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隋朝極盛一時,雖短命而亡,但影響深遠。下面選項屬于隋朝對后世影響深遠的舉措是A.開鑿大運河B.三征高麗C.始建進士科D.興建洛陽城2、1843年,中英簽訂《虎門條約》規(guī)定"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之后西方列強與中國訂立條約時均援引此款。1871年中日簽訂《中日修好條規(guī)》時,則首次取消了"一體均沾"的條款。這反映出A.傳統(tǒng)的宗藩國家體系逐漸解體B.中國面臨的列強侵略壓力減輕C.清廷近代國家主權觀念的增強D.洋務運動提升了中國國際地位3、“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和最駭人聽聞的社會結構,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學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這簡直就是打碎他們的飯碗了”。材料所描述的時代應該是A.西周B.春秋C.秦朝D.唐朝4、《非戰(zhàn)公約》規(guī)定:“各締約國譴責用戰(zhàn)爭來解決國際爭端,并在相互關系中放棄以戰(zhàn)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泵绹诤炇饤l約時提出了各國自己有權決定,情況是否需要訴諸戰(zhàn)爭以實行自衛(wèi)。材料意在說明《非戰(zhàn)公約》A.維護和平的實際作用被大打折扣B.能有效制止軍備競賽C.明確放棄戰(zhàn)爭,維護和平的責任D.尊重各國的獨立主權5、下圖是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研究性學習的初步成果。其反映的是西歐。

A.王權演變歷程B.人文主義思想演變歷程C.神權演變歷程D.城市自治權的變化過程6、《左傳》記載:晉獻公曾“娶二女于戎”,魯莊公也曾娶東夷族須句國人成風為妾。這些現(xiàn)象說明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A.華夏族開始形成B.夏夷間普遍通婚C.華夏文化的先進D.民族融合的加強7、北魏時期;僅471年到481年的十年間,就爆發(fā)了十八次人民的反抗斗爭。下表的史料從一個角度反映出人民起義繁多的原因在于。

A.民族矛盾激化B.土地兼并嚴重C.統(tǒng)治階級內部勾心斗角D.官僚集團橫征暴斂8、唐代有一位詩人一生創(chuàng)作大量詩歌,憂國憂民,表達對勞動人民的深刻同情與贊頌,抒發(fā)了高度的愛國情感。他的詩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維9、蘇軾曾寫道∶"余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近歲市人轉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學者之于書,多且易致。而后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材料反映了當時A.活字印刷術推進文化傳播B.市的發(fā)展提高了儒學地位C.印刷技術發(fā)展產(chǎn)生副作用D.專制制度導致科技的落后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0、預備立憲。

(1)原因:革命運動的推動。

(2)時間:1906年9月—1911年。

(3)概況。

①立憲派成立了預備立憲公會;積極推進立憲運動。

②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________》;作為制定“憲法”的準備。

③立憲派先后發(fā)起三次速開國會的請愿運動;但很快被證明此路不通。

④1911年5月,清政府組織“________”

(4)結果:不少立憲派人士認識到清政府實無誠意推行立憲,轉而支持革命。11、西漢滅亡。

(1)原因:西漢后期,政治日趨黑暗,________劇烈;賦稅徭役沉重,破產(chǎn)農民淪為奴婢或流亡,社會動蕩不安。

(2)王莽篡權:公元9年,外戚________奪取皇位,改國號為________,西漢滅亡。12、商周時期的特征:________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并走向繁榮。13、________在應天府稱皇帝,后定都________,史稱________14、新中國面臨的嚴峻形勢。

(1)新中國成立時,國民黨殘余軍隊還盤踞在華南、西南地區(qū)。人民解放軍仍在進行________的后期作戰(zhàn);肅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裝。

