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深部隧道圍巖的大變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課程,什么是軟巖? 什么是圍巖擠壓大變形? 圍巖擠壓大變形的預測和分級 圍巖大變形的機理 蘭武二線烏鞘嶺隧道F7圍巖大變形 南山集團柳海煤礦巷道大變形,長期以來,國內對軟巖和弱巖的定義存在較大爭議: 軟巖一般指巖石(intact rock),即單軸抗壓強度為0.520MPa的巖石(ISRM,國際巖石力學學會),或單軸抗壓強度小于17MPa的巖石,或飽和單軸抗壓強度小于30MPa的巖石(工程巖體分級標準-1994、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2004)。 Hoek & Marinos (2000)將完整巖塊(即巖石)單軸抗壓強度25MPa定義為弱巖(Weak rock)。 我國煤礦系統(tǒng)在1984年12月的昆明會議上將松軟巖層定義為“強度低,空隙大,膠結程度差,受構造切割面及風化影響顯著或含有大量膨脹粘土礦物成分的松、散、軟、弱巖層”,顯然這里的軟巖是巖體,是松散軟弱巖層的簡稱。 E. Hoek (1998)對弱巖體進行了如下定義 “弱巖體是由構造運動造成的,微觀表現(xiàn)為原巖受到了剪切和壓碎,原聯(lián)結結構受到了擾動,工程特點表現(xiàn)為巖體強度非常低、隧道或邊坡開挖很容易誘發(fā)失穩(wěn)破壞”。 顧寶和等(2006)將斷層破碎帶巖體歸為具有不良地質特性并易引發(fā)工程事故的“劣質巖”之一。,擠壓大變形隧道則主要出現(xiàn)在以泥巖、泥質砂巖/粉砂巖、粘土巖、泥灰?guī)r、煤系地層、復理石為主的沉積巖,以頁巖、片巖、泥質板巖、千枚巖、蛇紋巖、片麻巖等為主的變質巖等這些傳統(tǒng)軟巖中。斷層破碎帶巖體與傳統(tǒng)軟巖相比,大變形本質相同但影響因素和過程卻存在著顯著差別。,什么是擠壓性圍巖?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不同定義。國外對擠壓性圍巖的研究比較早也比較系統(tǒng):,Terzaghi (1946)擠壓性巖石僅僅指那些含有相當多粘土的巖石,粘土可能是原生的如頁巖內的,也可以是蝕變產物。這類巖石可能主要是高嶺土類,或者蒙脫石類的。因此,擠壓性巖石范圍可能很寬。擠壓性巖石緩慢地向隧道內移動,但并沒有明顯的體積增加。擠壓的首要條件是云母類礦物或粘土礦物含量高但膨脹能力卻很低。,2. Gioda(1982)擠壓意味著時間相依性的變形,是由開挖空間周圍的剪應力集中造成的。偏應變和體積變形都可能出現(xiàn),后者與巖土介質的膨脹有關。,3. Tanimoto(1984)則假設擠壓變形現(xiàn)象是圍巖的一種彈塑性行為,并認為當巖石應變到其殘余塑性狀態(tài)時將發(fā)生擠壓變形,4. ORourke(1984)擠壓性地層是指因荷載強度超過其強度而在隧道附近出現(xiàn)時間相依性變形的地層。擠壓性地層的結果是隧道支護結構將在數(shù)周甚至數(shù)月內經(jīng)受比初始荷載高數(shù)倍的不斷增加的荷載。,5. Singh(1992)擠壓意味著巖體應力過大引起的與體積膨脹有關的破壞。擠壓條件下隧道收斂可能長期持續(xù),有時超過1年。,7. Kovari(1998)巖石對開挖的擠壓響應意味著:地層大變形造成隧道截面收縮,變形持續(xù)很長時間,如果變形收到抑制,地層壓力可能增大,有時導致支護系統(tǒng)破壞。并且指出,持續(xù)大變形通常不是膨脹的結果,在節(jié)理化巖體中發(fā)生的、因為支護能力不足的、且局限于頂部和側墻的大變形不是擠壓變形,巖爆與擠壓不是同一類。,6. Einstein(1990)擠壓本質上是因超過極限剪應力而產生的蠕變,只要應力和材料特性的特殊組合使隧道周圍的某些區(qū)域超過蠕變開始所需的臨界剪應力,任何巖土介質中均可發(fā)生擠壓現(xiàn)象。擠壓機制是巖土體中完整材料顆粒的蠕變或/和沿著完整材料顆粒邊界的蠕變,沿著大型不連續(xù)面如層面、片理面、節(jié)理和斷層的蠕變,8. 