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儀及其臨床應用2.ppt_第1頁
血液分析儀及其臨床應用2.ppt_第2頁
血液分析儀及其臨床應用2.ppt_第3頁
血液分析儀及其臨床應用2.ppt_第4頁
血液分析儀及其臨床應用2.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血液分析儀及其臨床應用,血液分析儀(hematology analyzer, HA):臨床血液一般檢查最常用儀器。 50年代,美國庫爾特(W.H.Coulter)發(fā)明電子血細胞計數(shù)儀并申請專利。,血液分析儀優(yōu)勢: 檢測項目多 速度快 精度高 易操作,一、檢測原理 檢測功能: 細胞計數(shù)功能 細胞分類功能 檢測原理分為2類: (一)電阻抗法 1.電阻抗原理(principle of electrical impedance),又稱庫爾特原理(Coulter principle),Couler計數(shù)原理,孔電流 真空 內(nèi)電極 外電極 - + 血細胞 懸液 標本杯,2.計數(shù)部件結(jié)構(gòu)組成 等滲電解質(zhì)溶液 細胞懸液 小孔管(傳感器transducer)寶石孔(直徑 100m,厚度約75m) 脈沖數(shù)量和大小反映細胞: 數(shù)量 體積大小,3.白細胞計數(shù)和分類計數(shù)原理 儀器將體積為35450fL的血細胞,分為256個通道(channel)。 每個通道:1.64fl 根據(jù)細胞大小,分別置于不同的通道中,顯示血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Histogram)。,經(jīng)溶血素處理脫水后,血細胞體積大小發(fā)生了變化! 第一群(3590fl)小細胞區(qū):淋巴細胞(體積最小):一般在3590fl。 第二群(90160fl)是單個核細胞區(qū),(中間細胞): 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原始、幼稚細胞、異常細胞等 第三群(160fl以上)大細胞區(qū):嗜中性粒細胞(體積最大):一般在135-350fl,三分群血液分析儀正常白細胞分類模式圖(直方圖) 35 90 160 300 400 450(fl),%,儀器組成: 信號發(fā)生器 放大器 閾值調(diào)節(jié) 甄別器 整形器 計數(shù)系統(tǒng),2.電阻抗法紅細胞檢測原理 (1)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細胞比容測定 與白細胞計數(shù)相似。(%),100 200 300 400 (fl),(2)血紅蛋白測定:血紅蛋白與溶血劑中的特定試劑結(jié)合形成一種血紅蛋白衍生物,在530550nm下進行比色。 ICSH推薦用氰化高鐵法(540nm比色)。 非氰化溶血劑,如SDS-Hb。 (3)紅細胞其他參數(shù)檢測,3.電阻抗法血小板檢測原理 血小板計數(shù)(platelet, PLT): 隨紅細胞在一個系統(tǒng)中進行檢測。 直方圖在228fl(不同儀器不一)。 血小板平均體積(mean platelet volume, MPV)。,10 20 30(fl),%,(二)光散射法血液分析儀檢測原理 組合應用 電學 光學 細胞化學等,細胞流電學和光學檢測圖(AcT 5diff),光散射法白細胞檢測原理類別 (1)激光與細胞化學法 1)過氧化物酶檢測通道: 嗜酸性粒細胞、嗜中性粒細胞過氧化物酶活性比單核細胞強 淋巴細胞、嗜堿粒細胞無過氧化物酶活性。 散射圖定位:X軸為吸光率(酶反應強度)、Y軸為光散射(細胞大?。╋@示檢測結(jié)果。 2)嗜堿性粒細胞/分葉核檢測通道。,(2)容量、電導、光散射(volume,conductivity, scatter, VCS)法: 血細胞未經(jīng)任何處理,保持與體內(nèi)完全相同狀態(tài)下進行。 VCS法檢測原理 細胞體積技術(shù)(測量細胞大?。?電導性技術(shù)(測量細胞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光散射(scatter, S)技術(shù)(測量細胞形態(tài)、細胞核和細胞顆粒)。,體積 電導 光散射,VCS可顯示3種細胞散點圖 DF1(體積值和散射光值) DF2(體積值和電導值) DF3(體積值和電導值):只顯示basophil,細胞流電學和光學散點圖(AcT 5diff),VCS血液分析儀正常白細胞散點圖實例,(3)電阻抗與射頻法(能透入細胞內(nèi),測量核的大小及顆粒的多少): 嗜酸性粒細胞檢測系統(tǒng) 嗜堿性粒細胞檢測系統(tǒng) 5種白細胞分類檢測系統(tǒng):直流電(direct current,DC)為橫坐標,以射頻(radio frequency ,RF)為縱坐標。 幼稚細胞檢測系統(tǒng): 幼稚細胞膜脂質(zhì)較成熟細胞少。 