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6/38/wKhkGWeik6-ANpWPAAPwbpOv9Q8314.jpg)
![山東省臨沂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6/38/wKhkGWeik6-ANpWPAAPwbpOv9Q83142.jpg)
![山東省臨沂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6/38/wKhkGWeik6-ANpWPAAPwbpOv9Q83143.jpg)
![山東省臨沂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6/38/wKhkGWeik6-ANpWPAAPwbpOv9Q83144.jpg)
![山東省臨沂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6/38/wKhkGWeik6-ANpWPAAPwbpOv9Q831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臨沂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學寫作首先是一種文字的排列組合游戲,從理論上說,任何文學作品都以語音、詞語為基本單位。人工智能寫作也可視為文字的排列組合。擁有龐大語料庫是人工智能的天然優(yōu)勢,對程序化的數(shù)字內容進行排列組合是其屬性特長。人工智能的文學寫作過程類似于把小孩領進文字積木的海洋,他隨手抓起文字積木按照某種邏輯就能排列組合成若干篇文章。人工智能不像人類大腦那么精密復雜,但它只需要簡單專一的特長思維就能在特定方面超越人類。這種思維能力并不必然對人類構成威脅,也不一定使其變成比人類更高級的智慧體。因為任何進化都充滿變數(shù)和巧合,并不完全遵循從量變到質變的線性發(fā)展過程,就算基因突變也難以徹底突破種質邊界。在生命存在范式方面,碳基生命仍然不能突破碳水化合物的邊界進化成其他非碳水化合物形態(tài),在功能方面,哪怕烏鴉已被科學家證明具備一定邏輯能力,經過訓練能說會唱,它也無法成為語言工作者和音樂家;就算狗通過海量訓練能有效識別氣味,也無法成為合格的聞香師,更遑論成為制造香水的專家?;诂F(xiàn)代科技的人工智能,得益于數(shù)智規(guī)則和矩陣邏輯,成為擁有超強模仿能力的存在,但也受限于此。人工智能在文字排列組合上已遠超人類作家的生產速度,但其文學寫作時的人為選擇還在發(fā)揮決定性作用,不論是程序設計還是文本篩選都如此。其實,用程序來寫作和程序本身一樣古老。1952年,世界上第一臺可運行程序的計算機運行的第一個程序,就是由計算機科學家斯特雷奇編寫的情詩寫作軟件。據(jù)查,人工智能至少已經創(chuàng)作出《玫瑰》《風箏》《牛排》《背叛》《真愛》《僅此一次》《計算機寫小說的那一天》《萬物都相愛》等文學作品??梢?,人工智能已是有著70多年寫作經驗的“老手”,或許此前的硬件、軟件都限制著它的發(fā)展。今天的多個人工智能互聯(lián),能否使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質變?這似乎和讓一群能排列組合文字積木的人聚在一起,看能否產出偉大作品是一個道理。人類寫作遵循“物——我——文”的轉化,講究神來之筆,追求打破常規(guī),強調個人與眾不同的美感。此中起決定作用的就是人類神秘的碳基大腦天生的或然性。譬如“紅杏枝頭春意闊”與“春風又綠江南岸”異曲同工,眾多《無題》詩風味不同,兩篇同名散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各有千秋。經典作品的價值在于與時俱進,并對既有的文字意義、符號意象、修辭手段乃至語法規(guī)則進行個性化革新,為人們提供不可取代的情感和思想。目前人工智能無法向內建構起自我世界,沒有個體體驗,不能經歷“物——我——文”的轉化,其文學寫作是在既有數(shù)據(jù)庫中通過矩陣邏輯和算法規(guī)則來選擇最優(yōu)解,只有字字落實、句句完簽的數(shù)智修辭,可給予人知識卻缺乏情感,有純粹形式卻非藝術創(chuàng)造,更缺乏讓人眼前一亮的傳神之筆,而這恰是決定一篇文學作品質量的重要因素。有觀點認為,當人工智能本身成為信息組織者時,人在其功能方面有擔憂,在其身份方面會恐慌。也有專家表示,人工智能在運算過程中自主提供了人類既無法言說也無法意會的新型知識,這種在運算過程中生成的不確定性造成了認識的不透明性,導致人類無法看透人工智能的運作邏輯,進而擔心人工智能會具有自主意識。是否有一天,人工智能會提供一種突破人類認知邊界、從未見識過的文學?人工智能依然沿用人類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這樣就算人工智能真的在遙遠的將來具有了某種自我意識,一定程度上能理解人類文字的意義、能寫作,但不意味著它一定能創(chuàng)作出好的文學作品。人工智能的算法規(guī)則和數(shù)智修辭使其擅長純粹的形式、擬人化的語義和對文字的排列組合規(guī)則,決定它還將作為人類思維的高級模仿者,依然在人類的寫作范式之內提供知識,充其量是人類文學寫作的一種補充,不會改變人類文學寫作的本質,也無法產生顛覆、取代的效果。事實上,人工智能文學寫作的最終效果取決于人。人工智能根據(jù)人類指令,做出對應動作,形成一個與人類對應的平行存在,反映、補充人類文學創(chuàng)作而非取代。尤為關鍵的是,出于人類的利益與尊嚴所需,人工智能的權利和責任、邊界和平衡都受制于人,以確保人工智能在任何階段都是可控的。人工智能前進的方向盤還緊握在人類手中。地球上絕大多數(shù)人能說會寫,但能創(chuàng)作出傳世經典者不多,而能影響、改變甚至顛覆一個時代的寫作范式者更少。守住人類最后陣地的將是人類不可取代的創(chuàng)造力。只有人類才能在文學寫作中,把思考與實踐結合,讓隱喻思維與邏輯思維融通,呈現(xiàn)莊嚴的美感和深邃的思想,滋養(yǎng)人的心靈。(摘編自李斌《人工智能寫作的最終效果取決于人》)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某種角度而言,文學寫作是文字的排列組合游戲,而人工智能擁有龐大語料庫,進行排列組合是其屬性特長。B.