國際巖石力學協(xié)會(ISRM,1995)“Squeezing of rock is the time dependent large deformation which occurs around the tunnel and is ess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creep caused by exceeding a limiting shear stress. Deformation may terminate during construction or continue over a long time period.”,喻渝(1998)認為擠壓性圍巖就是指高地應力下的軟弱圍巖(包括斷層破碎帶巖體),擠壓變形的發(fā)生的兩個必要條件是高地應力和圍巖軟弱,充分條件是支護剛度不足。 趙旭峰(2007)提出擠壓現(xiàn)象是一種在隧道開挖過程中與時間有關的大變形,與巖體的彈粘塑性時效力學行為具有相當程度的關聯(lián)性,表現(xiàn)為在工程擾動力作用下,當巖體所承受的剪應力超過某極限值時,所發(fā)生的隨時間發(fā)展的顯著粘彈塑性變形。,擠壓性圍巖應具有下列特征: a-只要應力和材料特性的特殊組合使隧道周圍的某些區(qū)域超過蠕變開始所需的臨界剪應力,任何巖土介質中均可發(fā)生擠壓現(xiàn)象; b-隧道擠壓收斂變形量、變形速率、洞周塑性區(qū)范圍,取決于地質條件、強度應力比、地下水流量、孔隙水壓力以及巖體性質; c-在節(jié)理化巖體中可能發(fā)生因為支護能力不足的、局限于頂部和側墻的大變形不包括在擠壓變形范疇內; d-與時間相關的變形也可能發(fā)生在膨脹巖體中,擠壓變形通常不意味著體積增加; e-擠壓變形與隧道開挖和支護技術及步序密切相關,若支護滯后,巖體將向洞內移動并造成應力重分布,相反,若巖體變形被抑制,擠壓將導致支護結構遭受長期加載。,如何進行大變形的預測和程度分級?,從預測方法上:經(jīng)驗方法和半定量半經(jīng)驗方法。前者本質上是基于巖石質量分類來進行的,后者則使用圓形隧道靜水壓力條件下的解析解及經(jīng)驗統(tǒng)計分析,提出估計預期變形量的方法。,1)經(jīng)驗方法 Singh等(1992)提出根據(jù)Q值預測擠壓變形的臨界隧道埋深的公式:,其中,H為隧道頂拱埋深(m),Q為Barton的Q值。, Goel等(1995)根據(jù)99個隧道的跨度(B)、巖體質量數(shù)(N)和隧道埋深(H)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提出的如下經(jīng)驗公式:,2)半經(jīng)驗半定量方法 可根據(jù)所設定的判定標準差異,分為3類:單純強度應力比法,極限變形量/相對變形量法,及應力應變強度等多指標結合法。,強度應力比法 Muirwood(1972)首先建議使用能力因子(Competency factor)即巖石單軸抗壓強度與垂直應力的比值來評價隧道的穩(wěn)定性。Nakano (1979)利用該參數(shù)來認識日本軟巖隧道的擠壓變形潛勢。其后,Jethwa等(1984)、Singh等(1992) 、Hoek (2000) 等學者均根據(jù)巖體強度與應力的比值來量化隧道圍巖的“擠壓變形潛勢”。,Jethwa等(1984)提出擠壓變形分類的公式及劃分標準,極限變形量/相對變形量法 Aydan等(1993)認為,只要巖體沒有完全飽和,圍巖大變形不可能完全由礦物的膨脹引起,認識到日本原來認為是膨脹誘發(fā)的隧道圍巖大變形實際上大部分是擠壓變形。并根據(jù)巖土材料應力應變曲線中應變硬化階段、屈服階段、應變軟化階段的極限應變與彈性極限應變的比值作為預測擠壓變形嚴重程度的評判標準,與實際量測得到的洞周相對切向應變比較。,Goel & Singh(1999) 根據(jù)相對變形對圍巖擠壓變形程度進行了分級。,Singh等(2007)認為極限應變值的確定應當取決于巖塊和巖體的性質,并將其定義為隧道周邊切向應變的經(jīng)驗值,可通過數(shù)值模擬或現(xiàn)場監(jiān)測分析得到,然后監(jiān)測得到的應變值與極限應變值之比可被用來量化擠壓變形潛勢和修改支護設計。