加入硫化氨基酸,與幼稚細胞的結(jié)合量多于較成熟的細胞 幼稚細胞對溶血劑有抵抗作用,從而提供幼稚髓細胞信息(immature myeloid information,IMI)。,(4)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ulti-angle polarized scatter separation of white cell, MAPSS)法 0:前角光散射(13),可粗略測定細胞大小。 10:狹角光散射(711),可測定細胞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相對特征。 90:垂直光散射(70110),測定細胞核分葉情況。 90:消偏振光散射(70110),區(qū)分嗜酸性粒細胞與其他細胞。,2.光散射法紅細胞檢測原理 低角度(23):測量紅細胞體積 高角度(515):測定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 得到MCV、MCH、MCHC測定值,計算出RDW、紅細胞血紅蛋白分布寬度(red blood cell hemoglobin distribution width,HDW),3.光散射法血小板檢測原理 Mie理論(Mie theory of light scatter for homogeneous spheres):當球形化的血小板一個一個通過激光照射區(qū)時:,高角度(515):檢測細胞折射指數(shù)(reactive index,RI); 低角度(23):測量細胞大小。 大血小板與各種碎片如果體積相似,但由于內(nèi)容物不同,RI相差較大,故能鑒別。,5.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reticulocyte,RET)原理 20世紀90年代起,有多種檢測原理相似網(wǎng)織紅細胞分析儀。 (1)血液分析儀檢測原理: 用新亞甲藍染色使紅細胞RNA著色或用熒光染料對RNA進行染色。,檢測參數(shù): 網(wǎng)織紅細胞絕對值(RET#) 網(wǎng)織紅細胞百分數(shù)(RET%) 網(wǎng)織紅細胞平均體積(MCVr) 網(wǎng)織紅細胞成熟指數(shù)(RMI) 網(wǎng)織紅細胞分布寬度(reticulocyte distribution width, RDWr),新亞甲藍網(wǎng)織紅細胞染色,光散射法網(wǎng)織紅細胞檢測散點圖,二、檢測參數(shù) (一)檢測參數(shù) 中高檔儀器檢測參數(shù): 20項左右或超過40多項,(二)檢測結(jié)果及表達形式 表 常見血液分析報告用語及英文縮寫詞,三、細胞直方圖 橫坐標為血細胞體積大小 縱坐標為不同體積細胞的相對頻率。 (一)白細胞直方圖 正常白細胞直方圖 出現(xiàn)異常直方圖時,常伴警報信號,如“H(high,高)”或“L(low,低)”。,(二)紅細胞直方圖 正常紅細胞分布:50200fl 峰左移 峰右移 雙峰 (三)血小板直方圖 正常血小板直方圖呈左偏態(tài)分布: 230fl分布,主要在215fl。,四、方法學評價 (一)儀器類型和特點 1.單純電阻抗法三分群血液分析儀特點 (1)檢測參數(shù):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2)白細胞分類 (3)直方圖 (4)報警(flag)功能:文字、圖標,2. 綜合光學電學技術(shù)血液分析儀特點 (1)檢測參數(shù): 紅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 網(wǎng)織紅細胞 幼稚細胞,(2)白細胞分類 五分類,準確性較三分群血液分析儀高。 (3)直方圖和散點圖: 紅細胞直方圖 白細胞直方圖 血小板直方圖 白細胞分類散點圖。 (4)報警功能:文字、圖標,3.自動化程度 操作過程:半自動、全自動 儲存信息: 質(zhì)量控制:質(zhì)量控制軟件、顯示質(zhì)控圖形 至今,血液分析儀還只能用作健康人血液篩檢之用,尚不能完全代替顯微鏡功能。,(二)儀器性能評價(ICSH) 1. 可比性 (comparability) 指血液分析儀測定結(jié)果,與常規(guī)方法所測結(jié)果相比較。顯微鏡法是血細胞檢驗基礎(chǔ)。 P0.05有可比性。P0.05無可比性 結(jié)論:計數(shù)細胞越多、選用吸管、計數(shù)盤越多,計數(shù)結(jié)果接近真值。 實際工作中,鏡檢法很難達到此要求。,經(jīng)嚴格校正的血液分析儀: 計數(shù)細胞多 操作步驟標準化 精確性高( CV可2%) 準確性較高,2. 準確性 (accuracy) 準確性是指測定結(jié)果與真值一致性的程度。 3. 總重復性( overall precision ) 指同一份標本多次測量的結(jié)果接近的程度。 重復測定1份抗凝靜脈血10次,計算CV值。,4.精密度 (precision) 批內(nèi)(within- batch)精密度:同一批樣本重復測定結(jié)果的評價。 批間(between-batch)精密度:對兩批或兩批以上樣本重復測定結(jié)果的評價。 