人工智能寫作已有數(shù)十年的歷史,至今已經創(chuàng)作了《玫瑰》《風箏》《牛排》《背叛》《真愛》《僅此一次》等文學作品。C.對于“是否有一天,人工智能會提供一種突破人類認知邊界、從未見識過的文學”的問題,文本給出了否定的答案。D.為了利益與尊嚴,人類會想盡辦法確保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在任何階段都是可控的,但人工智能寫作不一定是可控的。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工智能沒有人類大腦精密復雜,它在特定方面的思維能力不可能超出人類,所以這種思維能力并不會對人類構成威脅。B.兩篇同名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題目和所寫的對象都相同,雖然作者不同,但同樣能帶給讀者相同的美感。C.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的一些作品已經出現(xiàn)了比較細膩的心理描寫,這說明目前人工智能寫作已經進入了能給人情感體驗的新階段。D.給人工智能輸入魯迅《祝?!分邢嚓P情節(jié)的關鍵詞來創(chuàng)作一篇小說,雖然情節(jié)可能相似,但一定會缺乏“那眼珠間或一輪”等傳神之筆。3.如果在文本第三段“但也受限于此”后補充一個論據(jù),下列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A.2017年5月19日。人工智能機器人“微軟小冰”正式推出自己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其中有風景描寫,也有內心情感描寫、這本詩集得到了人們的高度評價。B.在劉慈欣的科幻作品《詩云》中,十一維的技術之神化身李白游歷人間,創(chuàng)作了眾多詩歌,但是最終卻喟嘆無法超越李白,因為“不可能把它們從詩云中檢索出來”。C.2023年1月,美國北密歇根大學一位教授在給自己任教的一門世界宗教課程評分時,驚喜地讀到了一篇“全班最好的論文”。事后證實,這篇論文是人工智能寫的。D.一位國家政要在一場全球網絡技術會議上公開發(fā)表了一段致辭,現(xiàn)場共有兩萬多名聽眾凝神諦聽,但聽眾們根本沒有想到,這位政要的致辭是人工智能為他完成的。4.一篇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的小說《機憶之地》曾獲江蘇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賽二等獎。有人認為人工智能文學創(chuàng)作將取代人類的文學創(chuàng)作,也有人對此觀點進行了反駁。下列各項不能作為其反駁理由的一項是(3分)A.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雖然歷史悠久、發(fā)展迅速,但如今越來越受制于硬件和軟件的發(fā)展。B.人工智能無法向內建構起自我世界,沒有個體體驗,不能經歷“物—我—文”的轉化。C.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時,不論是程序設計還是文本篩選,人為選擇依然發(fā)揮著決定性作用。D.人工智能只是人類思維的高級模仿者,其文學創(chuàng)作只是人類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種補充。5.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把道理闡述得通俗易懂?請舉例簡要說明。(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懷念孫犁先生鐵凝我產生要當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階段。父親為我開列了一個很長的書目,在父親喜歡的作家中,就有孫犁先生。那時還沒有“追星族”這種說法,我像許多文學青年一樣,迷戀他的文字帶給我的所有愉悅,卻沒有去認識這位大作家的奢望。1979年,我被李克明、顧傳菁二位編輯熱情請去天津面談出版的事。行前作家韓映山囑托我?guī)Х庑沤o孫犁先生。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機會,可我卻面露難色。我聽人說起過,孫犁的房間高大幽暗,人很嚴厲,少言寡語,連他養(yǎng)的鳥在籠子里都不敢亂叫。韓映山看出了我的為難,指著他家鏡框里孫犁的照片說:“孫犁同志……你一見面就知道了?!痹谇锶盏囊粋€下午,我終于走進了孫犁先生的“高墻大院”。那天黃豆剛剛收過,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會神地撿豆子??匆娪腥藖?,他站起來,把手里的黃豆亮給我們,微笑著說:“別人收了豆子,剩下幾粒不要了。我撿起來,可以給花施肥。丟了怪可惜的?!彼聿暮芨?,面容溫厚,語調洪亮,夾雜著淡淡的鄉(xiāng)音。說話時眼睛很少朝你直視,你卻時時能感覺到他的關注或者說觀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褲,當他騰出手來和我握手時,我發(fā)現(xiàn)他戴著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著他引我們進屋,高聲詢問我的寫作、工作情況。我很快就如釋重負。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會不茍言笑的,戴著套袖的作家給了我一種親近感。這是我與孫犁先生的第一次見面。其后不久,我寫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說,自己挺看重,拿給省內幾位老師看,不料有看過的長者好心勸我不要這樣寫了,說“路子”有問題。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膽將它寄給孫犁先生,想不到他很快在《天津日報》的《文藝》增刊上發(fā)了出來,《小說月報》也很快作了轉載。孫犁先生和《天津日報》的慷慨使我對自己的寫作“路子”更加有了信心。雖然這篇小說在技術上有著諸多不成熟,但我一向把它看作自己對文學的深意有了一點真正理解的重要開端。