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節(jié)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一、聲音的產生1.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在振動;小華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過對上面的種種實驗現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2)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發(fā)出很大的響聲,但是她看到桌子幾乎沒有振動,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象更明顯,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_____。【答案】(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在紙面上放一些小紙屑.【詳解】(1)講話是聲帶的振動,音叉發(fā)聲使水振動,都能證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桌子是較大的物體,發(fā)聲的振動不易觀察,可轉換成桌面上小紙屑的振動,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紙屑。2.在敲響大古鐘時,常常會發(fā)現停止對大古鐘的撞擊后,大古鐘依然“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人的聽覺發(fā)生“延長”B.一定是鐘聲的回聲C.大鐘還在振動D.大鐘停止振動,空氣還在振動【答案】C【詳解】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的振動會持續(xù)一段時間,所以大鐘也會“余音未止”,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所以選C。3.如圖1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乒乓球,發(fā)現乒乓球被多次彈開。①實驗中采用了常見的轉換法;②實驗延長了音叉的振動時間③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便于觀察;④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詳解】音叉發(fā)聲時,音叉的振動難以直接觀察,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乒乓球,發(fā)現乒乓球被多次彈開,說明音叉在振動。實驗中通過乒乓球被彈開將音叉的微小振動轉換出來,用到轉換法;乒乓球不能延長了音叉的振動時間,也不能使音叉的快速振動停止,故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故ABD錯誤,C正確。所以選C。圖1圖1圖24.如圖2所示,在演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引起的實驗中,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花四濺。在此實驗中水的作用是()A.把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B.使音叉振動時間延長C.使音叉盡快停下來D.使水產生水波【答案】A【詳解】轉換法指的是將不易觀察的現象通過易觀察的現象體現出來,實驗中水的作用是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更加便于觀察,并不是使水產生水波。所以選A。二、聲音的傳播5.如圖3所示,聲音是通過_____以_____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開來,在聲波的傳播過程中,振動的空氣_____(選填“沒有隨著”或“隨著”)聲波向前移動。聲波實際上是聲源振動的____和_____通過周圍的物質傳播開去?!敬鸢浮拷橘|(空氣);聲波;沒有隨著;信息;能量?!驹斀狻柯曇羰怯晌矬w的振動產生的,聲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質中傳播。聲音是通過介質(空氣)以聲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開來,在聲波傳播過程中,振動的空氣沒有隨著聲波向前移動。聲波實際上是聲源振動的信息和能量通過周圍的物質傳播開去。圖3圖4圖3圖46.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傳聲的實驗,如圖4所示。(1)如圖,把正在響鈴的電鈴放在玻璃罩內,在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空氣的過程中,會聽到鈴聲逐漸變_____;(2)打開閥門,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又會聽到鈴聲逐漸變_____;(3)推理過程:玻璃罩內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越_____;如果玻璃罩內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電鈴響鈴的聲音了;(4)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真空不能_____;(5)此實驗中,用抽氣機抽氣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實驗的結論是通過_____(填序號)得出的結論,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個理想實驗。A.實驗推理B.實驗驗證C.歸納總結【答案】(1)??;(2)大;(3)??;(4)介質,傳聲;(5)不能,A。【詳解】(1)把正在響鈴的電鈴放在玻璃罩內,在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空氣逐漸減小,傳播聲音的介質減少,會聽到鈴聲逐漸變小。(2)打開閥門,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空氣逐漸增多,會聽到鈴聲逐漸變大。(3)(4)玻璃罩內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越小,推理,如果玻璃罩內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電鈴響鈴的聲音了,可以得到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5)此實驗中,用抽氣機抽氣不能得到真空,實驗的結論是通過實驗推理得出的結論,用到實驗推理法,故選A。7.如圖所示,小明與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10m間的通話,這表明___________;(2)如果在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tài),則聽的一方通過棉線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3)此“土電話”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在月球上使用;(4)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象表明___________?!敬鸢浮浚?)固體能夠傳聲;(2)不能;(3)不能;(4)金屬絲的傳聲性能比棉線好.【詳解】(1)“土電話”能實現10m間的通話,這表明固體能夠傳聲。