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論文-兒童繪畫發(fā)展階段之我見.doc_第1頁
學科教育論文-兒童繪畫發(fā)展階段之我見.doc_第2頁
學科教育論文-兒童繪畫發(fā)展階段之我見.doc_第3頁
學科教育論文-兒童繪畫發(fā)展階段之我見.doc_第4頁
學科教育論文-兒童繪畫發(fā)展階段之我見.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兒童繪畫發(fā)展階段之我見摘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的發(fā)展以及素質教育方針的提出與實行,美術教育特別是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性正在基礎教育中日益突顯,而繪畫教育作為兒童美術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方式,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由于每個兒童的天賦不同和客觀條件的差異,繪畫能力有著顯著差別,但并不能否認兒童繪畫發(fā)展有著基本規(guī)律,而且這是實施美術教育的基本理論依據(jù)。兒童青少年繪畫發(fā)展是逐漸演進的,本無截然分明的階段,但是兒童繪畫發(fā)展過程的不同階段中確實具有不同的特征,并與其年齡、心理發(fā)展有一定的相關性。關鍵詞:兒童美術教育;繪畫發(fā)展階段;兒童畫特點兒童繪畫是兒童教學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兒童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從根本上認識、了解兒童繪畫活動中的心理特征及繪畫表現(xiàn)特征,找出一條符合兒童心理的繪畫教學之路就顯得尤為重要。研究現(xiàn)實生活中兒童繪畫發(fā)展階段發(fā)展的一般性特征,以及如何針對兒童畫的特點,科學地進行符合其繪畫能力發(fā)展階段的針對性教學具有很好的實際意義。一、兒童繪畫發(fā)展的階段中(1.59歲)的劃分與表現(xiàn)繪畫是幼兒表達自己美好愿望的語言和符號,它反映著幼兒智力的發(fā)展情況。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幼兒在繪畫上會表現(xiàn)出三個明顯的階段性特征,那就是:涂鴉期、詞的符號期和句的符號期。研究幼兒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繪畫特征,探討其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有利于實施美術教育。(一)涂鴉期一般嬰兒在15個月左右開始無意識涂劃,較少受視覺的控制,大多是些亂線、直線或波形線。2歲左右,嬰兒進入有控制的涂劃,在紙上畫出“圓形線”和不同形態(tài)的線條和形狀。這一時期的兒童在沒有繪畫目的的情況下,以游戲的形式,不受或少受視覺控制,隨意進行的畫線活動。這種畫線活動,是幼兒最初的繪畫方式,雖然幼稚、單純、混沌,但卻蘊藏著幼兒智慧發(fā)展的火花。這一時期的幼兒雖然語言和動作還不很協(xié)調、完善,但是他們對繪畫卻情有獨鐘。他們非常喜歡亂涂亂畫,愛拿他們容易接觸到的工具,如鉛筆、鋼筆、彩色筆等,在他們認為能畫的紙、書、墻、桌面等材料上任意涂畫。幼兒這時的繪畫內容是自己所想象的,而不是照物臨摹的。他們的目的不在于畫出與物體相似的形象,而只是借助這種畫線活動來抒發(fā)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如果詢問他們畫出來的是什么內容,他們回答的與所畫出的往往相差甚遠,如“讓我想想”、“你說呢”、“我不知道”。這充分表現(xiàn)出幼兒繪畫帶有明顯的隨意性、自由性和無目的性。這種繪畫表現(xiàn)特征習慣上稱為“涂鴉”。(二)詞的符號期3、4歲的兒童開始能產生表現(xiàn)物象的意識,幼兒會自發(fā)地在簡單的形狀上加若干輔助線,但形象極其簡單,甚至根本看不出什么眉目。如圖一,若老師不點題,一般人根本看不出畫上畫的是什么意思,但幼兒卻能對所畫的形狀說出名稱或賦予意義,這就與涂鴉期有了本質的區(qū)別。圖二,我們似乎可以猜出一些內容,幼兒在具體的畫面位置上,能夠朦朧地表現(xiàn)出與客觀事物和自己經驗間有聯(lián)系的線,我們看出是柵欄和小草。從上面這兩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兒童畫比較雜亂,都是用線條來畫的,并且線條也雜亂無章,不分橫線、豎線、弧線、斜線等,線與線相互摻雜在一起。在色彩上幼兒從不考慮應該用什么顏色,他們喜歡用什么色就用什么色,或者是不管是什么顏色拿在手上就用。