我再次見到孫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著大風。他剛裁出一沓沓粉連紙,和保姆準備糊窗縫。見我進屋,孫犁先生迎過來第一句話就說:“鐵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見老?我這兩年老得特別快?!碑敃r我說:“您是見老?!币苍S是門外的風、房間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縫用的粉連紙加強了我這種印象,但我說完很后悔,我不該迎合老人去證實他的衰老感。接著我便發(fā)現(xiàn),孫犁先生兩只襖袖上,仍舊戴著一副干凈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著一種干練的活力,一種不愿停下手、時刻準備工作的情緒。這樣的狀態(tài),是不能被稱作衰老的。我第三次見到孫犁先生,是和幾位同行一道??匆娢覀儯⒖掏O鹿ぷ?,招呼我們就座。我特別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見了那副套袖。記得那天他很高興,隨便地和大家聊著天,并沒有摘去套袖的意思。這時我才意識到,戴套袖并不是孫犁先生的臨時“武裝”。我沒有問過孫犁先生為什么總戴著套袖,若問,可能他會用最簡單的話告訴我是為了愛護衣服。但我以為,孫犁先生珍愛的不僅僅是衣服。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藍衣褲,能引他寫出《山地回憶》那樣的名篇?盡管《山地回憶》里的一切和套袖并無瓜葛,但它聯(lián)系著織布、買布。作家沒有忘記,戰(zhàn)爭年代山里一個單純、善良的女孩子為他縫過一雙結實的布襪子。而作家更珍愛的,是那女孩子為縫制襪子所付出的真誠勞動和在這勞動中傾注的難以估價的感情。以我僅僅同孫犁先生見過幾面的微薄感受,要理解這位大家是困難的。他一直淡泊名利,自尋寂寞,深居簡出,粗茶淡飯,或者還給人以孤傲的印象。但在我的感覺里,或許他的孤傲與謙遜是并存的,如同他文章的清新秀麗與突然的冷峻睿智并存。(有刪減,選自《鐵凝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5月版)文本二:孫犁,不是個大紅大紫的作家,誰卻都說他是一個真正的作家。當年,孫犁在《解放日報》上發(fā)表《荷花淀》,毛澤東看過后寫道“這是一個有風格的作家”,大為肯定。孫犁卻從未向人言說,只是獨守蕓齋,寂寞耕堂①,以筆為犁,用作品說話。我讀孫犁,深深地感受到他作品中的“唯真、唯善、唯美”。他總是那般真誠,他的作品都是從生活出發(fā),對“美的極致”的發(fā)掘和詩意的表達?!逗苫ǖ怼肥沁@樣,《鐵木前傳》、《風云初記》也是這樣。孫犁對待作品是認真的,也是有感情的。孫犁對于文壇,一向總是清醒的。他在給賈平凹的散文集《月跡》作的序中指出:文藝之途正如人生之途,過早的金榜、駿馬、高官、高樓,過多的花紅熱鬧,鼓噪喧騰,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經受得清苦和寂寞,忍受得污蔑和凌辱。要之,在這條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熱也能處得,風里也來得,雨里也去得?!松扑^,平常自然心。布衣孫犁,荷般高潔;清曲絕響,淡云長流……(選自周偉《耕堂荷韻布衣人》,人民日報2011年12月14日,有刪改)注:①耕堂:孫犁的書齋。6.下列對文本中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追星族”在文中指作為文學青年的“我”迷戀著孫犁先生作品。B.“高墻大院”一詞與上文的傳言形成呼應,也暗示眾人所言非實。C.“路子”的問題在文中體現(xiàn)為“我”小說寫作技術的不成熟。D.臨時“武裝”在文中指孫犁先生為工作提前戴好套袖做好準備。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本一運用第一人稱有限視角,展現(xiàn)出“我”逐漸了解孫犁先生的過程,形成了文章的抑揚,塑造了先生親切敦厚的形象。B.文本一選取與孫犁先生見面的數(shù)個場景,沒有激烈的沖突和曲折的故事,細膩地描寫出“我”的內心情感。C.文本二引用孫犁先生為賈平凹散文集《月跡》所作序言中的話,直接表現(xiàn)了他的嚴厲苛刻與清醒,同時引出下文“我”對先生的敬佩之情。D.文本二選自《耕堂荷韻布衣人》,該題目用語古樸典雅,簡潔凝練,既指出了孫犁先生的身份,又概括了其創(chuàng)作及為人特點。8.鐵凝為什么說“他的孤傲與謙遜是并存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9.同為表達對孫犁的懷念與欽佩之情,文本一和文本二文體不同,因而藝術表現(xiàn)與藝術效果也有差異。請比較并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齊王問于文子曰:“治國何如?”對曰:“夫賞罰之為道,利器也。君固握之,不可以示人。若如臣者,猶獸鹿也,唯薦草而就?!痹酵鯁栍诖蠓蛭姆N曰:“吾欲伐吳,可乎?”對曰:“可矣。吾賞厚而信,罰嚴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試焚宮室?”于是遂焚宮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敵之賞;救火而不死者,比勝敵之賞;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比送科潴w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勝之勢也。吳起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臨境,吳起欲攻之。不去,則甚害田者;去之,則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車轅于北門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門之外者,賜之上田、上宅?!