孩子選擇符合國家規(guī)定或批準最低教育標準的非公立學校”。根據(jù)這一條款,中國政府承認公民開辦“非公立學?!睓嗬R虼?,辦學和授課不但是中國公民的道德權利,而且是中國公民的法律權利。在教育領域,人們具有兩種基本權利:一是受教育權,二是辦學權。 權利理論家早就指出,在“要求”、“自由”、“權力”和“豁免”四類權利中,只有要求權與義務相連。一個人或一群人有要求權,別人就有義務。而其他三類權利與義務沒有直接關系。既然公民辦學權的實質(zhì)是結社自由和 * ,別人對這種權利就沒有相應的義務。一個公民可以在合適的公共場所自由發(fā)表言論,別人可以聽,也可以連頭都不轉就走過去。一個公民可以建立自己的學校,別人可以申請到他的學校讀書,也可以對它的招生簡章連看都不看一眼。一本教育法學著作說“不存在沒有義務的權利”,這違反權利理論家普遍承認的基本觀點。當然,人們可以不進一所私立學校讀書,卻不能放火燒掉它的校舍。不過這是因為辦學者對校舍的占有權或使用權屬于與別人義務相連的要求權,而不是因為他具有辦學權。只要他合法地擁有或租用一座建筑,即使不辦學校,別人也不能進行破壞。哈特(H.L.A.Hart)解釋說,這是由于其他要求權構成了一道“保護帶”(protectiveperimeter),使不導致義務的“自由”不受侵犯。 如果個人通過訂立書面或口頭契約進入一所私立學校學習,那么契約的內(nèi)容就規(guī)定了權利和義務。訂立契約的社會行為會造成一些原來沒有的“特殊權利”和“特殊義務”。例如,訂立契約之前,私立學校的舉辦者和教師只有傳播自己觀點的自由,別人沒有聽取他們意見的義務。而訂立契約的時候,入學申請者或他們的監(jiān)護人很可能根據(jù)校規(guī)的要求,運用自己的權力改變了申請者的地位,使辦學者和教師獲得了要求學生學習課程內(nèi)容的要求權,于是學生就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二、辦學權與受教育權 學校的數(shù)量總是比學生的數(shù)量少。因此,有的學者說,辦學是少數(shù)人的權利,而受教育是多數(shù)人的權利。政府應該首先保護多數(shù)人的權利。 但是,權利并不是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試想一下湯姆森(J.J.Thomson)提出的經(jīng)典例子:假設有五個病人急需器官移植,否則就會死去,外科醫(yī)生是否應該肢解一個健康人去拯救他們?我們不妨把比例放大十倍:假設有五十個病人恰好需要不同的器官移植,外科醫(yī)生是否應該肢解一個健康人去拯救五十條生命?即使情況如此,人們還是會說“不”。 因此,權利理論家早就指出,權利不是目標,而是限制。我們不應該把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人的權利,或者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權利的侵犯作為目標,否則就會得出應該肢解一個人去救五個或五十個人的結論,就會直接侵犯人的權利。這樣,權利就可能隨時被否定、被剝奪;權利就變得毫無意義。諾齊克(RobertNozick)講得很清楚:權利應該被視為“邊界約束”(sideconstraints),人們追求任何目標都不應當超越權利劃定的邊界。拯救五個或五十個人當然很好,但拯救行動只能在人們權利劃定的邊界內(nèi)進行,否則就是違反道德。按同樣的道理,政府應該保護人民的受教育權,但政府的工作應該在人民權利的約束下進行,不能侵犯人民的辦學權。 但是,我們不是會為了更大的利益犧牲較小的利益嗎?例如有的人忍受牙醫(yī)治療的疼痛,以避免以后更嚴重的折磨。有些女孩堅持不碰自己最喜歡的雪糕,以保持漂亮的身材。如果這些做法是正確的,為什么犧牲少數(shù)人的權利去實現(xiàn)多數(shù)人的權利卻是錯誤的呢?諾齊克說,原因是世界上實際享受利益和承擔損失的只有獨立的個人。這是問題的關鍵。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遭受損失和獲得利益的主體。前面的例子都是同一個人為了自己的某些利益而犧牲另一些利益,他(或她)做出了犧牲,但獲得(起碼是爭取獲得)更大的利益。但犧牲少數(shù)人的權利去實現(xiàn)多數(shù)人的權利是剝奪一些人的利益去增加另一些人的利益,被犧牲的人是純粹的損失者,毫無所得。諾齊克一針見血地指出:“談論社會整體利益就是掩蓋這樣的事實?!?11)當然,人可以放棄自己的任何權利。道德高尚的人會犧牲一些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權利是受到尊重的,是權利擁有者自愿放棄自己的權利。