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5課離騷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正確的一組是()A修姱(ku) 羈(j)朝誶(cu) 蕙(xin)B攬茝(chi) 謠諑(zhu)規(guī)矩(j) 侘傺(ch)C溘死(k) 鷙鳥(zh)攘詬(u) 方圜(yun)D朕車(zhn) 芰荷(j)岌岌(j) 椒丘(sh)答案:B解析:A項“誶”讀“su”;C項“詬”讀“u”;D項“椒”讀“jio”。2下列各組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組是()A.B.C.D.答案:A解析:B項“郁邑”通“郁悒”,“圜”通“圓”;C項“反”通“返”,“離”通“罹”;D項“章”通“彰”,“錯”通“措”。3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B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C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D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答案:B解析:A、C、D三項均為動詞的使動用法;B項為形容詞用作動詞。4下列詩句中,與“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點相同的一項是()A回朕車以復(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B將子無怒,秋以為期C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D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答案:B解析:例句是賓語前置句,“不吾知”應(yīng)為“不知吾”;B項,“秋以為期”應(yīng)為“以秋為期”。5對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都不正確的一項是()謇朝誶而夕替(廢棄、貶斥)謠諑謂余以善淫(放蕩)延佇乎吾將反(久久)回朕車以復(fù)路兮(皇帝的自稱)進不入以離尤兮(到朝廷參政)忍尤而攘詬(排斥)寧溘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茍余情其信芳(茍且)A BC D答案:C解析:諑,“誹謗”之意;朕,“我”的意思,“皇帝的自稱”是后起之意;攘,“忍受”的意思;茍,“只要”的意思。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兩個“以”相同,兩個“固”也相同B兩個“以”相同,兩個“固”不同C兩個“以”不同,兩個“固”相同D兩個“以”不同,兩個“固”也不同答案:C解析:連詞,表并列;連詞,表承接。中兩個“固”,副詞,本來。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長太息以掩涕兮涕:流淚豈余心之可懲 懲:受創(chuàng)而改變B高余冠之岌岌兮 高:加高謇朝誶而夕替 替:廢棄、貶斥C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獨:孤獨地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 昭質(zhì):光明純潔的本質(zhì)D忍尤而攘詬 尤:尤其延佇乎吾將反 佇:久立答案:D解析:尤:責罵。8下列句中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寧溘死以流亡兮B伏清白以死直兮C眾女嫉余之蛾眉兮D吾獨窮困乎此時也答案:B解析:A項,流亡:古義,隨著流水而消逝;今義,因災(zāi)禍或政治原因而被迫離開家鄉(xiāng)或祖國;B項,清白:古今意義相同,指品行純潔,沒有污點;C項,蛾眉:古義,比喻高尚德行;今義,美人的眉毛細長而彎,形容女子美貌;D項,窮困:古義,(路)阻塞不通,引申為走投無路;今義,經(jīng)濟困難。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善B反C進D信答案:B解析:B項“反”,都有“返回”的意思。A項“善”的意義分別是擅長/友善地;C項“進”的意義分別是到朝廷為官/前進一步;D項“信”的意義分別是確實/通“伸”,伸長之意。10下列各組詩句中沒有運用比興手法的是()A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B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C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D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答案:D解析:A項寫衣著是比擬人的美德;B項以“蛾眉”比擬自己的美德,“眾女”肆意造謠中傷比擬朝臣對自己的中傷;C項比擬詩人的品德更加高潔。閱讀離騷,完成1115題。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谙嗟乐徊熨?,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余雖好修姱以羈兮好:愛慕、崇尚B偭規(guī)矩而改錯 錯:缺點、錯誤C寧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忽然D進不入以離尤兮 離:通“罹”,遭受答案:B解析:錯:通“措”,措施。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既替余以蕙兮/伏清白以死直兮B哀民生之多艱/悔相道之不察兮C屈心而抑志兮/夫孰異道而相安D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延佇乎吾將反答案:B解析:B.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A.介詞,用/連詞,表并列;C.連詞,表并列/連詞,表轉(zhuǎn)折;D.介詞,在/助詞,無實義。13下列句子全能表現(xiàn)屈原“堅持正道、獻身理想”的一項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A BC D答案:C解析:表現(xiàn)了屈原的憂國憂民;表現(xiàn)了屈原不同流合污。