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國學教育郭增珠_第1頁
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國學教育郭增珠_第2頁
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國學教育郭增珠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國學教育甘河灘鎮(zhèn)班沙爾學校 郭增珠小學“國學”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構(gòu)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系統(tǒng)文化工程??梢院霌P傳統(tǒng)文化,增強學校文化實力,打造學校教育特色,擴大學校教育影響;可以彌補人文教育缺失,讓書香浸潤校園,讓經(jīng)典滋潤童年;可以夯實學生文寫作的基礎。一、漢字激趣。 漢字是中華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塊文字。領略漢字之美,可以說是國學基礎。作為語文教師,特別是小學啟蒙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引領學生走近中國漢字,讓他們體會漢字的神奇與美麗。一個漢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漢字,有形可識,有音可讀,有義可尋。在識字教學中,可通過多媒體演繹漢字演變過程

2、,從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隸書,再到現(xiàn)今的宋體。如“門”字的甲骨文“”很像兩扇門的樣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guān)的裝置。這樣不僅從形體的變化,而且到文字意義的認識,都給學生一個具體生動的意象,寓教于樂。漢字教學還要抓會意字、形聲字,從造字的意義著手,解釋字義,這樣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學”字金文為“”,上面兩邊是兩只手,表示合力辦學;中間是金“爻”,表示讀音;下邊是個房子,房子里有個“子”,表示教孩子讀書。所以,“學”本來意思是學習,引申為學校。另外,還可以科學地安排書法、國畫等傳統(tǒng)文化進入語文課堂教學。特別是針對現(xiàn)在電腦、手機流行,讓學生寫好字,書寫端正、工整

3、,教師面臨著重大的責任。寫字教學中可融入書法教學,因為漢字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美,日常教學中可每周安排一兩個課時進行寫字教學,要求學生寫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jié)構(gòu)、偏旁部首等規(guī)范。 二、詩詞吟誦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見誦讀詩詞的重要作用。在誦讀經(jīng)典詩詞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文學修養(yǎng)和寫作水平在逐漸提高。小學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啟蒙時期,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國學詩詞進行啟蒙教育,講授傳統(tǒng)美德,讓學生用傳統(tǒng)文化做生命的底色。國學和古詩詞,都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都是濃縮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多方面知識的結(jié)晶,可以說一首好詩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從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

4、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中,讓學生懂得惜時;從弟子規(guī)“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中,讓學生懂得仁孝,明白做人的道理;從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學生懂得了怎樣愛國;從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學生明白了為了崇高的理想,堅持不懈的追求態(tài)度;從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更讓學生樹立了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奉獻的遠大抱負??梢?,在聲情并茂的經(jīng)典誦讀中,讓學生輕松記住一生受用的禮義廉恥,懂得謙卑,懂得真誠。 三、故事熏陶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這

5、是孩子的共性。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粒明珠,正確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簡意賅、畫龍點睛的作用。很多成語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故事給學生以知識、以夢想、以信任、以效仿、以思索、以警覺,給學生講故事,可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經(jīng)典的國學故事,如成語故事刻舟求劍守株待兔三顧茅廬聞雞起舞等,在課堂中開展以成語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的聽、說、讀、寫、記、演等形式的綜合性語文訓練活動,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和文化素養(yǎng)。如“任重道遠”成語解釋:擔子很重,路程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jīng)歷長期的奮斗。教師在課堂中可這樣說這個成語故事:曾子的學生問曾子:“讀書人應該怎樣做人?”曾子

6、回答“:必須剛強而且有毅力!因為讀書人要勵志治理天下,這任務非常重大,道路非常遙遠。我們要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奮斗終生正可謂任重道遠!”每天利用課前幾分鐘的時間,由教師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故事,目的是讓學生感到國學故事的無限精彩,對成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說一說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從而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打下基礎。最后,由學生合作表演成語故事,他們積極性很高,表演欲望強烈。表演的過程正是對成語的理解過程,這樣不但展示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而且鍛煉了其合作能力。 四、要理解國學經(jīng)典的內(nèi)涵 目前國學教育中,偏重于誦讀,忽略了理解國學的內(nèi)涵。針對小學生這一群體,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會”活動。當學生所掌握的古詩詞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時,讓學生對詩句進行分類整理:哪些是描寫自然景觀的,哪些是描寫人文景觀的,哪些是抒發(fā)作者的愛國情懷的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既可以復習記憶中的詩句論文整理,又為運用詩句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也就理解了詩句的內(nèi)涵。同時針對國學中一些晦澀難懂的部分,語文教師可以側(cè)重宣講一些通俗易懂的傳統(tǒng)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匡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苦學”等等,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