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5413.29-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食品和乳品溶解性的測定》與《GB/T 5413.29-1997 嬰幼兒配方食品和乳粉 溶解性的測定》相比,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diào)整和更新:

  1. 標準性質(zhì)的改變:最顯著的變化是從推薦性國家標準(GB/T)升級為強制性國家標準(GB),這意味著《GB 5413.29-2010》中的要求對相關企業(yè)而言是必須遵守的,而非以往的推薦執(zhí)行。

  2. 適用范圍的擴展:新標準不僅涵蓋了嬰幼兒配方食品,還將乳品納入了測定對象,這表明標準的應用范圍更廣,旨在更全面地保障嬰幼兒食品安全。

  3. 檢測方法的優(yōu)化:《GB 5413.29-2010》對溶解性的測定方法可能進行了修訂或細化,以適應技術進步和檢測精度提升的需求。雖然具體技術細節(jié)需查閱標準原文,但通常這類更新旨在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4. 指標和限值的調(diào)整:新標準可能會根據(jù)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和食品安全需求,對溶解性的具體指標和限值進行調(diào)整,以更好地反映產(chǎn)品品質(zhì)和安全性要求。

  5. 術語和定義的更新:為了與國際標準接軌并確保術語的準確性,新標準可能對相關專業(yè)術語和定義進行了修訂或新增,幫助各方更好地理解和執(zhí)行標準內(nèi)容。

  6.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的更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相關的基礎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也會不斷更新?!禛B 5413.29-2010》可能會引用最新的參考文獻,確保測試方法的先進性和適用性。

這些變化反映了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旨在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食品和乳品的質(zhì)量控制,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10-03-26 頒布
  • 2010-06-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5413.29-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溶解性的測定.pdf_第1頁
GB5413.29-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溶解性的測定.pdf_第2頁
GB5413.29-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溶解性的測定.pdf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5413.29-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溶解性的測定.pdf-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5413.292010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衛(wèi) 生 部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衛(wèi) 生 部 發(fā)布 2010-03-26 發(fā)布 2010-06-01 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食品和乳品溶解性的測定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Determination of solubility in food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milk and milk products GB 5413.292010 I 前 言 本標準給出了兩種方法。