14下面對文章的解說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楚懷王賢愚不分,沒有主見,輕信挑撥。群臣妒忌賢才,投機取巧,毫無原則。這些讓屈原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渺茫、心生死意。B屈原通過回顧自己的遭遇,表明自己決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態(tài)度和“九死未悔”的堅定信念,抒發(fā)了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感情。C“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將那些無恥小人比作鷙鳥,說明他們過于兇惡傷害他人,終會失道寡助。D詩人發(fā)揮想象,塑造自我形象,“蕙”“攬茝”“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用異花香草裝飾自己,表現(xiàn)了詩人美好的精神世界。E這兩段是屈原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情表達最直接、強烈的段落。詩人多用對偶手法,呈現(xiàn)出錯落中見整齊,整齊中又富于變化的特點。答案:AC解析:A項,“心灰意冷、前途渺茫、心生死意”與詩意不符;C項,“鷙鳥”是兩個詞,“鷙”指兇猛的鳥,“鳥”指一般的鳥,分別比喻兩類不同的人。15將下面的詩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譯文:_(2)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譯文:_答案:(1)這些都是我內(nèi)心之所珍愛的,叫我死多次我也絕不改悔。(2)我寧愿突然死去而尸漂江河,也絕不和他們同流合污,沆瀣一氣!16屈原的偉大人格和愛國精神可與日月爭輝。為了讓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屈原,請你建立一個介紹屈原的專題網(wǎng)站。請說說你的網(wǎng)站應(yīng)該包括哪些內(nèi)容。_答案:(示例)專題網(wǎng)站包括:屈原生平簡介,屈原“美政”思想簡介,屈原的詩歌特色介紹,屈原的相關(guān)評價,研究屈原的圖文音像資料等。時間:45分鐘滿分:60分班級_姓名_分數(shù)_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組是(4分)()偭規(guī)矩而改錯吾獨窮困乎此時何方圜之能周兮 忽反顧以游目兮佩繽紛其繁飾兮 自前世而固然寧溘死以流亡兮 伏清白以死直兮A BC D答案:C解析:“規(guī)矩”古今義都用來比喻一定的標準、法則或習慣?!胺搭櫋惫沤窳x都指回頭看?!袄_紛”古今義都指繁多而凌亂?!扒灏住惫沤窳x都指純潔,沒有污點?!案F困”,古義:(路)阻塞不通,引申為走投無路;今義:生活貧窮,經(jīng)濟困難。“方圜”,古義:通“方圓”,方和圓,方枘和圓鑿;今義:周圍,周圍的長度?!肮倘弧保帕x:就是這樣;今義:連詞,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zhuǎn)折?!傲魍觥保帕x:隨流水而消逝;今義:因災(zāi)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離開家鄉(xiāng)或祖國。2下列對加點詞活用情況的分析歸類正確的一項是(4分)()鷙鳥之不群兮屈心而抑志兮步余馬于蘭皋兮固前圣之所厚高余冠之岌岌兮回朕車以復(fù)路兮謇朝誶而夕替哀民生之多艱A/B/C/D/答案:D解析:依次為:名詞作動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作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詞作狀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4分)()A.B.C.D.答案:C解析:C項都是介詞,譯為“把”;A.表轉(zhuǎn)折;表承接;B.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用作定語后置的標志;D.雖然;即使。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4分)()A.B.C.D.答案:B解析:B項,“之”均為“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A項,雖然/即使、縱然;C項,介詞,表原因,因為/介詞,把,與“為”連用;D項,介詞,于/助詞,表停頓。5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4分)()A“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备撸痈?。長,加長?!案摺焙汀伴L”這里都作動詞。B“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澤,光澤。昭質(zhì),即指詩人內(nèi)懷的美德。虧,虧缺。C“回朕車以復(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彪?,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稱。復(fù)路,返回原路。之,這里無意義。D“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雖,即使。懲,懲罰。答案:D解析:懲,改變。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4分)()A.B.C.D.答案:B解析:A項,互相/觀察;B項,擅長;C項,雖然/即使;D項,修潔/整理。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4分)()在中國詩歌史上,先秦時代的詩經(jīng)楚辭是兩位老祖宗,_。_,_。_,_,_,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漢魏六朝詩歌的長期積累,就不會有唐詩的繁榮。不論在內(nèi)容題材方面還是在形式技巧方面因此,對于唐宋以來長期流行的五、七言詩來說對后代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詩經(jīng)為四言體,楚辭為騷體,都不是五、七言體但詩經(jīng)楚辭的題材內(nèi)容、表現(xiàn)技巧不及漢魏六朝詩漢魏六朝詩的影響,都更為廣泛和直接A BC D答案:B解析:緊承前文;形成漢魏六朝詩與詩經(jīng)楚辭的對比;得出結(jié)論,并和下文聯(lián)系緊密。