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寶坻區(qū)大口屯高級中學2018_2019學年高一生物4月月考試題.docx_第1頁
天津市寶坻區(qū)大口屯高級中學2018_2019學年高一生物4月月考試題.docx_第2頁
天津市寶坻區(qū)大口屯高級中學2018_2019學年高一生物4月月考試題.docx_第3頁
天津市寶坻區(qū)大口屯高級中學2018_2019學年高一生物4月月考試題.docx_第4頁
天津市寶坻區(qū)大口屯高級中學2018_2019學年高一生物4月月考試題.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津市寶坻區(qū)大口屯高級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生物4月月考試題本試卷分為第 I 卷(選擇題)、第 II 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100 分,考試用時 90 分鐘。第 I 卷 1 至 5 頁,第 II 卷 6 至 8 頁??忌鷦毡貙⒋鸢竿繉懸?guī)定的位置上,答在試卷 上的無效。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一、選擇題(每題 1.5 分共 45 分)1下列遺傳學概念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B伴性遺傳:由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遺傳上總是與性別相關聯的現象 C性狀分離: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 D顯性性狀:兩個親本雜交,子一代中顯現出來的性狀2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 )A子二代出現性狀分離B子二代性狀的分離比為 31C測交后代性狀的分離比為 31D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3番茄果實的顏色由一對基因 A 、a 控制,下表是關于番茄果實顏色的 3 個雜交實驗及其 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番茄的果色中,黃色為顯性性狀B實驗組 1 的親本遺傳因子組成:紅果為 AA,黃果為 aaC實驗組 2 的后代中紅果番茄均為雜合子D實驗組 3 的后代中黃果番茄的遺傳因子組成可能是 Aa 或 AA4.采用下列哪一組方法,可以依次解決中的遺傳問題()鑒定一只白羊是否純種在一對相對性狀中區(qū)別顯隱性不斷提高小麥抗病品種的純合度檢驗雜種 F1 的基因型A雜交、自交、測交、測交B測交、雜交、自交、測交C測交、測交、雜交、自交D雜交、雜交、雜交、測交5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F1 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生 F2。下列表述 正確的是()AF1 產生 4 個配子,比例為 1:1:1:1BF1 產生基因型 YR 的卵細胞和基因型 YR 的精子數量之比為 1:1C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是指 F1 產生的 4 種類型的精子和卵細胞可能自由組合DF1 產生的精子中,基因型為 YR 和基因型為 yr 的比例為 1:16已知某生物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按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推測其雙親的基因型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7碗豆子葉的黃色(Y),圓粒種子(R)均為顯性。兩親本豌豆雜交的 F1 表型如下圖。讓 F1中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F2 的性狀分離比為( )A9:3:3:1B3:1:3:1Cl:1:1:1D2:2:1:18某單子葉植物的非糯性(A)對糯性(a)為顯性,抗?。═)對染病(t)為顯性,花粉 粒長形(D)對圓形(d)為顯性,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非糯性花粉遇碘 液變藍,糯性花粉遇碘液變棕色。現有四種純合子的基因型分別為:AATTdd AAttDDAAttddaattdd。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應該用和雜交所得 F1 代的花粉 B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可以觀察和雜交所得 F1 代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優(yōu)良品種,應選用和親本雜交D若和雜交后所得的 F1 的花粉涂在載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為藍色9用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若 F2 性狀分離比分別為 9:7、9:6:1 和 15:1,則F1 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后代性狀比例依次是( ) A1:3、1:2:1 和 1:3B1:1:2、1:2:1 和 3:1C1:3、1:2:1 和 3:1 D1:1:2、3:1 和 3:110人體膚色的深淺受 A、a 和 B、b 兩對基因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 色體上。A、B 可以使黑色素增加,兩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基因 a 和 b 與色素 的形成無關。一個基因型為 AaBb 的人與一個基因型為 AaBB 的人結婚,下列關于其子女 膚色深淺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子女可產生 3 種表現型B與親代 AaBb 膚色深淺一樣的有 1/4C與親代 AaBB 表現型相同的有 3/8D膚色最淺的孩子的基因型是 aaBB11某生物的三對等位基因(Aa、Bb、Ee)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且基因 A、b、e 分 別控制三種酶的合成,在三種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種無色物質經一系列轉化變?yōu)楹谏?素。