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3課道山亭記1.通假字(1)粵之太末同“越”,越國。(2)其城之內(nèi)外皆涂同“途”,路途。2.古今異義(1)列于中國。古義:我國上古華夏族各朝建都于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中心地帶,有別于四方蠻夷戎狄。凡華夏族統(tǒng)轄區(qū)都稱“中國”。今義:國家名稱。(2)程公于是州以治行聞。古義:介詞代詞,在這里。今義:連詞。表示后一事緊接著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3.一詞多義(1)蓋(2)累(3)盡(4)為(5)者4.詞類活用(1)匠多良能:形容詞作名詞,技藝精湛的人。(2)雖下貧必豐其居:使動用法,使豐。(3)故名之曰:名詞作動詞,命名。(4)既新其城,又新其學(xué):形容詞作動詞,改造、革新。5.文言句式(1)其路在閩者:定語后置句。(2)為亭于其處:狀語后置句。(3)豈虛也哉:判斷句。(4)漢嘗處其眾江淮之間:省略句。6.翻譯下列句子(1)其路在閩者,陸出則阸于兩山之間,山相屬無間斷。譯文:在閩地的通道,陸路就被阻塞在兩山當(dāng)中,而山相連沒有間斷。(2)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輒破溺。譯文:船逆行而上,善于利用水勢,稍微有點差錯,就會船破溺水。(3)程公于是州以治行聞。譯文:程師孟在福州因為治理得好而聞名。一、結(jié)構(gòu)圖解道山亭記二、中心主旨本文具體描繪福州的山險水惡、人文氛圍和居民安樂,侃侃道來,寫得紆徐和緩,儒雅醇厚,從而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福州特有的險惡地形,曲折地表達了對程師孟治郡政績的贊美,高度評價了程師孟的曠達脫俗。1.第二段從哪些方面來寫福州的?各方面的特點是怎樣的?答:_答案地理位置(位于閩中);地勢(平而廣);地域風(fēng)貌(枕江面海);城市風(fēng)貌(路多,舟船交通便利);城市建筑(居室巨麗,寺院特盛);整體形象(三山鼎立,山上寺廟眾多而奇美)。2.福州的山水如此險,但是惡嗎?這樣寫有何好處?答:_答案作者在寫福州山水時,雖突出其險,卻并不突出其惡;突出其怪,卻并不強調(diào)其兇,景物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奇、險、美。山是靜的,但作者以路襯山,把山寫活了;水是動的,作者肆意點染,給水賦予了生命。可以說,作者不僅寫出了山水之“形”,也寫出了山水之“神”。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漢嘗處其眾江淮之間而虛其地處:處置B.其途或逆坂如緣逆:向相反方向活動C.其城之內(nèi)外皆涂涂:同“途”,路途D.人以屋室巨麗相矜矜:矜持答案C解析A項安置,遷徙。B項迎著。D項夸耀。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近的一項是()A.開其地,列于中國B.而長江在其南C.舟載者晝夜屬于門庭D.程公于是州以治行聞答案C解析A項古義指華夏族統(tǒng)轄區(qū)域。B項古義指閩江。D項古義:于,在;是,這個。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B.C.D.答案B解析B項介詞,由于;介詞,由于。A項副詞,才;副詞,竟然、卻。C項代詞,這塊;代詞,那里。D項卻,表轉(zhuǎn)折;就,表承接。課內(nèi)閱讀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47題。閩,故隸周者也。至秦,開其地,列于中國,始并為閩中郡。自粵之太末,與吳之豫章,為其通路。其路在閩者,陸出則阸于兩山之間,山相屬無間斷,累數(shù)驛乃一得平地,小為縣,大為州,然其四顧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緣,或垂崖如一發(fā),或側(cè)徑鉤出于不測之溪上,皆石芒峭發(fā),擇然后可投步。負戴者雖其土人,猶側(cè)足然后能進。非其土人,罕不躓也。其溪行,則水皆自高瀉下,石錯出其間,如林立,如士騎滿野,千里下上,不見首尾。水行其隙間,或衡縮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狀若蚓結(jié),若蟲鏤,其旋若輪,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輒破溺。雖其土長川居之人,非生而習(xí)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陸之險如此。漢嘗處其眾江淮之間而虛其地,蓋以其陿多阻,豈虛也哉?福州治侯官,于閩為土中,所謂閩中也。其地于閩為最平以廣,四出之山皆遠,而長江在其南,大海在其東,其城之內(nèi)外皆涂,旁有溝,溝通潮汐,舟載者晝夜屬于門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麗相矜,雖下貧必豐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宮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閩山,東曰九仙山,北曰粵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蓋佛、老子之宮以數(shù)十百,其瑰詭殊絕之狀,蓋已盡人力。