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離騷一文中描寫詩人以博大的胸懷,對廣大勞動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語句:_,_。(2)離騷中表明當時社會中的人們違背準則,把茍合取悅別人奉為信條的兩句:_,_。(3)離騷中表明作者寧可死去,也不會和世俗小人一樣媚俗取巧的兩句:_,_!(4)離騷中屈原表明即使沒有人了解自己也無所謂,只要自己內(nèi)心美好就可以的兩句話:_,_。答案:(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2)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3)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4)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24分)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半x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A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嫻:擅長B爭寵而心害其能 害:嫉妒C王怒而疏屈平 疏:疏遠D明道德之廣崇 明:光明答案:D解析:D項,明:形容詞作動詞,闡明。1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4分)()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B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C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D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答案:A解析:將這段話放入原文中,通讀后大致弄清其意思,“濯淖/污泥”是一個并列短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D兩項。“皭然/泥而不滓”中,“皭然”與后面是修飾與被修飾關(guān)系,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項。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A因為當時朝廷內(nèi)部邪惡不正的人危害公正無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憂愁苦悶,作了離騷。B屈原在楚懷王面前稱頌遠古的帝嚳,稱述近世的齊桓公,稱道中古的商湯、周武王,目的是諷刺楚國當世沒有賢君。C屈原文筆簡約,言辭含蓄,志趣高潔,品行端正,這些都表現(xiàn)在他的離騷當中,文如其人,志潔行廉是文約辭微的基礎(chǔ)。D屈平正道直行,竭盡忠心和智慧來侍奉君王,卻遭到小人離間,處境艱難,怨恨遂生,這是他寫作離騷的內(nèi)在原因。答案:B解析:B項理解錯誤,不是“在楚懷王面前”,應(yīng)為“在離騷之中”。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1)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譯文:_(2)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譯文:_答案:(1)大王讓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沒有誰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頒布后,屈原總要夸耀自己的功勞。(2)他的志向高潔,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茍且取容。解析:這兩句話的翻譯重點是文言實詞,要注意以下詞的含義:“為”,寫作;“莫”,沒有誰;“伐”,夸耀;“稱”,運用;“容”,被容納。參考譯文屈原,名平,與楚國國君同姓。他擔任過楚懷王的左徒。見識廣博,記憶力很強,明白國家治亂的道理,擅長應(yīng)對辭令。在朝廷內(nèi)與國君商量國家大事,發(fā)號施令;對外接待賓客,應(yīng)酬諸侯。懷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與屈原的官位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卡地亞物業(yè)管理委托合同
- 室內(nèi)模型設(shè)計方案
- 高中歷史教師課標考試模擬試卷附答案
- 2025中文貿(mào)易合同樣本
- 手術(shù)室無菌技術(shù)護理查房
- 2025流動資產(chǎn)外匯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合作合同聯(lián)盟型聯(lián)合合同
- 2025石油購銷合同范本
- 2025房屋買賣居間合同范本
- 制作風箏活動課件
- 2025年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期末考試卷(帶答案解析)
- 西師大版小學五年級 數(shù)學(下)期末測試題(含答案)
- 化工工藝原理考試題庫梳理
- 定金款管理制度
- 光伏電站安全培訓
- GB/T 37027-2025網(wǎng)絡(luò)安全技術(shù)網(wǎng)絡(luò)攻擊和網(wǎng)絡(luò)攻擊事件判定準則
- 2025年江蘇南通蘇北七市高三二模高考物理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4年藥理學考試真題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軍隊文職(司機類)核心知識點備考題庫(含答案)
- 2025年深圳二??荚囋囶}及答案
- (一模)臨沂市2025屆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標準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