(2)為了鞏固人民政權,新中國必須完成新解放區(qū)的________;克服財政經(jīng)濟上的巨大困難。

(3)還要面對美國發(fā)動的________給國家?guī)淼陌踩{。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5、巴黎公社是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推翻了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A.正確B.錯誤16、我國近代歷史上,成立最早的新式學堂是洋務派舉辦的京師大學堂A.正確B.錯誤17、與羅馬人相比,希臘人較為注重實際,崇尚秩序A.正確B.錯誤18、中國的近代化就是要實現(xiàn)工業(yè)化。A.正確B.錯誤19、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方式是兩黨合并,第二次合作才是黨內合作。A.正確B.錯誤20、“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錯誤都是生產(chǎn)關系嚴重超越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水平。A.正確B.錯誤21、1979年,為了解決香港問題,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并于1997年得到成功運用。A.正確B.錯誤22、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世界市場基本形成。A.正確B.錯誤23、公元前5世紀中期,由于平民的反抗,羅馬制定了《十二銅表法》,標志著成文法誕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參政權利,促進了民主政治的發(fā)展。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1題,共5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帆船把福建月港(漳州)來的明朝商品運往美洲墨西哥;巴拿馬等地;實際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銀與其它商品換取當時風靡全球的絲綢與陶瓷等中國商品。

——摘編自費爾南布羅代爾《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jīng)濟和資本主義》材料二16世紀下半葉;高產(chǎn)作物豆薯經(jīng)西班牙人傳入菲律賓,隨后從菲律賓傳入東南亞其他地區(qū),約17世紀末傳入中國東南沿海,之后傳遍中國宜種地區(qū),逐漸形成了一些知名的栽培品種。

——摘編自張箭《豆薯——地瓜栽培傳播史研究報告》材料三1552年呼吸器官流行病奪走了巴西伯南布哥一帶許多人的生命。1558—.4560年;天花橫掃拉普拉塔,奪去數(shù)以千計印第安人的生命,但卻未波及一個西班牙人。1562—1563年天花抵達巴西,數(shù)萬印第安人死去,葡萄牙人卻毫發(fā)未傷。

——摘編自艾弗瑞克羅斯比《哥倫布大交換》(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馬尼拉大帆船貿易出現(xiàn)的歷史背景,請以中國的立場重新命名此貿易航線。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高產(chǎn)作物引進對當時中國的影響。

(3)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全球化的認識。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1題,共7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工業(yè)文明是人類簽署的一份浮士德契約,機器如同一個潘多拉魔盒,將人們帶到一個美妙的新世界。阿倫特在《人的境況》中指出:“從科學上說,肇始于17世紀的現(xiàn)代已于20世紀初終結;從政治上說,我們今天生活于其中的現(xiàn)代世界誕生于首次原子彈爆炸?!痹雍肆炎兂蔀楝F(xiàn)代“普羅米修斯之火”。機器時代的人類已經(jīng)徹底征服了自然,甚至這個“宇宙的孤兒”已經(jīng)進入太空時代,但機器與技術也將人類帶入了一個尷尬的十字路口,效率巨大的殺人武器已經(jīng)足以將人類毀滅千百次。中國學者李澤厚因此提出“第二次文藝復興”:“第一次文藝復興使人從神的統(tǒng)治下解放出來,今日的文藝復興是人需要從機器(科學機器和社會機器)的統(tǒng)治下解放出來。這解放不是通過社會革命,而是通過尋找人性?!薄远啪ⅰ冬F(xiàn)代的歷程》

結合材料與所學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相關知識,圍繞“人與機器”自行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jù))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4題,共40分)26、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內容?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在歷史上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27、讀圖旨要隋結束了魏晉以來分裂割掘的局面。唐繼往開來,開放進取,在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同時,造就了博大恢弘的盛世王朝。

問題導引觀察《唐前期疆域圖(669年)》,說說唐朝在669年時的疆域與漢、隋兩朝相比,有哪些拓展?28、簡答改革開放前,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29、義和團運動的口號經(jīng)歷了“扶清滅洋”到“掃清滅洋”的變化過程,你如何看待這種變化?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朝修建的京杭大運河是歷經(jīng)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并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因此A正確;BCD均不符合條件的限制,排除。故選A。2、C【分析】【詳解】

