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插管包的組成和操作步驟.ppt_第1頁
氣管插管包的組成和操作步驟.ppt_第2頁
氣管插管包的組成和操作步驟.ppt_第3頁
氣管插管包的組成和操作步驟.ppt_第4頁
氣管插管包的組成和操作步驟.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次性使用氣管插管包課件,陳偉躍一、氣管插管包的組成及性能 二、氣管插管術的適應癥和禁忌癥 三、氣管插管術目的 四、氣管插管術分類及操作流程 五、并發(fā)癥及其原因,一次性使用氣管插管包課件,一、氣管插管包知識簡介,(一)氣管插管包的組成,1牙墊 2、口咽通氣道 3、喉鏡片 4、孔巾 5紗布塊 6、吸痰管,7、氣管插管 8、導絲 9、吸引連接管 10、醫(yī)用手套 11、推注器,1、按形狀分類:經(jīng)鼻(異形管)、經(jīng)口、口鼻 兩用 2、按結構分類:普通、鋼絲加強 3、按囊分類:有囊、無囊 4、按材料分類:PVC、硅膠,(二)氣管插管的分類,一、氣管插管包知識簡介,(二)氣管插管的分類,1、囊:柔軟性、合模線、磨砂 2、各部件圓滑性:尖端、孔眼、臺階 3、管體:彎曲度、硬度、通順 4、包裝:便利、確保無菌,(三)氣管插管質(zhì)量評價要點,一、氣管插管包知識簡介,(四)氣管插管規(guī)格及選擇,成年男性常用ID7.58.5,插入深度23cm; 成年女性多用ID7.08.0,插入深度為21cm。 鼻腔插管多選用ID7.07.5。 小兒氣管導管選擇參考公式: ID=歲/4+5, 氣管導管插入深度(cm)=年齡/2+12。,(四)氣管插管規(guī)格及選擇,小兒氣管導管選擇的最適中尺寸推薦,小兒年齡 導管的內(nèi)徑(mm) 小兒年齡 導管的內(nèi)徑(mm) 新生兒 3.0 6歲 5.5 6個月 3.5 8歲 6.0 18個月 4.0 12歲 6.5 3歲 4.5 16歲 7.0 5歲 5.0,(四)氣管插管規(guī)格及選擇,二、氣管插管術適應證和禁忌證,1心臟停搏需要持續(xù)胸外按壓。 2病人神志尚清醒但有呼吸衰竭。 3病人的氣道保護機能喪失(昏迷、心跳停止) 4其他方法不能改善昏迷病人的通氣狀況時。 5全身麻醉或使用肌松劑,(一)氣管插管術適應證,二、氣管插管術適應證和禁忌證,1、急性咽峽炎; 2、氣管粘膜下血腫; 3、主動脈瘤壓近或侵犯氣管者; 4、出血素質(zhì)或有出血向者。,(二)氣管插管術禁忌證,1、保持呼吸道通暢 2、確保給予高濃度氧氣 3、確保給予設定的潮氣量以維持有效通氣 4、防止誤吸,保護氣道 5、允許有效吸痰 6、提供緊急情況下的給藥途徑,三、氣管插管術目的,四、氣管插管術分類及操作流程,(一)氣管插管術分類與特點 (二)氣管插管術操作流程:經(jīng)口與經(jīng)鼻,1、根據(jù)插管途徑:經(jīng)口腔和經(jīng)鼻腔 2、根據(jù)是否利用喉鏡:明視和盲視 3、根據(jù)氣管類別:氣管內(nèi)、支氣管內(nèi),(一)氣管插管術分類與特點,經(jīng)口 常規(guī)途徑 較難耐受 使用較粗的管道,可提供更有效通氣 經(jīng)鼻 較易耐受 使用較細的管道, 氣道阻力較高 有鼻腔創(chuàng)傷和出血的危險,(一)氣管插管術分類與特點,1、擺放體位 病人取仰臥位,清除松動牙齒及義齒,清除口 腔異物或分泌物,用抬頦推額法,以寰枕關節(jié) 為轉折點使頭部充分后仰,以便口、咽、喉呈 一條直線(頸椎傷患者除外)。,經(jīng)口腔明視插管術操作流程,(二)氣管插管術操作流程,保持口-咽-喉三點成一直線,頭部位置 用枕頭抬高枕骨部位(打噴嚏),經(jīng)口腔明視插管術操作流程,2、面罩加壓給氧 使用簡易呼吸器面罩加壓給氧23分鐘(交予助手 操作),使血氧飽和度保持在95%以上,保證氣管插 管時體內(nèi)具有一定氧含量。,經(jīng)口腔明視插管術操作流程,3、準備物品,準備氣管導管:選擇相應規(guī)格的氣管導管,用注射 器檢查充氣套囊是否漏氣,在導管內(nèi)放入導絲(距 離導管開口處1cm)并塑型,在氣管導管前端和套 囊涂好潤滑油。 準備喉鏡:選擇合適型號大小的喉鏡鏡片,檢查光 源后關閉,放置備用。 準備牙墊、固定膠布和聽診器。