如果政府決定犧牲少數(shù)人的權利,這些人的權利就沒有受到尊重,它們遭受了強制的剝奪。 要是不能犧牲少數(shù)人的權利去實現(xiàn)多數(shù)人的權利,那么在人們的權利互相沖突時怎么辦?現(xiàn)實世界充滿矛盾,不公開承認沖突,很可能會使矛盾得不到合理解決。毫無疑問,解決權利沖突最好能使用雙贏的方法。例如制訂統(tǒng)一的交通規(guī)則,規(guī)定車輛一律靠左走或者靠右走,使大家利用道路的權利都得到實現(xiàn)。這樣的調(diào)節(jié)方法可能在某些情況下給一些人帶來不便。但如果不付出這樣的代價,大家很可能都不能行使自己的權利。付出了這樣的代價,大家的權利都能夠實現(xiàn)。 第二種調(diào)節(jié)方法是根據(jù)不同的場合優(yōu)先保護不同的權利。例如在學生宿舍,在夜里休息時間,如果有人想睡覺,有人想聊天,那么,睡覺的權利應該得到保護。這不是犧牲少數(shù)人的權利,保護多數(shù)人的權利。即使當時寢室里有四個同學想聊天,只有一個同學要睡覺,聊天的權利還是應該受到限制。(12)不少哲學家主張基本權利或基本利益(primarygoods)優(yōu)先。但在休息和聊天的權利發(fā)生沖突之前,學生入住宿舍時,大家實際上已經(jīng)接受了這樣的規(guī)則:在夜里休息時間,寢室是休息的場所。因此,根據(jù)場合決定權利的重要性實質(zhì)上是按照大家事先同意的規(guī)則處理權利的沖突。每個人的需要和感覺都與別人的需要和感覺不完全相同。有些人認為這種權利或利益比那種權利或利益重要,有些人認為那種權利或利益比這種權利或利益重要,不可能排列出大家一致同意的重要性次序清單。如果實行基本權利或基本利益優(yōu)先的原則,那一定會導致強者對弱者的專制。 根據(jù)不同的場合優(yōu)先保護不同的權利有時會遇到困難。例如,要是沒有事先制訂的時間表,從幾點開始是夜間休息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往往需要第三種解決辦法,那就是尊重習慣權利。假設學生們習慣上是晚上十一點半睡覺的。那么,在十一點半以后,與休息沖突的權利就應該受到限制。與法律和道德權利不同,有些習慣權利并沒有明顯的道德依據(jù),所以習慣權利的地位低于法律權利和道德權利。但在沒有決定性的法律或道德原則時,習慣權利可以起重要作用,因為習慣是大家事前普遍接受的規(guī)則。 有時發(fā)生沖突的是完全相同的權利,例如九個人希望在同一個場合發(fā)言,這些權利不能進行任何“重此輕彼”的調(diào)節(jié)。于是我們需要抽簽一類的方法。例如通過抓鬮決定九個人發(fā)言的次序。這類處理方式的合理性在于每個權利擁有者都有同等的機會。在發(fā)言權互相沖突的例子中,用這種方法調(diào)節(jié),每個希望發(fā)言的人都有同樣的可能被排在前面或者后面。 我們考慮了處理權利沖突的幾種基本方法。很顯然,在對互相沖突的權利進行調(diào)節(jié)時,我們必須提出其他有說服力的理由,不能簡單地以多數(shù)人的權利壓倒少數(shù)人的權利。人們需要權利就是要劃定強者的行為不應突破的界限,就是為了防止強者侵犯弱者,防止多數(shù)派侵犯少數(shù)派。否則只要有民主,實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就不需要權利了。 事實上,辦學并不是少數(shù)人的權利。不論是根據(jù)道德還是根據(jù)法律,人人都有自由結社的權利,因而人人都有開辦學校的權利。擁有權利和行使權利不是一回事,權利擁有者可以不行使自己的權利。只有少數(shù)人建立學校說明只有少數(shù)人運用辦學權,并不說明只有少數(shù)人擁有辦學權。一個人擁有某種權利,可以暫時不行使,甚至可以準備永遠不行使,但在他希望行使的時候就可以行使??墒?,如果一個人沒有做某事的權利,他永遠不可以做這樣的事。如果因為商店比消費者少得多,就說辦商店是少數(shù)人的權利,那是明顯的錯誤。每個成年的公民都有開辦商店的權利,只不過多數(shù)人沒有行使這種權利。人民擁有和行使辦學權的情況也是這樣。 有人說,辦學需要錢,所以辦學是少數(shù)有錢人的權利。這種說法混淆了權利和能力兩個不同的概念。有能力行使某種權利是有實現(xiàn)某種權利的條件,這跟擁有某種權利是兩回事。沒有行使某種權利的能力絕不等于沒有某種權利。(13)人們經(jīng)常感到遺憾的不是他們沒有權利做某事,而是他們有權利做,卻沒有實現(xiàn)自己愿望的條件。回想一下“普通權利”的定義,這類權利是其擁有者自然具有的,但實現(xiàn)這些權利的許多條件并不是人們自然擁有的。