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班呼吸PPT課件_第1頁
康復班呼吸PPT課件_第2頁
康復班呼吸PPT課件_第3頁
康復班呼吸PPT課件_第4頁
康復班呼吸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呼吸系統(tǒng)正常結構的影像表現(xiàn),于坤銀,.,2,檢查方法,一 傳統(tǒng)X線 透視:快速、簡單、多角度及動態(tài)觀察靶目標; 不足處:射線量較高,分辨率較低、不能留下永久性記錄。 攝影:彌補了透視的不足,但又不能動態(tài)觀察,上述二種方法,在胸部檢察中常有機結合使用。 攝影位置有: 后前位: 側位:病變側靠近膠片 前后位:體弱不能站立患者 斜位:肋骨骨折,.,3,胸部站立后前位,.,4,胸部側位,.,5,胸部仰臥前后位,.,6,胸部前弓位,X射線,.,7,前弓位片右肺尖病變顯示,平片右肺尖病變觀察不清,.,8,普通攝影與體層攝影的比較,腫塊,普通攝影,同一病例體層攝影,左上肺病變鎖骨重疊觀察欠佳,示左肺

2、尖腫塊及其內空洞,.,9,支氣管造影,正位,.,10,1普通平掃:肺窗、縱隔窗 2增強掃描 :利于觀察病變血供及與血管的關系 3后處理技術:薄層面重組、多平面重組、支氣管樹成像、CT內鏡 4能譜CT:淋巴結良惡性鑒別、肺動脈梗塞區(qū)血流灌注改變,二、CT檢查方法,呼吸系統(tǒng),.,11,普通平掃,增強掃描,.,12,最小密度投影支氣管正位像,.,13,右側支氣管,.,14,左側支氣管,.,15,最大密度投影顯示肺血管,.,16,右側肺血管,.,17,左側肺血管,.,18,高分辨CT掃描,仿真支氣管內窺鏡,螺旋CT增強掃描,.,19,三 MRI檢查及超聲檢查,MRI檢查:掃描序列、呼吸、心電門控、主要

3、觀察縱隔、肺門區(qū)病變與血管關系 超聲檢查:胸腔積液、縱隔腫瘤,.,20,正 常 X 線 表 現(xiàn),.,21,正常X線表現(xiàn),胸部影像為胸腔內、外各種組織、器官的綜合投影。,.,22,呼吸系統(tǒng),一、 正常胸部X線表現(xiàn) (一)胸廓(the chest wall) 1軟組織(soft tissue) 胸鎖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鎖骨上皮膚皺褶 (skin reflection over the clavicle) 胸大肌 (pectoral muscle major) 女性乳房 (female breast)、乳頭 (nipple),影像觀察與分析,.,23,胸

4、腔外組織陰影:,骨:肋骨、胸骨、肩胛骨、鎖骨、胸椎骨、肋軟骨鈣化 肋骨變異:頸肋、叉狀肋、肋骨聯(lián)合,.,24,乳房,胸大肌,腋窩皮膚皺折,胸鎖乳頭肌,.,25,鎖骨上皮膚皺折,.,26,乳頭,.,27,肋軟骨鈣化,.,28,肋軟骨鈣化,.,29,頸肋,第七頸椎發(fā)出,.,30,杈狀肋,.,31,肋骨橋,.,32,胸腔內組織陰影,氣管、支氣管 從氣管至肺泡囊共有23級分支,而伴隨的肺A分支約28級。 平片(含高千伏、體層):氣管、主支氣管、葉支氣管,3級 CT:普通CT:5級:段、亞段Br 高分辨CT:支氣管:8級;肺動脈:16級,.,33,胸腔內組織陰影,氣管、支氣管 氣管:長11-13cm,寬