1871年中日簽訂條約時,取消了"一體均沾"條款,改變了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列強援引《虎門條約》規(guī)定,擴大侵略權益的做法,反映出清廷近代國家主權觀念的增強,C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中國傳統(tǒng)宗藩國家體系逐漸解體,排除A項;1870年代,西方列強正開展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并逐步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中國面臨的列強侵略壓力并未減輕,排除B項;材料與洋務運動及其影響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3、C【分析】【詳解】

“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候伯子男”說明廢除了分封制;“尤其是儒家學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這簡直就是打碎他們的飯碗了”說明對于儒學采取壓制措施。秦在地方上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并且焚書坑儒,打壓儒學,故C項正確;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是按照封國封爵進行,故A項錯誤;春秋時期是百家爭鳴時期,儒學并不是被打壓,故B項錯誤;唐朝是重用儒學時期,故D項錯誤。

【點睛】

秦統(tǒng)一后,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把全國分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一郡之內又分為若干縣。秦朝通過郡縣制,實現(xiàn)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國都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之中,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4、A【分析】【詳解】

根據(jù)材料可知,《非戰(zhàn)公約》使每個國家“有權決定情況是否需要訴諸戰(zhàn)爭已實行自衛(wèi)”,這意味著各國“采取軍事行動的道路還是敞開著的”,為了本國利益,他們可以進行“自衛(wèi)”戰(zhàn)爭,說明《非戰(zhàn)公約》維護和平的實際作用大打折扣,故A項正確;《非戰(zhàn)公約》并未限制軍備競賽,排除B項;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非戰(zhàn)公約》不能有效的制止戰(zhàn)爭,并非主要說明《非戰(zhàn)公約》明確廢棄戰(zhàn)爭、維護和平的責任,排除C項;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非戰(zhàn)公約》不能有效的制止戰(zhàn)爭,并非尊重各國的獨立主權,排除D項。故選A項。5、A【分析】【詳解】

依據(jù)題干示意圖和所學知識,在8世紀至13世紀,西歐中世紀社會教權勢力強大,而王權勢力弱小,13世紀至16世紀,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沖擊了教會神權,西歐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逐漸形成和發(fā)展,王權勢力有所上升,最后在17、18世紀到來后,伴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英法等國陸續(xù)掀起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或改革,世俗王權再次走向了低谷,A正確;14世紀以來,隨著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開展,人文主義思想總體上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B排除;宗教神權在8世紀至13世紀一直是居高不下的,這與曲線的走向不符,C排除;在11至12世紀。西歐城市普遍展開了反對封建領主、爭取城市自治的斗爭,這與曲線的走向不符,D排除。故選A。6、D【分析】【分析】

【詳解】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獻公和魯莊公曾娶周邊少數(shù)民族女子為妻,這體現(xiàn)了民族融合的加強,故D項正確;中原與少數(shù)民族通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但無法體現(xiàn)華夏族開始形成,故A項錯誤;兩個事例不能表明夏夷間通婚是普遍現(xiàn)象,故B項錯誤;民族融合不能說明華夏文化的先進,故C項錯誤。7、D【分析】【詳解】

根據(jù)材料“自頃以來,遂各怠慢??v奸納賄,背公緣私”、“窮苦備罹征調賦斂,靡有止已,所求不獲,輒致誅殞,身禍家破,闔門比屋”可知,官僚集團窮奢極欲盤剝人民,導致民不聊生,最終引發(fā)了人民的反抗斗爭,故D正確;表格信息反映的是北魏時期的人民起義繁多,無法體現(xiàn)民族矛盾激化,故A錯誤;表格沒有涉及土地兼并的問題,B項錯誤;表格內容與統(tǒng)治階級內部勾心斗角無關,C項錯誤。故選D項。8、B【分析】【詳解】

根據(jù)材料可知,杜甫的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B項正確;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ACD項不符合史實,排除ACD項。故選B項。9、C【分析】【詳解】