失學兒童沒有實現(xiàn)受教育權的條件,但具有這樣的權利。如果因為他們沒有條件入學,就認為他們沒有受教育權,那就完全否認他們有受教育的資格。有的教育法研究者說,權利是“要求他人作為或不作為的能力或資格”,“權利本身首先是一種資格或能力,然后才是能力的行使?!?14)這是不合理的。沒有行使權利和沒有能力行使權利的權利擁有者一直保留著行使權利的資格,在他們希望行使權利或有能力行使權利時,他們就可以這樣做。辦學權不是少數(shù)人的權利,是全體公民的權利。 有些權利由本身性質(zhì)決定是互相沖突的。例如前面討論過的車輛靠路的左邊還是右邊走的權利、在寢室睡覺和聊天的權利等等。這些權利的特點是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不可能同時實現(xiàn)。但辦學權和受教育權絕不是這樣的關系。辦學是提供服務,受教育是接受服務;行使辦學權應該有利于受教育權的實現(xiàn),行使受教育權也應該有利于辦學權的實現(xiàn)。另外,辦學屬于結社自由。自由權不與義務相連。辦學者不能強迫受教育者進入自己的學校,進私立學校是受教育者的自由選擇。因此,在正常情況下,辦學權和受教育權并不互相沖突,沒有進行調(diào)節(jié)的必要。許多認為私人辦學與學生讀書的權利沖突,那是誤解。 例如公立小學和初中不收學費,而私立小學和初中卻要收學費,有人對此感到不滿。其實公立學校也不能進行無米之炊。提供服務一定有成本,任何學校都需要經(jīng)費。公立學校的資金政府。政府向人民收稅,把其中一部分撥給公立學校。公立學校實際上也收費,不過它們主要通過政府間接向人民收費,而不是直接向學生或他們的監(jiān)護人收取,所以很多人沒有注意??吹竭@一點使我們得到另一個認識:現(xiàn)在私立學校的學生實際上交了兩次學費。這些學生(或他們的監(jiān)護人)既要為發(fā)展教育向政府交稅(即使是收入低到不用交所得稅的人也在購買商品和服務時也交了間接稅),又要向私立學校交學費。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有些人只要交一次費,而有些人卻要交兩次費,這當然不合理。但是,辦教育總要花錢,真正的問題不是私立學校的收費,而是私立學校學生或他們的監(jiān)護人為發(fā)展教育交的稅完全沒有用到他們身上。因此,這不是辦學權與受教育權的矛盾,而是公共教育資金分配的失誤。公民可以在公立學校行使受教育權,也可以在私立學校行使受教育權。既然公共教育資金是為公民實現(xiàn)受教育權服務的,那就沒有任何理由只用于公立學校,而不用于私立學校。 當然,私立學校是公民的私人組織,可以傳播人民中某一派的獨特觀點。作為全體人民的代表,民主政府不能特別支持人民中的任何一派。經(jīng)過長期的探索,美國最高法院對這個問題已經(jīng)作出了合理的回答:政府對于互相競爭的私人組織必須保持中立,不能直接撥款給私立學校,但可以通過“教育券”的方式,把公民應得的教育經(jīng)費分配給學生,讓他們把這些資金帶到自己選擇的學校。這樣,公共資源對于私立學校的幫助不是政府對任何私人組織或思想派別的支持,而是公民的個人決定。(15) 有些人指責私人辦學的目的是為了賺錢,是“動機不純”。在世界各國,許多人開辦學校是為了幫助別人或傳播他們信仰的觀點。中國私立教育的發(fā)展目前還處于初始階段,的確有不少人辦學是為了賺錢。但這并不是罪過。人要生存就要有經(jīng)濟。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人工作的目的中都包括了賺錢維持或改善生活。民工為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值得人們尊重。但起碼絕大多數(shù)民工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工作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這有什么錯?各行各業(yè)的人都應該做好自己的工作,承擔自己的義務。開辦學校的人當然也是這樣。但任何人都可以不做超出義務要求的事。教育只是社會服務中的一種。但現(xiàn)在許多人把它當作很特殊的工作,對它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希望從事教育的人犧牲自己的許多權利。這是不合理的。營利學校的辦學者可以通過獲得利潤賺錢,非營利學校的辦學者可以通過工資賺錢,對這個問題已經(jīng)有了專門的討論。(16) 還有一些人批評私立學校收費過高。