5、1.5-2cm。上起于環(huán)狀軟骨下緣,下分為左、右主支氣管。 隆突:角6085度,兩側主支氣管與氣管長軸所成夾角:右2030度,左3540度。 支氣管:為一樹狀二支性分枝結構 。,.,34,.,35,.,36,最小密度投影支氣管正位像,.,37,肺,肺野:含氣肺在胸片上所顯示的透明區(qū)。 肺野區(qū)域的劃分,.,38,上野,中野,下野,外帶,中帶,內帶,第2肋前端下緣,第4肋前端下緣,三等分,.,39,上,中,下,上,下,胸部正位肺葉分界,.,40,中,上,下,側位肺葉分界,.,41,左 肺,右肺,上葉,中葉,下葉,上葉,下葉,水平裂,斜裂,.,42,肺段,呼吸系統(tǒng),.,43,肺,肺門:是肺動脈、肺靜

6、脈、支氣管、淋巴等組織的綜合投影。 后前位:位于中肺野內帶 右肺門:分上、下兩部,二者之間形成肺門角。(系鈍角) 左肺門:較右高12cm 側位:二肺門重疊位于主動脈弓稍下方,呈一上下徑長、前后徑短的逗點狀陰影。,.,44,The uniform X-ray picture is missing,肺門正位,肺動脈,淋巴組織,肺靜脈,支氣管,肺門角,.,45,正常肺門側位,.,46,肺門區(qū)軸相 血管與支氣管,局部放大,.,47,胸腔內組織陰影,胸膜(Pleura) 分壁、臟層,構成一潛在腔隙。正常情況下不顯影或可見薄層、線狀陰影。如:葉間裂、胸椎旁線,肺尖帽5mm,前后縱隔線。,.,48,水平裂,

7、斜裂,.,49,斜裂及胸椎旁線,.,50,肺,肺紋理:由肺動脈、靜脈、支氣管及淋巴組織構成。 肺葉、肺段:胸片上相互重疊,結合正側位胸片,可推斷各肺葉、段的大致位置,以確定病變之所在。 肺葉的先天變異:奇葉、下副葉、后副葉。,.,51,肺小葉,直徑約1cm,胸片上不能顯示,HRCT可顯示:小葉間隔、小葉核心 。 腺泡:每支小葉Br分出3-5支末梢細Br,后者每支所屬部分稱為腺泡,為肺部病理改變的基本單位。,.,52,.,53,胸腔內組織陰影,縱隔(Mediastinum) 位置:胸骨之后,胸椎之前,兩肺之間。 內容物:心臟、大血管、氣管、主支氣管、食道、淋巴、胸腺、神經、脂肪等。 分區(qū)(六、九

8、分區(qū)法)T4椎體下緣水平將縱隔分為上、下;心臟、大血管及氣管前緣連線、食管前壁線將縱隔分為前、中、后。 形態(tài):體位、呼吸氣相均可致縱隔形態(tài)改變。,.,54,立、臥位縱隔形態(tài)改變,.,55,兒童胸腺,.,56,胸腔內組織陰影,膈?。―iaphram) 形態(tài):分左、右二葉,右膈頂較左高1-2cm、位于第9-10后肋水平。 運動:對稱,1-3cm,深呼吸3-6cm 正常變異:局限性膈膨升:膈肌局部發(fā)育薄弱;波浪膈:深吸氣時,前肋牽拉。 位置異常:胸、腹腔壓力變化;一側膈發(fā)育不良;膈膨升;膈神經麻痹。,.,57,.,58,正常胸部CT影像表現(xiàn)肺窗,.,59,氣管,肺尖,.,60,右上葉尖段支氣管,左上葉尖后段支氣管,.,61,右左主支氣管,右上葉支氣管,前段支氣管,后段支氣管,.,62,左上葉支氣管,斜裂,中間段支氣管,奇食窩,降主動脈,.,63,水平裂,.,64,中葉支氣管,中葉內側段支氣管,中葉外側段支氣管,下葉支氣管,.,65,斜裂,斜裂,下葉支氣管,.,66,下肺靜脈主干,.,67,肝及膈肌,左膈肌頂,后肋膈角,.,68,正常胸部CT影像表現(xiàn)縱隔窗,.,69,右頭臂靜脈,氣管,食道,無名動脈,左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左頭臂靜脈,.,70,上腔靜脈,主動脈弓,氣管隆突,.,71,上腔靜脈,升主動脈,主肺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