蘇軾指出,自己年輕時期書籍較少,因此尤為珍惜讀書機會,而當時隨著印刷技術的成熟,書籍極容易獲得,因此讀書人反而不讀書,限于游談,這說明印刷技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副作用,C正確;題干沒有提到活字印刷術的發(fā)展和文化傳播的關系,排除A;儒學地位獨尊,與“提高”不符,排除B;D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清政府為了應對資產(chǎn)階級革命高潮,于1906年宣布預備立憲。立憲派也成立了預備立憲公會,積極推進立憲運動。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作為制定“憲法”的準備;立憲派先后發(fā)起三次速開國會的請愿運動,但被拒絕;1911年5月,清政府組織責任內閣,但內閣成員中皇族占據(jù)多數(shù),因此被稱為“皇族內閣”。“皇族內閣”的成立使不少立憲派人士認識到清政府實無誠意推行立憲,轉而支持革命?!窘馕觥繗J定憲法大綱皇族內閣11、略

【分析】【詳解】

西漢后期,西漢后期,政治日趨黑暗,土地兼并劇烈,賦稅徭役沉重,破產(chǎn)農民淪為奴婢或流亡,社會動蕩不安;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皇位,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窘馕觥客恋丶娌⑼趺?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特征:商周時期是奴隸制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并走向繁榮?!窘馕觥颗`制13、略

【分析】【詳解】

1127年北宋被金滅亡后,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在應天府稱皇帝,后來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市),歷史上稱為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窘馕觥口w構臨安南宋14、略

【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1)新中國成立時,國民黨殘余軍隊還盤踞在華南;西南地區(qū)。人民解放軍仍在進行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后期作戰(zhàn),肅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裝。

(2)為了鞏固人民政權;新中國必須完成新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克服財政經(jīng)濟上的巨大困難。

(3)還要面對美國發(fā)動的侵朝戰(zhàn)爭給國家?guī)淼陌踩{?!窘馕觥咳嗣窠夥艖?zhàn)爭土地改革侵朝戰(zhàn)爭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5、B【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是通過十月革命在俄國建立的工農蘇維埃政權,所以這個說法錯誤。16、B【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京師大學堂是戊戌變法時期創(chuàng)辦的,是今天北京大學的前身,故題干說法錯誤。17、B【分析】【詳解】

與希臘人相比,羅馬人較為注重實際,崇尚秩序,故本題答案為:錯誤。18、B【分析】【詳解】

近代化是指工業(yè)化以及與工業(yè)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它是人類社會由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的變遷過程,其核心是經(jīng)濟的工業(yè)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19、B【分析】【分析】

【詳解】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方式既不是兩黨合并,也不是黨外合作,而是黨內合作,中國共產(chǎn)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保持政治、組織、思想上的獨立性。第二次國共合作是黨外合作,而不是黨內合作,中國共產(chǎn)黨名義上接受國民政府的領導,共同抗日,但是中國共產(chǎn)黨擁有自己的政府、軍隊等。20、B【分析】【詳解】

“大躍進”的錯誤在于違背了經(jīng)濟發(fā)展規(guī)律,忽視了中國經(jīng)濟落后的國情,與生產(chǎn)關系無關;人民公社化運動片面強調“一大二公”,錯誤在于生產(chǎn)關系與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極不適應,超越了歷史發(fā)展階段。21、B【分析】【詳解】

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解決臺灣問題,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并于1997年在解決香港問題上得到成功運用。故答案為:錯誤。22、B【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資本主義加緊對外侵略與擴張,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畢,這樣,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而不是基本形成,因此題干所述錯誤。23、B【分析】【詳解】