,應力應變強度等多指標結合法,Hoek最初也使用巖體強度應力比作為隧道潛在擠壓問題的預測因子,但是在Hoek & Marinos(2000) 吸收了Sakurai(1983)的思想,將強度應力比與應變率(即隧道側壁位移與隧道半徑之百分比)結合起來,隧道圍巖擠壓變形的嚴重程度初步預測。,Hoek & Marinos (2000)的擠壓變形分級和建議采用支護類型,Hoek(2000) 通過有限元分析,給出了隧道掌子面和側壁的應變率與初始地應力、支護阻力之間的近似關系式:,張祉道(2003)嚴重程度大變形等級分類,中鐵二局(2000)擠壓性隧道的大變形分級標準,徐林生(2002)的公路隧道圍巖大變形分級劃分方案,劉志春等(2008)施工階段大變形分級標準的綜合指標判定法,劉志春等(2008)設計階段的大變形分級標準,巖體,雙線隧道初期支護極限相對位移(水平收斂和拱頂下沉),鐵路隧道噴錨構筑法技術規(guī)范(TB10108-2002, J159-2002),現(xiàn)有設計施工規(guī)范遠遠滯后于工程實踐研究的結果!,圍巖大變形的機理,何滿潮教授提出的軟巖大變形的力學機制,修建于18961906年、連接瑞士和意大利的辛普倫1#隧道是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嚴重擠壓變形的交通隧道。此后,世界范圍內先后出現(xiàn)了奧地利Tauern隧道和Arlberg隧道、瑞士Furka隧道、日本Enasan隧道、中國家竹菁隧道、中國烏鞘嶺隧道、印度隧道Maneri隧道、伊朗Taloun隧道、土耳其Bolu隧道、委內瑞拉Yacambu隧道等一系列典型擠壓性隧道。,圍巖擠壓大變形工程實例,在我國水電、交通等工程領域,近年來有越來多的深埋長大隧道進入施工期,地下洞室“長、大、深、群”的特點也將愈加明顯,帶來許多深部巖石力學問題,其中尤以巖爆最為突出。巖爆不僅破壞地下工程結構,損壞生產設備,而且嚴重威脅人身安全,已成為我國未來深部或深埋地下工程中的一大技術瓶頸問題(譚以安,1989、1991;Jenkins, Williams, Wideman,1990;謝和平、Pariseau ,1993;Young,1993;費鴻祿,1993;周愛民,1996;康德安,1996;馮夏庭、王泳嘉,1998;唐春安,2004)。,二、深部隧道圍巖的巖爆,巖爆是高應力地區(qū)地下洞室中圍巖脆性破壞時應變能突然釋放造成的一種動力失穩(wěn)現(xiàn)象, 屬于高應力地區(qū)洞室開挖中常見的一種地質問題(教科書)。 通過巖爆室內實驗資料分析,巖爆是高能量巖體在開挖形成的臨空條件下能量突然釋放的地球物理現(xiàn)象(何滿潮)。 巖爆通常被定義為能夠導致地下洞室嚴重損壞的微震事件(P. Kaiser)。 由于開挖洞室,使原有的地應力平衡被打破,不僅地應力將重新分布,而且往往造成局部圍巖應力躍升及能量進一步集中,并可能導致圍巖變形局部化現(xiàn)象,誘發(fā)巖石中的微破裂,使圍巖由靜態(tài)平衡向動態(tài)失穩(wěn)發(fā)展,釋放大量彈性能,形成巖爆(唐春安)。 巖爆是宏觀上處于低應力、小變形狀態(tài)(相對于靜力破壞極限)的硬質脆性圍巖中初始損傷的漸進性擴展,引起裂紋周圍(尤其是尖端)局部應力環(huán)境惡化,并最終導致裂紋大規(guī)??焖賱恿U展的結果(徐林生)。,巖爆的定義,因此,巖爆是一種由漸進破壞誘發(fā)突變的過程,其力學機制極其復雜,目前有關它的研究還多停留在假說和經(jīng)驗階段。 Brown(1988)曾指出:“甚至在巖爆定義上達到一致意見都是困難的,巖爆這個問題的成功答案,目前正在全世界很多研究中心進行著研究,它的進展將代表著巖石力學這門學科的發(fā)展和重大突破”。 Hoek和Brown(1986)也曾指出:“目前對這種漸進破壞過程還很不清楚,它是巖石力學研究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挑戰(zhàn)性難題”。