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B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人教B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人教B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人教B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人教B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B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675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1898年,一位清朝官員的元老氣急敗壞的對康有為說:“變法、變法,你可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變的!”這位元老級的官員應屬哪一派:A.革命派B.維新派C.頑固派D.激進派2、【題文】右圖參觀圓明園遺址是侵略者在哪次侵華戰(zhàn)爭中燒毀的()

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B.甲午中日戰(zhàn)爭C.八國聯軍侵華D.1937年日本侵華3、鹽城市亭湖區(qū)伍佑鎮(zhèn)上百年之前就有合成昌,當時有潘姓幾代人在合成昌做掌作師傅,生產的醉螺、醬菜、時鮮美食名揚大江南北,可稱得上百年老字號。后來合成昌的人員入股公私合營伍佑醬園,再后來成為伍佑食品廠的一部分?,F如今,食品廠隨供銷社改制,生產經營人員回歸到合成昌食品有限公司中來。若要考察當年其公私合營的概況,須查閱的資料在()A.1949~1952B.1953~1956C.1966~1976D.1978~至今4、拿破侖曾說:中國是一只沉睡的雄獅,它一旦醒來,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顫抖。雄獅醒來,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歷史事件是()A.抗日戰(zhàn)爭勝利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C.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D.改革開放5、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抗開始于()A.虎門銷煙B.鴉片戰(zhàn)爭C.太平天國運動D.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6、【題文】隨著工業(yè)化起步;我國社會主義改造也迅速邁開了步子,這次改造的主要行業(yè)有。

①農業(yè)②手工業(yè)③資本主義工商業(yè)④官僚資本⑤帝國主義在華企業(yè)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7、為實現皇帝夢,不惜犧牲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的大部分內容,以換取日本支持的人是()A.段祺瑞B(yǎng).馮國璋C.袁世凱D.宋教仁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8、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以____為國旗,以____國歌,采用____紀年。

9、寫出下列事件發(fā)生時期的清朝皇帝。

鴉片戰(zhàn)爭--______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______

戊戌變法--______。10、奠定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的戰(zhàn)役是遼沈戰(zhàn)役。

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題文】___________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___________年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12、【題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_________)開始,以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對外開放的窗口是(_______)。13、《______》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______》是中國近代第一份商業(yè)性報紙。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4、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15、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16、史實:1919年間孫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談話:我們改革中國的主義;是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精神就是要建設一個極和平,極自由,極平等的國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謀民權的平等,而且在社會上要謀經濟的平等。方才可以免除種種階級沖突,階級競爭的苦惱。

推論:孫中山主張以三民主義改造中國,力圖建立一個和平、自由、平等的社會。______。(判斷對錯)17、馬可?波羅把在中國的見聞口述成一本書,叫做《西方見聞錄》。18、1998年是北京大學的百年誕辰,這所大學的前身是戊戌變法時創(chuàng)辦的京師同文館。這是中國第一所國家創(chuàng)辦的近代新式大學。()19、史實:1919年間孫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談話:我們改革中國的主義;是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精神就是要建設一個極和平,極自由,極平等的國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謀民權的平等,而且在社會上要謀經濟的平等。方才可以免除種種階級沖突,階級競爭的苦惱。

推論:孫中山主張以三民主義改造中國,力圖建立一個和平、自由、平等的社會。______。(判斷對錯)20、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軍事上的核心領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______(判斷對錯)21、袁世凱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美譽。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列舉題(共4題,共36分)22、列舉題(5分)(1)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的標志是(2)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3)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志是簽訂了《》(4)在近代中國掀起思想解放風暴的運動(5)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zhàn)略進攻序幕的事件23、I.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請寫出與下列描述相符的史實。(1)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完成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祖國大陸實現完全統(tǒng)一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中國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確立的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社會主義建設在艱難曲折中不斷取得重要成就。請寫出相關史實。(1)新中國成立后農業(yè)生產關系的第二次調整是__________________運動的實施。(2)新中國工業(yè)化的起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實施。(3)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良好開端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24、