第一法為不溶度指數(shù)法,等同采用國際乳品聯(lián)合會標準IDF129A:1988乳粉和乳粉制品-不溶度指數(shù)的測定 ;第二法為溶解度法。 本標準代替 GB/T 5413.29-1997嬰幼兒配方食品和乳粉 溶解性的測定 。 本標準所代替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 5413-1985、GB/T 5413.29-1997。 GB 5413.292010 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食品和乳品溶解性的測定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不溶度指數(shù)和溶解度的測定方法。 本標準第一法適用于不含大豆成分的乳粉的不溶度指數(shù)的測定, 第二法適用于嬰幼兒食品和乳粉的溶解度的測定。 第一法 不溶度指數(shù)的測定 2 術語和定義 不溶度指數(shù) insolubility index 在本標準規(guī)定的條件下,將乳粉或乳粉制品復原,并進行離心,所得到沉淀物的體積的毫升數(shù)。 3 原理 將樣品加入到 24 的水中或 50 的水中,然后用特殊的攪拌器使之復原,靜置一段時間后(有規(guī)定) ,使一定體積的復原乳在刻度離心管中離心,去除上層液體,加入與復原溫度相同的水,使沉淀物重新懸浮,再次離心后,記錄所得沉淀物的體積。 注:噴霧干燥產(chǎn)品復原時使用溫度為 24 的水,部分滾筒干燥產(chǎn)品復原時使用溫度為 50 的水。 4 試劑和材料 除非另有規(guī)定,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 GB/T 6682 規(guī)定的三級水。 4.1 硅酮消泡劑:硅酮乳化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30 %。 按 6.4.5 所述步驟(不加樣品) ,檢驗硅酮消泡劑的適用性。試驗結束后,離心管底部可見硅酮液體不應大于 0.01 mL。 5 儀器和設備 5.1 水浴鍋:工作溫度為 24.0 0.2 或 50.0 0.2 。 5.2 溫度計:可測定溫度為 24 或 50 ,誤差不超過0.2 。 注:由于復原溫度是影響不溶度指數(shù)的重要因素,所以在 6.2、6.4.1 和 6.4.8 中所用溫度計的準確度應符合規(guī)定。 5.3 稱樣容器:表面光滑的勺,或干凈且光滑的取樣紙。 5.4 天平:感量為 0.01g。 5.5 塑料量筒:容量為 100 mL0.5 mL(20 ) 。 GB 5413.292010 2 注:與玻璃量筒相比,塑料量筒熱容較低,所以在量筒中加入水后,溫度變化最小。 5.6 刷子:可刷去勺或稱樣紙(5.3)上的殘留樣品。 5.7 電動攪拌器,具有以下特性: a) 攪拌器軸上有 16 個葉片(不銹鋼) ,形狀和尺寸如圖 1 所示。葉片平的一面位于下方,對于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攪拌器,葉片從右向左向上傾斜。 注:有些攪拌器,其葉輪可能是逆時針旋轉的見 a) 。這些攪拌器的葉片要從左向右朝上傾斜,因此攪拌杯中液體運動方向產(chǎn)生的效果就與順時針轉動的葉輪一樣。在其他方面,如軸的固定方式及與杯底部的距離,逆時針旋轉葉輪與順時針旋轉葉輪的要求相同。 b) 葉片之間成 30角,水平齒間距(葉輪的圓周)為 8.73 mm(11/32 英寸) ,使用一段時間后這些尺寸可能會變化,因此應周期性檢查和維護。 c) 當攪拌杯固定在攪拌器上后,攪拌器軸的高度(即從葉片最低處到杯底的距離)應為 10 mm2 mm,也就是說杯的深度為 132 mm,由杯的頂部到葉片最低處是 122 mm2 mm,杯頂部到葉片最高處為 115 mm2 mm。葉輪應位于杯中央。 d) 當向攪拌杯中加入 100 mL24 的水進行混合時,攪拌器接通后,葉輪的固定轉速為 3600 轉/分鐘100 轉/分鐘(在 5 s 之內(nèi)達到) 。葉輪的旋轉方向應為順時針(由圖 1 可看出) 。應使用電動測速儀定期檢查在負載情況下葉輪的轉速(如上所述) ,這對舊型的攪拌器尤其重要。對于非同步電動機,轉速可以用調(diào)速器或速度指示器調(diào)整到 3600 轉/分鐘100 轉/分鐘 (適用于不能保證轉速準確度的攪拌器) 。 5.8 玻璃攪拌杯:容量為 500 mL??