比四阋病<坝嗅阒?,還賜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東門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門之外者,賜之如初?!比藸庒阒?。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國大夫,賜之上田宅?!比藸広呏S谑枪ネ?,一朝而拔之。(選自《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有刪改)材料二:凡與敵戰(zhàn)士卒寧進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將恩惠使然也。三軍知在上之人愛我如子之至,則我之愛上也如父之極。故陷危亡之地,而無不愿死以報上德。法曰:“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戰(zhàn)國,魏將吳起為西河守,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乘騎,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之吮。卒母聞而哭之?;蛟唬骸白?,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也?”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處矣。是以哭之?!蔽暮钜詤瞧鹩帽?,得士卒心,使守西河,與諸侯大戰(zhàn)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選自《百戰(zhàn)奇略》,有刪改)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凡與敵A戰(zhàn)B士C卒D寧進死E而不肯退F生者G皆將恩惠H使然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固,指牢固,與“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六國論》)中的“固”詞義不同。B.莫,指沒有誰、沒有什么,與“莫春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的“莫”詞義不同。C.三軍,古時指中軍、上軍、下軍或中軍、左軍、右軍?,F(xiàn)指陸軍、空軍、海軍。D.贏,指擔負,與“贏糧而景從”(《過秦論》)中的“贏”詞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齊王詢問治國的方法,文子認為賞罰既是治國原則,也是銳利的武器,國王要運用好;越國大夫文種也認為治國要獎賞重而且兌現(xiàn),懲罰嚴而且堅決。B.吳起想攻占秦國在魏國邊境建的小亭,先在城門外放置物品,只要有人搬到指定地點就會獲得事先承諾的獎賞,從而取得了人們的信任,再下令攻打。C.戰(zhàn)場上面臨生死抉擇,士卒寧肯前進而死也不愿后退而生,這都是由于將帥平時對其有恩惠,像對待自己的兒子那樣對待他們,士卒才愿意拼死報答。D.吳起擔任西河太守時,能和最下層的士兵同衣同食,替士兵分擔勞苦,士兵長了膿瘡,吳起親自為他吮吸膿汁,士兵的母親得知以后感動得哭了起來。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救火而不死者,比勝敵之賞;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2)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還賜之如令。14.吳起在與諸侯國的歷次大戰(zhàn)中,勝多敗少的原因有哪些?(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新開棋軒呈元珍、表臣①歐陽修竹樹日已滋,軒窗漸幽興。人閑與世遠,鳥語知境靜。春光靄欲布,山色寒尚映。獨收萬慮心,于此一枰②競。[注]①此詩作于宋仁宗景祐四年初春,時詩人被貶為夷陵知縣。元珍即丁寶臣,表臣即朱處仁,二人均為詩人朋友。②枰,棋盤。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翠竹在春天一天天越發(fā)茂密,窗外景色越來越迷人,詩人的雅興也來了。B.詩人遠離塵世紛擾的地方,聽到“鳥語”,恰恰反襯了環(huán)境的清幽靜謐。C.春光明媚,天上云卷云舒,可氣候多變,詩人衣著單薄,因而感到陣陣寒意。D.尾聯(lián)卒章顯志,寫詩人想要與朋友聚精會神地下棋,而與喧鬧的塵世隔絕。16.這首詩的尾聯(lián)與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的“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請結合兩首詩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寒假里,小茹和好友一同去登泰山,途中大霧彌漫,一步一滑,讓她真切感受到姚鼐《登泰山記》中所說“
,
”的登山艱難。(2)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結論相異。對荊軻刺秦這一歷史事件,司馬遷肯定了荊軻的英勇無畏,而蘇洵在《六國論》中用“
,
”表達了不同見解。(3)古代詩詞中,方位詞常常與季節(jié)相關,比如“
,