閱讀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圖一:西藏自治區(qū)成立大會圖二深圳經濟特區(qū)圖三圖四材料二:“小時侯,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灣,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鄉(xiāng)愁》余光中(臺灣)1972年作。材料三:2010年3月27日晚,經大陸著名導演張藝謀重新詮釋的意大利歌劇《圖蘭朵》在臺灣臺中市的洲際棒球場上演。目前,甘肅省有60家臺資企業(yè),包括臺商投資建設的蘭州正林農墾有限責任公司,這家企業(yè)主要加工瓜子,已成為甘肅省特色農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yè)。請回答:(1)材料一中圖三、圖四分別是哪兩個特別行政區(qū)的區(qū)旗?(2分)圖一、圖二與圖三、圖四有關的特殊區(qū)域之間的最大不同是什么?(4分)

(2)圖一、圖二及圖三圖四有關的特殊區(qū)域分別反映了我國實行的哪些種政策?(6分)

(3)根據材料二、三說明海峽兩岸交往發(fā)生了什么變化?(2分)談一談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4分,至少兩方面)25、愛國主義是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1)“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這幅挽聯哀悼的是____。(2)提出“實業(yè)救國”,放棄高官厚祿的狀元實業(yè)家是_____。(3)____激勵將士:“國家多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痹u卷人得分五、改錯題(共2題,共6分)26、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標志著十年內戰(zhàn)的基本結束,促進了國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現。錯誤:改為27、1915年,一場高舉“民主”“科學”大旗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大地上興起。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是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六、識圖題(共4題,共20分)28、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一;三、四分別反映了什么事件?

(2)圖一和圖二;三、四是什么關系?

(3)圖三和圖四之間是什么關系?2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南京條約》的簽約場景圖二《辛丑條約》的簽約場景

材料二

圖三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圖四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

(1)材料一中的兩個歷史事件對中國社會性質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2)材料一中的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圖三、圖四分別反映了什么戰(zhàn)爭的結果?并分析產生不同結果的主要原因?(4)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30、我國的改革開放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是強國之路,是富民之策。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圖1

圖2(1)改革開放這一偉大決策是在哪一會議上提出的?(2)結合所學知識,將圖1中的內容補充完整。(3)根據圖1和圖2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目前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4)我國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31、科技人才對社會的推動作用不可估量。請根據下列所示的人物圖像,將字母代號填在相應的空格處。ABCD(1)“中國導彈之父”()。(2)“中國雜交水稻之父”()。(3)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4)“兩彈元勛”()。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戊戌變法,打擊了封建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了頑固派的反對和阻撓,所以上述這位元老級官員屬于頑固派,故選C?!窘馕觥俊敬鸢浮緾2、A【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相關史實。學生容易混淆成八國聯軍侵華;圓明園是位于北京的當時的皇家園林,A;C兩項戰(zhàn)爭中侵略者都曾侵入過北京城,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1937年的日本侵華均沒有侵入到北京。故應選擇A項。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解析】【答案】A3、B【分析】【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三大改造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1953年,我國開始了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其中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掀起了全行業(yè)的公私合營,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也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合成昌有私有制到公有制,說明了生產資料的變化過程,本題選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三大改造是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在三大改造中,黨和政府采取了正確的策略,使社會主義改造順利進行,在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4、B【分析】【分析】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所以答案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國成立的意義。5、C【分析】1856年天京變亂成為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轉折點;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zhèn)壓下失敗。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抗的開始。

故選:C。

本題以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抗開始于的事件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太平天國運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史實?!窘馕觥緾6、A【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我國三大改造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1953年,我國開始了對農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和個體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3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也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④⑤兩項是我國進行國民經濟恢復采取的措施,本題選A。

考點:三大改造。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三大改造是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在三大改造中,黨和政府采取了正確的策略,使社會主義改造順利進行,在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窘馕觥俊敬鸢浮緼7、C【分析】略。

【解析】C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8、五星紅旗《義勇軍進行曲》公元【分析】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比較多,此題只是會議內容的一部分,通過題干可以把要點寫出來。9、略

【分析】依據課本知識;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皇帝,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清朝皇帝是咸豐帝,戊戌變法的清朝皇帝是光緒帝.以此回答即可.

故答案為:

道光帝.

咸豐帝.

光緒帝.