羅馬制定了《十二銅表法》一定程度上保護平民利益,不是保障了平民的參政權利,本題錯誤,選擇B。四、材料分析題(共1題,共5分)24、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背景:根據(jù)“大帆船把福建月港(漳州)來的明朝商品運往美洲墨西哥;巴拿馬等地”;結合所學得出新航路開辟,西方殖民擴張;根據(jù)“用美洲的金銀與其它商品換取當時風靡全球的絲綢與陶瓷等中國商品”得出明清手工業(yè)技術高超、西方對中國的絲綢與瓷器等商品的需求等。命名:可命名為太平洋海上絲綢之路、明清海上絲綢之路等。

(2)影響:根據(jù)“高產(chǎn)作物豆薯”“傳遍中國宜種地區(qū)”得出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chǎn)量;根據(jù)所學,還可從提高農產(chǎn)品商品化程度;刺激人口增長、帶來環(huán)境問題等角度分析解答。

(3)認識:結合材料和所學;可從全球化是歷史發(fā)展總趨勢;便捷地區(qū)間聯(lián)系、加劇疫情流行和環(huán)境惡化、應趨利避害等角度分析回答。

【點睛】【解析】(1)背景:新航路開辟;西方殖民擴張;明清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手工業(yè)技術高超;西方對中國的絲綢與瓷器等商品的需求。

命名:太平洋海上絲綢之路(明清海.上絲綢之路)。

(2)影響: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chǎn)量;提高農產(chǎn)品商品化程度;刺激人口增長,過度墾荒,帶來環(huán)境問題。

(3)認識:全球化是歷史發(fā)展總趨勢;便捷地區(qū)間聯(lián)系,推動人類文明進程;加劇疫情流行和環(huán)境惡化;應趨利避害。五、論述題(共1題,共7分)25、略

【分析】【詳解】

根據(jù)材料“機器時代的人類已經(jīng)徹底征服了自然,甚至這個‘宇宙的孤兒’已經(jīng)進入太空時代,但機器與技術也將人類帶入了一個尷尬的十字路口”和“第一次文藝復興使人從神的統(tǒng)治下解放出來,今日的文藝復興是人需要從機器(科學機器和社會機器)的統(tǒng)治下解放出來。這解放不是通過社會革命,而是通過尋找人性”可以得出論題:機器發(fā)明極大地解放了人力但也異化了人的生活。闡述過程應當圍繞論題進行,即首先肯定機器發(fā)明對人類的解放,可以列舉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中蒸汽機的發(fā)明應用使得生產(chǎn)力得到進步,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在闡述人的異化這一分論題時,可以結合工業(yè)革命中的工廠制度、貧富差距擴大、人與人關系的冷漠等?!窘馕觥繀⒖颊擃}:機器發(fā)明極大地解放了人力但也異化了人的生活。

闡述: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蒸汽機的發(fā)明使人類工業(yè)生產(chǎn)擺脫自然條件的限制,極大地促進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使機器生產(chǎn)逐漸取代了手工生產(chǎn),使人力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人類進入到“蒸汽時代”。但在工廠制度下工人成為被鐘表控制的工具,工人生活狀況越來越差,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問題越來越多,在工業(yè)化時代,人與人的關系越來越冷漠,人性迷失。六、簡答題(共4題,共40分)26、略

【分析】【詳解】

基本內容是: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的政治制度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其包含以皇權至上、中央集權為基本特征;中央政府以三公九卿為主組成,地方政權分為郡、縣兩級;制定了一套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和法律體系。影響: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的基礎;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的政治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對此后2000多年的中國政治與社會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窘馕觥炕緝热菔牵阂曰蕶嘀辽?、中央集權為基本特征;中央政府以三公九卿為主組成,地方政權分為郡、縣兩級;制定了一套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和法律體系。影響:①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②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的基礎;③提高了行政效率,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對此后2000多年的中國政治與社會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27、略

【分析】【詳解】

依據(jù)題干圖片和所學知識,與隋朝相比,此時的唐朝疆域在東北、北部、西北方向有明顯拓展東北方向,唐朝滅掉了高句麗和百濟,收復了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的領土,并在粟末靺鞨部、黑水靺鞨地區(qū)設立了羈縻都督府。北部地區(qū),消滅了突厥勢力,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