”兩句中,“東風”指“春風”,而一些詩詞中的“西風”指秋風,“南風”指夏風,“北風”則指冬風。三、語言文字運用(19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盎ノ摹保褪窃~異而義同:你說明我,我訓釋你。雙音詞中“互文”現(xiàn)象很常見的原因是漢語形聲文字具有必須把每個“互文”雙音詞包含的重疊義項拴在一起才能將語詞的含義固定的特性。比如“空虛”:“空”,不包含什么,里面沒有東西或沒有內容,不切實際的;“虛”,空的?!翱铡焙汀疤摗被ノ?,“空虛”的意思是里面沒有什么實在的東西;不充實?;ノ淖鳛橐环N修辭,在古詩文中也很常見,指上下兩句或一句(短語)中的前后部分,上句或下句(一句或短語的前部分或后部分)隱含著下句或上句(一句或短語的下部分或上部分)里出現(xiàn)的詞語,使上下句或一句(短語)或相鄰句中所用的詞相互補充、相互滲透。因此,互文的特點是通過上下句或一句(短語)前后兩部分表意相互呼應、相互補充而表達一個完整的語義內容。比如“煙籠寒水月籠沙”:解釋為“煙霧只籠罩寒水不籠罩沙,月光只籠罩沙不籠罩寒水”錯誤,因為“煙籠”和“月籠”、“寒水”和“沙”互相補充,正確的理解是“煙霧和月光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常用來形容朦朧冷清的氛圍。18.下列各項句子中的“而”與文中加點的“而”,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我們?yōu)榱苏x而戰(zhàn),勝利終將屬于我們。B.我們正從事偉大事業(yè),而偉大事業(yè)要有民眾參與。C.民族戰(zhàn)爭而不依靠人民群眾,是不會取得勝利的。D.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去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19.把文中畫橫線的長句改為四個短句??梢栽鰟h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5分)20.仿照末段解釋古詩文互文現(xiàn)象的方法,任選下面兩個成語解說其互文現(xiàn)象。(5分)鶯歌燕舞
神出鬼沒
名韁利鎖
鱗次櫛比(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禪宗作為一種特殊的宗教,它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與審美標準,它崇尚空靈、飄逸、流動的美,正如司空圖(詩品)所說,追求的是“落花無言,人淡如菊”的,“可人如玉、步屟尋幽”的,“猶之惠風,荏苒在衣”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緱(gōu)山之鶴,華頂之云”的等。禪趣不等干禪理,禪理是抽象的枯燥無味的說教,而禪趣則是以具體生動的形象來表現(xiàn)詩人的感受?!段鍩魰肪硎d,皋州承天傳宗禪師,僧問:“如何是般若體?”師曰:“云籠碧嶠。”僧問:“如何是般若用?”師曰:“月在清池?!鄙藛柖U師,什么是智慧的本體,什么是智慧本體的顯現(xiàn),禪師以“云籠碧嶠”“月在清池”作答。這八個字,并非是深奧繁復,卻抒發(fā)了一種飄逸空靈、幽邃深遠的藝術氛圍,這便是禪趣的境界。2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A.沖淡清奇典雅含蓄飄逸
B.典雅清奇沖淡含蓄飄逸C.典雅含蓄沖淡飄逸清奇
D.沖淡含蓄清奇飄逸典雅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幾處不當,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A.這八個字,并非深奧繁復,卻營造了一種幽邃深遠、飄逸空靈的藝術氛圍,這便是禪趣的境界。B.這八個字,并非深奧繁復,卻抒發(fā)了一種飄逸空靈、幽邃深遠的藝術氛圍,這便是禪趣的境界。C.這八個字,并非是深奧繁復,卻抒發(fā)了一種幽邃深遠、飄逸空靈的藝術氛圍,這便是禪趣境界。D.這八個字,并非是深奧繁復,卻營造了一種飄逸空靈、幽邃深遠的藝術氛圍,這便是禪趣境界。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皨寢?,抱抱!”小時候,我們在媽媽面前撒嬌,不想走路或者受到委屈等,總想在媽媽懷里得到安慰。如今,這四個字不再是孩子們的訴求,而是兒女們對母親的反哺與關懷;她不僅僅是一句呼喚,更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循環(huán),是兩代人心靈交融的見證?!吲d《輪回之擁》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D
2.D
3.B4.A5.①運用了類比論證,文本把人工智能的文學寫作過程和小孩搭積木進行了類比,闡述人工智能寫作的優(yōu)勢。②運用了舉例論證,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人類寫作講究神來之筆,強調與眾不同的美感,文本舉了大家耳熟能詳?shù)淖髌啡纭凹t杏枝頭春意鬧”與“春風又綠江南岸”為例來論證,例子大家耳熟能詳,更具體明白,讀者更易理解。③運用了比喻論證,“人工智能前進的方向盤還緊握在人類手中”運用比喻,闡述了人工智能文學寫作的最終效果取決于人的道理?!緦дZ】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潛力與局限。作者通過對比人類與人工智能在寫作過程中的不同,指出人工智能雖然在文字排列組合上有優(yōu)勢,但缺乏人類獨特的情感和創(chuàng)造力,無法實現(xiàn)“物——我——文”的轉化。文章強調,人工智能的寫作仍然受制于人類的設計和選擇,無法取代人類的文學創(chuàng)作。通過具體例子和邏輯推理,作者論證了人工智能在文學領域的角色和未來發(fā)展方向。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相關內容的能力。D.“但人工智能寫作不一定是可控的”錯,人工智能寫作同樣是可控的。2.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容進行推理和判斷的能力。A它在特定方面的思維能力可能超出人類,但這種思維能力并不一定對人類構成威脅。B帶給讀者不同的美感。C.“這說明目前人工智能寫作已經進入了能給人情感體驗的新階段”錯,根據(jù)原文“其文學寫作是在既有數(shù)據(jù)庫中通過矩陣邏輯和算法規(guī)則來選擇最優(yōu)解,只有字字落實、句句完整的數(shù)智修辭,可給予人知識卻缺乏情感,有純粹形式卻非藝術創(chuàng)造”等語句可知,目前人工智能并不能給人情感體驗。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文本中“但也受限于此”的意思是,人工智能文學創(chuàng)作受到數(shù)智規(guī)則和矩陣邏輯的限制,只是對人類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種模仿。