,依據(jù)巖爆發(fā)生的原因,巖爆可分為斷層滑動、礦柱破壞和應變型巖爆。,根據(jù)巖爆發(fā)生的時間,巖爆可分為瞬時巖爆和滯后巖爆。兩者的形成機理有所不同: 瞬時巖爆的最大應力水平遠遠大于巖體強度,當開挖形成臨空面?zhèn)认迚毫獬龝r,應力不能及時調整,切向應力來不及增加的情況下發(fā)生了巖爆的現(xiàn)象。 滯后巖爆的最大應力水平接近于巖體強度,當開挖形成臨空面?zhèn)认迚毫獬龝r,應力能夠調整,切向應力迅速增加的情況下發(fā)生了巖爆的現(xiàn)象。,巖爆的分類,無論是瞬時巖爆,還是滯后巖爆,都要經(jīng)歷巖爆應力演化過程和巖爆板裂結構演化過程。,巖爆應力演化過程,巖爆板裂結構演化過程,瞬時巖爆的應力路徑,滯后巖爆的應力路徑,瞬時巖爆和滯后巖爆的應力路徑差異,巖石剝落是一種可以在開挖面附近顯著看到的巖石漸進破壞過程,包括延伸或張拉破壞(裂紋擴展圖a)以及剪切破壞過程(明顯沿著既存弱結構面b)。剝落破壞可能是逐步發(fā)展,也可能以應變型巖爆的方式突然出現(xiàn)。,延伸型剝離,沿弱面剪切破壞,片麻巖中應力導致的破壞,巖石剝落和巖石碎脹,巖體碎脹是由于大塊或中等塊度節(jié)理巖體破壞而導致的體積增長過程。由于側向收縮,巖體破碎成塊狀并沿徑向朝洞內移動。 這種情況會大大增加支護的變形量。如果沒有支護的話,碎脹系數(shù)可以達到35%。而如果設置適當?shù)闹ёo體系,碎脹系數(shù)可以降低到5-10%(Kaiser et al. 1996)。,巖爆彈射現(xiàn)象,巖爆從洞壁彈射出的巖塊及靠近巖爆裂面殘留下來的斷塊多為棱塊狀、透鏡狀、磷片狀、片狀, 少數(shù)為板狀。,經(jīng)過長期研究,人們發(fā)現(xiàn)巖爆一般僅發(fā)生于堅硬的脆性巖石中,隧道橫斷面上的應力分量的和( 1+3)的量級一般較高。 有研究者指出,應力接近巖體強度的高儲能體的存在,是巖爆產生的內因,某些附加荷載的觸發(fā)是其產生的外因。 目前被廣泛采用的巖爆預測判據(jù):切應力()與單軸抗壓強度( c )之比,強調的主要是“荷載接近強度”,這被稱為巖爆發(fā)生機制的靜荷載理論。,巖爆發(fā)生機制,大多數(shù)巖爆都是在 低于甚至遠低于c的情況下發(fā)生的;盡管隧道開挖誘發(fā)的應力重分布可以使開挖輪廓面附近的q s 有所增大,但根據(jù)摩爾-庫侖準則,增大的幅度還不足以將圍巖壓爆。,在大塊或中等塊度的節(jié)理脆性巖體中,破壞深度起自于開挖處最大應力超過由完整巖芯獲得的UCS值大約40%時。,如果試驗所得的UCS值低于實際巖石的真實強度(可能是來自于破壞了的鉆孔巖芯),這將造成對巖爆深度的誤判。,巖爆的烈度分級,水力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50287-2006),巖爆的烈度分級,水力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50287-2006),從小的巖塊剝落到嚴重的破碎巖體剝離,圍巖破壞在劇烈程度或嚴重程度上有所不同。 巖爆破壞的動力特性意味著在破壞過程中存在著潛在的有可能導致已支護和未支護洞室嚴重破壞或完全垮塌的能量釋放。 Kaiser et al. (1996) 采用破壞深度(Depth of Failure)和沿巷道周界的側向破壞長度定義巖爆的嚴重程度。,巖爆的烈度分級,巖體強度 巖體結構 巖性 工程斷面尺寸效應、形狀效應 開挖方式與開挖速度 支護類型與施工質量,巖爆影響因素,地應力條件,包括重力、構造應力、工程擾動應力等,巖爆是否可以預測呢?兩個部分:(1)巖爆的破壞位置能夠預測嗎?(2)巖爆發(fā)生的時間能夠預測嗎?,Kaiser認為,精確預測隧道巖爆發(fā)生的時間或者位置以便有選擇地設置防巖爆支護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基于大量數(shù)據(jù)的收集,在掘進循環(huán)中建立巖爆發(fā)生時間的判斷準則是有可能的。,巖爆的預測,改善巖爆條件: 采用超前徑向鉆孔減壓。在產生巖爆位,打風鉆孔或放小炮震裂,并可同時在風鉆孔內灌水,人為造成應力擴敬,改變應力集中狀態(tài)。 