本題以我國近代的事件為切入點;考查的是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點.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戊戌變法的有關內容.【解析】道光帝;咸豐帝;光緒帝10、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淮海戰(zhàn)役的影響。奠定解放長江以南各省基礎的戰(zhàn)役是淮海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解放了東北全境,平津戰(zhàn)役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渡江戰(zhàn)役最終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反動統(tǒng)治。故應將遼沈戰(zhàn)役改為淮海戰(zhàn)役?!窘馕觥垮e誤:遼沈戰(zhàn)役;改正:淮海戰(zhàn)役

11、略

【分析】【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歷史中的戰(zhàn)爭史實,其中在1894年爆發(fā)的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1900年爆發(fā)的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屬于基礎知識,難度不大?!窘馕觥俊敬鸢浮?894190012、略

【分析】【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改革開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以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對外開放的窗口是深圳。【解析】【答案】農村深圳13、略

【分析】《狂人日記》最初發(fā)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號;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1872年,上海創(chuàng)辦的《申報》,主要刊載新聞;評論等內容,還有廣告.1897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當時使用的課本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

故答案為:

《狂人日記》;《申報》.

本題考查《狂人日記》和《申報》.《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申報》是中國近代第一份商業(yè)性報紙.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文化運動和《申報》的相關知識.【解析】狂人日記;申報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4、×【分析】【分析】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不只是在東北。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俄國割占中國領土。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俄國割占中國領土的面積與方位。15、×【分析】【分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初步形成。1937年,蔣介石在廬山發(fā)表談話,公布了中國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16、√【分析】由材料“我們改革中國的主義;是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精神就是要建設一個極和平,極自由,極平等的國家”可知,孫中山主張以三民主義改造中國,力圖建立一個和平;自由、平等的社會,故正確。

故答案為:√。

本題以判斷題的形式;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

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窘馕觥俊?7、×【分析】13世紀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元朝上都,去過許多大城市,1295年回到威尼斯,他把在中國的見聞口述成一本書,因為馬可?波羅是在東方的所見所聞,所以叫《東方見聞錄》?!军c評】本題考查馬可?波羅在中國的見聞寫成的書的名稱。18、×【分析】本題考查京師大學堂。戊戌變法時期,即1898年,作為“新政”創(chuàng)辦了京師大學堂,就是今天北京大學,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京師同文館是洋務運動時期創(chuàng)辦的學校。本題是錯誤的,故選F?!窘馕觥縁19、√【分析】由材料“我們改革中國的主義;是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精神就是要建設一個極和平,極自由,極平等的國家”可知,孫中山主張以三民主義改造中國,力圖建立一個和平;自由、平等的社會,故正確。

故答案為:√。

本題以判斷題的形式;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

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解析】√20、√【分析】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題干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解析】√21、×【分析】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進行了北伐戰(zhàn)爭,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獨立團作為北伐的先鋒,首先開赴湖南;湖北戰(zhàn)場。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獨立團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猛攻武昌城,為其所在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美譽。故題干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葉挺獨立團的相關史實。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聲勢震動全國。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北伐戰(zhàn)爭的相關史實?!窘馕觥俊了?、列舉題(共4題,共36分)22、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840年,英國侵略者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領土和主權開始喪失,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故本題答案鴉片戰(zhàn)爭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鴉片戰(zhàn)爭(2)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40年,英國侵略者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并與1842年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領土和主權開始喪失,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故本題答案《南京條約》??键c: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鴉片戰(zhàn)爭(3)本題考查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志是。1900年,帝國主義國家以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為借口,發(fā)起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本題答案《辛丑條約》。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4)本題考查在近代中國掀起思想解放風暴的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青年》雜志,扛起了新文化運動的大旗。他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宣揚西方的啟蒙思想;后期李大釗引入了馬克思主義,寫出宣揚十月革命的文章。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fā)了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故本題答案新文化運動??键c: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艱難起步·新文化運動(5)本題考查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zhàn)略進攻序幕的事件。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直接威脅國民黨統(tǒng)治中心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zhàn)略進攻序幕。故本題答案:挺進大別山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轉入戰(zhàn)略進攻【解析】【答案】(1)鴉片戰(zhàn)爭(2)《南京條約》(3)《辛丑條約》(4)新文化運動(5)挺進大別山23、略