假設該生物體內黑色素的合成必須由無色物質轉化而來,如圖所示:現有基因型為 AaBbEe 的兩個親本雜交,出現黑色子代的概率為( )A1/64 B8/64 C3/64 D27/6412某種鼠中,毛的黃色基因 Y 對灰色基因 y 為顯性,短尾基因 T 對長尾基因 t 為顯性, 且基因 Y 或 T 在純合時都能使胚胎致死,這兩對基因是獨立分配的?,F有兩只黃色短尾鼠 交配,它們所生后代的表現型比例為( )A9331 B3311 C4221 D111113.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假說演繹法和類比推理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類在探索基因神秘蹤跡的歷程中,進行了如下研究:1866 年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了生物的性狀由遺傳因子(基因)控制1903 年薩頓研究蝗蟲的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1910 年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找到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依次為( ) A假說演繹法 假說演繹法 類比推理 B假說演繹法 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 C假說演繹法 類比推理 假說演繹法 D類比推理 假說演繹法 類比推理14.紅眼(R)雌果蠅和白眼(r)雄果蠅交配,F1 全是紅眼,讓 F1 雌雄果蠅相互交配,F2 中紅眼雌果蠅 121 只,紅眼雄果蠅 60 只,白眼雌果蠅 0 只,白眼雄果蠅 59 只,則 F2 卵細 胞中具有 R 和 r 及精子中具有 R 和 r 的比例是( )A卵細胞:Rr=11 精子:Rr=31 B卵細胞:Rr=31 精子:Rr=31C卵細胞:Rr=31 精子:Rr=11 D卵細胞:Rr=11 精子:Rr=1115紅眼長翅的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后代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設眼色基因為 E、e,翅長基因為 F、f。則親本的基因型是( ) AEeXFXf、EeXFYBFfXEXe、FfXEYCEeFf、EeFfDEEFf、EeFF16.根據人類遺傳病系譜圖中各世代個體的表現型進行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B最可能是伴 X 染色體隱性遺傳 C最可能是伴 X 染色體顯性遺傳 D可能是伴 X 染色體顯性遺傳ABCD18圖是果蠅細胞減數分裂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表示的細胞中有 6 條染色體、6 個 DNA 分子 B過程可能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和自由組合 C圖中表示的 a、b、c、d 4 個細胞不可能有 3 個極體 D若 a 細胞內有 5 條染色體,一定是過程出現異常19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都發(fā)生的現象是()染色體復制一次 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互換 紡錘絲牽引染色體運動 細胞分裂 兩次 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和分離ABCD20圖中甲是某生物的一個精細胞,根據染色體的類型和數目,判斷圖乙中與其來自同一 個精原細胞的有( )Aa、b、c 分別進行減數分裂、受精作用、有絲分裂BOP 的核 DNA 含量比 MN 增加 1 倍,原因是 NO 發(fā)生了受精作用CJK 發(fā)生同源染色體聯會與分開DCD 與 OP 的染色體數相同22一個家庭中,父親正常,母親患血友病,婚后生了一個性染色體為 XXY 的正常兒 子,產生這種變異最可能的親本和時間分別是( )A父親、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B母親、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C父親、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D母親、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23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一個基因含有許多個脫氧核苷酸,基因的特異性是由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的 B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一個 DNA 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個基因C在 DNA 分子結構中,與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一般是一個磷酸和一個堿基D染色體是 DNA 的主要載體,一條染色體上含有 l 個或 2 個 DNA 分子24赫爾希和蔡斯通過 T2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探究遺傳物質的本質。該實驗合理的實 驗步驟是( )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 分別用 35S、32P 標記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噬菌體攪拌離心 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檢測子代噬菌體的放射性檢測ABCDA該 DNA 一定存在于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上B該 DNA 的一條鏈中,(CG):(A+T)= 3 : 2C該 DNA 分子中一條鏈上的磷酸和脫氧核糖通過氫鍵連接D該 DNA 分子中,(A+G) :(T+C)= 126某雙鏈 DNA 分子有 100 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 30 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 DNA 分子一條單鏈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占 50%B該 DNA 分子第三次復制時需要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490 