,經(jīng)口腔明視插管術操作流程,級 級 級 級 可見軟腭 可見軟腭 僅見軟腭 不見軟腭 咽門弓 咽門弓 不見咽門弓 不見咽門弓 懸雍垂 不見懸雍垂 不見懸雍垂 不見懸雍垂,4、暴露聲門,經(jīng)口腔明視插管術操作流程,5、插入氣管導管,操作者用右手將氣管導管沿著喉鏡氣管槽插入口腔, 并對準聲門位置送入氣管內(nèi),請助手幫助將導絲拔除 ,繼續(xù)將導管向前送入3-5cm,插管時導管尖端距門 齒距離通常在2123cm。注意氣管導管不可送入過 深,以防止進入單側主支氣管造成單側通氣。操作過 程中如聲門暴露不滿意,可請助手從頸部向后輕壓喉 結,或向某一側輕推,以取得最佳視野。,經(jīng)口腔明視插管術操作流程,6、確認導管位置,給導管氣囊充氣后,立即請助手接簡易呼吸器通 氣,在通氣時觀察雙側胸廓有無對稱起伏,并用 聽診器聽診雙肺,以雙肺呼吸音對稱與否判斷氣 管導管的位置正確無誤。,經(jīng)口腔明視插管術操作流程,7、固定導管,放置牙墊后將喉鏡取出,用膠布以“八字法” 將牙墊和氣管導管固定于面頰。,經(jīng)口腔明視插管術操作流程,氣管插管前首先要通過導管口看視導管內(nèi)是否通暢; 導管通過聲門進入氣管后,如果病人馬上發(fā)生嗆咳或出 現(xiàn)紫紺,同時并有氣體從導管中噴出,則證實導管確實插入氣管。如此時有食物或胃內(nèi)物從導管中涌出,則說明導管已誤入食管應立即把出重插。 在導管插入后,一定要先安置牙墊,再退出鏡片,要用聽診器聽診兩側呼吸音(兩側腋中線處),如兩側呼吸音相同,則證實導管確在總氣管內(nèi),如只有一側呼吸音或兩側強弱不等,說明導管插入過深滑到一側支氣管,應將導管慢慢退出,直到聽到兩側呼吸音相同。如呼吸音不明顯可用簡易呼吸器加壓,胸廓明顯的隆起,也可證實插管成功。,操作注意事項,經(jīng)口腔明視插管術操作流程,經(jīng)鼻腔氣管插管術,適應癥:用于呼吸衰竭,應用呼吸機治療,需要長期氣管內(nèi)置管,但又不適宜氣管切開的病人 分類:經(jīng)鼻腔明視插管術、經(jīng)鼻腔盲插管術,下頜關節(jié)僵直,口腔不能張開。 口腔手術,采用口腔插管,有礙手術的操作。 門牙松動,經(jīng)口腔插管總難免有損傷。 經(jīng)口腔插管有困難等病員。 搶救中經(jīng)口插管困難者。,在麻醉時主要適用于:,經(jīng)鼻腔氣管插管術,五、氣管插管常見并發(fā)癥及其護理,(一)機械性損傷 (二)呼氣困難 (三)導管阻塞 (四)氣管導管插入過深 (五)導管滑脫,經(jīng)鼻腔插管,不依據(jù)解剖結構,全憑蠻力,尤其是導管過粗時,可造成大塊粘膜脫落,骨膜與骨質(zhì)分離,聲門區(qū)軟骨移位,鼻甲骨折,以及大量鼻衄等危險。,(一)機械性損傷,1、插管粗暴,造成損傷,將病人的口唇壓在牙齒與鏡片之間,造成下唇傷出血或血腫形成是臨床上比較多見;或用鏡喉暴露聲門時,未將鏡片用力上提,而以病人的門齒當喉鏡片的支點,用杠桿的作用力把病人門齒撬掉或造成松動。,2、喉鏡使用不當,(一)機械性損傷,喉鏡用力太猛,插入太深,鏡片頂端可損傷會厭和聲帶,造成咽喉壁粘膜出血,喉頭水腫,甚至將梨狀窩撕裂,使該處的粘膜下層與頸深部肌膜腔和縱隔的組織,三者相通連,引起頸部皮下氣腫,嚴重時會發(fā)生呼吸道梗阻,,3、喉鏡操作不當造成損傷,(一)機械性損傷,還可形成聲帶小結或肉芽腫,一般于插管后 56天開始,癥狀逐漸加重。如使用較粗導管強行插入聲門,不僅可以損傷該區(qū)軟骨及其骨膜,萬一引起杓狀軟骨脫垂,會使發(fā)音聲調(diào)改變。,4、在聲門暴露不佳時插管,損傷聲帶,(一)機械性損傷,插入的導管太細時,使呼吸阻力增大,尤其是呼氣阻力更大,每分鐘呼吸通氣量,不能隨需要加大,增快呼吸頻度雖有一定代償,但是血氧常因而偏低,二氧化碳蓄積的機會增多。因此,插管前導管的選擇,不能過細或太粗。,(二)呼氣困難,1、所用的導管太軟,發(fā)生扭曲; 2 、所用的導管太長,露在鼻腔或口腔5cm以上,可在銜接管連接處發(fā)生扭; 3 、病人氣管彎曲或移位,使導管在氣管內(nèi)也發(fā)生扭折; 4、氣管囊充氣壓力過高,可把導管壓癟,內(nèi)徑減??; 5 、套囊的薄膜厚度不勻,充氣后薄的部分膨脹過大,可把導管推向一側,使斜面開口與氣管粘膜貼緊不通,亦可越過斜面開口堵住導管頂端。,(三)導管阻塞,1. 氣管導管插入過深會滑入右氣管,妨礙左側肺通氣,小兒的氣管總長度相對地較短,更容易發(fā)生。 2.插管時為避免導管脫出,插入略偏深些,使導管頂端緊靠隆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