(三)句的符號期四、五歲的幼兒已有了最簡單的構思,能有意識地畫出某一物體,偶爾能畫出與物體相似的線條,線的凌亂程度減小,開始由亂線向規(guī)則線過渡。這一時期幼兒開始對繪畫的工具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定向選擇,能初步根據(jù)不同工具進行不同種類的繪畫。但繪畫的隨意性仍然很大,由于手的動作機能較差,還不能畫出形象的物體,只能畫出某物體的近似形,因此他們常常借助語言和動作以補充自己畫面中表現(xiàn)上的不足,這時,幼兒的繪畫興趣比涂鴉期又有提高。而有些動手能力相對有些好的小朋友以能畫出自己心目中喜歡的或者是稍復雜的形象,以能畫出物體的主要特征,但多用“線”和簡化的二維輪廓來造型,不注意事物之間的比例關系,通常都是把他們自己覺得重要的或是想要表現(xiàn)的事物畫的特別大。如圖三,小朋友把獅子的頭畫的特別的大,大頭小身子,沒有一點透視。而6、7歲的幼兒已有了簡單的構思、構圖能力后,幼兒這時已經能夠運用各種的集合來表現(xiàn)較為復雜的內容,線已不再是語言的符號,已成為獨立的繪畫表現(xiàn)特征。它代表著一定的內涵,并與客觀事物產生聯(lián)系。幼兒表現(xiàn)的內容開始迅速拓寬,如人物、動物、風景、建筑等,已成為他們經常表現(xiàn)的對象。但他們仍然不能正確處理構圖、透視關系,不知道應該怎樣才能畫得更好。如圖四、圖五,這是兩幅表現(xiàn)給同學過生日PARTY的畫,因為他們前一天剛給一位小朋友過了她7歲的生日,因此我布置了這個題目。圖四的小朋友他畫的人物造型幾乎一摸一樣,而且每個人物都是一種單一的顏色,頭發(fā)都是幾條發(fā)散的線,有的甚至光頭,男女也難以分辨,他說畫的是弟弟、爸爸和自己,并沒有按事實畫出他們幼兒園里的小朋友。還在頭頂上畫了飛人和小鳥。兒童畫鳥時畫一個橢圓代表身體,在圓的一端有時用三角形,有時用線代表嘴,在圓的上下兩側畫兩條線或畫兩個三角形代表翅膀??梢?兒童年齡越小造型越抽象、概括。隨著兒童年齡增加,他們的觀察記憶力增強了,所表現(xiàn)的物象也越復雜,越接近真實。他們表現(xiàn)形的能力由簡單到復雜,這是他們認識發(fā)展的自然過程。圖五是班里的另一位小朋友畫的,當我問他桌子下面紅紅的方塊是什么時,他告訴我是鞭炮,他告訴我他很喜歡玩鞭炮,高興就要放鞭炮,所以說要畫些鞭炮在上面。兒童在繪畫中并不想絕對地服從于現(xiàn)實,而是使現(xiàn)實同化于自我。換句話說,當兒童自由自在的作畫時,一般并不去復制身邊的事物,因為更使兒童感興趣的是通過這種繪畫活動,在想象中滿足了兒童在實際中的某種愿望。至于作為愿望載體的繪畫對象,兒童只是順便把自己對外界的記憶調動起來而已,以便使他們心中的愿望顯得更真實可信些。畫面上都是圓形形象,圓形的頭,圓形的身子和圓形的胳膊、腿。整個畫面都是簡單的二維平面輪廓,沒有任何透視角度。在人物的刻畫上也沒有耳朵和鼻子,手和腳,這些常被忽略掉。所畫的事物常常與事實不符,畫兩個蛋糕,并沒有考慮當時的數(shù)量。人的比例相當不準,通常都是畫成大頭小身子。線造型手法,用筆大膽肯定,色彩艷麗。而在同一年紀動手能力好的小朋友以能有意識有目的的進行繪畫,畫出的形象也基本上符合繪畫基本原理,構圖趨于合理,具有一定透視、明暗、色彩關系:這一時期幼兒已經能自由地選擇繪畫工具來表現(xiàn)不同的題材和內容,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畫出生動有趣的形象來,可系統(tǒng)的學習繪畫技能與技巧。幼兒開始通過繪畫來反映自己的喜怒哀樂和生活情趣,表達對具體事物最基本的情緒和感受,對客觀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也能在繪畫中得到較好的表現(xiàn)。如圖六,該小朋友以能把握好事物的造型特征,同時也能考慮到周圍的環(huán)境。如圖七,該小朋友具有很豐富的想象力,他畫了的是水底西瓜列車,色彩豐富,很富有童趣。綜上所述,幼兒繪畫發(fā)展先后經歷了涂鴉期、象征期、形象期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承上啟下,有機結合,逐步提高,日趨完善,反映了幼兒美術活動發(fā)展的變化歷程。研究和探討幼兒繪畫表現(xiàn)特征,對于萌發(fā)幼兒初步的感覺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與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二、造成兒童繪畫能力差別的因素兒童從出生大約到10歲左右,他們的繪畫表現(xiàn)力和智力發(fā)展都是同步向前的。兒童的智力按照一定規(guī)律不斷發(fā)展變化,盡管每個人之間有相當大的差異,但各個階段總是按一定的順序發(fā)展的;兒童的繪畫能力也是按一定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