光祿卿、直昭文館程公為是州,得閩山嵚崟之際,為亭于其處,其山川之勝,城邑之大,宮室之榮,不下簟席而盡于四矚。程公以謂在江海之上,為登覽之觀,可比于道家所謂蓬萊、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閩以險且遠,故仕者常憚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樂,非獨忘其遠且險,又將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壯哉!程公于是州以治行聞,既新其城,又新其學(xué),而其余功又及于此。蓋其歲滿就更廣州,拜諫議大夫,又拜給事中、集賢殿修撰,今為越州,字公辟,名師孟云。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累數(shù)驛乃一得平地累:連續(xù),接連B.非其土人,罕不躓也 躓:跌倒C.豈虛也哉 虛:空虛D.舟載者晝夜屬于門庭 屬:聚集,集中答案C解析虛:虛假、不真實,此處指虛言。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B.C.D.答案C解析C項均為介詞,拿。A項動詞,成為;介詞,替。B項代詞,他的;連詞,如果。D項并且,表遞進;卻、然而,表轉(zhuǎn)折。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開篇極力描寫閩地山路水道艱險,以體現(xiàn)程師孟入閩任職“忘其遠且險”。B.第一段作者用漢代將閩地的百姓遷徙于江淮之事,來強調(diào)這地方險狹多阻。C.第二段寫福州的民居、廟觀等反映了居民安樂,間接地表現(xiàn)出程師孟的治郡政績。D.第三段描寫程師孟建在城中道山之上的“道山之亭”的勝景,以表現(xiàn)“其志壯哉”。答案D解析“建在城中道山之上”錯,據(jù)原文“可比于道家所謂蓬萊、方丈、瀛州之山”可知“道山”是道家之山。7.下列對本文表達技巧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對于程師孟治郡的業(yè)績,并不采取單刀直入的寫法,而是紆徐和緩,將其政績曲折地展現(xiàn)出來,充分體現(xiàn)了曾鞏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B.作者第一段寫閩地“遠且險”,分別從“陸出”和“溪行”兩方面入手,而各又分別從山路與“土人”、溪流與“生而習(xí)水者”兩部分落筆,條理清楚。C.文章第二段所介紹的福州地理環(huán)境和民俗風(fēng)氣,為下文程師孟“余功又及于此”建“道山之亭”的介紹做了鋪墊,思路縝密。D.文章末段先稱贊程師孟的政績,后介紹其輾轉(zhuǎn)任職的情況,看似閑筆,實則用意深遠,以暗示他仕途坎坷,含蓄蘊藉。答案D解析無暗示“仕途坎坷”之意。文外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杏花書屋記歸有光杏花書屋,余友周孺允所構(gòu)讀書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巖公為御史,謫沅、湘時,嘗夢居一室,室旁杏花爛漫,諸子讀書其間,聲瑯然出戶外。嘉靖初,起官陟憲使,乃從故居遷縣之東門,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謂孺允曰:“他日當(dāng)建一室,名之為杏花書屋,以志吾夢云。”公后遷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歸而沒于金陵。孺允兄弟數(shù)見侵侮,不免有風(fēng)雨飄搖之患。如是數(shù)年,始獲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于園中構(gòu)屋五楹,貯書萬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間,周環(huán)藝以花果竹木。方春時,杏花粲發(fā),恍如公昔年夢中矣。而回思洞庭木葉、芳洲杜若之間,可謂覺之所見者妄而夢之所為者實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昔唐人重進士科,士方登第時,則長安杏花盛開,故杏園之宴,以為盛事。今世試進士,亦當(dāng)杏花時,而士之得第,多以夢見此花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榮名者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間關(guān)嶺海十余年,所謂鐵石心腸,于富貴之念灰滅盡矣;乃復(fù)以科名望其子孫。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也夫公之所以為心者如此。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雖蠖屈于時,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諸孫皆秀發(fā),可以知詩書之澤也。詩曰:“自今以始,歲其有,君子有谷,貽孫子。于胥樂兮!”吾于周氏見之矣!