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項目三高頻PCB設計_第1頁
講項目三高頻PCB設計_第2頁
講項目三高頻PCB設計_第3頁
講項目三高頻PCB設計_第4頁
講項目三高頻PCB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CB輔助設計,制作: 福建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郭勇,第24-25講 項目三 高頻PCB設計,主 要 內(nèi) 容,一、電路原理 二、設計前的準備 三、設計PCB時考慮的因素 四、PCB自動布局及調整 五、地平面設置 六、PCB自動布線及調整 七、完成P223實訓二的內(nèi)容,一、電路原理,電路采用單片調頻發(fā)射芯片MC2833進行設計,芯片內(nèi)部包括闊麥克風放大器、壓控振蕩器及晶體管等電路。,MC2833內(nèi)部框圖與引腳圖,圖6-47 單片調頻發(fā)射電路原理圖,調頻發(fā)射電路采用晶體振蕩,晶振使用基頻模式,聲音信號通過麥克風轉換為電信號由第5腳輸入集成塊內(nèi)部的放大器進行音頻放大和調制,射頻信號由集成塊的14腳輸出

2、,通過C1耦合由13腳進入內(nèi)部的晶體管V2進行2倍頻后由11腳輸出,輸出信號經(jīng)過C15耦合進入內(nèi)部的晶體管V1進行放大,放大后的信號由第9腳輸出至發(fā)射天線。,1.繪制原理圖,根據(jù)圖6-47繪制,并進行編譯檢查,元件的參數(shù)如表6-2所示。 電路中的單片調頻發(fā)射芯片MC2833雖然Protel 2004的庫中有提供,但尺寸過小,線路連接時不夠美觀,需要自行設計該元件的符號。MC2833的元件尺寸170mil250mil,相鄰元件引腳間距30mil,元件引腳名及引腳排列參考圖6-47。 電位器的符號Protel 2004的庫中雖有,但與國標不符,可以復制RES2的圖形再增加滑動端的方式新建電位器PO

3、T3。,二、設計前的準備,2.元件封裝設計 立式電阻封裝圖形:焊盤中心間距100mil,焊盤尺寸60mil,封裝名AXIAL-0.1,如圖6-48所示。 電解電容封裝圖形:焊盤中心間距100mil,焊盤尺寸60mil,元件外形半徑100mil,封裝中陰影部分的焊盤為電解電容負極,封裝名RB.1/.2,如圖6-49所示。,電感封裝圖形:電感采用8mm8mm的屏蔽電感,相鄰焊盤中心間距3mm,上下兩排焊盤中心間距6mm,焊盤尺寸1.524mm,封裝名INDU,如圖6-50所示。 電位器封裝圖形:相鄰焊盤中心間距3mm,焊盤尺寸1.524mm,封裝名VR,如圖6-51所示。,將自行設計的元件封裝庫設

4、置為當前庫,依次將原理圖中的元件封裝修改為表6-2中的封裝形式,最后將文件保存為“單片調頻發(fā)射電路.SCHDOC”。,三、設計PCB時考慮的因素,該電路采用雙面設計,設計時考慮的主要因素如下。 PCB的尺寸50mm40mm。 由于是高頻電路,為減小寄生電容和電感的影響,將頂層作為地平面,采用多點接地法。 晶振靠近連接的IC引腳放置,振蕩回路就近放置在晶振邊上。 集成電路電源端的濾波電容C13盡量靠近電源端放置(IC第10腳)。 音頻輸入的麥克風布設于PCB的左邊,發(fā)射的天線布設于PCB的右邊輸出端附近。 頂層作為地平面,除地線外,其它連線在底層進行,連線線寬為1mm。 連線轉彎采用45進行。,

5、四、PCB自動布局及調整,4.手工布局調整,通過移動、旋轉元件等方法合理調整元件的位置,減少網(wǎng)絡飛線的交叉。 執(zhí)行菜單“查看”“顯示三維PCB板”,顯示元件布局的3D視圖,觀察元件布局是否合理。,五、地平面設置,由于單片調頻發(fā)射電路的工作頻率為76MHz,頻率較高,在布線時要考慮分布參數(shù)的影響,為減小分布參數(shù)的影響,將頂層作為地平面,采用多點接地方法進行布線。一般采用頂層覆銅的形式解決。,從圖6-56中可以看出,所有的GND網(wǎng)絡均連接在頂層的覆銅上,實現(xiàn)了高頻電路中就近接地的原則。,六、PCB自動布線及調整,1.自動布線規(guī)則設置 由于PCB的頂層作為地平面,只能在底層布線,所以布線層規(guī)則設置不

6、選中頂層。 執(zhí)行菜單“設計”“規(guī)則”,屏幕彈出 “PCB規(guī)則和約束編輯器”對話框,設置自動布線規(guī)則,內(nèi)容如下。 安全間距規(guī)則設置:0.254mm,適用于全部對象; 短路約束規(guī)則:不允許短路; 導線寬度限制規(guī)則:所有線寬均為1mm; 布線層規(guī)則:選中Bottom Layer,去除Top Layer的選中狀態(tài),相當于單面布線; 布線轉角規(guī)則:45轉彎; 其它規(guī)則選擇默認。,2.自動布線 執(zhí)行菜單“自動布線”“全部對象”,屏幕彈出“Situs布線策略”對話框,單擊“編輯層方向”按鈕,屏幕彈出 “層方向”對話框,單擊【當前設置】區(qū)下的【Top Layer】后的 “Automatic”,屏幕出現(xiàn)下拉列表

7、框,選中其中的“Not Used”(不使用本層);單擊【Bottom Layer】后的 “Automatic”,選中其中的“Any”( 任意方向布線),這樣在布線時頂層不再布線,所有除地以外的連線都布在底層。 由于違反了兩面走線正交原則,系統(tǒng)會出現(xiàn)警告信息,忽略該信息。 選中【鎖定全部預布線】復選框鎖定預布線,單擊“Route All”按鈕對整個電路板進行自動布線。,自動布線后的效果如圖6-57所示,圖中R7存在銳角走線,影響電氣性能,ANT的連線出現(xiàn)繞行等需要進行手工調整。 3.手工布線調整 執(zhí)行菜單“工具”“取消布線”“元件”, 拆除需要調整的元件上的連線;修改元件網(wǎng)格為0.05mm,適當微調元件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