改善巖爆發(fā)生的爆破振動誘因: 在巖爆易發(fā)生洞段,采用短進尺,多循環(huán)的開挖方式,控制一次爆破用藥量,有利于應力的逐步釋放,減輕爆破展動對圍巖極限應力狀態(tài)的破壞。 加強支護: 對需要永久襯砌的地段,巖爆部位可增設錨桿,同時掛網(wǎng)噴混凝土;對不需要永久襯砌的地段,采用臨時鋼木排架支護,聽到爆裂聲,立即進行支護。 回避的方法: 對強巖爆洞段,各種處理辦法都來不及用上或難以用上時,等待圍巖應力自行調整達到穩(wěn)定,有時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巖爆的防治,紅粘土:碳酸鹽巖系出露區(qū)的巖石,經(jīng)紅土化作用形成的棕紅或褐黃等色的高塑性粘土稱為原生紅粘土。經(jīng)再搬運、沉積后仍保留紅粘土基本特征,液限大于45%的粘土稱為次生紅粘土。,紅黏土的定義,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1977年版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和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紅粘土是碳酸鹽類巖石經(jīng)風化后殘積、坡積形成的褐紅色、棕紅色、黃褐色粘土。,玄武巖、花崗巖、碎屑巖、粉砂巖及某些黏土巖都有可能風化形成紅粘土,紅粘土主要分布在北緯30與南緯30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 我國紅粘土分布廣泛, 主要分布區(qū)在我國南方各省區(qū), 總出露面積達20余萬平方公里。 如云貴高原、四川東部、廣西、粵北及鄂西、湘西等地區(qū)的低山、丘陵地帶頂部和山間盆地、洼地、緩坡及坡腳地段。,紅黏土分布,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黔、桂、滇等地古溶蝕地面上堆積的紅粘土層,由于基巖起伏變化及風化深度的不同,造成其厚度變化極不均勾常見為58m,最薄為0.5m,最厚為20m。在水平方向常見咫尺之隔,厚度相差達10m之巨。上層中常有石芽、溶洞或土洞分布其間,給地基勘察、設計工作造成困難。,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對紅粘土的成因: 紅粘土化過程基本上是一個化學、物理化學的變化或母巖中礦物的遷移、過渡、交代、沉淀的過程, 并歸納為下列三個發(fā)展階段: 第一階段: (最初風化) 原始礦物部分地或完全地物理或化學的風化, 基本元素、倍半氧化物膠體的“釋放”。 第二階段: (次生風化或紅粘土化) 母巖部分地或完全地淋濾。一些礦物分解、遷移、礦物間部分的重新組合。第二階段的風化程度與原始礦物的化學風化程度及本質有關。 第三階段: 部分的或完全的水合膠體, 氧化鐵、鋁的脫水。,紅黏土成因,紅粘土的一般特點是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塑性強,卻具有較高的力學強度和較低的壓縮性。 紅粘土的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塑性強等物理指標與軟黏土相似,但是其較高的力學強度和低壓縮性,與軟粘土差別巨大。,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紅黏土基本物理力學性質,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紅黏土基本物理力學性質,在液限孔隙比散點圖上,可看出紅粘土的液限比軟土液限上限大很多。,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紅黏土與軟土工程力學特性比較,在壓縮系數(shù)孔隙比散點圖上,可看出相同孔隙比條件下,紅粘土的壓縮系數(shù)比軟土壓縮系數(shù)下限低很多。