注洞庭木葉:語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芳洲杜若:語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也/B.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也/C.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也/D.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也/答案D解析原文標(biāo)點為: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也。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先”指時間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對?!跋却蠓颉敝敢讶ナ赖拇蠓颉H缦韧?、先父。B.“謫”在封建時代特指官吏降職,調(diào)往邊遠地方;“遷”指職務(wù)變動,“左遷”指官員升官。C.“登第”猶登科、及第。“及第”指科舉考試應(yīng)試中選,因榜上題名有甲乙次第,故名。D.“歿”指死。古代人對死的稱呼不同: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庶人稱“死”。答案B解析漢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后世沿用之。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認為,富貴顯赫的人,他們的子孫也跟著富貴顯赫;而貧窮之人,其子孫依然貧窮。B.友人的父親是一個非常正直的知識分子,他敢于大膽向皇上進言,不怕觸怒皇上。C.本文先介紹杏花書屋的由來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引出議論。D.全文圍繞書屋的建造和命名,展示友人的父親的崇高人格,使得本來極為普通的書屋具有了不平凡的意義。答案A解析與原文表達的意思相反。由“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雖蠖屈于時,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諸孫皆秀發(fā)”幾句可知。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今世試進士,亦當(dāng)杏花時,而士之得第,多以夢見此花為前兆。譯文:如今科考進士,也是在杏花盛開之時,讀書人中第,常常把夢見杏花作為考中的前兆。(2)向之所與同進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譯文:但以前和他同時中進士做官的人,一時富貴興盛顯赫,可他們的后代就有現(xiàn)在不知淪落到何地的。參考譯文杏花書屋,是我的朋友周孺允建造的讀書室。孺允自己曾說他的先父玉巖公擔(dān)任御史,謫戍到沅、湘一帶時,曾夢到自己居住在一間房子里,室外杏花爛漫,自己的幾個兒子在房子里讀書,瑯瑯的讀書聲傳到戶外。嘉靖初年,玉巖公被朝廷起用后升任御史,于是他的家從原先住的地方遷到縣的東門,也就是他現(xiàn)在居住的房子。玉巖公曾經(jīng)指著房子后面的一塊空地對孺允說:“他日應(yīng)當(dāng)在那里建造一棟房子,命名為杏花書屋,以此來記錄我昔日的夢。”玉巖公后來升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還沒有來得及榮歸故里就死在了南京。玉巖公死后,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侮,免不了有動蕩不安、很不穩(wěn)定的禍患。像這樣好幾年,才得以安定地生活。到了嘉靖二十年,孺允修葺玉巖公的居室,趁此機會在園中建造了五間房屋,藏書達萬卷,用玉巖公昔日命的名,懸掛在門楣之上,在院落的四周,種植花果竹木。當(dāng)春天到來時,杏花爛漫,整個院落如玉巖公當(dāng)年的夢中之境。再回想玉巖公昔日謫戍在沅、湘一帶的情景,真可謂是醒來所見的是虛妄的,而夢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實的。走上這個廳堂,追思玉巖公,怎能不感慨萬千!以前唐代人重視進士科,讀書人將要登第的時候,正是長安杏花盛開之時,所以人們都把新進士的杏園宴當(dāng)作一件美事。如今科考進士,也是在杏花盛開之時,讀書人中第,常常把夢見杏花作為考中的前兆。這是世俗對榮華不能忘記成為這樣的。玉巖公因為向皇帝進諫而觸犯了皇帝,(被貶謫)在嶺南地區(qū)輾轉(zhuǎn)了十幾年的時間,所以他的心腸像鐵石般剛強,對于追求富貴的念頭已經(jīng)灰飛煙滅了;但玉巖公仍希望自己的子孫考取功名。大約古代的君子,愛自己的國和自己的家,不僅鞠躬盡瘁,竟至于對他們的后代子孫,仍然希望他們代代享受恩德并且永無止境地為國效力。玉巖公的良苦用心大約就在上述這些吧。如今距離玉巖公去世,還沒有多長時間,但以前和他同時中進士做官的人,一時富貴興盛顯赫,可他們的后代就有現(xiàn)在不知淪落到何地的。孺允兄弟雖目前還不得志,但人們正期望他們能被重用;并且玉巖公的本家孫輩都才華出眾,散發(fā)秀美的神采,可以憑著這知道受到了詩書傳家的影響啊。詩經(jīng)中說:“打如今開了頭,年年都有好收成,君子有了厚祿就留給子孫。大家都歡樂無比?。 蔽以谥苁霞易蹇吹搅嗽娊?jīng)所說的情形??!