攜帶污染率(carry over): 連續(xù)測定1份高值樣本3次(i1、i2、i3)再測定1份低值樣本3次(j1、j2、j3) 攜帶污染率(%)(j1-j3)/(i3-J3),精確度和準確度,5. 線性范圍 指測定值與稀釋倍數(shù)是否呈比例關(guān)系。 線性關(guān)系范圍越寬越理想。 P 0.01, 非線性相關(guān)。 P 0.05,未偏離線性。,稀釋效果,MCH MCV MCHC RBC,(三)影響直方圖變化的因素 1.儀器因素 血細胞體積大小 儀器閾值 孔電壓 2.試劑因素 稀釋液:導電率、滲透壓、離子強度 溶血劑:種類、濃度、用量和溶血時間,3.操作人員技能: 高素質(zhì) 技術(shù)培訓 上崗前要仔細閱讀隨機手冊 掌握ICSH推薦的儀器性能評價方法 全程質(zhì)量控制,4.循證醫(yī)學對血液分析儀應用指導 (1)循證醫(y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謹慎、準確、合理而明智地對每個患者作出臨床決策。 循證檢驗醫(yī)學(evidence - 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 EBLM)。 (2)為臨床提供真實可靠實驗診斷證據(jù)。 (3)用循征檢驗醫(yī)學思維客觀評價檢驗。,五、臨床應用 (一)檢測參數(shù)臨床意義 1.紅細胞參數(shù) (1)MCV和RDW:可用于缺鐵性貧血的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 (2)紅細胞血紅蛋白分布寬度,2.血小板參數(shù) (1)血小板計數(shù) (2)血小板平均體積(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鑒別血小板減低的病因: MPV增高:外周血血小板破壞過多致血小板減低,MPV減低: 骨髓病變引起血小板減低。 評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復的情況: 局部炎癥:骨髓造血未受抑制,MPV正常。 敗血癥:骨髓造血功能抑制,MPV減低。 白血病緩解:MPV增高。 骨髓造血衰竭:MPV、PLT持續(xù)減低。 MPV越小,骨髓受抑制越嚴重。 骨髓功能恢復時,首先MPV上升,然后PLT逐漸上升。 MPV與血小板功能明顯相關(guān):有出血傾向者MPV顯著低于無出血傾向者。,(二)紅細胞直方圖在貧血中的應用 1.小細胞性貧血 (1)RDW正常:輕型地中海貧血 (2)RDW輕度增高:缺鐵性貧血 (3)RDW明顯增高,兩個細胞峰,小細胞峰明顯左移: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經(jīng)治療有效,2.大細胞性貧血 (1) RDW正常,細胞主峰明顯右移: 溶血性貧血 白血病前期 再生障礙性貧血 巨幼細胞性貧血 (2) RDW輕度增高,紅細胞峰明顯右移,基底增寬: 葉酸、維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細胞性貧血。 (3)RDW明顯增高,紅細胞峰明顯右移,出現(xiàn)兩個峰: 巨幼細胞貧血,葉酸、維生素B12治療初。,3.正細胞性貧血 (1)RDW正常: 慢性病 急性失血 骨髓纖維化 骨髓發(fā)育不良 (2) RDW輕度增高: 血紅蛋白異常 骨髓纖維化 (3) RDW明顯增高: 早期或混合性營養(yǎng)不良,(三)血小板直方圖臨床應用 1. 紅細胞碎片 可干擾血小板直方圖 2. 血小板聚集 直方圖峰左側(cè)起點較高 MCV和RDW正常,可排除小紅細胞干擾 3. 小紅細胞干擾 峰右側(cè)離橫坐標較高,呈脫尾狀。 4. 小血小板 峰左移,MPV偏小。 血涂片可見較多小血小板。 5. MPV 與PLT呈非線性負相關(guān)。,(四)白細胞直方圖臨床應用 直方圖只能提示白細胞比例變化或可能出現(xiàn)異常細胞,故要求用顯微鏡復查血涂片。 1.中性粒細胞增高(淋巴細胞相對減低) 嗜中性粒細胞增多 淋巴細胞減低癥,(四)白細胞直方圖臨床應用 直方圖只能提示白細胞比例變化或可能出現(xiàn)異常細胞,故要求用顯微鏡復查血涂片。 1.中性粒細胞增高(淋巴細胞相對減低) 嗜中性粒細胞增多 淋巴細胞減低癥 2.中性粒細胞減低(淋巴細胞比例增高) 嬰幼兒 再生障礙性貧血 嗜中性粒細胞缺乏癥 淋巴細胞增多癥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3.嗜酸性粒細胞或單核細胞 淋巴細胞與單核細胞之間區(qū)域異常。 可能存在:異型淋巴細胞、漿細胞,原始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等。 4.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細胞在某一區(qū)域出高大細胞峰,同時有報警。 5.慢性白血病 在單個核細胞區(qū)和嗜中性粒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