,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在無側限抗壓強度孔隙比散點圖上,可看出紅粘土的抗壓強度比軟土抗壓強度的上限大很多。,紅黏土與軟土工程力學特性比較,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在剪應力孔隙比散點圖上,可看出紅粘土的抗剪強度比軟土抗剪強度上限要大。,紅黏土與軟土工程力學特性比較,雖然紅粘土的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塑性強等物理指標比軟黏土差,但是其工程性能卻遠比軟土要好。這一特性是紅粘土被視為特殊土的主要原因。,紅粘土的組成成分 紅粘土的一般物理力學特征 紅粘土的物理力學性質變化范圍及其規(guī)律性 裂隙對紅粘土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影響,紅粘土的成分、物理力學特征及其變化規(guī)律,紅粘土的主要工程性質與評價,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由于紅粘土系碳酸鹽類及其他類巖石的風化后期產物,母巖中的較活動性的成分SO2-4、Ca2+、Na+、K+經(jīng)長期風化淋濾作用相繼流失,SiO2部分流失,此時地表則多集聚含水鐵鋁氧化物及硅酸鹽礦物,并繼而脫水變?yōu)檠趸F鋁,使土染成褐紅至磚紅色。 因此,紅土化過程同時也是脫硅富鋁鐵的地球化學過程。,紅粘土的組成成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紅粘土的礦物成分除仍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石英顆粒外,大量的粘土顆粒則主要為多水高嶺石、水云母類、膠體二氧化硅及赤鐵礦、三水鋁土礦等組成,不含或極少含有機質。 紅粘土的主要礦物有: 高嶺石、伊利石、針鐵礦、褐鐵礦、蒙脫石、石英、綠泥石和水鋁英石等。,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紅粘土顆粒周圍的吸附陽離子成分也以水化程度很弱的三價鐵、鋁為主。 紅粘土的粒度較均勻,呈高分散性。粘粒含量一般為6070,最大達80。,1、天然含水量高,一般為4060,高達90。,紅粘土的一般物理力學特征,2、密度小,天然孔隙比一般為1.4-1.7,最高2.0,具有大孔性。,5、一般呈現(xiàn)較高的強度和較低的壓縮性,固結快剪內摩擦角為8。18。,內聚力4090kPa。壓縮系數(shù)a0.2-0.3=0.1-0.4MPA-1,變形模量10-30MPa,最高可達50MPA,荷載試驗比例界限200300kPa。,3、高塑性。液限一般為6080,高達110;塑限一般為4060,高達90;塑性指數(shù)一般為2050。,4、由于塑限很高,所以盡管天然含水量高,一般仍處于堅硬或硬可塑狀態(tài),液性指數(shù)一般小于0.25。但是其飽和度一般在90以上,因此,甚至堅硬粘土也處于飽水狀態(tài)。,6、不具有濕陷性,其濕陷系數(shù)0.00040.00080.015。原狀土浸水后膨脹量很小(2),但失水后收縮劇烈,原狀土體積收縮率25,而擾動土可達4050。,紅粘土:雖然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很大,但卻具有較高的力學強度和較低的壓縮性,生成環(huán)境及其相應的組成物質和堅固的粒間連結特性。,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紅粘土呈現(xiàn)高孔隙性首先在于其顆粒組成的高分散性,是粘粒含量特別多和組成這些細小粘粒的含水鐵鋁硅氧化物在地表高溫條件下很快失水而相互凝聚膠結,從而較好地保存了它的絮狀結構的結果。 因此,紅粘土有較高的強度,主要是因為這些鐵、鋁、硅氧化物顆粒本身性質穩(wěn)定及互相膠結所造成的。特別是在風化后期,有些氧化物的膠體顆粒會變成結晶的鐵、鋁、硅氧化物,粒間連結強度大。 