(2)如果在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tài),棉線不能振動,則聽的一方通過棉線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3)使用“土電話”時,聲音要先通過空氣傳給細棉線,再利用固體傳聲使對方聽到聲音,而月球表面是真空,聲音無法傳給細綿線,所以“土電話”不能在月球上使用。(4)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象表明金屬絲的傳聲性能比棉線好。三、聲速8.15℃空氣中的聲速是_______m/s,通常情況下,聲音傳播的速度受______和_____的影響。【答案】340;介質種類;介質溫度?!驹斀狻吭?5℃的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等于340m/s。通常情況下,聲音傳播的速度受介質種類及介質溫度的影響,比如,一般情況下,固體傳聲比液體快,氣體傳聲最慢。9.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______m/s,小李面對懸崖大喊一聲,經1.4秒后聽到經懸崖反射回來的聲音,求小李到懸崖的距離s=______米?!敬鸢浮?40;238?!驹斀狻柯曇粼跍囟炔煌目諝庵兴俣炔煌?,在15℃的空氣中速度為340m/s,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就指的聲音在15℃空氣中的速度。小李到懸崖的距離s=vt/2=340m/s×0.7s=238m10.如表所示是課本中列出的部分介質傳播聲音的速度(即傳播的快慢)。幾種物質中的聲速v/(m·s-1)空氣(15℃)340海水(25℃)1531空氣(25℃)346鋼(棒)3750軟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25℃)1324鋁(棒)5000蒸餾水(25℃)1497鐵(棒)5200請你分析數據找出兩點規(guī)律:(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若在有水的鐵管一端敲擊一下水管,在鐵管另一端可以聽到___________次敲擊聲,聽到最后一次聲音是哪個傳來的___________?【答案】(1)在同種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2)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不同;(3)3,空氣?!驹斀狻浚?)觀察表中數據發(fā)現溫度不同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同,所以可得出規(guī)律:在同種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2)觀察表中聲音在不同物質中的傳播速度發(fā)現,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不同。(3)若在有水的鐵管一端敲擊一下水管,因為聲音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都可以傳播,故在鐵管另一端可以聽到3次敲擊聲,聲音分別是從鐵管、水和空氣傳來的,由于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最小,所以聽到最后一次聲音是空氣傳來的。11.關于聲現象,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只要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B.聲音在15℃的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C.聲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變的D.聲在介質中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答案】D【詳解】A.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物體在真空中振動,我們不能聽到聲音,故A錯誤;B.聲音在15℃的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0m/s,故B錯誤;C.聲音傳播速度的快慢與介質、溫度有關,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速度在不同溫度中時不同的,故C錯誤;D.在介質中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故D正確。故選D。12.在花樣游泳比賽中,運動員在水中也能聽到音樂,這是因為_____能傳播聲音;小明向著遠處山崖大喊一聲,約3s聽到回聲,則小明距離山崖約_____m;著名作曲家貝多芬耳聾后,通過用牙齒咬住一根木棍的一端,將另一端頂在鋼琴上,聽自己演奏的琴聲,繼續(xù)從事自己的創(chuàng)作,貝多芬是利用_____方式聽到琴聲的?!敬鸢浮恳后w;510;骨傳導?!驹斀狻柯曇艨梢栽诠腆w、氣體、液體中傳播,運動員在水中也能聽到音樂,說明水(或液體)能傳播聲音。因為聲音傳播到山崖的時間為總時間的一半,所以聲音從人傳到山崖的時間為t=0.5×3s=1.5s小明距山崖的距離為s=vt=340m/s×1.5s=510m音樂家貝多芬耳聾后聽聲音是通過木棍、牙齒、頜骨、頭骨將鋼琴的聲音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所以他聽聲音利用的方式是骨傳導。13.在探究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否與空氣溫度有關的實驗中,科學家記錄的數據如表所示。由表中數據可知,空氣溫度越高,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越_____。如果利用回聲測高山與我們的距離,那么站在同一地點發(fā)出聲音后到聽到回聲的時間間隔,冬天比夏天_____。溫度(℃)1015203050速度(m/s)338340344349360【答案】快;長?!驹斀狻坑杀碇袛祿芍?,空氣溫度越高,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越快。站在同一地點發(fā)出聲音后到聽到回聲的時間間隔,因為冬天溫度低,聲音的傳播速度慢,由t=s/v可得,在s一定時,v越慢,則時間t越大,所以時間間隔冬天比夏天長。14.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某物理興趣小組做了幾個實驗:(1)甲同學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乙同學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分析上述實驗現象,能得出的結論是: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產生的;(2)丙同學用手敲鼓,鼓面發(fā)出響聲,但是他看到鼓面幾乎沒有什么異樣。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象更明顯,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3)小組成員在探究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從發(fā)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他們經過認真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①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別的物質做媒介;②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質做媒介;為驗證猜想,他們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隨著不斷向外抽氣,發(fā)現所聽到的手機鈴聲越來越小。