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不少人判斷私立學校收費高低是以公立學校的直接收費作為標準的。我們在前面的討論中已經(jīng)看到,公立學??梢韵驅W生收取很少的學費,甚至完全不收費,因為它們主要靠政府收稅得到開辦和日常工作所需的資金。公立學校每個學期花費了人民多少錢,這是一般的學生和學生父母不知道的。如果要作比較,那就應該把公立學校得到的政府撥款加上向學生的收費跟私立學校的收費相比。辦教育需要資金,特別是辦高等教育,那需要很多資金。目前中國大多數(shù)地方都沒有用公共資金支持私立學校學生的制度,因而幾乎所有私立學校都要向學生收取全部辦學費用。這樣的收費當然要比公立學校的直接收費高得多,但它很可能是辦學成本決定的。如果建立教育券制度,把私立學校學生應得的公共教育資金交給他們的學校,私立教育的直接收費一定會立即大幅下降。 另外,人們在公立學校和在私立學校的受教育權是不一樣的。對于公立學校,人們的受教育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政府應該同樣對待公立學校的所有學生,同一所公立學校和不同的公立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基本相同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政府不應設立貴族學校,公立學校不應劃分重點班。而私立學校是私人財產(chǎn),人們并不自然具有獲得私立教育的權利。入讀私立學校是學生購買教育服務或學校無償提供教育服務的結果。因為達成了協(xié)議,人們才得到在私立學校接受教育的權利。這是私人之間的自由協(xié)議。私立學??梢蕴峁┨貏e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學生可以向私立學校購買特別好的服務。私人有權開辦不同檔次的學校,收取數(shù)量不同的學費。求學者可以拒絕不合適的收費,自由選擇別的學校??傊粋€地區(qū)公立學校的辦學成本應該是基本統(tǒng)一的,收費高低也不難判斷。而私立學校的辦學成本可以有巨大的差別,人們不容易判斷它們收費是否太高。 毫無疑問,并不是所有私立學校的收費都合理。各行各業(yè)都可能有唯利是圖的人,他們的行為很可能是錯誤的。但錯誤并不是別人進行干涉的理由,問題是犯錯誤的人有沒有權利犯那些錯誤。人可以犯他有權利犯的錯誤,這是一條很重要的原則。(17)例如,在一次選舉中,人們分別支持不同的候選人,很可能其中一些人的選擇是錯誤的。但他們有權這樣做,而且他們的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別人不得干涉。私立學校是辦學者的財產(chǎn),私立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由提出或高或低的收費標準。如果別人認為某所私立學校的收費不合適,那就自由地選擇其他學校。但任何人都不應該因為私立學校收費過高對它加以干涉。要是私立學校通過欺騙收取高額學費,那當然應該受到禁止。但這是因為欺騙,而不是因為收費數(shù)額。 要是私立學校(包括私立幼兒園)可以收高價,那么私立教育收費不合理的情況豈不是無法糾正?這樣的憂慮是不必要的。在正常的條件下,各種服務和商業(yè)收費的總體情況會自然趨于合理。假設一些飯店收費過高,多數(shù)(甚至全部)消費者就不會去用餐。于是,它們要么將價格調(diào)整到合理的程度,要么被定價合理的飯店取代。私立教育的情況也是這樣。當然,任何事情都可能有例外,但數(shù)量極少的特例不會影響私立教育的整體健康。這里的前提是提供教育服務的條件要正常,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自由,人們可以順利地新建或擴展定價合理的學校,取代收費過高的學校。(18)可見,如果私立學校收費過高,合理的解決辦法不是加強限制,而是減少限制,使辦學更加自由。 現(xiàn)在還有人批評私立學校挖走公立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這類問題的關鍵是那些教師和學生有沒有離開公立學校的權利。如果教師在合同期滿或合同允許的情況下轉到私立學校,那沒有出現(xiàn)任何權利沖突。教師當然可以運用自己的權利轉到自己選擇的機構,無論是為了改善工作或生活條件,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如果合同不允許,但教師卻要離開,那就是教師行為與學校的權利發(fā)生沖突,而不是私人辦學與公立學?;驅W生的權利發(fā)生沖突。