另外,由于紅粘土顆粒周圍吸附陽離子成分主要為三價鐵和鋁,這些鐵、鋁化的顆粒外圍的結合水膜很薄,也加強了其粒間的連結強度。,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紅粘土的高天然含水量的原因: 顆粒高分散性,表面能很大,吸附了大量水分子。 紅粘土的高塑限值的原因: 土中孔隙是被強結合水(吸著水)所充填,而強結合水由于受土顆粒的吸附力很大,分子排列很密,具有很大的粘滯性和抗剪強度。 由于分布地區(qū)環(huán)境地表溫度高,分布在山坡、山嶺或坡腳地勢較高地段的紅粘土,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泄條件好,使土的天然含水量也只接近于塑限,使土體處于堅硬或硬可塑狀態(tài)。 這些紅粘土的組成成分及其粒間連結和含水特性,也是它所以呈現(xiàn)高孔隙性和大孔性,而又不具有浸水濕陷性的主要原因。,已有資料分析知,紅粘土本身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又有相當大的變化范圍。以貴州省的紅粘土為例: 天然含水量2588; 天然孔隙比0.72.4;液限36l25; 塑性指數(shù)1875;液性指數(shù)0.451.4; 內摩擦角231度,內聚力10140kPa,變形模量436MPa。 其物理力學性質變化如此之大,承載力自然會有顯著的差別。貌似均勻的紅粘土,其工程性能的變化卻十分復雜,這也是紅粘土的一個重要特點。,紅粘土的物理力學性質變化范圍及其規(guī)律性,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地質學碩士課程,1)在深度方向,隨著深度的加大,其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和壓縮性都有較大的增高,狀態(tài)由堅硬、硬塑可變?yōu)榭伤堋④浰芤灾亮魉軤顟B(tài),因而強度則大幅度降低。1m處的內聚力為190kPa,到11m則降為9kPa,只及1m處的120。上硬下軟。 2)在水平方向,隨著地形地貌及下伏基巖的起伏變化,紅粘土的物理力學指標也有明顯的差別。在地勢較高的部位,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日喀則地區(qū)吉隆縣2025屆數(shù)學五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答案
- 九江學院《電子商務視覺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星職業(yè)技術學院《光電檢測技術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婦科尿瘺的護理
- 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大學生心理教育
- 呼吸心肺功能個案護理
- 2025高級計算機程序員核心備考試題庫及答案(濃縮300題)
- 護理行業(yè)人才需求
- 教師提高安全意識培訓
- (完整版)庭審筆錄(刑事普通程序)
- 安化十二中學生違紀處分登記表
- 網(wǎng)格絮凝池計算書
- 07J501-1鋼雨篷玻璃面板圖集
- 【教案】第五課+雅與俗的交流-經(jīng)濟、科技發(fā)展與美術作品的關系+教學設計高中美術湘美版(2019)美術鑒賞
- 醫(yī)院網(wǎng)絡布線改造施工方案
- 普通診所污水、污物、糞便處理方案及周邊環(huán)境情況說明
- 《勸學》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學生版)
- 兒童保健科疾病診療常規(guī)診療規(guī)范
- 商標注冊委托協(xié)議書
- 2023年中考語文備考之名著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022年中考真題集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