個C該 DNA 分子兩條鏈均被 15N 標記,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中復制 5 次后,放射性 DNA 所占比 例為 1/16D該 DNA 分子的一條單鏈上相鄰的堿基 A 與 T 之間通過氫鍵連接27在一個 DNA 分子中,腺嘌呤與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的 42,若其中一條鏈 中的鳥嘌呤與胸腺嘧啶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的 24和 30,那么在其互補鏈上,胞嘧啶和 胸腺嘧啶分別占()A3021B34 12C34 30D24 1228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 DNA 分子的結構模型,兩位科學家于 1962 年獲得諾貝 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關于 DNA 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特點,敘述錯誤的是( )ADNA 分子由兩條反向平行的鏈組成B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C堿基對構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D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29在含重氮(15N)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多代的細菌轉移到含輕氮(14N)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相當于 復制 4 輪的時間,則關于細菌 DNA 組成分析不正確的是( )A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占 1/8B含有 14N 的 DNA 分子占 7/8C含有 15N 的脫氧核苷酸鏈占 1/16D含有 14N 的脫氧核苷酸鏈占 15/1630下列從復雜到簡單的結構層次關系是() A染色體DNA脫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D染色體脫氧核苷酸DNA基因二、簡答題:(共 55 分)1、(每空 2 分共 14 分)下圖甲表示基因型為 AaBb 的某高等雌性動物處于細胞分裂不同 時期的圖像,乙表示該動物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丙表示該動物形成 生殖細胞的過程圖解,丁表示某細胞中染色體與基因的位置關系。請據圖分析回答:(1)在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圖甲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細胞有 。(2)圖甲中 B、E 細胞各含有 、 條染色體;其中 E 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 屬于乙圖中的 (填標號)階段。(3)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中染色體數暫時加倍處在乙圖中的 _(填標號)階段。(4)圖丁對應于圖丙中的細胞 _(選填“”“”或“”);細胞的基因組成是 。2、(每空 2 分共 14 分)黃色圓粒豌豆 YYRR 與綠色皺粒豌豆 yyrr 雜交得 F1,表現型是黃 色圓粒,F1 自交得 F2,F2 的性狀分離比是 9331,前提是基因分離和組合時互不干 擾。自然界的許多生物的基因遺傳時,雖然基因分離和組合互不干擾,但表達性狀時卻有 一定的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1)兩種燕麥雜交,一種是白穎,一種是黑穎(皆為純種),F1 全是黑穎,F1 自交得到 F2,統計 F2 的表現型,所得比例是黑穎灰穎白穎1231。則黑穎性狀由 對等位基因控制。F1 進行測交后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 (2)香豌豆中,只有當 A.B 兩顯性基因共同存在時才開紅花。一株紅花植株與 aaBb 的植 株雜交,子代中有 34 開紅花。該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若此紅花植株自交,則其紅花后代中,雜合體占 。(3)小鼠體色是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決定,A 基因決定黃色,R 基因決定黑色,A.R 同時存在則呈灰色,無 A.R 則是白色。一灰色雄鼠和一黃色雌鼠交配,F1 代表現型及其比 例為黃色:灰色:黑色:白色=3:3:1:1。請回答親代中灰色雄鼠的基因型 黃色 雌鼠的基因型 。F1 代中的灰色雌雄小鼠交配,理論上 F2 中黑色個體中純合子 的比例為 。3、完成有關遺傳系譜圖的分析(每空 1 分共 12 分)I.下圖為某種常染色體上的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請據圖回答(顯性基因用 A 表示,隱性基 因用 a 表示):(1)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的 (填“顯”或“隱” )性遺傳病。(2)3 的基因型是 ,5 的基因型是 。(3)9 是攜帶者的可能性是 ,若9 和一個表現型正常的女性攜帶者結婚,則他們生 一個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4)9 和一個表現型正常的女性攜帶者結婚,生一個正常男孩,該男孩是攜帶者的可能性 是 。II.如圖表示人類遺傳系譜圖中有甲(基因設為 D、d)、乙(基因設為 E、e) 兩種單基因 遺傳病,其中7 不是乙病的攜帶者。 據圖分析下列問題:(1)甲病的遺傳方式是 ,乙病的遺傳方式是 。(2)圖中6 的基因型為 ,12 為純合子的概率是 。(3)若11 和12 婚配,后代中所生的男孩,患病概率是 。(2 分)4、據圖回答問題:(每空 1 分共 15 分)I.(6 分)(1)過程和表明,將 S 型細菌的 與 R 型活細菌混合培養(yǎng),其后代為 型細菌。(2)過程表明,將 S 型細菌的 與 R 型活細菌混合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基中可分離得 到 細菌。(3)實驗最關鍵的設計思路是 。(4)艾弗里等人發(fā)現通過以上的實驗步驟并不嚴密,仍不足以完全說明 DNA 是轉化因 子,又做了一組補充實驗,將 加入培養(yǎng)基,和 R 型細菌混合培養(yǎng)。II.(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