要在這句話后面補充一個論據(jù),這個論據(jù)要起到論證人工智能存在不足、無法超越人類文學創(chuàng)作的作用,只有B項符合這個要求,而ACD三項都是說明人工智能的成功之處。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如今越來越受制于硬件和軟件的發(fā)展”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第四段“或許此前的硬件、軟件都限制著它的發(fā)展。今天的多個人工智能互聯(lián),能否使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質變”說的是硬件和軟件此前或許限制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而并沒有說“如今”怎么樣。A項不符合原文意思,不能作為反駁理由。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證方法、語言特色的能力。①類比論證,如“人工智能的文學寫作過程類似于把小孩領進文字積木的海洋,他隨手抓起文字積木按照某種邏輯就能排列組合成若干篇文章”把人工智能的文學寫作過程和小孩搭積木進行了類比,闡述人工智能寫作的優(yōu)勢,更淺顯易懂,形象生動。②舉例論證,如“譬如‘紅杏枝頭春意鬧’與‘春風又綠江南岸’異曲同工,眾多《無題》詩風味不同,兩篇同名散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各有千秋……”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人類寫作講究神來之筆,強調與眾不同的美感,列舉具體事例進行論證,例子大家耳熟能詳,更具體明白,更具說服力,讀者更易理解和接受。③比喻論證,如“人工智能前進的方向盤還緊握在人類手中”運用比喻,把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比作“方向盤”,闡述了人工智能文學寫作的最終效果取決于人的道理,更深入淺出、平易生動。6.C
7.C8.①孫犁的孤傲:與眾不同的個性,不因外界傳言而改變自身的生活方式,與其他老師以“路子”為由打壓年輕作家相比,他一心肯定新人、扶持新作品;種地的院子、清冷的房間和需要縫補的窗戶等落寞的生活環(huán)境也反襯出孫犁的孤傲。②孫犁的謙遜:對待同行新人態(tài)度隨和,戴著套袖親力親為參加生活勞動寫作;與作者鐵凝的少年輕狂與大言不慚相比更加凸顯了孫犁的謙遜質樸,絕無矯飾。③文人的孤傲是堅持做人原則的氣度,謙遜是對待普通人和普通事的親和的態(tài)度;這兩者完美地結合在孫犁身上,展現(xiàn)了他鮮明的個性特點。9.①文本一是回憶性散文,允許藝術性虛構;文本二是人物傳記,強調真實。②文本一運用環(huán)境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多種表現(xiàn)手法,采用第一人稱視角塑造了孫犁這一藝術形象;文本二以史實等為基礎,客觀評述了孫犁的杰出貢獻。③文本一以記敘為主,在記敘中穿插描寫與抒情;文本二援引史料與事實,以議論為主,兼具抒情?!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體現(xiàn)為‘我’小說寫作技術的不成熟”錯誤,路子即路數(shù)、風格,此處指“我”的小說的創(chuàng)作理念沒有得到看過的長者的認可。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C.“嚴厲苛刻”錯誤,孫犁先生的話表現(xiàn)了他淡泊名利的清醒,并不能表現(xiàn)他“嚴厲苛刻”。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語句含意的能力。孫犁先生“孤傲”的一面??蓮钠渑c眾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生活環(huán)境去舉例分析。例如“我寫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說,自己挺看重,拿給省內幾位老師看,不料有看過的長者好心勸我不要這樣寫了,說‘路子’有問題。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膽將它寄給孫犁先生,想不到他很快在《天津日報》的《文藝》增刊上發(fā)了出來,《小說月報》也很快作了轉載”,與其他老師以“路子”為由打壓年輕作家相比,他一心肯定新人、扶持新作品;“那天黃豆剛剛收過,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會神地撿豆子”“也許是門外的風、房間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縫用的粉連紙加強了我這種印象”,種地的院子、清冷的房間和需要縫補的窗戶等落寞的生活環(huán)境也反襯出孫犁的孤傲。孫犁先生的“謙遜”的一面。從其對同行的態(tài)度以及勞動時的隨和自然等角度進行分析。例如“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褲,當他騰出手來和我握手時,我發(fā)現(xiàn)他戴著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著他引我們進屋,高聲詢問我的寫作、工作情況”,對待同行新人態(tài)度隨和,戴著套袖親力親為參加生活勞動寫作;“我產生要當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階段”“我心中偷偷地不服”,與作者鐵凝的少年輕狂與大言不慚相比更加凸顯了孫犁的謙遜質樸,絕無矯飾。把“孤傲”“謙遜”合在一起分析,以達到強化個人的形象的作用。文人的孤傲是堅持做人原則的氣度,謙遜是對待普通人和普通事的親和的態(tài)度;這兩者完美地結合在孫犁身上,展現(xiàn)了他鮮明的個性特點。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①文體不同,表達方式也不同。