【分析】I.(1)本題考查新中國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完成。故填寫:新中國的成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2)本題考查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西藏獲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國大陸獲得了統(tǒng)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故填寫:西藏和平解放。(3)本題考查我國的外交原則。新中國成立和,我國的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填寫: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本題考查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54年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故填寫:人民代表大會制度。II.(1)本題考查對農業(yè)的改造。國家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yè)生產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新中國成立后農業(yè)生產關系的第二次調整。故填寫:農業(yè)合作化。(2)本題考查一五計劃。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編制了發(fā)展國民經濟的從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新中國工業(yè)化的起點。故填寫:一五計劃。(3)本題考查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yōu)樯鐣髁x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故填寫: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4)本題考查中共八大。1956年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當前黨和人民主要的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yè)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這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故填寫:中共八大。【解析】I.(1)新中國的成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2)西藏和平解放(3)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II.(1)農業(yè)合作化(2)一五計劃(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4)中共八大_24、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港澳的區(qū)旗。根據“一國兩制”的構想,回歸后的港澳可以有自己的區(qū)旗、區(qū)徽。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區(qū)旗是一面中間配有五顆星的動態(tài)紫荊花圖案的紅旗。紅旗代表祖國,紫荊花代表香港,寓意著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國的懷抱中興旺發(fā)達。澳門的區(qū)旗是繪有五星、蓮花、大橋和海水的綠色旗幟。五星象征國家的統(tǒng)一,表明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蓮花是澳門居民鐘愛的花種,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蓮花代表澳門特區(qū)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huán)島組成,大橋和海水反映澳門的自然環(huán)境。綠色象征著充滿生機的祖國。所以,材料中的圖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區(qū)旗;圖四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區(qū)旗。為解決這兩個地區(qū)的歷史遺留問題,黨和中央政府采取的辦法是實行一國兩制?!耙粐鴥芍啤本褪窃谝粋€中國的前提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故在圖一圖二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圖三圖四實行資本主義制度?。(2)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我國在不同地區(qū)采取不同政策的理解和應用。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重要內容。深圳是我國改革開放時期設立的經濟特區(qū),所以對深圳采取的是對外開放政策?!耙粐鴥芍啤笔侵腥A人民共和國前任領導人鄧小平為了實現中國統(tǒng)一的目標而創(chuàng)造的方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主要方針,也是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所采用的制度。由此可知,圖一圖二及圖三圖四有關的特殊區(qū)域分別反映了我國實行的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對外開放政策;一國兩制政策。(3)本題主要考查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確立了和平統(tǒng)一祖國的大政方針。不久,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基礎上,形成了“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緩和海峽兩岸關系,推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1987年,臺灣當局開始被迫調整“三不”政策,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并在經濟、文化交流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開放措施。海峽兩岸同胞近三十八的隔絕狀態(tài)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化。隨著海峽兩岸交流日趨密切,1990年臺灣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次年祖國大陸成立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1992年,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達成共識。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1995年初,江澤民針對兩岸關系等新情況,提出現階段發(fā)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tǒng)一進程的八項主張。2000年3月以來,臺灣政局發(fā)生變化。中共重申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和平統(tǒng)一的基礎和前提,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海峽兩岸的對話和談判,什么都可以談。中共將與包括臺灣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堅決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圖謀,為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而努力。二十多年來,在“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指引下,經過海峽兩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共同努力,兩岸人員往來以及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蓬勃發(fā)展。海峽兩岸經濟上相互促進、互補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可概括為:變化:由原來的隔絕狀態(tài)變?yōu)閮砂督洕幕涣魅找骖l繁。黨和政府提出一國兩制的政策;海峽兩岸都是中國人;臺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等?!窘馕觥浚?)香港、澳門。圖一圖二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圖三圖四實行資本主義制度(2)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對外開放政策;一國兩制政策。(3)由原來的隔絕狀態(tài)變?yōu)閮砂督洕幕涣魅找骖l繁。黨和政府提出一國兩制的政策;海峽兩岸都是中國人;臺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等。25、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鄧世昌的相關史實。1894年,黃海大戰(zhàn)中,北洋艦隊與日艦在黃海海面展開激戰(zhàn),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全殲官兵英勇殺敵,壯烈殉國。光緒帝為他寫了挽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故填鄧世昌。(2)本題考查的是張謇的相關史實。張謇是中國近代著名實業(yè)家。1894年中狀元,后擔任清政府的官員。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激發(fā)了他極大的愛國熱情創(chuàng)辦實業(yè)。故填張謇。(3)本題考查的是七七事變的相關史實。七七事變后,日軍大肆增兵華北,進一步擴大侵略。7月28日,日軍向北平發(fā)起總攻,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被機槍射中腿部后仍率部激戰(zhàn),接著頭部又受重傷,最后壯烈殉國。他曾激勵將士:“國家多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惫侍钯△腴w??!窘馕觥浚?)鄧世昌(2)張謇(3)佟麟閣五、改錯題(共2題,共6分)26、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預示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窘馕觥俊敬鸢浮垮e誤: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改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27、略