膳c攪拌器(5.7)配套使用。攪拌杯(四葉型) ,形狀如圖 1 所示,尺寸大致如圖。 5.9 計時器:可顯示 0 s60 s 和 0 min60 min。 5.10 平勺:長度約 210 mm。 5.11 電動離心機:有速度顯示器,垂直負載,有適合于離心管(5.12)并可向外轉動的套管,管底加速度為 160 gn,并且在離心機蓋合時,溫度保持在 20 25 。 注:在離心過程中產(chǎn)生的加速度等于 1.12rn2106;r 為水平旋轉的有效半徑,mm;n 為轉速,轉/分鐘。 5.12 玻璃離心管,錐形,尺寸、刻度、標注、無光澤處的斑紋等如圖 2 所示,帶橡膠塞。刻度數(shù)和標注“mL(20 )”應持久不退,刻度線應清晰干凈。20 時,其容量最大誤差如下: 在 0.1 mL 處:0.05 mL; 0.1 mL1mL:0.1mL; 1 mL2 mL:0.2 mL; 2 mL5 mL:0.3 mL; 5 mL10 mL:0.5 mL; 在 10 mL 處:1 mL。 注:作為日常生產(chǎn)控制,可以使用其他形狀的離心管,但容量誤差必須符合上面所列出的要求。如果是有爭議的或需要確定的結果,則應使用 5.12 中規(guī)定的離心管。 5.13 虹吸管或與水泵相連的吸管:可除去離心管(5.12)中的上層液體,管由玻璃制成,并且?guī)С系?U 型管,適于虹吸(見圖 2) 。 5.14 玻璃攪拌棒:長 250 mm,直徑為 3.5 mm。 GB 5413.292010 3 5.15 放大鏡:讀取沉淀物體積數(shù)。 圖 1 攪拌杯和攪拌槳 圖 2 離心管和相配的虹吸管 GB 5413.292010 4 6 分析步驟 6.1 樣品的制備 測定前,應保證實驗室樣品至少在室溫(20 25 )下保持 48 h,以便使影響不溶度指數(shù)的因素,在各個樣品中趨于一致。 然后反復振蕩和反轉樣品容器,混合實驗室樣品。如果容器太滿,則將全部樣品移入清潔、干燥、密閉、不透明的大容器中,如上所述徹底混合。 對于速溶乳粉,應小心地混合,以防樣品顆粒減小。 6.2 攪拌杯的準備 根據(jù)不溶度指數(shù)的測定(24 或 50 ) ,分別將攪拌杯(5. 8)的溫度調(diào)整到 24.0 0.2 或 50.0 0.2 。方法是將攪拌杯放入水?。?.1)中一段時間,水位接近杯頂。 6.3 樣品部分 用勺或稱樣紙(5.3)稱樣,精確至 0.01 g,取樣量如下: a) 全脂乳粉、部分脫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乳基嬰兒食品及其他以全脂乳粉和部分脫脂乳粉為原料生產(chǎn)的乳粉類產(chǎn)品:13.00 g; b) 脫脂乳粉和酪乳粉:10.00 g; c) 乳清粉:7.00 g。 6.4 測定 6.4.1 從水浴中取出攪拌杯 (見 6.2) , 迅速擦干杯外部的水, 用量筒 (5.5) 向杯中加入 100 mL0.5 mL、24 0.2 或 50.0 0.2 的水。 6.4.2 向攪拌杯中加入 3 滴硅酮消泡劑(4.1) ,然后加入樣品(6.3) ,必要時,可使用刷子(5.6) ,以便使全部樣品均落入水表面。 6.4.3 將攪拌杯放到攪拌器(5.7)上固定好,接通攪拌器開關,混合 90 s 后,斷開開關。如果攪拌器為非同步電動機,帶有調(diào)速器或速度指示器,則將葉輪在最初 5 s 內(nèi)的轉速調(diào)到 3600 轉/分鐘100 轉/分鐘,并混合 90 s。 6.4.4 從攪拌器上取下攪拌杯 (停留幾秒, 使葉片上的液體流入杯中) , 將杯在室溫下靜置 5 min 以上,但不超過 15 min。 6.4.5 向杯內(nèi)的混合物加入 3 滴硅酮消泡劑,用平勺(5.10)徹底混合杯中內(nèi)容物 10 s(不要過度) ,然后立即將混合物倒入離心管(5.12)中至 50 mL 刻度處,即頂部液位與 50 mL 刻度線相吻合。 6.4.6 將離心管放入離心機中(要對稱放置) ,使離心機迅速旋轉,并在管底部產(chǎn)生 160 gn的加速度,然后在 20 25 下使之旋轉 5 min。 6.4.7 取出離心管,用平勺(5.10)去除和傾倒掉管內(nèi)上層脂肪類物質(zhì)。豎直握住離心管,用虹吸管或吸管(5.13)去除上層液體,若為滾筒干燥產(chǎn)品,則吸到頂部液體與 15 mL 刻度處重合,若為噴霧干燥乳粉,則與 10 mL 刻度處重合,注意不要攪動不溶物。如果沉淀物體積明顯超過 15 mL 或 10 mL,則不再進行下部操作,記錄不溶度指數(shù)為“15 mL”或“10 mL”,并如第 7 章所述標明復原溫度,反之應按 6.4.8 所述操作。 