文本一是散文,在記敘中穿插描寫與抒情;時空跨度大,選材豐富。表現(xiàn)手法多樣。生動呈現(xiàn)各種見面時的細節(jié),詳略安排得當;文本二是人物傳記,援引史料與事實,以議論和抒情為主。②選材不同,表現(xiàn)人物的角度和特點也不同。文本一形散神聚,運用第一人稱視角,選取我與孫犁三次見面時的經過,根據(jù)作者的真實經歷和感受,塑造了孫犁親切,敦厚這一藝術形象;文本二選擇典型事例,以史實傳達為基礎,客觀評述了孫犁的杰出貢獻。③藝術手法不同。文本一運用細節(jié)描寫、側面描寫、抑揚結合等多種手法,文本二運用引用、比喻等手法。本題是一道比較題,主要通過比較兩個文本,考查考生對不同體裁特征的認識與把握能力。兩個文本都充滿真情,但文體不同,這有助于學生從文體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這不是簡單的知識性考查,而是對文學、非虛構閱讀與鑒賞的廣度、深度與能力的考查。10.BEG
11.D12.D13.(1)如果救火而沒有死,等同于戰(zhàn)勝敵人的獎賞;不肯去救火的人,等同于戰(zhàn)場上投降和敗逃者的罪過。(2)沒有人去搬它。等到有搬它的人,立即如當初命令所說的那樣賞賜了他。14.①吳起愛護士卒,與士卒同甘共苦,善于調動士卒英勇向前的積極性。②吳起善于用兵,廉潔公正,深得士卒擁護?!窘馕觥?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和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固”,牢固;/本來。句意:君主要牢固地掌握。/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B.“莫”,沒有誰、沒有什么;/莫,同“暮”。句意:沒有一個人來救火。/暮春時節(jié)。D.“贏”,均為“擔負”的意思。句意:親自背著捆扎好的糧食。/背負著糧食,如影隨形地跟著他。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士兵的母親得知以后感動得哭了起來”錯。士兵的母親哭泣的原因,是知道兒子會因感恩而戰(zhàn)死沙場,而不是被吳起親自為她的兒子吮吸膿汁而“感動得哭了起來”。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而”,如果;“比”,等同于;“北”,敗逃。(2)“人莫之徙也”,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人莫徙之也”;“及”,等到;“徙”,搬動。14.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的能力。①由原文“于是乃倚一車轅于北門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門之外者,賜之上田、上宅?!四阋病<坝嗅阒?,還賜之如令”“吳起為西河守,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乘騎,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之吮”可知,吳起愛護士卒,與士卒同甘共苦,善于調動士卒英勇向前的積極性。②由原文“吳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可知,吳起善于用兵,廉潔公正,深得士卒擁護。參考譯文:材料一:齊王問文子說:“應該如何治國?”文子回答說:“賞罰作為治國的原則,是銳利的武器。君主要牢固地掌握,不能顯示給人。至于那些臣下,就好比獸鹿,只要有肥美的草它們就會跑過去?!痹酵鯁柎蠓蛭姆N說:“我想攻打吳國,可以嗎?”文種回答說:“可以。我們國家獎賞重而且兌現(xiàn),懲罰嚴而且堅決。君主您如果想了解這一點,為什么不試著放一把火點燃宮室?”因此勾踐就放火焚燒宮室,沒有一個人來救火。便下令說:“人們如果救火而死,等同于為國家平定動亂而死的獎賞;如果救火而沒有死,等同于戰(zhàn)勝敵人的獎賞;不肯去救火的人,等同于戰(zhàn)場上投降和敗逃者的罪過。”人們用防火材料涂身、披著濕衣裳奔赴火場的,左邊有三千人,右邊也有三千人。從這件事上可以知道攻打吳國一定能取勝的形勢。吳起擔任魏武侯的西河郡守。秦國在魏國邊境上建有守望的小亭,吳起想攻下它。不拔掉它,對魏國的種田人危害很大;去掉它,又不值得因此而調兵遣將。因此就在北門外面斜靠了一根車轅并下令說:“如果有誰能把它搬到南門外面去,就賞賜給他上等的田地和上等的住宅?!睕]有人去搬它。等到有搬它的人,立即如當初命令所說的那樣賞賜了他。不久又放了一石赤豆在東門外面并下令說:“如果有人搬動這一石赤豆到西門之外,給他的獎賞和當初一樣?!比藗儬幹グ岢喽埂S谑窍铝钫f:“明天將要攻打秦國邊境上的小亭,如果有誰先登上小亭,讓他擔任國大夫,賞賜給他上等的田地、住宅。”人們爭著向前沖。因此進攻小亭,一早晨就攻下了。(選自《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有刪改)材料二:大凡對敵作戰(zhàn),士卒之所以寧肯前進而死,卻不愿后退而生的,這都是由于將帥平時對他們實行恩惠、愛護的結果。全軍士卒深知將帥愛護他們如同愛子那樣無微不至,那么,他們熱愛將帥也會像熱愛自己的父親那樣至敬至誠。所以,作戰(zhàn)中盡管陷入危亡境地,卻沒有不愿以拼死奮戰(zhàn)來報答將帥恩德的。誠如兵法所說:“將帥對待士卒如同對待自己的愛子,士卒可以同將帥在危難中生死與共?!睉?zhàn)國時期,魏國將領吳起出任西河太守時,能和最下層的士卒穿同樣衣服,吃同樣飯菜;睡覺時不鋪墊軟席,行軍時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著捆扎好的糧食,替士卒分擔勞苦。有個士卒長了膿瘡,吳起為他吮吸膿汁。這個士卒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后便哭了起來。有人問她說:“你兒子不過是個士卒,而將軍親口為他吮吸膿瘡,你為什么還哭呢?”她回答說:“不是這樣的。往年吳公曾為他父親吮吸膿瘡,他父親因此在作戰(zhàn)中奮勇直前而不后退,結果就戰(zhàn)死在沙場。如今吳公又為其子吮吸膿瘡,我不知道他又會戰(zhàn)死在什么地方。所以,我是在為他哭泣?!