【分析】1915年;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是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一場高舉“民主”“科學”大旗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大地上興起.

故答案為:√.

本題以判斷題的形式考查新文化運動.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文化運動的情況、內容以及意義.【解析】√六、識圖題(共4題,共20分)28、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新中國的成立;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相關內容。觀察圖一可知;這反映的是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隆重舉行,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使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人民成了國家主人;觀察圖三可知,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趁朝鮮內戰(zhàn)之機入侵朝鮮,并把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嚴重威脅著我國的安全。我國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略決策.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為新中國贏得了相對穩(wěn)定的和平環(huán)境,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觀察圖四可知,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底我國在新解放區(qū)進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使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2)本題主要考查了新中國的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之間的關系。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一的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建立,新政權的建立。而圖二的西藏和平解放、圖三的抗美援朝和圖四的土地改革則是鞏固了新生政權。

(3)本題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關系。圖三的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為新中國的國內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所以為圖四國內的土地改革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安全保障。而圖四的土地改革的進行,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使農業(yè)生產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從而為圖三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提供了物質保障,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

【解析】(1)圖一新中國成立(開國大典);圖三抗美援朝;圖四土地改革.

(2)圖二;三、四的事件使圖一政權得到鞏固.

(3)抗美援朝,保衛(wèi)了國家安全,為土地改革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土地改革,恢復和發(fā)展了農業(yè)生產,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29、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南京條約》和《辛丑條約》的相關史實。1842年,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本題主要考查清政府在鴉片戰(zhàn)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的相關史實。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是一個閉關自守的封建國家,政治、經濟與文化落后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建立了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生產方式,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無論是在鴉片戰(zhàn)爭還是后來的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中國失敗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主義難以戰(zhàn)勝新興的資本主義。(3)本題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中華民族抗日戰(zhàn)爭的相關史實。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戰(zhàn)爭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1895年4月,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在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崗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取得了偉大勝利。所以,圖三反映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結果;圖四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的結果。由于清政府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清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和落后的經濟與軍事制度導致了中國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的慘敗。1937年7月7日,日本發(fā)動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實行全民族抗戰(zhàn)。在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4)本題主要考查結合材料談感想的相關知識。1840年,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此后,列強對中國發(fā)動了很多次的侵略戰(zhàn)爭。中國在戰(zhàn)爭中失去了大片國土和經濟利益,民族危亡程度越來越嚴重。由于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建立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國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所以,綜合上述材料,我的感想是: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中國人民團結一致才能取得反抗外敵入侵的勝利?!窘馕觥浚?)圖一: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圖二: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腐朽的封建主義難以戰(zhàn)勝新興的資本主義。(3)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主要原因:清朝政治制度和經濟、軍事落后;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主要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實行全民族抗戰(zhàn)。(4)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中國人民團結一致才能取得反抗外敵入侵的勝利。30、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十一屆三中全會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共和國發(fā)展進程中的一次偉大轉折,我國從此走上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2)本題主要考查對內改革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展開,農民創(chuàng)造了“包產到戶”這一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集體所有制的土地長期包給各戶農家使用,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推動了中國農業(yè)的大發(fā)展;②城市改革重點是國有企業(yè)改革,1993年中共中央通過了《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議》,規(guī)定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此后,大批國有企業(yè)積極進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③④1979年,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對廣東、福建兩省的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優(yōu)惠措施;1980年,我國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qū),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的創(chuàng)建成功,有力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⑤1988年,我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設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qū)的議案,海南省自然資源豐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