(2014北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7題。偃虹堤記有自岳陽至者,以滕侯之書、洞庭之圖來告曰:“愿有所記?!庇璋l(fā)書按圖,自岳陽門西距金雞之右,其外隱然隆高以長者,曰偃虹堤。問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為也?!眴柶渌宰髦?,曰:“洞庭,天下之至險;而岳陽,荊、潭、黔、蜀四會之沖也。昔舟之往來湖中者,至無所寓,則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遠且勞,而又常有風(fēng)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無患。”問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長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萬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時以成。”問其始作之謀,曰:“州以事上轉(zhuǎn)運使,轉(zhuǎn)運使擇其吏之能者行視可否,凡三反復(fù),而又上于朝廷,決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議也?!痹唬骸按司又饕?,可以書矣?!鄙w慮于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險不測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荊、潭、黔、蜀,凡往來湖中,無遠邇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陽四會之沖,舟之來而止者,日凡有幾!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則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數(shù)計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壞。蓋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繼者常至于殆廢。自古賢智之士,為其民捍患興利,其遺跡往往而在。使其繼者皆如始作之心,則民到于今受其賜,天下豈有遺利乎?此滕侯之所以慮,而欲有紀于后也。滕侯志大材高,名聞當(dāng)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時,常顯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無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 慮 熟 謀 審 力 不 勞 而 功 倍 作 事 可 以 為 后 法 一 宜 書 不 茍 一 時 之 譽 思 為 利 于 無 窮 而 告 來 者 不 以 廢 二 宜 書 岳 之 民 人 與 湖 中 之 往 來 者 皆 欲 為 滕 侯 紀 三 宜 書 以 三 宜 書 不 可 以 不 書,乃為之書。慶歷六年某月某日記。(取材于歐陽文忠公集)注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屢遭貶黜,其時被貶,任岳州知州。12.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答案夫慮熟謀審/力不勞而功倍/作事可以為后法/一宜書/不茍一時之譽/思為利于無窮/而告來者不以廢/二宜書/岳之民人與湖中之往來者/皆欲為滕侯紀/三宜書/以三宜書不可以不書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能力。在整體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標(biāo)志性詞語先斷開容易斷的地方,文段中“一宜書”“二宜書”“三宜書”明顯可斷,其他地方再根據(jù)語意推敲。13.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愿有所記愿:希望B.覆溺之虞虞:料想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 使:假如D.常顯用之 常:曾經(jīng)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含義。B項“覆溺之虞”根據(jù)文意推斷,“虞”是“憂慮”的意思。14.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予發(fā)書按圖我打開書信并查看洞庭之圖B.問其所以作之利害問滕侯的建堤動機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議也(各級官員)都不能輕視滕侯的具體策劃D.此滕侯之所以慮,而欲有紀于后也這就是滕侯思慮并想記錄下來傳告后世的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C項“易”的意思是“改變”,不是“輕視”。