蔽何暮铊b于吳起善于用兵,廉潔公正,深得士卒擁護,就委派他為將,鎮(zhèn)守西河地區(qū),(在此期間)他先后同諸侯大戰(zhàn)七十六次,而獲全勝的作戰(zhàn)有六十四次之多。(選自《百戰(zhàn)奇略》,有刪改)15.C16.①這首詩尾聯(lián)寫詩人擺開棋局,呼喚好友前來下棋。展現(xiàn)了詩人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表達了詩人身處逆境時看淡功名、閑適淡泊的情懷。②陸游的這兩句寫白日漫長,詩人無所事事,只能閑作草書,細乳分茶。暗示了詩人得不到重用,無法實現(xiàn)建功立業(yè)、收復失地的平生志愿的郁悶和惆悵?!緦дZ】歐陽修的《新開棋軒呈元珍、表臣》表達了詩人被貶期間的閑適情懷和對優(yōu)雅靜謐生活的向往。詩中描繪了春日竹林、幽靜環(huán)境及與友人下棋時的怡情,表現(xiàn)出詩人遠離塵世喧囂,享受寧靜生活的內心世界。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C.“可氣候多變,詩人衣著單薄,因而感到陣陣寒意”錯誤。頸聯(lián)寫“春光靄欲布,山色寒尚映”,寫春光融融,霧靄漸生,山中尚春寒料峭,因此山色卻映出一片寒意,描繪了一派清靜幽遠的景象,襯托出了弈棋之人的清靜心境,并不是為了氣候多變,詩人衣著單薄,因而感到陣陣寒意。1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進行比較閱讀的能力。①這首詩尾聯(lián)通過詩人擺開棋局和渴望與好友對弈的描寫,表現(xiàn)了他在被貶謫后仍能保持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從注釋可知,當時詩人被貶為夷陵知縣,處境不佳。而“獨收萬慮心,于此一枰競”中,詩人借下棋來排遣煩惱,寄情山水間,享受棋局帶來的寧靜和快樂,這種生活方式體現(xiàn)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超脫和對當時仕途得失的淡然。通過棋局中專注一境,詩人為自己營造一個遠離塵囂的精神凈土,展示其閑適淡泊的生活情懷。②陸游寫《臨安春雨初霽》時,奉詔入京卻并未得到重用,只是被閑置一旁?!鞍埿毙虚e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描繪了自己在臨安城中,只能在短小的紙張上隨意書寫草書,在晴好的窗前細細地煮水、品茶,打發(fā)時光??此剖窃趯戦e適的生活場景,實則蘊含著深深的無奈,空有報國之志,卻得不到施展的機會,只能做這些看似悠閑卻并非自己真正所求的事,體現(xiàn)出壯志難酬的郁悶與惆悵。17.
道中迷霧冰滑
磴幾不可登
至丹以荊卿為計
始速禍焉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易錯字詞有:磴、荊卿、堪、御、鳶。18.A19.①雙音詞中“互文”現(xiàn)象很常見。②這是因為漢語形聲文字具有的特性。③“互文”雙音詞的每個語詞包含重疊義項。④必須把語詞重疊義項拴在一起才能將語詞的含義固定(或:語詞的含義固定時必須把語詞重疊義項拴在一起才行)。20.示例一:比如“鶯歌燕舞”,解釋為“黃鶯只唱歌不跳舞,燕子只跳舞不唱歌”錯誤,因為“鶯”和“燕”、“歌”和“舞”互相補充,正確的理解是“黃鶯、燕子唱歌又跳舞,形容春天充滿活力”。示例二:比如“神出鬼沒”,解釋為“像神出現(xiàn),像鬼隱沒”錯誤,因為“神”和“鬼”、“出”和“沒”相互補充,正確的理解是“像鬼神一樣出現(xiàn)和隱沒,形容行動迅速、變化多端,不可捉摸”。示例三:比如“名韁利鎖”,解釋為“名聲只像韁繩而不像鎖鏈,利益只像鎖鏈而不像韁繩”錯誤,因為“名”和“利”、“韁”和“鎖”互相補充,正確的理解是“名聲和利益像束縛人的韁繩和鎖鏈,使人不得自主”。示例四:比如“鱗次櫛比”,解釋為“像魚鱗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像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糧食加工設備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防殺病毒軟件合作協(xié)議書
- 外研版新教材七年級上冊英語重點單詞短語默寫紙
- 2025年胃腸解痙藥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事業(yè)單位臨時工勞動合同樣本(三篇)
- 2025年中國房屋租賃合同(2篇)
- 2025年產品外協(xié)加工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互聯(lián)網辦稅軟件服務協(xié)議范文(2篇)
- 2025年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xié)議范文(2篇)
- 山西省2024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追求美好人生第十三課實現(xiàn)人生價值情境基礎小練新人教版
- HR六大板塊+三支柱體系
- 慢性病患者門診身份管理方案
- 2025年高考英語一輪復習講義(新高考)第2部分語法第23講狀語從句(練習)(學生版+解析)
- 連鑄工職業(yè)技能大賽考試題庫-上(單選、多選題)
- NB/T 11459-2023煤礦井下直流電法勘探規(guī)程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數(shù)學試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十七個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手冊
- 爆花(2023年陜西中考語文試卷記敘文閱讀題及答案)
- 自主簽到培訓課件-早安!幼兒園
- 2024-2030年中國大宗商品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一年級二年級奧數(shù)暑期培優(yōu)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