至于學生離開公立學校,這確實牽涉受教育權。受教育權包括選擇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自由。因此,私人辦學有利于學生這一權利的實現(xiàn)。 我們知道,只有在有限的空間里,權利才會發(fā)生沖突。假如一個地方只有建立一所學校的空間,學生又很難到別的地方入學,那么辦學權和受教育權就有可能沖突。但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存在。私立學校的數(shù)量越多,學生可以選擇的范圍就越大。從本質(zhì)上看,辦學權和受教育權的關系絕不是對抗性的。 三、辦學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很多讀者對辦學權的說法感到不習慣。這是因為私人辦學在西方國家沒有嚴重障礙,所以西方學者對這一權利很少討論;而在中國,學術界對權利理論一直缺乏研究。 現(xiàn)在許多官員希望通過發(fā)展公立學校和公立幼兒園解決流動兒童入學困難和私立學校、私立幼兒園收費過高等問題。他們總是認為公立教育的規(guī)模擴大了就表明政府工作的成績。這些官員應該是善意的,但他們的想法與讓國有企業(yè)壟斷整個經(jīng)濟領域一樣錯誤。本文一再強調(diào)民主政府的基本職能是保護和幫助人民行使權利。民主社會的理想狀態(tài)是人民的各種權利都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xiàn)。私人企業(yè)不能繁榮發(fā)展說明政府決策不合理。私立教育弱小,沒有優(yōu)秀的私立學校,也是政府管理不當?shù)姆从场T诮逃矫?,人民都能得到充分的教育服務,私立學校又可以自由發(fā)展,風格多樣,百花齊放,那才是民主政府最優(yōu)秀的業(yè)績。 注釋: 袁征:公立學校發(fā)展了就一定好嗎?,載南方周末xx年5月1日。 辭源,第2卷,第1649頁,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參看WesleyNewbHohfeld.FundamentalLegalConceptionsasAppliedinJudicialReasoningandOtherLegalEssays.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23:36;J.J.Thomson.TheRealmofRights.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0:1;M.H.Kramer,N.E.SimmonsandH.Steiner.ADebateoverRights.Oxford:Oxfor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婚后財產(chǎn)補充協(xié)議
- 沈陽轉讓協(xié)議書
- 精密機械零部件加工與質(zhì)量保證合同
- 軟件售后維保合同協(xié)議
- 股權轉讓及合作協(xié)議
- 幕墻石材鋼架施工合同
- 產(chǎn)品采購供應合同附加條款
- 贈送貼紙定制合同協(xié)議
- 車撞人協(xié)議書范本
- 跟員工提前合同解除協(xié)議
- 陶藝店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國儲能電站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標準租房合同范本
- 三元空間下個人化IP綜藝《燦爛的花園》敘事與價值研究
- 2025屆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學質(zhì)量統(tǒng)一監(jiān)測政治試卷含、答案
- 《汽車博覽會》名師課件2
- 學校食堂“三同三公開”制度實施方案
- 海南2025年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招聘11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 6 rain or shine Section A 2a-2e 教案
- 比較文學形象學-狄澤林克
- 商業(yè)地產(chǎn)運營管理規(guī)章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