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文章認為,滕侯對偃虹堤的周密策劃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對百姓深切的關(guān)懷和熱愛。B.古代不少利國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維護,往往成了廢棄的遺跡,令人遺憾。C.滕子京請歐陽修作偃虹堤記,是為了記載岳州面貌的改變和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情景。D.偃虹堤記是一篇應(yīng)邀之作,歐陽修在文中借贊美滕侯表達了心中理想的為官之道。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C項表述不當(dāng)。原文中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欲有紀于后也”,可見請歐陽修作本文不是為了記載岳州面貌的改變和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情景,而是希望繼承者能明白他建造偃虹堤的良苦用心,使其不致被廢棄。16.偃虹堤記寫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無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請在橫線上填寫岳陽樓記中內(nèi)容與之相關(guān)的文句。答:_答案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俱)興。解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本題要求準確理解句子中滕侯的做法,重點在“功未及就,退守一州”和“略施其余”的理解,還要熟練地背誦岳陽樓記,并能夠理解該文中句子的意思。17.歐陽修的偃虹堤記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堪稱姊妹篇,內(nèi)容相得益彰。談?wù)勀銖膬善浰惆l(fā)的為官情懷中獲得的感悟。(200字左右)答:_答案感悟角度:(1)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2)時刻把百姓放在心上,“慮于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3)即使自己身處逆境,也要為百姓謀利,有所作為。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悟。兩篇記抒發(fā)的為官情懷大致是一樣的,內(nèi)容上相得益彰,主要內(nèi)容突出“民為上”,為百姓著想。參考譯文有一個從岳陽來的客人,拿著滕子京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圖來告訴我說:“希望您寫篇文章記載(偃虹堤)。”我打開書信并查看洞庭湖的地圖,看到從岳陽門往西到金雞的右邊,其外面有一個又高又長的建筑,叫作偃虹堤。問建造此堤和為其命名的人是誰,來人說:“這都是我們滕侯做的。”又問滕侯的建堤動機和修建的利弊,回答說:“洞庭湖是天下非常險要的地方,岳陽又是荊州、潭州、黔州、蜀州四個地方交會的要沖。過去往來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沒有停泊的地方,只能停泊在南邊的渡口,那些需要到岳陽辦事的人又遠又累,而又常常有遭遇風(fēng)浪、船翻淹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魚都特色小鎮(zhèn)合作協(xié)議
- 腦梗塞臨床護理
- 生產(chǎn)運營管理:企業(yè)戰(zhàn)略和運作策略
- 管理人員培訓(xùn)心得體會模版
- 2025屆江蘇省泰州市部分地區(qū)八年級數(shù)學(xué)第二學(xué)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高二英語備課組工作總結(jié)
- 關(guān)于“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xué)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的需求調(diào)研
- 醫(yī)學(xué)寫作翻譯課程介紹
- 2025年會計試用期工作總結(jié)模版
- 新質(zhì)生產(chǎn)力與財政
- 合伙經(jīng)營吊車協(xié)議書
- 民辦非企業(yè)會計制度
- 礦山礦石運輸協(xié)議書
- 2025入團積極分子發(fā)展對象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詳解【鞏固】
- 2023光伏發(fā)電站快速頻率響應(yīng)檢測規(guī)程
-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xué)期考前沖刺訓(xùn)練(二)英語試卷(含答案)
- 疫苗管理制度
- 2025年入團考試開放機會與試題與答案
- 2024屆北京朝陽人大附朝陽分校中考一模生物試題含解析
- ktv保安合同協(xié)議書
- 民辦學(xué)校新學(xué)期課程設(shè)置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