由此現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__是正確的。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_____不能傳聲;(4)探究問題的過程通常有下列步驟:A.猜想與假設B.分析與論證C.實驗研究D.提出問題你認為上述探究活動依次采取的步驟是______。(填字母序號)【答案】(1)振動;(2)在鼓面上撒一些小紙屑、敲擊鼓面、觀察紙屑跳動;(3)①,介質真空;(4)DACB.【詳解】(1)根據題意知,甲同學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乙同學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這些現象說明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即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鼓面振動時不易觀察,可在鼓面上撒一些小紙屑,觀察到紙屑跳動,采用的是轉換法。(3)根據題意知,瓶內空氣越來越少,聲音就越來越小,是聲音傳播的空氣逐漸減少造成的,所以猜想①是正確的。瓶內空氣越來越少,聲音就越來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環(huán)境沒有介質,所以真空不能傳聲。(4)科學探究實驗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依次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據此得出其探究過程中的步驟依次是:DACB。15.體育課上兩同學在百米賽跑中合作做“比較運動快慢”的實驗,終點計時員應該_______(選填“聽槍聲”或“看槍煙”)開始計時,這是因為在真空中和空氣中光速為________m/s,比聲速大得多;若終點計時員故意按另一方法計時,計時時間為14.00s,則該同學百米完成時間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4.00s。【答案】看槍煙;3×108;大于?!驹斀狻柯曇粼诳諝庵械膫鞑ニ俣葹?40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槍聲和煙是同時產生的,由于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遠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所以光先傳播到終點計時員處,所以終點計時員應該看槍煙開始計時。若聽到槍聲在計時,則運動員已經跑的時間為t聲=eq\f(s,v聲)=eq\f(100m,340m/s)=0.29s這位同學的實際成績?yōu)閠運動員=t+t聲=14.00s+0.29s=14.29s該同學百米完成時間大于14.00s。16.(2022·廣西桂林·統考中考真題)聲音在一些介質中的傳播情況如圖所示,聲音在哪種介質中傳播速度最慢()A.空氣 B.水 C.尼龍 D.冰【答案】A【詳解】如圖所示,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聲音在尼龍中的傳播速度為2600m/s,聲音在冰中的傳播速度為3230m/s,則聲音在介質中傳播速度大小為v空氣<v水<v尼龍<v冰可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最慢,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7.(2022·湖北鄂州·統考中考真題)清晨,一陣鬧鈴聲將你從睡夢中喚醒,提醒你:該起床了!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B.物體不振動也可以發(fā)聲C.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D.聲速等于光速【答案】A【詳解】AB.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就停止,故A正確,B錯誤;C.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故C錯誤;D.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度遠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故D錯誤。故選A。18.(2022·江蘇徐州·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簽制作的“鳥鳴器”,從管口吹氣,能發(fā)出類似鳥叫的聲音,鳥鳴器發(fā)聲是由空氣______產生的,拉動棉簽可以改變聲音的______,根據聲源的差異,鳥鳴器可以與小提琴、笛子、鼓這三種樂器中的______歸為一類?!敬鸢浮空駝樱灰粽{;笛子?!驹斀狻繌墓芸诖禋?,吸管內的空氣就會振動發(fā)出類似鳥鳴的聲音。拉動棉簽,吸管內振動的空氣柱的長度發(fā)生變化,造成空氣柱振動的快慢不同,頻率不同,音調就會發(fā)生變化?!傍B鳴器”是靠吸管內的空氣振動發(fā)聲的。小提琴是靠琴弦的振動發(fā)聲,笛子是笛子內空氣柱振動發(fā)聲,而鼓是鼓面的振動發(fā)聲,所以根據聲源的差異,鳥鳴器可以與笛子歸為一類。19.(2022·貴州遵義·統考中考真題)在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時,老師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抽氣泵將玻璃罩內空氣逐漸抽出,同學們聽到鬧鈴的聲音逐漸減小,但始終可以聽見聲音。請你分析始終可以聽見聲音的原因。【答案】見解析。【詳解】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抽氣泵將玻璃罩內空氣逐漸抽出,同學們聽到鬧鈴的聲音逐漸減小,是因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語文上冊名著默寫知識點及練習題及答案
- 中國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中國草莓嫩白面膜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2025年微型電動手持式牙科鉆機合作協議書
- 如何設計慶諾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技術工藝+設備選型+財務概算+廠區(qū)規(guī)劃
- 旅游學概論期末復習
- 【高二歷史下冊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的知識點】
- 合肥保姆合同范本
- 2024年西藏昌都地區(qū)企業(yè)全景分析報告
- 中國磁芯元件行業(yè)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部編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七課-尊重自由平等教案
- 天然氣加氣站安全事故的案例培訓課件
- 結構化思維與表達課件
- 教學課件:《就業(yè)指導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中職)
- 無人機警用解決方案樣本
- 健康體檢項目目錄
- 學校傳染病報告處置流程圖
- 大小嶝造地工程陸域形成及地基處理標段1施工組織設計
- 物理化學(全套427頁PPT課件)
- 肺斷層解剖及CT圖像(77頁)
- LeapMotion教程之手勢識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