6.4.8 向離心管中加入 24 或 50 的水,直到液位與 30 mL 刻度重合,用攪拌棒(5.14)充分攪拌沉淀物,將攪拌棒抵靠管壁,加入相同溫度的水,將攪拌棒上的液體沖下,直到液位與 50 mL 刻度處重合。 6.4.9 用橡膠塞塞上離心管,緩慢翻轉離心管 5 次,徹底混合內(nèi)容物,打開塞子(將塞底部靠在離心GB 5413.292010 5 管邊緣,以收集附著在上面的液體) ,然后如 6.4.6 所述,在規(guī)定的轉速和溫度下離心 5 min。 注:建議將離心管放入離心機中時,使離心管的刻度線的方向與離心機旋轉的方向一致。這樣即使使沉淀物頂部傾斜,沉淀物體積也很容易估算。 6.4.10 取出離心管,豎直握住離心管,以適當背景為對照(見注) ,使眼睛與沉淀頂部平齊,借助放大鏡(5.15)讀取沉淀物體積數(shù)。如果沉淀物體積小于 0.5 mL,則精確至 0.05 mL。如果沉淀物體積大于 0.5 mL,則精確至 0.1 mL。如果沉淀物頂部傾斜,則估算其體積數(shù)。如果沉淀物頂部不齊,則使離心管垂直放置幾分鐘。通常沉淀物的頂部會變平些,因此比較容易讀數(shù)。記錄復原水溫度。 注:以燈光或暗背景為對照觀察離心管,沉淀物的頂部會更醒目、易讀。 7 分析結果的表述 樣品的不溶度指數(shù)等于 6.4.10 中所記錄的沉淀物體積的毫升數(shù),同時應報告復原時所用水的溫度。例如: 0.10 mL(24 ) 4.1 mL(50 ) 8 其他 8.1 重復性 由同一分析人員,用相同儀器,在短時間間隔內(nèi),對同一樣品所做的兩次單獨試驗的結果之差不得超過 0.138 M,M 是兩次測定結果的平均值。 8.2 重現(xiàn)性 由不同實驗室的兩個分析人員,對同一樣品所做的兩次單獨試驗結果之差不得超過 0.328M,M 為兩次測定結果的平均值。 8.3 注意事項 8.3.1 實驗一旦開始,就應連續(xù)進行。必須嚴格遵守所有關于溫度和時間的規(guī)定。 8.3.2 由于不溶度指數(shù)的測定可能受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所以建議檢驗過程應在溫度為 20 25 的實驗室內(nèi)進行。 8.3.3 該檢驗中允許有 5 min15 min 的放置時間(6.4.4) 。在 10 min 之內(nèi)如果事先將幾個攪拌杯的溫度都已調(diào)好(見 6.2) ,且將樣品(6.3)同時稱好,則可將這幾個樣品作為一批同時測定。這樣,可以發(fā)現(xiàn)修正后的 6.2 和 6.4.1 操作步驟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即向放在水浴中的攪拌杯內(nèi)加入 100 mL0.5 mL水(溫度適當) 。當杯內(nèi)水溫度穩(wěn)定在正確值后,由水浴中取出一個攪拌杯,然后再按 6.4.16.4.4 步驟操作,同樣,依次準備其他攪拌杯,這樣則可同時離心成批樣品。 8.3.4 各試樣量等于:混合時,100 mL 水中樣品的總固體含量(用混合物的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大約為原始液體中的總固體含量。 8.3.5 在 6.4.5 中加入 3 滴硅酮消泡劑(4.1) ,對在混合過程中不大可能起泡的產(chǎn)品則是不必要的。但是為了使所有樣品的操作步驟一致,應均加入 3 滴消泡劑。 第二法 溶解度的測定 9 定義 溶解度 solubility 每百克樣品經(jīng)規(guī)定的溶解過程后,全部溶解的質(zhì)量。 GB 5413.292010 6 10 儀器和設備 10.1 離心管:50 mL,厚壁、硬質(zhì)。 10.2 燒杯:50 mL。 10.3 離心機:轉速同 5.11。 10.4 稱量皿:直徑 50 mm70 mm 的鋁皿或玻璃皿。 11 分析步驟 11.1 稱取樣品 5 g(準確至 0.01 g)于 50 mL 燒杯中,用 38 mL25 30 的水分數(shù)次將乳粉溶解于50 mL 離心管中,加塞。 11.2 將離心管置于 30 水中保溫 5 min,取出,振搖 3 min。 11.3 置離心機中,以適當?shù)霓D速離心 10 min,使不溶物沉淀。傾去上清液,并用棉栓擦凈管壁。 11.4 再加入 25 30 的水 38 mL,加塞,上下振蕩,使沉淀懸浮。 11.5 再置離心機中離心 10 min,傾去上清液,用棉栓仔細擦凈管壁。 11.6 用少量水將沉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zhì)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